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6.开花了,结果了∣教科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6开花了,结果了教案

课题
6、开花了,结果了
授课时间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观察解剖花的方法,认识凤仙花各部分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
观察研究从开花到结果实这个过程中花的各个部分的变化,从而认识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成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观察研究从开花到结果实这个过程中花的各个部分的变化,从而认识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成的。
4、生:学生解剖花。(花的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五、观察凤仙花的果实
1、师: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呢?它在生长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师:组织学生观察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和未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引导学生比较观察。
3、师:引导学生关注完全成熟的凤仙花果实,果实里面有什么?(种子)
4、生:学生观察凤仙花果实。观察完了以后,学生汇报。
四、研究花变果实的过程
1、师:为了观察凤仙花,我们采摘几朵凤仙花(按生长顺序采摘)。
2、师:指导学生观察花,引领学生发现,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
3、师:指导学生解剖花。(解剖花时,要用镊子细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个部分。提醒学生注意:使用镊子时动作要轻,防止将花的某一部分弄坏,解剖下来的花的各部分,要分类摆放,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花的每一部分的名称。)
2、凤仙花进入繁殖期时,高度的增长逐渐减缓以至停止。可以让学生猜想同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只要说到因为长花、长果就达到要求了。
二、提出任务
1、师:我们种下的凤仙花开花了,结果了。
2、师:凤仙花开花与结果有什么联系吗?
三、整理并交流我们的观察记录
交流活动:
1、师:组织学生交流过去几周的观察记录,引领学生重点关注花和果实的生长现象。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开花了!结果了! 1教案 教科版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开花了!结果了! 1教案教科版
附送: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开花了,结果了 1教学反思教科版本课的理论知识较多,学生学起来不容易记牢,因此我在本课中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形式。
如在讲解花的结构"时,让学生解剖菜心花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在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时,让学生
观看图片,使学生看到平时看不到的生命现象。
活动多样化,能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他们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按新课标要求,还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本课教学过程我注意到渗透这方面的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护花的情感、珍爱生命的态度。
具体操作是,上课开始时给学生欣赏美丽的鲜花照片,再听美妙的音乐,欣赏花开的动态过程,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住了,情感也得到了熏陶;在上课结束时,让学生齐声朗读当我们欣赏着美丽的花,品尝着香甜的果时,别忘了平时要注意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最后让小老师轮流上台讲解,让听众们修改补充并作出评价,这不仅让学生得到了锻炼,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同学们学会了倾听,还增强了自评和互评意识。
但是本节课内容太多、学生活动多,一节课上完觉得比较紧张,因此要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时间;在学生讨论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加强引导,否则学生就容易散了,收不回来,容易造成课堂纪律的混乱。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4 页共4 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开花了,结果了

谢谢!
花的结构
花柄:支持 花托:保护
花萼:保护 花被
花瓣:组成花冠 花丝 雄蕊 花药(花粉):授粉 花柱:授粉 雌蕊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密观切察关果注果实实的颜形色状的和细微颜变色化
果实的结构与形成
果实的结构一般是外果皮,内含种子。果皮可分 三层: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多数植物的果实是 由子房发育成的,这叫做真果。也有些植物的果实, 除子房外尚有其他部分参加,最普通的是子房和花被 或花托一起形成果实,这样的果实,叫做假果,例如 梨、苹果、石榴、向日葵以及瓜类作物的果实。有些 植物,一朵花中具有许多聚生在花托上的离生雌蕊, 以后雌蕊形成的小果聚生在花托上,这叫做聚合果, 例如莲、草莓、玉兰等植物的果实。还有些植物的果 实,是由一个花序发育而成的,这叫复果(花序果、 聚花果),例如桑、凤梨、无花果等。
第6课《开花了,结果了》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6课《开花了,结果了》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孩子们精心照顾、观察记录的凤仙花终于开了,有些已经结果。
植物开花前有什么征兆?植物开花后又将发生什么变化?花总是凋谢了才会结出果实,花和果实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当学生观察到花开花谢过程的时候,他们一定会产生这样一些问题。
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三个教学活动:“整理并交流我们的观察日记”“研究花变果的过程”“观察凤仙花的果实”。
旨在从凤仙花开花结果的现象出发,从事实的层面上帮助学生认识花变成果实的过程,为四年级“新的生命”单元中研究植物果实形成的生理机制积累感性经验。
“整理并交流我们的观察日记”这个活动,其交流的重点是凤仙花花开花落以及结果的过程。
