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监测信息上报记录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质量及重点操作项目感染情况报表(每月上报)

医院感染质量及重点操作项目感染情况报表(每月上报)
10.本月科室气管插管人,使用有创呼吸机总小时数:h,其中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人数: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
11.本月科室手术人,其中清洁手术(I类)人,清洁污染手术人;
I类手术患者发生感染人,I类手术感染率为___ %。
12.本月出院人数:人,医院感染病例数: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
7.本月科室病原微生物送检例数:例,多重耐药菌检出例数:例
8.本月科室泌尿道插管人,泌尿道插管总日数:天,其中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人数:人,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率:%。
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本月科室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人,留置导管总天数:天,其中PICC置管人,CVC人。发生导管相关感染人数:人,留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
医院感染质量及重点操作项目感染情况报表
月份科
1.消毒剂使用是否监测:是口否口使用是否符合规范:是口否口
2.职业暴露人。(医、护、技、保洁、其他)
3.紫外线登记、使用情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口否口
4.消毒灭菌设备是否按照要求登记、监测:是口否口
5.消毒灭菌物品的使用、存放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口否口
6.环境卫生监测是否合格:是口否口不合格项为:,不合格结果:。复查结果:。

医院感染的上报流程

医院感染的上报流程

医院感染的上报流程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诊疗过程中,由于医疗操作、医疗设施、医疗环境或医务人员等原因导致的新发或复发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上报流程对于及时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医院感染的上报流程。

首先,医务人员在发现可能存在医院感染的病例时,应立即向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是负责医院感染监测和
管理的专业部门,他们会对医院感染进行统一的监测和管理,协助
医务人员开展相关工作。

其次,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收到报告后,将立即启动医院感染的
调查工作。

调查工作包括对患者的病历进行详细的审查,对可能存
在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并对医疗环境进行全面的消毒和
清洁。

同时,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还会对可能存在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
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和药物敏感性,为后
续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在调查工作完成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将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医院感染的情况。

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是负责协调和指导全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专业部门,他们会根据医院感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和政策,指导医院进行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

除此之外,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还会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确保医院感染的及时上报和有效控制。

总之,医院感染的上报流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及时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的上报流程进行操作,确保医院感染的及时上报和有效控制,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医院感染监测信息上报记录

医院感染监测信息上报记录

医院感染监测信息上报记录日期:2024年10月1日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6点地点:XXX医院上报人员:张医生、李护士、王实习生上报内容:1.感染病例监测-截至上报时间,医院共接收到10例新冠肺炎病例。

其中,5例为确诊病例,5例为疑似病例。

疑似病例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正在等待核酸检测结果确认。

-当前医院共有30床病人,5床为确诊病例住院,其中2床为危重病例,正在ICU进行治疗。

2.感染防控措施-所有医护人员严格按照防护要求佩戴医用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医院安排了专门区域隔离新冠肺炎病例,保持与其他病区的有效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每日进行病区消毒工作,特别是公共区域和常用物品,如门把手、电梯按钮、洗手间等。

-每位医护人员每日测量体温,如有发热症状或不适,及时向上级报告并隔离。

3.感染监测工作-医院每隔4小时对住院病人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并记录在感染监测表格中。

-医护人员每日填写健康状况登记表,记录自身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上报。

-每日对新冠病例进行病情跟进,记录病情变化、治疗情况等,并向上级汇报。

4.通报与沟通-每日上午9点进行例行疫情通报会议,通报当日感染病例数量、防控工作、医疗资源需求等情况。

-定期与当地卫生部门、疾控中心、其他医院等进行沟通与协调,了解疫情发展动态,互通信息。

-配合当地媒体进行疫情通报工作,及时公布疫情信息,提高社会公众的防护意识和措施。

总结:目前,我院面临的新冠肺炎病例依然较多,特别是疑似病例的增加,对我们的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医院感染监测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科学、精细、严谨的原则,积极采取各项感染防控措施,确保医院内部的安全与稳定。

同时,与卫生部门、疾控中心等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协调,形成了一个紧密配合、高效运作的防控体系。

