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下册《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下册《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五年级语文下册《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范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习生字新词,会用“惊心动魄”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三个富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叙议结合,以情动人,从三个不同侧面体会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
课前准备:1、歌曲《为了谁》2、收集抗洪抢险的有关感人资料。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通过朗读短句训练,感受长江遇特大洪水时万分危急的形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播放歌曲《为了谁》,进入情景2、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理解自己不懂的字词(1)字词:兼嶙峋虐坠烁(2)词义:a、日夜兼程b、惊心动魄c、铮铮铁汉d、摇摇欲坠e、劈波斩浪f、嶙峋2、思考分段,理清脉络第一段(1)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
第二段(2—50)部队官兵在与恶浪的决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了许多动人事迹。
第三段(6)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三、学习第三段1、范读第一段2、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灾情危急,奔赴战场)3、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语句。
4、第一层的.句子较多地使用了短句,词组,感叹号,为什么?并指导朗读。
(1)连用“!”醒目地表示水情的异常严重和情况的十万火急。
(2)短句、词组等形式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交代了背景,把读者一下子就带入了那非常情况之中。
(3)朗读时声调要高亢,语速要加快。
5、画出子弟兵奔赴战场的词语,读出英雄气概。
四、指导书写。
1、肩:“月”的首笔为竖,而不是撇。
2、嶙:右下部不是“牛”3、坠:上部的“人”要写得开些。
五、课堂作业1、看拼音写词语lin xun kuai jie xiong yong ri ye jian cheng( ) ( ) ( ) ( )shiao nu shan shuo pi bo zhan lang( ) ( ) ( ) ( )2、在文中摘抄含有“惊心动魄”和“闪烁”的句子,并各造一句话。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江保卫战》的背景故事和主要人物。
2.学习和掌握一些相关的汉字词语,并能正确书写。
3.通过阅读相关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粉笔。
2.相关课文和练习题。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给学生展示《大江保卫战》的书名,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了解学生对这个课题的了解。
2. 介绍《大江保卫战》(10分钟)•给学生讲解《大江保卫战》的背景故事和主要人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猜测。
3. 学习汉字词语(1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或黑板,教给学生一些与《大江保卫战》相关的汉字词语,包括人物名字、地名等。
并通过例句和图片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词语的意思。
•学生可跟读和模仿教师的发音,并进行朗读练习。
4. 阅读理解(20分钟)•教师发放相关的课文给学生,让学生阅读课文。
课文可以是与《大江保卫战》相关的新闻报道、人物传记等。
•学生可以自由阅读,或分组进行阅读,然后回答相关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水平。
5. 练习与讨论(25分钟)•教师提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互相检查和讨论答案。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展示学生的答案或者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可以用例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学生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大江保卫战》的背景故事和主要人物,通过学习相关的汉字词语,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通过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练习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独立思维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活动或小组合作,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课堂。
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并给予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
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

《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感知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过程:课前观看抗洪抢险视频,看了视频你看到了些什么?一、导入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将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
名字叫——大江保卫战。
板书课题,“战”字的右边是个戈字,戈是古时候人们打战时所用到的一种兵器。
