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高压规划及其发展步伐
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

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不断提升。
电力能源传输往往受传输距离的影响,出现很大的损耗,在节能减排成为社会普遍共识的情况下,电力传输过程中的能源损耗问题愈加突出,该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力能源的长距离输送和能源资源的配置。
随着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不断成熟,长距离输电过程中的能源损耗问题可以被解决。
基于以上认识,文章从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应用意义出发,探究了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希望能够为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特高压;输变电;电力传输1.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应用意义应用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建立特高压网络,能够进一步提升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经济性;应用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可以彻底解决电网跨区弱连接导致的电力网络安全问题,为我国东部地区的生产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电力网络支撑;应用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可解决高负载区域电网短路电流超限问题,并减少走廊回路数量、节省土地资源。
计算和实际应用证明,±800kV的直流输电线路比±600kV的直流输电线路回数明显减少,可节约输电通道面积300km2。
在传输100000kW的电能,传输距离为800km时,使用500kV交流线路需8~10回,而使用特高压输电网络仅需2回,可缩短传输通道宽度0.3km,节省传输通道面积240km2,具有较明显的经济优势。
应用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和特高压电网有助于构建跨区域的大规模网络,实现错峰、调峰、水火互惠、减少电网损耗;应用特高压输变电技术也能减少煤炭运输压力,推进煤炭的集约利用。
目前,我国能源分布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中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较丰富,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消耗大,存在能源紧张问题。
应用特高压输变电技术有助于西电东输,可以使西部地区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同时降低中部和东部地区的能源压力,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1.我国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研究现状我国开展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科研工作已有30余年。
中国高电压发展历程

中国高电压发展历程==============1952年,中国自主建设了110kV输电线路,逐渐形成京津唐110kV输电网。
-------------------------------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开始步入高电压电力领域。
在此之前,中国的电力基础设施主要依赖于外国技术和设备。
通过自主建设,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为后续的电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4年,建成丰满至抚顺李石寨220kV输电线路,随后继续建设辽宁电厂至李石寨,阜新电厂至青堆子等220kV线路,迅速形成东北电网220kV骨干网架。
---------------------------在这一阶段,中国致力于提升电力输送的电压等级和扩大电网覆盖范围。
丰满至抚顺李石寨220kV输电线路的建设,以及随后的一系列220kV线路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开始构建更为强大的电网结构。
1972年建成330kV刘家峡—关中输电线路,全长534km,随后逐渐形成西北电网330kV骨干网架。
---------------------------这一阶段是中国高电压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通过建设330kV的刘家峡—关中输电线路,中国进一步提升了电网的电压等级,并开始在西北地区构建更为强大的电网结构。
这一时期也为后续的特高压输电技术研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981年建成500kV河南平顶山姚孟—湖北武昌输电线路,全长595km。
为适应葛洲坝输变电的需要。
-------------------------------进入80年代,中国开始建设更高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
500kV 电压等级的河南平顶山姚孟—湖北武昌输电线路的建设,标志着中国电网开始进入更高的电压等级。
这一时期也见证了中国开始适应和利用复杂地理环境进行电网建设的挑战和能力。
1983年又建成葛洲坝-武昌和葛洲坝-双河两回500kV线路,开始形成华中电网500kV骨干网架。
---------------------------这一阶段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华中地区的电网建设。
2023年特高压工程政策

2023年特高压工程政策一、引言特高压工程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我国将继续加大对特高压工程建设的投入,以适应新能源快速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型的需求。
本篇文档将详细介绍2023年特高压工程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规模、建设重点、技术创新、环保要求和保障措施等方面。
二、投资规模2023年特高压工程计划投资规模将达到近千亿元,较2022年增长超过30%。
政策将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特高压项目建设,共同推动能源事业发展。
通过加大投资规模,加快特高压工程建设步伐,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为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三、建设重点2023年特高压工程建设将重点解决新能源并网消纳问题,加强跨地区、跨流域的能源调配和优化配置。
具体来说,将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新能源并网:加强新能源并网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降低弃风、弃光率。
2.跨地区能源调配:加强区域间电网互联互通,实现能源优化配置,缓解能源供应压力。
3.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加快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步伐,提高电网输送能力,降低输电损耗。
