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黔)环境污染治理(乙级)GHC-B0070 工程编号:QSLS2015-0103 污染工程设计(乙级)GHC-A0062

安顺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白水镇

打翁村下打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湿地工程

《设计实施方案》

建设单位:安顺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白水镇人民政府

设计单位:中泽绿洲集团贵州青山绿水环境保护有限公司技术指导: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贵州分院

2015年10月

安顺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白水镇

打翁村下打翁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湿地工程实施方案

申请实施报告

内容提要

一、项目名称

安顺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白水镇打翁村下打翁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人工湿地工程。

二、建设单位

安顺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白水镇人民政府

三、设计及实施单位

设计单位:中泽绿洲集团贵州青山绿水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技术指导: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贵州分院

四、项目设计年限

污水处理站设计年限为2015年。

五、项目设计规模

污水处理站规模为50 m3/d 。

六、项目建设方案

推荐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为:格栅池+沉砂池+一体化(厌氧+好氧+水解+沉淀池)+一级人工湿地+二级人工湿地,处理达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类标准后排放或作为农灌用水。

七、主要工程内容

50m3/d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站一座,配套建设相应的建、构筑物。

八、工程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为:26.25万元。其中:

九、资金筹措

总资金:26.25万元,申请贵州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

十、项目实施计划

2015年10月25日:完成《实施方案》的编制和施工图设计。

2015年10月30日:完成《实施方案》和施工图设计的审批,完成竞争性谈判竞标工作。

2015年11月20日:开始三通一平、土建施工、设施施工及管网敷设。

2015年12月20:并投入试运行。

2015年12月25:竣工验收。

上述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是原则性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作相应调整。

十一、主要环境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减少污染物向环境的排放量,其中COD:4.60吨/年。

目录

内容提要 (1)

一、项目名称 (1)

二、建设单位 (1)

三、设计及实施单位 (1)

四、项目设计年限 (1)

五、项目设计规模 (1)

六、项目建设方案 (1)

七、主要工程内容 (1)

八、工程总投资 (2)

九、资金筹措 (2)

十、项目实施计划 (2)

十一、主要环境效益 (2)

第一章实施方案设计 (4)

第二章项目概况 (10)

第三章方案设计 (12)

第五章辅助工程设计 (27)

第六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29)

第八章运行管理及人员定员 (34)

第九章项目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35)

第十章效益分析 (38)

第十一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40)

第十二章结论及建议 (39)

第一章实施方案设计

1.1 项目名称

安顺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白水镇打翁村下打翁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人工湿地工程。

1.2 建设单位

安顺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白水镇人民政府

1.3 设计级实施单位

中泽绿洲集团贵州青山绿水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贵州分院

1.4主要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13年12月3日)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4-2008)

◆《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标准》(建标148-2010)

◆《防洪标准》(GB50201-94)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

◆《贵州省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技术指南》(试行)(2013年4月)

◆《贵州省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

◆《贵州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安顺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白水镇总体规划》(2015-2030)

◆业主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和数据

1.5 编制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项目建成后符合国家的有关规范及标准。

2、结合污水处理的特点及实际排水情况,工艺上选择投资低、处理效率高的技术,保证出水达到或优于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

3、污水处理设施选址应结合地形,尽可能选用绿化地、荒地、洼地,,少占良田,缩短排水管道,降低管道埋深和减少土方工程量。采用自流节省能耗,在污水处理工程中水生植物的选择与当地气候、海拔、土壤等适应,做到建设与环境协调统一,不仅将污水处理工程处理出水达到或优于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还打造成优美的景观绿化带。

4、一次规划:污水排放量及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应考虑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远近结合,一次规划。

1.6编制范围

安顺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白水镇打翁村下打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人工湿地工程方案设计。根据规划与现场踏勘,设计污水处理站近

期(2015年)规模为50m3/d 。具体如下: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土建构筑物设计。

◆工程投资概算。

1.7 项目由来

2014年以来,安顺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要求,并切实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市委、市政府高标准打造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的决策部署,扎实有序开展推进此项工作,高标准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安顺市还多方筹集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专项管理、各施其责、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统一调度、各记其功”的原则,推进各类项目和各类资金的有效整合,为安顺市率先在全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强劲支撑,将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打造成为全省、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根据白水镇《城镇建设发展规划》(2013-2030),实现白水镇全面发展上新台阶、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的的总要求,环境保护尤为重要,这一方面引取了白水镇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对生态环境保护更高的要求。现根据白水镇打翁村的生活污染源等分布情况和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排放去向、排放方式、排放强度以及生态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要求,进行认真、仔细的调查和科学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保护措施,确保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不污染,生态不破坏,实现白水镇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护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全村人民的生活水平,白水镇人民政府决定对打翁村下打翁组生活污水

进行处理。

1.8 项目资金申报

白水镇打翁村下打翁组处于黄果树景区白水河流域上游,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根据《贵州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切实加强环保基础设施以及排污单位环保设施建设,省政府专门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补助支持地方政府或部分单位关于黄果树景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相关项目。《办法》规定,专项资金管理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接受社会监督。《办法》对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分配和使用、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均作了详细规定。

同时,由于白水镇打翁村下打翁组污水无处理措施环境隐患较为突出,仅靠当地经济条件实施建设非常困难。生活污水处理所需资金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本次白水镇打翁村下打翁组生活污水人工湿地环境治理项目申报类别为“贵州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项目”。

1.9 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

1、保护风景名胜区

为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地表水环境,充分认识加强黄果树景区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按照生态立省的要求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属地管理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黄果树景区的生态建设、污染治理和对有关开发建设活动的规范管理,重点解决好黄果树景区水环境,确保黄果树景区各控制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该区域进行水污染治理是必要的。

2、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需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白水镇人民政府整合投资项目资金,打造成“美丽乡村带”建设,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紧迫感抓好区域的生态保护,进一步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规划建设工作,为白水镇率先在全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造成为全省、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由于乡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乡镇生活污水无序排放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为此,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合理规划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将现在无组织排放的污水,经收集处理后排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极具必要性的。

3、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对环境影响

生活污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由于生活污水中含有多种有机物及病菌、虫卵,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污染有机物分解腐烂,使水体中溶解氧消耗殆尽,河道水体变黑发臭、鱼虾绝迹、蚊蝇孳生。生活污水中病菌虫卵引起疾病传播,使群众的身体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生活污水应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到水体。

4、生活污水处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白水镇在打造以特色生态旅游服务业、文化产业、特色农业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贵州省全省生态示范镇,实现居住区市政公用设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套建设,创建优美人居环境。

