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肥料原料的特点与功能(最全版)
水溶肥料的特点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解读

水溶肥料的特点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论文网作者:何永梅罗光耀2012-2-219:07:02 水溶肥料,简称WSF,是指经水溶解或稀释,用于灌溉施肥、叶面施肥、无土栽培、浸种蘸根等用途的液体或固体肥料。
因为水溶肥料具有使用方法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因此它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国外,它被广泛用于温室中的蔬菜和花卉,以及大田作物的灌溉施肥,园林景观绿化植物的养护,甚至家庭绿化植物的养护。
一般水溶肥料可以含有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元素,如氮、磷、钾、钙、镁、硫大中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等,其肥料利用率差不多是常规复合化学肥料的2~3倍(在我国,普通复合肥的肥料利用率仅为30%~40%)。
水溶肥料是一种速效肥料,可以让种植者较快地看到肥料的效果和表现,随时可以根据作物不同长势对肥料配方作出调整。
现将水溶肥的特点及其在农业生产上应用介绍如下:一、主要特点1. 针对性强。
水溶肥料可根据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土壤供肥水平,以及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来确定肥料的种类,及时补充作物缺少的养分,减轻或消除作物的缺素症状。
2. 吸收快。
由于水溶肥料可直接施用在作物叶面或根部,各种营养物质能直接进入植物体内,直接参与作物的新陈代谢和有机物质的合成,其作用速度和效果都比土壤施肥法的作用来得快。
3. 效果好。
形成作物产量的干物质主要来自光合作用的产物,作物进行叶面施肥后,叶片吸收了大量的养分,促进了作物体各种生理过程,显著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有效促进作物有机物质的积累,提高坐果率和结实率,从而增加产品产量,改善产品品质。
4. 用量省。
施用水溶肥料由于喷施在叶面上,不直接与土壤接触,避免了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失效或淋溶损失。
采用叶面喷施,通常用量极少,浓度很低,养分被吸收后,直接被输送到作物生长最旺盛的部位,所以养分利用率很高。
二、主要类型水溶肥料主要有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和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等。
水溶性肥料(冲施肥、叶面肥)学习资料

水溶性肥料的相关知识泛指任何能够全部溶于水的,容易被施入和均匀渗散在土壤中或栽培基质中的任何肥料。
一般是指含有N、P、K 和多种中、微量元素的配方肥料水溶性肥料的特点:1、容易控制植物能获取养分的准确数量,世界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年前就使用全水溶肥料,如以色列、智利、芬兰、美国等2、全水溶性肥料pH值为中性。
能与农药混用,可以进行叶面喷施,具有环保、高纯度、高利用率、高回报的优点。
3、施用方法灵活多样,特别适合喷灌、滴灌用肥及经济作物追肥。
4、营养全面,含有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元素,如N、P、K、Ca、Mg、S以及微量元素等(一般不超过12种)水溶性肥料的优点:1、科学配方、肥料利用率高:合理配方不浪费,利用率是常规复合肥料的2-3倍。
2、易溶解、吸收快、见效快:可以让种植者较快地看到肥料的效果和表现。
3、施用简便,节水,节肥,省劳动力:这在劳动力成本日益高涨的今天效益显而易见。
4、水、肥分配均匀,作物长势健壮一致:这也为提高产量和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低盐度、无杂质,施用安全:不会引起烧苗、烧根。
水溶性肥料根据其使用方法、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冲施肥和叶面肥两种。
一、冲施肥的介绍冲施肥,是随浇灌而使用的肥料,属于追施肥的一种。
冲施肥即可以是大量元素肥料(如N、P、K、Ca、Mg等),也可以是微量元素肥料(如Zn、B、Mn、Fe、Mo、Cu、C1等),还可以是有机肥(如氨基酸、腐殖酸等),或菌肥、复合肥等。
因此,冲施肥从广义上讲不是一种特殊肥料,而只是一种施用方法,用此方法施用的肥料均叫冲施肥。
