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的分类

合集下载

农药分类

农药分类

农药分类农药分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等,按化学成分来源及发展过程可将杀虫剂分为两大类。

⑴无机杀虫剂。

如砷钙、亚砷酸、氟化钠等。

⑵有机杀虫剂。

①天然有机杀虫剂,包括植物性杀虫剂,如鱼藤、除虫菊、烟草等;矿物性杀虫剂,如机油、柴油等。

②人工合成杀虫剂,包括有机氯类杀虫剂,如三氯杀虫酯、林丹等;有机磷类杀虫剂,如久效磷、敌百虫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如西维因、克百威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氯氰菊酯等;有机氮类杀虫剂,如杀螟丹等。

③生物杀虫剂。

包括微生物杀虫剂、生物代谢杀虫剂和动物源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Bt)等.2、按杀虫剂的作用方式可分为10类。

⑴胃毒剂:药剂通过昆虫取食而进入消化系统发生作用,使之中毒死亡,如乙酰甲胺磷等。

⑵触杀剂:药剂接触害虫后,通过昆虫的体壁或气门进入体内,使之中毒死亡,如马拉硫磷等。

⑶内吸剂:指由植物根、茎、叶等部位吸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或由种子吸收后传导到幼苗,并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一定时间而不妨碍植物生长,且被吸收传导到各部位的药量,足以使为害该部位的害虫中毒致死的药剂。

⑷熏蒸剂:指施用后,呈气态或气溶胶的生物活性成分,经昆虫气门进入体内引起中毒的杀虫剂,如溴甲烷、磷化氢等。

⑸拒食剂:药剂能够影响害虫的正常生理功能,消除其食欲,使害虫饥饿而死,如印楝素等。

⑹性诱剂:药剂本身无毒或毒效很低,但可以将害虫引诱到一处,便于集中消灭,如棉铃虫性诱剂等。

⑺驱避剂:药剂本身无毒或毒效很低,但由于具有特殊气味或颜色,可以使害虫逃避而不来为害,如樟脑丸、避蚊油等。

⑻不育剂:药剂使用后可直接干扰或破坏害虫的生殖系统而使害虫不能正常生育,如喜树碱等。

⑼昆虫生长调节剂:药剂可阻碍害虫的正常生理功能,扰乱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形成没有生命力或不能繁殖的畸形个体,如灭幼脲等。

⑽增效剂:这类化合物本身无毒或毒效很低,但与其他杀虫剂混合后能提高防治效果,如雷力牌消抗液等。

3、按毒理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将杀虫剂分为4类。

农药分类(最完整的总结)

农药分类(最完整的总结)

农药分类(最完整篇)农药品种繁多,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

大多数农药品种只具备一种功能,如杀虫剂不能用来除病害和杂草,反过来也是如此。

而且即使同为杀虫剂、杀菌剂或除草剂,各自的防治对象也存在很大差异,对一种害虫、病原菌或杂草有效的杀虫剂、杀菌剂或除草剂,对另一种害虫、病原菌或杂草不一定有效。

但是,也有少数品种特别是复配制剂常具有多种功能。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产品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增加农民收益,甚至还会发生药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因此,我们必须熟悉和掌握各种农药的功能和用途,在此,拟从不同的角度对农药品种归类进行简单介绍,以便大家更好、更合理地使用农药产品。

1.根据原料来源分类(1)无机农药大多数是由矿物质原料加工制成的。

这类农药品种较少,药效不高,目前还在应用的只有波尔多液、硫酸铜、磷化锌、磷化铝等少数几种。

(2)生物源农药①植物性农药:该类农药是用天然植物加工制造成的,所含有效成份是天然有机化合物,如除虫菊、烟草和鱼藤等。

这类农药的优点是对人畜安全,对植物无药害,多数不易使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但有些产品药效低,残效期短。

②微生物农药:即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造成的农药产品,如BT乳剂和井岗霉素等。

这些农药一般药效较高,对有益生物无害或杀伤力不大,对人蓄安全,不污染环境,也不会使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是当前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大力推广的农药品种。

(3)有机合成农药即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农药。

这类农药在许多国家已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品种日益增多,成为了当今农药的主体。

