农药分类

合集下载

1、农药基本知识,分类

1、农药基本知识,分类

农药基本知识——农药分类一、什么是农药?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二、农药品种的分类:按化学结构分:有机磷、有机氮、有机硫化合物;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酰氨类、脲类、醚类、苯甲酸类、三唑类化合物等。

按照防治对象可以分成如下几类:(一)、杀虫剂、杀螨剂这类药剂用来防治农、林、卫生、贮粮及畜牧等方面的害虫。

杀螨剂常列入杀虫剂进行分类。

1、按化学成分来源和发展过程可分为:无机杀虫剂和有机杀虫剂。

无机杀虫剂,如砷酸钙、亚砷酸、氟化钠等。

有机杀虫剂包括天然的有机杀虫剂、人工合成有机杀虫剂和生物杀虫剂。

(1)、天然的有机杀虫剂包括植物性杀虫剂(如鱼藤、除虫菊、烟草等)和矿物性杀虫剂(如机油、柴油等)。

(2)、人工合成有机杀虫剂包括有机氯类杀虫剂,如三氯杀虫酯、林丹等;有机磷类杀虫剂,如久效磷、敌百虫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如西维因、克百威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氯氰菊酯等;有机氮类杀虫剂,如杀螟丹等。

(3)、生物杀虫剂包括微生物杀虫剂、生物代谢物杀虫剂和动物源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B.T.)等。

2、按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或效应可分为:(1)、胃毒剂指经昆虫取食进入体内引起中毒的杀虫剂,如乙酰甲胺磷等。

(2)、触杀剂指经昆虫体壁进入体内引起中毒的杀虫剂,如马拉硫磷等。

(3)、熏蒸剂指施用后,呈气态或气溶胶态的生物活性成分,经昆虫气门进入体内引起中毒的杀虫剂,如溴甲烷、磷化氢等。

(4)、内吸剂指由植物根、茎、叶等部位吸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或由种子吸收后传导到幼苗,并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一定时间而不妨碍植物生长,并且其被吸收传导到各部位的药量,足以使危害该部位的害虫中毒致死的药剂,如乐果等。

(5)、驱避剂能使昆虫忌避而远离药剂所在处,本身并无毒害作用的药剂,如香茅草(对吸果蛾有驱避作用)等。

农药分类

农药分类
植物病原细菌 细菌:繁殖 – 裂殖方式 常见病害:青枯病、溃疡病、软腐病、
细菌性斑点病、水稻白叶枯病、 细条病、细菌性角斑病、 姜腐烂病、甘薯瘟、茶根癌病、
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
植物病原病毒 常见病毒病:水稻矮缩病、香蕉束顶病、花叶病、
番茄、马铃薯、花生病毒病、 柑橘黄龙病(类立克次氏体)、 传播特点: 刺吸式口器昆虫传播; 汁叶摩擦传播;嫁接传播; 少数通过种子、花粉传播 常见症状: 花叶、黄化、丛枝、矮化、畸形、坏死斑
直翅目:蝗虫、蟋蟀、蝼蛄、冬斯 鞘翅目:甲虫、金龟甲(幼虫-蛴螬)、
瓢甲科、天牛科、象甲科 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二、三化螟、稻纵、豆荚螟
(13科) 菜蛾科:小菜蛾 粉蝶科:菜青虫 夜蛾科:粘虫、甘蓝夜蛾、甜菜夜蛾、大螟、 小地老虎 尺蛾科:造桥虫、茶尺蠖 毒蛾科:茶毛虫
膜翅目:蜂类、蚂蚁
灭幼脲、除虫脲、灭蝇胺 烟碱类: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啉、烯啶虫胺、噻虫嗪 其它(新型杀虫剂):丁烯氟虫腈、溴虫腈、茚虫威、氰氟虫腙、氯虫
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 杀螨剂:阿维菌素、哒螨灵、三氯杀螨醇、噻螨酮、
炔螨特、四螨嗪、三唑锡、苯丁锡、三环锡、 (单)双甲脒、螺螨酯
农作物主要害虫类别
咀嚼式口器
农作物主要害虫类别
刺吸式口器 锉吸式口器 舐(舔)式口器
双翅目:蚊子、苍蝇、食蝇科、潜蝇科、 半翅目:蝽象 缨翅目:蓟马 同翅目:蚜虫、叶蝉、飞虱、粉虱、木虱、蚧类
刺吸式口器 蛛形纲
螨类 (蜱螨目) 叶螨科:柑桔红蜘蛛 叶瘿螨科:柑桔锈壁虱
杀菌剂
杂环类:恶霉灵、多菌灵、腐霉利、异菌脲、叶枯唑、醇类 三唑类:氟硅唑、苯醚甲环唑、腈菌唑、三唑酮、戊唑醇、己唑醇、 氨基甲酸酯类:霜霉威 苯并咪唑类:乙霉威 取代苯类:甲托、甲霜灵、百菌清、五氯硝基苯、敌磺钠 有机磷、锡、砷类:异稻瘟净、克瘟散、甲基立枯磷、三乙磷酸铝、福美胂 硫类:硫磺、石硫合剂、福美双、代森(锰)锌 铜汞类(铜制剂):硫酸铜、络氨铜、可杀得、靠山 抗生素类:井冈(春雷、多抗)霉素、链霉素、中生菌素 其他类:咪鲜胺、 胺类:嘧霉胺、 杀线虫剂:米乐尔、呋喃丹

