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肥料原料的特点与功能
中微量元素水溶肥

中微量元素水溶肥中微量元素水溶肥是一种新型的肥料,它是用科学的方法将必需的微量元素添加到水溶肥料中,具有不同于传统肥料的优点。
本文将探讨中微量元素水溶肥的特点、优点以及使用方法。
一、中微量元素水溶肥的特点中微量元素水溶肥是一种专门为灌溉用水配制的肥料,其特点如下:1.安全性高:由于中微量元素水溶肥主要是水溶性的元素,和传统肥料不同,它不会挥发和燃烧,因此使用时相对更安全。
2.有效性强:中微量元素水溶肥能够迅速被植物吸收利用,因此能够起到快速增加作物产量的作用。
而传统肥料在植物中效率相对较低。
3.用量较少:中微量元素水溶肥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已经非常丰富,因此只需要少量的肥料就能够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4.适用性广:中微量元素水溶肥适用于各种作物,不受时间和地理位置的限制。
因此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农业生产场景中。
二、中微量元素水溶肥的优点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和传统肥料相比,有以下的一些优点:1.避免土壤盐渍化问题:传统肥料使用过多或过于频繁,有可能导致土壤中的盐分累积,导致土壤盐渍化。
而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则能够让养分更加均匀地分布在土壤中,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
2.提高作物产量: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可以被植物迅速吸收利用,因此能够快速提高作物的产量。
3.促进植物正常生长:中微量元素水溶肥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可以帮助植物正常生长,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使植物更加强壮。
4.环保:中微量元素水溶肥的使用量相对较少,因此不会对环境造成过多的负面影响。
三、中微量元素水溶肥的使用方法1.确定所需的肥料种类和配比:针对不同生长期的作物,需要使用不同种类和比例的中微量元素水溶肥。
选择适合作物的肥料种类和配比,对提高作物产量有很大的作用。
2.按照使用说明使用:中微量元素水溶肥的使用方法十分简单,将其按照说明书上要求使用即可。
在灌溉水中直接添加所需的肥料,灌溉到作物根系旁即可。
3.定期使用:中微量元素水溶肥需要定期使用。
根据具体的作物生长情况,可以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使用不同的肥料,使作物得到充分的营养和滋润。
水溶肥常用原料知识

水溶肥料常用原料介绍1、硝酸钙[Ca(NO3)2•4H2O]含有氮和钙两种营养元素,其中氮(N)含量为11.9%,钙(Ca)含量为17.0%。
硝酸钙外观为白色结晶,极易溶解于水中,20℃时每100mL水可溶解129.3克,吸湿性极强,暴露于空气中极易吸水潮解,高温高湿条件下更易发生。
因此,储存时应密闭并放置于阴凉处。
硝酸钙是一种生理碱性盐,作物根系吸收硝酸根离子的速率大于吸收钙离子,因此表现出生理碱性。
由于钙离子也被作物吸收,其生理碱性表现得不太强烈,随着钙离子被作物吸收之后,其生理碱性会逐渐减弱。
硝酸钙是目前无土栽培中用得最广泛的氮源和钙源肥料。
特别是钙源,绝大多数营养液配方都是由硝酸钙来提供的。
2、硝酸铵[NH4NO3]硝酸铵中氮含量为34%~35%,其中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含量各占一半。
硝酸铵外观为白色结晶,农用及部分工业用硝酸铵为了防潮常加入疏水性物质制成颗粒状,其溶解度很大,20℃时100mL 水中可溶解188克。
硝酸铵的吸湿性很强,易板结,纯品硝酸铵暴露于空气中极易吸湿潮解,因此,在贮存时应密闭并置于阴凉处。
另外,硝酸铵有助燃性和爆炸性,在贮运时不可与易燃易爆物质共同存放。
受潮结块的硝酸铵,不能用铁锤等金属物品猛烈敲击,应用木锤或橡胶锤等非金属性材料来轻敲打碎。
因硝酸铵中含有50%的铵态氮和50%的硝态氮,由于多数作物在加入硝酸铵初始的一段时间内对铵离子的吸收速率大于硝酸根离子,因此,易产生较强的生理酸性,但当硝态氮和铵态氮都被作物吸收之后,其生理酸性逐渐消失。
同时,在用量较高时,对于铵态氮较敏感的作物会影响到其养分的吸收和生长,因此,在使用硝酸铵作为营养液的氮源时要特别注意其用量。
3、硝酸钾[KNO3]硝酸钾的氮(N)含量为13.9%,钾(K)的含量为38.7%,它能够提供氮源和钾源,外观上为白色结晶,吸湿性较小,长期贮存于较潮湿的环境下也会结块。
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好,20℃时100mL水中可溶解31.6克。
微量元素水溶肥的特点

微量元素水溶肥的特点介绍
微量元素水溶肥是指含有植物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的水溶性肥料。
它与传统的化肥不同,传统的化肥主要包含氮、磷、钾等主要养分,而微量元素水溶肥则含有维生素、铁、锌、锰等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在植物生长中,这些微量元素虽然只需要少量,但却是植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必要元素。
一、微量元素水溶肥的特点
微量元素水溶肥中的元素已经被溶解在水中,可以快速吸收,提升了养分利用率。
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可以提升免疫力,增强抗病性。
含有一定的酸碱校正剂,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提升土壤肥力。
