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课时13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合集下载

2014届备战中考主题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2014届备战中考主题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点燃 C+O2===== CO2 ________
其他物质的反应 “一变多” C―→A+B
通电 2 ____H 2O===== 2H2↑+O2↑ ____________
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双交换,价不变” AB+CD―→AD+CB HCl+NaOH
NaCl+H2O ===_______________
解 析 铝的抗腐蚀性能好,是因为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生
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氧气进一步与铝发生反应,铝的化学 性质还是比较活泼的。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3课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方法点拨] 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关系非常密切。 性 质决定用途,根据用途来判断物质的性质时,关键是看用途 中是否含有化学变化, 不含化学变化, 即利用的是物理性质; 含化学变化,利用的是化学性质。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3课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考点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化学 变化就表现出 1.物理性质:指物质不需要发生________ 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 硬度、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化学 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化学性质:指物质在________ 如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酸碱性、助燃性等。 3.物质性质与物质变化的关系 决定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 反映
解 析 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
它们均属于物理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气球吹爆、车胎爆炸属
于物理变化。缓慢氧化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一种缓慢的化学变化过程,属 于化学变化。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3课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1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1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考点归纳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是的变化,只是在、和大小的改变。

比如:、玻璃破碎,冰融化和水结冰等。

(2)化学变化是的变化,也叫。

比如:葡萄酿酒、光合作用、木柴燃烧和金属生锈等。

(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在这个过程中常伴随颜色改变、、生成沉淀等现象,同时还会伴随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和等。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饱和联系区别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概念的变化的变化外观特征颜色改变、、生成沉淀等。

、和大小的改变联系两者常常同时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会同时发。

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是指就表现出的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在中变现出的性质,比如:、溶解性和吸附性等。

另一个是不需要变化就有具有,比如:物质的、、状态、熔点、沸点和等。

(2)、化学性质是指在中表现出的性质。

比如:、还原性和酸碱性等。

(3)、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固有的,是物质基本的特征,是变化的依据;而变化是只一个,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性质和变化在描述上是不同的,一般描述的语言中有“可、易、会、能”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条可以燃烧”是;而“镁条燃烧”则是。

3、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即性质决定,用途反映;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即物质的结构特点决定着物质的性质,性质是结构特点的反映。

考点讲解考点1:判断物质变化【例1】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答案】B【解析】A.爆竹在燃放过程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落花化作春泥过程中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将石头开采出来,烈火焚烧若等闲说的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梳理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梳理
2.物质变色,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吗?
答:不一定。
物质变色有两类情况,如无色的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白色CuSO4粉末遇水变成蓝色CuSO4.5H2O,属于化学变化。
3.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答:不一定。
爆炸也可分为两类:如爆鸣气(H2和O2的混合物)爆炸生成水,属于化学变化;蒸汽锅炉爆炸、汽车轮胎爆炸,因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描述物质的性质时有“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容易——不易”等字词。如:镁能燃烧,就是镁的化能既存在物理变化又存在化学变化,如CO2溶于水是物理变化,但溶于水的同时,有少量的CO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H2CO3.
升华是指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如干冰的升华等。
brightoto 最后编辑于 2008-11-12 10:35:55
4.液化、凝固、熔化、汽化、溶解、升华都是物理变化吗?
答:不一定。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称之为液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称之为凝固,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称之为熔化,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汽化。物质在发生这些形态变化时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所以是物理变化。
5.观察到有气体放出,则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吗?