农药的分类

农药的分类

农药的分类种类的划分是相对的。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种类划分。

一、按农药的来源分类:可分为矿物源农药、生理源农药与有机合成农药。

1、矿物源农药:有的是无机矿物原料经觉得加工,有的是用矿物油加工成乳剂。

早期的农药有一些无机分合物品种,如砷制剂、氟制剂作为杀虫剂,后来因为毒性高、药效差、药害重而停产。

现代使用的无机农药,主要有铜制剂与硫制剂。

铜制剂如波尔多液、碱式硫酸铜悬浮剂等。

硫制剂如硫悬浮剂、石硫合剂等。

它们是大吨位的杀菌剂,硫制剂也是杀螨剂。

矿物油乳剂多用在果树休眠期杀虫杀螨。

2、生物源农药:主要有植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历史久、用量大的主要有除虫菊和烟碱。

除虫菊干花磨成粉就可直接作为杀虫剂或作为蚊香的原料。

从除虫菊干花中可以提取出除虫菊素,再配成药剂。

烟草中含有可以杀虫的烟碱,一般用废次烟叶或烟梗作原料,用酸提取出烟碱再配成杀虫制剂。

我国的植物源杀虫剂还有鱼藤、苦参、楝素等。

植物源农药一般毒性较低、对植物无药害、有害生物不易产生杭药性、对环境友善等优点。

但是,它们来源有限或栽植要占用耕地,很难大规模生产,品种也单一。

微生物源农药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工业大规模生产。

如果利用微生物代谢物,可以认为是微生物进行生物合成的化学物质,本质上与化学合成农药差不多,有人称之为“生物化学农药”。

如阿维菌素,是种高效杀虫杀螨刹;井冈霉素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杀菌剂。

而用活体微生物做成制剂使用,如杀虫剂苏云金杆菌制剂,其施用在本质上是种生物防治措施,得病死的虫体还会有传染性,严格说不属于化学防治范畴。

但由于它的制剂与作用方法都与农药相近,也就算它是一种农药,微生物源农药一般也具有对植物无药害、对环境友善等优点。

3、有机合成农药:占农药品种的绝大部分,它们是通过化学工业,用有机合成工艺生产出来的。

由于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有机合成的农药品种繁多,作用方式五花八门。

二、按防治对象分类:防治对象就是农业有害生物,其中有动物,有植物,也有微生物。

各大类农药的结构分类情况新

各大类农药的结构分类情况新

各大类农药的结构分类情况新农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用来预防、消灭或抑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化学品。

根据其化学结构,农药可以分为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吡虫啉类农药、三唑类农药、草甘膦类农药以及其他类农药。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大类农药的结构分类情况。

1.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是最早被广泛使用的农药之一、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有机磷基团,该基团与农作物病虫害的神经系统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其死亡。

