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可燃液体的燃烧习题
江苏省启东中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经典习题(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一密闭容器内,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为12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可能是化合物,丁一定是化合物D.反应中生成甲和乙物质的质量比为2:3 2.《本草纲目拾遗》“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三七素(C5H7N2O5)是传统中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下列有关三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七素属于氧化物B.三七素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5:2C.三七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每个三七素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5个氧原子3.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是对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
从中草药“八角”中提取莽草酸是生产抗甲型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主要原料,其化学式为C7H10O5.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莽草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莽草酸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C.莽草酸中含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D.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4.如图是与水有关的3个实验,关于该实验,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①实验A和实验B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②只有实验B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③实验A中烧瓶里加碎瓷片是为了防止出现暴沸;④用带火星的木条可检验实验B中试管a、b中产生的气体;⑤实验C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过滤;⑥实验A和实验C得到的水都是纯净物。
A.①②③⑤B.③④⑤⑥C.②③⑤D.②③④⑤5.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则该反应A.有单质生成B.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16.连花清瘟胶囊源自传统中医名方,可用于治疗流感,现代仪器测得其成分之一是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
燃烧学复习题及答案

燃烧学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1、燃烧的本质及燃烧的条件(充分条件及必要条件)、燃烧三角形;答:燃烧的本质:所谓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或发烟的现象。
燃烧的条件:充分条件:可燃物和助燃物要有一定的数量和浓度,点火源要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能量。
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燃烧三角形:可燃物、氧气、点火源。
2、理论空气量、理论烟气量、过量空气系数;答:理论空气量:是指单位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最少的空气量,通常也称为理论空气需要量。
固体:2-20O C H S O V =++-22.4101243232⎛⎫⨯⨯ ⎪⎝⎭, 20O 0air V V =0.21,,气体:220O 222113V =CO+H +H S+n 102224n m m C H O -⎡⎤⎛⎫+-⨯ ⎪⎢⎥⎝⎭⎣⎦∑, 20O 0air V V =0.21,,理论烟气量:固体:20,22.412100co C V =⨯ 20,22.432100SO S V =⨯ 20,0,22.40.7928100N air N V V =⨯+ 20,22.422.4181002100N W H V =⨯+⨯ 气体:()220,210CO n m V CO CO nC H -=++⨯∑220,S 2H S 10O V -=⨯220222V 102O n m m H H O H S C H -⎛⎫=+++⨯ ⎪⎝⎭∑,H 22020,V 100.79air N V -=⨯+,N过量空气系数:实际空气需要量通常大于理论空气需要量。
,0,V air air V αα=α——过量空气系数α=1时,燃料与空气量比称为化学当(计)量比α<1 时,实际供给的空气量少于理论空气量。
燃烧不完全α>1时,实际空气量多于理论空气量,才能保证完全燃烧气态可燃物α=1.02-1.2;液态可燃物α=1.1-1.3;固态可燃物α=1.3-1.7。
[西安交大燃烧学课件]燃烧学习题集
![[西安交大燃烧学课件]燃烧学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1f875811f18583d0496459b5.png)
《燃烧学》复习题第一章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1、我国目前能源与环境的现状怎样?电力市场的现状如何?如何看待燃烧科学的发展前景?2、什么叫燃烧?3、什么说简单反应、复杂反应?4、浓度和化学反应速度正确的表达方法?5、质量作用定律的适用范围?试用质量作用定律讨论物质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6、什么是反应级数?反应级数与反应物浓度(半衰期)之间的关系如何?7、常用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的反应级数值的范围是多少?8、试用反应级数的概念,讨论燃尽时间与压力之间的关系。
9、涡轮增压装置对汽车发动机的作用是什么?10、Arrhenius定律的内容是什么?适用范围?11、什么是活化能,其计算的方法是什么?12、图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放热(吸热)之间的关系。
13、什么叫链式反应?它是怎样分类的?链反应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4、试用活化中心繁殖速率和销毁速率的数学模型,结合图线,解释氢燃烧的几种反应的情况。
分支链反应为什么能极大地增加化学反应的速度?15、烃类燃烧的基本过程是什么,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析碳反应?如何进行解释?16、图解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作用。
17、什么叫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吕·查德里反抗规则的内容是什么?解释:碳燃烧的时候,在低温下发生氧化反应,而在温度很高的情况下,气化反应将变得显著。
18、标准生成焓、生成焓的定义?反应焓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燃料发热量(热值)与燃烧焓、反应焓的关系?19、过量空气系数(α)与当量比(β)的概念?第二章混合与传质1.什么是传质?传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什么?2.什么是“三传”?分子传输定律是怎样表述的?它们的表达式如何?(牛顿粘性定律、傅立叶导热定律、费克扩散定律)3.湍流中,决定“三传”的因素是什么?湍流中,动量交换过程和热量、质量交换的强烈程度如何?怎么用无量纲准则数的数值来说明这一点?4.试推导一个静止圆球在无限大空间之中,没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和周围气体换热的Nu数。
燃烧和灭火-习题(含答案)

燃物燃烧的条件,
按如图的甲、乙两个
装置进行对比实
验.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装置甲热水中的白磷和装置乙薄铜片上的白磷都能够燃烧,而装置乙热水中的白磷未能燃烧,说明______,如果停止往装置甲通人氧气,燃着的白磷将会熄灭,这里所采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
(2)装置乙薄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红磷未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燃烧所需的______.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并能与空气中的水
初中化学试卷第8页,共29页
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
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不会燃烧
5.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B.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C.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
烧需要氧气D.现象②说
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6.下列不是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A.可燃物B.氧气C.压强D.温度达到着火点
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
以下
二、双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0.安全是人生第一大事.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
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
施中不合理的是(
A.
