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最新3篇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最新3篇季之美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1)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什么?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生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其特点,师加以点拨。
我们看看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是怎样的。
请我们打开书,翻到90页,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师板书课题。
教学目标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1)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什么?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生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其特点,师加以点拨。
我们看看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是怎样的。
请我们打开书,翻到90页,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师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二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四季之美》 教学设计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学生能够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4、学生能够积累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四季不同的美景,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表达。
2、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够仿照课文的写法,描写自己眼中的四季之美。
三、教学方法1、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四季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2、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四季的美景。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四季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四季的变化。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四季中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四季之美的文章,看看作者眼中的四季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重点指导“窠”“旷”“怡”等字的读音和写法。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四季之美的?(三)精读课文1、学习春天之美(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春天最美是什么时候?作者是怎样描写的?(2)交流讨论:春天最美是黎明。
作者通过描写天空颜色的变化,展现了春天黎明的美丽景色。
“鱼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这些词语生动地描绘出了天空色彩的变化。
(3)指导朗读:读出春天黎明的宁静和美丽,感受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季之美优秀教案

四季之美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四季的美景,感受自然之美。
2.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四季的特点和景色。
2.四季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不同季节的感受和体验。
三、教学步骤:
1.导入:
通过播放四季美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
2.学习新课:
a. 春季:
介绍春季的特点和景色,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春季的感受和体验,以及春季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b. 夏季:
介绍夏季的特点和景色,如炎热多雨、繁花似锦等。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夏季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夏季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c. 秋季:
介绍秋季的特点和景色,如凉爽宜人、金黄色等。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
对秋季的感受和体验,以及秋季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d. 冬季:
介绍冬季的特点和景色,如寒冷干燥、白雪皑皑等。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冬季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冬季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3.巩固练习:
a.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及原因,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b. 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4.归纳小结:
总结四季的特点和景色,强调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融合。
引导学生认识到四季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范文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四季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
2.感受四季的美丽与独特之处;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四季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2.描述和表现四季的美丽与独特之处。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四季不同的景色和特征,让学生感受四季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2.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四季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如春季万物复苏、夏季炎热潮湿、秋季丰收红枫满地、冬季寒冷雪景如画等。
同时,引导学生对不同季
节的气候、温度、自然风光等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
3.情感体验(20分钟)
给学生展示不同季节的图片或者视频,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每个季节的特点和美丽之处,并鼓励学生自己创作一些表现季节特征的画作或者诗歌。
4.巩固与拓展(20分钟)
让学生自由发挥,用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书法、诗歌等去表达对四季之美的感悟和理解。