由于白水镇打翁村下打翁组前期生活污水无序排放,对周围环境和下游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流域造成的污染,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现,生态环境令人担忧,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不仅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制约了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项目建设是必须的。

1.10 主要建设条件

白水镇打翁村下打翁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已具备了项目开工建设的各项条件:

一、该地区人民对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愿望十分强烈,参加建设的积极性十分高涨。

二、当地政府已作好建设用地的协调工作。

三、建设地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好,区位优势明显。

四、在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章项目概况

2.1 区域概况

1、白水镇概况

白水镇位于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西部,东与黄果树接壤,东北与镇宁扁担山乡隔河相望,西北、西南分别与关领县坡贡镇、关索镇、断桥乡、八德乡毗邻。镇政府所在地—洒把村,距黄果树管委会3公里,交通便利有镇胜高速公路、320国道、贵黄公路、水黄公路。全镇有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有19607 人,分别居住着布依族、苗族、黎族。镇辖区面积6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883亩,其中水田6733亩,旱地面积5150亩,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油料作物有油菜籽,经济作物有生姜、地萝卜、甘蔗、桃子、太子参、李子。郎宫、红岩低热河谷盛产早熟蔬菜,土特产有打翁腌菜,把路齐家脆糖,旅游产品有滑石哨民族织锦,民族文化把路地戏、花灯戏,滑石哨布依舞蹈,旅游景点有三层滴水潭、红岩天书、滑石哨民族风情村寨等。人口总数:19607人农业人口:18375人非农业人口:1232人;行政区面积:6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883.0亩;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黎族等;

2、打翁村概况

打翁村位于白水镇西部,东邻天星景区,西与所寨村相连,北靠乌拉村,距大坪地村约3公里。地形地貌:打翁村地处高原地带,全村分上打翁和下打翁两个自然村寨,由于地理因素,两个自然村寨相距1.5公里,海拔621米,村内以山坡为主,土壤以黄壤为主。气候:打翁村属温暖性气候,年均降雨量为1126.1毫米,冬季降水占全年的9%,夏季占50%,春秋两季分别

占20%、21%,年均气温21度,其中极端最高气温30度,极端最低气温为8度,相对温度60%,日照1623小时,无霜期为351。

本次项目实施地为下打翁村,全村70户计360人。

2.2 经济状况

打翁村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油料作物有油菜籽,经济作物有生姜、地萝卜、甘蔗、桃子、椪柑、李子、玉米、烤烟、蔬菜(辣椒、生姜、大蒜)。烤烟生姜、椪柑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以养猪、羊、牛、禽为主。

第三章方案设计

3.1给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1、打翁村下打翁组排水现状

排水以自由排放为主,污水通过街道简易沟渠,直接排放。

2、排水存在问题

1)、现状排水体制为雨、污混流。

2)、排水系统无整体规划,未形成完整的系统。

3)、排水沟渠堵塞严重,排水不畅。

4)、镇区现状无污水收集设施和任何污水处理设施。

5)、没有排水管网,下游水体污染严重。

6)、排水规模小,全镇60%人家建有旱厕,厕所冲洗水量小;只有20%的家庭安装淋浴设施。

3.2 污染源调查

打翁村下打翁组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厨房炊事、淋浴、洗涤和厕所冲洗。2015年10月11日-13日,对设计打翁村下打翁组生活污水的水污染源进行了逐户实地调查,集镇60%人家建有旱厕,20%的家庭安装淋浴设施。调查结果见表3-1。

表3-1 生活污染源实地调查结果表

3.2 污水量预测及建设规模的确定

打翁村下打翁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污水量测算及建设规模,是以打翁村

下打翁的服务人口、供水能力、用水现状、排水现状并参照国家有关标准级规范确定的。打翁村下打翁是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乡镇,有水冲厕所占60%,淋雨设施占20%,参照《贵州省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技术指南(试行)》(黔建城通[2013]194号)表1乡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参考取值,确定100 L/人·日。2015年,服务人口360人,居民综合生活用水指标为120L/d,合计总处理水量为43m3/d.

根据以上测算结果结合相关政策要求,为充分发挥新建的污水处理设施功能,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模按近期(2015年)确定,建设规模为50m3/d。

3.3 设计水质

1、设计进水水质

鉴于工程建设地点现状为雨、污混流,参照黄果树污水处理厂的进厂水质指标及同类型乡镇污水水质资料,并考虑到污水水质的变化趋势,确定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进厂水质如下:

表3-3 设计进水水质(最高水温30℃,最低水温15℃)

2、设计出水水质

污水处理的污水排放标准由受纳水体的水域功能确定,打翁村污水处理工程出水的受纳水体白水河,水域功能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538-2002)Ⅲ类水体功能控制,项目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表3-4设计出水水质

3.4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比较与选择

生活污水的处理应选用投资少、运行管理方便的处理方法为主。目前此类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生活污水净化池沼气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是采用厌氧发酵技术和兼性生物过滤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厌氧和兼性厌氧的条件下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转化成CH4、CO2和水,达到净化处理生活污水的目的。其处理工艺:

生活污水

格栅池 前处理区 [一级厌氧发酵、二级厌氧发酵(挂

膜)] 后处理区(兼性生物滤池) 排放

生活污水沼气净化池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得到了推广,它的优点是:不消耗动力、运行稳定、管理简便、剩余污泥少、还能回收能源(沼气),建在绿化或菜地下,不占地。但从目前使用情况来看,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在技术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污水停留时间长,出水中部分指标未达排放标准等。

2、高效生物化粪池(SW 型生活污水自净装置)

高效生物化粪池是在普通化粪池上加以改造形成的。在城郊结合部城市污水管网未覆盖到的居住区可采用。其处理工艺也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对有机

质发酵、分解作用,达到污水的净化。经过改造的工艺流程为:

污水调节沉淀池栅滤多级厌氧

接触生化多级厌氧二次接触生化

3、地埋式无动力净化处理装置

地埋式无动力净化处理装置是在圆筒型兼性滤池专利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处理工艺流程为:

生活污水缺氧酸化兼性过滤氧化沟(自然通风)排放该处理装置的最大特点是增加了氧化沟,其他都和净化沼气处理池的工艺相同。增加氧化沟的目的是想对厌氧发酵后的污水进行氧化处理,使出水水质进一步提高。从处理工艺流程上看,该处理装置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也曾进行过大力推广,但从一段时间的实践结果看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处理后出水水质并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处理效果和普通化粪池效果差不多,虽然它亦建在绿化地下,不占地,但投资为1190元/户,大大高于化粪池,故仅限于污水管网未延伸到的城郊结合部采用。