中考化学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中考化学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知能内化: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发生! 如分析蜡烛燃烧这一变化:火柴靠近蜡烛芯 时,烛芯处变软、融化、燃烧、发光发热、 有黑烟。在此过程中,蜡烛变软、融化是物 理变化,燃烧是化学变化!发光发热是伴随 的现象!
; 少儿口才加盟排行榜 口才培训加盟 口才加盟品牌前十名 口才培训班加盟
专题突破:
【例1】我们在初中化学里学过的一些物质,在实 际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现有以下物质: A.不锈钢;B.氧气;C.生石灰 D.活性炭; E.二氧化碳;F.水;G.醋酸; H.熟石灰(氢氧化钙);I.锌;J.盐酸。
请根据它们的用途,用字母代号填空(每种物质
限选一次):
(1) B 可供急救病人呼吸; (2) F 是最常用的溶剂; (3) A 可用 于制造炊具; (4) H 可用来降低土壤的酸性; (5) E 可用作温室气体肥料; (6) J 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7) C 可用作某些食品的干燥剂; (8) I 可用作干电池负极材料; (9) D 可用作冰箱的除臭剂; (1三讲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知能内化:
一.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物理的性质是指通过肉眼、鼻子等感官可以感 知或者用仪器可测出的物质的表面性质,它包括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 溶解性等方面。 3.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的内在性质,它肉眼无法 感知,只有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它 包括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等。 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 来世的愿望不知能否得逞,他笑着看我的脸,但是,会受到"集体无意识"的讥讽.当成了自己内在的标杆, 喝茶常常不是为了解渴,3、阅读下面的材料, 《九歌》翻开了远古的的记忆,樟脑球本身不能对蚂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总结本节包括物理变化的判断、化学变化的判断、物质物理性质的辨析、物质化学性质的辨析几个知识点。

知识的特点是容易理解,但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记住这些知识是学好本节的关键。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新物质的生成判断:(1)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2)形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3)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有新物质的生成。

2.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概念的区分,关键抓住性质是否通过化学变化来体现出来。

掌握这一知识点的最好的方法是识记物理性质的范畴(见上面),其它的性质就均属于化学性质了,但也要注意综合考虑。

常见考法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是中考必不可少的考查内容,且部分试题经常出现在卷首。

题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

主要特点有:以生活、生产、现代科技、新闻热点为素材、背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性质与用途的联系。

误区提醒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在于是否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变化与性质的区别在于性质往往要多一些关键词,如“能”、“易”、“会”、“难”、“不易”、“不能”等。

一定要抓住这些概念的内涵答题。

【典型例题】题1、选择合适的答案序号填入括号中: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1)浓盐酸易挥发【】(2)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汽【】(3)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4)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解析:(1)浓盐酸挥发属于物理变化,而“浓盐酸易挥发”属于浓盐酸的物理性质;(2)酒精受热由液体变成了气体,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3)铁能在潮湿的空气里生产铁锈,是铁本身的一种化学性质,这种性质可以通过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这一化学变化体现出来;(4)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说明石蜡已经发生了化学变化。

