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一、选择题:1. 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 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B. 与它的位移成正比C. 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 与它的动量成正比2. 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3. 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b和c,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5 cm,bc=3 cm,ca=4 cm。
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衡于a、b的连线。
设小球a、b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则()A. a、b的电荷同号,B. a、b的电荷异号,C. a、b的电荷同号,D. a、b的电荷异号,4. 如图,导体轨道OPQS固定,其中PQS是半圆弧,Q为半圆弧的中心,O为圆心。
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
OM是有一定电阻。
可绕O转动的金属杆。
M端位于PQS上,OM与轨道接触良好。
空间存在半圆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现使OQ位置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到OS位置并固定(过程Ⅰ);再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一定的变化率从B增加到B'(过程Ⅱ)。
在过程Ⅰ、Ⅱ中,流过OM的电荷量相等,则等于()A. B. C. D. 25. 如图,abc是竖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ab水平,长度为2R:bc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的圆弧,与ab相切于b点。
一质量为m的小球。
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自a点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小球从a点开始运动到其他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A. 2mgRB. 4mgRC. 5mgRD. 6mgR6. 如图,两个线圈绕在同一根铁芯上,其中一线圈通过开关与电源连接,另一线圈与远处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在纸面内的直导线连接成回路。
2018全国卷I高考物理试卷分析【精选】

2018全国卷试卷分析高考《考试大纲》内容要求:重点考察学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重点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广泛应用。
试卷知识覆盖面广,从多角度,有层次地考查学生物理知识的理解与物理模型的建立,以及物理思维能力的应用,在考查知识的同时,也考查学生的“理解、推理、分析综合、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和实验”五种基本能力。
结构分析:全国卷整体上结构没有什么变化,结构图如下所示,全卷物理部分内容包括选择8题,实验2题,计算4题。
其中选择题部分14-18题为单项选择,19-21为多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计48分。
实验题部分22-23题,22题为力学实验题,23题为电学实验题,力学实验题为5分,电学实验题为10分,与往年一样,力学实验题分值小于电学实验题。
计算题部分4题,分别必修部分24题力学题、25题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选修部分33题热学部分、34题机械波与光的部分。
内容分析:考查知识与2017年比较有一定的变化,主干知识考查内容包括力学中动量守恒定律、平抛运动、机械能、运动学、静电场、热力学、电磁学知识点包括电势与电势能、电磁感应、安培力、洛伦兹力(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非主干知识考查相比于2017年,少了选修3-5原子物理学部分。
总体上考查的物理模型比较常规,但在题目中是稳中求新,更加注重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重点知识的考查更加注重的是综合应用,往往一个题目考查的是多个知识点,如14题考查了动能与运动的知识、15题考查了牛顿运动定律和相关的图像、25题考查类平抛、带电粒子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等。
重视对于题目的理解与阅读,不少题目的题干都比较长,题目内容和信息量很大,要求学生可以从题目中快速准确的提取有效的信息,并且读懂题目的含义,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才能得到正确答案。
数学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在试卷中的是高中物理必考的能力,比如15题、23题都需要利用数学中的图像模型来解决问题。
选修知识考查的部分变化比较小,选修3-3的部分考查的仍然是分子运动论、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运用。
2018年高考真题:高考全国卷II理综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选择题:1. 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B.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受力分析,找到能影响动能变化的是那几个物理量,然后观测这几个物理量的变化即可。
木箱受力如图所示:木箱在移动的过程中有两个力做功,拉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所以动能小于拉力做的功,故A正确;无法比较动能与摩擦力做功的大小,CD错误。
故选A点睛:正确受力分析,知道木箱在运动过程中有那几个力做功且分别做什么功,然后利用动能定理求解末动能的大小。
2. 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