4、人工湿地生态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生态是通过模拟和强化自然湿地功能,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壤(填料)经常处于饱和状态且生长有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的土地上,污水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在耐水植物和土壤(填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下,污水中有机物通过过滤、根系截留、吸附、吸收和植物光合、输氧作用,促进兼性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

人工湿地生态按水流方式可分为潜流湿地和漫流湿地。潜流湿地是在填料床表层面上栽种耐水、且根系发达的植物,污水经格栅池、沉淀池预处理

后进入湿地床,以潜流方式流过滤料,污水中有机质被碎石滤料和植物根系拦截吸附过滤,和被微生物与植物根营养吸收、分解使污水获得净化。漫流湿地(又称自由水面湿地)是污水进入湿地后,在湿地表面维持一定厚度水层,水流呈推流前进,形成一层地表水流,并从地表出流。污水中有机物经沉淀,根系拦截,吸附,吸收,分解而获净化的。按水流方向可将人工湿地生态又分为水平流湿地床和垂直流湿地床。垂直流湿地床的水流通过导流管或导流墙的引导,在湿地床内上下流动,多个垂直流湿地床串联起来称之多级垂直流湿地。水平流湿地床的水流是按一定方向水平流动。在实际过程中有时将垂直流湿地床与水平流湿地床组合起来使用,这种湿地床称之组合式湿地床。

目前我公司人工湿地生态的应用已具有一定规模的如:清镇红枫湖0.2万m3/日处理量人工湿地生态,其工艺流程:

粗格栅→细格栅→强化酸化水解池(设弹性填料)停留4.5小时→人工湿地生态(负荷0.625m3/m2日)。

贵阳市金竹镇900m3/日处理量人工湿地生态,其工艺流程:

格栅→格网→沉淀调节池→(提升)人工湿地生态(设计负荷0.5m3/m2日)→氧化塘(200m2)→水体。

上述人工湿地生态净化处理效果详见表3-2、表3-3。人工湿地生态处理生活污水具有效果好、投资省,运行费低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占地较大,冬天处理效果受一定影响的问题

表3-5清镇红枫湖人工湿地生态净化水质(单位:mg/L)

表3-6贵阳市金竹镇人工湿地生态净化水质(2013年监测)

5、设计工艺选择

经我公司技术人员近三年调查、分析、评估,经优化设计,在学习借签国际国内领先技术的基础上,创新性引进目前国内外最先进、最具发展潜力的微生物污水处理专利技术—YSH组合式人工湿地技术系统(专利号ZL2.9)和YSH高效微生物菌群组合剂专利技术(专利号2.9),并把两项技术有机科学地组合起来,通过对造纸工业废水、淀粉工业废水、城镇污水等治理试验,探索、自主创新出一套先进的人工湿地技术系统,并已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除污效率与效果,显著地降低了治污投资成本,2013年在盘县两河镇已完成,另一处在水城县化乐乡建成的厌氧发酵串联人工湿地生态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通过这两地的对比观测,运行处理效果明显。因此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08)91号文已确定YSH人工湿地技术系统和高效微生物菌群

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XX市XX区XX镇XX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设 计 方 案 XXXX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0XX年X月

XX市XX区XX镇XX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设计方案 审定: 审核: 项目总负责: 参加人员: XXXX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0XX年X月

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1 1.1.项目背景1 1.2.编制依据及范围1 1.3.设计原则2 1.4.村庄概况3 1.5.存在问题4 1.6.项目建设必要性5 1.7.项目建设场地概况6 第二章污水收集系统设计方案7 2.1.排水现状7 2.2.设计内容7 2.3.排水体制7 2.4.污水收集系统设计原则8 2.5.雨水管道设计方案8 2.6.污水管道设计方案9 第三章污水处理工艺选择13 3.1.污水量预测13 3.2.设计进、出水水质14 3.3.技术选择依据15 3.4.污水处理技术概述及比较15 3.5.工艺选择21

第四章建筑结构设计27 4.1. 结构设计27 4.2. 建筑材料和施工条件27 第五章主要构筑物及设备材料28 5.1.主要构筑物28 5.2.主要设备、材料29 第六章环境保护31 6.1.施工噪声的控制31 6.2.施工现场废物的处理31 6.3.倡导文明施工31 6.4.制定废弃物处置和运输计划31第七章工程投资概算32 7.1.工程概算32 7.2.编制内容32 7.3.编制依据32 7.4.概算编制原则32 7.5.工程项目投资概算33 第八章成本分析34 8.1.电耗34 8.2. 成本分析34 第九章工程效益35 9.1.环境效益35

9.2.经济效益35 9.3.社会效益35 第十章工程总承包施工方案37 10.1.工程建设及调试方案37 10.2.工程建设重点分析37 10.3.建设期管理组织结构概述38 10.4.项目管理组织机构38 10.5.建设期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的保证40 10.6.工艺调试方案40 10.7.时间安排40 10.8.运营管理方案41 第十一章结论42

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方案

*****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项目 设 计 方 案 编制单位:长沙百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2016年6月 目录 一、概况 (1) 二、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2) 1. 设计依据 (2) 2. 设计原则 (2) 3. 项目所在地气象资料 (3) 4. 项目粗略规划图 (4) 5. 设计进出水水质 (5) 6. 设计水量 (5) 三、污染物分析及处理工艺提出 (5) 1. 排水污染物分析 (5) 2. 处理工艺提出 (6) 四、处理工艺概述 (7)

1.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 (7) 2.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特点 (9) 五、处理工艺设计 (11) 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框图 (11) 2. 污水各处理单元功能描述 (11) 六、人工湿地设计规范 (12) 1. 工程设计 (12) 2. 防渗设计 (14) 3. 人工湿地填料 (14) 4. 植物选配 (15) 5. 布水与集水方式 (16) 6. 强化吸磷 (17) 7. 消毒及中水回用设施 (18) 七、结构设计 (18) 1. 化粪池 (18) 2. 格栅池 (19) 3. 人工湿地 (19) 4. 清水池 (20) 5.纳污水渠 (20) 6. 控制系统 (20) 八、主要构筑物及设备汇总表 (20) 九、污水处理装置环保、安全设计 (21) 1. 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设计 (22) 2. 污水处理厂安全设计 (22) 十、售后服务 (23)

一、概况 *********践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是村容整洁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建设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致富门道明晰,基础设施完善,社保体系建立,社会和谐稳定”为主要任务,努力探索初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近年来农村生活水平提高显著,居住区面积扩大,生活用水量猛增;同时农村污水处置设施没有及时配套,水环境污染治理任务面临严峻的考验。生活废水已成为各地河道及排污沟污染的重要原因。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全社会都在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改善生活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消除脏、乱、差,成为当前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和长沙市“加快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精神,结合******的实际情况。计划对该村进行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建设,对村内污水进行必要的收集和处理,对排水管网进行统一的规划建设,科学有效的处理生活污水,成为现阶段迫切的任务。

