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合理用药
泄泻6种证型及用药

泄泻6种证型及用药秋季是泄泻的高发季节,泄泻是指因感受外邪,或被饮食所伤,或情志失调,或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等原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泄如水样为主证的病证。
那么,药店常销售对应的中成药都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泄泻的分类中医一般将泄泻分为食滞胃肠型、脾胃虚弱型、脾肾阳虚型、寒湿停滞型、湿热壅滞型、肝气乘脾型等六种。
药店人在介绍相关中成药的时候,一定要分清病证,对症介绍。
1.食滞胃肠型症状: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则:消食导滞。
常用中成药:保和丸、胃立康片等。
两者区别:保和丸:消食导滞为主,并能和胃除湿。
主要有助消化、调节胃肠功能等作用。
临床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不良,特别是对小儿消化不良所致的脘腹胀满、腹痛、腹泻等症有一定疗效。
胃立康片:健胃和中,顺气化滞。
消除胃酸,胃胀,胃痛,修复胃肠粘膜,综合调理胃肠内环境。
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呕吐,肠道腹泻等疾病。
2.脾胃虚弱型症状: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尿少,面色萎黄,身重胸满,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则:健脾,渗湿止泻。
常用中成药:补脾益肠丸、健脾丸等。
两者区别:补脾益肠丸: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润肠止泻。
主治各种慢性腹泻证。
本品可改善微循环,抑制肠管运动,解除肠管痉挛等。
健脾丸:健脾开胃,具有抗胃溃疡、促进消化液分泌等作用。
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等症。
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等属脾虚食积证者。
3.脾肾阳虚型症状:黎明之前,肚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腹部喜温,性寒肢冷,腰膝酸软,面色黎黑,舌淡苔白。
治则: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常用中成药:四神丸、肠胃宁胶囊、固本益肠片等。
三者区别:四神丸:治疗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溏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
本品主要有抑制肠蠕动、调整肠道菌群等作用,临床治疗慢性腹泻、非特异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糖尿病合并顽固性腹泻、虚寒便秘、五更泄泻、遗尿症、滑精等。
腹泻如何对症用药?

腹泻如何对症用药?(1)感染性腹泻对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腹泻,首选抗菌药物,如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峡肟等;对轻度急性腹泻者应首选黄连素,口服成人一次0.1~0.4g,一日3次;或口服活性炭或鞣酸蛋白,前者吸附肠道内气体、细菌和毒素,后者可减轻炎症,保护肠道黏膜。
活性炭成人一次1~3g,儿童一次0.3~0.6g,一日3次,餐前服用。
鞣酸蛋白一次1~2g,一日3次;1岁以下儿童一次0.125~0.2g,2~7岁一次0.2~0.5g,一日3次,空腹服用。
(2)病毒性腹泻此时应用抗生素或微生态制剂无效,可选用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法昔洛韦。
