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栽培蒲公英技术

合集下载

蒲公英药菜兼用栽培技术

蒲公英药菜兼用栽培技术

蒲公英药菜兼用栽培技术蒲公英别名婆婆丁、黄花地丁等,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野生蒲公英长在路边、沟边、宅畔、荒地、田间及丘陵地带,适应性很强,也可人工栽培。

蒲公英味微苦,可采食鲜嫩根叶食用,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还可用于治疗腮腺炎,乳腺炎和流行性感冒。

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一、特征特性1.植物学特征蒲公英的株高10~20cm,体内具白色乳汁。

莲座状,平展,长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有锯齿,顶裂片较大,基部狭成短叶柄。

花茎树个从基部伸出,上被白色蛛丝毛,中空。

头状花序单生花茎顶端,总苞钟形,淡绿色,外层总苞片披针形,边缘膜质。

舌状花黄色,先端5齿,雄蕊5个,花药黄色,花期5至6月份。

瘦果长圆形,褐色,冠毛白色。

果期6至7月份。

删除瘦果长圆形,褐色,冠毛白色。

果期6至7月份。

种子千粒重0.38g。

2.生长习性蒲公英适应性广,抗逆性强。

抗寒又耐热,早春地温1~2℃时即可萌发,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5~25℃,30℃以上发芽缓慢,叶生长最适温度为20~22~c。

抗旱、抗涝能力较强。

可在各种类型的土壤条件下生长,但最适在肥沃、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上栽培。

二、栽培技术1.日光温室栽培技术(1)适时播种育苗。

6月下旬播种育苗,可以用干子直接播种。

为了使出苗快而整齐,应当提前3d用清水浸种20至24h后,再用清水投洗2~3遍,然后置于20。

左右的室内催芽2d即可播种(催芽期间每天应翻动种子3~4次,以利出芽整齐,并用清水投洗1次)。

若用5mg/kg的赤霉素液或1000mg/kg的硫脲液浸种10至12h,再换清水浸种10至12h,经投洗2~3遍后再催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播种量20~30g/m2,可获子苗约1.5万株。

床土为配制好的营养土,播前浇透底水,播后覆土要薄(刚把种子盖住即可),出苗前注意保温、覆盖无纺布保湿、防雨和遮阳降温。

蒲公英种子和种植方法

蒲公英种子和种植方法

蒲公英种子和种植方法简介蒲公英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分布的野生植物,其花序中的种子成为人们常用的风信子。

这种植物呈现出独特的生长和传播方式,使得它们在草地和花园中得到广泛种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蒲公英种子和种植的方法。

蒲公英种子蒲公英种子是一种硬壳植物种子,具有长而细小的种子绒毛。

这些绒毛起初是白色的,但随着种子成熟,它们会变为浅灰色。

种子绒毛的主要功能是帮助蒲公英种子通过风力传播。

当绒毛上的种子受到风吹时,它们会被扬起,随着风的方向漂浮在空中。

蒲公英种植方法蒲公英是一种非常适合种植的植物,因为它们不仅易于栽培,而且在各种土壤和气候条件下都能生长。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蒲公英种植方法。

1. 购买种子在种植蒲公英之前,您可以向当地花店或园艺中心购买蒲公英种子。

确保您选择高质量的种子,这将有助于您获得健康的蒲公英植物。

2. 准备土壤蒲公英适合在疏松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在种植之前,确保土壤被松散耕种并清除杂草和大型石块。

这将为蒲公英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3. 播种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位置来种植蒲公英。

将种子放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轻拍打或覆盖一小层土壤。

蒲公英种子通常不需要深埋,因为它们需要阳光和空气才能发芽。

4. 浇水和养护一旦种子播种完毕,确保每天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蒲公英的种子通常在7到14天内开始发芽。