同时也可以邀请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增加彼此的知识和经验。
5.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四季的不同特点和美妙之处,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去观察和体验四季的变化。
四、教学评价
1.考核学生对四季特征及变化规律的理解程度;
2.考核学生对四季美丽与独特之处的描述和表现能力;
3.考核学生创意和创造力的发挥情况。
以上是一份《四季之美》教学设计范文,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教学群体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
四季之美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四季之美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四季之美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季之美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爱上四季景物:二、复习生字词语,回顾课文内容1、板书课题,指导课题的写法:四字上宽下窄,季,上面的撇捺要伸展。
2、检测生字:自读,开火车读。
3、读准生字词,相信大家课文可以朗读得更流畅,端正坐姿。
4、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和第一段,完成板书。
板书:春天:黎明;夏天:夜晚;秋天:黄昏;冬天:早晨。
三、体会动态描写,感悟情景之美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觉得写得很美的句子,学习动态描写。
预设: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1)全体初读,初步理解,这句描写美在哪里?(板书:情景美)(2)品析:写了什么动物?它在干什么?想象萤火虫飞行的样子,生交流。
师总结:第一段中写颜色慢慢变化的句子是动态描写,像这样写出萤火虫飞行样子的句子也是动态描写。
(3)生再读,读出荧火虫的动态之美,(4)师指导:重读能表现萤火虫动态美的词语。
(5)熟读自然成诵。
(6)师总结:这一句我们重新认识了动态描写,写出了事物运动时的样子的描写,就是动态描写。
(板书:动态描写)2、像这样的动态描写,文中还有很多,你还发现了哪一句?交流。
(1)预设交流: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2)为什么说它是动态描写?(因为它写了归鸦急匆匆朝窠里飞去的运动的样子。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四季之美》教案范文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四季之美》教案范文3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四季之美》教案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四季之美》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染、晕、紫、昏、鸦”,学习多音字“晕”和“着”。
2、能抓住表示时间的词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感受四季之美。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爱。
教学重点:能抓住表示时间的词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感受四季之美。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引出课题师:播放有关四季的图片,问学生这些图片都是哪个季节的?生:举手自由发挥。
师:那么今天咱们就来继续学习第六课,看看作者眼中的四季是不是和你一样!(板书课题:四季之美)生:齐读课题。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8页,自由朗读课文。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不懂的字词。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贴卡片: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生答)哪位同学能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生:举手朗读,之后再指出一名学生朗读。
师:这两位同学读的好不好?那谁能说一说,春天最美是什么?生:春天最美是黎明。
师:你是从哪一句知道的?生:第一句话。
(黑板板书:黎明)师:很好,那请拿起你的笔,用你喜欢的符号画下来。
师:在读的过程中,谁发现了一个多音字?生:“晕”是多音字,它在课文当中是四声,红晕,还有一个音是一声,晕倒。
师:你真聪明!(课件出示多音字)师:那我们把这个多音字带入这个自然段中,再来读一读。
师:看你们读的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一读了,但是在老师读的过程中,请你们仔细听,老师是怎么去读的?(范读第一自然段) 师:老师读完了,你们觉得老师读的怎么样?那谁能像老师一样读一读?生:请一个组的学生读,读完,相互学习生字“染、晕、紫”。
部编版《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教案(共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2.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四季之美》是一篇以时间为序的写景散文,全文四个自然段,春、夏、秋、冬各为一段。
三百多个字,篇幅简短,结构简单,每段开头,作者开门见山点明季节中最美的时刻,后面语句作者就抓住这一时刻自己认为最美的景物进行描述。
寥寥数笔,用优美的文字选择了四季的典型事物,通过对事物微妙的感觉,敏锐地捕捉了一年四季各自的特色和情趣,读来令人饶有趣味。
这也印证了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
善于观察,才有所感。
在清少纳言的眼里,四季之美在四时:春天的黎明,鱼肚色的天空与红紫云彩交融;夏天的夜晚,萤火虫着实迷人;秋天的黄昏,点点归鸦、比翼联飞的雁群,传递着回家的温暖;冬天的早晨,火盆是和谐的保障。
在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细腻而真挚的情感,溢于言表,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清少纳言对自然、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具备较强的识字能力,对于本文中汉字的间架结构、字音字形等可以通过自学、互学等方式解决。
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但是,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理解一篇日本作者的散文意境还有一定的困难。
特别是通过字里行间的语言来体会作者在众多的景物当中,选择这种带有淡淡忧愁的景致来进行描写,即作者借用景物作为抒情对象,景物因情感而形成了美的意境,而情感透过景物直达人心,含蓄而隽永。
这样的体会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感情朗读、延伸联想等策略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四季之美。
【教学目标】1. 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 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 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借助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年级语文上册《四季之美》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秋小组
最美景致
景致
景致特点
感想
黄昏
归鸦、大雁、风声、虫鸣、夕阳
在高空中飞、心旷神怡
古诗词中诗人们常常有“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感叹,而我们的作者她的感叹是什么?哪一个词语体现出来了?
