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习题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测试题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夯实基础典型题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十分猖獗 B.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C.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 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2.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最早兴起于()A.天津B.河北C.山东D.广西3、八国联军的侵华时间是 ( )A.1899年 B.1900年 C.1901年 D.1902年4、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A、禁烟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运动D、义和团运动5、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向德皇报告说:中国人民“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产生这种顾虑是因为()A.义和团的坚决抵抗 B.清政府的公开宣战C.一批爱国将领的英勇事迹 D.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6、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同之处是 ( )A.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 B.都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C.都提出了明确的政治纲领 D.都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7.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离开北京仓皇外逃的皇帝有 ( )①道光帝②咸丰帝③同治帝④光绪帝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8.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其中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9.《辛丑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 A.战争赔款金额巨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B.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进驻中国军事要点,威胁到国家安全C.中国人无权进入外国使馆区D.《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0.清政府依据《辛丑条约》要赔偿给各国白银4.5亿两,这样高额的赔款对于贫穷的中国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一旦赔偿不出,帝国主义国家最有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 )A.进行大规模军事打击,逼迫清政府偿还战争赔款B.大肆抢掠财物来弥补赔款数额C.割占土地作为补偿D.用中国海关等税收来充当赔款能力提高典型题易错题11、《辛丑条约》签订时,慈禧太后曾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习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习题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选择题1、“第八款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该条款出自()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在“爱我中华,勿忘国耻”的演讲赛上,李华悲愤地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大肆烧杀抢掠,致使城内尸积数里,大量珍贵文物被抢劫一空。

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沦为‘洋人的朝廷’……”李华提到的不平等条约指的是()A、《马关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南京条约》3、有关20世纪初的四位中国公民工作、生活情况的表述,不符历史事实的是()A、李立在重庆外国人的工厂上班B、吴常目睹外国军队驻扎山海关C、钱钟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D、田美在天津的一座教堂工作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A、1840年B、1860年C、1901年D、1937年5、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选项是()A、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城市B、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设工厂C、巨额赔款给人们增加了沉重负担D、清政府保障严禁人们参加反帝活动6、“中国带着首都被外敌占领的耻辱进入了20世纪。

我们苦难深重的祖国啊,在穷凶极恶的列强面前,赤裸着孱弱的身躯。

”这指的是()A、火烧圆明园B、黄海大战C、签订《马关条约》D、签订《辛丑条约》7、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A、都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C、都有巨额赔款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8、《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这说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大大地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进程9、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除了()A、八国联军侵华B、中华民国成立C、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杀惨案D、国民党政权覆灭10、114年前的今天(即1900年6月20日),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向巡街清军开枪,清军击毙克林德。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测试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测试题

第五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测试题一、单项选择1、“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描述的是哪个条约签订之后的状况?()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如果你是《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A.各国使馆林立 B.某国使馆举行舞会 C.驻扎外国军队 D.居住大量北京居民3、以下条约中同时有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内容的是()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④中俄《北京条约》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③④4、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5.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A.赔款2亿两白银 B.拆毁大沽炮台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6.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7.义和团运动斗争矛头直接指向的是()A.英法联军B.侵华日军C.清政府D.帝国主义列强8.在抗击八国联军的过程中,义和团所取得的一次胜利是在()A.天津B.北京C.廊坊D.秦皇岛9.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对1840年至1949年中国社会性质的最准确表述是()A.封建社会B.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例举题:1、列强再次攻入中国都城的战争——2、在廊坊遭到义和团阻击的八国联军统帅——3、面对外敌入侵再次逃跑的皇帝——4、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5、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三、材料分析题:1. 从1840年-1901年, 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

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五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练习)

第五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练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练习一、选择题1.《辛丑条约》签订时,慈禧太后曾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符合当时国际外交形势 B.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物力强大C.中国必须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 D.反映了满清王朝腐败无能2.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几次侵略中国的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下列侵略战争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甲午中日战争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③④①②D.④②③①3.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 )A.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C.赔款数额巨大,清朝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4在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过程中,以下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允许外国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②外国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④中国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A.④③①② B.④②①③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5.“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需要拍摄关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题材的历史剧,应选择的素材是( )A.廊坊狙击战 B.威海卫战役 C.虎门战役 D.黄海大战6.20世纪初中国居民王某有四个儿子,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不符合史实的是 ( )A.老大在天津外国人开办的工厂干活 B.老二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套房子C.老三住在上海租界内 D.老四参加了反清起义7.下列组合中,因果关系错误的一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B.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一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C.甲午中日战争——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8.在“爱我中华,勿忘国耻”的演讲赛上,李华悲愤地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大肆烧杀抢掠,致使城内尸积数里,大量珍贵文物被抢劫一空。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试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试题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有人认为:“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做是黄海海战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