若一个50 g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 ms,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A. 10 NB. 102 NC. 103 ND. 104 N【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估算题,所以大致要知道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m,可以利用动能定理或者机械能守恒求落地时的速度,并利用动量定理求力的大小。
学#科网设鸡蛋落地瞬间的速度为v,每层楼的高度大约是3m,,落地时受到自身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规定向上为正,,解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103 N,故C正确故选C点睛:利用动能定理求出落地时的速度,然后借助于动量定理求出地面的接触力3. 2018年2月,我国500 m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5.19 ms,T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A. B.【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合这两个公式求解。
设脉冲星值量为M,密度为,故C正确;故选C&科网4. 用波长为300 nm的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19 J。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34 J·s,真空中的光速为8 m·s-1,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的单色光的最低频率约为()14 Hz14 Hz15 Hz15 Hz【答案】B点睛:本题比较简单,知道光电效应方程并利用方程求解即可。
2018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及2019年高考备考建议

与全反射
律与折射率
折射率、机械波
核反应和动量与能 光电效应和动量 光电效应的理解、
35 量观点的应用
与能量问题
动量定理的应用
备注:2016 年全国卷改革后,把选修 3-5 纳入必修,故 2017 跟 2018 年都没有出现 35 题
第三、2018 全国 I 卷物理命题特点
1、命题难度有所下降 今年整体的难度都比往年有所下降,选择题计算量变少,考察也以基本概念跟基本公式应用为主;实
10
12
学与能量学的结合,25 题一般为电磁学与能
常规题型,四道题目必
量学的结合。实验题考查主要涉及力学与电
须作答。
20
学实验原理、实验误差分析,难度适中。计
33 选考题
34
算题主要涉及能量分析,难度较大。
15
两道题目中选择一道进
33 题为选修 3-3 的考查,34 题为选修 3-4 的
行作答,如果两题都做, 15
要求的。
应用,难题侧重物理思维的综合应用。
多选题,四个选项中有
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一般 19-20 为中档题,21 题为难题。中档题
求的,全部选对得 6 分, 注重物理多个考点的联系,难题注重与数学
21
6
选对但不全得 3 分,有
思维的结合。
22 23 24
必考题
25
选错的得 0 分
5
22、23 题为实验题,24 题一般为力学、运动
3、继续加强与数学分析的结合 今年的考题继续加强了数学分析,从第一道选择题开始就渗透了数学的函数关系式分析,一直到后面
的相似三角形、几何关系等,数学分析的普及面比以往都要广,这个也是近几年全国卷的一大特点。
2018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Ⅰ卷)评析

2018年物理试题(Ⅰ卷)评析14.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答案】B【评析】本题以高铁启动为素材,涉及的知识点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动能、动量的概念,旨在考查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重在考查理解能力。
本题抽样统计难度为0.59,是一道容易题;区分度为0.63,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本题有14.30%的考生错选了A项,15.9%的考生错选了C项,10.8%的考生错选了D项。
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在高铁启动阶段,列车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v=at,由动能的表达式E k=12mv2可知,列车的动能与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选项A、C错误;由v2=2ax可知,列车的动能与位移x成正比,选项B正确;结合动量的表达式p=mv可得,列车的动能22kpEm,即列车的动能与列车动量的二次方成正比,选项D错误。
从核心素养的命题导向看,本题考查了运用“能量观”解决问题。
根据动能定理,列车获得的动能等于合外力对列车做的功,而列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合外力恒定,故E k=W∝x,选项B正确。
15.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答案】A【评析】本题以常见的竖直平面内的弹簧模型为情境,涉及牛顿运动定律、胡克定律等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简单应用,重在考查推理能力。
本题抽样统计难度为0.69,是一道容易题;区分度为0.54,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本题有4.3%的考生错选了B项,17.8%的考生错选了C项,9.20%的考生错选了D项。
这类图像题首先要依据物理规律推导出相应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再对比图像进行选择。
2018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全国卷Ⅰ)-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 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 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B. 与它的位移成正比C. 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 与它的动量成正比【答案】B2. 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力随位移变化的图线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由牛顿运动定律,F-mg-F弹=ma,F弹=kx,联立解得F=mg+ma+kx,对比题给的四个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