(3)消化性腹泻因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性腹泻,应服用胰酶;对摄食脂肪过多者可服用胰酶和弱碱(碳酸氢钠),对摄食蛋白而致消化不良者宜服胃蛋白酶;对伴腹胀者可应用乳酶生或二甲硅油。
(4)激惹性腹泻因化学刺激引起的腹泻,可选用双八面蒙脱石,其覆盖消化道,与黏膜蛋白结合后增强黏液屏障,防止酸、病毒、细菌、毒素对消化道黏膜的侵害。
口服成人一次1袋,一日3次;1岁以下儿童一日1袋,分2次给予,1~2岁儿童一次1袋,一日1~2次,2岁以上儿童一次1袋,一日2~3次。
此外,钙通道阻滞药可促进肠道吸收水分,抑制胃肠运动和收缩,可选用硝苯地平,一次10 ~20mg口服或含服,一日2次;或匹维溴铵一次50mg,一日3次。
对由天气(寒冷)和各种刺激所致的激惹性腹泻,应注意腹部保暖,控制饮食(少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口服乳酶生或微生态制剂。
(5)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可补充微生态制剂,如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维持肠道正常菌群的平衡,达到止泻的目的。
(6)对腹痛较重者或反复呕吐腹泻及时适当的补充液体;腹痛剧烈时可服山莨蓉碱片,一次5mg,疼时服或一日3次;或口服颠茄片,一次8~16mg。
(7)急性或慢性腹泻洛哌丁胺可抑制肠蠕动,延长肠内容物的滞留时间,抑制大便失禁和便急,减少排便次数,增加大便的稠度。
什么药治拉肚子

什么药治拉肚子拉肚子虽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一整天跑厕所也是累的够呛,所以你想知道什么药治拉肚子吗?下面是为你整理的什么药治拉肚子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1.感染性拉肚子首选黄连素,复方新诺明、氟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氟哌酸(环丙沙星)、氟嗪酸(氧氟沙星)对菌痢,沙门菌或产毒性大肠杆菌,螺杆菌感染有效,甲硝唑对溶组织阿米巴、梨形鞭毛虫感染有效,病毒性可选择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
2.消化性拉肚子可用胰酶、胃蛋白酶,伴腹胀可选用乳酶或二甲硅油。
3.激惹性拉肚子要控制饮食,口服乳酶生或微生态制剂,处方药硝苯地平,化学性刺激引起的可用蒙脱石散。
4.肠道菌群失调性拉肚子可补充微生态制剂如双岐三联活菌胶囊。
5.急慢性功能性拉肚子首选洛哌丁胺或地芬诺酯。
6.肠易激综合征以拉肚子为主要症状者可用匹维溴铵,阿洛司琼可显著降低直肠扩张或受损害,对女性更佳。
不同的拉肚子治疗方式也不同,患者不能拉肚子了就乱吃抗生素,如果是非感染性拉肚子,服用抗生素是没有效果的,还可能引起肠道内菌群失调,使拉肚子加重,而且滥用抗生素还可使菌群产生耐药性,再次受感染不易治疗。
拉肚子虽是小病,用药也要谨慎病毒性拉肚子虽然也属于感染性拉肚子,但服用抗生素无法起到抗病毒作用,可吃些收敛保护剂如整肠生、金双歧等。
旅行者拉肚子,也就是常说的水土不服,是因环境因素或受凉引起的拉肚子。
这种拉肚子可适当吃些收敛剂,没必要用抗生素,身体抵抗力好点的患者可以不用吃药而自愈。
吃不卫生食物造成的拉肚子,比如吃剩饭剩菜、不干净的蔬菜、变质肉类引起的拉肚子,可多喝水,多吃流食,等体内毒素排干净后即可自愈而无须吃药。
提醒:拉肚子严重的患者,要注意预防营养流失,可备1000ml 水,加入一勺糖、半勺盐、适量果汁一起喝,可缓解拉肚子导致的钠、钾以及葡萄糖流失引起的脱水。
治拉肚子的中草药1、将土党参和大枣准备好,清洗干净之后放入锅中用水煎服,这道偏方具有很好的治疗拉肚子的作痛,特别是脾虚拉肚子效果非常的好。
泄泻九法及对应用药

泄泻九法及对应用药泄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大便次数增多、量少、呈稀水状,并伴有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中医学对泄泻有着详细的分类和治疗方法。
下面将介绍九种常见的泄泻类型及相应的用药方法。
1. 脾虚泄泻:该类型的泄泻常见于脾气虚弱的人群,主要症状是大便稀软、色黄、量多,并伴有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治疗时可使用益气健脾的药物,如参、黄精、参等。