有机磷农药的共同结构特点是磷酸酯结构和磷酰胺结构。

常见的有机磷农药有马拉硫磷、乐果、敌敌畏等。

2.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通过干扰昆虫的神经系统来达到杀虫效果的。

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该基团在昆虫体内会分解成甲酸和氨,干扰昆虫神经传导。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结构特点是氨基甲酸酯酯基的存在。

常见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有毒死蜱、乙酰甲胆碱等。

3.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特点是具有除虫菊酯结构,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菊酯环。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干扰昆虫神经传导,从而导致其痉挛、麻痹、死亡。

常见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有马拉硫磷、敌百虫等。

4.吡虫啉类农药:吡虫啉类农药是一类新型的杀虫剂,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吡虫啉环。

吡虫啉类农药的作用机理是与昆虫神经传导相关的靶标相互作用,从而杀死病虫害。

常见的吡虫啉类农药有久效吡虫啉、干扰素等。

5.三唑类农药:三唑类农药是一类广谱杀菌剂,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三唑环。

三唑类农药通过抑制真菌的酶活性、细胞膜的合成或DNA的复制等机制来抑制真菌的生长。

常见的三唑类农药有三唑酮、三唑菌素等。

6.草甘膦类农药:草甘膦类农药是一类广谱除草剂,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草甘膦基团。

草甘膦类农药的作用机理是抑制一氧化碳脱氢酶,从而导致植物细胞无法合成必需氨基酸,最终导致植物的死亡。

草甘膦是该类农药的代表。

7.其他类农药:此外,还有一些农药不属于以上几类,如吸气剂、抗生素类农药、激素类农药等。

这些农药具有各自特定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

农药

农药

菊酸酯类拟除虫菊酯
H3C H H3C H3C C C H CH3 COOR H
除虫菊酯Ⅰ水解所得羧酸,即2,2-二甲基-3-(2-甲
基-1-丙烯基)环丙烷甲酸,称为菊酸。由菊酸与各 种醇制得的拟除虫菊酯,在空气中受光的作用分 解很快,因此一般用作家居、畜舍、仓贮等除虫 用。
含卤素基团的环丙烷羧酸酯类
第一代农药: 包括最早使用
过的无机化合物及天然植物性 土农药。例如,砷制剂、铜制 剂、鱼滕酮等。
第二代农药: 包括现在仍然
用的比较多的有机磷、氨基甲 酸酯、拟除虫菊酯、有机氯类 杀虫剂。例如、敌百虫、二嗪 哝、残杀威、灭多威、西维因 、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林丹 、DDT等。第二代农药的特点是 广谱、快速致死作用(杀生剂 )。
1761年,硫酸铜被用来防治谷物腥黑穗病。
1763年法国新闻报道推荐烟草和石灰粉防治蚜虫, 这是世界上首次报道的杀虫剂,其主要有效成分 是尼古丁,第一代杀虫剂尼古丁是最早使用的杀 虫剂。 1942年人工合成了第一种有机农药2,4-滴。
1.3.农药工业
我国:沙化土地:174.9万平方公里
矛盾----人口增长及耕地面积减少
一.概述
1.1 农药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防治农作物病害、虫害、草害、鼠害
和调节植物生长的药剂。
分类
•按照防治对象分类:
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 杀线虫剂、杀螨剂、杀鸟剂、杀软体动物 剂、杀卵剂、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 脱叶剂、干燥剂、种子处理剂。
•按照化学结构分类
•有机氯 •有机硫、 •有机金属、 •酰胺、 •苯氧羧酸等
神经毒剂
呼吸毒剂
原生质毒剂 物理性毒剂
•按照破坏过程分类
破坏神经协调( 有机磷杀虫剂和氨基甲酸酯 杀虫剂)

农药的分类

农药的分类

农药的分类农药品种很多,分类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可按防治对象、按成分和来源分类、按作用方式及毒理机制分类、按化学结构分类,亦有将上述几种综合或交叉分类的。

