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
《春夏秋冬》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春夏秋冬》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多种方式认读“霜、吹、落、降、飘”5个生字,认识雨字头和双耳旁;会写“春、冬、雪”3个字。
2.借助插图,想象画面,认读词语;通过联系生活、做动作等方法认读短语,并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
3.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教学重点】借助插图,想象画面,认读词语;通过联系生活、做动作等方法认读短语,并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
【教学难点】借助插图,想象画面,认读词语;通过联系生活、做动作等方法认读短语,并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出示图片,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一年有四季,分别是春、夏、秋、冬。
每个季节都非常美丽,每个季节也都各有特点。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呢?(学生畅谈)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春夏秋冬》,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谈话导入,出示四季的美图,让学生说说喜欢的季节,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课文音频,学生认真听读课文,听清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
设计意图:这是本学期第一节识字课,朗读课文是本课的教学目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是低段语文课的要求。
三、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学习“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朗读并积累词语。
2.探究过程(1)自读词语,圈画出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2)思考:这些词语写了春夏秋冬的哪些景物。
(3)小组代表汇报成果,教师引导、总结。
3.探究活动过渡:课文同学们都会读了,接着我们来看图片。
四幅扇面图,四个季节,真漂亮啊!教师提问:这里写到了哪些景物?预设: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板书:春风夏雨秋霜冬雪)点拨:(1)出示第一幅扇面图,了解图片内容,朗读、积累词语“春风”。
①了解图片内容,教师提问:瞧,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预设:春天。
因为有柳条、桃花。
点拨:对了,这就是春天。
春风像魔术师,她轻轻一吹,桃花开了,小草绿了,柳条随风摆动了。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 春夏秋冬1》部编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 春夏秋冬1》部编版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能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意;•能够正音标调,正确书写生字;•能够听说,会用正确语音形式朗读课文。
2.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熟读课文;•能够用正确语音形式朗读课文。
3. 教学难点•词语认读;•用正确语音形式朗读课文。
二、教学准备•教材:《1 春夏秋冬1》部编版;•多媒体设备;•教学磁带或录音机;•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四季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四季的特点。
2. 学习新词•教师出示生字卡,让学生认读;•通过游戏形式巩固新词的认读。
3. 预习课文•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4.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文意;•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回答问题。
5. 复述课文•让学生独立复述课文内容;•检查学生的复述是否符合原文意思。
6. 课文理解•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难点词语及句子;•引导学生分段理解课文内容。
7. 小结•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复述本节课的内容。
8. 课后练习•布置课后练习,巩固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多读,多写。
四、教学反思•教师应及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情况,找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明确下一步的教学重点。
五、教学延伸•引导学生写一篇小文章,描述自己喜欢的季节,并说明理由;•组织学生朗读自己写的文章。
六、教学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若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咨询!。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1.1 《春夏秋冬》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1.1 《春夏秋冬》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朗读《春夏秋冬》中的关键词汇:春、夏、秋、冬。
2.能够理解《春夏秋冬》中描述季节变化的内容。
3.能够简单描述春、夏、秋、冬各自的特点和变化。
二、教学准备
1.课文《春夏秋冬》图片或幻灯片。
2.教师准备季节变化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3.黑板、彩色粉笔。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
1. 导入(5分钟)
•让学生观察图片或幻灯片中的季节变化,引导学生谈论季节变化的特点。
2. 学习课文《春夏秋冬》(15分钟)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解释课文中出现的关键词汇:春、夏、秋、冬。
•多次复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季节变化的描述。
3. 学习活动(20分钟)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与课文相关的练习。
•小组合作:讨论春、夏、秋、冬各自的特点,展示学生对季节变化的理解。
4. 拓展练习(10分钟)
•教师设计与季节变化相关的拓展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学习到的内容,强调课文《春夏秋冬》中的关键词汇。
五、课后作业
1.默写课文《春夏秋冬》中的关键词汇。
2.家长配合,带领孩子观察当下的季节变化,谈论季节变化的特点。
六、教学反思
•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描述《春夏秋冬》中描述的季节变化?
