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指导(结构)

合集下载

高中记叙文写作技巧指导

高中记叙文写作技巧指导

高中记叙文写作技巧指导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事实、描述经历或体验为主要手法的文学体裁。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经常需要写记叙文,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对于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记叙文写作技巧,帮助学生们写出优秀的记叙文作品。

一、确定主题和要点在开始写作之前,要明确记叙文的主题和要点。

主题是作文的核心思想或表达的中心思想,要点则是用来支持和展开主题的细节和情节。

可以选择自己的亲身经历、故事、旅行、读书、电影等作为记叙文的主题,通过细节和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你所表达的思想或情感。

二、合理运用叙述手法1. 时间顺序叙述: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清晰地展现事情的发展过程。

可以使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过渡词来连接时间段,使文章层次清晰。

2. 空间顺序叙述:通过地点、场景的变化来描绘事情的发展。

可以运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人物的动作和情感,使读者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3. 人物回忆叙述:通过人物的回忆和思考来叙述故事,增加文章的思考深度和情感层次。

可以使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让读者更好地体验到故事的真实感。

三、丰富形象化描写形象化描写是记叙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人物、场景和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描写方法:1. 人物描写: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和形象,可以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举止、情感变化等方面。

2. 场景描写:通过描写场景的细节和氛围来烘托故事的情感。

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使场景更加丰富多样。

3. 感情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变化,让读者对故事中的情感有更深的体验。

可以运用心理描写、比喻等手法来表达情感。

四、注意结构和语言运用1. 文章结构:记叙文可以采用开头、中间和结尾的结构。

开头要引起读者的兴趣,可以使用引话、悬念等手法;中间要展开故事情节,注意适当的转折和承接;结尾要有总结和反思,展示主题的深意。

2. 语言运用:记叙文要求语言通顺、流畅,注意句子的长度和节奏感。

记叙文常见结构_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常见结构_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常见结构_记叙文写作指导(1)、时序顺进式即选取生活流程中的某一片断按时序进程进行描写,其内容层次依次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

其模式如下:开头(引出故事)→故事主体(对人物或事物主体进行细致刻画)→结尾(议论点题)。

(2)、平列展开式选取不同角度的几个生活片断或将同一内容的几个侧面在同一层面上平列展开,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其基本模式是:材料①开头(引出材料)→主体材料② →结尾(抒情、议论)材料③(3)、对比映照式选取有显著差异的两组内容(可以是相反或相对的两个事物,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反衬式组合。

其基本模式为:正面材料开头(引出材料)→ →结尾(抒情、议论)反面材料说明:行文时一定要写出对比点,为议论、抒情做准备。

至于先写正面材料还是先写反面材料则视作者的构思和材料特点而定。

(4)、穿插回放式即利用思维可以超越时空的特点,以某一物象为线索,将描写的内容通过插入、回忆、倒放等方式串联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操作的关键是选好串联的物象,并围绕一个中心截取生活中的材料。

其模式为:开头(交待物象,引出材料①)→发展(引出材料②)→高潮(引出材料③……)→结尾(抒情、议论)(5)、时空交互式“时空交互式”结构顾名思义,是指将时间和空间相互糅合在一起,以此来组织材料和编排内容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的记叙文,其内容一般都是时间跨度较大,而空间转移又比较频繁的人事等。

采用“时空交互式”,有利于对处于不同时段不同空间的人事等有条理地进行叙述。

(6)、逐层深入式逐层深入的写法符合人物性格形成、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所以,“逐层深入式”的结构也是记叙文常用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比较容易掌握,因为只要我们能让文章在内容前后上表现出某种“意思”的“递进”便可以了。

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4篇

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4篇

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相信大家在学习、工作中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特别是应用极广的记叙文,记叙文是一种形式灵活、写法尽可能多样的文体。

我们该怎么去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欢迎大家分享。

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1人们常说,“文无定法”,此话并不错。

然而,面对初学写作的初中生,教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有步骤地进行写作训练,这对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使其少走弯路,是完全必要的。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

