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俗习惯的俗语
民间俗语的成语

民间俗语的成语
1. 一鸣惊人:指某人一开口说话或一次行动就立刻引起轰动。
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意为教育和培养人才是一个必须长期投资的过程。
3. 四海为家:形容一个人不拘束于任何一个地方,可以适应各种环境。
4. 画蛇添足:比喻做无用的事情,弄巧成拙。
5. 喜新厌旧:形容人对事物容易失去兴趣,特别是对感情方面容易变心。
6. 一箭双雕:比喻一举两得,达到双重目的。
7. 杀鸡焉用牛刀:比喻做事不适度,过分浪费。
8. 入乡随俗: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要遵循当地的风俗习惯,不要固执己见。
9. 不耻下问:表达愿意虚心求教,不以为耻。
10. 知人善用:指善于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使每个人都能发挥其所长。
俗话说民间的俗语文化

俗话说民间的俗语文化俗话是一种民间文化表达方式,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智慧结晶。
这些俗语常被用于生活和工作中,以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人们对生活、情感、道德、风俗等方面的理解和经验。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民间俗语文化。
一、以人为本,顺应自然俗话中常说:“天人合一,阴阳调和”。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只有顺应自然,才能够获得顺利和幸福。
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二、言行一致,讲信用“言行一致,不言者信”是另一句常见的俗语。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言行一致,言出必行,做到言谈举止与行为举止一致。
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起信任,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三、勤俭节约,追求日子长久“俭以养廉,廉以养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这句话告诉我们,节约是一种美德,我们应该勤奋工作,勤俭节约,追求财富的持久和延续。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保持财富的稳定和长久。
四、助人为乐,乐善好施“有钱没钱,先帮人”是一句常见的俗语。
这句话告诉我们,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无论我们是否富有,都应该乐于助人。
通过帮助他人,我们不仅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也能够获得自身心灵的愉悦。
五、忍耐宽容,心存善意“宁可打子,不可骂人”是一句让人深思的俗语。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处理冲突和矛盾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忍耐宽容,不轻易动怒和冲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以善意的心态去对待他人,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六、团结友爱,共同进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国人重视团结友爱的俗话。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相互支持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够共同克服困难,取得更大的成就。
团结友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七、尊师重教,传承经典总之,俗话文化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包含着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教训。
这些俗语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生活,还能够指导我们的行为和思考。
通过它们,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说明各地方风俗不同的俗语

说明各地方风俗不同的俗语
1.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就说过年吧,有的地方吃饺子,有的地方吃汤圆,这差别多大呀!
2. “南方吃米,北方吃面”。
你看南方人主食大多是米饭,而北方人多爱吃面食,多有意思啊!
3. “山东大汉,四川辣妹子”。
山东人普遍身材高大健壮,而四川妹子那吃辣的劲头,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呀!
4. “东北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
这在其他地方可真不常见,真是独特的风俗呢!
5.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去了不同的地方,就得遵循当地的风俗习惯,比如有的地方进屋要脱鞋呢!
6.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像水乡的人性格就比较温柔,山里的人就更豪爽,这风俗能一样吗?
7. “入乡随俗”。
你要是到了少数民族地区,那各种独特的风俗,不跟着遵守怎么行呢?
8. “陕西八大怪,面条像裤带”。
这陕西的面条做得那么宽,其他地方可不多见啊,多新奇!
9.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连风景都有这么不同的说法,风俗肯定更是千差万别啦!
10.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杭那一带的风俗肯定跟其他地方不一样,不然怎么会有这么美的赞誉呢!