拨打求救电话
冷静自救
乘电梯逃离
贴近地面逃离
)
B.
C.
D.
注册安全工程师习题

•
•
5.导致绞缠伤害的危险来自( ),夹挤伤害的危险来自( )。 A.旋转零部件、高处坠落物体 B.直线运动零部件、飞出物打击 C.高处坠落物体、直线运动零部件 D.旋转零部件、直线运动零部件
答案:D。 本题考点是识别某特定伤害的危险源。旋转零部件可能产生绞缠伤害,例如轴类零件、联轴节、主轴、丝杠等;做相对直线 运动的两零部件之间、运动部件与静止部分之间由于安全距离不够可能产生夹挤伤害。
• 答案:A。 本题考点是某种防护装置的选择原则。固定式防护装置一般不可拆卸,如果用在需要操作者进入的操 作区,必然给操作带来不便。
•
第8页
• •
•
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习题辅导
1.不应佩戴手套进行操作的作业是( )。 A.车削加工 B.搬运重件 C.钳工画线 D.钻削加工 E.破碎机破碎矿石
答案:AD。 本题考点是针对某种作业应佩戴的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选择。车削的工件和钻削的钻刀都是旋转运动, 易发生绞缠卷绕事故,佩戴手套进行操作可能会因为手套被旋转件缠绕,连带将手卷入而导致机械伤害。
•
5.机械上有惯性冲撞的运动部件,为防止因惯性而造成伤害事故,应采取可靠 的( )。 A.双手操作装置 B.零位保护装置 C.防倾翻装置 D.缓冲装置 E.限速装置
• 答案:DE。 本题考点是针对某一危险选择安全装置。为防止因惯性而造成伤害事故,双手操作装置、零位保护装 置和防倾翻装置都不能解决运动部件冲撞造成的危险。可以通过缓冲装置来吸收运动动能,通过限速装置 降低运动部件的加速度,从而控制惯性冲撞力。
答案:A。 本题考点是光电式安全装置必须满足的安全技术要求。光电式安全装置的灵敏度高,但对干扰敏感,可靠性问题较机械式突 出。当光电式安全装置自身出现故障时,能自身检测出来并及时使机器的危险运动停止,并具有在故障排除以前,不能恢复运行 的自保功能,才能防止危险事故发生。
燃烧学—第5章2

16.3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21
《燃烧学》--第五章
举例:飞机油箱中燃油的爆炸温度极限的变化
图 5-14 图
飞机飞行期间燃油可燃性区域示意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22
《燃烧学》--第五章
3.水分或其他物质含量
在可燃液体中加入水会使其爆炸温度极限升高。 如果在闪点高的可燃液体中加入闪点低的可燃液体,则混合液体 的爆炸温度极限比前者低,即使低闪点液体的加入量很少,也会 使混合液体的闪点比高闪点液体的闪点低得多
35866 t上 311.7K=38.6℃ ' 2.303 8.314 9.8443 lg6839 2.303 R C lg Pf Lv 35866 t下 278.1K=5.0℃ ' 2.303 8.314 9.8443 lg1287 2.303 R C lg Pf
或者利用安顿(Anloine)方程
b lg p a tc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11
《燃烧学》--第五章
例5—1 已知癸烷的爆炸下限为0.75%,环境压力为 1.01325×105Pa,试求其闪点。 解 闪点对应的蒸气压为 Pf=0.75%×1.01325 ×l05=760(Pa) 查表5—5,癸烷的Lv=45612 J/mol,C′=10.3730。 将已知值代入式(5-17b),得闪点为
液面上方液体蒸气浓度达到爆炸浓度极限,混合气体遇火源 就会发生爆炸。 蒸气浓度与温度成一一对应关系。 蒸气爆炸浓度上、下限所对应的液体温度称为可燃液体的爆 炸温度上、下限,分别用t上、t下表示 液体温度处于爆炸温度极限范围内时,液面上方的蒸气与空 气的混合气体遇火源会发生爆炸。
华电燃烧习题整理(1~7章)

燃烧模拟考题2章1.燃烧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各关心什么问题?①燃烧热力学:研究反应能否发生、反应能量变化及反应何时达到化学平衡。
关心的是初始和最终两个状态。
②燃烧动力学:研究反应速率反应机理,关心的是反应的过程,即从反应物变成产物的途径。
2.反应热、生成热、燃烧热的区别和联系反应热指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反应物形成生成物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生成热指最稳定单质化合生成1mol化合物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燃烧热指1mol燃料和氧化剂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区别:反应热没有指定反应物或者生成物的摩尔量,而生成热指定了生成物的摩尔量,燃烧热指定了反应物的摩尔量联系:①生成热和燃烧热都是反应热的特殊情况②当反应物为最稳定单质,生成物为1mol化合物时,反应热等于生成热③当反应物为1mol燃料和氧化剂完全燃烧时,反应热等于燃烧热3.什么是简单反应、复杂反应?答:简单反应:由反应物经一步反应直接生成产物的反应。