其特点是药效高、见效快、用量少、用途广,可造应各种不同的需要。

但是,这类农药污染环境,易使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对人畜欠安全,有些品种残留量较高。

无机农药和有机合成农药又统称为化学农药。

2.根据防治对象分类根据防治对象分类,也即是按照产品用途对农药进行分类,主要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螨剂、杀鼠剂等类别:(1)杀虫剂:用来防治有害昆虫的化学物质。

农药分类

农药分类
植物病原细菌 细菌:繁殖 – 裂殖方式 常见病害:青枯病、溃疡病、软腐病、
细菌性斑点病、水稻白叶枯病、 细条病、细菌性角斑病、 姜腐烂病、甘薯瘟、茶根癌病、
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
植物病原病毒 常见病毒病:水稻矮缩病、香蕉束顶病、花叶病、
番茄、马铃薯、花生病毒病、 柑橘黄龙病(类立克次氏体)、 传播特点: 刺吸式口器昆虫传播; 汁叶摩擦传播;嫁接传播; 少数通过种子、花粉传播 常见症状: 花叶、黄化、丛枝、矮化、畸形、坏死斑
直翅目:蝗虫、蟋蟀、蝼蛄、冬斯 鞘翅目:甲虫、金龟甲(幼虫-蛴螬)、
瓢甲科、天牛科、象甲科 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二、三化螟、稻纵、豆荚螟
(13科) 菜蛾科:小菜蛾 粉蝶科:菜青虫 夜蛾科:粘虫、甘蓝夜蛾、甜菜夜蛾、大螟、 小地老虎 尺蛾科:造桥虫、茶尺蠖 毒蛾科:茶毛虫
膜翅目:蜂类、蚂蚁
灭幼脲、除虫脲、灭蝇胺 烟碱类: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啉、烯啶虫胺、噻虫嗪 其它(新型杀虫剂):丁烯氟虫腈、溴虫腈、茚虫威、氰氟虫腙、氯虫
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 杀螨剂:阿维菌素、哒螨灵、三氯杀螨醇、噻螨酮、
炔螨特、四螨嗪、三唑锡、苯丁锡、三环锡、 (单)双甲脒、螺螨酯
农作物主要害虫类别
咀嚼式口器
农作物主要害虫类别
刺吸式口器 锉吸式口器 舐(舔)式口器
双翅目:蚊子、苍蝇、食蝇科、潜蝇科、 半翅目:蝽象 缨翅目:蓟马 同翅目:蚜虫、叶蝉、飞虱、粉虱、木虱、蚧类
刺吸式口器 蛛形纲
螨类 (蜱螨目) 叶螨科:柑桔红蜘蛛 叶瘿螨科:柑桔锈壁虱
杀菌剂
杂环类:恶霉灵、多菌灵、腐霉利、异菌脲、叶枯唑、醇类 三唑类:氟硅唑、苯醚甲环唑、腈菌唑、三唑酮、戊唑醇、己唑醇、 氨基甲酸酯类:霜霉威 苯并咪唑类:乙霉威 取代苯类:甲托、甲霜灵、百菌清、五氯硝基苯、敌磺钠 有机磷、锡、砷类:异稻瘟净、克瘟散、甲基立枯磷、三乙磷酸铝、福美胂 硫类:硫磺、石硫合剂、福美双、代森(锰)锌 铜汞类(铜制剂):硫酸铜、络氨铜、可杀得、靠山 抗生素类:井冈(春雷、多抗)霉素、链霉素、中生菌素 其他类:咪鲜胺、 胺类:嘧霉胺、 杀线虫剂:米乐尔、呋喃丹

农药的分类

农药的分类
杂环类:多菌灵、腐霉利、三唑类、抑菌脲、醇类 取代苯类:甲托、甲霜灵、百菌清 有机磷、锡、砷类:异稻瘟净、克瘟散、甲基立枯磷、
乙膦铝、 硫类:硫磺、石硫合剂、福美双、代森(锰)锌 铜汞类(铜制剂):硫酸铜、络氨铜、可杀得、靠山 抗生素类:井冈(春雷、多抗)霉素、链霉素、中生菌