我觉得各地风俗的不同真的太神奇了,让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我们应该尊重和欣赏这些差异。
最新20个俗语精选

最新20个俗语精选俗语是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话语,是我们中华民族民间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内容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个俗语,欢迎大家阅读!20个俗语1、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2、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3、人靠饭养,地凭粪壮。
4、路不怕远,只要不停的走。
5、创造幸福靠双手,前进还须攀高山。
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7、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8、财主顿顿吃得香,农民天天泪汪汪。
9、倒萍越早,早稻越好。
10、闲事不管,无事早归。
11、伏里种豆,收也不厚。
12、山大压不住泉水,牛大压不死虱子。
13、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14、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15、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16、诚实比珠宝贵重。
17、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
18、心地狭窄的人,世界也是狭窄的。
19、一张牛皮有厚薄,一家子女有好坏。
20、立秋三天遍地红。
20个俗语一、为什么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汉朝,长安街上有个夫妻开的豆腐店,老板娘生得漂亮,风情万种,人称“豆腐西施”。
为招徕顾客,难免有卖弄风情之举,引得周围男人老以“吃豆腐”为名到豆腐店与老板娘调情,趁付铜板时摸摸老板娘的纤手等。
于是,吃醋的老婆们不满意了,以“你今天又去吃豆腐了?”来训斥丈夫。
后来,“吃豆腐”便成了男人轻薄女人的代名词。
二、为什么男装纽扣在右,而女装纽扣在左呢?纽扣最初问世时,只有富人的外套才钉纽扣。
按当时的风俗,男士自己穿衣服,女士则由仆人帮穿。
女士衬衣上的扣子钉在左边,极大地方便了伺候女主人的仆人们(现在方便男人脱)。
男士衬衣的扣子在右边,除了自己穿衣服,还因为用右手方便拔出挂在左腰的佩剑,这样就不容易被衬衫兜住。
三、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五行,五行分别对应五个方位。
古代厕所建造在北面偏东的位置,厨房要建造在南面偏东。
去南方时,习惯说南下(皇帝下江南),去北方时,习惯说北上(北上抗日)。
关于各地风俗谚语

关于各地风俗谚语黄鼠狼给鸡拜年烂泥扶不上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情人眼里出西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老骨头硬,铁打都不动驴唇不对马嘴八字没一撇饱汉不知饿汉饥赶鸭子上架一脚踢到泰山,一步迈进黄河不知馒头争口气矮子面前不说短话没吃过猪肉见过猪走1. 常骂不惊,常打不怕。
2.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3. 常在有时思无时,莫到无时想有时。
4. 长江不拒细流,泰山不择土石。
5. 长五月,短十月,不长不短二八月。
6. 长兄如父,老嫂比母。
7. 朝里有人好做官,家里有狗好看门。
8.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9. 车有车道,马有马路。
10. 撑痢疾,饿伤寒。
11. 撑死胆大的人,饿死胆小的鬼。
12. 秤能称轻重,话能量人心。
13.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14. 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
15. 吃不言,睡不语。
16. 吃吃喝喝,人走下坡。
17.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18. 吃饭打湿口,洗脸打湿手。
19.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20. 吃饭先喝汤,老了不受伤。
1. 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2. 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3. 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
4. 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
5.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6. 吃一堑,长一智。
7. 迟干不如早干,蛮干不如巧干。
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9. 宠狗上灶,宠子不孝。
10. 出汗不迎风,走路不凹胸。
11. 出家三天,佛在面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
