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名字》阅读训练及答案解析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中2022-2023学年高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对酒忆贺监①二首(其二)李白狂客归四明②,山阴③道士迎。
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④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注:①贺监:贺知章。
贺知章曾官至秘书外监,晚年自号“四明狂客”。
②四明:古时浙江宁波府的别称,因境内有四明山而得名。
③山阴:今浙江杭州,古属宁波府,是贺知章的故乡。
④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天宝三年,贺知章患病,上疏请求还乡做道士,皇上答应了他,并赐予镜湖一角。
1.诗歌前四句表现了贺知章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2.“空有荷花生”中的“空”字与王勃诗句“槛外长江空自流”中的“空”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赏析两者的异同。
2、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乌篷船的前世今生①江南有多少条流水?不知道;江南有多少只乌篷船?也不知道。
只知道无数落叶一样的乌篷船密布在南方流水之上,轻灵而小巧,载不动乡思也载不动愁怨,我坐着它游太湖,也坐着它访西湖,感觉自己就是归乡的俞平伯或辞官的张季鹰。
②乌篷船就应该停泊在绍兴水码头或周庄双桥下,配上水泡般的拱桥、布满青苔的石级,还有古镇老街,那就是最写意的中国水墨。
乌篷船就是中国画中的水墨小品,它离不开芦花飞白的河滩、月下凝霜的板桥——它与蓑翁独钓、鱼鸦孤立、夜雪晨霜、寒山瘦水最相宜,它离不开它们,或者说它们离不开它,江南的河流、月夜、江村,有一只停泊的乌篷船,一切就全活起来,你仔细倾听,会隐隐听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旋律,还是用琵琶弹拨,乌篷船出场不能缺少二胡与琵琶的伴奏——当然,风景区的乌篷船更多是一种表演道具,缠头帕的船娘在摇橹,还会唱一些古老的吴歌。
但在我故乡芜湖,有一个地方叫万春圩,那里的乌篷船仍与生活不可或缺。
阅读理解《念你们的名字》习题及答案

4月13日阅读一.阅读《念你们的名字》,完成第1~4题(15分)孩子们,当医学院把发榜名单给我时,一百二十个动人的名字,我逐一地念着。
我忍不住覆手在你们的名字上,为你们祈祷。
在你们未来七年漫长的医学教育中,我只教授你们八个学分的国文,但是,我渴望能教你们如何做一个人。
我爱你们的名字!名字是天下父母满怀热望的刻痕,在万千中国文字中,他们所找到的是一两个最美丽、最醇厚的字眼——世间每一个名字,都是一篇简短、质朴的祈祷!林逸文,唐高骏,你们的父母多么期望你们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孩子;黄自强,林敬德,多少伟大的期盼寄托在你们身上;邵国宁,王为邦,显然你们的父母把你们奉献给苦难的中国……我常惊讶,为什么世人不能虔诚地细细体味一个人的名字?为什么我们不懂得恭敬地省察自己的名字?每一个名字,或雅或俗,都自有它的意义和爱心倾注。
这些日子,乡人们念着你们的名字时,也许它已成为桑梓邻里间一个幸运的符号,许多名望与财富的预期已模模糊糊和它联系一起。
许多人用钦羡的眼光望着你们,一方无形的匾已悬在你们的眉际。
有一天,医生会成为你们的第二个名字。
但是,孩子们,什么是医生呢?一件比常人所穿的更白的衣服?一笔更有保障的收入?一个响亮而有荣耀的名字?孩子们,在你们不必讳言的快乐里,抬眼望望你们未来的路吧。
什么是医生呢?孩子们,当一个生命在温湿柔韧的子宫中悄然形成时,你是第一个宣布这个神圣事实的人。
当那蛮横的小东西在尝试转动时,你是第一个窥得他在另一个世界的心跳的人。