梨孢属-稻瘟病

葡萄孢属-灰霉病

尾孢属-茄褐斑病

长蠕孢属-
-黑星孢属-梨黑星病
瘤座孢目-廉孢属-

-绿核菌属-稻曲病
腔孢纲:
黑盘孢目-炭疽菌属-炭疽病

-痂园菌属-葡萄黑豆病

-盘多毛孢属-枇杷灰斑
球壳孢目-茎点霉属-引起叶斑、茎枯

-拟茎点霉属-茄褐纹病

-大茎点属-梨枝干轮纹
接合菌亚门 毛霉目
半知菌亚门 丝孢纲 子囊 菌亚门 核菌纲 白粉菌目
担子菌亚门 菌目
冬孢菌纲 锈
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
菌物界 真菌门
低等真菌:鞭毛菌亚门:根肿菌纲、卵
菌纲

例:根肿病、瘁倒病、根腐病、

晚疫病、霜霉病、白锈病


接合菌亚门:根霉属

例:甘薯软腐病
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
生物源杀虫类:BT、鱼藤酮、印楝素、奥绿一号
沙蚕毒素类:杀虫双、杀虫单、杀螟丹
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扑虱灵、抑太保、虫酰肼、

灭幼脲、除虫脲、灭蝇胺
其他(新)类:吡虫啉、锐劲特、啶虫脒、安打、除尽
杀螨剂:阿维菌素、哒螨灵、三氯杀螨醇、尼索朗、克螨特、

三唑锡、苯丁锡、三环锡、(单)双甲脒、螺螨酯
类病毒(类菌原体、类立克次氏体、线虫、寄生性种子植 物):仅由核糖核酸(DNA)分子组成,不与蛋白质结 合,无蛋白质外壳包被,是裸露的核糖核酸。 也是一种严格寄生性的生命体,只能在寄主细胞内才 能进行核酸分子的自我复制。

各大类农药的结构分类情况新

各大类农药的结构分类情况新

各大类农药的结构分类情况新农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用来预防、消灭或抑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化学品。

根据其化学结构,农药可以分为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吡虫啉类农药、三唑类农药、草甘膦类农药以及其他类农药。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大类农药的结构分类情况。

1.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是最早被广泛使用的农药之一、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有机磷基团,该基团与农作物病虫害的神经系统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其死亡。

有机磷农药的共同结构特点是磷酸酯结构和磷酰胺结构。

常见的有机磷农药有马拉硫磷、乐果、敌敌畏等。

2.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通过干扰昆虫的神经系统来达到杀虫效果的。

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该基团在昆虫体内会分解成甲酸和氨,干扰昆虫神经传导。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结构特点是氨基甲酸酯酯基的存在。

常见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有毒死蜱、乙酰甲胆碱等。

3.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特点是具有除虫菊酯结构,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菊酯环。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干扰昆虫神经传导,从而导致其痉挛、麻痹、死亡。

常见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有马拉硫磷、敌百虫等。

4.吡虫啉类农药:吡虫啉类农药是一类新型的杀虫剂,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吡虫啉环。

吡虫啉类农药的作用机理是与昆虫神经传导相关的靶标相互作用,从而杀死病虫害。

常见的吡虫啉类农药有久效吡虫啉、干扰素等。

5.三唑类农药:三唑类农药是一类广谱杀菌剂,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三唑环。

三唑类农药通过抑制真菌的酶活性、细胞膜的合成或DNA的复制等机制来抑制真菌的生长。

常见的三唑类农药有三唑酮、三唑菌素等。

6.草甘膦类农药:草甘膦类农药是一类广谱除草剂,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草甘膦基团。

