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物理专题16热学
2018年全国卷高考物理总复习:热学 习题专训(含答案)

2018年全国卷高考物理总复习《热学》习题专训1.下列说法中正确是________。
A.物体中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等于物体的内能B.橡胶无固定熔点,是非晶体C.饱和汽压与分子密度有关,与温度无关D.热机的效率总小于1E.对于同一种气体,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答案】BDE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布朗运动并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C.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r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D.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答案】AB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扫地时,在阳光照射下,看到尘埃飞舞,这是尘埃在做布朗运动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向真空自由膨胀时,体积增大,熵增大C.自然界中自发进行的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物理过程都具有方向性D.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E.一定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分子每秒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答案】BCE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B.雨伞伞面上有许多细小的孔,却能遮雨,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作用C.橡胶无固定的熔点,是非晶体D.热机的效率可以100%E.气体很容易充满整个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答案】ABC5.近期我国多个城市的PM2.5数值突破警戒线,受影响最严重的是京津冀地区,雾霾笼罩,大气污染严重。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漂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对人体形成危害。
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
下列关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PM2.5的尺寸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相当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C.温度越低PM2.5活动越剧烈D.倡导低碳生活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E.PM2.5中颗粒小一些的,其颗粒的运动比其它颗粒更为剧烈【答案】ADE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8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题库考点十六 热学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 版,请按住Ctrl ,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十六 热学1.(2018·全国卷I ·T33(1))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开始,经历过程①、②、③、④到达状态e 。
对此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B.过程②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C.过程④中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状态c 、d 的内能相等E.状态d 的压强比状态b 的压强小【解析】选B 、D 、E 。
过程①为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有ab abp p T T =,因为温度逐渐增加,则气体的压强逐渐增加,故选项A 错误;过程②气体体积增加,则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故选项B 正确;过程④中为体积不变,则气体对外界不做功,外界对气体也不做功,即W=0,理想气体的温度降低,则内能减少,即ΔU<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 可知Q<0,则气体向外界放出了热量,故选项C 错误;状态c 、d 的温度相等,则分子平均动能相等,理想气体没有分子势能,则内能相等,故选项D 正确;连接Ob 、Od ,根据pV T =C 得T pV C=,Ob 斜率大于Od 斜率,则状态d 的压强比状态b 的压强小,故选项E 正确。
2.(2018·全国卷II ·T33(1))对于实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B.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C.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D.气体的体积变化时,其内能可能不变E.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解析】选B 、D 、E 。
实际气体的内能包括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和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整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均无关。
改变气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易错警示】本题易忽视题中所研究的为实际气体,从而错误地按理想气体模型处理,而导致漏选B 。
2018年高考物理3-3热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2018年高考物理3-3热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2018年高考物理3-3热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一、分子动理论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体积很小,通常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分子质量也很小,一般分子质量的数量级为10^-26kg。
微观量包括分子体积V、分子直径d、分子质量m,而宏观量包括物质体积V、摩尔体积V_A、物体质量m、摩尔质量M和物质密度ρ。
2、能在液体(或气体)中做布朗运动的微粒都是很小的,一般数量级在10^-6m以下。
这种微粒肉眼是看不到的,必须借助于显微镜。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一定同时存在,且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快,实际表现出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的合力。
分子力的表现及变化,对于曲线注意两个距离,即平衡距离r(约10^-10m)与10r。
二、温度和内能1、统计规律:单个分子的运动都是不规则的、带有偶然性的;大量分子的集体行为受到统计规律的支配。
多数分子速率都在某个值附近,满足“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
2、分子平均动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的平均值。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温度相同时任何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相等,但平均速率一般不等(分子质量不同)。
3、分子大小:分子大小通常用球体模型来描述,直径数量级为10^-10m。
可以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即d=V_S/4V,其中V_S为单分子油膜的面积,V为滴到水中的纯油酸的体积。
体积有关。
对于气体,还与气体的压力有关。
4)内能的改变可以通过做功或热传递来实现。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的改变等于做功和热传递的总和。
5)布朗运动是固体微粒在液体中的无规则运动,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而产生。
它不是固体微粒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在温度较高时,XXX运动更加剧烈。
6)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r有关。
当r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增强,分子势能减小;当r减小时,分子间斥力增强,分子势能也减小。
热学-新课标高考(2008-2018)全国理综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

新课标高考(2008-2018年)全国理综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第13章热学一、选择题1.(2010年)33.[物理——选修3-3](1)(5分)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答案】BC2.(2011年)33.【物理——选修3-3】(1)(6分)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
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 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B 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其状态也一定不变C 若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段升高,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D 气体温度每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E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答案】ADE3.(2012年)13.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增加物体的内能,必须对物体做功或向它传递热量B.对某物体做功,必定会使该物体的内能增加C.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D.不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E.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过程.【解析】A、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故A正确;B、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仅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不一定增加,故B错误;C、D、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表示为: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动作的热机,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这句话强调的是不可能“不产生其它变化”;即在引起其他变化是可能的;故C正确,D 错误;E、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故E正确.【答案】ACE.4.(2013年)33.【物理—选修3-3】(1)(6分)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
2018年高考物理+答案详解