当他陡然冲入这个世界,是你,用双掌接住那华丽的初啼;是你,用许多防疫针把成为正常人的权利给了婴孩;是你,用精湛的医术摧毁生命的暗礁,让初生儿扬帆远航。
一个外科医生像周公旦一样,是一个在简单的午餐中三次放下食物走进急救室的人。
有时候,也许你只需为病人擦一点红药水,开几粒阿司匹林;也有时候,你必须为病人切开肌肤,拉开肋骨,拨开肺叶,将手术刀深入一颗藏在胸腔中的鲜红心脏;有的时候,你甚至必须忍受眼看血癌吞噬一个稚嫩无辜的孩童而束手无策的裂心之痛!你陪同病人走过生命中最黯淡的时刻,你倾听垂死者的最后一声呼吸,探察他最后一次心跳。
李永生《一个人的名字》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一个人的名字李永生①宁海被县委任命为澜儿河乡的党委书记。
听到这个消息的那一刻,宁海的心便忽地一颤,眼里便也浸了一汪亮晶。
宁海想:能到那里工作,一定是父亲召唤呢。
②30年前,宁海的父亲,就在澜儿河乡任乡党委书记。
那时候,宁海刚6岁。
③澜儿河乡因境内的澜儿河而得名。
30年前的澜儿河,阔10丈,水深处10余米,它跌跌撞撞从太行山而来;一路却又渐渐地收敛了火气,把水势降缓,待到澜儿河乡地界,便扭捏成了个小媳妇,那清澈的河水安然流淌,河两岸百姓的日月便因了它而润泽了,不仅四季享受到鱼虾的荤腥,靠它灌溉;又丰腴了良田千顷。
只是每到雨季,上游山洪暴发,河水便会陡涨,澜儿河也就波澜壮阔、烟波浩渺了,那“小媳妇”便也开始撒泼,翻江倒海的洪水牛一样吼叫着,刹那间会淹没耕地、屋舍、牲畜……④宁海的父亲工作报出色,极受乡民爱戴。
那时候,每到雨季来临,防汛便成为乡里的工作重点。
宁海的父亲就是在一次山洪暴发的深夜,为抢救被洪水围困的乡亲而殉职的。
听母亲和父亲的朋友们说,那晚,大雨滂沱,上游太行山发生泥石流,澜儿河河水陡涨,河两岸村庄被洪水围困,洪永吞噬了耕地,冲塌了民房,父亲他们冲进洪水解救被困群众,就在父亲背着一位孤寡老人快要游到河岸的时候……一个浪头打来……那年父亲仅仅37岁。
⑤后来,乡亲们在澜儿河岸给父亲立了“宁志航书记殉难处”的石碑,碑上还记载了父亲的事迹,父亲也就成了这个施方百姓挂在嘴边的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连忌日和清明,许多人便来碑前祭拜。
⑥几十年过去了,儿时的澜儿河已经不再是河,由于持续干旱,澜儿河成了彻头彻尾的干河滩。
即便下些雨,也如小儿撒尿,填不饱大地渴极了的肚皮。
河道干得冒烟,金黄的沙粒似大伙燃烧的灰烬。
这里的人们似乎已经忘记这里曾经是条河,孩子们竟能把他们的长辈问得张大了嘴巴:“咱们这地儿,没河,又为嘛叫澜儿河?”如今在乡亲们看来,这里和普通的土地已经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就开始在这建房子、修牛场鸡舍……。
2019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一个人的名字-刘亮程》阅读练习及答案参考.doc

2019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一个人的名字-刘亮程》阅读练习及答案参考文学类阅读在高考语文考试中是必考题型,很多高考生为之头疼,接下来教育为大家带来了2019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一个人的名字-刘亮程》阅读练习及答案参考,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做题积累答题经验。
一个人的名字刘亮程人的名字是一块生铁,别人叫一声,就会擦亮一次。
一个名字若两三天没人叫,名字上会落一层土。
若两三年没人叫,这个名字就算被埋掉了。
上面的土有一铁锨厚。
这样的名字已经很难被叫出来,名字和属于他的人有了距离。
名字早寂寞地睡着了,或朽掉了。
名字下的人还在瞎忙碌,早出晚归,做着莫名的事。
冯三的名字被人忘记五十年了。
人们扔下他的真名不叫,都叫他冯三。
冯三一出世,父亲冯七就给他起了大名:冯得财。
等冯三长到十五岁,父亲冯七把村里的亲朋好友召集来,摆了两桌酒席。