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

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

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有去胡编乱造了。

而虚构的作文是不真实的,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

可见,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

只有全面、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才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热情,写好作文,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及从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怎样观察生活,对初一学生来讲,是个难题。

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

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

”这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

初一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富于激情,乐于参加活动。

尤其是他们刚进入中学的时候,想了解中学的校史、设施,特别是很想了解老师和同学。

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开学不久,我就让他们自选一位任课教师作为观察对象。

观察的内容是:年龄、性别、身高、体型、脸型、肤色、发型、衣着打扮(颜色、款式、质地)、表情,特别是眼神,以及老师上课的语言和动作等。

观察的时间是四个星期。

对观察的要求是: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

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

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记叙文顺序的写作指导

记叙文顺序的写作指导

记叙文顺序的写作指导记叙文顺序的写作指导记叙文是写体中的一种,那么我们要如何写好记叙文呢?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记叙文顺序的写作指导!记叙文顺序的写作指导1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1、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

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

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

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

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

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插叙“美女蛇的故事”有些同学看见别的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

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

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写作指导一.记叙文的一般结构文章结构指的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主要包括开头和结尾、段落和层次、过渡和照应等等。

它们在体现文章结构的总体设计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二、记叙文的开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的开头是很重要的。

文章有了好的开头,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顺利展开,而且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

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记叙文常见的开头方法:(1)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叙述法《挥手之间》的开头,交代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从青凉山望下去,见有不少人顺着山上大路朝东门外飞机场走去。

”(2)开门见山、揭示主题的点题法《背影》一文的开头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这样的开头简洁明快,直截了当,读了开头,能立刻抓住文章的中心。

(3)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驿路梨花》的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春色中。

”渲染了哀牢山中深远迷茫的气氛,对后文写边疆军民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起了反面衬托的作用。

《多收了三五斗》描写的是社会环境:“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

船里满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着船舷的菜叶和垃圾被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的,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的空隙。

”这段描写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船多、米多,暗示了丰收的年景。

而这种丰收景象与后文农民的遭遇与失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主题。

(4)引人入胜的悬念法。

就是从事件过程或人物经历中截取最关键,最紧张、最能吸引读者的一个情节作为文章的开头,然后再依次记叙事件发生发展或人物行为经历的始末。

(5)有关名言、警句、诗歌的引用法名言开路,就是开头先引用名言、格言或警句,用以揭示文章的主题,然后再以所引用的名言、格言、警句为中心,组织材料,展开记叙。

写作指导:《记叙文如何谋篇布局》_

写作指导:《记叙文如何谋篇布局》_

1.不完整
完整
① 要前后照应,使之浑然一体
②运用总分、分总、总分总等 形式
2.无序
有序
•理清思路 •决定一个顺序
真实的故事(原稿)
一 我爸爸是一个为人正直、敢于碰硬的人,但他为了他的儿女们却放下自己的面子,不得不
去求人。那一年,为了给我姐姐找个工作,他到处求人,好不容易才找到有决策权的张局长家。 他说,整个冬季,他先后十几次到张局长家里去送礼,请求他接受我姐姐为了能见上张局长的 面,他每次都是一大早就赶到张局长家门口。冬天天冷,为了驱寒,他不停地走动着,搓搓双 手,哈哈热气。一有人从楼上走下来,他连忙低下头,侧着身子,好不容易等到张局长家开门 了,我爸爸连忙走进去。张局长的爱人看见我爸爸又来了,心里很不耐烦,语气生硬地说: “老黄,你怎么又来了?有什么事到办公室去找张局长嘛!”我爸爸嗫嚅着,陪着笑脸,只好 把气愤和尴尬吞到肚子里去。其实,我爸爸是最不怕官的,在工作中只要他认准了,他就敢于 顶撞那些当官的。那一次,镇里的王书记说要我爸爸的厂子停下来,叫工人们到别的厂子去帮 忙。我爸爸一接电话,火就来了:“我们厂刚接了一批急活,现在如果丢了,你让工人们喝西 北风啊?王书记的意思?王书记说理解也得执行不理解也得执行?你莫拿官帽来压我,我不怕 官!只要我有理,天官也不怕!” 后来,人们都夸我爸爸有骨气,因为那个王书记为了保住他 侄子的厂子而不惜损害其他厂子的利益。
三 冬日的凌晨,张局长家门外。他不时搓搓双手,哈 哈热气,见门里边还无动静,就点着一根烟吸起来。 楼道上走下来一个人,他连忙面向大门,低着头,生 怕别人认出了他。局长夫人开门了,他忙丢了未吸完 的半根烟,提起放在地上的礼品走了进去。局长夫人 头不抬眼不睁:“是你呀,老黄!有什么事到办公室 去找张局长,怎么老到家来!”“我……我……”他 嗫嚅着,把气愤和尴尬吞到肚子里。他知道,他的女 儿——我的姐姐工作要安排,他情愿为此说尽好话、 听够气话! 你知道了吧,那低三下四的,还是我的父亲。 噢,父亲,中国人的父亲!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人物、事件和环境。