2. 肝郁泄泻:肝气郁结、不舒畅时易导致泄泻。
此类泄泻伴有腹胀、烦躁、胸闷等症状,多见于长期情绪压抑、烦躁易怒的人群。
可采用疏肝解郁的药物治疗,如柴胡、青皮等。
3. 湿热泄泻:多见于中暑、饮食不洁等引起的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次数增多、黏液质地、口渴、尿黄等。
治疗时可使用清热利湿的药物,如黄连、黄芩等。
4. 肾虚泄泻:肾脏功能不足导致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不稳定、夜尿频繁、腰酸、畏寒等。
治疗时可采用补益肾气的药物,如杞菊地黄丸、肾气丸等。
5. 气滞泄泻:气滞不畅时易出现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黏液质、腹胀、肚脐周围疼痛。
治疗时可使用理气和中的药物,如香附、柴胡疏肝丸等。
6. 寒湿泄泻:多见于寒湿郁结所致的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稀糊、腹冷、腹泻等。
治疗时可使用温经散寒的药物,如理中丸、温中纳气丸等。
7. 食积泄泻:多因饮食不当、过食油腻等导致食积积聚而引发泄泻。
治疗时可使用理气和中的药物,如瞿麦、草果等。
8. 寒凉泄泻:寒凉体质的人容易患上此类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清稀、伴有腹痛、畏寒等。
治疗时可采用温经驱寒的药物,如炮姜、肉桂等。
9. 药物泄泻: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激素等会导致消化系统紊乱、泄泻。
治疗时需要停药或减量,并辅以调理肠道功能的药物,如蒲地蓝消炎丸等。
需要注意的是,泄泻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具体病情选择相应的药物和调理方法。
在用药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来使用,避免滥用药物或选错药物导致病情加重。
此外,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也是治疗泄泻的关键,如避免刺激性食物、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吃什么药治疗腹泻效果最好

吃什么药治疗腹泻效果最好1、因为吃错东西出现的拉肚子,可以吃黄连素、氟哌酸、泻立停等药物。
2、因为着凉出现的拉肚子,很可能是因为肠道中的菌群失调引起的,菌群失调主要是由于过多服用抗生素等原因造成的。
可以到医院的腹泻门诊检查一下,服用增加有益菌双歧杆菌的药物,平时多喝些酸奶制品也有帮助的。
3、如果经常出现肠激惹,可以考虑服用“固本意肠”。
治本的话肯定要查明拉肚子的原因,如果是感染的话是什么菌感染,然后再对症下药。
治标的话可以直接吃止泻的药,阿托品或颠茄之类的。
不过不能自己处理,要医生看过才好。
1、细菌感染人们在食用了被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等细菌污染的食品,或饮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饮料后可能发生肠炎或菌痢,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呕吐、里急后重、发热等症状。
2、病毒感染人体通过食物或其他途径感染多种病毒后易引起病毒性腹泻,如:感染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等病毒后,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3、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摄食未煮熟的扁豆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变质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传染源,不洁手、餐具和带菌苍蝇是主要传播途径。