冯七说,我的儿子已经长成大人,我给起了大名,求你们别再叫他的小名了。
我知道我起多大的名字也没用一只要你们不叫,他就永远没有大名。
当初我父亲冯五给我起的名字多好:冯富贵。
可是,你们硬是一声不叫。
我现在都六十岁了,还被你们叫小名。
我这辈子就不指望听到别人叫一声我的大名了。
我的两个大儿子,你们叫他们冯大、冯二,叫就叫去吧,我知道你们改不了口了。
可是我的三儿子,就求你们饶了他吧。
你们这些当爷爷奶奶、叔叔大妈、哥哥姐姐的,只要稍稍改个口,我的三儿子就能大大方方做人了。
可是,没有一个人改口,都说叫习惯了,改不了了。
或者当着冯七的面满口答应,背后还是冯三冯三的叫个不停。
冯三一直在心中默念着自己的大名。
他像珍藏一件宝贝一样珍藏着这个名字。
自从父亲冯七摆了酒席后,冯三坚决再不认这个小名,别人叫冯三他硬不答应。
冯三两个字飘进耳朵时,他的大名会一蹦子跳起来,把它打出去。
后来冯三接连不断灌进耳朵,他从村子一头走到另一头,见了人就张着嘴笑,希望能听见一个人叫他冯得财。
可是,没有一个人叫他冯得财。
冯三就这样蛮横地踩在他的大名上面,堂而皇之地成了他的名字。
中考现代文阅读《古人的名、字、号》答案及解析

【中考现代文阅读答案及解析】古人的名、字、号居然有这么多讲究顾明①古人非常重视人的名字,在取名字方面也有许多的讲究。
而且,他们的命名方式与现在不同,一个人不仅有姓有名,还要另外取字和号。
那么,古人的名、字、号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何谓名、字、号②古时候,一个人出生三个月后,长辈会给他起第一个名字,这就是“幼名”。
③等到他长大成年之时,就要在名之外另取一“字”。
④《礼记·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在古人看来,一个人的“名”只在君王或长辈面前才能使用,而“字”是用来在平辈或晚辈间称呼的。
⑤对于文人雅士,他们常常会为自己取个“别号”,在文章唱和时作为代称,也可以用来自称。
⑥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寓怀”,此三者包含着个人的全部品格。
古人怎样取名⑦每个人的名都将跟随他一生,因此取名是一件非常值得重视的事。
为了慎重地给人命名,春秋时代还讲究“命名之道”。
⑧关于古人取名的原则,《左传·桓公六年》写得明确:“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信,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一些标记和特点,比如某种特殊形状的胎记,与众不同的长相等。
《红楼梦》中贾宝玉因含玉而诞,故名为“宝玉”,当然这有神话的色彩。
义,指的是某人出生时伴随的祥瑞现象。
象,是以相似之物来命名。
孔子名“丘”,因为他出生时头顶是凹下去的,即所谓“圩顶”,父亲便以此为他命名。
所谓假,是指假托万物之名。
孔子有了儿子后,鲁昭公送给他一条鲤鱼,于是他就给儿子取名“鲤”,遵照的就是“取于物为假”的原则。
所谓类,指的是可以取与父亲相似的名字。
⑨此外,古人还提出了取名需避开的六条禁忌,分别是: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如果人名与这几样东西重名,会造成诸多不便。
晋国的僖侯名为“司徒”,宋武公名为“司空”,就废了司徒、司空这两个官名;而鲁献公名“具”,武公名“敖”,就废了具、敖两座山的山名。
(现代文阅读题)念你们的名字阅读训练及答案(湖北年武汉中考语文试题)

念你们的名字阅读训练及答案(湖北年武汉中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题念你们的名字孩子们,当医学院把发榜名单给我时,一百二十个动人的名字,我逐一地念着。
我忍不住覆手在你们的名字上,为你们祈祷。
在你们未来七年漫长的医学教育中,我只教授你们八个学分的国文,但是,我渴望能教你们如何做一个人。