4.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提高写作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与要素3. 叙述方法与技巧4. 人物描写与塑造5. 事件叙述与表达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方法。

2. 难点: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人物、事件和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讲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写作一篇记叙文,讲解写作过程中的思考和方法。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写作记叙文,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次课程所学内容,总结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方法。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记叙文,注意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人物、事件和环境。

3. 下周课上交流自己的作品,分享写作心得。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内容完整,结构清晰叙述生动,形象具体语言流畅,表达准确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2. 评价方法: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经验,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让学生从中学习写作技巧和方法。

3. 实践训练:鼓励学生多写作,多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4.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情感,培养真挚的情感表达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写作教材,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和示例。

记叙文写作方法指导

记叙文写作方法指导

记叙文写作方法指导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事件为主的文体,通过描述过去的经历、事情或场景,展示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下面将为你介绍一些指导记叙文写作的方法。

1. 选取合适的主题:选择一个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主题是写好记叙文的首要步骤。

可以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感人的故事或者周围发生的事情等。

2. 构思故事线索:在开始写作之前,先构思好整个故事的线索。

确定好故事的起承转合,使它能够有一个连贯的发展和结构。

3. 描述细节生动:记叙文注重于细节的描写,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

可以运用形象、比喻、修辞等手法,使描述更加生动、有趣。

4. 保持情感真实:记叙文要展示人物的情感和思想,要求作者在描写时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可以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对人物的心理刻画等方式,使故事更富有感情。

5. 调整时间顺序:记叙文可以采取倒叙、顺叙、回环等不同的时间顺序,以满足写作的需要。

通过在时间上的调整,可以使故事更有吸引力和引人入胜。

6. 把握节奏感:记叙文的节奏感很重要,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语言的运用等方法来创造节奏感。

适当使用短句、长句、呼应、对比等手法,使文笔更加流畅。

7. 注意结构的合理性:记叙文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结构来组织故事的内容,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故事的发展。

可以采用开始-发展-高潮-落叶的结构,或者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8. 编辑和修改:记叙文的写作是一个反复斟酌、修改的过程。

写完初稿后,可以对文中的语言、句式、逻辑等进行检查和修改,以提高文采和意义的连贯性。

9. 多读优秀的记叙文:多读一些优秀的记叙文作品,可以帮助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可以学习优秀作品中的描写技巧、结构安排和语言运用等,借鉴其中的好的方面,并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记叙文是一种通过叙述事件的文体,它可以通过描述细节、展示情感和思想等方式,让读者了解到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

通过以上的写作方法,你可以写出生动、有趣的记叙文,让读者更好地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
─—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 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 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 的乱转。门前的麦垅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 嫩绿的非常鲜丽。── 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 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 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 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 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 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 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 看不分明了。
同样,人物活动,情节推进,也离不
开细节,尤其是人物的性格思想,往 往就是靠几个细节来完成的。因此, 强化典型的细节也非常必要。
三要挖掘典型意义
记叙文,记人或叙事是基础,但所写的人或
事又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作者通过文中 的人或事传达某种情感或思考,这就是人事 的典型意义。很多记叙文,读后总觉得缺少 点什么,更难说打动人心,很大程度上是没 有挖掘出人与事中的典型意义。
1.时序顺进式
开头(引出故事)→故事主体(对人物或事物主体进行 细致刻画) →结尾(抒情、议论)。