(一)冲施肥的种类1、大量元素类:包括氮肥、钾肥、磷肥、钙肥、镁肥、硫肥等单一肥料,也可以是复合肥,复混肥和配方肥等,但都必须可溶于水,一般亩使用量为十几公斤到几十公斤。
这类冲施肥是主要的冲施肥,生产量最大,使用量最多,可于多种其它冲施肥混合使用。
2、全营养类(大量元素加微量元素):即在上述肥料的基础上添加锌肥、硼肥、铁肥、锰肥、铜肥、钼肥、氯肥等,也可以是几种的复肥,它们同样均溶于水,且不可起反应,不能产生沉淀,亩施用量在十几公斤至几十公斤。
水溶肥介绍

水溶肥介绍水溶肥是指将肥料溶解于水中,形成一种容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的肥料。
相比传统的固体肥料,水溶肥有以下优点:更好的吸收利用率水溶肥能够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不需要经过土壤的转化作用,因此其吸收利用率更高。
作物能够迅速获取所需要的养分,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更容易调节养分供应通过在水中溶解肥料,可以精确地控制养分供应量。
可以根据不同作物和阶段的需要,调整供应量,避免浪费和过度施肥的问题。
更方便的施用方式水溶肥易于溶解并均匀分布在水中,可以通过灌溉、喷雾等方式进行施用,不需要手工铺肥或开机器进行广泛覆盖的施肥。
因此,水溶肥施肥更加方便、快捷。
更环保传统的固体肥料在土壤中难以分解,会造成土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而水溶肥则能够有效降低固体肥料对土地的危害。
常见种类水溶肥根据其养分组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氮、磷、钾、微量元素等。
下面列举常见的几种水溶肥:氮肥氮肥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加产量。
常见的氮肥有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等。
磷肥磷是构成DNA、RNA等基本物质的必需元素,也是促进根系生长和收获的关键元素。
磷肥一般为水溶性磷酸化合物,主要有磷酸二氢钾、磷酸二铵等。
钾肥钾是维持植物正常代谢和抗病抗逆的重要元素。
钾肥一般为氯化钾、硫酸钾等形式。
微量元素肥微量元素是植物生长和代谢过程中需要的极少量营养元素,如铁、锌、锰、铜等。
一些水溶肥中也会添加这些微量元素,以增加肥料的营养成分。
如何使用水溶肥的使用方法较为简单。
首先需要准备肥料和水,在肥料包装上可以看到具体的配比和使用方法,根据要求加入适量的肥料到水中,并搅拌均匀。
根据作物的需求和生长阶段,可以调整肥料的配比和供应量。
一般情况下,水溶肥比固体肥料养分利用率更高,因此供应量也可以适当减少。
总结水溶肥是现代农业生产中越来越流行的一种肥料形式。
其优点包括更好的吸收利用率、更容易调节养分供应、更方便的施用方式、更环保等。
在使用前需要根据作物需求和水质情况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配比,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作用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作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是一种通过溶解于水中供植物吸收的肥料。
与传统的颗粒状肥料相比,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具有快速、高效、易吸收的特点,因此在现代农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主要成分包括氮、磷、钾等多种元素。
这些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通过溶解于水中,可以直接供植物根系吸收利用。
相比之下,传统的颗粒状肥料需要在土壤中分解和溶解后才能被植物吸收,过程较为缓慢。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快速、高效特点使得植物能够迅速吸收到所需的营养物质,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与此同时,水溶肥料还能够减少养分的流失和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使用方法相对简单。
首先,将适量的肥料溶解于一定量的水中,形成肥料溶液。
然后,将肥料溶液均匀地施加在植物的根部周围,使其能够充分吸收。