为了实用简便,现按防治对象和作用方式综合分类如下:一、杀虫(螨)剂是用于防治害虫(螨)的农药。

某些杀虫剂可用于防治卫生害虫、畜禽体内外寄生虫以及危害工业原料及其产品的害虫。

按作用方式分为:1.胃毒剂杀虫(螨)剂随食物通过害虫口器摄食后,在肠液中溶解或者被肠壁细胞吸收到致毒部位,致使害虫中毒死亡。

如:敌百虫、除虫脲等。

2.触杀剂害虫接触到药剂时,药剂通过虫体表皮渗入虫体内,使害虫正常刑事申诉案件到干扰或破坏某些组织使害虫致死。

如甲基对硫磷、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等。

3.熏蒸剂某些药剂在一般气温下即升华,挥发成有毒气体或经过一定的化学作用而产生有毒气体,然后经由害虫的呼吸系统,如气孔(气门)进入虫体内,使害虫中毒死亡。

如氯化苦、磷化铝等。

目前大量应用的杀虫剂,大都以触杀作用为主,兼有胃毒作用,如好年冬、咪虫啉等。

少数品种具有熏蒸作用,如敌敌畏。

仅具上述三种作用方式之一的杀虫剂品种不多。

4.内吸剂是指不论将药剂施到作物的哪一部位(根、茎、叶、种子)都能被作物吸收到体内,并随着植株体液传导到全株各部位。

传导到植株各部位的药量足使危害此部位的害虫中毒死亡,同时,药剂可在植物体内贮存一定时间又不妨碍作物的生长发育。

如乐果、甲拌磷、克百威等。

内吸剂的优点是,使用方便,适用于防治那些藏在隐蔽处的害虫。

5.驱避剂药剂本身无毒害作用,但由于其具有某种特殊气味或颜色,施药后可使害虫不愿接近或远避。

当前,最为成功的驱避剂为预防蚊虫的避蚊胺。

6.拒食剂害虫在接触或摄食此类药剂后,会消除食欲,拒绝取食而饥饿而死亡。

从天然存在于植物中人工分离出作为拒食剂的物质至今已有300多种。

糖苷类、萜烯类、香豆素等都有较强的广谱拒食作用。

7.引诱剂能引诱昆虫的药剂即为引诱剂。

昆虫在进化过程中,为了自身的生存,利用各种器官,如视觉、味觉、触角以及跗节与化学感受器的功能,选择最优的外界条件,延续生命与繁殖后代。

农药分类

农药分类

农药的分类种类的划分是相对的。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种类划分。

一、按农药的来源分类:可分为矿物源农药、生理源农药与有机合成农药。

1、矿物源农药:有的是无机矿物原料经觉得加工,有的是用矿物油加工成乳剂。

早期的农药有一些无机分合物品种,如砷制剂、氟制剂作为杀虫剂,后来因为毒性高、药效差、药害重而停产。

现代使用的无机农药,主要有铜制剂与硫制剂。

铜制剂如波尔多液、碱式硫酸铜悬浮剂等。

硫制剂如硫悬浮剂、石硫合剂等。

它们是大吨位的杀菌剂,硫制剂也是杀螨剂。

矿物油乳剂多用在果树休眠期杀虫杀螨。

2、生物源农药:主要有植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历史久、用量大的主要有除虫菊和烟碱。