(也叫基元反应)复杂反应:反应不是经过简单的一步就完成,而是通过生成中间产物的许多反应步骤来完成的反应,其中每一步反应也称为基元反应。
4.影响燃烧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力、活化能等因素5.质量作用定律的适用范围?试用质量作用定律讨论物质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①反应为简单反应②仅适用于理想气体。
③对于多相反应,仅考虑气相物浓度,对于固相或液相物质蒸汽分压不考虑。
按质量作用定律,如果反应方程式是aA+bB(简单反应)则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A][B]成如下关系:W =k[A]a[B]b即:当温度不变时,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与该瞬间各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例,如果该反应按照某化学反应方程式一步完成(简单,基元反应),则每种反应物浓度的方次即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反应比例常数。
6.7.Arrhenius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若用一条直线来表示,则横坐标与纵坐标分别是什么?适用范围?答: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称为阿累尼乌斯定律,表达为k = k0e-E/RT,其中k0是频率因子,E是活化能,与反应物温度及浓度无关。
消防燃烧学习题精解

消防燃烧学习题精解消防燃烧学习题精解1.什么是燃烧?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是碳,氢,氧和偶联物正确混合,在温度高于燃烧点、有氧情况下,经由氧化过程回归气态和固态原状。
它可以直接使气体、固体或液体物质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若一切条件都足够理想,可形成大量热量造成更高温度和高压,甚至形成热质燃烧反应。
2.燃烧的分类燃烧可以分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完全燃烧涉及的反应物大都能完全燃烧,从气体转变为热量和光能;而不完全燃烧往往涉及的反应物不能完全与氧完全燃烧,而会形成未完全氧化的有机物质等副产品。
3.燃烧条件要想得到一种碳氢物质的燃烧,一定要有三个主要因素:燃料、氧气和热量。
其中,燃料是燃烧的反应物,氧气是燃烧的触媒,而热量是燃烧的驱动力。
要使燃料和氧气能发生反应,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而这个温度就是燃烧的燃点。
如果反应物的温度高于燃点,燃烧就会自动发生,称为吸热燃烧或自燃烧;如果温度低于燃点,就需要外加热量才能启动燃烧,称为排热燃烧。
4.消防燃烧控制燃烧情况受到种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因此就要在给定时间内和给定空间里监测和控制燃烧状态,以避免火势失控酿成灾害。
消防燃烧控制的目的在于:调节反应过程,阻止火势蔓延;采取应急措施,采取灭火、控制火源、扑灭火灾中的热源等;增加反应物的衰减,限制火势的传播;确保火势的失控不发生。
5.火势量化在火势预测和控制过程中,火势量化就显得极为重要,可以有利于改善火势控制条件。
火势量化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按可燃性和可烧性,将火势区分为弱火和强火;另一方面按热量的强弱,将其量化为以热量准确的标志,即热强度、热功率、火势强度等。
综上所述,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要使燃料和氧气能发生反应,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而这个温度就是燃烧的燃点;消防燃烧控制的目的在于限制火势的传播;在火势预测和控制过程中,火势量化对改善火势控制条件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可燃液体的燃烧习题
1•何谓液体的蒸发热和沸点 ?从 CH4到C10H22,蒸发热和沸点为什么会上升?而在HF、HBr和HI中,HF分
子量最小、其蒸发热和沸点却最高 ?