在施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对植物造成伤害。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使用对植物生长和发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氮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可以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磷元素主要参与植物的能量代谢和物质转运,对植物的根系生长和花果发育有着重要作用。
钾元素则能够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性,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然而,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使用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肥料的浓度和施肥量需要根据具体植物的需求进行调整,避免过量使用。
其次,肥料溶液的pH值对植物的吸收效果有一定影响,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
此外,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防潮、防晒,以保证肥料的质量和效果。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现代农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其快速、高效的特点使得植物能够迅速吸收到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生长和发育。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肥料浓度、施肥量、pH值等因素,以确保施肥效果和植物健康生长。
通过科学合理地使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史上最全水溶肥知识汇总

什么是水溶性肥料水溶性肥料,简称水溶肥,其定义为:经水溶解或稀释,用于灌溉施肥、叶面施肥、无土栽培、浸种蘸根等用途的液体或固体肥料。
水溶肥作为一种多元肥料,它能迅速地溶解于水中,更容易被作物吸收,而且其吸收利用率相对较高,可解决高产作物快速生长期的营养需求。
尤其在设施农业上与微喷灌、滴灌等结合运用,以水带肥,实现水肥一体化,达到省水省肥省工的效能。
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施用水溶肥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措施之一。
2、水溶肥料的种类及标准水溶性肥料可分为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等,中国农业褐煤、风化煤中提取,能刺激植物生长、改土培肥、提高养分有效性和作物抗逆能力。
产品标准为农业行业标准NY1106—2010。
产品标准规定,大量元素型固体产品腐植酸含量分别不低于3%,大量元素含量不低于20%;大量元素型液体产品的腐植酸含量不低于30g/L,大量元素含量不低于200g/L;含腐植酸微量元素型固体产品的腐植酸含量不低于3%,微量元素含量不低于6%。
6)、其它水溶肥料不在以上5种水溶肥料范围之内、执行企业标准的其他具有肥料功效的水溶肥料。
3、水溶肥施用方法水溶性肥料不但种类多样而且施用方法灵活,一般有三种方式。
1)、滴灌、喷灌和无土栽培在一些极度缺水地区、规模化种植的大农场以及在高品质高附加值经济作物上,人们往往用滴灌、喷灌和无土栽培技术来节约灌溉水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在灌溉的时候,肥料已经溶解在水中,浇水的同时也是施肥的过程,即水肥一体化。
这时植物所需要的营养可以通过水溶性肥料来获得,既节约了用水,节省了肥料,又提高了劳动效率。
2)、土壤浇灌通过土壤浇水或者灌溉的时候,先行混合在灌溉水中,这样可以让植物根部全面地接触到肥料,通过根的呼吸作用把化学营养元素运输到植株的各个组织中。
3)、叶面施肥把水溶性肥料先行稀释溶解于水中进行叶面喷施,或者与非碱性农药一起溶于水中进行叶面喷施,通过叶面气孔进入植株内部。
最全的水溶肥知识汇总肥料实用技术

最全的水溶肥知识汇总肥料实用技术水溶肥是指通过将固体或粉状肥料溶解于水中,形成一种可供植物直接吸收的肥料溶液。
水溶肥具有溶解速度快、养分利用率高、施肥方便等优点,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是关于水溶肥的最全知识汇总,包括肥料种类、制备方法和应用技巧等内容。
1.水溶肥的种类常见的水溶肥包括氮磷钾复合水溶肥、微量元素水溶肥和有机物水溶肥等。