患者可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急性胃肠道症状。
4、生冷食物喜食生冷食物,常饮冰啤酒,结果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加快,引起腹泻。
1、酸奶腹泻,和肠道菌群失调有密切关系,所以,夏季经常喝些酸奶,可以增加肠道有益菌群,预防腹泻。
当然,也可以喝些益生菌饮料,都是肠道有益菌群很好的补充。
2、醋醋有很好的杀菌止泻作用,所以,在外面吃饭,要“醋意大发”,多“吃醋”对细菌性腹泻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哪怕已经出现细菌性腹泻了,喝些稀释的醋也是有缓解作用的。
3、洋葱夏季细菌容易繁殖,所以,很容易吃不洁食物导致腹泻,所以,平时要经常吃些洋葱,特别喜欢在外面吃各种垃圾食品的,包括烤肉串等,最好同时搭配洋葱食用。
4、苹果苹果是碱性食品,吃苹果可以迅速中和体内过多的酸性物质,增强体力和抗病能力,用于中气不足,腹泻,便秘等。
腹泻的药物治疗

腹泻的药物治疗1. 严重的非感染性腹泻可用止泻药。
常用的止泻药分为三种:(1)收敛、吸附、保护黏膜止泻药,主要有蒙脱石(3 g,tid,po)、药用炭(1.5~4 g,bid/tid,po)、鞣酸蛋白(1~2 g,tid,po);(2)减少肠蠕动止泻药,主要有复方樟脑酊(2~5 mL,tid,po)、地芬诺酯(2~5 mg,tid,po)、洛哌丁胺(4 mg,tid,po);(3)抑制肠道过度分泌的止泻药,主要是消旋卡多曲(100 mg,tid,po)。
2. 腹泻伴腹痛,可选用一些解痉止痛药,如阿托品、山莨菪碱。
3. 严重营养不良者,给予营养支持。
谷氨酰胺是生长迅速的肠粘膜细胞所特需的氨基酸,与肠粘膜免疫功能、蛋白质合成有关。
因此,对弥漫性肠黏膜受损者,在补充氨基酸时应注意补充谷氨酰胺。
对因治疗1. 对于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必须采用抗感染治疗,以针对病原体的抗菌治疗最为理想。
比如细菌性痢疾,沙门菌或产毒性大肠杆菌、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
常用的抗菌药物有诺氟沙星(一次300~400 mg,bid,po,5~7 天)、环丙沙星(一日1 g,bid,po)、复方新诺明(1 g,q12 h,po)、盐酸小檗碱(0.1~0.3 g,tid,po)等。
而对于阿米巴、鞭毛虫感染所致的腹泻,常采用甲硝唑治疗(一次0.4~0.6 g,tid,7 天)。
2. 对于乳糖不耐症和麦胶性肠病,则需分别剔除食物中的乳糖或麦胶成分。
3. 高渗性腹泻应停食高渗的食物或药物。
4. 胆盐重吸收障碍引起的腹泻可用考来烯胺吸附胆汁酸以止泻。
5. 胆汁酸缺乏所致的脂肪泻,可用中链脂肪代替日常使用的长链脂肪。
补液治疗重中之重是补液,对于腹泻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脱水,补液也分三六九等。
若无脱水情况,只需预防脱水和营养不良,而对于脱水和重度脱水时,则需紧急治疗。
1. 预防脱水无脱水的腹泻患者需要多补充液体和盐以补充因腹泻引起的水和电解质丢失。
否则,可能会出现脱水体征。
[拉肚子吃什么效果最好] 拉肚子吃什么药最好
![[拉肚子吃什么效果最好] 拉肚子吃什么药最好](https://img.taocdn.com/s3/m/bd8653c8f90f76c661371a8b.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拉肚子吃什么效果最好] 拉肚子吃什么药最好肚子疼拉肚子吃什么药?肚子疼拉肚子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现象,如果不严重的话,我们大多数选择自己购买药来吃,那么肚子疼拉肚子吃什么药比较好?下面小编给大家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吧。
肚子疼拉肚子的治疗方法1、肚子疼拉肚子可以服用氟哌酸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可以服用氟哌酸这种药物,氟哌酸这种药物是专门治疗拉肚子的一种药物,同时出现了拉肚子的情况,我们千万不要再吃一些辛凉的食物,否则可能会加重我们自身的病情延缓病情治愈的时间。