草甘膦类农药的作用机理是抑制一氧化碳脱氢酶,从而导致植物细胞无法合成必需氨基酸,最终导致植物的死亡。

草甘膦是该类农药的代表。

7.其他类农药:此外,还有一些农药不属于以上几类,如吸气剂、抗生素类农药、激素类农药等。

这些农药具有各自特定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

农药

农药

菊酸酯类拟除虫菊酯
H3C H H3C H3C C C H CH3 COOR H
除虫菊酯Ⅰ水解所得羧酸,即2,2-二甲基-3-(2-甲
基-1-丙烯基)环丙烷甲酸,称为菊酸。由菊酸与各 种醇制得的拟除虫菊酯,在空气中受光的作用分 解很快,因此一般用作家居、畜舍、仓贮等除虫 用。
含卤素基团的环丙烷羧酸酯类
第一代农药: 包括最早使用
过的无机化合物及天然植物性 土农药。例如,砷制剂、铜制 剂、鱼滕酮等。
第二代农药: 包括现在仍然
用的比较多的有机磷、氨基甲 酸酯、拟除虫菊酯、有机氯类 杀虫剂。例如、敌百虫、二嗪 哝、残杀威、灭多威、西维因 、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林丹 、DDT等。第二代农药的特点是 广谱、快速致死作用(杀生剂 )。
1761年,硫酸铜被用来防治谷物腥黑穗病。
1763年法国新闻报道推荐烟草和石灰粉防治蚜虫, 这是世界上首次报道的杀虫剂,其主要有效成分 是尼古丁,第一代杀虫剂尼古丁是最早使用的杀 虫剂。 1942年人工合成了第一种有机农药2,4-滴。
1.3.农药工业
我国:沙化土地:174.9万平方公里
矛盾----人口增长及耕地面积减少
一.概述
1.1 农药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防治农作物病害、虫害、草害、鼠害
和调节植物生长的药剂。
分类
•按照防治对象分类:
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 杀线虫剂、杀螨剂、杀鸟剂、杀软体动物 剂、杀卵剂、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 脱叶剂、干燥剂、种子处理剂。
•按照化学结构分类
•有机氯 •有机硫、 •有机金属、 •酰胺、 •苯氧羧酸等
神经毒剂
呼吸毒剂
原生质毒剂 物理性毒剂
•按照破坏过程分类
破坏神经协调( 有机磷杀虫剂和氨基甲酸酯 杀虫剂)

农药的知识点科普常识

农药的知识点科普常识

农药的知识点科普常识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用于防治害虫、病害和杂草的化学物质。

以下是关于农药的一些基本知识点科普常识:
1. 分类:农药通常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四大类。

杀虫剂用于防治害虫,杀菌剂用于防治病害,除草剂用于消除杂草,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

2. 作用方式:农药可以通过接触、胃毒或熏蒸作用来杀死或抑制害虫、病菌或杂草的生长。

不同类型的农药可能有不同的作用方式。

3. 安全使用:农药具有毒性,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

使用者要穿戴好防护装备,并注意保护环境和人身安全。

农药必须存放在儿童无法接触的地方。

4. 农药残留:农药在农产品上可能会留下残留物。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每个国家都有规定最大残留限量,对超出限量的产品进行管控。

5. 抗性:由于长期、频繁使用同一种农药,害虫或杂草可能会产生抗药性,导致该农药对害虫或杂草产生较低或没有效果。

使用者应轮换不同种类的农药,并结合其他防治措施,以减少抗药性的产生。

6. 替代方法:除了使用化学农药,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机械、合理的农业管理等方法来控制害虫、病害和
杂草,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和环境污染。

这些是农药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农药说明进行操作,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安全使用。