名作举例—— 台湾作家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 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 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 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 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以时间为顺序,用四组不同的意象表达了思乡这一 主题,显得材料丰富,思路开阔。 学生作品——如写《我的欢乐》这个题目,可以这样结构: 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欢乐。小时候,我的欢乐是一份凉爽 爽的冰激凌……上学后,我的欢乐是一张获得高分的成绩 单……现在,我的欢乐是……作文以“欢乐”为线索,贯穿 不同时期的生活画面,生动清晰地反映了作者心路成长的历 程,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 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 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 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 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 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 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记叙文的写作必须围绕中心叙事,因为中心
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它贯穿全篇的始终。动笔 之前,要先确立中心思想,然后围绕中心思 想选择组织材料,文章的每一段、每一节都 应紧扣中心。
“三句口 诀” -高考获 取高分 的途径
1、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 2、用故事表达出一种思想 3、将思想蕴涵于细节描写之中
中考 记 叙 文 写 作 指 导1(结构)
记叙文应具有的特质
一要体现“记叙”性质。
即记人或叙事。记人或叙事,二者必居其
一,但又不能以此否定另一面,因为人与 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人物形象的刻画 和塑造须得以事情为依托,事情的过程又 得靠人这一行为主体来推动;当然,人可 以是“虚拟化”的人,譬如动物、自然物 或想象物等。所以,是否是合格的记叙文, 就要看它是否塑造了一个完整的人物或叙 述了一个完整的事情。
(细节烘托,渲染动情点)
(二) 他坐在沙发上,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烟,人也仿佛苍老了许多, 四十年前的那一幕又浮现在了眼前…… (悬念一) 战场上,弹火横飞。他奉命炸毁了敌人的碉堡,正在往回撤, 这时,一个暗堡里向他射出了一串火苗,当他发现时已经来不及 了……只听惊天动地的一声爆炸,暗堡被摧毁了,他也倒下了。 可在他身上还压了一个人。他一看是班长,原来是班长用自己的 血肉之躯替他挡住了子弹……班长临死之前只说了一句话:“帮 我照顾好我的儿子——云……” 想到这里,他就…… (悬念二) 夜,就这样过去了,天也渐渐泛出了白光。他终于做出了决 定,猛地把手里的烟摁灭在烟灰缸里,(典型细节)然后展开了 桌上的判决书,只见上面写道:云,现年……,因犯贪污罪而被 判决处……。他提起了笔,在下面写道“同意”,然后又在检察 长一栏中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大义灭亲,其情可嘉)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 为了负起它而付出着。你的责任是什么?你是否在负起它…… (照应开头,首尾圆合)
4、 “蒙太奇”结构法