4.智能化建设:推进特高压工程建设与智能化技术融合发展,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四、技术创新为推动特高压工程建设和能源事业发展,政策将鼓励技术创新和应用。
具体措施包括:1.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支持特高压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2.加强与国际先进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我国特高压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3.建立健全特高压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加强标准化建设。
4.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特高压装备制造企业。
五、环保要求在特高压工程建设过程中,政策将严格遵守环保要求,推进绿色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确保工程符合环保要求。
2.采用环保型施工技术和设备,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发展规划与研究成果

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发展规划与研究成果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增长,国民经济的稳步提升,人民基本生活的用电需求也在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生活的需求稳步增长。
我国人员众多,幅员辽阔,由于这一特点导致我国現在输电方式特殊,输电距离远,用电规模宏大,也使得输电容量变得十分巨大。
这样大规模的输电势必会造成线路上电力损耗,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依靠特高压直流电技术,需求决定供给,正因如此,该项技术在我国的前景十分广阔。
标签: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规划发展研究一、特高压直流电技术的应用我国是一个传统能源应用占据主导的国家,现在煤和水利发电仍占主要地位。
然而,南北方的能源储蓄量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例如煤炭资源大部分分布在北方,而水电资源却有一大部分分布在南方。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能源需求量最大的地区实际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根据分布和需求,以及能源和需求相隔的距离十分遥远,我们的能源运输就要降低损耗,提高效率。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国电力问题解决还是需要电力企业的研究和解决。
如何规划电网和电网的建设成了主要问题。
因为能源和需求相距的距离非常遥远,我国所需要的输电方式应该是低损耗,高效率,并且安全的。
1.1技术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推动着电网建设和电力传输的更新换代,国际上的关注度也使得特高压直流电传输技术在学术界和研究界取得了广泛的重视。
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国家的科学家和专业人士都开始投身于更加大幅的直流电传输技术。
各个国家的研究机构和电力公司也都联合投身于输电设备的研发和维护,国内的研发脚步也不甘落后。
1.2绝缘众所周知只要提到电就离不开绝缘,高压电也不例外,甚至要求更高。
输送量的提高也对绝缘的条件提出了更高标准和严格的要求。
高压电出现的问题往往是联动的,小小问题会带来不可估量和难以预计的损失和麻烦,所以绝缘梯的选择和技术成为特高压直流输电最重要的问题。
各地区气候和降水的不同所以绝缘体的选择和考虑就有了更多的要求,最基本的还是对特高压直流电的保护是最重要的。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发展现状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发展现状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是一种用于远距离输电的高压输电技术,其特点是输电距离远、输电功率大、输电损耗小。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之一。
本文将从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发展历程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发电厂与用电地点的距离不断增大,传统的110kV、220kV输电线路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迫切需要一种更高电压等级的输电技术。
1928年,世界上第一条超高压(即特高压)输电线路——美国卡姆登至贝格姆特的345kV交流输电线路建成,标志着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诞生。
此后,各国纷纷投入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研究和实践。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输电距离的增加,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逐渐成为远距离输电的首选技术。
二、现状目前,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国自2009年以来就先后建成了多条特高压输电工程,其中以西北至华东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扬中至南京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为代表。
这些工程不仅为中国电力系统的升级换代提供了有力支撑,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电力工业的技术创新和模式转型。
在国际上,俄罗斯、美国、巴西、印度等许多国家也纷纷启动了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的建设。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输电技术的主流。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水平稳步提升。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核心在于输电线路和变电设备。
目前,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工作电压等级已经达到1100kV,并且具备了超过10GW的输电功率能力。
变电站设备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已经能够满足特高压输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故障处理需求。
2.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技术的提升,特高压输电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