我们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全力以赴,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战斗。

上报人:张医生。

医院感染监测信息上报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信息上报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信息上报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科室、部门及全体医务人员。

三、监测内容1.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包括新发医院感染病例、疑似医院感染病例、医院感染爆发病例等。

2.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包括消毒灭菌剂、压力蒸汽灭菌器、紫外线灯等的使用效果监测。

3. 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等环境卫生学指标的监测。

四、信息上报要求1.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1)临床医生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向本科室主任报告,并在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表》上报院感科。

(2)院感科收到《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表》后,应进行审核、登记、分析,并在每月汇总、反馈给各科室。

2.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1)各相关部门应按照规范要求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并及时填写监测记录。

(2)监测记录应每月汇总,分析合格率,并在每月上报院感科。

3. 环境卫生学监测:(1)各相关部门应按照规范要求对环境卫生学指标进行监测,并及时填写监测记录。

(2)监测记录应每月汇总,分析指标情况,并在每月上报院感科。

五、信息上报流程1. 各科室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消毒灭菌效果不合格、环境卫生学指标异常等情况时,应及时向本科室主任报告。

2. 本科室主任接到报告后,应进行初步判断和处理,并在24小时内填写相关报告表上报院感科。

3. 院感科收到报告表后,应进行审核、登记、分析,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 院感科将分析结果和控制措施反馈给相关科室,并监督实施。

六、信息上报时限1.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表:发现病例后24小时内上报。

2.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记录:每月汇总后上报。

3. 环境卫生学监测记录:每月汇总后上报。

七、考核与奖惩1. 对按时、准确上报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的科室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

医院感染监测信息上报记录

医院感染监测信息上报记录

医院感染监测信息上报记录日期:[日期]
医院名称:[医院名称]
上报人:[上报人]
【患者感染情况】
1.确诊感染人数:[确诊感染人数]
2.疑似感染人数:[疑似感染人数]
3.出院感染人数:[出院感染人数]
4.死亡感染人数:[死亡感染人数]
【医务人员感染情况】
1.确诊感染人数:[医务人员确诊感染人数]
2.死亡感染人数:[医务人员死亡感染人数]
【感染防控措施】
1.医院是否设立隔离区域:[是/否]
2.隔离区域床位数:[隔离区域床位数]
3.医务人员是否配备防护用品:[是/否]
4.是否开展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是/否]
5.是否进行空气消毒:[是/否]
6.是否加强医院环境清洁消毒:[是/否]
7.是否限制访客进入:[是/否]
8.是否开展医务人员培训:[是/否]
【感染源追踪】
1.已确定感染源:[已确定感染源情况]
2.正在追踪感染源:[正在追踪感染源情况]
【信息上报情况】
1.上报频率:[每日/每周/每月]
2.上报部门和人员:[上报部门和人员]
【备注】
[备注信息]
以上内容为本次医院感染监测信息上报记录,由上报人提交,供相关
部门参考。

感染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有效的感染防控非常重要,请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积极履行上报义务,配合医院进行感染防控工作。

注意: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以上信息,如有不适用的部分请注明
"N/A"。

医院院感监测报告单

医院院感监测报告单

医院院感监测报告单标题:医院院感监测报告单引言概述:医院院感监测报告单是医院对院内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和分析的重要工具,通过对院感监测报告单的及时填写和分析,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一、报告单的填写内容1.1 报告单的基本信息:包括医院名称、科室名称、报告日期等1.2 感染病例信息:包括感染病例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感染部位等1.3 感染病例的暴露史:包括感染病例的医疗操作、手术史、药物使用史等二、报告单的统计分析2.1 感染病例的发生率:根据报告单中的数据统计感染病例的发生率2.2 感染病例的病原体分布:分析感染病例的病原体类型及分布情况2.3 感染病例的传播途径:分析感染病例的传播途径及相关因素三、报告单的问题分析3.1 感染病例的高发科室:分析哪些科室的感染病例较多,存在哪些问题3.2 感染病例的高发季节:分析感染病例在哪个季节较多,可能的原因3.3 感染病例的高危因素:分析感染病例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四、报告单的改进措施4.1 完善院内感染监测制度:建立健全的院感监测制度,提高报告单的填写及时性和准确性4.2 加强感染控制培训:加强医护人员的院感监测和感染控制培训,提高防控意识和能力4.3 强化医疗设施消毒:加强医疗设施的定期消毒和清洁,减少院内感染的传播五、报告单的应用价值5.1 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通过报告单的及时填写和分析,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5.2 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5.3 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院感监测报告单的应用,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信誉度结语:医院院感监测报告单是医院院感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应加强对院感监测报告单的填写和分析,不断改进院感监测工作,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上报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上报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上报制度
一、临床医师应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时,主管医师应在24小时内进入“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上报。