看到“战”字你仿佛看到什么画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读课题,你能想象着那战火纷飞的画面来读一读课题吗?齐读一遍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二、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看看通过读课文,你能解决哪些问题?2、你解决了哪些问题?3、检查出示词语:第一组:荆江江堤(dī)安造垸(yuàn)簰(pái)洲湾(1)开火车读,跟读,齐读(2)读了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像这样的词语课文中还有吗?第二组:一绺(liǔ)布条一场鏖(áo)战一块嶙峋的片石(1)开火车读,跟读,齐读(2)读了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像这样的词语课文中还有吗?第三组:肆虐崩塌奔腾不息惊心动魄、(1)开火车读,跟读,齐读(2)读了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像这样的词语课文中还有吗?第四组:铮铮铁汉日夜兼程伤痕累累劈波斩浪(1)开火车读,跟读,齐读(2)读了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过度:扫清了生字词的障碍,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1、接下来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写了子弟兵们保大堤、救群众动人事迹,既然写一件事就要按事件的发展顺序来写。
(起因、经过、结果)那起因是课文的?经过是?结果是?作者又是通过哪两个事例写这场大江保卫战的呢?(板书:保大堤救群众)3、同学们刚刚读了两遍课文,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人民子弟兵?(指名说)是啊,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爆发了大洪水,人民的生命财产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解放军战士们奋不顾身的投入了这场战斗,战争中涌现除了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
《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一、初读,发现通讯“告知”了些什么?(15)1.今天,我们来读一篇通讯,(齐读课题)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这篇通讯主要讲了保卫大江过程中的哪些事情?可以适当地做一些标记。
2.检查字词,朗读正音。
(3)(1)出示第一组:狂风巨浪奔腾不息疯狂地撕咬猛烈地撕扯预设:A指名一生读词。
B齐读。
C这些词语在课文中都是描写什么的?(板书:滔滔洪水)D“撕咬”“撕扯”,推想一下,此时的洪水像什么?(像巨龙(恶龙),像野兽……)【疯狂地撕咬猛烈地撕扯是怎样的画面?】——想象画面,推想词语意思,会学习。
E(指名读)能不能想象着猛兽、恶龙的样子再来读一读这组词语。
F小结:看,推想词语的意思,再想象画面,就能把词语读得有滋有味了。
(2)出示第二组:铮铮铁汉日夜兼程全然不顾劈波斩浪预设:A这组词语又是描写谁的?解放军官兵、人民子弟兵……能不能选择这组词语中的一个来说说?【问题指向不是很明晰,是否直接聚焦这个词?】(板书:铮铮铁汉)这个词语很特别,三个字都和铁有关系,推想推想它的意思?B能不能用刚才的方法来读?——推想意思,想象画面【是否能想画面,这里借助字形特点推想意思?】。
【或者借助字形、联系上下文,推想意思?】C指名读。
3.自主汇报,相机引导概括全文。
(3)(1)当滔滔洪水滚滚而来时,铮铮铁汉们主要做了哪两个方面的事情?通过刚才的阅读,加上你的思考,你读懂了吗?【提问是否可以简洁些,题为大江保卫战,本篇通讯主要讲述了哪两件事?】(2)交流,相机引导。
预设:人民子弟兵保大堤,救群众。
(相机板书:保大堤救群众)这是课文最着力描写的两个场面,也是这场战斗的核心部分。
二、细读“洪水”,感受“急万分”。
(7)1.过渡:故事就发生在1998年这样的一个夏天。
(出示第一自然段)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你感受到洪水的什么特点,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下?(急、猛、狂、凶……)【是否一定要用一个字?】3.课文是怎样用语言、文字生动地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呢?默读这几个句子,想一想。
2023最新-《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优秀4篇】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优秀4篇】这次帅气的为您整理了4篇《《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大将保卫战。
(板书课题)1998年的夏天,长江流域洪水泛滥,沿江几百万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灾区,感受那里的灾情。
(定格——走进灾区,感受灾情)二、学习第一段1、请打开书,听第一段课文录音,边听边体会。
(放课文录音)听了课文录音,你觉得那里的灾情怎样?(指名回答)2、大家把感受送到课文中,像播音员那样自己读读第一段课文。
3、你从第一段那些地方感觉到灾情十分严重呢?(指名回答,回答完再请他读读有关句子。
)相机出示: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指导朗读,读出万分紧急的感觉。
配乐齐读第一段课文。
4、你们想看看当时真实的情况吗?出示影片《大江保卫战》教师解说:一场场特大暴雨助长了洪水的肆虐,它像一只发了狂的猛兽面目狰狞地冲出束缚它的千里江堤,直扑万顷良田、繁华都市!工厂、房屋、街道……顷刻间汪洋一片。
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我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奔赴这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与这只猛兽展开了一场生死大决战!!!堵决口、扛沙包、战洪水、救百姓……军旗飘飘,军徽闪闪,绿色的迷彩就是生命的希望!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
三、学习2——5自然段导语:多么感人的影片呀!文中描写的战场更是令人胆战心惊,现在,就让我们走上战场,走近英雄,感受子弟兵的英雄本色。
(定格——走上战场,走进英雄)请同学们拿起笔,自己读课文2、3、4、5、小节,找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或段落,把自己的体会简单写在旁边。
(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同位交流自己感动的语句,交流自己的体会。
现在谁愿意第一个谈谈自己感动的地方?(以学定教)第一板块学情预设:第二自然段——▲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追问:他们全然不顾,他们不顾什么他们顾不上——顾不上——顾不上——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因为他们知道,保住了大堤,就意味着保住了——学生答(板书——保住大堤)凭着钢铁般的意志,战士们以铮铮铁骨、以血肉之躯保住了大堤。
《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两篇