12. 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13. 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14. 出门问路,入乡问俗。
15. 船头坐得稳,不怕风来颠。
16. 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17. 疮怕有名,病怕没名。
18. 创业百年,败家一天。
19. 吹嘘自己的人,等于在宣传他的无知。
20.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1. 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2. 不怕年老,就怕躺倒。
3.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4. 不怕人不请,就怕艺不精。
5.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风俗的谚语

风俗的谚语关于风俗的谚语民间的'风俗是民间智慧的结晶,也是反映民间最底层人们几千年来生活的倒影,下面是关于风俗的谚语,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和风俗有关的谚语吧!关于风俗的谚语1、种子年年选,产量节节高。
2、好种壮秧,黄谷满仓。
3、要吃饭,八月初一起早看。
4、七月藤子八月苕,十冬腊月挖大红苕。
5、要得包谷大,横起一锄把。
6、雷打清明前,高山好种田。
7、雷打天顶,有雨不狠。
8、烂了白露,天天走溜路。
9、云绞云,下满盆。
10、早晨云满天,必定下满湾。
11、有雨山顶帽,无雨山缠腰。
12、烟囱不出烟,有雨今明天。
1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14、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15、天雾晴,地雾雨,山雾晴,坝雾雨。
16、先是雷唱歌,有雨都不多。
17、处暑晴,巴茅林。
18、早雨晏晴,晒得钻青杠林。
19、鸡不回笼要落雨,20、花蚊子咬人,雨将临。
21、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
22、池塘雨打花,天天有雨下。
23、蛇过河,大雨滂沱。
24、日垸长江水,夜垸草头枯。
25、重阳不打伞,胡豆麦子光杆杆。
26、冻惊蛰,晒清明。
27、晚上吹南风,明天太阳凶。
28、瓦块云,晒死人。
29、鸭子回笼早,雨天将来到。
30、鸭子潜水快,天气将变坏。
31、鱼鳅静,天气晴32、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收。
33、雨落二十五,后月无干土。
34、七落八不落,九天当瓢泼。
35、小满不满,干断田坎。
最新滁州俗语精选

最新滁州俗语精选滁州,简称滁,古称涂中、清流、新昌。
是安徽省省辖市,地处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西端,安徽省东部,苏皖交汇地区。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滁州俗语,欢迎大家阅读!滁州俗语1、我问哥哥怎么会有那么多好朋友,哥哥笑着说:“火要空心,人要实心。
人只要实诚,就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安徽·肥西)2、阳春三月,风和日丽,百鸟欢唱。
我和哥哥拿着弹弓到竹园去打鸟。
二叔见了批评我们说:“千万别打三春鸟,儿在窝中盼母归。
打死一只老鸟,一窝小鸟全得饿死啊!”(安徽·肥西)3、有一次,一个同学动手打了我,我没有还手。
妈妈知道后,高兴地说:“对嘛,让人一寸,得理一尺。
”(安徽·枞阳)4、二叔叔抱怨家穷,天天供佛烧香。
爸爸见了,很是生气,说:“不信神,不信鬼,要靠人的胳膊腿。
你天天懒洋洋的,田也不种,活也不干,能不穷吗?双手是个宝,一世用不了。
勤劳才会有好日子过啊!”(安徽·寿县)5、妈妈教育我要尊敬老师,说:“给人金,给人银,不如教给人学问。
所以你要尊敬老师啊!”(安徽·肥西)6、我遇到一个生字去问叔叔,叔叔说:“我可连一天圣人的骂也没挨过,只认识扁担那么长个‘一’字。
”(安徽·利辛)7、我常常羡慕有的同学,在父母面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我妈妈却说:“这有什么好?惯子不会孝,肥田收瘪稻。
”(安徽·定远)8、数学测验,我得了100分,乐得不得了。
爸爸见了,说:“雷声大,雨点小;人骄傲,成绩少。
你可千万翘不得尾巴啊!人说‘走不尽的路,读不尽的书,知不尽的理’。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还得努力啊!”(安徽·寿县)9、张大伯当了干部后,由于办事公道,不讲情面,有几个人就想搞他的小动作。
他说:“脚正不怕鞋歪,身正不怕影斜;我看酱蛆能拱倒酱缸?”(安徽·利辛)10、快十点了,我还在玩。
妈妈一边催我早点睡,一边说:“一顿吃头猪,不如一觉呼。
民俗谚语大全

民俗谚语大全民俗谚语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特有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能够反映该地区的文化底蕴和智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民俗谚语大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欣赏吧!1.“春天不到,冬衣不脱。
”——意为春天未到之前,还要继续穿着厚衣服。
2.“劝人惜福,莫等失时。
”——意为要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等到失去时才后悔。