•学生对季节变化的理解是否够深入,是否能够简单描述各季节的特点?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春夏秋冬》这篇课文,同时增强对季节变化的认识和描述能力。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 春夏秋冬59-部编版

识字1.《春夏秋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认识五个汉字,正确书写“春、风、冬、雪”四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短语,并理解其意思。
3、了解大自然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短语意思。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美丽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1.师导入:从今天起,我们将一起学习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知识,你们期待吗?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一个问题,你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四个)没错,它们分别是:春、夏、秋、冬,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让我们一起把课题读一遍吧。
(相机板书课题,齐读,注意读准字音。
)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交流对这四个季节的了解。
3.多媒体出示一棵树在春、夏、秋、冬的四幅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认识。
二、图文结合,识字读词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师分别出示词语卡片“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强调“风、霜”是后鼻音,“春”是翘舌音。
(1)指名学生交流,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句子说清楚,读完整。
(2)随文指导生字书写:春、风、冬、雪①指名生再次认读,口头组词。
②学生自主观察,交流识记方法和写字要领。
③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春”字的撇画和捺画要舒展;“风”字是半包围结构,外框空间要大一些;“冬”字下面的两点要居竖中线上,上点略小,下点略大;“雪”字是上下结构,雨字头略宽,各部分要写得扁一些才好看。
④师范写,生观察书空后自主描红、临写。
⑤师巡视指导,强调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展示)(3)师适当小结指导:春风姐姐吹了一口气,就染绿了大自然;夏天是个急性子,经常会下起暴雨;秋天天气变凉,小草和树叶上会结霜;冬爷爷送来了雪花的礼物,小朋友们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开心啦!再次出示词语卡片,学生齐读。
(4)游戏巩固:找朋友(把“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四个词语和相应的图片连起来)。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案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春、夏、秋、冬”四个生字。
(2)正确读写“天、气、风、雪”等词语。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四季的特点。
(2)通过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四季变化的喜爱,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读写生字和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1)四季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2)课文的背诵。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出示四季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各自的特点。
(2)引导学生说出四季的变化,激发学生对四季的兴趣。
2.课文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理解词语。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3.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哪些季节?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3)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四季的变化。
4.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你们最喜欢的季节是哪个?为什么?(2)每组选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5.生字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教师讲解生字的笔画和结构,学生跟写。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指导。
6.课文背诵(1)学生自由背诵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背诵,纠正发音。
(3)全体学生集体背诵课文。
(2)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四季体验。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观察四季变化,用画笔记录下来。
四、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每个写5遍。
2.背诵课文,家长签字确认。
3.观察四季变化,用画笔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四季变化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但在生字教学中,部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部编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精品教案 第一课时

1春夏秋冬精品教案(第一课时)1.会认“霜吹落”等8个生字,认识两种新偏旁。
2.初读课文,体会四季的美丽。
3.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体验生活的美好。
:重点:会认生字。
难点: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四季的特点。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引导学生说说四季的特点。
播放儿歌《四季歌》2.出示图片,做游戏。
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根据图上景物的特点,说说为什么,加深对四季特点的认识,板书课题:春夏秋冬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
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2)学生自主分部分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3)让学生选读课文,自主学习不认识的字,然后在组长的带领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霜吹落降游池入①检查生字的读音,及时纠正读音不正确的地方。
②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进一步巩固汉字字音。
③识记生字:复习加一加,换一换的方式识记生字。
④学生自主组词巩固对生字的记忆。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秋霜吹风落花降落飘雪游动水池入口春天飞鸟冬天(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2)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3.出示:霜和雪(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
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
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雪雷雾雹霞(3)相机识记生字。
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1)出示短语。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霜、吹、落、降、飘”5个生字,认识雨字头和双耳旁,学写“春、冬、雪”3个字。
2.通过借助插图、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
3.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02教学流程一、谈话揭题,学习“春、冬”设计意图:要求书写的字可以根据生字的分布情况,分散进行书写指导。
课题中就有两个要求写的汉字,在导入课题时就进行书写指导,时机恰当。
1.学生说说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
出示词语:春、夏、秋、冬。
2.学生认读“春、夏、秋、冬”。
3.书写“春、冬”2个字。