可以提升作物品质,如颜色、味道、外观等,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二、微量元素水溶肥的原理
原理是让植物从水中吸收到所需的微量元素。
这些是正常所需要的重要元素,但是在大棚种植、肥料施用不当、土地缺乏某些元素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缺乏某些微量元素的情况,降低生产力和品质。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喷洒微量元素水溶肥的方式进行补充。
在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原理:
是只需少量的,用过多会导致植物吸收不了,反而对产生负面影响。
不同种类的植物对元素的需求不同,用时需要根据植物的需求进行选择。
适当的使用量可以提升养分利用率,但是用量过多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导致生长受损。
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在使用时可以搭配其他肥料,这样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促进植物生长。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原料选择

水溶肥功能特点及生产原料选择水溶肥料作为一种速效肥料,它的营养元素比较全面,且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特点相应的肥料有不同的配方,市场上销售的有蔬菜、果树、花卉、粮食、棉、油类等各类作物的专用水溶肥料。
我国是全球淡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农业的季节性及产业分布不均、区域性缺水等问题突出。
水溶肥料作为新型环保肥料使用方便可喷施、冲施并可和喷滴灌结合使用在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农业用水、减少生态环境污染、改善作物品质以及减少劳动力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随着中国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水资源的进一步匮乏,以及大型农场不断涌现,滴灌、喷灌节水设施农业面积迅速扩大,在业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专家学者、技术推广、农业从业者认识到水溶肥料和水溶肥料产业的重要性。
水溶肥料,是符合更加环保、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新一代肥料,也是中国肥料工业和产业未来的重点发展课题与项目。
一、功能特点:1.传统的复合肥易造成肥料流失、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破坏土壤结构、养分失调等。
而水溶肥料作为新型环保型肥料避免了传统复合肥的缺点,且水溶肥料使用方便,可喷施、冲施,并可和喷滴灌结合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农业用水、减少劳动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现状。
2.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从作物营养需求来说,靠大量施用三元复合肥造粒化肥增产的时代已经过去,由于水溶肥料含有作物生长需要的全部营养元素,能够满足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推广基础性专业水溶肥料,改变农民的传统施肥习惯,推进水肥一体化发展,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3.水溶肥料还有传统复合肥所不具备的优点,即可以提高作物品质、减少作物的生理病害,因此水溶肥料的推广十分有必要。
4.行业在快速发展,目前国内涌现了一大批水溶肥料厂家,而且许多公司一开始就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正是这些正规公司的推进,使得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5.我国水溶肥料市场前景广阔,越来越多的具有全水溶、全吸收性水溶肥正逐渐被经销商和农民所接受,这也大大激励了国内企业积极投身于水溶肥行业的研发和推广。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原料选择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原料选择
选择适合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原料,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元素含量、溶解性、毒性和可获得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适合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原料选择。
1.尿素:作为最常见的氮肥原料之一,尿素具有高溶解性和高含氮量的特点。
适合作为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原料之一,可以提供植物需要的氮元素。
2.硝酸铵:硝酸铵是一种含氮量较高的化学肥料,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速效性。
适合作为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原料之一,可以提供植物需要的氮元素。