3.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意为男人要慎重选择自己的职业,女人要慎重选择自己的配偶。
4.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意为好的事情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坏的事情却容易被人传播。
5. “不打不成器,打烂成精。
”——意为只有经受过磨难和打击,才能更加成熟和优秀。
6. “芝麻开花节节高,但愿我们的日子周周好。
”——意为通过努力,一步步提升自己,期盼自己的未来越来越好。
7. “天下父母心,只是儿孙不知道。
”——意为父母的心情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理解,子孙们并不一定能够体会到。
8. “船到桥头自然直。
”——意为在困难面前,要保持冷静和耐心,问题终将迎刃而解。
9.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意为不能有伤害他人的心思,但也不能不注意自我保护。
10.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意为要学会洞察世事和人情,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以上是一些比较常见的民俗谚语,每一个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生命的智慧。
通过了解民俗谚语,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种不同的文化,同时也能够了解一些关于人生的真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风俗习惯的俗语关于风俗习惯的俗语关于风俗习惯的俗语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爷爷上青天,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腊月二十四,割下对联写上字,贴对联挂辉纸,红红彤彤图吉利;腊月二十五,揩抹打扫寻笤帚,男女老少齐动手,翻箱倒柜去尘土;腊月二十六,提上篮蓝割上肉,又做年菜又蒸贡,蒸煮煎炒齐上手;腊月二十七,关门从头洗到足,衣服整洁又干净,欢欢喜喜迎新年;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湖拾掇,糊窗户,擦玻璃,家务活儿靠婆姨;腊月二十九,提上坛坛打下酒,老白干,竹叶青,散酒不用装瓶瓶;腊月三十日,角儿包下三笸箩,全家老小相聚齐,热热乎乎庆新春.谣曰:“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帖倒酉(意即贴春联);三十夜,守一宿。
”而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
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
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
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
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
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
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在北京的歌谣则是这样唱的:“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过了小年,又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小二”管“大王”挨着勤的没懒的矮子面前不说短话按下葫芦起来瓢八抬大轿请不去八字没一撇拔根汗毛比腰粗白披一张人皮半斤对八两半路上出家饱汉不知饿汉饥背着抱着一般沉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笨鸟儿先飞鼻子气歪了比登天还难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死人多口气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别人牵驴你拔橛子兵败如山倒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病急乱投医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不吃黄连,不知啥叫苦不吃馒头争口汽不吃羊肉惹身臊不打不相识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无准备之仗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费吹灰之力不分青红皂白不够塞牙缝的不管三七二十一不见棺材不落泪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真佛不烧香不进山门不受戒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看僧面看佛面不可不信,不可全信不可同日而语不拉屎占茅坑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不怕慢,就怕站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怕贼偷,就怕贼惦心