农药的分类、结构、性质及其前处理

农药的分类、结构、性质及其前处理
中性和弱酸性中稳定,碱性水解 对酸稳定、对光稳定、热不稳定
易潮解,对碱不稳定
极性
对碱不稳定
极性 极性 极性 极性 极性 极性
易潮解,对碱不稳定 碱性水解
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较稳定 室温下稳定,pH5-7时稳定
作用方式和特点
无內吸 无內吸 触杀、胃毒、熏蒸 非內吸、触杀、杀螨、拌种 內吸、触杀 触杀和胃毒 广谱性 内吸、触杀和熏蒸
治螟磷 蝇毒磷 乙酰甲胺磷 乙硫磷 亚砜磷 亚胺硫磷 蚜灭磷 特丁硫磷
水胺硫磷
杀螟硫磷 杀扑磷 三唑磷 噻唑磷 内吸磷 灭线磷 马拉硫磷 氯唑磷 硫线磷 硫环磷
久效磷
甲基异柳磷 甲基嘧啶磷 甲基硫环磷 甲基立枯磷 甲基对硫磷 甲拌磷
英文名
sulfote coumaphos
acephate ethion
12 3
12种
氨基甲酸酯 (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12 6 2 1 6 31
21种 10种
拟除虫菊酯
10
10种
烟碱类
7
7种
毒性
大部分OPPs杀虫剂 高/中毒 大部分OCPs杀虫剂 高毒甚至已被禁用 杀虫/菌剂:高/中毒 除草/杀螨剂:低毒
低毒
中毒
中/低毒
甲胺磷 对硫磷
HCH DDT
阿维菌素 多菌灵
代森联 代森锰锌 福美双 联苯菊酯 氯氰菊酯
受热、中性弱碱稳定
高温、潮湿、酸性易分解,不能与碱性 药剂和含铜药剂混用
对酸稳定,对碱不稳定,对光、热稳定
对碱不稳定,对光稳定 常温中性对光稳定、酸碱易水解
受热、遇碱分解 常温中性稳定、强酸强碱水解
常温弱酸弱碱稳定、对光稳定 常温弱酸弱碱稳定
农药的分类、结构、性质及其前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的分类种类的划分是相对的。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种类划分。

一、按农药的来源分类:可分为矿物源农药、生理源农药与有机合成农药。

1、矿物源农药:有的是无机矿物原料经觉得加工,有的是用矿物油加工成乳剂。

早期的农药有一些无机分合物品种,如砷制剂、氟制剂作为杀虫剂,后来因为毒性高、药效差、药害重而停产。

现代使用的无机农药,主要有铜制剂与硫制剂。

铜制剂如波尔多液、碱式硫酸铜悬浮剂等。

硫制剂如硫悬浮剂、石硫合剂等。

它们是大吨位的杀菌剂,硫制剂也是杀螨剂。

矿物油乳剂多用在果树休眠期杀虫杀螨。

2、生物源农药:主要有植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历史久、用量大的主要有除虫菊和烟碱。

除虫菊干花磨成粉就可直接作为杀虫剂或作为蚊香的原料。

从除虫菊干花中可以提取出除虫菊素,再配成药剂。

烟草中含有可以杀虫的烟碱,一般用废次烟叶或烟梗作原料,用酸提取出烟碱再配成杀虫制剂。

我国的植物源杀虫剂还有鱼藤、苦参、楝素等。

植物源农药一般毒性较低、对植物无药害、有害生物不易产生杭药性、对环境友善等优点。

但是,它们来源有限或栽植要占用耕地,很难大规模生产,品种也单一。

微生物源农药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工业大规模生产。

如果利用微生物代谢物,可以认为是微生物进行生物合成的化学物质,本质上与化学合成农药差不多,有人称之为“生物化学农药”。

如阿维菌素,是种高效杀虫杀螨刹;井冈霉素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杀菌剂。

而用活体微生物做成制剂使用,如杀虫剂苏云金杆菌制剂,其施用在本质上是种生物防治措施,得病死的虫体还会有传染性,严格说不属于化学防治范畴。

但由于它的制剂与作用方法都与农药相近,也就算它是一种农药,微生物源农药一般也具有对植物无药害、对环境友善等优点。

3、有机合成农药:占农药品种的绝大部分,它们是通过化学工业,用有机合成工艺生产出来的。

由于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有机合成的农药品种繁多,作用方式五花八门。

二、按防治对象分类:防治对象就是农业有害生物,其中有动物,有植物,也有微生物。

1、杀虫剂:用于防治有害昆虫。

昆虫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节肢动物身体分节,还长有分节的附肢,全身长有外骨骼。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节上长有六只腿。

有害昆虫简称害虫,如麦蚜、棉铃虫、玉米螟等。

2、杀螨剂:主要用于防治害螨。

螨就是蜘蛛,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身体分为头胸部与腹部两部分,头胸部长有八只腿。