2•何谓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和不饱和蒸汽压?已知二硫化碳在 9 'C饱和蒸汽压为190mmHg,试求桶中二硫化碳的
蒸汽浓度?
3.已知乙醚的蒸发热为 25.9kJ/mol,在293K时的蒸汽压为0.582 atm,试求其在308K时的蒸汽压是多少 Pa? 液面上方的蒸汽浓度是多少 ?
4.可燃液体主要有哪些危险特性 ?分别举例说明之。
并说明这些特性各由什么参数来评定?
5.何谓闪燃 ?可燃液体为什么会发生闪燃现象 ?研究闪燃在消防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
6.已知乙醇的爆炸浓度下限为 3.3%,大气压力为 760mmHg,试用三种不同的方法估算乙醇的闪点。
7.已知甲苯的闪点为5.5 C,大气压为760mmHg,试用布里诺夫公式求丙烷的闪点。
8.在相同条件下将下列各组物质按自燃点从大到小排序,并说明理由。
(1)甲烷、丙烷、丁烷、乙烷
(2)异丁烷、正丁烷
(3)丙烷、丙烯、
(4)乙醛、乙烷、乙醇
9 .在相同的条件下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闪点从大到小排序。
并说明理由
(1) 丙醇、甲醇、丁醇、乙醇 (2) 甲酸丙酯、甲酸异丙酯
10.何谓液体的爆炸温度极限?分析说明可燃液体存在爆炸温度极限的原因。
11.已知甲苯的闪点为5.5C,试求甲苯的爆炸温度下限。
12.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估算乙醚在大气中的爆炸温度极限范围(乙醚的爆炸浓度极限范围为 1.7 — 2.7%)。
13.有机液体的自燃点遵循什么规律 ?它和闪点的变化规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14.低初温或高闪点可燃液体的表面火焰传播主要分哪几个阶段?液面上火焰传播的原因是什么?液面火焰传播主要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
15.容器直径对油品的燃烧速度有何影响?结合火焰向液面传播的机理说明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16.在扑救油罐火灾时,为什么要对着火油罐进行水冷却?
17.油罐火灾的燃烧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
18.以敞开式燃烧为例,说明油罐火灾的火焰特点?并说明实际中低液位油罐火灾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19.煤油罐的直径为15m,燃烧速度为75kg/m2h,煤油的燃烧热为 43000kJ/kg,火焰向外的热辐射分量取0.3,火焰高度取 1.2 倍的油罐直径,求在离火焰轴线 20m 且表面与 PT 视线成 45 度角的受热体的热辐射强度。
20.何谓热波、沸溢和喷溅?简要说明沸溢和喷溅的形成过程,并说明有何异点?
21.能形成热波的重质油品在火灾燃烧时是否一定能形成沸溢或喷溅?
22.油罐火灾发生沸溢和喷溅分别有什么征兆?
23.已知黄岛油库5号非金属罐存原油16000吨,油温39C,着火后抽出4100吨,罐内有69根立柱,每根立柱横截面积为0.25 m2,罐长72m,宽48m,原油比重0.89,含水量为 0.5%,燃烧线速度 Vo = 0.l025m/h,热波速度 Vt=0.785m/h ,试求该油罐着火后喷溅发生时间 ?
24.某生产过程的操作温度为200 C,由于设备破裂,泄漏乙醇60T,求乙醇的闪蒸量(乙醇的定压比热为
0.6kcal/kg'C,蒸发热为 9.2kcal/ m ol,沸点为 78 C)
25.大量的苯泄漏后,约有 8T蒸发形成蒸汽云,假定蒸汽云的爆炸温度为1600 C,估算其爆炸范围。
26.15T 环己烷蒸发形成蒸发云,其爆炸使距离中心 470m 处的建筑物窗玻璃部分损坏,估计这一爆炸的 TNT 当量和爆炸效率系数。
27.15T 环己烷蒸发形成蒸汽云,且在硬地面上爆炸。
利用表 6—36 求离爆炸中心 250m 处的冲击波超压值。
28.何谓液滴燃烧的直径平方线性规律?已知煤油、柴油的液滴直径为1mm,利用该定律求直径减小到 0.5mm时
各需要多少燃烧时间?(煤油、柴油液滴的燃烧常数分别为9.68 X10-7、7.9 X10-7 m2/s)。
29.如何用爆炸温度极限判断可燃液体的蒸汽在室温条件下爆炸的危险性?