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食人间烟火不是省油的灯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不是冤家不聚头不死也扒成皮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不在话下不知道哪头炕热不知哪块云彩下雨不知天高地厚不撞南墙不回头苍蝇不叮没缝的蛋操心不见老拆东墙,补西墙常骂不惊,常打不怕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长叹不如慢磨长添灯草满添油唱对台戏朝中有人好做官炒豆众人吃,炸锅一人事车到山前必有路扯淡陈芝麻烂谷子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成者王侯败者贼秤杆离不开秤铊秤有头高头低秤铊虽小压千斤吃饱了撑的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吃不了兜着走吃错了耗子药吃定心丸吃饭想撑死,干活怕累死吃力不讨好吃了豹子胆吃了迷混药吃了枪药了吃人不吐骨头吃人饭,拉狗屎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吃人家饭,受人家管吃软不吃硬吃哑巴亏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丑话说在前头丑媳妇早晚也得见公婆初一一回十五一回出多少汗,吃多少饭出家人不说在家话出水才见两腿泥出头的橼子先烂穿新鞋走老路穿一条裤子船到桥头自然直船家的孩子会浮水窗户纸一点就破吹胡子瞪眼此地无银三百两此时无声胜有声此一时,彼一时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从刀尖上爬过来的从小离娘,到大话长打不着狐狸惹身骚打不着野狼打家狗打柴的不能跟放羊的走打-倒不如说倒打灯笼找不着打掉门牙往肚里咽打狗还得看主人打虎不成反被虎伤打酒向提瓶子的要钱打开窗户说亮话打开天窗说亮话打破砂锅问到底打如意算盘打铁还需本身硬打退堂鼓打瞎子,骂哑巴打一巴掌,给个甜枣打肿脸充胖子打着灯笼找不着大白天说梦话大白天做梦大海里捞针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大难不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树底下好乘凉大眼瞪小眼大意失荆州大丈夫能屈能伸胆小不得将军做当地生姜不辣当耳旁风当面鼓对面锣当面是人,背后是鬼当着矬子不说短话刀架脖子上刀快不怕脖子粗刀枪药虽好,不破手为高刀子嘴,豆付心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得便宜卖乖得理不让人得了便宜卖乖得饶人处且饶人低头不见抬头见地在人种,事在人为点腊烛不知油价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丁是丁,卯是卯顶风臭十里丢下嘴里的肉,去等河里的鱼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斗大字不识一升豆付掉到灰堆里豆付一方扁担一条肚子疼怨灶王爷端人家碗,受人家管断了线的风筝对事不对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躲雨跳到河里恶人先告状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儿大不由娘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二一添作五翻脸不认人反其道而行之反咬一口方是真的,药是假的房顶开门,灶坑打井防君子不防小人放长线钓大鱼放屁砸了脚后跟肥的瘦的一锅煮肥水不流外人田费力不讨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风里来,雨里去佛烧一炷香,人争一口气福不双降,祸不单行该吃九升,不吃一斗干打雷不下雨干的早不如干的巧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甘蔗没有两头甜赶鸭子上架赶早不赶晚敢怒不敢言刚出狼窝,又入虎口胳膊拧不过大腿胳膊肘往外扭隔墙有耳隔行如隔山各打五十大板各人的梦各人圆给个棒棰就当针给脸不要脸功到自然成恭敬不如从命公道不公道,自有天知道公鸡下蛋,母鸡打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狗改不了吃屎狗眼看人低狗嘴吐不出象牙狗耷拉舌头不干鸡跷脚干顾前不顾后挂羊头卖狗肉官不大,僚不小官船漏,官马瘦光许愿,不烧香鬼迷心窍贵人多忘事锅大勺有准孩子哭了,抱给他娘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汗珠掉地摔八瓣好饭不怕晚好钢用在刀刃上好汉不吃眼前亏好汉不提当年勇好合不如好散好虎架不住群狼好话不背人,背人没好话好话不说二遍好话说尽,坏事做绝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好马不吃回头草好猫不叫,好狗不跳好人难做,白布难穿好人死在证人手里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好事不过三好死不如赖活好问的人迷不了路好心不得好报和尚不知道士和尚好做,五更难熬和尚无儿孝子多合不拢嘴河里无鱼虾也贵黑狗偷了油,打了白狗头恨不得有条地缝钻进去恨铁不成钢横草不过横挑鼻子竖挑眼猴年马月后来者居上后脑勺长眼睛糊涂庙,糊涂神糊涂庙糊涂神虎毒不食子虎离深山被犬欺花钱买罪受画鬼容易画人难画虎不成反类犬话经三张嘴,长虫也长腿换汤不换药黄瓜菜都凉了皇帝不使病人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皇帝女儿不愁嫁会的不忙,忙的不会会的不难,难的不会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