除虫菊干花磨成粉就可直接作为杀虫剂或作为蚊香的原料。

从除虫菊干花中可以提取出除虫菊素,再配成药剂。

烟草中含有可以杀虫的烟碱,一般用废次烟叶或烟梗作原料,用酸提取出烟碱再配成杀虫制剂。

我国的植物源杀虫剂还有鱼藤、苦参、楝素等。

植物源农药一般毒性较低、对植物无药害、有害生物不易产生杭药性、对环境友善等优点。

但是,它们来源有限或栽植要占用耕地,很难大规模生产,品种也单一。

微生物源农药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工业大规模生产。

如果利用微生物代谢物,可以认为是微生物进行生物合成的化学物质,本质上与化学合成农药差不多,有人称之为“生物化学农药”。

如阿维菌素,是种高效杀虫杀螨刹;井冈霉素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杀菌剂。

而用活体微生物做成制剂使用,如杀虫剂苏云金杆菌制剂,其施用在本质上是种生物防治措施,得病死的虫体还会有传染性,严格说不属于化学防治范畴。

但由于它的制剂与作用方法都与农药相近,也就算它是一种农药,微生物源农药一般也具有对植物无药害、对环境友善等优点。

3、有机合成农药:占农药品种的绝大部分,它们是通过化学工业,用有机合成工艺生产出来的。

由于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有机合成的农药品种繁多,作用方式五花八门。

二、按防治对象分类:防治对象就是农业有害生物,其中有动物,有植物,也有微生物。

农药

农药

⊙主要特点: 1、高活性特殊增效剂及特殊工艺 精制而成,有效渗透配方强力穿透害 虫几丁质层,在植物体内横向传导, 对刺吸式害虫和咀嚼式害虫如蚜虫、 飞虱、棉铃虫、钻心虫等有特效。 2、具有强烈的触杀、胃毒作用, 是取代高毒有机磷最理想的品种之一。 3、具有安全、高效、低毒、低 残留四大特点。 4、重点专利产品和四川星火计 划项目产品。 ⊙适用作物:水稻、甘蔗、柑桔、龙 眼、荔枝、瓜类、豆类、叶菜类等。 ⊙防治对象:钻心虫、蚜虫、飞虱、 潜叶蛾、蚧壳虫、黑刺粉虱、蒂蛀虫、 棉铃虫等。 ⊙使用方法:于害虫低龄期兑水500 ~ 1000倍均匀喷雾。
原生质毒剂
物理性毒剂
•按照破坏过程分类
破坏神经协调( 有机磷杀虫剂和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打乱机体的结构(异稻瘟净) 干扰机体的能量供应(克菌丹) 阻碍机体的生长和再生(除草剂,杀菌剂)
二.农药的发展史:
早在3000多年以前,荷马在“奥得赛”中就提到 过“硫磺避害”。可以认为这是最早使用农药的 报道 。1761年,硫酸铜被用来防治谷物腥黑穗病。 最早的叶面杀菌剂也是硫磺和铜的悬浮液。1763 年法国新闻报道推荐烟草和石灰粉防治蚜虫,这 是世界上首次报道的杀虫剂,其主要有效成分是 尼古丁,第一代杀虫剂尼古丁是最早使用的杀虫 剂。 1942年,人工合成了第一种有机农药。
过的无机化合物及天然植物性 土农药。例如,砷制剂、铜制 剂、鱼滕酮等。
第二代农药: 包括现在仍然
用的比较多的有机磷、氨基甲 酸酯、拟除虫菊酯、有机氯类 杀虫剂。例如DDVP、敌百虫、 二嗪哝、残杀威、灭多威、西 维因、溴氰菊酯、氯氰菊酯、 林丹、DDT等。第二代农药的特 点是广谱、快速致死作用(杀 生剂)。
标能是新一代氯代烟碱类超高效 新型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 外还具有较强的内吸性和强渗作用, 具强大的速效性和20天以上的持效力。 标能剂型为可溶性粉剂,是目前 最先进的剂型之一,完全不同于常见 的可湿性粉剂,入水后迅速分散,最 终成为均匀、清澈、透明的液体。 引入先进的增效组份——蓝色透 皮素,更增强其溶解及展着能力,迅 速破坏虫体组织,既而导致害虫死亡。 高效低毒,对天敌杀伤力小。广 泛适用于果树、蔬菜、棉花等作物蚜 虫、蓟马、粉虱、蝽蟓、潜叶蛾等多 种同翅目、缨翅目、鞘翅目及磷翅目 的防治。 稀释倍数为10000倍(1包30斤 水),喷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分类
农药分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等,
按化学成分来源及发展过程可将杀虫剂分为两大类。

⑴无机杀虫剂。

如砷钙、亚砷酸、氟化钠等。

⑵有机杀虫剂。

①天然有机杀虫剂,包括植物性杀虫剂,如鱼藤、除虫菊、烟草等;矿物性杀虫剂,如机油、柴油等。

②人工合成杀虫剂,包括有机氯类杀虫剂,如三氯杀虫酯、林丹等;有机磷类杀虫剂,如久效磷、敌百虫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如西维因、克百威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氯氰菊酯等;有机氮类杀虫剂,如杀螟丹等。

