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智能化一级单位
全国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企业名录(2010年3月)

C131000059 上海迅发装潢工程有限公司 C132001258 苏州工业园区科特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C137000479 山东金马工业集团日照日晖装饰工程 有限公司 C137000429 山东自立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C144002709 广州市番禺莲田有限公司 C144003219 广东省华侨建筑装饰公司 C132004028 无锡市锦绣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C134001418 安徽省三乐门窗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C137002851 山东美达钢幕工程有限公司 CW13100033 上海康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1 C131000857 上海嘉春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C132006758 南京金陵建筑装饰有限责任公司 C137004603 青岛高科技工业园鑫山幕墙门窗工程 有限公司 C132007090 徐州建筑装璜有限公司
江苏德容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江苏德容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江苏德容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江苏德容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空产品服务液压油、金属材料、装饰材料、日用百货、电子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江苏智能化一级资质公司

建筑智能化一级资质企业江苏达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江苏省南京竞丰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江苏省江苏盛华系统集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消防设施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江苏省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江苏省南京市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江苏省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江苏省江苏中科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江苏省江苏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江苏省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江苏省江苏智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江苏省江苏三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江苏省南京美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江苏省江苏怡和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江苏省中博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江苏省南京协成楼宇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江苏省常州华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江苏省中投建设江苏有限公司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江苏省苏州文正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消防设施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江苏省江苏南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江苏省江苏九天建设有限公司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江苏省江苏省邮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锦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江苏省苏州天亿达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江苏省南京广播电视系统工程公司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壹级江苏省苏州尚高科技有限公司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壹级江苏省江苏兴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壹级江苏省江苏中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壹级,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壹级,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壹级,消防设施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壹级江苏省江苏国泰新点软件有限公司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壹级江苏省除了这些一体化一级资质的以外,还有很多双甲的公司,和施工一级资质的公司。
江苏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

江苏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2.05.31•【字号】•【施行日期】2022.08.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2022年5月31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数字技术创新第三章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第四章数字产业化第五章产业数字化第六章治理和服务数字化第七章数据利用和保护第八章保障和监督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数据要素依法有序流动,保障数据安全,建设数字经济强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以及为数字经济提供支撑保障等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数字经济,是指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第三条数字经济发展应当遵循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应用牵引、数据赋能,公平竞争、安全有序,系统推进、协同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导,统筹部署、组织推进全省数字经济发展。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数字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需要制定本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支持开展数字技术创新和应用,培育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业生态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现代治理体系,营造优良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数字经济推进协调机制,完善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协调解决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省发展改革部门和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数字经济主管部门承担协调机制日常工作。