由F
= kx
可得: k= F = x
mg x2 − x1
0.100 9.8 =(3.775 −1.950)10−2
N / m 53.7N / m
。
考点: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
7
启达教育
10.(10 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探究在 25℃~80℃范围内某热敏电阻的温 度特性。所用器材有:置于温控室(图中虚线区域)中的热敏电阻 RT,其标称值( 25℃时的 阻值)为 900.0Ω;电源 E(6V,内阻可忽略);电压表 V(量程 150mV);定值电阻 R0(阻 值 20.0Ω),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为 1000 );电阻箱 R2(阻值范围 0~999.9 );单刀 开关 S1,单刀双掷开关 S2。
E0=0,由动能定理可知 Ek-E0=Fs,即 Ek=Fs,所以 Ek 与 s 成正比。
另外 Ek = 1 mv2 = 1 ma2t2 = p2 ,ACD 错误。
2
2
2m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
2. 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 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 直向上的力 F 作用 在 P 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 x 表示 P 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 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 F 和 x 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6
启达教育
9.(5 分)如图(a),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顶端,下端悬挂一托盘;一标尺由游标和主尺构
成,主尺竖直固定在弹簧左边;托盘上方固定有一能与游标刻度线准确对齐的装置,简化为
图中的指针。
现要测量图(a)中弹簧的劲度系数。当托盘内没有砝码时,移动游标,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
2018届高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热学 (共29张PPT)

专题 定位
热学
纵览近几年高考 , 该模块一般考两 个题 , 一个选择题 , 一个计算题 . 选 择题知识点琐碎,考查点多;计算题 一般考查气体实验定律、理想气体 状态方程的应用。
本讲内容在考试大纲中有14个Ⅰ级 应考 考点,1个Ⅱ级考点。由于本讲内容 建议 琐碎,考查点多,因此在复习中应 注意梳理出知识点,进行理解性记 忆。
专题七
考点一 考点二
第1讲
热学
高考真题 高频考点 高考模拟
知识网络
-7-
考点三
典题2(多选)(2017全国Ⅱ卷)如图,用隔板将一绝热汽缸分成两部 分,隔板左侧充有理想气体,隔板右侧与绝热活塞之间是真空。现 将隔板抽开,气体会自发扩散至整个汽缸。待气体达到稳定后,缓 慢推压活塞,将气体压回到原来的体积。假设整个系统不漏气。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气体自发扩散前后内能相同 B.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增大 C.在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D.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E.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专题七
考点一 考点二
第1讲
热学
高考真题 高频考点 高考模拟
知识网络
-12-
考点三
固体、液体和气体(M) 典题4(多选)(2017山东泰安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E ) A.小雨滴呈现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B.给车胎打气,越压越吃力,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C.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表示空气中水蒸气离饱和状态越 远 D.常见的金属都是非晶体 E.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专题七
考点一 考点二
第1讲
热学
高考真题 高频考点 高考模拟
知识网络
2018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热学课件 (共97张)(全国通用)

高频考点 题组冲关
真题试做 新题预测
限时规范训练
高频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微观量的估算 知识提炼
1.分子的大小 (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 mol-1. Vmol (2)分子体积:V0= (占有空间的体积). NA Mmol (3)分子质量:m0= . NA
(4)估算微观量的两种分子模型 3 6V 0 ①球体模型:直径为 d= . π ②立方体模型:棱长为 d= V0. 2.油膜法测分子的大小 油的体积为 V,形成的单分子膜的面积为 S,则油分子直径 V 为:D= S . 3
专题七
选考部分
第 17 讲 热学
微网构建
知识 规律
思想 方法
核心再现及学科素养 (1)分子动理论: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 10-10m;分子永不停 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2)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1 p2 V1 V2 ①p1V1=p2V2;② = ;③ = ; T1 T2 T1 T2 p1V1 p2V2 ④ = . T1 T2 (3)热力学定律. ①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 ②热力学第二定律: 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 都具有方向性. (1)物理思想:理想化模型思想、控制变量思想. (2)物理方法:类比法、假设法、转换研究对象法.
2 4π p R 0 即 mg=p0S=p0×4πR2,故大气层的空气总质量 m= g ,空
m 4πp0NAR2 气分子总数 N=MNA= Mg .由于 h≪R,则大气层的总体积 V=4πR2h,每个分子所占空间设为一个棱长为 a 的正方体,则有 3 Mgh Na3=V,可得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a= . p0NA
解析:选 ACE.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悬浮在 液体中的小颗粒的运动,它反映了液体分子的运动,A 正确;若 取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的分子势能为零,则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 r0 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势能随间距的减小而减小(此时分 子力做正功),当分子间距离小于 r0 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 势能随间距的减小而增大(此时分子力做负功),故 B 错误;将两 个铅块用刀刮平压紧后便能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 正确; 用打气筒向篮球充气时需用力, 是由于篮球内压强在增大, 不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 错误;物体的内能取决于温度、体积 及物体的质量,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大,E 正确.
2018年江苏高考物理热学题精炼

选修3-3高考真题精炼1.江苏2012年(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的有 _________.(A) 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B) 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C) 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D) 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2)密闭在钢瓶中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大. 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分析,这是由于 分子热运动的 _________增大了. 该气体在温度T 1、T 2 时的分子速率分布图象如题12A-1 图所示,则T 1 _________(选填“大于冶或“小于冶)T 2.(3)如题12A-2 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经等压过程到状态B. 此过程中,气体压强p =1.0*105 Pa,吸收的热量Q =7.0*102J,求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量.2.江苏2013年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依次经过状态B 、C 和D 后再回到状态A 。
其中,A B →和C D →为等温过程,B C →和D A →为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
这就是著名的“卡诺循环”。
(1)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A B →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B )B C →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C )C D →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D )D A →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不发生变化(2)该循环过程中,内能减小的过程是___▲____ (选填“A B →”、“B C →”、“C D →”或“D A →”)。
若气体在A B →过程中吸收63kJ 的热量,在C D →过程中放出38kJ 的热量,则气体完成一次循环对外做的功为___▲____ kJ 。
(3)若该循环过程中的气体为1mol ,气体在A 状态时的体积为10L ,在B 状态时压强为A 状态时的23。
求气体在B 状态时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2316.010A N mol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3.江苏2014一种海浪发电机的气室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