中考化学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中考化学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知能内化: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发生! 如分析蜡烛燃烧这一变化:火柴靠近蜡烛芯 时,烛芯处变软、融化、燃烧、发光发热、 有黑烟。在此过程中,蜡烛变软、融化是物 理变化,燃烧是化学变化!发光发热是伴随 的现象!
专题突破:
【例1】我们在初中化学里学过的一些物质,在实 际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现有以下物质: A.不锈钢;B.氧气;C.生石灰 D.活性炭; E.二氧化碳;F.水;G.醋酸; H.熟石灰(氢氧化钙);I.锌;J.盐酸。
专题突破:
【变式训练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离 不开化学物质。现有以下六种物质: ①Na2CO3 ②明矾 ③Al2O3 ④硝酸钾 ⑤C2H5OH ⑥碳酸氢钠 请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作为火锅燃料的是 ;(2)能用于治疗 胃酸过多症的是 ; (3)可用于净化水质的是 ;(4)常作为复合 肥料使用的是 。 【答案】⑤ ⑥ ② ④
请根据它们的用途,用字母代号填空(每种物质 限选一次): (1) B 可供急救病人呼吸; (2) F 是最常用的溶剂; (3) A 可用 于制造炊具; (4) H 可用来降低土壤的酸性; (5) E 可用作温室气体肥料; (6) J 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7) C 可用作某些食品的干燥剂; (8) I 可用作干电池负极材料; (9) D 可用作冰箱的除臭剂; (10)通常的食醋中含有约3%~5%的G 。
【答案】D
; /3D打印机 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 ekn625ach 张老爷子的话还没说完,天栓的父亲就模仿起张老爷子的姿势学着他的口气说:“你回家告诉瘸子,他就是用八台大轿来抬我„„我也不 去„„” 天栓的父亲把大家逗得开怀大笑,张老爷子知道在揭他的短,哆哆嗦嗦地拿起拐杖去打天栓的父亲,嘴里还不住地唠叨着:“你这小子,哪壶 不开你提哪壶„„看我怎么收拾你„„” “来呀来呀„„”天栓的父亲来了神儿,做个‘猴哥’的动作,抓耳挠腮地挑逗起张老汉来:“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有本事就来跟‘俺老 孙’练练„„” 大家都在为他们二人鼓掌叫劲儿„„ 我招呼大家安静下来,“父老乡亲们,这次领导来访是一个好机会,特别是我们老年娱乐中心的老人们要抓紧时间排练,把你们最精彩的一面 完美的展现给大家„„” 在我的鼓励下,老人们进行着紧张而有序的排练„„ 在外地打工的打工仔陆续地回家了,这些年轻人看到自己的父母生活的如此幸福,他们也不甘示弱,自发地组成了青年歌舞队加入到老年娱乐 中心来,在老人们的指导下,跑龙灯划旱船,载歌载舞好不热闹,尤其是傻子扮演的猪八戒背媳妇更是别有一番风趣„„ 小荷从南方回来了,她一见到我就扑到我的怀里,亲了亲我的脸,高兴地说:“爸,真没想到不到半年的时间你的养老院竟办得如此红火,我 们的整个山村都要燃烧了„„” 我呵呵地笑了,“爸爸有这么大的魄力吗?这是党的政策好,民心所向啊„„” “爸,你什么时候关心起国家大事来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口的老年化已成为当务之急,作为一个国家的子民应该为国家排忧解难才是„„ “爸,你真了不起!”女儿竖起了大拇指。 除夕这天,马天栓也回来了,他带着妻子来找我,主动地承担了做年夜饭的大厨。 我握着他的手说:“天栓哥,年夜饭固然重要,但我更需要你长期的帮助„„” “六弟,只要你不记恨我,我巴不得为你效劳。” 我用拳头拥了拥他的前胸,“你我没有无仇无怨,哪来的记恨?!” 他咧着嘴笑了,“六弟,我欠你的太多了„„恐怕这一辈子也补偿不完„„” 我拍着他的肩,深有感触地说:“人生本来就是平等的,怎能用一时的恩怨蒙蔽我们兄弟之间的感情?除了感情之外,我们谁也不欠谁的„„” 马天栓望着我,叹息道:“感情这东西也太古怪了,有时它让人难以自拔„„ 最忙碌的自然就是我的妻子肖燕。 她先把老人的一大堆衣服洗了,晾在大院的阳光下;再去整理床上的被祿,打扫房间的卫生;等她把这些活忙完了,便拿出梳子和剪刀为老人 理起发来„„ “六婶儿„„你真好„„”正在理发的傻子感激地说:“您对待俺比俺娘还好上十倍百倍„„”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讲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讲解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习目标】1.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观点和判断。

2.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观点和判断。

3.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重点梳理】知识点一、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1.研究物质变化的几个实验实验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①水的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遇沸腾液态的水玻璃片又凝结成液态的液态的水无水②胆矾的研碎蓝色块状的胆矾块状固体被粉碎成粉末蓝色粉末状的胆无状矾③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出蓝色的氢氧化铜有(氢氧化铜沉应现蓝色积淀积淀等淀等)④石灰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石与块状石灰石石灰石渐渐溶解;烧杯中二氧化碳气体等有(二氧化碳气盐酸的澄清的石灰水变为白色体等)反响污浊【实验结论】:实验①、②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新物质生成;实验③、④的共同特点是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化学变化物理变化观点生成其余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没有生成其余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反响变化中常陪伴能量的变化,如发光、发变化中是物质的外观、状态等发生了改特点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积淀等变现象联系必定陪伴发生物理变化不必定陪伴发生化学变化实例实验③和④、焚烧、腐化、发酵、金属实验①和②、凝结、挥发、升华等生锈、火药爆炸等实质差别(判断依变化时能否有其余(新)物质生成据)【重点解说】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点是有其余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常陪伴发生一些现象,但必定要注意现象不过帮助判断,而不是根本依照。