一旦幼苗出现,您可以减少浇水量,但确保土壤保持湿润。

5. 防止杂草在蒲公英苗期间,务必定期除去周围的杂草,以确保蒲公英能够获得足够的养分和光线。

可以使用小型除草工具或手工除草。

6. 注意病虫害蒲公英通常较耐病虫害,但仍有可能受到某些病虫害的侵害。

如果您发现蒲公英受到感染或受到其他病虫害的侵害,可以向专业园艺师咨询适当的控制方法。

7. 收割和传播当蒲公英植物长大并开花时,您可以选择将其收割或保留。

如果您决定收割,可以将花朵修剪并把它们放在一个可以容纳种子的容器中。

在蒲公英被风吹散之前,您可以选择把种子从容器中撒播到其他地方。

日光温室蒲公英冻贮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蒲公英冻贮栽培技术
速生 长 。
培育 粗大 的营养 根 ,
需 深 翻 地 , 施 足 基
肥 。6 7 农 家 肥 6m 施 5 0 0公 斤 以 上 , 0 磷 酸氢二铵 3 O公 斤 , 酸钾 2 硫 O公 斤 , 田撒 施 后 , 全 深
35 收 获 当蒲 公英 长 到 1 ~ 2 m 刚现 花蕾 时 (5 . 0 1c 2~ 3 O天 ) 即可 采 收 。采 收时 , 刀少 带点 老 根割 下 , , 用 随 割 随摘 去 枯 叶 , 然后 捆成 小 把 即可上 市 。每 个营养 钵 可 产蒲 公英 1 - 0克 ,每 m 可产 蒲 公英 4公 斤 以 82 上 。在温 室 内采用 冻贮 技术 进行 工 厂化 生产 蒲公 英 . 生长快 、 周期 短 ( 5天左 右 )一 冬 可生产 蒲 公英 5茬 2 , ( 室 内温 度 应 保 持 在 1 - 5 ) 温 0 2 ℃ ,一 栋 3 3 温 3m 的
育 苗 为 好 , 公 英 由 蒲 野 生 变 家 种 后 , 系 根
发 达 ,生 长 旺 盛 , 为
上生 产 蒲 公 英 。 一层 架 高 1 m, 2 紧靠 后墙 ; 第 . 宽 m, 9 第 二 层 架 高 09 宽 l 距 后 墙 05 留过 道 ) 这 .m, m, .m( , 样 可增 加 5 %的 面积 。 公英 移进 温 室 解 冻后 要 及 0 蒲 时浇 水 , 返青 后 结 合 浇 水追 一 次 肥 , 用 喷 壶 喷 3 0 先 0 倍 液 的尿 素 , 随后 再 喷 清水 以防 烧 叶 。之 后 , 经 常 要 保 持 营 养 钵 内土 壤 的 湿 度 , 止 干 旱 、 进 叶 片 快 防 促
润 ,O天左 右 即 可 出齐 。 l
元 计算 , 可创产 值 6万元 以上 , 济效 益 十分 可观 : 经

冬季温室蒲公英栽培技术

冬季温室蒲公英栽培技术

·23·只有合作,才会成功。

吉林蔬菜杂志,圆您致富之梦!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蒲公英具有清热凉血的效果,对于很多因为上火而导致的症状,用蒲公英泡水有一定的缓解和治疗功效。

蒲公英有消炎的作用,一般的炎症感染比如肝炎、盆腔炎、结膜炎、胆囊炎等疾病都有消炎的作用。

蒲公英有清热解毒作用。

研究发现,蒲公英的叶子具有很防治肿瘤的作用。

将新鲜的蒲公英叶子或者是晒干之后的蒲公英用开水进行冲泡,然后代替茶水服用,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以及抵抗肿瘤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更好的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温室冬季栽培蒲公英,由于生育环境条件改善,提高了其产品的产量及品质,丰富了人们冬季的餐桌菜,同时对保护地轮茬栽培降低病害的发生,解决东北农民冬闲问题,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都有极大地现实意义。

冬季温室种植蒲公英,不影响早春茬口其它蔬菜的种植,可有效地提高单位土地面积利用率,由于蒲公英的栽培方式,对防止保护地土壤盐渍化、减少病害的发生,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生产投入,都有很好的实用及推广价值。

1种子采收及处理1.1品种选择东北蒲公英,叶倒披针形,长10~30厘米,花葶多数高10~20厘米,头状花序直径25~35毫米;总苞长13~15毫米;瘦果长椭圆形,麦秆黄色,长3~3.5毫米,喙纤细,长约8~11毫米;冠毛污白色,长8毫米。

花果期4~6月。

东北蒲公英,抗逆性强,品质好、产量高,适合冬季的栽培环境及人们的饮食习惯。

1.2种子采收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二年生植株就能开花结籽,初夏为开花结籽期,每株开花数随生长年限而增多,有的单株开花数达10个以上,开花后13~15天种子即成熟。

在东北一般5月初到6月中旬都有野生种,可到荒山荒坡采集野生的蒲公英种子。

采收的时间一般在上午8、9点钟最好,最晚不要超过11点,因为中午和下午种盘已经干燥,接近成熟的种子容易开裂。

蒲公英的繁殖方式

蒲公英的繁殖方式

播种繁殖:种子播下后覆土1厘米,稍加镇压,播种后盖草保温,出苗时揭去盖草,约6天可以出苗。

移根繁殖:采挖野生蒲公英根进行移栽,最好坐水移栽,以保证成活。

大棚栽培繁殖:10月份进行栽苗,3月份上旬扣棚暖低,一个月即可收获。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
蒲公英多采用种子繁殖。