湖泊人工湿地和生态护岸设计分解

1 人工湿地设计 1.1 人工湿地介绍 1.1.1 人工湿地工作原理 人工湿地系统是在有一定长宽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中,由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混合组合而成的填料床,并栽种经过选择的水生、湿生植物,组成类似于自然湿地状态的方案化的湿地系统。水体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在基质吸附、过滤,植物吸收、固定、转化、代谢及湿地微生物的分解、利用、异化等过程的综合作用下,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去除。湿地系统中的氮、磷不仅能通过植物和微生物作为营养吸收,而且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将其除去,最后湿地系统更换填料或收割栽种植物将污染物最终除去。 人工湿地系统的主要优势体现在,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运行维护方便、管理简单、投资小、运行费用低、符合自然界水质净化和水资源循环的生态学规律等。人工湿地的建立不但可以起到对湖泊水体的净化效果,同时也可加强湖泊的景观效应。人工湿地系统结果图及效果图见图1-1、图1-2。

图1-1 人工湿地结构示意图 图1-2 人工湿地效果图 1.1.2 人工湿地分类 人工湿地按污水在其中的流动方式可分为两种类型: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两种人工湿地的工艺特性及优缺点见表5-5。表面流湿地系统中,水体在湿地的表面流动,水位较浅,多在0.1-0.6m,它与自然湿地最为接近,具有投资少、便于管理等优点。潜流式人工湿地系统中,水体在湿地床的内部流动,可以充分利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丰富的植物根系及填料和表层土的截留等作用,以提高其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但当有机污染负荷较重的情况下,易造成床体堵塞,且造价较高,一般为表面流湿地的4-8倍。 表1-1 两种人工湿地对比

污水处理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项目名称:茅台酒股份2011年2000吨茅台王子酒制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污水处理工程 投标文件 投标文件容:技术标

目录 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二、质量保证措施 三、施工总进度及保证措施 四、施工安全措施 五、文明施工措施 六、施工场地治安保卫管理 七、施工环保措施 八、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九、现场组织管理机构 十、与发包人、监理及设计单位、专业分包工程的配合

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名称:茅台酒股份2011年2000吨茅台王子酒制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污水处理工程 1.1. 2.设计单位: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1.2.编制依据 a.茅台酒股份2011年2000吨茅台王子酒制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污水处理工程招标文件; b. 茅台酒股份2011年2000吨茅台王子酒制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污水处理工程施工图; c.现行国家有关工程施工规、规程及技术标准; d.省有关政策和文件规定; e.现场踏勘情况; f.我单位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g.我单位施工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等。 1.2.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2.1.人工挖孔桩施工 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端承灌注桩,采用中风化铁质粉砂岩作为地基持力层,f K=1200Kpa,地质情况复杂。 人工挖孔桩施工前,应作好现场排水措施,按照施工总进度计划要求,安排足够的劳动力与机械。 1.2.1.1.机具准备

提升机具:1T卷扬机配三木塔、橡胶吊桶。 挖孔工具:短柄铁锹、镐、锤、钎、风镐等。 混凝土浇注机具:混凝土搅拌机、小直径插入式振捣器、串筒等。 其它机具及设备:钢筋加工机具、支护模板、支撑架、36V低压变压器及外照明设施等。 1.2.1.2.施工准备 1.2.1.2.1.认真研究阅读地质勘察报告及施工图纸,正确掌握桩基设计要求。首先,应对挖孔作业的整体可行性做出正确判断,然后对挖孔作业可能会出现的诸如流砂、涌水、涌泥等现象,以及抽水可能引起的环境影响作一次经验性评估,并且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技术和安全防措施。 1.2.1.2.2.组织施工图纸会审,在开工前将问题进行消化。 1.2.1.2.3.测量放线与开孔测量放线按前面的放线方法进行,本工程的孔桩桩心与柱心重合,故大部分处于与轴线偏心的位置,在定位时,一定要查清上部柱的截面尺寸及偏心情况。本场地硬化状况良好,在场地上直接用红油漆将孔尺寸加工作面作为开挖区域,同时将孔桩的正交轴线在距桩心1.5~2米的围用红油漆标注清楚,便于以后复核。 1.2.1.2.4.搞清楚各桩基技术参数:桩身尺寸(桩径、扩底、桩长、桩底及桩顶标高),钢筋笼的要求。 1.2.1.2.5.掌握桩基持力层岩体要求。 1.2.1.2.6.弄清楚地勘单位提出的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河道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某河道人工湿地设计方案一、项目基本概况 河道现状 先导区内河流主要有运粮河和丁村沟。 a)运粮河 运粮河属于淮河流域,涡河水系,起源于中牟县万滩乡万庄村南,东南方向途径东漳南、秫米店北、大胖西、老饭店西、朱仙镇东、大李庄西,在开封县大李庄乡,四合庄西汇入涡河,全长53.27km,总流域面积214km2。其中中牟县境内长,流域面积,规划区内河道长度,是先导区,乃至中牟县的一条主要防洪排涝河道。运粮河属于季节性河流,在平面上基本保持了其自然河形,岸线有一定的蜿蜒,河道两侧滩地及堤防顶部有速生杨林,枯水期基本无基流,河流水质较差。 2005年按三年一遇除涝,十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了治理,治理长度,出境处设计排水流量s。它是狼城岗干渠和丁村支渠区域的主要排水河道,主要支流有丁村沟(沟长)和运粮河支沟(沟长5km)。设计排水能力m3/s ~ m3/s,目前排水能力为设计能力的70%。 b) 丁村沟 丁村沟属运粮河水系,位于丁村支渠与赵口总干渠1号沉砂池第Ⅰ条渠之间,发源于万滩镇关家村,流向东南,流经万滩镇、雁鸣湖两乡镇,经小朱村、岳庄、丁村南,再向东南,穿中东公路,至朱固村南入运粮河,全长,流域面积。其中中牟县先导区内河道长度为。现状来水主要为上游