第五条省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拟定促进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推进实施数字化发展重大工程和项目。
江苏建筑业机电、智能化、消防资质标准

十一、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一级资质标准:1.企业近5年承担过2项以上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以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固定灭火系统工程施工,工程质量合格。
2.企业经理具有8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经历或具有高级职称;总工程师具有8年以上从事消防设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并具有电气、设备或相关专业高级职称;总会计师具有中级以上会计职称。
企业有职称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不少于40人,其中电气、设备等专业有职称人员不少于30人;工程技术人员中,具有相应专业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5人,具有相应专业中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10人,且经消防专业考试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15人。
企业具有的一级资质项目经理不少于5人,且经消防专业考试合格。
3.企业注册资本金500万元以上,企业净资产600万元以上。
4.企业近3年最高年工程结算收入2500万元以上。
5.企业具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测设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安装专用工具、消火栓和防烟排烟系统检查测试设备和质量检验设备。
二级资质标准:1.企业近5年承担过2项以上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固定灭火系统工程施工,工程质量合格。
2.企业经理具有5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经历或具有高级职称;技术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从事消防设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并具有电气、设备或相关专业高级职称;财务负责人具有中级以上会计职称。
企业有职称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不少于30人,其中电气、设备等专业有职称人员不少于20人;工程技术人员中,具有相应专业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3人,具有相应专业中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6人,且经消防专业考试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
企业具有的二级资质以上项目经理不少于3人,且经消防专业考试合格。
3.企业注册资本金300万元以上,企业净资产400万元以上。
4.企业近3年最高年工程结算收入1500万元以上。
5.企业具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测设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安装专用工具、消火栓和防烟排烟系统检查测试设备和质量检验设备。
科谛鑫创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科谛鑫创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科谛鑫创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科谛鑫创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产品服务化设备研发;计算机及辅助设备、办公设备、电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 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江苏省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运行的实践与思考

第16期2023年6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No.16June,2023作者简介:孙田丰(1968 ),男,江苏泰州人,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㊂∗通信作者:梁缘(1982 ),男,辽宁辽阳人,一级主任科员,硕士;研究方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㊂江苏省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运行的实践与思考孙田丰,陈㊀璐,梁㊀缘∗(江苏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江苏南京210013)摘要:为服务新型研发机构建设,2017年起江苏探索新型研发机构登记为事业单位工作㊂文章通过对38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的评估情况分析,研究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的体制机制优势㊁管理运行特点以及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规范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运行发展提出对策建议㊂关键词: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中图分类号:G311;D630㊀㊀文献标志码:A 0㊀引言㊀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㊂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㊁面向经济主战场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㊂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㊁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㊂科技部印发的‘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 新型研发机构 可依法注册为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㊁事业单位和企业 ㊂自2017年起,江苏省委编办探索开展登记设立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工作,初步形成了发现培育㊁登记设立㊁日常监管㊁评估考核㊁退出注销等全链条的 闭环 管理机制,在服务科技创新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㊁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㊂截至2022年年底,江苏已登记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200余家,其中省本级46家㊂根据江苏省委编办和省科技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省级科研事业单位设立评估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明确 设立三年期满重新评估 要求,江苏省委编办联合省科技厅对省本级设立运行3年左右的38家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 38家单位 )进行了评估,通过评估研究分析其运行发展㊁科研服务㊁转化孵化等情况,对规范登记设立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工作和促进其健康发展提出建议㊂1㊀基本情况和运行特点1.1㊀行业领域布局情况㊀㊀38家单位基本布局在化工医药㊁现代服务㊁机械㊁电子与通信㊁轻工㊁生态环境和智慧交通7个热点行业,涵盖生物医药㊁网络通信与安全㊁民用航空㊁石墨烯技术等多个细分领域,如表1所示㊂多家单位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㊁关键环节自主创新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和多点突破,有效推动行业标准㊁核心技术㊁产品项目㊁高端人才等创新创业要素加速集聚,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动力㊂表1㊀行业领域分布行业分布单位数量占比/%细分领域化工医药1231.58生物医药㊁生物医学㊁医疗器械㊁石墨烯材料㊁新材料㊁智能监控㊁分子设计与合成高分子材料㊁高性能纤维及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㊁生物材料㊁亚克力材料㊁食品生物技术㊁能源科技㊁先进无机材料㊁运动健康㊁AI 