我爱你们的名字!名字是天下父母满怀热望的刻痕,在万千中国文字中,他们所找到的是一两个最美丽、最醇厚的字眼世间每一个名字,都是一篇简短、质朴的祈祷!林逸文唐高骏,你们的父母多么期望你们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孩子;黄自强林敬德,多少伟的期盼寄托在你们身上;邵国宁王为邦,显然你们的父母把你们奉献给苦难的中国我常惊讶,为什么世人不能虔诚地细细体味一个人的名字?为什么我们不懂得恭敬地省察自己的名字?每一个名字,或雅或俗,都自有它的意义和爱心倾注。
这些日子,乡人们念着你们的名字时,也许它已成为桑梓邻里间一个幸运的符号,许多名望与财富的预期已模模糊糊和它联系一起。
许多人用钦羡的眼光望着你们,一方无形的匾已悬在你们的眉际。
有一天,医生会成为你们的第二个名字。
但是,孩子们,什么是医生呢?一件比常人所穿的更白的衣服?一笔更有保障的收入?一个响亮而有荣耀的名字?孩子们,在你们不必讳言的快乐里,抬眼望望你们未来的路吧。
什么是医生呢?孩子们,当一个生命在温湿柔韧的子宫中悄然形成时,你是第一个宣布这个神圣事实的人。
当那蛮横的小东西在尝试转动时,你是第一个窥得他在另一个世界的心跳的人。
当他陡然冲入这个世界,是你,用双掌接住那华丽的初啼;是你,用许多防疫针把成为正常人的权利给了婴孩;是你,用精湛的医术摧毁生命的暗礁,让初生儿扬帆远航。
一个外科医生像周公旦一样,是一个在简单的午餐中三次放下食物走进急救室的人。
有时候,也许你只需为病人擦一点红药水,开几粒阿司匹林;也有时候,你必为病人切开肌肤,拉开肋骨,拨肺叶,将手术刀深入一颗学期在胸腔中的鲜红心脏;有的时候,你甚至必须忍受眼看血癌吞噬一个稚嫩无辜的孩童而束手无策的裂心之痛!你陪同病人走过生命中最黯淡的时刻,你倾听垂死者的最后一声呼吸,探察他最后一次心跳。
2023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 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我们从“参差荇菜,①______ ”看到欢快的劳动场景,从“唧唧复唧唧,②______ ”感受到劳动者的美好形象,从“③______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体会到劳动表现的幸福安宁。
中华古诗文,佳作如林,我们还会发现许多与“劳动”相关的诗文,如陶渊明的“④______ ,悠然见南山”,表现归隐田园的恬淡;柳宗元的“⑤______ ,下见小潭”,寄寓发现美景的欣喜;《岳阳楼记》中的“⑥______ ,此乐何极”,抒发了劳动者的畅快之情。
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2. 结合整本书的阅读,回答问题。
(1)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的思维活动。
阅读《红岩》整本书之后,小冀同学针对《红岩》的结尾部分展开联想,写了一则读书笔记。
请以此为例,为《红岩》开头部分写一则读书笔记。
(2) 小冀同学读完《红岩》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部书后,认为其中许多人物都是课文《纪念白求恩》中说到的“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请结合资料卡,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用与其相关的故事情节加以证明。
成岗龙光华朱赫来保尔•柯察金资料卡: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4.0分)3.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戏剧实践的意义①在文学的意义上,戏剧是一种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与动作实现叙事功能的艺术,这是戏剧体的文学与小说、诗歌、散文之间的表达差异。
因此,戏剧的独特作用并不能仅通过阅读剧本实现,而需要由实践环节最终完成。
②假如说大多数艺术门类所注重的是个性化的情感表达,那么戏剧则注重培养群体化的情感表达,通过多人共处的情境实现人的情感活动。
同一个名字阅读理解及答案