所谓“蒙太奇”,本来是电影用语,剪辑 和组合的意思,即把许多个镜头组织起来方 法。写作中指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生活 片段(生活画面)巧妙的连接起来,所有片 段都指向和表现同一个主题。记叙文写作也 可以根据文章的中心通过一定的角度选取几 个相关的片段进行刻画。
二要强化“背景”和细节的设置。
记叙文中,人物的活动不是单一的几个动
作、几句话语,事情的叙述也不宜直来直 去,不然,文章就会显得平板,行文缺乏 波澜。好的记叙文,人物活动、情节展开 必然是建立在一定的背景之下,这背景, 就是我们平时强调的环境;强化“背景” 设置,就是强化环境描写。可以说,好的 环境描写不仅能渲染人事氛围,增强文字 的情感色彩,而且使行文富有曲折的美感。
昨天。
校门口,一位青年与他的父亲作着告别。没有寒暄,没有 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直视着父亲,他的皱纹又深了, 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滚着泪水,压抑着。在模糊 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 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向门口指了指,父亲又转过 身,没有动。远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亲定住了, 回过头,瞥了一眼,看到儿子。青年人也注视着他的父亲,压 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温暖,一步、 两步、三步……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 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 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 ─—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美的 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
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 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 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 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 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 口下想,─—默默的想。
16岁。 礼堂里,当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拥着走上了奖台。 又一次高举奖杯,又一次欢呼如潮。紧拥着荣誉,在闪 光灯不停的闪耀下,孩子艰难地寻找他的父亲。人群中, 唯独没有他,台下座位上,只有一个他。瞬间,礼堂仿 佛空荡荡的,只有孩子与他的父亲在对视着。还是那么 冷漠,依旧是如此不屑。父亲那空洞的眼神让光芒万丈 的奖杯褪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儿子,一把夺过紧拥 着的奖杯,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它交给后台的老师。两行 热泪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一步、两步、三 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今天。
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 骄傲。 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没有大 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罢了。 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
3.对比映照式
开头(引出故事)→主体
正面故事
→结尾(抒情、议论)
反面故事

我的母亲(提要) 母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儿行千里母担心”、“慈 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从俗语到古诗,歌颂这一伟大主题 的名言名句多不胜数,而且脍炙人口。然而,我是女孩,母亲 的女儿。我曾经憎恨我的母亲,坚决地否定母爱。(开头以对比 的方式引出材料,吸引读者) 那是2001年8月底,我考上了一所学费很贵的私立重点中 学。母亲坚决反对我上…… (描写我与母亲的冲突或父亲与母亲的冲突及我的心理活 动) 快三年了,我很少搭理我的母亲,甚至很少回家。每当我 从母亲的眼中读出痛苦与无奈时,我心中甚至生出一丝莫名的 快意。 然而我错了!大错特错!(以上两段过渡) 2004年5月15日,星期六,晚上11点15分。一个让我刻骨 铭心的日子,一个让我终身愧疚的日子,一个让我谢天谢地的 日子。因为从那一刻起,我读懂了我的母亲,终结了可能的终 身遗憾。
2.平列展开式。
开头(引出故事)→主体 故事 1 →结尾(抒情、议论) 故事 2 故事 3
【范文】 责 任 人活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每个人的责任……
(开门见山。)
(一) 教室里。下课了。 “听说XX老师病了,说是风湿病又犯了。今天风 这么大,雪这么紧,他不找人代课才怪呢!。” “他平时对我们那样严厉,今天总算可以轻松轻松了。” “就是。” …… 上课铃响了,大家赶紧坐回到位子上,眼都望着门, 看是哪一位老师代课。门开了,依旧是那一身老式的中 山装,依旧是一只旧得皮都脱落了的公文包,依旧是那 一头的银发,只是分不清哪是白发,哪是白雪……
记叙文结构的几种实用模式 1.时序顺进式
开头(引出故事)→故事主体(对人物或事物主体进行细致刻 画) →结尾(抒情、议论)。
2.平列展开式。
开头(引出故事)→主体
3.对比映照式
开头(引出故事)→主体
故事 ① →结尾(抒情、议论) 故事 ②
正面故事
→结尾(抒情、议论)
反面故事
4. “蒙太奇”结构法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生活片段(生活画面)巧妙的连接起来, 所有片段都指向和表现同一个主题。

考场作文就写作主体来讲,是急就章,要在不超过 4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就阅卷主 体来讲,是浏览者,高速运作的机制决定了阅卷人 只能在最多两分钟内(有些十几秒)浏览完毕并作 出判断给出分数。这二者都决定了考场作文在结构 上的一些特殊要求。首先是结构必须有头有尾,层 次清楚,清晰明朗,条分缕析,使阅卷人能够在短 时间内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思维进程。其次是结 构应有一定的模式特征;近年的高分作文中,不少 就是按常规体式和模式结构获得的。熟悉几种常规 而实用的结构模式,并经过长期操练使之了然于胸, 必将提升同学们快速架构文章能力,从而提高作文 档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