种子无休眠期,成熟采收后的种子,从春季到秋季可随时进行播种。

根据场需求,冬季也可在温室内播种,露地直播采用条播,在畦面上按行距25-30厘米开前横沟,播幅约10厘米,种子播下后覆土1厘米,然后稍加镇压。

播种量每亩0.5-0.75千克。

平畦撒播,亩用种1.5-2.0千克。

平畦撒播,亩用种1.5-2.0千克、品质优良的蒲公英良种每亩每亩的播种量仅仅为25-50克。

播种后盖草进行保温,出苗时揭去盖草,约6天可以出苗。

移根繁殖
春季或秋季可采挖野生蒲公英的根,移栽个正好的地块内,行株距15cm*10cm。

最好坐水移栽,以保证成活。

于10月份,将育出的苗栽植于事先准备好的温室内,栽植密度为10cm*5cm,注意经常见浇水,选择在元旦-春节期间正好上市。

大棚栽培繁殖
于10月份进行栽苗,方法与前面相同,在3月份的上旬扣棚暖低,经过一个月即可收获。

沙培法
为了使叶柄白嫩部分伸长,在出苗时覆土,每次1-2厘米,4-5次即可从白嫩部分增加5-10厘米。

寒地葡萄、野生蒲公英温室立体栽培技术

寒地葡萄、野生蒲公英温室立体栽培技术

寒地葡萄、野生蒲公英温室立体栽培技术抢早上市葡萄、蒲公英市场售价较高,为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我们试验摸索并推广温室葡萄、蒲公英立体栽培模式。

该模式充分利用空间,在温室内有限的土地上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一般第一年定植葡萄,第二年便可见果,第三年进入丰产期。

第三年秋季在葡萄行间套栽蒲公英,第四年亩产葡萄1600kg,收入19200元;产蒲公英410kg,收入9840元。

两项合计亩产值29040元,亩纯收入22000元左右。

一、栽培模式葡萄采用垄作,蒲公英采用畦作。

为了温室作业方便,有利光照,垄作南北垅向,垄宽60cm。

栽培模式采用1:4栽植,即葡萄栽1垄,其余4垄宽即2.4m,蒲公英种植畦宽2.0 m。

葡萄选用早熟优良种苗“乍娜、潘诺尼亚”,株距1.0m,采用立架,双龙干形,葡萄6月中旬开始上市;蒲公英8月初播种。

直播时由于该品种种子细小,可拌砂土后撒播,出苗后15d左右进行定苗,苗带内苗与苗间距5 cm。

于第二年春季采收上市。

二、栽培要点1.葡萄栽培技术要点(1)架式和整形修剪。

采用立架,双龙干形,霜前半月秋剪,主蔓剪留高度1.2m左右,主蔓上每隔20-30cm留结果枝,留2-3个芽短截,现蕾期春剪,按生长势选留花序蔓,长势强的留2穗,中等的留一穗,弱的不留,每穗果上留7片叶掐尖,延长枝长度13片叶左右,平时注意打杈,打杈时留1-2片叶。

随时摘除卷须。

在花序完全出现至开花前进行掐穗尖,去副穗。

(2)田间管理。

要勤松土,有利于水分渗透,提高地温。

秋季上冻前在树行一侧60cm处开沟25-30cm深,每棵树施熟粪12.5-15kg;春季萌芽前在树中间0.5m处挖25-30cm深坑,亩施20-30kg氮肥;幼果膨大期每亩混施氮肥、磷酸二铵各15kg;浆果着色期每亩施钾肥20kg。

开花前3-5d浇花前水,浆果开始膨大时浇催果水,花期和果实膨大期要严格控水。

(3)扣棚加温。

应用长寿膜防寒保温,温室栽培葡萄不用埋土防寒,不用下架。

蒲公英种植方法和时间

蒲公英种植方法和时间

蒲公英种植方法和时间
蒲公英最佳种植时间在春季的三到五月份和秋季的八到十月份,此时气候条件比较适宜,种植前要选择一块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对其进行深翻施肥,浇一次透水,如果是春天种植要进行催芽,秋天种植则可以直接播种。

蒲公英种植时间与方法
1、种植时间
蒲公英最佳种植时间是在春秋两季,春季通常是三到五月份,秋季通常是八到十月份,这个时间气候条件比较温和,且阳光充足,自然条件下就能够满足蒲公英种子发芽和后期植物生长的需求,成活率比较高且便于管理。

2、土壤选择
蒲公英是耐性比较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的草本植物,
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为了能让其充分生长,利用养分,可以选择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深翻,施用足够的基肥,种植前浇一次透水,保持土壤湿润。