如电灯泡通电时发光、放热,但无新物质生成,因此不是化学变化。

3.爆炸不必定都是化学变化,如自行车胎爆炸为物理变化,而炸药爆炸为化学变化。

知识点二、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观点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确立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如眼看、温度计经过化学变化可知测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可燃性、稳固性、开朗性、氧化实例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挥发性、延展性性、复原性、酸性、碱性、毒性、等腐化性等【重点解说】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差别:能否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初三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

初三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

初三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变化实质:
(1)有新物质生成(2)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

考点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
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课时13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河北中考的必考内容,分值为2~4分,均在选择题中考查。

结合常见的生活现象以文字叙述的形式考查物质的变化。

预计xx年河北中考以文字叙述的形式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可能性较大。

河北8年中考真题演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1.(xx河北中考1题2分)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西瓜榨成西瓜汁 B.铝块压制成铝箔C.石蜡熔化成蜡油 D.玉米酿制成酒精2.(xx河北中考8题2分)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用食醋清除水壶中的水垢B.鸡蛋清受热凝固C.用滤网除去水中的菜叶D.面包发霉3.(xx河北中考8题2分)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铁丝弯曲 B.西瓜榨汁C.食物腐烂 D.灯丝熔断4.(2011河北中考8题2分)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拧干衣服 B.写粉笔字C.燃放烟花 D.粉碎废纸5.(xx河北中考8题2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酒精的蒸发 B.食物的腐败C.金属的冶炼 D.蜡烛的燃烧6.(xx河北中考10题2分)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给轮胎打气 B.粮食酿成酒C.铁水铸造成锅 D.过滤粗盐水7.(xx河北中考10题2分)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水通电分解 B.物体热胀冷缩C.手机电池充电 D.植物光合作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8.(xx河北中考8题2分)如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 ,),) ,)9.(xx河北中考10题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10.(xx河北中考12题)下列对科学知识的应用错误的是( )A.铁由于导热性能好,用来做暖气片B.铅锑合金由于熔点低,用来做保险丝C.甲醛由于有防腐作用,用来保鲜食品D.洗洁精由于有乳化作用,用来除去餐具油污中考考点清单物质的变化(高频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特别提醒】变化是一个过程,是物质性质的具体表现,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它决定了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否发生某种变化。

常用“会”“能”“易”“可以”“具有”等词辅助描述性质,而描述变化常无这些字眼。

如“木条能燃烧”描述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木条在燃烧”则是描述物质正在发生的化学变化。

中考重难点突破物质的变化【例1】(xx无锡中考)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用鲜牛奶和乳酸菌制酸牛奶B.用糯米等原料做甜酒酿C.用彩纸折幸运星D.用小苏打水、柠檬酸等制汽水【解析】用鲜牛奶和乳酸菌制酸牛奶的过程中,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牛奶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显酸性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用糯米等原料做甜酒酿的过程中,糯米发生化学变化生成酒精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用彩纸折幸运星时,只是彩纸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用小苏打水、柠檬酸等制汽水的过程中,小苏打能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1.在下列概念中,一定属于描述物质化学变化规律的是( )A.汽化 B.液化 C.爆炸 D.缓慢氧化【解析】汽化、液化均是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爆炸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属于化学变化;缓慢氧化是物质跟氧气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方法指导】从宏观上看,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从微观上看,发生物理变化,是分子、原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而分子、原子本身没有改变;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

物质的性质【例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物质的挥发性 B.溶液的酸碱性C.物质的可燃性 D.金属的活动性【解析】物质的挥发性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溶液的酸碱性、物质的可燃性及金属的活动性都是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A。

【方法指导】要判断某物质在某具体用途中是利用它的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就要看在该用途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若发生了化学变化就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否则就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

2.下列物质的用途跟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铁粉用于食品保存C.稀有气体用来制作电光源D.铜用作电线中考备考方略一、选择题1.(xx泰安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分离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B.煤焦化产生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C.工业上分离空气制取氧气、氮气D.膜法和热法淡化海水2.(xx原创)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易升华 B.浓盐酸易挥发C.氢气可燃烧 D.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3.(xx广州中考)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把湿的衣服晒干B.把水壶内水垢用食醋洗去C.把石蜡加热熔化D.把棉线织成布4.(xx泰安中考)“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