30.可燃液体的爆炸温度极限与可燃气体的爆炸温度极限的概念是否相同?
31.为什么电冰箱存放可燃液体不安全 ?
第四章可燃气体的燃烧习题
1.预混可燃气燃烧波的传播存在哪两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
2.什么叫做火焰前沿 ?火焰前沿有什么特点 ?预混可燃气中火焰传播的机理是什么?其基本点分别是什么 ?
3.层流预混火焰传播速度 S l 是如何规定的 ?影响层流预混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用本生灯测量火焰传
播速度的要点是什么 ?
4.试分析导热系数和热容对气体火焰传播速度有何影响?为什么灭火剂要具有低的导热系数和高的热容?
5.已知丙烷空气预混气的管径为10cm,管中心气流速度U0=484cm/s.测得沿半径方向上离管中心 4.5cm处上方火焰面的Q l=60°,求其火焰传播速度 S l.
6.简述可燃气体爆炸参数的测量方法.
7.什么叫做爆炸下限 ?什么叫做爆炸上限 ?并简述爆炸极限的测定原理 . 、
8.爆炸极限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如果各种可燃气体的活化能变化不大,爆炸下限与燃烧热有什么关系?
9.试证明莱一夏特尔公式
10.利用1mol可燃气燃烧反应所需氧原子mol数计算乙烷的爆炸上限和下限.
11.已知乙烷爆炸下限为3%,摩尔燃烧热为1426.6,丙烷的摩尔燃烧热为 2041.9KJ,求丙烷的爆炸下限.
12.用燃烧反应所需的氧原子mol数和化学计量浓度两种方法计算丁烷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并比较计算结果。
13.已知某天然气组成为甲烷-80%,X下=3% ;乙烷-15%,X下=3% ;丙烷-4%,X下=2.1%; 丁烷-1%,X下
=1.5 %。
试求该天然气的爆炸下限为多少?
14.在某一环境的空气中,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的含量分别为0.8%、1.2%、1.0%、0.5%,试判断该空气是
否具有爆炸危险性。
15.某种煤气的组成为:一氧化碳10%、氢气45%、甲烷30%、氮气12%、二氧化碳2%、氧气1%,试求该种煤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提示:二氧化碳/氢气=0.04肘时,爆炸极限为3-72%;氮气/一氧化碳=0.83时,爆炸极限为26-73%)
16.乙烷-氧气-氮气体系的爆炸极限范围如图所示.
(1)在图中画出代表乙烷在常规空气中的所有的点
(2)根据计算的结果,在图中画岀代表乙烷的浓度为化学计量浓度的所有的点
17.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的实用意义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甲、乙类可燃气的爆炸下限分别是多少?发生分解爆炸的条件是什么?
18.简述爆轰的发生过程,并说明其本质是什么?
19.形成爆轰要具备哪些条件?爆轰对设备的破坏有些什么特点?
20.有哪些预防和控制可燃气体爆炸的基本原则?
21.试解释CH4-N2-02三角爆炸界限图中的空气组分线、临界氧气浓度线、氧气浓度临界值及其特点
22.已知氢气用氮气进行保护时临界氧含量为5%,在某设备中已有10升空气,问向设备中应添加多少含氧盘为
1%的氮气进行保护?
23.主要有哪些阻火隔爆和防爆泄压装置?什么叫做消焰径?在使用金属网阻火器和安全水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4.用氮气保护乙烷,设备内原有空气100m3,试求下列两种情况氮气用量:
(1)氮气中布含含氧气;
(2)氮气中含有6%的氧气。
25.何谓层流?何谓湍流?判断流体流动状态的准则是什么?
26.何谓湍流燃烧?湍流燃烧有什么特点?湍流燃烧速度为什么比层流燃烧的速度快?
27.管道横截面积、管内气体流速、环境氧含量和气体燃烧的空气需要量对火焰高度有什么影戏影响为什么
28.如图1所示的层流火焰中,沿1、2、3点处的半径氧气的浓度分别可由哪条曲线(A、B、C、D)来表示?
在图2所示的层流火焰中,横向物质浓度的变化(包括燃料、氧气、燃烧产物和氮气)分别可由那些曲线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