3.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是一种含磷和钾的化学肥料,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适中的毒性。
适合作为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原料之一,可以提供植物需要的磷元素和钾元素。
4.硫酸镁:硫酸镁是一种含镁和硫的化学肥料,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适中的毒性。
适合作为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原料之一,可以提供植物需要的镁元素和硫元素。
5.硫酸亚铁:硫酸亚铁是一种含铁和硫的化学肥料,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适中的毒性。
适合作为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原料之一,可以提供植物需要的铁元素和硫元素。
6.氯化钾:氯化钾是一种含钾和氯的化学肥料,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适中的毒性。
适合作为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原料之一,可以提供植物需要的钾元素。
选择适合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原料时,还需考虑不同植物对元素的需求量和不同土壤的特性。
同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含有过量的毒性元素的原料,以免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全面充分的施肥计划也需要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以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水溶性肥料特点(1)

一、水溶性肥料特点:1,提高营养,增加产量2、平衡养分,改善品质3、调理土壤,提高肥力4、抗旱抗倒,减少病中害5、减轻污染,产品安全6、配方多样,施用灵活7、节约用水,节省肥料二、水溶性肥料效果1、促进根系生长,新生根增多,根粗、根密、根长,须根和侧根增多。
并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
2、对根系有高度亲和,养分不需要二次转化,可被植物吸收利用,养根、壮根更护根。
3、促进茎、蔓迅速伸长,增强作物长势,植株生长健壮。
4、壮苗促梢,叶片转绿快,增厚较大、色泽鲜亮,增强光合作物。
5、增产高收的效果明显。
6、提高作物抗逆性,调节叶片气孔闭合。
三、注意事项1、不要在雨天和雾天喷施,若喷施4小时内遇雨,应减量再补喷一次;2、对开封后未用完的肥料,要扎紧口存放,防止受潮;3、请密封于常温、阴凉、干燥处存放,防止阳光暴晒。
4、本品长时间存放会有部分分层及少数沉淀,属于正常现象,遇水后会迅速溶化。
抽检,使用前请充分搅拌。
5、每亩用量、兑水浓度、施用次数,应根据季节和作物生长情况适当增减。
6、本品存放阴凉干燥处,如有结块不影响肥效。
7、低于5度时流动性下降,温度升高后流动性恢复。
8、尽量单用或与非碱性的农药混用四,使用方法及用量本产品可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其他肥料使用。
本使用方法为常规使用方法,用户可以根据作物长势适当增减使用量和次数。
请在大面积应用前做小面积试用。
1、冲施:每亩3-6公斤,兑水800-1800倍,淋根即可。
每7-10天使用一次。
2、滴灌:每亩3-6公斤,兑水800-1800倍,淋根即可。
每7-10天使用一次。
3、叶面喷施:稀释2000-3000倍,喷施叶面正反面即可,用量根据喷水量确定。
五、水溶性肥料的优点:1、科学配方、肥料利用率高:合理配方不浪费,利用率是常规复合肥料的2-3倍。
2、易溶解、吸收快、见效快:可以让种植者较快地看到肥料的效果和表现。
3、施用简便,节水,节肥,省劳动力:这在劳动力成本日益高涨的今天效益显而易见。
ny 1106-2010 含腐植酸水溶肥料

NY 1106-2010 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肥料,其具有独特的优点和特性,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该肥料的性质、优点、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肥料的性质1. 化学成分:NY 1106-2010 含腐植酸水溶肥料主要成分为腐植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其成分比例经过科学配比,具有良好的营养平衡。
2. 外观特点:该肥料为黑色或棕色颗粒状或粉状,具有一定的水溶性和植物可吸收性。
3. 营养特性:含腐植酸的水溶肥料富含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具有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二、肥料的优点1. 促进植物生长:含腐植酸水溶肥料中的腐植酸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有效提高作物产量。
2. 改良土壤:腐植酸具有良好的土壤改良作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3. 提高品质:该肥料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能够提高作物的品质,改善口感和营养价值。
4. 环保无污染:NY 1106-2010 含腐植酸水溶肥料不含有化学合成的有害物质,对土壤和环境无污染,符合绿色环保生产的要求。