同一个名字阅读理解及答案同一个名字①20年前,我被派驻新泽西州。
我的工作对象是一些波多黎各移民。
他们跑到美国来打工,为制作蔬菜罐头摘番茄、收青菜。
他们携家带口,(幻想梦想)着有朝一日挣足了钱,回波多黎各老家盖上一所房子。
②那一年是我来这个教区的头一年,可沃尔特•詹森却是最后一年了。
他在罐头公司干了40年,即将退休。
过去的25年,他一直在工厂做领班。
他(热爱爱戴)和他一道工作的人们,大家也同样(热爱爱戴)他。
③沃尔特告诉我,当地有一项热闹的传统活动——“回乡之旅”。
每年12月,本教区的2000个波多黎各家庭总要聚会一次,每家拿出5美元,放到一个罐子里,再用一张纸条写上自家的姓名。
然后,大家选出一个人蒙上眼睛,从那些纸条里抽出一张。
被抽中的家庭就可以用这笔钱回波多黎各探亲,快快活活地过上两个星期。
④你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吧沃尔特向我提议我会把你介绍给大家⑤时至今日,我还记得白铁皮屋顶上飘舞的彩带,仿佛还能闻到意大利面食的香气,仿佛还能听到那动听的乐曲。
墙上贴着波多黎各的旅游招贴画,人们围着我和沃尔特,兴奋地指给我看他们的故乡。
我不由得(惊叹惊讶),那真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⑥下午3点,钱都凑齐了。
在抽出幸运家庭之前,主持人叫着沃尔特的名字,当众送给他一块匾,(表彰表扬)他在这里的辛勤工作,感谢他多年来给予大家的关怀和友爱。
热烈鼓掌后,大家请我来抽出那个(幸运幸福)的家庭。
⑦我被蒙上双眼,被人领到一只大鼓旁。
我把手伸进去,抓到一大把纸条,最后只留一张在手里。
⑧我取下眼罩,大声念道:“沃尔特•詹森!”⑨欢呼声震耳欲聋。
人们簇拥着沃尔特,向他道喜,同他热烈拥抱。
⑩喧闹还在继续。
我漫不经心地又把手伸进那只鼓里,抓出一把纸条。
只见每张纸条上都以不同的笔迹写着同一个名字——沃尔特•詹森。
【小题1】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小题2】给文中第④段加上标点。
【小题3】沃尔特•詹森是怎样对待工友的?用原文回答。
【小题4】谈谈你对“只见每张纸条上都以不同的笔迹写着同一个名字——沃尔特•詹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人的名字
刘亮程
人的名字是一块生铁,别人叫一声,就会擦亮一次。
一个名字若两三天没人叫,名字上会落一层土。
若两三年没人叫,这个名字就算被埋掉了。
上面的土有一铁锨厚。
这样的名字已经很难被叫出来,名字和属于他的人有了距离。
名字早寂寞地睡着了,或朽掉了。
名字下的人还在瞎忙碌,早出晚归,做着莫名的事。
冯三的名字被人忘记五十年了。
人们扔下他的真名不叫,都叫他冯三。
冯三一出世,父亲冯七就给他起了大名:冯得财。
等冯三长到十五岁,父亲冯七把村里的亲朋好友召集来,摆了两桌酒席。
冯七说,我的儿子已经长成大人,我给起了大名,求你们别再叫他的小名了。
我知道我起多大的名字也没用一只要你们不叫,他就永远没有大名。
当初我父亲冯五给我起的名字多好:冯富贵。
可是,你们硬是一声不叫。
我现在都六十岁了,还被你们叫小名。
我这辈子就不指望听到别人叫一声我的大名了。
我的两个大儿子,你们叫他们冯大、冯二,叫就叫去吧,我知道你们改不了口了。
可是我的三儿子,就求你们饶了他吧。
你们这些当爷爷奶奶、叔叔大妈、哥哥姐姐的,只要稍稍改个口,我的三儿子就能大大方方做人了。
可是,没有一个人改口,都说叫习惯了,改不了了。
或者当着冯七的面满口答应,背后还是冯三冯三的叫个不停。
冯三一直在心中默念着自己的大名。
他像珍藏一件宝贝一样珍藏着这个名字。
自从父亲冯七摆了酒席后,冯三坚决再不认这个小名,别人叫冯三他硬不答应。
冯三两个字飘进耳朵时,他的大名会一蹦子跳起来,把它打出去。
后来冯三接连不断灌进耳朵,他从村子一头走到另一头,见了人就张着嘴笑,希望能听见一个人叫他冯得财。
可是,没有一个人叫他冯得财。
冯三就这样蛮横地踩在他的大名上面,堂而皇之地成了他的名字。
夜深人静时,冯三会悄悄地望一眼像几根枯柴一样朽掉的那三个字。
有时四下无人,冯三会突然张口,叫出自己的大名。
很久,没有人答应。