确诊为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和处理。

二、临床科室每日交班时应将本科有无医院感染病例作为交班内容之一,在查房和护理病人时,应对易感人群进行重点观察。

三、各科室院感监控医师应承担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病例诊断、预防与控制工作,做好相关登记。

四、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日对科室上报病例情况进行核实,每月进行统计、分析。

五、专职人员通过前瞻性调查和目标性监测,到科室查阅住院病历等,发现医院感染病例,督促报告。

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分析报告范文

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分析报告范文

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分析报告范文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word可编辑·实用文档
一、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1.元月份全院出院人数283人,上报医院感染病例7例,上呼吸道感染6例,泌尿系感染1例,医院感染病发率为
2.4%;2.漏报监测内二科出院病历43份,无漏报发生。

二、手术部位感染(切口感染)监测元月份共上报手术部位感染监测表26份,不符合监测要求的7例(包括急诊手术2例、内镜手术3例、清创缝合2例)。

1.I类切口手术17例,无一例切口感染;
2.I类切口手术≤2h共17例,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6例,占35%;
3.术后抗菌药物应用4日以内的占13例,4日以上的6例。

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监测元月份出院患者中留置尿管者共11人,引起泌尿系感染者1例。

四、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测元月份出院患者283人,抗菌药物使用人数150人,使用率53%,三联及以上使用人数16人,使用率5.6%。

五、存在问题1.医院感染发病率相去年有所提高,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相对较多;2.手术科室抗菌药物应用不规范;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word可编辑·实用文档3.抗菌药物使用联合用药比例较高,尤其是三联及以上使用率高。

六、改进措施1.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管理,病区内加强通风换气,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注意佩戴口罩;2.医院人员注意加强卫生管理,感冒的医护人员尽量不要接触患者;3.各科室要加
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尤其是手术科室;4.医护人员要加强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措施的学习。