#网【点睛】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主干知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贯穿高中物理。
3. 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b和c,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5 cm,bc=3 cm,ca=4 cm。
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衡于a、b的连线。
设小球a、b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则()A. a、b的电荷同号,B. a、b的电荷异号,C. a、b的电荷同号,D. a、b的电荷异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库仑定律、受力分析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对小球c所受库仑力分析,画出a对c的库仑力和b对c的库仑力,a对c的库仑力为排斥力,ac的电荷同号,b对c的库仑力为吸引力,bc电荷为异号,所以ab的电荷为异号。
设ac与bc的夹角为θ,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几何关系、库仑定律可得,F ac=k’,F bc=k’,tanθ=3/4,tanθ= F bc / F ac,ab电荷量的比值k=,联立解得:k=64/27,选项D正确。
【点睛】此题将库仑定律、受力分析、平行四边形定则有机融合,难度不大。
&网4. 如图,导体轨道OPQS固定,其中PQS是半圆弧,Q为半圆弧的中心,O为圆心。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考试题评析——以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物理试题为例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考试题评析——以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物理试题为例近年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其核心思想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高考作为中国学生人生道路中的一道重要关口,其试题的设计与命题思路在推动核心素养发展上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以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物理试题为例,从核心素养角度对其进行评析,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
首先,通过分析该试题中的选择题,我们可以看出核心素养的培养思路。
选择题在高考试题中占据较大比例,涵盖了物理中的基本知识点和运用能力。
试题设计者在命题中考虑到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公式的掌握,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题目中有一道关于光速的选择题,要求学生根据科学实验模拟进行思考和判断。
这种问题设计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模拟的方式来研究问题,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实验设计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次,高考试题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试题的设计中,有多道涉及图表分析和数据处理的题目,要求学生对给定的数据和图表进行观察、分析和解释。
这种设计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对于定量分析和数据处理的需求。
例如,试题中对车辆刹车距离与刹车时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计算来分析并得出结论。
这样的题目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高考试题还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例如,试题中的阅读理解、设计题和开放性题目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其中,设计题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加速器,从而考察学生对于物理原理的理解和对实际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
此类题目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考试题评析,以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物理试题为例,从选择题的设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2018年高考物理全国1卷(精美解析版)

2018年高考物理全国1卷(精美解析版)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卷Ⅰ)物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答案】B23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行于a、b的连线。
设小球a、b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则A.a、b的电荷同号,16k=B.a、b 的电荷异号,916k=9C.a、b的电荷同号,64k=D.a、b的电荷异号,2764k=2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库仑定律、受力分析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对小球c所受库仑力分析,画出a对c的库仑力和b对c 的库仑力,a对c的库仑力为排斥力,ac的电荷同号,b 对c的库仑力为吸引力,bc电荷为异号,所以ab的电荷为异号。
设ac与bc的夹角为θ,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几何关系、库仑定律可得,F ac=k’,F bc=k’,tanθ=3/4,tanθ= F bc / F ac,ab电荷量的比值k=,联立解得:k=64/27,选项D正确。
【点睛】此题将库仑定律、受力分析、平行四边形定则有机融合,难度不大。
4517.如图,导体轨道OPQS 固定,其中PQS 是半圆弧,Q 为半圆弧的中点,O 为圆心。