2、肚子疼拉肚子可以服用黄连素和肠炎宁片病情比较严重的话还可以通过服用黄连素和肠炎宁片来帮助我们缓解腹痛的症状。
在饮食方面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可以早晚喝一些小米粥,对于缓解拉肚子的症状效果也非常不错。
3、肚子疼拉肚子可以要对自身的饮食引起特别关注在出现拉肚子期间最好吃一些比较容易消化的流食,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减轻肠胃消化所需要的压力。
同时我们也一定要注意少食多餐,吃的食物千万不要有刺激性味的食物,否则可能会引起肠蠕动给我们自身带来很大的疼痛感。
4、正确对待“肚子疼”的现象先要忍一忍,不要自己盲目服用止痛药。
要尽快上医院。
一个好医生的目的是要查明腹痛的真正原因并解决它,而不是单纯止痛。
当然,病因查明后则需要止痛治疗以缓解症状。
肚子痛宜少食多餐,忌大鱼大肉,暴饮暴食。
玉米、莲子等食物富含淀粉,有利于肠胃消化,还可以健脾益气。
萝卜有消积滞、化痰热、解毒、下气、宽中等功效,经常出现胀气现象的男性可多食用。
冬日宜常食各类温性热粥,如玉米粥、莲子粥、山药粥,既能御寒,又可给养,还能疗疾。
在肉类的摄入上,肉丸子、鱼片粥、羊肉粥等容易消化,适合消化能力差。
肚子疼拉肚子由什么引起拉肚子的原因也是很多的,有的饮食的关系,还有就是身体出现的一些问题了,对于拉肚子肚子疼的现象我们要重视起来,有时候很有可能就是肠胃炎的症状了,肠胃炎的发病率也已经是很高了。
腹泻治疗的合理用药

非感 染性 腹泻 的 病 因很 多 , 道 非 感 染 性 炎 症 、 瘤 、 肠 肠 肿 小 吸 收不 良 、 动性 、 源 性 、 食 性 、 敏性 、 状 性 腹 泻 等 明确 运 药 饮 过 症 病因, 需积 极 治疗 原发 病 , 以免贻 误病 情 。 参 考文 献 [ ] 朱敏 、 静、 永 军等 , 泻 病疾 病负担 研 究现状 [] 卫 生 1 张 高 腹 J. 研 究 , 0 ,7 1 :2 18 2 83 ( )16— 2 . 0
4周 内 的 复 发 性 腹 泻 。从 病 因 学 分 为 感 染 性 腹 泻 ( 菌 、 细 病
毒 、 米 巴痢疾 ) 非感 染性 腹泻 ( 阿 和 饮食 性 、 过敏性 、 状 性 、 动 症 运
性 、 源性 腹泻 )腹 泻 的治 疗 原则 : 因 治疗 , 防、 药 , 病 预 纠正 脱 水 、 营 养支 持 , 合理 用 药 。 1 感 染性 腹泻 的治 疗 感 染性 腹 泻 以针 对 病 原体 的抗 感 染 治 疗最 理想 , 方 新 诺 复 明, 喹诺 酮 类 , 头孢 类 , 福 昔 明 , 利 甲硝 唑 等 多推 荐 应 用 , 发 病 对 急, 脓血 便 、 身 中毒症 状重 的患 者 应 经验 性 应用 抗感 染 药 。旅 全 行 者腹 泻 是感 染性 腹 泻 的 一 种 特殊 类 型 , 根 据 病 情 使 用抗 感 可
良时 胃肠 绒 毛 和微 绒 毛萎 缩 , 膜 屏 障破 坏 , 收 面积 减少 , 粘 吸 消
2 肠 粘膜 保护 剂 蒙 脱石 是从 天 然 蒙脱 石 中提 取 的 双八 面体 蒙 脱 石 微 粉 , 含 氧 化硅 和氧 化 铝 , 细 菌 、 毒及 毒 素 有 吸 附作 用 , 进 入血 液 对 病 不 循 环 , 接 由消 化 道 排 出 体外 。蒙脱 石 对 消 化 道 粘 膜有 强大 的 直 覆 盖能 力 , 并通 过 与粘 膜 糖 蛋 白相 互结 合 增 加 粘 液 的 粘 弹性 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泻合理用药
腹泻是一个常见的症状,主要是由病毒、细菌、食物毒素、肠过敏、全身性疾病等或化学性毒物等原因造成的胃肠分泌、消化、吸收和运动等功能紊乱的结果。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数亿人次受到急性腹泻的侵袭。
本文就腹泻用药常见问题做一解答。
答:腹泻有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之分,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如菌痢、细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肠炎等;抗菌药物可选用黄连素、庆大霉素、氟哌酸、左氧氟沙星等,对肠球菌、肠杆菌、志贺杆菌、螺旋杆菌、霍乱弧菌等有较好的作用。