村庄的生活污水,以及雁鸣湖的侧渗水,现状水质较差,河道内局部有生活垃圾。 1998年丁村沟进行了清淤,至今未再次治理过,它是示范区内的一条主要排水沟道。设计排水能力3 m3/s ~15 m3/s,目前排水能力仅为设计能力的80%。 河渠均为季节性河流,现状河渠水系受周边工业污染相对较轻,主要受沿河村镇生活污水、农田排水和降雨径流污染影响,部分河渠河床内及两侧垃圾较多,旱季时基本成为排污沟,污染严重,水质均为劣V类,无法达到水功能区划和河流生态所需要的水质标准,严重影响先导区环境质量。 项目意义 项目的建设对改善运粮河与丁村沟的河滩生态环境,提高运粮河与丁村沟的河道水质,创造良好的滨水环境,实现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政府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计规模 根据中牟先导区提供的数据并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进行推算及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本方案确定该人工湿地的处理规模为300m3/d,采用潜流与自由表面流组合工艺方式处理方案。 经济技术指标 1、总投资:元 2、吨水投资为:F1=/300=元。

废水处理工程项目设计方案

废水处理工程项目设 计方案 概述 白酒历史悠久,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占总量的98%~99%)。通常情况下,人们按香型将白酒划分为清香型、米香型、浓香型、酱香型和兼香型五种类型。2007年以来,已经替代成为我国第一大白酒生产地,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17.5%。川南地区具有悠久的酿造历史和优越的酿造环境,是生产调味酒和基酒的理想地。 九月九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龙马潭区石洞镇永寿场,总占地面积13337 m2,职工30名,建有窖池157口,蒸酒甑5个,酿酒生产实行二班制连续生产,年生产天数约250天,年产白酒625吨。其中蒸馏工序产生的锅底废水、发酵时窖池暗沟的渗漏水(黄水)40m3/d;打粮废水5m3/d;每天冲洗设备及厂房地面1次,产生冲洗废水 10m3/d。,总共产生废水水量约为55m3/d。另外产生生活废水5m3/d。 九月九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白酒生产和销售,由于白酒工业是以粮食和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工业,生产废水具有COD 高、SS含量多、温度高、酸性大等污染特点,属于高浓度农产品加工有机废水。此类废水的治理难度较大,处理不达标,长期对外排放,废水中所含有的有机物,进入水体后迅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水

体缺氧而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的生存,同时废水中有机物易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臭气,恶化水质,将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 根据政府及环保部门的要求,为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按环保部门下发的通知要求,九月九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必须通过有效处理,使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发酵酒精和白酒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 27631-2011)表2中标准限值的规定后才能安全排放。为此,九月九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公司开展该污染治理项目工程设计、施工及技术经济投资方案编制工作,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达到达标排放之目的。 根据废水的水质特点和九月九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实际情况,经过工艺分析,拟采用”厌氧消化+接触氧化”生化法污水处理技术完成整个处理废水治理工程。 三、编制依据与围 1.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修订); (3)《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修订); (4)《中华人民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5)中华人民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

人工湿地河道设计

一、湿地面积问题 水环境前置条件 1、水量为10万吨/天 2、设计进水水质为一级A标准。其中主要污染物指标为: 3、出水水质要求为地表四类水。其中主要污染物指标为: 场地分为三段。上游段(2侧分别宽110m,长620m),中游段(宽50m,长500m)和下游段(宽70m,长1000m)。估算,总面积231400m2,约340亩 湿地前置条件 1、根据在2010年环境保护部发布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要求。进水水质均满足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进水水质要求。 2、参照表二的系统污染物去除效率:

湿地除污单元应该以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为主。 3、设计日处理能力为10万吨/天,该处人工湿地应为大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10000吨/天)。 4、由于接纳的是城镇污水厂出水,基本工艺流程应为: 污水→人工湿地→后处理→排放 5、由于湿地的特殊性,参照表二,湿地并没有专门争对TN的处理手段,因此指标中的TN并不计入湿地计算考虑中。 湿地设计参数 1、 以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为主, 南方水力负荷以0.8计算,(长宽比以3:1,水深1.5m,水力坡度以0.5%): 需要垂直流湿地在125000m2左右。第一段(上游段)实际面积为136400m2(205亩) 设置16个垂直流净化区。面积为150m X50m,共120000m2,水深1.5m,水力停留时间为1.8d。设计前后高差在3.5米左右。由一个调节池统一打到各个垂直流进化区。

根据垂直留去除效率,残留主要污染物值为: 根据水质要求,已经达到地表四类水标准。但考虑到秋冬季是低效率较低,出水水质不稳定等情况。在中游段设置水平潜流功能区。 2、以水平流人工湿地为主,辅助垂直流湿地对其出水进行净化。 第二段实际面积为25000m2(38亩)。设置4个并联的水平流净化区块,每个区块内有两个串联的水平流,每个面积为3000m2(30x100m)。水深1.5m,水力停留时间为9h。设计前后高差在3米左右。 经过水平流湿地处理后的水质,已经可以稳定达到地表四类水标准。 3、在第三段(下游段),可以作为备用区域。当水质、水量发生改变时候,可以作为被备用用地。 综述: 根据《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在可以保证经湿地单元处理后,在现有的水质水量情况下,达标排出,至少需要188亩湿地功能区域的地,加上配套设施和足够的缓冲系数,共需要240亩地左右。该处沿高压铁塔下面积共320亩左右,其中前两段面积为243亩地,正好满足要求。剩下77亩地,可以作为备用地。

小型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说明

金川县观音桥镇特色魅力乡镇污水处理厂 设计方案 四川东升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一二年四月

目录 一、项目概况 (1) 1.1项目名称 (1) 1.2 项目地点 (1) 二、工程规模 (1) 2.1 给水规划 (1) 2.2 排水规划 (1) 2.4 人口 (1) 2.4 工程规模确定 (1) 三、设计水质 (2) 3.1 进水水质 (2) 3.2 排放标准 (2) 四、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的选择 (3) 4.1 生物脱氮除磷的必要性 (3) 4.2生物脱氮除磷的可行性 (4) 4.3污水处理工艺 (5) 4.3.1污染物去除原理及方法选择 (5) 4.3.2生物脱氮除磷的可行性 (7) 4.3.3常规脱磷除氮污水处理工艺 (8) 4.3.4 工艺拟定方案 (17) 4.4深度处理 (17) 4.4.1 滤池的选择 (20) 4.4.2 化学除磷 (24) 4.5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27) 4.6出水消毒方案 (27) 五、工艺方案设计 (30) 5.1 主要处理构筑物 (31) 5.1.1 粗格栅提升泵房 (31) 5.1.2 细格栅渠、曝气沉砂池 (32) 5.1.3 氧化沟 (34) 5.1.4 二沉池 (35) 5.1.5 纤维滤池及反冲洗泵房 (35) 5.1.6 污泥回流泵井 (36) 5.1.7 紫外线消毒渠 (37) 5.1.8 浓缩脱水机房 (37) 5.2 主要工程量统计 (39) 5.2.1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39) 5.2.2 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 (41) 六、投资估算(方案一) (1)