《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两篇《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精读第一自然段,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万分危急”写通讯的开头的、3、体会解放军官兵心系人民的军民鱼水情。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播放歌曲《为了谁》有如此一首歌十几年来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动容落泪。
认真听,认真想,歌曲中唱的“您是谁”“为了谁”分不指谁?二、导入课题1、介绍2019年抗洪救灾的背景导入课题。
歌声将我们的思绪带到了2019年,那年的夏天,暴雨来得比往年都更猛烈些,一场接着一场长江发生了特大洪水,连续出现八次洪峰,洞庭湖、鄱阳湖超过历史最高水位。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与全国人民紧急动员起来,同心同德,团结奋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洪水展开艰难卓绝的搏斗,打了一场抗洪抢险的“人民战争"。
2、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课题,并从读课题中指导“战”字的气概,从而奠定本课气势恢弘的教学基调。
三、读题质疑谁战?战什么?如何战?四、自读课文1、本文是一篇通讯,文中有大量的成语与四字词语,语言简洁,准确、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抗洪抢险的危急场面。
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读好生字词与文中的注音,用笔画出这些词语,多读几遍、2、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奔腾不息日夜兼程赛城湖崩塌来回穿梭全然不顾血肉之躯冲锋舟稀泥劈波斩浪伤痕累累惊心动魄扛沙包脚趾摇摇欲坠(1)、指名分行朗读,纠正读音、(2)、了解“伤痕累累”中“累累”的意思;“累”还有其她读音:劳累果实累累(3)、交流其她词语的意思。
(4)、相机出示“赛城湖"(地名):“赛城湖”是湖名,又称“赛湖”,在江西九江市西边。
该湖北面有长江,东面有八里湖。
南面是九江县沙河街镇。
“冲锋舟”(图片)(5)、齐读词语。
3、出示课文中的新词:嶙峋、鏖战、安造垸、一绺布条肆虐、铭记、簰洲湾、铮铮铁汉(1)、指名读词,注意“铮”的读音与“绺”的读音。
苏教版小学五下《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下《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案【教材分析】《大江保卫战》是一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通讯,记叙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洪水顽强战斗的动人情景,热情赞扬了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表达了子弟兵与人民的鱼水深情。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精读第一自然段,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万分危急”写通讯的开头的。
3、体会解放军官兵心系人民的军民鱼水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语言的条理性、准确性、生动性。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查阅1998年洪灾的有关情况资料。
【课时安排】共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同学们,曾经有这样一首歌唱遍祖国大江南北,许许多多的人为之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请听——《为了谁》。
2、过渡:这首歌赞颂了抗洪救灾中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1998年抗洪救灾的课文。
3、板书课题:大江保卫战4、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为什么叫“战”?战斗的经过怎样?)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嶙峋、肆虐、惊心动魄三、检查读文之效。
1、出示词语:jiān sài tā pò káng fēng xī zhǎn日夜兼程赛城湖崩塌惊心动魄铮铮铁汉扛起冲锋稀泥劈波斩浪2、交流词语的理解。
嶙峋: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
肆虐:任意残杀或破坏;起破坏作用。
惊心动魄:形容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日夜兼程:白天黑夜不停地走。
劈波斩浪:比喻排除进行中的困难和障碍。
3、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集体主义读音的订正。
3、思考分段,简述段意第一段(1):写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
第二段(2~5):写我部队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许多动人事迹。
《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大江捍卫战》第一课时教课方案之一《大江捍卫战》第一课时教课方案之一教材简析:教课目的: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习生字新词,会用“惊心动魄”造句。
3、经过对详细语言资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恶浪眼前,为了捍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安全而奋不管命的大无畏的精神。
经过三个富裕典型意义的资料,叙议联合,以情动人,从三个不一样侧面领会人民子弟兵的英豪本色。
课前准备:1、歌曲《为了谁》2、采集抗洪抢险的相关动人资料。
课时区分:两课时教课方案: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经过朗诵短句训练,感觉长江遇特大洪水时万分危急的局势。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揭露课题1、播放歌曲《为了谁》,进入情形2、揭露课题,简介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理解自己不懂的字词(1)字词:兼嶙峋虐坠烁(2)词义:a、昼夜兼程b、惊心动魄c、铮铮铁汉d、风雨飘摇e、披荆斩棘f、嶙峋2、思虑分段,理清脉络第一段( 1)长江遭受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捍卫战。
第二段( 2—50)队伍官兵在与恶浪的决斗中表现神勇,浮现出了很多动人事迹。
第三段( 6)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久铭刻在人民心中。
三、学习第三段1、范读第一段2、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灾情紧急,奔赴战场)3、画出反应灾情紧急的语句。
4、第一层的句子许多地使用了短句,词组,叹息号,为何?并指导朗诵。
(1)连用“!”醒目地表示水情的异样严重和状况的十万火急。