“研究花变果的过程”是在学生交流基础上展开的,旨在通过对同一株植株上不同阶段(花蕾、盛开、凋谢)的花和结出的果实进行观察和研究,发现花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观察我们的果实”重点关注果实本身的变化;关注植株上凤仙花果实数的变化;关注果实中有种子以及一个果实中的种子数目,为后一节课“我们的大丰收”积累证据。
【学情分析】1.个性差别大:四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
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
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2.情绪不稳定:四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
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3.自控力不强: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作业及答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习题1、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 )的。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 )、( )、( )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3、选种要挑选( )的、没有受过( )的种子。
2.《种植我们的植物》习题一、问题:猜想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答:温度(阳光)水空气二、判断题1、只要种子完好就一定能够萌发。
()2、阳光是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条件。
()3、大多数植物的生命是从种子开始的。
()4、所有植物的生命是从种子开始的。
()三、填空:1、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适宜的水分和()等。
2、在播种之前,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伤的种子的过程叫做()。
3、在花盆里播种凤仙花种子,先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小块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再装进细土。
这样做是为了()。
4、熟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一般()是播种的好时节。
5、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和()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3.《我们先看到了根》习题1、我们发现种子萌芽先长(),再长(),植物的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
2、植物根的作用有()和()。
3、在“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我们会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这样做的目的是()。
4、种子萌芽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5、把已经萌发出来的根朝上放置,过几天,根会向()生长。
6、想直接观察到种子萌发的过程,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7、放在透明塑料杯的内壁和餐巾纸中间的种子,生根发芽后,我们不容易把它从杯子中取出,这是因为()。
8、植物的根由()发育而来。
9、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还能将植物()在土壤中。
4.《种子变成了幼苗》习题一、填空:1、播种凤仙花的季节一般在( )。
2、种子萌发先长(),再长()。
植物的根总是向()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3、种子萌发先长( ),再长( )。
植物的根总是向( )生长的,根的度( )。
三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6.开花了,结果了∣教科版

6.开花了,结果了“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1.填空题。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1)凤仙花的花包括萼片、、、四部分。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最新教科小学科学三下《1.6.开花了,结果了》word

开花了,结果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用适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分析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结论;使用工具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解剖花。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命现象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凤仙花花开花落及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凤仙花花开花落及结果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为每组准备一朵凤仙花,一株凤仙花,一个凤仙花的果实,镊子、一张白纸。
(学生准备)用于交流观察的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提出任务1、师:我们种下的凤仙花开花了,结果了。
2、师:凤仙花开花和结果有什么联系吗?二、整理并交流我们的观察记录交流活动:1、师:组织学生交流过去几周的观察记录,引领学生重点关注花和果实的生长现象。
2、生:学生分小组交流。
3、师:根据学生的发现,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整理观察信息的活动:1、师:指导学生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2、生:在书P14页上“我看到的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画板里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3、师: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的欲望。
三、研究花变果实的过程1、师:为了观察凤仙花,我们采摘几朵凤仙花(按生长顺序采摘)。
2、师:指导学生观察花,引领学生发现,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
3、师:指导学生解剖花。
(解剖花时,要用镊子细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个部分。