制药现代服务821.05科研教育㊁金融科技㊁气象服务技术机械718.42民用航空㊁机械制造㊁电子信息㊁卫星应用㊁交通运输㊁汽车应用㊁智能制造㊁流体工程装备㊁工业制造㊁医疗检测㊁光电显示㊁生物识别㊁环境安全㊁智能装备电子与通信513.16网络通信与安全㊁数字化㊁智能化制造技术与装备㊁集成电路㊁计算机㊁电子设备㊁电光源材料轻工37.89丝绸技术㊁纺织技术生态环境2 5.26环保产业㊁大气生态环境智慧交通12.63公路交通技术1.2㊀地域分布情况㊀㊀38家单位基本集中在产业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苏中㊁苏北地区相对较少,如表2所示㊂主要原因是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产业基础架构相对成熟和完善,产业集群㊁研发投入㊁科技贡献等指标水平高于其他地区㊂在全国范围综合比较,该区域也居于产业规模㊁结构和科技水平的 高地 ㊂表2㊀地域分布情况区域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数量苏南31苏中5苏北2总计381.3㊀举办单位构成情况㊀㊀从举办单位构成情况看,主要有政府㊁政府+高校㊁政府+科研院所等多种主体,其中政府㊁高校㊁科研院所占主导地位,民企作为举办主体的占7%左右,如表3所示㊂主要原因是各级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和先导资金主要投入方,与高校㊁科研院所的先进技术㊁人才资源相结合,更易形成政策㊁资本㊁技术㊁人才间的叠加效应㊂1.4㊀体制机制特征和优势㊀㊀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不同于传统审批设立的事业单位,呈现出 投资主体多元化㊁管理制度现代化㊁运作机制市场化㊁用人制度灵活化 的 四化 特征㊂设立事业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不仅是机构形式㊀㊀表3㊀举办单位构成及投入情况举办单位科研单位数量占比/%固定资产/亿元近3年收入/亿元政府补助/亿元政府1231.5813.1933.3416.60政府+高校(研究所)1436.84 4.1121.5210.44高校615.79 1.46 5.79 1.13民企参与615.790.07 1.160.02总计38100.0018.8361.8128.19的探索,也是新型科研组织的创新㊂与传统的科研机构相比,其与产业对接更紧密,且有更强的风险意识和发展意愿,管理运行机制更为灵活,成果转化环节实行的股权奖励㊁项目收益分红㊁岗位分红等方式,更能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动力㊂传统和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对照如表4所示㊂表4㊀传统和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对照比较类别传统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设立依据‘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及相关地方制定的事业单位机构和编制管理办法等‘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㊁社会团体及企业等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事业单位设立登记办法(试行)“机构编制传统机构编制管理不采用传统机构编制管理方式经费来源政府投入,主体相对单一政府引导,投资主体多元运行机制机关事业单位传统管理模式一般实行法人治理结构,理事会研究决策,管理层实施工作导向非盈利,参与市场竞争少以市场需求与发展为导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分配机制国标工资市场化分配机制人才引进公开招录合同聘用2 建设成效㊀㊀从评估情况看,设立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有助于地方政府推进科技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整合科研资源要素,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㊂2.1㊀能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突破技术 瓶颈㊀㊀从评估情况看,38家单位能够积极与院士科研团队合作,部分单位科研水平在国内同行业居于领先地位,成为破解 卡脖子 难题的 先行军 ㊂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面向网络通信领域,在相关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部分科研成果世界领先㊂江苏省未来网络研究院㊁江苏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先后推动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江苏落地发展㊂2.2㊀能够紧贴地方产业需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㊀㊀推进地方经济建设㊁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是设立科研单位的重要目标㊂经评估了解,38家单位近3年来共计承担2700余项科研项目,取得专利和著作权3000余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53个,转化产值约96亿元,在优化区域科技结构布局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㊁服务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㊂2.3㊀能够围绕创新创业生态,助力创新资源集聚㊀㊀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㊂经评估了解,38家单位中领衔或加盟的院士59名;硕士以上学历2760人,占比约72%;高级职称以上1026人,占比约27%,与牛津大学㊁新加坡国立大学㊁中科院㊁清华大学等国内外一流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引进了刘韵洁㊁蒋华良等知名科学家团队,带动了优势学科㊁科研项目在江苏落地,通过项目㊁人才等创新资源要素的集聚,为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力量㊂2.4㊀能够畅通 政产学研企 链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㊀㊀38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大多是由地方政府通过投入先导资金,引入市场资本,研究院所搭建研发创业平台,以院士为主体组建科研团队,以技术服务市场需求,打造了 政市产学研企 一体化发展链条㊂从评估情况看,38家单位3年来引进科技项目219个,承担科技项目472个,累计申请专利3012个,累计申请著作权431个,科技转化成果467项㊂2.5㊀能够拓展优质公共服务,提升公益事业质量㊀㊀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是从事科研公益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是其本质属性㊂通过政策宣传和工作引导,38家单位积极参与科普讲座㊁科技论坛,承办科技联盟㊁行业年会㊁校园科普等活动,推动国有资产在江苏科技领域公益性服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㊂3㊀存在的问题㊀㊀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作为一种新型机构样式和科研组织形式,目前还处于探索完善阶段㊂从评估情况看,宏观层面的制度设计和微观层面的管理运行等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㊂3.1㊀顶层设计相比形势发展还有些滞后㊀㊀近年来,科技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多项政策,但国家层面还缺乏对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宏观统筹和顶层设计,新型研发机构的概念还不够明确,法人性质也多种多样㊂从调研情况看,地方政府作为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的主要举办者和先导资金投入方,又往往扎堆于关注度高㊁周期短㊁回报好的产业科研项目,在基础研究㊁原始创新方面投入不足㊂有的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与传统的高校㊁科研院所和企业在部分领域形成直接竞争,导致人才㊁资金的浪费,总体上看还未能形成各有侧重㊁相互补充的适度竞争格局㊂3.2㊀实际运行发展与初期目标定位还有偏离㊀㊀部分单位未处理好 改造 与 创造 的关系,有的仅依托部分科研人员搭建技术服务和转化平台,满足于产品修修补补的 改造 ,缺乏革新 创造 主动㊂有的未处理好 创新 与 服务 的关系,少数单位定位不高,运行发展与创立时的战略定位 偏航 ,逐步退出科技主战场,从科技前沿退居后方,蜕变为一般技术服务机构㊂有的未处理好 