-氮磷钾复合水溶肥:包含氮、磷、钾三种主要养分,按照不同比例配置可以满足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微量元素水溶肥:包含铁、锌、硼、钼、锰、铜等植物所需微量元素,能够纠正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缺乏,提高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有机物水溶肥:由有机物制成的水溶肥料,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和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微生物活动。
2.水溶肥的制备方法水溶肥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浸泡法、浸渍法和配方法等。
-浸泡法:将固体肥料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待肥料充分溶解后即可使用。
适用于一些溶解速度较快的肥料,如尿素等。
-浸渍法:将固体肥料放入小袋中,然后将小袋与水一同浸泡在肥槽中,待肥料溶解后,用肥水灌溉植物。
适用于溶解速度较慢的肥料,如磷酸二氢铵等。
-配方法:按照一定比例将不同的固体肥料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使肥料充分溶解。
适用于需要定制特定养分成分和浓度的情况。
3.水溶肥的施肥技巧水溶肥的施肥技巧对于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和植物生长效果非常重要。
-控制肥水浓度: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阶段和养分需求,合理调整肥水的浓度。
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烧叶子,浓度过低则无法满足植物的养分需求。
-控制施肥次数与间隔:根据作物的生长速度和生长阶段的不同,合理安排施肥次数和间隔。
一般来说,旺盛生长期的作物需要更频繁的施肥,而休眠期的作物则可以间隔较长时间施肥。
-合理施肥量: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水平,合理控制施肥量。
施肥量过多会造成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施肥量过少则无法满足植物的养分需求。
-配合其他施肥措施:水溶肥可以与其他施肥措施结合使用,如喷雾施肥、滴灌施肥、叶面喷施等,以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
水溶性肥料特点(1)

一、水溶性肥料特点:1,提高营养,增加产量2、平衡养分,改善品质3、调理土壤,提高肥力4、抗旱抗倒,减少病中害5、减轻污染,产品安全6、配方多样,施用灵活7、节约用水,节省肥料二、水溶性肥料效果1、促进根系生长,新生根增多,根粗、根密、根长,须根和侧根增多。
并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
2、对根系有高度亲和,养分不需要二次转化,可被植物吸收利用,养根、壮根更护根。
3、促进茎、蔓迅速伸长,增强作物长势,植株生长健壮。
4、壮苗促梢,叶片转绿快,增厚较大、色泽鲜亮,增强光合作物。
5、增产高收的效果明显。
6、提高作物抗逆性,调节叶片气孔闭合。
三、注意事项1、不要在雨天和雾天喷施,若喷施4小时内遇雨,应减量再补喷一次;2、对开封后未用完的肥料,要扎紧口存放,防止受潮;3、请密封于常温、阴凉、干燥处存放,防止阳光暴晒。
4、本品长时间存放会有部分分层及少数沉淀,属于正常现象,遇水后会迅速溶化。
抽检,使用前请充分搅拌。
5、每亩用量、兑水浓度、施用次数,应根据季节和作物生长情况适当增减。
6、本品存放阴凉干燥处,如有结块不影响肥效。
7、低于5度时流动性下降,温度升高后流动性恢复。
8、尽量单用或与非碱性的农药混用四,使用方法及用量本产品可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其他肥料使用。
本使用方法为常规使用方法,用户可以根据作物长势适当增减使用量和次数。
请在大面积应用前做小面积试用。
1、冲施:每亩3-6公斤,兑水800-1800倍,淋根即可。
每7-10天使用一次。
2、滴灌:每亩3-6公斤,兑水800-1800倍,淋根即可。
每7-10天使用一次。
3、叶面喷施:稀释2000-3000倍,喷施叶面正反面即可,用量根据喷水量确定。
五、水溶性肥料的优点:1、科学配方、肥料利用率高:合理配方不浪费,利用率是常规复合肥料的2-3倍。
2、易溶解、吸收快、见效快:可以让种植者较快地看到肥料的效果和表现。
3、施用简便,节水,节肥,省劳动力:这在劳动力成本日益高涨的今天效益显而易见。
水溶性肥料的若干知识点