三、肥料的应用范围1. 适用作物:该肥料适用于各类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如水稻、小麦、玉米、果树、蔬菜等,能够满足不同作物生长期的养分需要。
2. 适用环境:含腐植酸水溶肥料适用于各种土壤类型的农田和果园,能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发挥其营养作用。
3. 应用方式:可以通过灌溉、叶面喷施等方式进行施肥,也可以与其他肥料混用,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四、使用注意事项1. 施肥量:根据作物品种、生长期和土壤肥力状况确定合理的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污染和作物生长不良。
2. 施肥时间:在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施肥,保证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养分供应。
3. 搭配施肥:可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和土壤养分状况,与其他肥料进行搭配施用,发挥最佳的施肥效果。
五、结语NY 1106-2010 含腐植酸水溶肥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化水溶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中化水溶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化水溶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是一种高效的肥料类型,它可以为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元素,促进作物生长和发育。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中化水溶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特点和优势。
一、肥料成分中化水溶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其中氮元素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磷元素能够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和花果的形成;钾元素则能够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和抗逆性。
二、肥料特点中化水溶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具有溶解快、吸收快、利用率高等特点。
它不仅能够为植物供给充足的营养元素,还能够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加速作物的生长速度,提高产量和品质。
同时,由于该肥料是水溶性的,它的使用也非常方便,可以通过灌溉等方式将其施入土壤中。
三、肥料优势1.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中化水溶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能够全面满足作物的营养需求,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研究表明,使用该肥料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效地改善了土壤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
2.减少肥料浪费使用中化水溶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可以大大减少肥料的浪费,因为它是水溶性的,能够被作物充分吸收利用。
相比于传统的肥料种类,中化水溶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效果更为显著,因此使用量也会相应减少。
3.减少环境污染传统的肥料种类往往含有过多的化学成分,容易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
而中化水溶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则能够有效地减少这种污染,因为它能够被作物充分吸收利用,不会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
中化水溶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是一种高效的肥料类型,具有溶解快、吸收快、利用率高等特点,能够为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元素,促进作物生长和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它的使用不仅方便,而且能够减少肥料浪费,减少环境污染,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肥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营养型水溶性肥料原料的特点与功能水溶性肥料的基础原料既能提供作物所需的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又能够提供钙、镁、硼、锌、铁等中微量营养元素。
对于这些基础原料的要求是水溶性好,能够迅速溶解于水,并能满足作物营养元素的养分形态和数量需求(表3-1)。