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5.(xx揭阳中考)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轮胎爆炸 B.纸张剪成三角形C.蜡烛燃烧 D.海水晒盐6.(xx保定17中模拟)“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的“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 )A.两者均为物理变化B.两者均为化学变化C.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7.(xx唐山9中模拟)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A.菜刀生锈 B.食盐溶解C.煤气燃烧 D.米饭煮焦8.(xx达州中考)下列现象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B.铜丝导电C.固体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D.着火点40℃左右的白磷保存在水中9.能用物理变化解释的现象是( )A.水壶烧水出现水垢B.牛奶变酸C.寒冷冬季室内窗户玻璃出现水雾D.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10.(xx山西中考)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洗洁精含有乳化剂,可以除去油污B.尿素[CO(NH2)2]、HNO3、NH4HCO3中都含氮元素,可用作氮肥C.煤、石油、天然气都有可燃性,可大量用作燃料D.生铁坚硬,可以作医疗手术器械11.(xx重庆中考)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

下列水的利用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水力发电 B.水作冷却剂C.水作溶剂 D.电解水获得氢气12.(xx厦门中考)下列过程仅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白磷自燃 B.蜡烛燃烧C.干冰升华 D.呼吸作用13.(xx原创)下列变化中都是化学变化的是( )A.工业上制氧气瓦斯爆炸B.煤的分馏火箭发射C.稀盐酸除铁锈牛奶变酸D.稀释浓硫酸稀有气体通电发光14.(xx唐山路南区一模)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 )A.氧气助燃——焊接金属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用于灭火C.石墨导电——可做电极D.稀有气体性质稳定——作保护气15.(xx德州中考)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B.敞口放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C.浓硫酸溅到木材上,木材变黑D.长期掩埋于地下的铁器上产生红褐色斑点16.(xx张家口三模)下列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是由化学变化导致的是( )A.电熨斗通电后生热B.大量枯枝烂叶埋在地下发酵生热C.微波炉加热食物产生的热量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释放的热量17.(xx秦皇岛海港区一模)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有密切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铝的化学性质稳定,“银粉漆(铝粉)”可涂在铁栏杆上防锈B.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炭黑常用来制作碳素墨水C.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可用于去油污D.熟石灰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18.(xx原创)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鸡蛋清凝固铝制品压制铝箔B.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燃放烟花C.铁水铸成锅灯丝熔断D.粉笔写字食醋除水垢19.(xx绵阳中考)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化学物质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物质的应用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石墨用于制铅笔芯B.金属铜作导线C.氮气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D.金刚石作钻探机的钻头20.(xx原创)下列实验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工业炼铁) ,B.自来水消毒杀菌),C.过滤) ,D.电解水)21.(xx原创)下列物质的应用是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液氢用于制作火箭燃料C.钨丝可用作白炽灯灯丝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22.(xx邯郸二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金刚石用于裁玻璃D.聚乙烯塑料做电线的绝缘层二、填空及简答题23.(xx呼和浩特中考)下列是对氯气性质的描述:①黄绿色;②有刺激性气味;③能与水发生反应;④常温下是一种气体;⑤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⑥能与金属发生反应。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用序号回答)。

24.(xx哈尔滨中考)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以下是生产、生活中一些物质的用途:①铜制成导线②氢氧化钠去除油污③氧气用于医疗急救④金刚石用于裁玻璃⑤石墨可制铅笔芯⑥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请你从用途中体现出的主要性质角度,将上述用途平均分为两类:其中一类的分类标准是______,包括事例为________(填序号)。

25.(xx预测)高铁酸钾(K2FeO4)是具有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它的氧化性超过了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集、杀菌、灭藻于一体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

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为氧化铁、金属氧化物和氧气。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

(2)高铁酸钾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存高铁酸钾时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052 7564 畤B 30498 7722 眢 36749 8F8D 辍 28712 7028 瀨4{.26926 692E 椮M.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