肉食性螨多是有益的,植食性螨多是有害的,如麦蜘蛛、棉叶螨等。

有些杀虫剂如甲基对硫磷、水胺硫磷等也能兼治害螨,确切分类名称应为杀虫杀螨剂。

典型的杀螨剂只杀螨不杀虫,或基本上不杀虫。

杀螨剂如速螨酮、三氯杀螨醇、三唑锡等。

3、杀菌剂:用于防治植物病害。

人体得病是细菌作怪,植物生病多是真菌为害,称植物病源真菌。

真菌性病害如小麦锈病、稻瘟病、黄瓜霜霉病等。

也有的病害是植物病源细菌造成的,如水稻白叶枯病、白菜软腐病等。

真菌和细菌都属微生物。

4、杀线虫剂:用于防治植物病源线虫。

植物有一类病害是线虫造成的。

线虫小如针尖,它不是微生物,而是一种动物,但它对植物为害出现的症状象病害。

丙线磷是一种杀线虫剂,可防治甘薯茎线虫等多种植物病源线虫。

杀虫剂涕灭威、甲基异柳磷等也有很好的杀线虫活性,如可用于防治花生根结线虫。

5、除草剂:用于防除杂草。

杂草是危害农作物的植物。

广义而言,凡在不适合的时间、地点生长的植物都是杂草。

如小麦地里长出向日葵,也应作为杂草除掉。

6、杀鼠剂:用于防治害鼠。

害鼠属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

农田、粮仓、居室到处都有害鼠的踪迹。

杀鼠剂如敌鼠纳盐。

7、杀软体动物剂:用于防治有害软体动物。

带壳的蜗牛和不带壳的蛞蝓是菜园里的大食客,它们属于软体动物门。

防治药剂如蜗牛敌。

8、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调节植物生长,不用于防治有害生物。

其中有的能刺激生长,如赤霉素;有的能抑制生长,如矮壮素;有的能改善植物内在或外在质量,如乙烯利可用于纳熟。

三、按作用方式分类1、杀虫剂(1)胃毒剂:药剂通过昆虫口器进入体内,经过消化系统发挥作用使虫体中毒死亡。

例如,敌百虫是典型的胃毒剂,其药液喷在蔬菜叶片上,菜青虫、小菜蛾的幼虫嚼食菜叶的吃进药剂,可引起中毒死亡;甲基异柳磷胃毒性能也很好,其药液拌小麦种子,可防治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等。

这些害虫吃食是咬下来嚼碎吞进去。

胃毒剂主要防治这样的咀嚼口器害虫。

(2)触杀剂:药剂通过昆虫表皮进入体内发挥作用使虫体中毒死亡。

昆虫表皮就是昆虫的外骨骼。

主要由称为几丁质的成分构成的。

大多数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以及很多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都具有强烈触杀作用,药液喷洒在虫体上即可发挥作用。

有时药剂喷在昆虫活动场所,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一些品种的药液喷洒在棉药叶片上,幼龄棉铃虫在叶片上爬行,药剂可以通过昆虫的足底富集并进入体内达到致死剂量。

有一类杀虫剂如松脂合剂、机械油乳剂等,只有触杀作用。

松酯合剂,可以腐蚀破坏昆虫表皮,使昆虫体液流失而死;机械油乳剂可以在昆虫气门处形成油膜堵塞气门,使昆虫窒息而死。

(3)熏蒸剂:某些药剂可以气化为有毒气体,或者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通过昆虫的气门及呼吸系统进入昆虫体内发挥作用使虫体中毒死亡。

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熏蒸作用很强,可以在密闭的空间形成一定浓度而杀死该空间的昆虫,如卫生害虫、仓库害虫。

敌敌畏还可以在田间较郁闭的空间里发挥作用,如防治大豆食心虫、豇豆的豆荚螟、玉米的玉米螟等。

有的熏蒸剂如溴甲烷,通常以液态贮存在钢瓶里,使用时以气态发挥作用。

有的熏蒸剂如磷化铝,原药是固体,使用后与空气中的湿气作用,水解形成剧毒的磷化氢气体,可杀灭仓库害虫。

(4)内吸剂:药剂施用后通过叶片或根、茎被植物吸收,进入植物后被输导到其他部位,如通过蒸腾流由下向上输导,以药剂有效成分本身或在植物体内代谢为更具生物活性的物质发挥作用。