③生物杀虫剂。

包括微生物杀虫剂、生物代谢杀虫剂和动物源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Bt)等.
2、按杀虫剂的作用方式可分为10类。

⑴胃毒剂:药剂通过昆虫取食而进入消化系统发生作用,使之中毒死亡,如乙酰甲胺磷等。

⑵触杀剂:药剂接触害虫后,通过昆虫的体壁或气门进入体内,使之中毒死亡,如马拉硫磷等。

⑶内吸剂:指由植物根、茎、叶等部位吸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或由种子吸收后传导到幼苗,并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一定时间而不妨碍植物生长,且被吸收传导到各部位的药量,足以使为害该部位的害虫中毒致死的药剂。

⑷熏蒸剂:指施用后,呈气态或气溶胶的生物活性成分,经昆虫气门进入体内引起中毒的杀虫剂,如溴甲烷、磷化氢等。

⑸拒食剂:药剂能够影响害虫的正常生理功能,消除其食欲,使害虫饥饿而死,如印楝素等。

⑹性诱剂:药剂本身无毒或毒效很低,但可以将害虫引诱到一处,便于集中消灭,如棉铃虫性诱剂等。

⑺驱避剂:药剂本身无毒或毒效很低,但由于具有特殊气味或颜色,可以使害虫逃避而不来为害,如樟脑丸、避蚊油等。

⑻不育剂:药剂使用后可直接干扰或破坏害虫的生殖系统而使害虫不能正常生育,如喜树碱等。

⑼昆虫生长调节剂:药剂可阻碍害虫的正常生理功能,扰乱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形成没有生命力或不能繁殖的畸形个体,如灭幼脲等。

⑽增效剂:这类化合物本身无毒或毒效很低,但与其他杀虫剂混合后能提高防治效果,如雷力牌消抗液等。

3、按毒理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将杀虫剂分为4类。

⑴物理性毒剂,如矿物油等。

⑵原生质毒剂,如重金属、砷素剂、氟素剂等。

⑶呼吸毒剂,如磷化氢、硫化氢、鱼藤酮等。

⑷神经毒剂,如植物性杀虫剂(如烟碱、除虫菊等)、有机磷酸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等。

此外,作为杀虫剂应用的还有活体微生物农药,这类活体微生物农药,主要是指能使害虫致病的真菌、细菌、病毒,经过人工培养,当作农药来防治或消灭害虫,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

杀螨剂。

主要用来防治危害植物的螨类的药剂,常被列入杀虫剂来分类(不少杀虫剂对螨类有一定防效)。

杀螨剂根据其化学成分,可分为三大类。

1、有机氯杀螨剂。

2、有机磷杀螨剂,如哒螨灵(速螨酮、扫螨净)等。

3、有机锡杀螨剂,如三唑锡、苯丁锡等。

杀菌剂。

对植物体内的真菌、细菌或病毒等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用以预防或防治作物的各种病害的药剂,称为杀菌剂。

1、按化学成分来源和其化学结构可分为3类。

⑴无机杀菌剂,指以天然矿物为原料的杀菌剂和人工合成的无机杀菌剂,如硫铜、石硫合剂。

⑵有机杀菌剂,指人工合成的有机杀菌剂。

如有机硫、有机汞、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等。

⑶生物杀菌剂,包括农用抗生素类杀菌剂和植物源杀菌剂。

①农用抗生素类杀菌剂,指在微生物的代谢物中所产生的抑制或杀死其他有害生物的物质,如井冈霉素、春雷霉素、链霉素等。

②植物源杀菌剂,指从植物中提取某些杀菌成分,作为保护作物免受病原侵害的药剂,如大蒜素等。

2、按作用方式可分为保护剂和治疗剂两类。

⑴保护剂:在植物感病前施用,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防止病原菌侵入植物体内,以保护植物免受为害,如波尔多液、代森锌等。

⑵治疗剂:在植物感病后施用,这类药剂可通过内吸进入植物体内,传导至未施药部位,抑制病菌在植物体内的扩展或消除其危害,如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三唑酮等。