6.1工程概况 (1) 6.2编制依据 (1) 6.3各项指标分析(详见附表一) (2) 七、投资估算(方案二) (1) 7.1工程概况 (1) 7.2编制依据 (1) 7.3各项指标分析(详见附表一) (2)

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人工湿地(CW—Constructed Wetland)污水处理技术是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新技术。它具有处理效果好、氮磷去除能力强,运转维护管理方便、工程基建和运转费用低以及对负荷变化适应能力强等特点,比较适合于技术管理水平不很高,规模较小的城镇或乡村的污水处理。 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人工湿地对废水的处理综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种作用。湿地系统成熟后,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将由于大量微生物的生长而形成生物膜。废水流经生物膜时,大量的SS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挡截留,有机污染物则通过生物膜的吸收、同化及异化作用而被除去。湿地系统中因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其周围的环境中依次出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保证了废水中的氮磷不仅能通过植物和微生物作为营养吸收,而且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将其除去,最后湿地系统更换填料或收割栽种植物将污染物最终除去。

湿地处理系统的设计 1.选址考察地质、地貌、水文、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有关法律及公众意见。应因地制宜,尽量选择有一定自然坡度的洼地或经济价值不高的荒地,一方面减少土石方工程、利于排水、降低投资,另一方面防止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2.确定系统组合形式根据场地特征、处理要求和所处理污水的性质来确定。单一式、并联式、串联式、综合式。 3.确定水力负荷根据文献或经验而定。 4.选择植物根据湿地植物的耐污性能、生长能力、根系的发达程度以及经济价值和美观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有芦苇、席草、大米草、水葫芦、水花生等,最为常用的是芦苇,插植密度为1~3株/m2。 5.计算表面积 As=Q/a:As—表面积;Q—进水流量;a—水力负荷。 6.确定长宽比 (1)表面流湿地:长宽比10:1或更大,根据地形来考虑,底坡降0%~1%。

某河道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某河道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一、项目基本概况 河道现状 先导区内河流主要有运粮河和丁村沟。 a)运粮河 运粮河属于淮河流域,涡河水系,起源于中牟县万滩乡万庄村南,东南方向途径东漳南、秫米店北、大胖西、老饭店西、朱仙镇东、大李庄西,在开封县大李庄乡,四合庄西汇入涡河,全长53.27km,总流域面积214km2。其中中牟县境内长,流域面积,规划区内河道长度,是先导区,乃至中牟县的一条主要防洪排涝河道。运粮河属于季节性河流,在平面上基本保持了其自然河形,岸线有一定的蜿蜒,河道两侧滩地及堤防顶部有速生杨林,枯水期基本无基流,河流水质较差。 2005年按三年一遇除涝,十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了治理,治理长度,出境处设计排水流量s。它是狼城岗干渠和丁村支渠区域的主要排水河道,主要支流有丁村沟(沟长)和运粮河支沟(沟长5km)。设计排水能力 m3/s ~ m3/s,目前排水能力为设计能力的70%。 b) 丁村沟 丁村沟属运粮河水系,位于丁村支渠与赵口总干渠1号沉砂池第Ⅰ条渠之间,发源于万滩镇关家村,流向东南,流经万滩镇、雁鸣湖两乡镇,经小朱村、岳庄、丁村南,再向东南,穿中东公路,至朱固

村南入运粮河,全长,流域面积。其中中牟县先导区内河道长度为。现状来水主要为上游村庄的生活污水,以及雁鸣湖的侧渗水,现状水质较差,河道内局部有生活垃圾。 1998年丁村沟进行了清淤,至今未再次治理过,它是示范区内的一条主要排水沟道。设计排水能力3 m3/s ~15 m3/s,目前排水能力仅为设计能力的80%。 河渠均为季节性河流,现状河渠水系受周边工业污染相对较轻,主要受沿河村镇生活污水、农田排水和降雨径流污染影响,部分河渠河床内及两侧垃圾较多,旱季时基本成为排污沟,污染严重,水质均为劣V类,无法达到水功能区划和河流生态所需要的水质标准,严重影响先导区环境质量。 项目意义 项目的建设对改善运粮河与丁村沟的河滩生态环境,提高运粮河与丁村沟的河道水质,创造良好的滨水环境,实现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政府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计规模 根据中牟先导区提供的数据并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进行推算及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本方案确定该人工湿地的处理规模为300m3/d,采用潜流与自由表面流组合工艺方式处理方案。 经济技术指标 1、总投资:元

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方案

XXXXXXXXX度假村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 技术方案 XXXXXXXXX 2010年7月9日

目录

第一章总论 一、概述 XXXXXXXXX度假村北拱皇家园林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邻碧波万倾的翠屏湖,东通清东陵,西达娘娘顶和黄崖关古长城。度假村山 环水绕、奇石怪岩、风光秀美,是蓟县观光旅游的理想去处之一。正式运行后每天将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使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这既可以保护景区优美的生态环境,又可以对度假村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度假村沿盘山公路建立了25个储水池,度假村的17-18号、25-32号楼以及5万平米的隆磡建筑群预计居住2408人,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313吨/日,这些污水能够通过管道进入此储水池处,我公司受红磡集团委托,以上述水池为基础,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方案设计。在此根据我们以往的工程经验和污水水质情况,向贵公司提供技术方案。二、方案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1、相关标准和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XXXXXXXXX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 B12/356-200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 2、基础资料 ◆甲方提供的原污水处理设计图纸及资料; ◆甲方提供的污水水量、排放特点与排放规律; ◆甲方提供的排放要求指标。 (二)编制原则 ◆尽量利用原有水池进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设计、策划,力求方案的科学性、严密性、完整性。 ◆所采用的技术、设备应做到污水、污泥各级处理单元配套齐全,投资省、运行费用低,至整个工程实施后,除对生产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外,应能改善和保持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不存在诸如异味、噪声等方面的二次污染问题。 三、设计范围与工程内容 (一)设计范围 自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站开始,经过各级处理单元,至污水达标排放口为止。 (二)工程内容

生产废水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DOC 37页)

生产废水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DOC 37页)

手机玻璃屏幕 生产废水废水处理工程 (Q=120m3/d) 设计方案 有限公司2013年07月30日

目录 1、工程概述 2、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3、处理规模及水质 4、处理工艺流程简图 5、流程去除率分析