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
OM 是有一定电阻、可绕O 转动的金属杆,M 端位于PQS 上,OM 与轨道接触良好。
空间存在与半圆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
现使OM从OQ 位置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到OS 位置并固定(过程I );再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一定的变化率从B 增加到B '(过程II )。
在过程I 、II 中,流过OM 的电荷量相等,则B B '等于 A .54B .32C .74D .2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电磁感应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018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博罗中学: 周其达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卷物理部分,以《2018年物理考试大
纲》为命题指导思想,严格遵循考纲,注重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规
律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考
查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中规中
矩,没出现偏题怪题,很好地体现了对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的考查,特
别是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和联系实际生活的理念。今
年试题涉及字符3132个(去年3145个),阅图量20个(去年19个),
与2017年全国卷(Ⅰ卷)相比,阅读量与阅图量基本不变。今年试
题突出对中学物理的主干知识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必考部分
只考察“力学”部分与“电磁学”部分,其中“力学”与“电磁学”
各占6道;分值上“力学”部分占41分,“电磁学”部分占54分,
去年考查的选修3-5近代物理知识今年没有出现。试卷的整体难度适
中,选择题难度较去年难,主要是运算量增加,灵活性较强,有较好
的区分度,估计得分会下降。但实验题考查比较基础,像23题只要
有耐心细心地描点连线,基本就可以拿下这10分。计算难度有一定
程度降低,题目阅读量不大,表达的意思明朗,运算量比去年减少较
多,对物理知识、物理规律综合运用能力和物理学科素养要求较高。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卷物理双向细目表
题号 题型 考查知识点 难度 定性/定量
14 选择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动能容易 定量计算
15 选择牛顿第二定律及胡克定中 定量计算
16 选择点电荷的静电场叠加 中 定量计算
17 选择电磁感应的电路综合 难 定量计算
18 选择功能关系与运动规律综难 定量计算
19 选择电磁感应感应电流方向 容易 定性分析
20 选择天体运动双星系统 难 定量计算
21 选择静电场与功能关系综合 难 定量计算
2
22 实验游标卡尺读数及胡克定基础 半定量
23 实验热敏电阻测量及分析 容易 半定量
24 计算 竖直上抛运动与动量守中 定量
25 计算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运动 中 定量
33选考气体实验定律与热力学基础 半定量
33选考气体实验定律 基础 定量
34选考光的折射定律 基础 定量
34选考机械波的传播 基础 定量
一.内容覆盖面广
“Ⅱ”级要求内容分值必考部分88分,为必考总分值的92.6%;
全卷98分,为全卷总分的89%;覆盖率高
试题内容涉及“考试大纲”能力要求“Ⅱ”的有15个部分的内容,
其中3个在选考部分:
14题:动能大小公式与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5题:牛顿第二定律
16题:点电荷的电场(结合平衡问题)
17题: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8题:机械能及功能关系
19题:电磁感应(感应电流产生条件、楞次定律)
20题: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21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24题:竖直上抛运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5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
3
运动
33题:(选考) 气体的等温变化规律应用
34题:(选考) 光的折射定律应用及波横的图象
内容涉及“考试大纲”能力要求“Ⅰ”的有7个部分内容,其中
在必考部分3个:
14题:胡克定律
17题:电磁感应(磁通量)
22题:胡克定律、游标卡尺的读数
23题: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电阻箱的读数
33题:(热力学第一定律)
二.数学运算能力要求进一步加强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一直考高中必考的能力,全国
I卷仅仅19题是不需要运算的。15题、23题、都属于图像问题,但
同样需要数学表达式与图像的数像结合,考查学生对图像的认识、理
解和应用能力。其他的各题都需要数学运算,这刚好击中广东考生的
薄弱环节,需要下届考生认真对待。
三.易、中、难比例合理,以中等难度为主
选择题、实验题和计算题三种题型的难度起点都较低,都是由易到难
的连续性难度设计,易、中、难比例合理,以中等难度为主,拓宽难
度分布范围,对大部分层次的考生进行了有效的区分。试题回避过难、
过繁的题目,注重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核心思维方法的考查。
4
解题过程只要掌握基本方法,大部分题目都能找到解题思路,对于注
重基础的学生会有较大的优势。
三.重视知识的生活实际综合应用
譬如第15题综合考查了弹簧上重物上升中牛顿运动定律和相关
力学图像,第15题综合考查了燃放烟花的竖直上抛运动和动量守恒
定律。
整体来说,整套题难度与17年基本持平,知识点的考查略有变
化,全国I卷中没有关于选修3-5近代物理知识的考查。选做题部分
变化很小,选修3-3选做题依然考查的是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第一
定律,计算题还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选修3-4还是机械波和
光学的考察,只是题型相比17年有了变化,考查的是机械波,比起
几何光学的计算,难度略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