水溶性肥料的基础原料一方面可以作为普通水溶性肥料单独施用,另一方面可以是登记型水溶性肥料的良好原料,是设计生产登记型水溶性肥料的基础。
登记型水溶性肥料养分浓度高,配方适宜,更适合采用水、肥同施,以水带肥,实现水肥一体化•减少施肥总量,发挥肥水协同效应,显著提高肥水利用效率。
登记型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总养分(N+P2O5+K2O)含量一般大于50%,且大部分产品应添加中微量元素,养分更全面、肥效快,可解决高产作物快速生长期的营养需求。
表3-1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可利用形态和相对需要量类别元素主要可利用形态作物需要量(%)C CC242.1H H2O37.9O H2O , O2 5.5大量元素N NH4+ , NC3- 4.3P H2PC- , HPC32-0.45K K+ 5.5Ca C尹0.6中量元素Mg Mg2+0.3S SO2- , SO0.3微量元素Fe F@+0.03Mn Mn2+0.01Cu Cu2*0.001Zn Zn2+0.002B H3BO3- , B2O72-0.001Mo MoO42-0.0002Cl Cl-0.05所有用来配制水溶性肥料的基本型原料都是很好的水溶性单质肥料,在具备一定农化服务和施肥技术基础的种植大户、合作社及规模化农场,一般选用这些原料肥料按照特定的比例混合后直接施用。
3.1基础型原料的选择原则水溶性肥料原料选择需关注两个方面的技术指标:一是肥料的水不溶物含量;二是肥料的盐度指数,尽可能选用低盐度指数的原料品种。
一般不产生沉淀的物质可选用无机盐,强酸盐通常是水溶性的,硝酸盐、硫酸盐及氯化物是常用的形态,硝酸盐及氯化物的溶解度远远大于硫酸盐。
水溶性肥料在储存、施用过程中,稳定性指标非常重要。
对于水溶性肥料来说,溶液的pH、养分浓度和养分存在形态对稳定性的影响很大,尤其是液体水溶性肥料,从原料的选择方面,必须注重混合物料之间的化学稳定性。
一般地,金属元素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例如Ca Mg、cu、Fe Mn等中微量元素,在偏碱性条件下易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而非金属元素一般在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例如硼在酸性条件下生成不易水解的硼酸,导致液体肥料分层现象。
对于一些溶解度较低的原料来说,温度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也较大。
尽管一些液体水溶性肥料在生产时养分元素处于完全溶解状态,但是在温度等外界条件改变时导致养分元素处于过饱和状态,出现结晶;当环境温度降低时,悬浮性液体肥料还会出现黏度升高、流动性显著降低的情况,在施用过程中不易将肥料倒出。
因此,在选择水溶性肥料原料时,不仅要从原料本身的物理化学特性出发,还应关注多种养分元素在溶液中的共稳定性及溶解水溶性肥料的生产原料通常选用单质肥料、复合肥料或一些添加剂。
生产原料的选择对产品性状的优劣有重要影响,包括原料的级别、元素种类以及含量。
固体水溶性肥料的溶解性非常重要,同样的养分含量并不意味着同样的产品品质。
因此,在原料的选择上需要严格把关,选择性价比高的优质原料生产水溶性肥料,使其具有理化性状稳定、溶解性好等优点。
3.2供应大量营养元素的原料供应大量营养元素的水溶性原料种类有很多,主要包括供应不同形态氮、磷、钾的原料产品,具体如表3-2。
表3-2以供应大量营养元素为目的的常用原料供氮原料供磷原料供钾原料尿素磷铵硝酸钾尿素硝酸铵溶液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硫酸铵磷酸氢二钾氯化钾硝酸铵磷酸二氢铵焦磷酸钾硝酸铵钙磷酸氢二铵三聚磷酸钾硝酸铵磷磷酸脲柠檬酸钾液氮聚磷酸铵硅酸钾氨水—氢氧化钾磷酸一铵/二铵——3.2.1供氮原料氮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分,如蛋白质、核酸、叶绿素、酶、维生素、生物碱和一些激素等,这些物质涉及遗传信息传递、细胞器的合成、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等大部分生化反应,对作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能够为作物供应氮素的主要氮肥形态可分为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三者均为速效养分,酰胺态氮在土壤中经微生物过程可转化为铵态氮或硝态氮,快速为作物生长提供氮素营养。
水溶性肥料生产中的氮肥原料主要有液氨、氨水、尿素、硝酸铵及其改性氮源等。
其具体特性如表3-3。
表3-3常见供氮原料的种类及特性分析原料类别名称分子式氮含量(N,%)特性酰①中性有机化合物,施入土壤后以分子态存在于土壤中,胺并与土壤胶粒发生氢键吸附,吸附力略小于电荷吸附。
态尿素CO(NH2)246②在土壤中守脲酶作用而幻化成碳酸铵,形成NH4+_ N,其水解产物同铵态氮肥。
氮素③吸湿性强,水溶性好。
铵液氨NH382.3①易溶于水,可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态氨水NH3?H2O12.4〜16.5②NH4+在土壤中不易淋失,肥效比NO0长。
氮硫酸铵氯化铵(NH4)2SC420~21③遇碱性物质会分解出NH3,深施覆土,可以提高其肥效。
④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NH4+可通过硝化作用迅速转化素NH4CI25为NO3-。
硝酸钙Ca(NQ)212.6〜15硝酸钠NaNO315~16硝硝酸钙镁13.6①易溶于水,肥效迅速,溶解度很大,吸湿性强,严格防潮。
态硝酸铵NH4NO334~35②NQ-流动性大,降雨量大或水田易流失。
氮素硝酸铵钙Ca(NO3)2?NH4NO315.5③受热时分解出。
2,助燃性极强,存储时既要防潮又要防热。
硝酸铵磷——32硝酸钾KNQ13321.1 尿素尿素是在高温、高压且具有催化剂存在时,由氨气(NH3)和二氧化碳(CO2)反映而制得。