3、种子处理
如果是在春季种植蒲公英种子,要对其进行催芽处理,将种子放在五十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浸泡二十四小时取出,再将其放在湿毛巾上自然放置两天左右即可种植。

如果实在秋季播种,则不需要进行催芽处理,直接播种。

4、后期管理
蒲公英对水分的要求比较高,种植的过程中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但对肥力的要求不高,种植前施一次基肥,生长过程中每个季节追肥一到两次即可,可以用腐熟的有机肥,等蒲公英长出新叶后就可以进行移栽定植。

蒲公英的种植方法及栽培技术

蒲公英的种植方法及栽培技术

蒲公英的种植方法及栽培技术一、蒲公英的简介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野草,也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的学名为Taraxacum officinale,属于菊科植物,生长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在温带和寒带地区。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蒲公英的种植方法1.选址蒲公英喜欢生长在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环境中。

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要注意这些因素。

最好选择阳光充足、风景优美、空气新鲜的地方。

2.准备土壤蒲公英喜欢生长在肥沃而松软的土壤中,因此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可以将土壤与有机肥料混合后平均撒布在整个种植区域上,并用锄头将其深度耕作。

3.播种蒲公英可以通过根茎或者种子进行繁殖。

如果使用根茎进行繁殖,则需要将根茎切成小块,然后在土壤中埋下。

如果使用种子进行繁殖,则需要将种子均匀撒布在土壤表面上,并用锄头轻轻压实。

4.浇水在播种后,需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度浇水,以免导致蒲公英根部烂掉。

5.施肥蒲公英生长期较长,需要定期施肥。

可以使用有机肥料或者化学肥料进行施肥。

有机肥料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蒲公英的栽培技术1.修剪蒲公英生长迅速,容易形成杂草丛生的情况。

因此,在生长期间需要定期修剪。

可以使用剪刀或者割草机进行修剪。

2.除草除草是蒲公英栽培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可以手工除草或者使用除草剂进行除草。

手工除草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并且不会对植物造成伤害。

3.控制温度和湿度蒲公英喜欢温暖而湿润的环境,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

可以使用遮阳网或者喷水器进行控制。

4.防治病虫害蒲公英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以使用农药或者天然植物提取物进行防治。

四、蒲公英的收获和储存1.收获蒲公英的花和根茎都可以作为中药材使用。

一般来说,花期结束后就可以开始收获了。

可以用剪刀将花剪下来,并晾晒或者烘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室栽培蒲公英技术
挖根与修整一般在6月至上冻前,到野外挖母根,挖时选择叶片肥大, 根粗壮的野生蒲公英做母根,挖好的根部要进行整理,去掉老叶,保留主根顶芽,顶芽剪成5cm长。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rlicum)为菊科多年生草木植物,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在曰本、美国和欧洲国家得以开发利用,成为特殊的蔬菜和食品,现在冬季食用新鲜蒲公英,供不应求,价格是普通蔬菜的2倍以上。

所以研究蒲公英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栽培技术,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蒲公英的形态特征
蒲公英主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叶为根出叶,排成莲座状;叶片矩圆状针形,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6 —15cm,宽2 一3.5cm,先端尖或钝,基部狭窄,下延成叶栖状,边缘浅裂或作不规则羽状分裂,裂片齿牙状或三角状,生长于山坡草地、河岸、沙地及田野间,抗旱、抗涝能力很强。

蒲公英属短日照植物,高温短H照条件下有利于抽薑开花,较耐阴,但光照条件好,则有利于茎叶生长。

二、温室蒲公英栽培技术
1、整地和施肥准备: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70kg,磷酸二氢钾
25kg,深翻15cm,搂平做成lm宽的池子,池与池间距为30cm, 准备定植。

2、挖根与修整一般在6月至上冻前,到野外挖母根,挖时选择叶片肥大,根粗壮的野生蒲公英做母根,挖好的根部要进行整理,去掉老叶,保留主根顶芽,顶芽剪成5cm长。

3、定植:定植按行距10cm开沟,将修整好的母根按株距2cm植入沟内,埋好土,一个定植池完后再浇足水,再覆沙上7cm,搂平。

三、田间管理
1、浇水:2周后苗全部岀齐,按行距松土,视土壤墻情浇水。

2、施肥:新叶长5cm时在行距之间沟一个沟,每667平方米施尿素25kg,再覆土。

3、采收:蒲公英长到20cm左右,开始割收,刀入士5cm割收,每250g 为1捆上市。

4、下茬管理:第1茬割收完,将土搂平,复原池,2周内不许浇水, 防止烧根长蛆。

以后将好第1茬管理进行。

一般蒲公英可收5茬,前儿茬的经济效益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