16 植物生长调节剂 ①生长促进剂:赤霉素类、萘乙酸、吲哚等; ②生长延缓剂:乙烯利、缩节胺、矮壮素; ③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 ④系统平衡类:芸苔素类、茉莉酸类等。 17 功能型微生物菌剂 ①固氮菌剂: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等原核生物; ②溶磷菌剂: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 ③解钾菌剂:钾细菌(硅酸盐细菌-环状芽孢杆菌); ④生防菌剂:真菌(木霉菌、毛壳菌、酵母菌等),细菌(芽孢杆菌、 假单胞菌等); ⑤促生菌剂:产生植物激素(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木霉属等); ⑥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上面所有功能。
8-1-1 硝酸钙 钙含量17%,氮含量11.9%。 吸湿性极强,及易吸水潮解。 8-1-2 氯化钙 钙含量36%,氯含量64%。 易溶于水,生理酸性。 主要用于叶面钙源
8-1-3 硝酸铵钙硝酸铵钙Ca(NO3)2· NH4NO3 钙含量19.0%。 8-1-4 螯合态钙EDTA-Ca 钙含量10%。 螯合物:由中心离子和多齿配体结合而成的具有环状结构的配合物。 一般比较稳定。
8-3 铁元素的原料: 硫酸亚铁 硫酸亚铁铵 EDTA-Fe
8-4 锰元素的原料: 硫酸锰 氯化锰 EDTA-Mn
8-5 锌元素的原料: 硫酸锌 硝酸锌 氯化锌 EDTA-Zn 8-6 铜元素的原料: 硫酸铜 氯化铜 EDTA-Cu 8-7 硼元素的原料: 硼酸 四硼酸钠 四水八硼酸钠
8-8 钼元素的原料: 钼酸 钼酸铵 钼酸钠 9 中微量元素螯合剂: EDTA(乙二胺四乙酸) DTPA(二乙酸三胺五乙酸) CDTA(1,2-环己二胺四乙酸) EDDHA【乙二胺N,N‘双(邻羟苯基乙酸)】 HEEDTA (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 HEDP(羟基乙叉二磷酸) EDTMPS(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 DTPMPA(乙二烯三胺五甲叉磷酸) 葡糖糖酸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营养型水溶性肥料原料的特点与功能水溶性肥料的基础原料既能提供作物所需的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又能够提供钙、镁、硼、锌、铁等中微量营养元素。
对于这些基础原料的要求是水溶性好,能够迅速溶解于水,并能满足作物营养元素的养分形态和数量需求(表3-1)。
水溶性肥料的基础原料一方面可以作为普通水溶性肥料单独施用,另一方面可以是登记型水溶性肥料的良好原料,是设计生产登记型水溶性肥料的基础。
登记型水溶性肥料养分浓度高,配方适宜,更适合采用水、肥同施,以水带肥,实现水肥一体化.减少施肥总量,发挥肥水协同效应,显著提高肥水利用效率。
登记型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总养分(N+P2O5+K2O)含量一般大于50%,且大部分产品应添加中微量元素,养分更全面、肥效快,可解决高产作物快速生长期的营养需求。
表3-1 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可利用形态和相对需要量类别元素主要可利用形态作物需要量(%)大量元素C CO242.1 H H2O37.9 O H2O , O2 5.5 N NH4+ , NO3- 4.3 P H2PO4- , HPO32-0.45 K K+ 5.5中量元素Ca Ca2+0.6 Mg Mg2+0.3 S SO42- , SO20.3微量元素Fe Fe2+0.03 Mn Mn2+0.01 Cu Cu2+0.001 Zn Zn2+0.002 B H3BO3- , B2O72-0.001 Mo MoO42-0.0002 Cl Cl-0.05所有用来配制水溶性肥料的基本型原料都是很好的水溶性单质肥料,在具备一定农化服务和施肥技术基础的种植大户、合作社及规模化农场,一般选用这些原料肥料按照特定的比例混合后直接施用。
3.1 基础型原料的选择原则水溶性肥料原料选择需关注两个方面的技术指标:一是肥料的水不溶物含量;二是肥料的盐度指数,尽可能选用低盐度指数的原料品种。
一般不产生沉淀的物质可选用无机盐,强酸盐通常是水溶性的,硝酸盐、硫酸盐及氯化物是常用的形态,硝酸盐及氯化物的溶解度远远大于硫酸盐。
水溶性肥料在储存、施用过程中,稳定性指标非常重要。
对于水溶性肥料来说,溶液的pH、养分浓度和养分存在形态对稳定性的影响很大,尤其是液体水溶性肥料,从原料的选择方面,必须注重混合物料之间的化学稳定性。
一般地,金属元素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例如Ca、Mg、cu、Fe、Mn等中微量元素,在偏碱性条件下易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而非金属元素一般在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例如硼在酸性条件下生成不易水解的硼酸,导致液体肥料分层现象。