现在已经出现了数千公里长的特高压输电线路,使得大气污染等环保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特高压输电系统还能够处理复杂的电磁环境和极端天气等情况,确保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我国的特高压电网情况简介

我国的特高压电网情况简介2014-11-17王淑娟前言光伏电站选址时有个说法较“摸着电线走”,电网是制约光伏发电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遇到送出、消纳瓶颈时,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分布式,让光伏项目直接建在需求侧;另一方面,修建特高压线路,集中解决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送出问题。
本文为大家收集了我国特高压建设的一些情况,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特高压”输电电压一般分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
国际上,高压(HV)通常指35~220kV的电压;超高压(EHV)通常指330kV及以上、1000kV以下的电压;特高压(UHV)指1000kV及以上的电压。
高压直流(HVDC)通常指的是1600kV及以下的直流输电电压,±800kV以上的电压称为特高压直流输电(UHVDC)。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电网来说,低压电网指的是1kV及以下的电网;中压电网指的是35kV的电网;高压电网指的是66kV、110kV和220kV电网;超高压电网指的是330kV,500kV和750kV电网。
特高压输电指的是正在开发的1000 kV交流电压和±800kV直流电压输电工程和技术。
特高压电网指的是以1000kV输电网为骨干网架,超高压输电网和高压输电网以及特高压直流输电高压直流输电和配电网构成的分层、分区、结构清晰的现代化大电网。
二、特高压的优点特高压最大优点就是可以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送电力。
据测算,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超过500万kW,接近500kV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5倍。
±800kV直流特高压的输电能力达到700万kV,是±500kV超高压直流线路输电能力的2.4倍。
除此之外,特高压线路还具有:线路造价低;输电损耗小;输送容量大;限制短路电流;线路故障时的自防护能力强;节省线路走廊;实现非同步电网互联;功率调节控制灵活;特别适合电缆输电等优点。
三、我国特高压的规划1、国家电网公司在“十二五”规划大型架和电东国家电型能源基和13项直东送”、3个纵向1)锡盟2)张北3)陕北3个横向1)蒙西2)靖边网公司在基地与主要直流输电工“北电南向输电通盟~北京东北~北京西北(蒙西)~向输电通西~晋北~边~晋中~在“十二五要负荷中心工程(其中南送”的能道为:东~天津西~石家~晋中~晋道为:~石家庄~豫北~五”规划中心的“三纵中特高压能源配置津南~济南家庄~豫北晋东南~南庄~济南~徐州~连中提出,今纵三横一压直流10项格局。
高压输电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高压输电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概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电力供应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而高压输电作为电力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其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对于能源供给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高压输电发展的现状,并分析未来的趋势。
一、高压输电发展现状1. 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压输电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交流输电技术广泛应用于高压输电领域,包括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UHVAC)、超高压交流输电技术(UHVDC)、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电力输送效率和稳定性,同时降低了输电损耗。
2. 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在高压输电线路建设方面,目前已建设了大量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和超高压输电线路。
特高压输电线路可以将电能传输距离提高到数千千米,超高压输电线路提高了输电电压,减少了输电损耗。
这些线路的建设不仅改善了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
3. 高压输电市场的竞争格局高压输电领域存在着一定的市场竞争,国内外企业都在争夺高压输电项目。
一些传统电力企业以及跨国能源企业在高压输电领域的布局非常积极。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一些新兴科技公司也加入了高压输电领域,推动了市场竞争的加剧。
二、高压输电发展趋势1. 智能化与数字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和数字化成为高压输电发展的趋势。
未来,高压输电系统将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和调控高压输电线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2. 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高压输电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来接入这些能源。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高压输电系统需要更高的输电能力和稳定性来适应这些能源的输送。
因此,超高压直流输电和柔性交流输电等技术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
3. 能源互联网的构建未来,高压输电将与电力系统的其他部分更加紧密地相互联系,形成一个以能源为中心的互联网。
我国特高压输电发展趋势

我国特高压输电发展趋势
我国特高压(Ultra Hight Voltage, UHV)输电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国家一级重
点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我国加快建设大规模特高压输电网络,受益于此,特高压技术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随着能源需求量的增加,传统的输电线路受到限制,传
统的输电技术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特高压输电就是能够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式。
迅猛的发展状况显示,特高压输电具有出色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能够有效地提高传输效率,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经济发展和资源统筹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特高压输电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国家电网的建设步伐,可以体现出建设大尺度、