内吸剂主要防治剌吸式口器害虫,如氧化乐果可防治蚜虫。

蚜虫靠“口针”吸食大量植物汁液为生。

植物茎叶上喷洒了氧化乐果,植物体内法液中就带毒,蚜虫吸食后会中毒死亡。

甲拌磷处理棉籽,可使棉苗带毒,防治蚜虫、红蜘蛛,持效期可达一个半月。

有的杀虫剂虽能渗入植物体内,但不能在植物体内输导,称为“内渗”。

内渗作用在植保实践中也很有意义。

例如:蚜虫、红蜘蛛多集中在叶片背面为害,严重时造成卷叶,如施用触杀剂防治,操作不方便,也很难让虫体都接触到药剂。

而施用甲基对硫磷等具有内渗作用的杀虫剂,只要喷施在叶片正面,就能杀死相应叶片背面的刺吸口器害虫。

杀虫剂的以上各种作用是相对的。

很多杀虫剂品种同时具有几种作用。

在一定施药方法下,杀虫剂可能主要发挥一种作用,也可能发挥几种作用的综合效果。

2、杀菌剂(1)保护作用:杀菌剂在病源菌侵染之前喷施在植物体表面,起保护作用,即使病菌再来也侵染不了植物。

较老的杀菌剂品种多以保护作用为主。

如波尔多液,福美类和代森类有机硫杀菌剂等。

保护剂要求掌握好施药时机,一定要在病菌可能侵染之前不久,如病菌已经侵入植物体内,就没有什么药效了。

大田中施用保护剂,最晚也要在田间刚发现所谓“中心病株”之时,以保护大多数植株。

保护剂往往有较长时间的持效期,必要时可多次施药。

(2)治疗剂:杀菌剂在病原菌侵入植株以后施用,可以抑制病菌生长发育甚至致死,可以缓解植株受害程度甚至恢复健康。

有的内渗性杀菌剂具有治疗作用,如代森铵。

但经典治疗作用的杀菌剂是内吸剂,如多菌灵、三环唑、三唑酮等含氮杂环类杀菌剂及井冈霉素等农抗杀菌剂均具有很强的内吸治疗作用。

而甲霜灵活和三乙膦酸铝这样的内吸杀菌剂具有向顶性与向基性双向内吸传导作用。

发挥治疗作用特别优越。

(3)铲除剂:杀菌剂直接接触植物病源并杀伤病菌使它们不能侵染植株。

铲除剂因作用强烈,有的不能用在生长期的植株;有的虽可以用,但要注意施用剂量或药液浓度。

铲除剂多用于处理休眠期的植物或未萌发的种子,或处理植物或病源菌所在的环境,如土壤。

石硫合剂药液浓度高时具有铲除作用,如在桃树萌芽前施药,可杀死枝干上的桃缩叶病菌。

3、除草剂(1)触杀性除草剂:药剂施用后杀死直接接触到药剂的杂草该部位活组织。

这类除草剂施药时要求均匀周到,但只能杀死杂草的地上部分,而对接触不到药剂的地下部分无效。

因此,它们一般只能防除由种子萌发的杂草,而不能很好防除多年生杂草的地下根、地下茎。

如敌稗是触杀性除草剂,在稻田中稗草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施药可杀死稗草,稻苗会对敌稗解毒而不受害。

百草枯是一种灭生性触杀型除草剂,植物绿色部分接触到百草枯药剂会很快受害干枯,但它不影响植物褐色的茎或树皮,它也没有内吸作用不会影响到植物的地下部分,它接触土壤后会很快失效,所以不影响施药后不久在土壤上另种植其它作物。

(2)内吸性除草剂:药剂施用于植物体或土壤,通过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最终杀死杂草植株。

莠去津是内吸性除草剂,可以茎叶喷雾,也可以土壤处理。

玉米等一些作物能对其解毒,所以它可用于玉米地防除多种杂草。

草甘膦有强烈内吸传导作用,可以向顶性、向基性双向传导,施用于杂草植株,能杀死其地上部分,也能杀死其地下根、地下茎等地下部分,因此可以防除多年生宿根性杂草。

但草甘膦接触土壤很快分解失效,它只能作茎叶处理。

我们了解农药的分类,就能更好地掌握每一个具体农药品种的性能、防治对象、使用方法等知识,从而让农药发挥更有的积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