3按使用方法可分为3类。

⑴土壤处理剂:指通过喷施、浇灌、翻混等方法防治土壤传带的病害的药剂,如石灰、五氯硝基苯等。

⑵茎叶处理剂:指主要通过喷雾或喷粉施于作物的杀菌剂,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

⑶种子处理剂:指用于处理种子的杀菌剂,主要防治种子传带的病害,或者土传病害,如戊唑醇等。

除草剂。

用以消灭或控制杂草生长的农药,称为除草剂,亦称除莠剂。

可从作用方式、施药部位、使用方法、化合物来源等方面分类。

⑴按杀灭方式可分为
①灭生除草剂(即非选择性除草剂):指在正常用药量下能将作物和杂草无选择地全部杀死的除草剂,如百草枯、草甘膦等。

②选择性除草剂:只能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甚至只杀某一种或某类杂草的除草剂,如敌稗、乙草胺、丁草胺、拿埔净等。

⑵按作用方式可分为
①内吸性除草剂:药剂可被植物根、茎、叶、芽鞘吸收,并在体内传导到其他部位而起作用,如西玛津、茅草枯等。

②触杀性除草剂:药剂与植物组织(叶、幼芽、根)接触即可发挥作用,药剂并不向他处移动,如百草枯、灭草松等。

⑶按使用方法还可以分为土壤处理剂和土壤处理剂两类。

植物生长调节剂。

指人工合成或天然的具有天然植物激素活性的物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繁多,其结构、生理效应和用途也各异。

按作用方式可分为4类。

①生长素类:能促进细胞分裂、伸长和分化,延迟器官脱落,形成无籽果实,如吲哚乙酸、吲哚丁酸等。

②赤霉素类:主要是促进细胞伸长,促进开花,打破休眠等,如赤霉酸等。

③细胞分裂素类:主要是能促进细胞分裂,保持地上部绿色,延缓衰老,如6-芐基氨基嘌呤等。

④其他:如乙烯释放剂、生长素传导抑制剂、生长延缓剂、生长抑制剂等。

二、根据化学成分农药分类
一、无机农药。

无机农药是从天然矿物中获得的农药。

无机农药,来自于自然,环境可溶性好,一般对人毒性较低,是目前大力提倡使用的农药;可在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中使用;无机农药,包括无机杀虫剂、无机杀菌剂、无机除草剂,如石硫合剂、硫磺粉、波尔多液等。

无机农药,一般分子量较小,稳定性差一些,多数不宜与其他农药混用。

二、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的产品。

生物农药有很强专一性,一般只针对某一种或者某类病虫发挥作用,对人无毒或毒性很小,也是目前大力提倡推广的农药;可在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中使用;生物农药,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以及代谢产物,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阿维菌素等。

生物农药在使用时,活菌农药不宜和杀菌剂以及含重金属的农药混用,尽量避免在阳光强烈时喷用。

三、有机农药。

有机农药包括天然有机农药和人工合成农药两大类。

1、天然有机农药是来自于自然界的有机物,环境可溶性好,一般对人毒性较低,是目前大力提倡使用的农药;可在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中使用。

如植物性农药、园艺喷洒油等。

2、人工合成农药即合成的化学制剂农药;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大都属高分子化合物;酸碱度多是中性,多数在强碱或强酸条件下易分解;有些宜现配现用、相互混合使用。

主要可分为5类。

⑴有机杀虫剂:包括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特异性杀虫剂等。

⑵有机杀螨剂:包括专一性的含锡有机杀螨剂和不锡有机杀螨剂。

⑶有机杀菌剂:包括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酞酰亚氨类、苯并咪唑类、二甲酰亚胺类、有机磷类、苯基酰胺类、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等。

⑷有机除草剂:包括苯氧羧酸类、均三氮苯类、取代尿类、氨基甲酸酯类、酰胺类、苯甲酸类、二苯醚类、二硝基苯胺类、有机磷类、磺酰脲类等。

⑸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等。

杀鼠剂。

杀鼠剂是用于防治鼠害的一类农药。

⑴按化学成分可分为:
①无机杀鼠剂,如磷化锌等。

②有机杀鼠剂,如敌鼠钠盐等。

⑵按作用方式可分为:
①急性杀鼠剂,如安妥等。

②作用缓慢的抗凝血杀鼠剂,如大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