非感染性腹泻一般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90%腹泻不需抗菌药物治疗。
答:止泻药为治疗腹泻的、对症治疗的。
主要是通过减少肠蠕动或保护肠道免受刺激而达到止泻效果。
止泻药适用于剧烈腹泻或长期慢性腹泻,以防止机体过度脱水、水盐代谢失调、消化或营养障碍。
按其药理作用可分为四类:
①改变肠道功能运动功能药,此类药能提高胃肠张力,抑制肠蠕动,制止推进性收缩,代表药物有吗啡、复方樟脑酊、地芬诺酯、洛哌丁胺等。
②肠黏膜保护剂也称吸附剂,其通过表面的吸附作用而吸附肠道气体、细菌、病毒、外毒素,阻止其被吸收或损害肠黏膜。
药物有药用炭、白陶土、思密达等。
其中代表药物思密达主要成分是双八面体蒙脱石微粒,其对病毒、细菌及其毒素等攻击因子有强大吸附作用,避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引起的菌群紊乱。
③收敛保护剂,在肠黏膜上形成保护膜,代表药物如鞣酸蛋白、碱式碳酸铋。
④其他,如考来烯胺在肠内能与胆酸络合,可有效控制腹泻。
答:微生态制剂,通过调整微生态失调,提高宿主健康水平,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或促进物质制成的制剂。
微生态制剂通过增加腹泻患者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和活力,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以恢复正常的菌群平衡,达到缓解腹泻症状的效果。
但需注意的是其不能与抗生素合用。
常用微生态制剂有丽珠肠乐(双歧杆菌)、乳酸菌素(乳酸菌)、妈咪爱(枯草杆菌、屎肠球菌)、培菲康(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米雅(芽孢酪酸菌)、整肠生(地衣芽孢杆菌)、金双歧(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等。
答:腹泻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体现,借此可排泄掉一部分毒素。
原则上讲,止泻药只适用于非感染性腹泻,而感染性腹泻一般不用,尤其是在急性期、炎症及中毒症状(如高烧)较明显、脓血便较多时,应视为止泻剂的绝对禁忌;如急性发作期呕吐、腹泻、脱水情况较严重,应立即静脉补液或口服糖盐粉,并注意酸碱平衡。
到了恢复期,病情明显好转大便不带脓血仅是水分较多时,也可短时服用止泻剂。
其次,要注意病因不同,用药有别。
如果是肠蠕动增快所致,比如:甲亢、糖尿病和胃肠功能紊乱等,应首选肠蠕动抑制剂。
如果是由肠黏膜分泌增加引起的腹泻,如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等,可以选择收敛剂和吸附剂,通过抑制肠黏膜分泌及吸附有害毒素起到止泻作用。
如果是由于黏膜炎症和溃疡导致渗出增加引起的腹泻,可以选择黏膜保护剂,以保护黏膜,清除病原体。
因肠道内菌群失调引起的婴幼儿腹泻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应该首选微生态制剂,恢复肠道内微生态平衡。
答:病毒性腹泻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包括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腺病毒等。
目前对这类腹泻还没有特效药,主要是预防为主。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对儿童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
答:临床上,反复腹泻类似急性胃肠炎,时常也是甲亢的症状之一。
甲亢引起的腹泻症状表现为顽固性腹泻或大便次数增加,大便呈稀糊状或水样便。
这种腹泻很少伴有腹痛,肠镜检查发现不了异常。
如果反复、长期腹泻,除了要考虑消化道方面的病变,还要考虑到是不是甲亢等疾病引起的。
如果对自己是否患有甲亢存有怀疑,不妨抽血检测一下甲状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