废水、另外还有少量生活废水,根据业主提供的监测数据,油墨废水为高浓度有机废水,COD浓度为60000~80000 mg/L,废水呈碱性且可生化性差,水量较少需进行预处理,研磨废水为高浓度无机废水,主要以悬浮物为主,悬浮物浓度为8000~12000mg/L,废水呈碱性,水量较少需进行预处理,清洗废水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COD浓度为1200~1500 mg/L,水量较大,呈弱碱性且可生化性差,生活污水染物浓度低但可以提高综合废水的生化性,废水总量共计100m3/d,这些废水如不经处理达标而直接排放,将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对地表水、土壤、作物造成严重污染),并将影响周围居民的身心健康。 对此,企业领导相当重视,为响应国家环保部门“三同时”的要求,该企业决定建设配套的废水处理设施,根据环评要求使所排废水必须经处理后达到接管标准执行接管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及《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标准。 我公司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根据贵方提供的废水水量、水质资料,借鉴相关工程实际运行经验,本着投资省、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原则,编制了该初步设计方案,供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和实施。 2 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2.1设计依据 2.1.1 建设单位提供的水量、水质数据。 2.1.2 国家有关环保法规、设计规范: 国家环境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国家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1.3 我公司在同行业废水治理方面的工程经验。 2.2设计原则 2.2.1 采用高效节能技术,减少处理成本,节约工程投资。 2.2.2 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平面条件,因地制宜,节约用地。 2.2.3 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有关环保法规及经济技术政策,结合工程实际,本着技术上先进可靠、经济上合理可行的原则,采用国内外成熟的工艺路线,确保废水处理“达标”排放。 2.2.4 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关键设备选用国内外先进节能的优质产品,确保工程质量。 2.2.5 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环保“三废”处理,无“二次污染”。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2011年07月18日 重要提醒:系统检测到您的帐号可能存在被盗风险,请尽快查看风险提示,并立即修改密码。| 关闭 网易博客安全提醒:系统检测到您当前密码的安全性较低,为了您的账号安全,建议您适时修改密码立即修改 | 关闭 人工湿地、污水BOT、垃圾BOT项目 我公司专业从事人工湿地设计与施工;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及焚烧发电项目的BOT、BT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 ×××-××××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征求意见稿) 20××-××-××发布20××-××-××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环境防治法》,规范我国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2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本标准规定了采用人工湿地工艺的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与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人工湿地工艺的新建、扩建、改建的城镇生活污水及接近城镇生活污水水质其他类型的污水处理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4 农田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5000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34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规范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3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69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7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9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 50335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GBJ 14 生物处理构筑物进水中有害物质允许浓度 GB/T13663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 GJ 3082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GJJ 31 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 CJJ 60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CECS 199 聚乙烯丙纶卷材复合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DL/T 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1 交流电气装置接地

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1000吨)

黑龙江农场 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设 计 方 案 2010年09月18日

目录 一、总论 0 1.1概述 0 1.2设计依据 0 1.3设计范围 (1) 1.4设计原则 (1) 二、处理水量、水质及处理程度 (2) 2.1处理水量 (2) 2.2设计水质 (2) 2.3处理程度 (2) 三、处理工艺研究 (3) 3.1工艺选择 (3) 3.2工艺流程及说明 (6) 3.3预期处理效果 (9) 四、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设计 (10) 五、土建设计 (14) 5.1工程地质 (14) 5.2建筑设计 (14) 5.3结构设计 (14) 六、电气与自控 (14)

6.1电气设计原则 (14) 6.2设计范围 (15) 6.3主要用电负荷 (15) 七、公用工程 (16) 7.1给排水 (16) 7.2防冻与保温 (16) 7.3劳动保护 (16) 7.4环境保护 (17) 7.5节能 (18) 7.6采暖通风 (18) 7.7劳动定员 (19) 八、投资估算 (19) 8.1土建费用 (19) 8.2设备费用 (20) 8.3其他费用 (21) 8.4投资费用 (22) 九、运行费用估算 (22) 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3) 十一、服务承诺 (23) 附图: 污水处理工程平面布置图

一、总论 1.1 概述 黑龙江农垦857农场位于密山市东南部,北临完达山,南依小兴凯湖,总面积567平方公里。该农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会产生一定的生活污水,这些污水如果不经处理任其排入环境水体,不可避免地会污染水源、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地方环保部门的要求,该农场须建设配套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产生的生活污水,使其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的一级B排放标准,方能外排。 为保证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我公司根据该农场污水的特点,本着实事求是、真诚合作的原则,在了解相关情况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技术特点和现有成功运行的工程实例,对其治理工程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拟定本设计方案,并提供先进的工艺、高品质的设备和全方位的服务。 1.2 设计依据 (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建筑结构可靠度统一设计标准》GB50068-2001;

生活污水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文件备案编号:) 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生活污水人工湿地设计方案(初稿) 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 对SS:湿地系统成熟后,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将由于大量微生物的生长而形成生物膜。废水流经生物膜时,大量的SS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挡截留。 对有机物: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膜的吸收、同化及异化作用而被除去。 对N、P:湿地系统中因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其周围的环境中依次出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保证了废水中的氮磷不仅能通过植物和微生物作为营养吸收,而且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将其除去,最后湿地系统更换填料或收割栽种植物将污染物最终除去。 一、污水水质 (一)、作为生活污水处理的主体工程。 按照城镇生活污水水质一般范围,可认为东升镇生活污水水质状况如下:COD 250—350mg/l(项目取中间值300 mg/l,需监测核实);BOD 150--250 mg/l (取中间值200 mg/l);SS 200--300 mg/l(项目取中间值250 mg/l); NH3—N 30--40 mg/l(取中间值35 mg/l),P 8--10mg/l(取最大值10 mg/l);水量按照5000m3/d设计。 (二)、作为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后续工程。 一般镇区均需要建设二级污水处理厂,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如东升镇二级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则污水处理厂出水应执行广东省《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中的二级标准:COD 60mg/l;BOD 30 mg/l;SS 30 mg/l; NH3—N 15mg/l,P 1mg/l;水量按照5000m3/d设计;作为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后续工程,人工湿地的处理压力要小得多,且水平潜流式人工湿地对氨氮的处理效果不如垂直流人工湿地,本项目暂不深入分析此项。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目录 第一章概述-----------------------------------2第二章工程概述-------------------------------4第三章污水处理工艺设计-----------------------10第四章主要处理构筑物及设备-------------------15第五章工程投资估算---------------------------21第六章技术经济分析---------------------------25第七章治理效果分析---------------------------27第八章配套工程-------------------------------28第九章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29第十章工程项目实施计划及管理-----------------30第十一章污水处理站内总图设计-------------------32第十二章事故应急预案---------------------------34