尿素含氮量达46%,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固体氮肥。
纯品尿素为白色针状结晶,吸湿性很强。
目前应用于农业领域的尿素,为防止产品运输、储存过程中发生吸湿、结块现象,均采用造粒工艺,将尿素制成颗粒状。
如将颗粒状尿素应用于固体水溶性肥料中,要进行一定的破碎,达到养分离子的粒径分布一致。
尿素的密度为1.35克/厘米3,熔点为132.7C,易溶于水,在20C时每100克水中可溶解100 克尿素。
加入营养液中的尿素由于在植物根系分泌的脲酶作用下,会逐渐转化为碳酸铵,并在水中解离为NH4+和CQ2-。
3.2.1.2 液氨和氨水液氨为无水氨,通常将气态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即可得到液氨,是一种无色液体。
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溶液呈碱性,pH 约为11.7 ,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品种。
由于液氨的存储与运输需要特殊的设备,当前在我国农业生产直接施用液氨的很少,随着规模化农业发展,其应用比例会逐渐提高。
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熔点为一77C,沸点为36C,为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是一种常见的液体氮肥。
同样由于运输存储设施不配套,且氨水的不稳定性、挥发性,田间管道运输过程中损失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也没有得到普及应用。
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农业上将液氨和氨水等作为液体氮肥广泛施用。
据联合国工发组织1980 年《化肥手册》报道,世界发达国家施用液体氮肥占施肥总量的比例较高,美国38%、丹麦36%、墨西哥28%、澳大利亚(包括氨水)25%、加拿大22%。
液氨(合成氨)是生产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等固体氮肥的原料。
实质上,液氨本身就是高浓度(含氮82.3%)的液体氮肥。
以液氨直接施肥为例,其特点体现在:一是节约能源,免除了氨加工生产固体氮肥的装置投资和生产能耗,降低了单位氮素的成本。
2010 年我国大型氮肥厂的氮肥品种能耗相对比显示,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液氨与以煤炭为原料的尿素相比,前者每吨氮素能耗比后者少1.03 吨标煤,节能达45%。
二是提高氮素利用率,据国内以15N 标记氮肥在小麦地上部分的氮素利用率对比结果表明,液氨比尿素高 5.1%。
三是减少污染,工业上免除了氨加工成固体氮肥的排放,农业上降低了农田引起的污染。
经15N 标记氮肥在小麦施肥后的土壤氮素平衡测定显示,等氮量的液氨和尿素施入土壤后,施用液氨比尿素处理的土壤氮素残留量多2%。
四是提高农业效益,我国大田试验的测定结果表明,液氨直接施肥对小麦、玉米等旱地作物均有增产的效果。
在每亩施氮素6-12 千克时,可增产10%以上,以等氮量比较,施用液氨比尿素的农业成本可降低30%,提高了生产效益。
3.2.1.3 硫酸铵硫酸铵中含氮(N)量为20%〜21%,它是用硫酸中和NH3而制得的。
硫酸铵外观为白色结晶,密度为1.77克/厘米3,熔点为230-- 280C,易溶于水,在20C时每100克水可溶解75 克硫酸铵。
硫酸铵物理性状良好,不易吸湿。
但当硫酸铵中含有较多酌游离酸或空气湿度较大时,长期存放也会吸湿结块。
溶液中的硫酸铵被植物吸收时,由于多数作物根系对NH4+的吸收速率比SO42-快,而使得溶液中累积较多的硫酸,呈酸性,0.1 摩尔/升水溶液的pH 为5.5。
硫酸铵是一种生理酸性肥料,在作为水溶性肥料氮源时应注意其生理酸性的变化对土壤pH造成的影响。
321.4氯化铵氯化铵为无色晶体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密度为1.527克/厘米3,熔点为340 C, 吸湿性强,易溶于水。
不同温度下氯化铵的溶解度不同(表3-4),在20C时每100克水中能够溶解37.2克氯化铵。
表3-4不同温度瞎氯化铵的溶解度表氯化铵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铵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常温下饱和氯化铵的pH 一般在5.6左右,2 5C时,1%氯化铰溶液的pH为5.5, 3%氯化铵溶液的pH为5.1 , 10%氯化铵溶液的pH为5.0。
氯化铵作为我国水溶性肥料生产常选氮素来源之一,其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峻。
据化肥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氯化铵的产能达1380万吨/年,产量为1283万吨/年。
3.2.1.5 硝酸钙硝酸钙含有氮和钙两种营养元素,其中氮(N)含量为11.9%,钙(Ca)含量为17.0%,其外观为白色结晶,密度为 2.504克/厘米3,熔点为561C,极易溶于水,20C时每100克水中可溶解129.3克硝酸钙。
吸湿性极强,暴露于空气中I极易吸水潮解,高温高湿条件下更易发生,储存时应密闭放置于阴凉处。
硝酸钙是一种生理碱性肥料,作物根系吸收硝酸根离子的速率和数量大于吸收钙离子,由于根系吸收N03-后会向根外分泌0H-,因此施用硝酸钙后表现出生理碱性。
由于钙离子被作物吸收,其生理碱性表现得不大强烈,随着钙离子被作物吸牧后,其生理碱性会逐渐减弱。
3.2.1.6 硝酸铵硝酸铵的氮含量为34%〜35%,其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各占一半。
硝酸铵外观为白色粉状结晶或浅黄色颗粒,密度为1.72克/厘米3,熔点169.6C,吸湿性强,易结块、潮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