”其中在“黄海海面炮声”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是()A 戚继光抗击倭寇B郑成功收复台湾C林则徐虎门销烟D邓世昌等官兵英勇战斗2、一个日本人在杭州开设工厂,其时间可能是()A 签订《东京条约》之后B签订《北京条约》之后C签订《南京条约》之后 D 签订《马关条约》之后3、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 海军将领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破产C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导致今天海峡两岸分离D《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4、《马关条约》和《天津条约》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是()A 割地B赔款C开设通商口岸D开设工厂5、台湾是祖国的宝岛,侵犯过他的国家除了西班牙、荷兰、法国、美国外,还有()A 葡萄牙B德国 C 沙俄 D 日本6、张元济在回忆戊戌变时说:“我们被日本打败,大家从睡梦里醒过来,觉得不能不改革了……”其中所谈的“被日本打败”的战争是指()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7、清末爱国人士丘逢甲曾写过一首诗,其中有这样一句“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的“割台湾”与哪一件事情有关()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致远号舰艇直冲敌舰,下令采取这一壮举的英雄人物是()A 关天培B左宗棠 C 张之洞 D 邓世昌9、“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们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两则材料都()A赞扬开发边疆的献身精神B盛赞同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C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D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10、材料: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举行谈判。

李鸿章请求放宽期限,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

”伊藤博文回答说:“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经过二十多天的谈判,清政府被迫签订了日方提出的条件。

初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试题答案及解析1.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洋教”在华的地位B.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C.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D.帮助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八国联军侵华目的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注意“根本目的”,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指1900年(清光绪26年)英、法、德、美、日、俄、意、奥八国组成的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

帝国主义为了为镇压中国北方义和团,并借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2.某电视台准备制作历史记录片《1901年底的北京城》,片中不应该出现画面是()A.圆明园已成残断壁B.清政府在筹备大量赔款C.东交民巷住着许多北京居民D.驻扎有外国军队【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内容的准确识记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国、奥地利、比利时等11国代表在北京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划定使馆区。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

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据此可知C的表述不合史实,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辛丑条约》3.下图是1900年西方国家出版的一幅“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的宣传画。

据你所学历史知识推测他们的结果是 ( )A.“弱者最终灭亡”B.“弱者”成为“木偶”C.“弱者”迅速回击并发展壮大D.“弱者”被肢解瓜分【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

解答此题要注意题文中的“1900年”“八位强人”“弱者”等字眼,其中“八位强人”指的是八国联军,“弱者”指的是清政府。

这幅漫画的结果是“弱者”成为“木偶”,因为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最终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其中一个条款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也就是成为列强的“木偶”。

习题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省赛一等奖

习题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省赛一等奖

第3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选择题1.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大国运动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从()A.参加者的阶级属性 B.对中外反动势力的打击C.对西方文明的态度 D.活动时间的长短2.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A.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内地D.保证禁止中国人民参加一切反帝活动3.《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1900年春,联合发动侵华战争的是()A.英法联军 B.美英联军 C.八国联军 D.联合国家军队5.八国联军中的“八国”是指()A.俄、英、美、日、德、意、奥、法B.俄、意、美、日、德、奥、法、葡C.俄、英、美、日、德、法、意、荷D.英、法、德、意、美、日、俄、西班牙6.八国联军刚踏上中国土地就遭到惨败的一次战役是()A.定海之战B.镇海之战C.廊坊之战D.威海卫之战7.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在慈禧太后带领下仓皇逃跑的皇帝是()A.咸丰帝B.同治帝C.光绪帝D.道光帝8.日本在《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都得到的权益是()A.开埠通商 B.割地 C.赔款 D.驻兵9.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同之处在于()A.清政府战败求和 B.中同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C.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D.中国人民被剥夺了自卫权利10.下列各项中最能说明20世纪初的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中国内地全部开放C.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11.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清政府赔款数目最多的是()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12.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A.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赔款白银4.5亿两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3.下列外国列强的侵华战争中,侵略军攻占北京的是()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二、非选择题14.阅读下列材料: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人民斗争的矛头开始指向帝国主义……,“保护中原,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

八年级历史上册 1.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测试题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1.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测试题 新人教版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基础导学】1.义和团运动(1)原因: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2)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

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爆发:1900年,西摩尔率领英、美、俄、法、日、德、意、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2)目的: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3)表现:廊坊阻击战中,义和团奋勇抵抗,八国联军逃回天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并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4)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②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5)危害: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训练测评】1.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这份“礼物”指的是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故宫)那些太和殿前永存的铜缸记录着中国人在20世纪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缕缕刀痕割出千百晚同胞的血泪,牢牢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

”《复兴之路》这段解说词中的“国耻“指的是A. 《南京条约》的签订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马关条约》的签订D.八国联军侵占北京3.在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A.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4.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在1905年的是A.香港岛为英国管辖 B.外国商人在重庆、苏州开设工厂C.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D.北京东交民巷有中国人居住5.反帝爱国运动____运动,使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并认为“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宜瓜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选择题
1、中国近代史上俄国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

下列外国列强侵华史实中俄国参与的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对新疆的争夺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近代时期,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是( )
A.甲午战争清政府的惨败 B.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3、“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图占据,三海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历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

这则材料反映的是列强发动的哪一次侵华战争(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4、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

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八国联军侵华 B.中华民国成立
C.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杀惨案 D.蒋家王朝覆灭
二、材料题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辟重庆等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三:赔款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
人居住。

(1)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三个条约的内容?各与什么战争有关?对中国社会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发动与材料一相关的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一说明,该条约中哪一内容最能体现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
(3)依据上述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强在经济侵略方式上发生的变化。

(4)根据材料三中政治方面的内容来分析该条约是近代中国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CCCA
二、材料题
(1)材料一出自《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出自《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材料三出自《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条款: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变化: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侵略势力延伸到内地。

(4)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完全称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