第一章概述 1.1废水来源 陶瓷加工废水是以粘土、长石、石灰石等为原料填加适当分散剂和水分成型锫烧后成陶瓷的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生产废水主要来自原料制备、釉料制备工序及设备和地面冲洗水、窑炉冷却水,SS 是陶瓷工业生产废水的主要特征污染物,其浓度较高,在废水中的分布差异较大。陶瓷行业废水主要产生于生产过程中的球磨(洗球)、压滤机滤布清洗、施釉(清洗)、喷雾干燥、磨边抛光等工序,另外在原料运输洒落及厂内地面粉尘被雨水冲刷时也带来一定的高浊度、高悬浮物废水。 不同的生产工艺,不同的产品,废水的成分也不同,但最主要的污染因子便是悬浮物(SS),因此只要对SS进行有效削减,其余各污染因子浓度便能随之被控制在排放标准之内,实际上是对含高悬浮物高浊度水的处理。陶瓷废水的各种固体物质构成了其污染物最明显的部分,大颗粒悬浮物可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而细微颗粒包括悬浮物和胶体颗粒,是造成水浊度的根本原因。 1.2 废水的特点 本企业日产生废水量为1000 m3/d,生产时间为白天,夜间没有生产,同时也没有废水排放。即1000 m3/d的废水在白天排放完毕;因此本方案设计时以125 m3/h设计,确保系统白天(8小时)废水处理能力达到1000 m3/d。 其污染因子及水质指标如下: PH: 6~6.5; SS: 500~8000 mg/l;

河道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河道人工湿地设计方案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某河道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一、项目基本概况 河道现状 先导区内河流主要有运粮河和丁村沟。 a)运粮河 运粮河属于淮河流域,涡河水系,起源于中牟县万滩乡万庄村南,东南方向途径东漳南、秫米店北、大胖西、老饭店西、朱仙镇东、大李庄西,在开封县大李庄乡,四合庄西汇入涡河,全长53.27km,总流域面积214km2。其中中牟县境内长,流域面积,规划区内河道长度,是先导区,乃至中牟县的一条主要防洪排涝河道。运粮河属于季节性河流,在平面上基本保持了其自然河形,岸线有一定的蜿蜒,河道两侧滩地及堤防顶部有速生杨林,枯水期基本无基流,河流水质较差。 2005年按三年一遇除涝,十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了治理,治理长度,出境处设计排水流量s。它是狼城岗干渠和丁村支渠区域的主要排水河道,主要支流有丁村沟(沟长)和运粮河支沟(沟长 5km)。设计排水能力 m3/s ~ m3/s,目前排水能力为设计能力的70%。 b) 丁村沟 丁村沟属运粮河水系,位于丁村支渠与赵口总干渠1号沉砂池第Ⅰ条渠之间,发源于万滩镇关家村,流向东南,流经万滩镇、雁

鸣湖两乡镇,经小朱村、岳庄、丁村南,再向东南,穿中东公路,至朱固村南入运粮河,全长,流域面积。其中中牟县先导区内河道长度为。现状来水主要为上游村庄的生活污水,以及雁鸣湖的侧渗水,现状水质较差,河道内局部有生活垃圾。 1998年丁村沟进行了清淤,至今未再次治理过,它是示范区内的一条主要排水沟道。设计排水能力3 m3/s ~15 m3/s,目前排水能力仅为设计能力的80%。 河渠均为季节性河流,现状河渠水系受周边工业污染相对较轻,主要受沿河村镇生活污水、农田排水和降雨径流污染影响,部分河渠河床内及两侧垃圾较多,旱季时基本成为排污沟,污染严重,水质均为劣V类,无法达到水功能区划和河流生态所需要的水质标准,严重影响先导区环境质量。 项目意义 项目的建设对改善运粮河与丁村沟的河滩生态环境,提高运粮河与丁村沟的河道水质,创造良好的滨水环境,实现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政府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计规模 根据中牟先导区提供的数据并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进行推算及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本方案确定该人工湿地的处理规模为300m3/d,采用潜流与自由表面流组合工艺方式处理方案。

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方案

????镇工业污水处理工程 初步设计 (厂区工程) 第一卷初步设计说明书 第二卷主要设备材料表 安徽XX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O 一二年四月

文件总目录 第一卷初步设计说明书第二卷主要设备材料表第三卷工程概算书 第四卷设计图纸

XXXX镇工业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 人员编制 工程名称:XXXX镇工业污水处理工程 设计阶段:初步设计 任务编号:201202 设计院院长/公司总工:XXX 设计院总工程师:XXX 设计院副总工程师:XXX 设计院副总工程师:XXX 项目负责人:XXX XXX 工艺负责人:XXX 电气负责人:XXX 结构负责人:XXX 建筑负责人:XXX 自控负责人:XXX 概预算负责人:XXX 设计参加人: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设计证书号:环境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专项甲级(XXXXXXXX)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工咨乙XXXXXXXX XXXX镇工业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 人员编制 工程名称:XXXX镇工业污水处理工程 设计阶段:初步设计 任务编号:201202 设计院院长/公司总工: 设计院总工程师: 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工艺负责人: 电气负责人: 结构负责人: 建筑负责人: 自控负责人: 概预算负责人: 设计参加人:

设计证书号:环境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专项甲级(XXXXXXXX)工程咨询资格证书工咨乙XXXXXXXX 第一卷初步设计说明书

人工湿地动力学模型地建立

人工湿地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摘要:人工湿地作为一种较新的水处理技术,对其处理机理的理解还不够充分,对其影响因素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因此经常由于设计不当使得出水达不到设计要求或者不能达标排放,有时人工湿地甚至还会成为污染源。因此对湿地污染物去除动力学的研究可以为湿地的设计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支持。本文概要地介绍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污染物去除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人工湿地动力学模型水处理 Progress of Development of Kinetic Models for Pollutants Removal with Constructed Wetlands Abstract:Constructed wetlands provide an economical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Usual kinetic models for pollutants removal in the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with constructed wetlands include first -stage kinetic models and Monod models,both of which are based on the mass balance of pollutants in stable status.In future,it is also necessary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effects of space distribution of vegitation and actual residence time in improving and developing the mathematic models. Key words:constucted wetlands;kinetic model;wastewater treatment 自西德1974年首次建造人工湿地以来,由于其具有投资低、出水水质好、操作简单、维护运行费用低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生活污水、矿山酸性废水[3-4]、纺织工业[5]和石油工业[6-7]等工业废水的处理。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较新的水处理技术,对其处理机理的理解还不够充分,对其影响因素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因此经常由于设计不当使得出水达不到设计要求或者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