事业 与 企业 的关系,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法人大多是非财政保障,后期需要市场运作满足生存发展,容易导致过于强化市场导向,将精力放在产品研发和拓展市场上,忽略公益属性和社会价值体现㊂3.3㊀管理体制㊁运行机制还不够规范㊀㊀从评估了解情况看,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普遍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为其决策机构,能够快速响应创新需求,整合创新要素资源,发挥创新主体的快速协同功能,实现创新资源和市场资源有效整合和衔接㊂但由于其举办主体或参与共建的主体多元化,各主体之间协调困难,致使部分单位的理事会制度 形同虚设 ,对于章程修订㊁重大科研活动㊁内部运行管理等重大事项的研究决策不通过理事会决议㊂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举办的新型研发机构,延续了其举办主体的科技组织形式和治理体系,反而违背了设立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的初衷㊂3.4㊀政策的激励效应还未能充分显现㊀㊀从当前的扶持政策看,法人性质往往是机构运行㊁人事管理㊁薪酬分配等制度的基础和前提,选择不同性质的法人,对应的管理体制㊁配套的支持政策也有不同㊂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法人虽然整合了一些机构形式的优点,但也受到一定制约,有的很难在保障公益性的同时进行市场化运作,企业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往往无法享受到政府对非营利性组织的扶持等[1]㊂3.5㊀资源要素投入与成果产出有的还不相匹配㊀㊀由于地方政府在扶持力度㊁产业基础和人才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加之不同行业领域的 成长期 拔穗期 有别,导致各单位发展水平参差不齐㊂从评估情况看,近3年来政府对于13家单位共投入财政资金9.03亿元,获得省以上科技奖励8个,孵化转化的产值偏少,科技的放大效应显现还不明显㊂有的主要从事基础性研究的单位经费主要依赖于举办主体投入㊁政府补助和项目经费,成果转化收入占比较少,还存在 自我造血 能力不强的问题㊂从评估情况总体上看,近3年38家单位共获得政府补助28.19亿元,占到其总收入的45.61%,占比较高㊂4㊀对策与建议㊀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㊂设立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是机构编制部门创新体制机制㊁服务国家科技建设的探索尝试㊂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建议要从加强顶层设计㊁规范机构设置㊁加强政策协同等方面持续加强,推动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健康发展㊂4.1㊀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统筹㊀㊀针对当前新型研发机构定义㊁定位都不够明确的情况,国家层面应出台新型研发机构认定条件和扶持办法,面向不同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出台差异化的指导意见,形成各职能部门有序参与的工作机制,同时完善科技咨询决策㊁科技宏观统筹㊁重大任务协同落实等运行机制[2]㊂加强不同区域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发展的引导,推动实现 错位发展 ,避免 同质竞争 ,助力项目㊁人才㊁资金㊁机构建设的统筹规划和一体化配置,实现科技资源高效供给和合理布局㊂对于政府参与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赋予更充分的技术路线决策权㊁科研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动权,支持其自主选择研究方式㊁调整技术路线㊁筹措使用资金㊁配备人员团队[1]㊂4.2㊀建立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统计㊁分类与评价体系㊀㊀科技部印发的‘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 新型研发机构应建立分类评价体系 ,国家层面应明确新型研发机构的分类认定标准,明确不同行业类别的新型研发机构牵头的行业主管部门,探索开展全国新型研发机构的普查备案工作,聚焦新型研发机构的现代管理体制㊁市场化运行机制㊁研发服务能力㊁服务企业成效㊁人才培养等方面,完善评价指标和构建评价体系,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健康有序发展[3]㊂4.3㊀增强扶持政策的系统性协同性实施㊀㊀放大扶持政策 普惠 性,探索突破不同法人类型的机构享受不同扶持政策的限定㊂机构编制㊁人社等部门探索试行事业编制 周转池 ㊁放宽外籍高层次人才引进门槛㊁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等措施吸引高端人才㊂用好用足支持科研团队㊁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政策,实施团队控股㊁股权奖励㊁股票期权㊁项目收益分红㊁岗位分红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4]㊂鼓励支持新型研发机构与高校㊁科研院所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推动教育链㊁人才链与产业链㊁创新链的融合发展㊂4.4㊀规范新型研发机构登记为事业单位工作㊀㊀结合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和修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工作,出台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健康发展的实施办法㊂在事前培育环节,着眼 高层次人才+核心技术 标准,联合科技㊁工信㊁卫健㊁农业等主管部门对产业布局㊁科研能力㊁功能定位以及公益属性等进行综合评估论证㊂在登记 准入 条件上,明确公益属性㊁批准文件㊁经费来源㊁登记资金及国资比例等基础要素,规范审查标准㊁工作程序和证书样式;在事中监管环节,完善章程管理㊁年报公示㊁异常名录管理㊁分类分级监管㊁绩效评价等手段,保障和促进其健康发展;在事后退出环节,探索开展阶段性评估考核,形成有进有出㊁优胜劣汰的长效机制㊂5 结语㊀㊀当前,事业单位在社会上认可度高,举办主体拟登记设立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的意愿比较强烈㊂但设立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相关法规尚不完善,加之新型研发机构的组建形式㊁运作模式㊁管理方式㊁发展样式不尽相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设立工作,并推动其健康运行,服务科技创新和地方转型升级㊂参考文献[1]吴崇明,程萍,王钦宏.中国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源起㊁问题及对策建议[J].科技和产业,2022(7): 306-314.[2]徐燕,王丽萍.长三角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及建议[J].华东科技,2022(8):41-45.[3]陈力,王赫然,王灿.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产业,2022(6):52-53. [4]孙燕,刘霞,霍竹,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以北京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2 (8):78-83.(编辑㊀姚㊀鑫)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the operation of new R&D public institutions in Jiangsu provinceSun Tianfeng Chen Lu Liang Yuan∗Registration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Institutions of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210013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serv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ions Jiangsu explored New R&D Institutions registered as public institutions since2017.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evaluation situation of38provincial-level new R&D institutions studies the institutional advantages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R&D institutions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standardizing 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R&D institutions.Key words Jiangsu province new R&D institution public institution。