对于一些溶解度较低的原料来说,温度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也较大。
尽管一些液体水溶性肥料在生产时养分元素处于完全溶解状态,但是在温度等外界条件改变时导致养分元素处于过饱和状态,出现结晶;当环境温度降低时,悬浮性液体肥料还会出现黏度升高、流动性显著降低的情况,在施用过程中不易将肥料倒出。
因此,在选择水溶性肥料原料时,不仅要从原料本身的物理化学特性出发,还应关注多种养分元素在溶液中的共稳定性及溶解性等。
水溶性肥料的生产原料通常选用单质肥料、复合肥料或一些添加剂。
生产原料的选择对产品性状的优劣有重要影响,包括原料的级别、元素种类以及含量。
固体水溶性肥料的溶解性非常重要,同样的养分含量并不意味着同样的产品品质。
因此,在原料的选择上需要严格把关,选择性价比高的优质原料生产水溶性肥料,使其具有理化性状稳定、溶解性好等优点。
3.2 供应大量营养元素的原料供应大量营养元素的水溶性原料种类有很多,主要包括供应不同形态氮、磷、钾的原料产品,具体如表3-2。
表3-2 以供应大量营养元素为目的的常用原料供氮原料供磷原料供钾原料尿素磷铵硝酸钾尿素硝酸铵溶液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硫酸铵磷酸氢二钾氯化钾硝酸铵磷酸二氢铵焦磷酸钾硝酸铵钙磷酸氢二铵三聚磷酸钾硝酸铵磷磷酸脲柠檬酸钾液氮聚磷酸铵硅酸钾氨水——氢氧化钾磷酸一铵/二铵————3.2.1 供氮原料氮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分,如蛋白质、核酸、叶绿素、酶、维生素、生物碱和一些激素等,这些物质涉及遗传信息传递、细胞器的合成、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等大部分生化反应,对作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能够为作物供应氮素的主要氮肥形态可分为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三者均为速效养分,酰胺态氮在土壤中经微生物过程可转化为铵态氮或硝态氮,快速为作物生长提供氮素营养。
水溶性肥料生产中的氮肥原料主要有液氨、氨水、尿素、硝酸铵及其改性氮源等。
其具体特性如表3-3。
表3-3 常见供氮原料的种类及特性分析原料类别名称分子式氮含量(N,%)特性酰胺态氮素尿素CO(NH2)246①中性有机化合物,施入土壤后以分子态存在于土壤中,并与土壤胶粒发生氢键吸附,吸附力略小于电荷吸附。
②在土壤中守脲酶作用而幻化成碳酸铵,形成NH4+—N,其水解产物同铵态氮肥。
③吸湿性强,水溶性好。
铵态氮素液氨NH382.3①易溶于水,可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②NH4+在土壤中不易淋失,肥效比NO3-长。
③遇碱性物质会分解出NH3,深施覆土,可以提高其肥效。
④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NH4+可通过硝化作用迅速转化为NO3-。
氨水NH3•H2O12.4~16.5硫酸铵(NH4)2SO420~21氯化铵NH4Cl25硝态氮素硝酸钙Ca(NO3)212.6~15①易溶于水,肥效迅速,溶解度很大,吸湿性强,严格防潮。
②NO3-流动性大,降雨量大或水田易流失。
③受热时分解出O2,助燃性极强,存储时既要防潮又要防热。
硝酸钠NaNO315~16硝酸钙镁—13.6硝酸铵NH4NO334~35硝酸铵钙Ca(NO3)2•NH4NO315.5硝酸铵磷—32硝酸钾KNO3133.2.1.1 尿素尿素是在高温、高压且具有催化剂存在时,由氨气(NH3)和二氧化碳(CO2)反映而制得。
尿素含氮量达46%,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固体氮肥。
纯品尿素为白色针状结晶,吸湿性很强。
目前应用于农业领域的尿素,为防止产品运输、储存过程中发生吸湿、结块现象,均采用造粒工艺,将尿素制成颗粒状。
如将颗粒状尿素应用于固体水溶性肥料中,要进行一定的破碎,达到养分离子的粒径分布一致。
尿素的密度为1.35克/厘米3,熔点为132.7℃,易溶于水,在20℃时每100克水中可溶解100克尿素。
加入营养液中的尿素由于在植物根系分泌的脲酶作用下,会逐渐转化为碳酸铵,并在水中解离为NH4+和CO32-。
3.2.1.2 液氨和氨水液氨为无水氨,通常将气态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即可得到液氨,是一种无色液体。
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溶液呈碱性,pH约为11.7,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品种。