医院感染科
2022年1月30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监测信息上报记录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表一)2..环境卫生学监测3.手术切口监测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监测5.泌尿置管的监测6.血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监测7.新生儿的监测8.ICU患者的监测9.多重耐药菌的监测10.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表一医院感染管理个案登记表入院诊断:[ ]出院诊断:愈合:治愈[ ] 好转[ ] 无效[ ] 死亡[ ] 其他[ ]医院感染:有[ ] 无[ ] 感染日期:年月日医院感染部位:上呼吸道[ ] 下呼吸道[ ] 泌尿道[ ] 胃肠道[ ] 血液[ ] 皮肤粘膜软组织[ ] 手术切口[ ] 其他[ ]医院感染病原学检查:做[ ] 未做[ ] 送检日期:年月日标本名称: 1、[ ] 2、[ ] 3、[ ]病原体名称:1、[ ] 2、[ ] 3、[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泌尿道插管是[ ](泌尿道插管日期在泌尿道感染日期之前是[ ]否[ ])否[ ]动静脉插管是[ ](动静脉插管日期在血液感染日期之前是[ ]否[ ])否[ ]使用呼吸机是[ ](使用呼吸机日期在肺部感染日期之前是[ ]否[ ])否[ ]气管切开是[ ](气管切开日期在肺部感染日期之前是[ ]否[ ])否[ ]血液透析是[ ] 否[ ]免疫抑制剂是[ ] 否[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 ] 否[ ]放射治疗是[ ] 否[ ]化学药物治疗是[ ] 否[ ]手术手术切口Ⅰ类切口[ ] Ⅱ类切口[ ] Ⅲ类切口[ ] Ⅳ类切口[ ] 未手术[ ] 手术切口愈合等级甲[ ] 乙[ ] 丙[ ]手术风险评估类别 0级手术[ ] 1级手术[ ] 2级手术[ ] 3级手术[ ]手术部位浅层组织手术[ ] 深部组织手术[ ] 器官手术[ ] 腔隙内手术[ ]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是[ ] 否[ ]目的治疗用药[ ] 预防用药[ ] 治疗+预防用[ ]联用一联[ ] 二联[ ] 三联[ ] 四联及以上[ ]治疗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检查:做[ ] 未做[ ] 送检日期:年月日主管医师签名:出院日期:年月日表二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一、基本情况:科室: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月天:住院号:床号:入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入院诊断:二、手术情况:诊断:手术类别:手术名称:手术日期年月日手术类型: [择期急诊] 麻醉类型:全麻硬膜腰麻局麻手术者:手术时间:开始时分结束时分切口分类 :[ 1 2 3 4 ] ASA 评分:(Ⅰ Ⅱ Ⅲ Ⅳ Ⅴ) 危险因素:( 0 1 2 3 ) 植入物:是 否 腔镜手术:是 否 术中出血量: ml 术中输血:无 有( ml)三、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术前、术中用药药品名称 剂量 方式 用法 开始时间 停药时间 预防用药 治疗用药 地点 执行人术后用药四四、医院感染情况:手术部位感染:有 无 感染部位:表浅切口 深部切口 器官/腔隙感染日期: 年 月 日 药品名称 剂量 方式 用法 开始时间 停药时间 药品名称 剂量 方式 用法开始时间 停药时间五、细菌学检验:细菌培养: 有 无 标本名称: 送检日期: 年 月 日 涂片结果: 培养结果及药敏:病原菌1: 敏感S 耐药R 病原菌2: 敏感S 耐药R 病原菌3: 敏感S 耐药R调查者 登记日期 年 月 日 表三 留置导尿相关性泌尿道感染监测登记表科室: 床位: 住院号: 姓名: 性别: 男 女 年龄: 岁入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年 月 日 入院诊断: 1. 2. 3. ?院内感染:是 否 感染日期: 年 月 日 危 险 因 素基础疾病: 1.昏迷 是 否 2.糖尿病 是 否 3、躁动 是 否接受手术: 是 否 使用皮质激素:是 否 有皮肤破损: 是 否 动静脉插管: 是 否 膀胱冲洗 : 是 否 膀胱冲洗次数: 次/日膀胱冲洗选用品种: 生理盐水 抗菌药物 其他 ?尿道口清洁:是否导尿管更换次数:导尿管堵塞:从未发生曾发生次抗生素使用名称:抗生素使用天数:一联天二联天三联天四联以上天距留置尿管前最近一次尿Rt时间:结果:病原学检查:是否病原菌:送检时间:填表人:填表时间:年月日表四ICU中心静脉置管监测调查表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诊断:入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转入ICU的日期转出ICU的日期转至科室疾病转归:治愈好转无变化恶化死亡(与死亡关系:直接间接无关)转出ICU后48h内是否带管:(是否)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否)感染日期年月日中心静脉置管固定的方法:(免缝针有缝针)封管液是否含有抗菌药物(是否)穿刺点覆盖敷贴的种类(带棉纱透明敷贴不带棉纱透明敷贴纱布)是否通过中心静脉进行胃肠外营养:(是否)中心静脉置管前:外周血白细胞 109/L 中性粒细胞 109/L 血浆白蛋白g外科手术(是否)其他部位感染(有无)易感因素:糖尿病、免疫抑制剂、激素、化疗、放疗、癌症、肝硬化、营养不良、新生儿、血液病、肾病、免疫功能低下、透析、器官移植、昏迷、长期卧床、其它其他侵袭性操作:泌尿道插管、人工呼吸机、内镜、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血液透析、心脏起搏器、引流、异物植入、胃肠道置管、胸腹腔穿刺或引流、腰穿、心包穿刺或引流、介入治疗、其它病原学检验:否是检验方法:镜检、培养、血清学;标本类型:外周血送检日期:年月日;病原学检验结果:阴、阳、无中心静脉血送检日期:年月日;病原学检验结果:阴、阳、无导管尖端送检日期:年月日;病原学检验结果:阴、阳、无调查日期年月日调查者:表五血透室中心静脉置管监测调查表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诊断:入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疾病转归:治愈好转无变化恶化死亡(与死亡关系:直接间接无关)中心静脉置管固定的方法:(免缝针有缝针)封管液是否含有抗菌药物(是否)穿刺点覆盖敷贴的种类(带棉纱透明敷贴不带棉纱透明敷贴纱布)中心静脉置管前:外周血白细胞 109/L 中性粒细胞 109/L 血浆白蛋白g外科手术(是否)其他部位感染(有无)易感因素:糖尿病、免疫抑制剂、激素、化疗、放疗、癌症、肝硬化、营养不良、血液病、肾病、免疫功能低下、透析、器官移植、昏迷、长期卧床病原学检验:否是检验方法:镜检、培养、血清学;标本类型:外周血送检日期:年月日;病原学检验结果:阴、阳、无中心静脉血送检日期:年月日;病原学检验结果:阴、阳、无导管尖端送检日期:年月日;病原学检验结果:阴、阳、无药敏试验结果:表六ICU患者日志监测月份:年月报告日期:年月日注1、新住进患者数指当日新住进ICU的患者数;住在患者数指当日住在ICU•的患者数,包括新住进和已住进ICU的患者;留置导尿管、动静脉插管和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数,指当日使用的患者数。