江苏省建设工程承包商协会会员单位

南京
2
江苏省邮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电信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建筑智能化施工 与设计一级
埃塞俄比亚、柬埔寨、苏丹
南京
3
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 司
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一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建筑装修 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一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一级、机电设备安装工 程专业承包二级、建筑智能化施工与设计一级
装工程专业承包二级
7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 究院
甲级设计
南京
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一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机电安装
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8
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总承包二级、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一 级、建筑幕墙工程专业承包一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一级、消防设
南京
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机电安装
10
江苏省金陵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地基与基础工程专 业承包一级、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一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
一级、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建筑幕墙工程专业承包二级
11 中建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级
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钢结
18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工程有限公 构工程专业承包一级、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化工石油设
司
备管道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一级、管道工程专业承包一级、特种专业工
程
19
江苏华东建设基础工程有限公 司
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土石方工程专业承包二级、建筑防水 工程专业承包二级、公路路基工程专业承包二级、水工建筑物基础处 理工程专业承包二级、堤防工程专业承包二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建筑智能化一级资质名单
一、专业承包企业
1、江苏金陵科技集团公司
2、南京聚立工程技术公司
3、南京恒天伟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4、南京南大四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5、南京东大智能化系统有限公司
6、南京科安电子有限公司
7、江苏中天龙科技有限公司
8、江苏省紫光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9、江苏宏图高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10、江苏东大金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11、江苏鑫瑞德系统集成工程有限公司
12、江苏金鼎楼宇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13、苏州荣诚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14、江苏新亿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5、苏州朗捷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6、通州建总智能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17、江苏苏源高科技有限公司
18、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19、江苏景雄科技有限公司
20、徐州市中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1、江苏省新世纪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22、江苏天威虎
23、南通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4、中博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设计与施工一体化一级资质
1南通四建智能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2南京竟丰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3南京美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4中国江苏经济合作技术公司
5南京市消防工程公司
6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7江苏盛华系统集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8江苏中科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
9江苏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南京莱斯大型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11江苏智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2江苏达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3江苏三棱科技有限公司
14江苏怡和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15常州华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16江苏国润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17南京协成楼宇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18苏州文正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19江苏九天建设有限公司
20 江苏南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1江苏先行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22江苏省邮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3苏州工业园区锦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4江苏怡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5苏州天亿达科技有限公司
26中投建设江苏有限公司
27江苏中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8苏州尚高科技有限公司
29江苏新世纪消防安全技术工程有限公司30南京广播电视系统工程公司
31江苏国泰新点软件有限公司
32江苏兴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3南京南大苏富特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