会说的两头瞒,不会说的两头传会说的说自己,不会说的说别人活人不能让尿憋死火冒三丈火烧眉毛不着急火烧眉毛顾眼前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货卖一张皮饥不择食,寒不择衣鸡蛋里挑骨头鸡多不下蛋鸡飞蛋打鸡飞狗跳墙鸡叫有早晚,天亮一起亮鸡毛蒜皮鸡窝飞出凤凰吉人自有天相计划没有变化快记吃不记打家丑不可外扬家花没有野花香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假传圣旨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见缝就钻见过鬼的怕黑见水就渴,见饭就饿姜还是老的辣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脚踩着刀尖过日子脚踏两只船揭不开锅盖解铃还需系铃人姐姐不嫁,耽搁了妹妹进了三宝殿,都是烧香人近水楼台先得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经一事,长一智井里打水,往河里倒井水不犯河水敬酒不吃吃罚酒久病无孝子九牛二虎之力酒后吐真言酒香不怕巷子深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旧瓶装新酒锯响就有末军令如山倒君子动口不动手开弓不放箭开空头支票开水不响,响水不开砍的没有旋的圆看人脸色看人下菜碟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山山倒,靠水水干空口说白话附送:关于食品安全演讲稿关于食品安全演讲稿关于食品安全演讲稿常有朋友问,“现在吃什么好?”。
是啊,吃什么好呢?猪肉中注水,蔬菜中残留农药,制造火腿喷洒敌敌畏,生产泡菜使用工业盐,喂奶粉吃出大头娃娃,喝黄酒丢了性命。
一种种假冒伪劣食品不断被揭露,被曝光;一起起触目惊心的制假售劣案件被查处,被打击;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被残害,被扼杀,一颗颗善良的心灵被愚弄、被震撼。
广大群众不禁要问:“究竟,我们还能吃什么?”同样的问题,在阜阳奶粉事件调查期间,中央电视台记者曾经问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曾筱萸,曾局长回答说:“我也是一名消费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对我吃的东西也不是很放心。
”作为主管全国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的最高行政长官对自己吃的东西不放心,这多少有点讽刺味道,难怪网民评论:“连局长都不放心,我们老百姓怎么办?”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食品安全的问题已到亟需下大决心,用大措施,凭铁手段,到彻底解决的时候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人类生长、经济腾飞、社会进步、时刻离不开食品,离不开安全、卫生、营养的食品。
“怎么会这样?我们应该怎么办?”广大群众不断在问“我们要吃安全的食品”广大群众不断在要求,群众的呼声,催动我们去思考,去行动。
“食品企业、良心事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是合格、优质食品的生产者,是功臣,也是劣质有害食品制造者,又可能成为罪人,因此说,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决定食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既不是技术,也不是管理和设备,关键在人关键在于食品生产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水准。
死猪肉生产肉制品,使用工业石腊制造火锅底料,使用氢氧化钠泡发水发产品,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些东西有害吗?非也,让我们听听生产蛋白质含量仅为2%奶粉的生产企业主在听到长期喂食奶粉导致大头娃娃死亡时是怎么说的,“啊呀,这种奶粉是不能一直吃的,反正我们从来不吃,我们都到超市买几十元一听的进口奶粉吃”。
“哀莫大于心死”,这些人是何等的冷漠,何等的麻木不仁,何等的丧尽天良,这些人怎么能生产出合格的食品,怎么能做出负责任的事。
在投次主体逐渐多样,生产方式日益灵活,食品贸易不断繁荣,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在深化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通过教育扶持、打击、监管等多种手段,倡导营造诚信、公平、负责任的食品安全生产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食品质量的根本好转,有赖于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虽然,很多部门在食品监督方面做了大量的艰苦的工作,但与广大群众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
目前,从田头到餐桌,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分别见于《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等很多部法律法规,监管职能分属于农业、环保、林牧渔业、卫生、技监、经贸、工商、海关、检验检疫等很多部门,造成既有监督越位和监督重复,又有监管缺位和监管空白,形成“九龙管水,不如大禹一人治水”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