2、月合计为ICU患者日志各项的累计。

表七新生儿病房日志监测月份:年月日期BW <=1000g BW 1001g~1500g BW 1501g~2500g BW >2500g 新入住新生儿数a已入住新生儿数b脐中心静脉置管数c使用呼吸机数d新入住新生儿数a已入住新生儿数b脐中心静脉置管数c使用呼吸机数d新入住新生儿数a已入住新生儿数b脐中心静脉置管数c使用呼吸机数d新入住新生儿数a已入住新生儿数b脐中心静脉置管数c使用呼吸机数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合计a:指当日新住进新生儿病房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数b:指当日住在新生儿病房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数,包括新住进和已住进新生儿病房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

c 指当日应用该器械的新生儿数。

若患者既置脐导管又置中心静脉导管,只记数一次。

d:指当日应用该器械的新生儿数;表八潍医附院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表科室: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男女天数:出生体重(≤1000g 1001~1500 g 1501~2500g >2500g)感染日期:年月日感染部位:危险因素:(中心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细菌学检验:细菌培养:有无标本名称:送检日期:年月日培养结果及药敏:病原菌1:敏感S 耐药R 病原菌2:敏感S 耐药R病原菌3:敏感S 耐药R 调查者登记日期年月日表九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调查表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诊断:入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插管日期:年月日拔管日期:年月日疾病转归:治愈好转无变化恶化死亡(与死亡关系:直接间接无关)导管类型插管日期拔管日期或转出日期插管操作者①经鼻插管①麻醉师②经口插管②ICU医师③气管切开③外科医师④内科医师⑤急诊医师⑥护士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否)感染日期年月日易感因素:①原发疾病:糖尿病、癌症、血液病、肾病、肝硬化、;②身体状况:免疫功能低下、昏迷、长期卧床、营养不良;③治疗状况:免疫抑制剂、激素、化疗、放疗、透析、器官移植。

病原学检验:否是标本名称:检验方法:镜检、培养、血清学;送检日期:年月日;病原学检验结果:阴、阳、无药敏试验结果:培养结果及药敏:病原菌1:敏感S 耐药R病原菌2:敏感S 耐药R 病原菌3:敏感S 耐药R调查日期:调查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