(2)短句、词组等形式衬着了紧张的氛围,交代了背景,把读者一下子就带入了那特别状况之中。
(3)朗诵时腔调要高亢,语速要加速。
5、画出子弟兵奔赴战场的词语,读出英豪气派。
四、指导书写。
1、肩:“月”的首笔为竖,而不是撇。
2、嶙:右下部不是“牛”3、坠:上部的“人”要写得开些。
五、讲堂作业1、看拼音写词语lin xun kuai jie xiong yong ri ye jian cheng()()()()shi ji bao nu shan shuo pi bo zhan lang()()()()2、在文中摘抄含有“惊心动魄”和“闪耀”的句子,并各造一句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 《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大将保卫战。
(板书课题)
1998年的夏天,长江流域洪水泛滥,沿江几百万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灾区,感受那里的灾情。
(定格走进灾区,感受灾情)
二、学习第一段
1、请打开书,听第一段课文录音,边听边体会。
(放课文录音)
听了课文录音,你觉得那里的灾情怎样?(指名回答)
2、大家把感受送到课文中,像播音员那样自己读读第一段课文。
1/ 7
3、你从第一段那些地方感觉到灾情十分严重呢?(指名回答,回答完再请他读读有关句子。
)
相机出示: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
指导朗读,读出万分紧急的感觉。
配乐齐读第一段课文。
4、你们想看看当时真实的情况吗?出示影片《大江保卫战》
教师解说:一场场特大暴雨助长了洪水的肆虐,它像一只发了狂的猛兽面目狰狞地冲出束缚它的千里江堤,直扑万顷良田、繁华都市!工厂、房屋、街道顷刻间汪洋一片。
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我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奔赴这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与这只猛兽展开了一场生死大决战!!!堵决口、扛沙包、战洪水、救百姓军旗飘飘,军徽闪闪,绿色的迷彩就是生命的希望!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
三、学习25自然段
---------------------------------------------------------------范文最新推荐------------------------------------------------------
导语:多么感人的影片呀!文中描写的战场更是令人胆战心惊,现在,就让我们走上战场,走近英雄,感受子弟兵的英雄本色。
(定格走上战场,走进英雄)请同学们拿起笔,自己读课文2、3、4、5、小节,找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或段落,把自己的体会简单写在旁边。
(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同位交流自己感动的语句,交流自己的体会。
现在谁愿意第一个谈谈自己感动的地方?(以学定教)
第一板块学情预设:
第二自然段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追问:他们全然不顾,他们不顾什么他们顾不上顾不上顾不上他
3/ 7
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因为他们知道,保住了大堤,就意味着保住了学生答(板书保住大堤)
凭着钢铁般的意志,战士们以铮铮铁骨、以血肉之躯保住了大堤。
在那鏖战的几个小时里,战士们付出了多少代价,我们从那累累的伤痕里我们读到的是官兵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让我们用敬佩的语气读好这几句话。
▲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体会到子弟兵救援神速)
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体会子弟兵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与人民心连心的本质。
)
指导朗读。
体会战士们的心情,把自己的感受送到句子中读一读。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第二板块预设:
---------------------------------------------------------------范文最新推荐------------------------------------------------------
第四自然段:抓来不及,体会黄小文受伤的情况下的英勇表现,尤其是他一连串的动作,更能看出他轻伤不下火线的铮铮铁汉的本色。
为了保住大堤,制服洪魔,我们的子弟兵献出的不止是鲜血,甚至是年轻的生命。
(放映影片李向群牺牲片断)
无论是身居高位的将军,还是普通士兵,他们个个都像黄小文、李向群一样勇敢
第三板块设计:
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飞向,飞向。
(体会到群众正在危险中,战士们迫不及待地进行营救。
)
(体会到子弟兵救人的事例数不胜数。
)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
(体会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他们无愧于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子弟兵。
)
5/ 7
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军民鱼水情。
)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导语:为了保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子弟兵奋不顾身,舍生忘死,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他们是人民的子弟兵。
)他们心中装着祖国和人民。
怀着这种爱,他们用铮铮铁骨、血肉之躯打赢了这场指课题学生齐读大江保卫战。
作为这场大决战的见证者,(出示大江,永远铭记着)齐读。
事件就是历史,瞬间就是永恒,让我们充满激情的再读一遍,把大决战铭记心中。
五、走出战场,掩卷深思
有人说英勇是奋不顾身,是舍生忘死。
但我们的子弟兵却有自己的回答。
英勇是万分危急关头,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
英勇是
---------------------------------------------------------------范文最新推荐------------------------------------------------------ 请你用一句话,说说你对英勇的理解。
接龙读话
其实,子弟兵的英勇不止是表现在大江保卫战中,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只要是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哪里有危险,他们就出现在那里。
他们为祖国和人民随时准备流血牺牲。
他们永远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是我们的保护神!(下课)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