高效能的电网,实际上还可以推动能源的绿色、可再生和清洁利用,从而深刻的改变能源的结构,同时也促进了新能源的应用和实施,特别是大规模装机和分布式发电实施有助于节能减排。
目前,国家正加快特高压输电交直流技术研究和应用,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能
力普遍强劲,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就是发展更加新型的高效率的新型变压器、新型可再生能源和新型智能电力电网,以应对日益增长的需求量。
综上所述,随着特高压技术持续不断的发展,将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绿色、可再生及高效能能源使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推动电力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特高压规划及其发展步伐
1、国家电网公司在"十二五"规划
国家电网公司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今后我国将建设联接大型能源基地与主要负荷中心的"三纵三横一环网"特高压骨干网架和13项直流输电工程(其中特高压直流10项),形成大规模"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能源配置格局。
其中,
3个纵向输电通道为:
1)锡盟~北京东~天津南~济南~徐州~南京;
2)张北~北京西~石家庄~豫北~驻马店~武汉~南昌;
3)陕北(蒙西)~晋中~晋东南~南阳~荆门~长沙。
3个横向输电通道为:
1)蒙西~晋北~石家庄~济南~潍坊;
2)靖边~晋中~豫北~徐州~连云港;
3)雅安~乐山~重庆~长寿~万县~荆门~武汉~皖南~浙北~上海。
特高压双环网为:淮南~南京~泰州~苏州~上海~浙北~皖南~淮南长三角。
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形成"三华"(华北、华中、华东)、西北、东北三大同步电网,使国家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经济运行效率、安全水平、科技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2、国家电网公司在"十三五"规划
根据"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国家电网将建成"五纵五横"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和27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形成4.5亿kW的跨区跨省输送能力,建成以"三华"电网为核心,通过直流和东北、西北、南方电网互联,联接各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大核电基地、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和主要负荷中心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
我国特高压的发展步伐
1、我国第一条特高压输电线路
晋东南-南阳-荆门是我国第一条特高压输电线路,也是世界上目前运行电压最高、技术水平最为先进的交流输变电工程。
该线路全长654km,静态投资约57亿元,于2006年8月开工建设,2009年1月投入商业运行。
经过一年多试运行后,2010年8月特高压交流输电试验示范工程获得国家验收通过。
这标志着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从示范阶段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
该项目是我国自主研发、自主设计和自主建设的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交流输电工程。
工程于2007年4月26日核准,2010年7月8日投
入运行。
2、特高压线路建设情况
1)已经建成的线路
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已经建成特高压交流线路近2000km,直流线路近6000 km,变电容量3900万kVA,换流容量超过4300万kW,已建成线路如下:
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
淮南-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
向家坝(四川、云南交界)-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
锦屏(贵州)-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云南-广东±800千伏直流输电示范工程
云南普洱-广东江门±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糯扎渡直流工程)
2)正在建设的线路
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浙北-福州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
3)计划开工的线路
2013年9月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建设12条重点输电通道,国家电网负责其中的11条。
2017年12条通道建成后,华北电网将初步形成特高压交流网架,新增受电能力3200万kW;华东电网将形成特高压交流环网,新增受电能力3500万kW。
已经获得路条的项目有:
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
锡盟-南京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
宁夏太阳山-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
雅安-武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
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
近日,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宣布:淮南-南京-上海、锡盟-山东、宁东-浙江"两交一直"特高压工程正式开工,总投资683亿元,计划于2016年竣工投产,届时,国家电网特高压输电线路长度将达到2万km,变电容量将超过2亿kW。
目前开工的3条线路是首批获得核准并且率先开工的一部分;剩下8条线路也在积极推进前期工作,获得"路条"以后将于明年开工。
2017年,11条重点输电通道全部建成以后,国家电网将形
成更大规模的特高压电网。
届时,华北电网将初步形成特高压交流网架,京津冀鲁新增受电能力3200万kW,长三角地区新增受电能力3500万kW。
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途径安徽、江苏、上海,新建南京、泰州、苏州3座变电站,扩建淮南、沪西两座变电站,变电容量1200万kVA,新建输电线路2×780km,投资268亿元。
锡盟-山东特高压交流工程:途经内蒙古、河北、天津、山东4省(区、市),新建锡盟、北京东、济南3座变电站和承德串补站,变电容量1500万kVA,线路全长2×730 km,投资178亿元。
宁东-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途经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浙江6省(区),新建宁东、绍兴2座换流站,换流容量1600万kW,线路全长1720km,投资23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