心旷神怡,讲解拼音,字词意思,并造句。
那请同学来给我们读读这样的心旷神怡。(2位同学)
2、自主学习: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
(温馨提示: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季节,写一写、画一画。)
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的组织下,交流并推选出最优的作品。
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展示分享。
5、梳理提升:教师点评,梳理提升。
三、导结
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梳理,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
四季之美
写法季节最美情感
动静春天黎明热热
态态夏天夜晚爱爱
描描秋天黄昏生自
写写冬天早晨活然
作者清少纳言用这样的方式来展示他眼中的四季之美,那你心中也一定有你认为美的景致吧!请你写一写,画一画,如果在这样大的背景之下你能够加入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将我们带入你的画面那将更好不过。
活动三:描绘四季之美
活动任务:交流“你心中的四季之美是什么样子的?”
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把活动三呈现出来,请一个小组齐读。
配乐齐读。那这是描绘一幅怎样的图景?
静态冬天早晨图。
这四季,你们更喜欢哪个季节?选一个季节读一读。(2个学生)
教师指导。
作者用这静止的文字将一幅幅画面送入我们的脑海里,送到了我们的心里,那请讨论。
活动二:领悟四季之美
活动任务:讨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出四季之美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1)
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什么?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生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其特点,师加以点拨。
我们看看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是怎样的。
请我们打开书,翻到90页,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师板书课题。
板书:四季之美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出示课件2)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小组活动,大家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在小组内交流。
3.小组长检查小组每个同学对生字的识记和理解情况,并及时向老师汇报。
4.每个小组在向老师汇报学习生字的结果时,要总结出本小组的识字方法。
生汇报识字情况,并总结识字方法。
三、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出示课件3)
1.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全文总共有四段,每段的段意是什么?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4)
这篇文章描写了四季不同的美景。
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美景进行描写。
板书:春天----黎明
夏天----夜晚
秋天---黄昏
冬天-----早晨
四、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美。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出示课件5)
师进行朗读指导: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
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四季之美,表达的是作者对四季之美的喜爱之情。
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喜爱的情感读出来。
我们要通过轻重读的变化、语速快慢的改变,来表达情感。
下面,我们读课文,看谁读得好。
2.生自由读课文。
3.小组读课文,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读。
其他同学及时做出评价。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通过朗读,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熟悉。
这节课还是有所收获的。
六、布置作业。
(出示课件6)
1.掌握课后生字词。
2.背诵课文。
3.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体现的四季之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2.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四季之美》这篇文章。
板书:四季之美
2.听写词语。
(出示课件9)
黎明红晕漆黑夜幕降临愈发
心旷神怡闲逸和谐扫兴
二、深读课文,体会四季之美
1.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春天的美体现在哪里?作者写这一部分用了怎样的写法?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0)
作者认为春天最美的是黎明。
作者描写了春天黎明的动态变化,描绘出春天特有的特点,体现出春天的动态美。
板书:春天----黎明(颜色的变化)
鱼肚白-----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
2.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抓住了夏天哪些景物,体现出夏天怎样的特点。
(出示课件11)生总结,汇报
板书:夏天----夜晚(萤火虫的动态)
夏夜萤火虫----迷人
3.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秋天的美体现在哪里。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2)
板书:秋天---黄昏(鸟儿们的动态)
乌鸦归巢成群大雁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4.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冬天美在哪里,你的心情怎样。
(出示课件13)
生总结,汇报
板书:冬天早晨----落雪----闲逸
师总结:分析课文,我们发现,作者笔下的四季和我们常接触到的描写四季的文章不同。
作者在描写四季之美的时候,只是抓住每个季节最具有代表性的美。
三、探讨写作顺序。
(出示课件14)
我们再一次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采用什么顺序来描写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5)
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的。
是从“春、夏、秋、冬”这四个词语看出来的。
板书:时间顺序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
这篇文章就是用时间顺序来介绍的。
我们常用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这两种。
介绍事物的发展,一般用时间顺序;介绍物体不同部位的情况,适合用空间顺序。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要根据所写内容来确定写作的顺序。
(出示课件16)
四、布置作业。
试着用时间顺序写一写你喜欢的植物的成长过程。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