由于液氨的存储与运输需要特殊的设备,当前在我国农业生产直接施用液氨的很少,随着规模化农业发展,其应用比例会逐渐提高。
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熔点为一77℃,沸点为36℃,为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是一种常见的液体氮肥。
同样由于运输存储设施不配套,且氨水的不稳定性、挥发性,田间管道运输过程中损失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也没有得到普及应用。
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农业上将液氨和氨水等作为液体氮肥广泛施用。
据联合国工发组织1980年《化肥手册》报道,世界发达国家施用液体氮肥占施肥总量的比例较高,美国38%、丹麦36%、墨西哥28%、澳大利亚(包括氨水)25%、加拿大22%。
液氨(合成氨)是生产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等固体氮肥的原料。
实质上,液氨本身就是高浓度(含氮82.3%)的液体氮肥。
以液氨直接施肥为例,其特点体现在:一是节约能源,免除了氨加工生产固体氮肥的装置投资和生产能耗,降低了单位氮素的成本。
2010年我国大型氮肥厂的氮肥品种能耗相对比显示,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液氨与以煤炭为原料的尿素相比,前者每吨氮素能耗比后者少1.03吨标煤,节能达45%。
二是提高氮素利用率,据国内以15N标记氮肥在小麦地上部分的氮素利用率对比结果表明,液氨比尿素高 5.1%。
三是减少污染,工业上免除了氨加工成固体氮肥的排放,农业上降低了农田引起的污染。
经15N标记氮肥在小麦施肥后的土壤氮素平衡测定显示,等氮量的液氨和尿素施入土壤后,施用液氨比尿素处理的土壤氮素残留量多2%。
四是提高农业效益,我国大田试验的测定结果表明,液氨直接施肥对小麦、玉米等旱地作物均有增产的效果。
在每亩施氮素6-12千克时,可增产10%以上,以等氮量比较,施用液氨比尿素的农业成本可降低30%,提高了生产效益。
3.2.1.3硫酸铵硫酸铵中含氮(N)量为20%~21%,它是用硫酸中和NH3而制得的。
硫酸铵外观为白色结晶,密度为1.77克/厘米3,熔点为230-- 280℃,易溶于水,在20℃时每100克水可溶解75克硫酸铵。
硫酸铵物理性状良好,不易吸湿。
但当硫酸铵中含有较多酌游离酸或空气湿度较大时,长期存放也会吸湿结块。
溶液中的硫酸铵被植物吸收时,由于多数作物根系对NH4+的吸收速率比SO42-快,而使得溶液中累积较多的硫酸,呈酸性,0.1摩尔/升水溶液的pH为5.5。
硫酸铵是一种生理酸性肥料,在作为水溶性肥料氮源时应注意其生理酸性的变化对土壤pH造成的影响。
3.2.1.4 氯化铵氯化铵为无色晶体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密度为1.527克/厘米3,熔点为340℃,吸湿性强,易溶于水。
不同温度下氯化铵的溶解度不同(表3-4),在20℃时每100克水中能够溶解37.2克氯化铵。
表3-4 不同温度瞎氯化铵的溶解度表项目数值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溶解度(克/100克)29.433.337.241.445.850.455.260.265.671.377.3氯化铵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铵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常温下饱和氯化铵的pH一般在5.6左右,2 5℃时,1%氯化铰溶液的pH为5.5,3%氯化铵溶液的pH为5.1,10%氯化铵溶液的pH为5.0。
氯化铵作为我国水溶性肥料生产常选氮素来源之一,其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峻。
据化肥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氯化铵的产能达1380万吨/年,产量为1283万吨/年。
3.2.1.5 硝酸钙硝酸钙含有氮和钙两种营养元素,其中氮(N)含量为11.9%,钙(Ca)含量为17.0%,其外观为白色结晶,密度为2.504克/厘米3,熔点为561℃,极易溶于水,20℃时每100克水中可溶解129.3克硝酸钙。
吸湿性极强,暴露于空气中l极易吸水潮解,高温高湿条件下更易发生,储存时应密闭放置于阴凉处。
硝酸钙是一种生理碱性肥料,作物根系吸收硝酸根离子的速率和数量大于吸收钙离子,由于根系吸收NO3-后会向根外分泌OH-,因此施用硝酸钙后表现出生理碱性。
由于钙离子被作物吸收,其生理碱性表现得不大强烈,随着钙离子被作物吸牧后,其生理碱性会逐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