冯得财就像早已陌生的一个人,五十年前就已离开村子,越走越远,跟他,跟这个村庄,都彻底的没关系了。
为啥村里人都不叫你的大名冯得财,一句都不叫。
王五爷说,因为一个村庄的财是有限的,你得多了别人就少得,你全得了别人就没了。
当年你爷爷给你父亲起名冯富贵时,我们就知道,你们冯家太想出人头地了。
谁不想富贵呀。
可是村子就这么大,财富就这么多,你们家富贵了别人家就得贫穷。
所以我们谁也不叫他的大名,一口冯七把他叫到老。
虚土庄没有几个人有正经名字,像冯七、王五、刘二这些有头面的人物,也都一个姓,加上兄弟排行数,胡乱地活了一辈子。
他们的大名只记在两个地方:户口簿和墓碑上。
你若按着户口簿点名,念完了也没有一个人答应,好像名字下的人全死了。
你若到村边的墓地走一圈,墓碑上的名字你也不认识一个。
似乎死亡是别人的,跟这个村庄没一点关系。
其实呢,你的名字已经包含了生和死。
你一出生,父母请先生给你起名,先生大都上了年纪,有时是王五、刘二,也可能是路过村子的一个外人。
他看了你的生辰八字,捻须沉思一阵,在纸上写下两个或三个字,说,记住,这是你的名字,别人喊这个名字你就答应.可是没人喊这个名字,、你等了十年、五十年。
你答应了另外一个名字:
起名字的人还说,如果你忘了自己的名字,一直往前走,路尽头一堵墙上,写着你的名字。
不过,走到那里已到了另外一个村子。
被我们埋没的名字,已经叫不出来的名字,全在那里彼此呼唤,相互擦亮。
、而活在村里的人互叫着小名,莫名其妙的为一个小名活着一辈子。
(节选自《虚土》)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中的村庄名为“虚土”,增强了故事的虚构性,而且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让人联想到“虚空”“虚幻”等词语。
B.虚土庄的人们相互之间都只叫对方姓氏加上排行数而成的小名,他们的大名多数都是“榆木”“木叉”等不正经的名字。
C.冯三父子取名为“富贵”“得财”,却不被村民认可,是因为村民不愿冯家独得富贵。
D.作者在文中有不少直接的议论,形象而生动,如以“生铁”被“擦亮”设喻,既新奇又契合村民生活的特征,让人印象深刻。
5.村里没有一个人叫冯三的大名,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村民怎样的心理?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6分)
6.有人称《虚土》为“散文化小说”,请根据节选部分分析其“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6分)
【答案解析】
4.B(B原文说“虚土庄没有几个人有正经名字”是说没有几个人会被别人叫他们大名,并非“榆木”“铁叉”等名字不正经。
)
5.①从俗/从众心理。
村里人都习惯叫别人小名,不叫别人户口簿上的正式名字,这是一种惯性,体现了村民从俗/从众的心理。
②狭隘自私心理。
冯三大名冯德财,村民害怕村里财富都被冯家得去而自己受穷,提防、戒备不叫冯三的大名,这是一种狭隘自私的心理。
③封闭的心理。
村里的人互叫着小名,在村子里生活一辈子,计较着村里的财富被别人得去,从没有想过走出去创造财富或者把村外的财富引进来。
④冷漠的心理。
冯三渴望名字被“擦亮”,自己可以“大大方方”做人,村里人根本不理睬,不会彼此呼唤,互相擦亮,是一种冷漠的心理。
(6分,每条2分)
6.①淡化情节。
小说只有冯七大摆酒席,冯三自叫大名,王五爷细说原因等生活片段的叙写,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甚至没有完整的情节链。
②虚化人物。
小说主要人物是冯三,但缺少个性化的特征,除了大名叫冯得财外,与村中其他人并没有大不同。
③营造意境。
摆脱对人物生活现实的叙写,着力于对风土习俗的描绘以及人物精神世界的刻画,营造出一种迷蒙的氛围。
④抒情性味浓。
小说语言叙事性弱化,多人物心理描写和作家直接的议论,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6分,每条2分,答对任意3条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