提醒学生注意:使用镊子时动作要轻,防止将花的某一部分弄坏,解剖下来的花的各部分,要分类摆放,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花的每一部分的名称。
)4、生:学生解剖花。
(花的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观察凤仙花的果实1、师: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呢?它在生长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2、师:组织学生观察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和未成熟的凤仙花果实。
教科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6.开花了,结果了》word教案(1)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说课稿开花了,结果了一、说教学内容:《开花了,结果了》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第六课内容。
本课以学生前几周的观察记录为基础,以最能吸引学生注意的“花”为研究载体,自然过渡到对凤仙花的花的构造和生长过程的探究,最后到果实种子。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了解科学概念: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二)了解探究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用适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分析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结论;使用工具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解剖花。
(三)达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生命现象探究的兴趣。
三、说教学过程:(教师课前准备)教师为每组准备一朵凤仙花,一株凤仙花,一个凤仙花的果实,镊子、一张白纸。
(学生准备)用于交流观察的记录单。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师活动:1.展示献花的各种情景照片。
2.播放自然界植物开花结果过程的录像。
3.引导学生对花感兴趣,对“开花和结果”提出问题。
学生探究:先欣赏照片和开花结果的过程,在这种情境下,思考“开花和结果”的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然后转入正题:师:我们种下的凤仙花开花了,结果了。
师:凤仙花开花和结果有什么联系吗?生:分组讨论(二)整理并交流我们的观察记录交流活动:师:组织学生交流过去几周的观察记录,引领学生重点关注花和果实的生长现象。
生:学生分小组交流。
师:根据学生的发现,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整理观察信息的活动:师:指导学生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为了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特制作了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的课件,播放给学生看。
)生:学生看后,在书P14页上“我看到的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画板里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6.开花了,结果了
∣教科版
1.填空题。
(1)凤仙花的花包括萼片、、、四部分。
(2)凤仙花的果实是由花的雌蕊中的发育来的,果实中有。
(3)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花都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
2.判断题。
(1)一颗成熟的凤仙花果实里只有一粒种子。
( )
(2)无籽西瓜、无籽蜜橘都没有种子,所以它们不算果实。
( )
(3)凤仙花开花期间,植株不会长高。
( )
(4)当我们看到花蕾的时候说明凤仙花马上要开花了。
( )
(5)凤仙花的花朵常常两三朵同生于叶柄和茎之间。
( )
(6)当凤仙花不再长高或生长缓慢时,可能意味着它快要开花了。
( )
(7)凤仙花有许多果实,成熟时会自动爆裂,把种子弹射出去。
( )
3.选择题。
(1)凤仙花的花像蝴蝶一样,轻轻挑开凋谢变干了的花瓣,里面能看见( )。
A.花蕊B.果实C.花柄
(2)用镊子解剖花的顺序是( )。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雄蕊、雌蕊、花瓣、萼片
C.雌蕊、雄蕊、花瓣、萼片
(3)关于凤仙花的果实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近似纺锤形B.着生于花的位置C.成熟后为绿色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们可以通过花蕾的出现来推测凤仙花将要开花了
B.凤仙花的果实是由花中的子房发育而来的
C.凤仙花开花期间,植株的生长速度没有明显减缓
4.排序题。
我的排序是、、、。
5.填图题。
标出凤仙花各部分的名称。
6.【探究题·分析】通过种植凤仙花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发现凤仙花种子萌发先长,再长和。
根向
生长。
(2)4月15日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填“一样”或
“不一样”)的。
(3)要将凤仙花的各个部分贴在记录单里,撕下来的顺序应该是
( )。
A.从外到内B.从内到外 C.从大到小
(4)另外一粒种子一直没有萌发,很可能是( )。
A.环境条件不适宜萌发
B.种子的胚受到了损伤
C.还没到萌发的时候
7.【实验题·操作】下面是小明同学解剖凤仙花的实验过程,请你将实验过程补
充完整。
工具:。
观察方法:(1)用小心地从到撕下凤仙花的各个部分。
动作要轻,防止将花的某一部分弄坏。
(2)解剖下来的花的各个部分要分类摆放,并标注每一部分的名称。
(3)轻轻挑开凋谢变干了的凤仙花,观察其内部情况。
观察结果:凤仙花是花,由萼片、、、
这几部分构成;凋谢变干了的凤仙花里面有,它是由花中的发育而来的。
8.【拓展题·水晶兰】水晶兰被称为死亡之花,不是兰花,属于鹿蹄草科植物。
由于水晶兰全身洁白没有半点叶绿素,因此它是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的半腐生植物,多半长在阴暗潮湿的树林中,它的生长营养来自真菌所分解的腐殖质。
它在土中的根系细而密,并交结成鸟巢状
的一大团;地上茎直立,圆柱状,高10~30厘米。
根据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知道( )。
A.所有植物都有叶绿素B.有一些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水晶兰是兰花的一种
参考答案
1.(1)花瓣雄蕊雌蕊(2)子房种子(3)结果
2.(1)×(2)×(3)×(4)√(5)√(6)√(7)√
3.(1)B (2)A (3)C (4)C
4.③②④①
5.
6.(1)根茎叶下(2)不一样(3)A (4)B
7.镊子(1)镊子外内(3)完全花瓣雄蕊雌蕊果实子房
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