(1)仔细观察“春”字,发现它由哪几个部件组成。
(2)教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先写三横,左低右高,间距均等,中间一横最短;再写一个“人”字,撇、捺要舒展;最后,再写一个“日”字,贴住撇,不碰捺。
(3)学生练习书写。
(4)教学书写“冬”字:横撇和捺交叉在中心点上。
上点小,下点大,对齐写在竖中线上。
教师示范书写后,学生练写。
4.学生齐读四季的名称。
二、借助插图,读词识字1.出示插图,说说这是什么季节,有什么特征。
引导说话:春天(夏天、秋天、冬天)……2.相机出示词卡: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拼读。
3.正音:请学生读词语,教师根据学情差异,指导生字读音。
其中“风、霜”的读音重点正音。
设计意图:秋霜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先联系生活所见交流,再借助简介,可以加深学生对秋霜的认知。
同时结合汉字字形教学,使形义结合,便于学生掌握生字。
4.去掉拼音,采取多种形式读词。
(自由读——指名读——领读——齐读)5.认识“秋霜”。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见过的“霜”是什么样的。
(2)呈现画面,教师小结:在寒冷的清晨,树叶上、地面上、车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薄薄的结晶,这就是——霜。
学生认读生字,巩固读音。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生活课是培养智障儿童生活能力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国家却没有统一的教材。
我们根据学生的需求,自己编写了一套《生活》教材。
《春夏秋冬》是眉县特殊教育学校自编的培智教材四年级下册《生活适应》第三单元四季主题的第一课的内容。
教材第一个环节是观察认知,用的方式介绍了四季的不同。
第二个环节是学一学,让学生区分四季的特点,以及可以从事不同的活动。
教材最后留给师生拓展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种途径予以补充引导。
学情分析:培智四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智力上都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班上有1名唐氏综合症学生,1名脑瘫学生,两名中度智力障碍学生,2名重度智力障碍学生。
根据实际情况,我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认知: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分辨四季的不同。
2、利用认识不同季节的特点,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每个季节的美。
技能:1、教给学生四个季节区分的方法。
2、通过、实物展示教会学生知道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有什么,可以穿什么、做什么,提高学生的生活运用能力。
情感:感受四季不同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分组目标:A组:能自己区分四季的变化特征,知道每个季节可以穿什么衣服、做什么活动。
B组:在老师的帮助下能自己区分四季的变化特征,会选择适合这个季节的衣服和活动。
C组:在老师和A组同学的帮助下初步了解四季的变化和特征。
教学重点:能自己区分四季的变化特征,知道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有什么,可以穿什么、做什么。
教学难点:知道每个季节可以做什么活动及区分。
教法及学法指导: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引导讨论法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视、听、说、想)感受图中表述的内容,通过感官的多通道参与,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注重师生互动。
教学准备:课件,,衣服及活动用品教学设计思路:激趣→认知→应用→评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相互问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第一课时教
学设计部编版
一年级语下册《春夏秋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
1.春夏秋冬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1.课通过四幅分别表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某一个气
象特点的扇面画,引出了四个季节的气象词语和词串;再通过一幅春天大地的图画,引出了图中的事物词语,以及表现春季欣欣向荣的物象词串,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有趣、形象、感性的识字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
2.课是识字课,因此更要突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在教学时间、精力等分配上,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从这一课开始,会写字的学习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从这一课开始,在写字指导环节中,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引导学生运用识字方法,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背诵课(词语、词串)。
2.图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语、词串的意思,感受了解四季各自的气象特点和春季的某些物象。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词语、词串)。
2.能正确认读“霜”等8个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图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语、词串的意思,感受
了解四季各自的气象特点和春季的某些物象。
学情分析:
1.学生度过了入学后的第一个寒假,较长时间的放松,可能会造成一些知能的遗忘。
因此,在进入新的学习前,有必要对新知学习的原有基础进行诊断测试(复习),了解学生状况,进行调整。
2.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
初步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加上较长的假期,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一定困难的,因此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
(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
并成为常态,故教学设计无需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霜”等8个会认读字字卡,课的词语和词串词
语卡片,课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霜”等8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一)复习三拼音拼读
1.导语:放了一个寒假,同学们还会不会通过汉语拼音
的拼读,读出下面的词语呢?
PPT出示下面含音节的词语:
—一shu d n g 手i g 南zu o 下
个体自由拼读。
2.反馈指导:指名拼读,相机指导。
齐拼读。
小结:总结三拼音拼读的方法。
(二)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
1.导语:在学习新的课之前,我们先复习这一课要求会
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
PPT出示有关字词: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莲花飞鸟风
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
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习完课,就要求能正确书写了。
(三)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寒假,迎了鸡年欣欣向荣的春天,现在又要学习有趣的语了。
今天学习的是一篇怎样的识字课呢?请看老师板书课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①春夏秋冬
2.齐读课题。
3.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读了课题,从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识字课写的是关于四季的内容。
上学期我们也学过一篇课《四季》,我们一起朗读一遍,回忆一下,《四季》这篇课告诉我们四
季各有什么现象呢?
(PPT出示课,朗读,回忆作答)同学们的记忆力真好,
《四季》告诉我们四季各有的一些事物现象。
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春夏秋冬》,又会告诉我们关于四季的什么事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读准确通顺了,就能知道了。
二、看图说话,学习朗读课
(一)看扇面画,学习朗读课前半部分。
1.PPT出示四幅扇面画。
(按照春夏秋冬顺序编上序号)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四幅图画,思考:这四
幅图画分别画的是哪个季节?表现了这个季节什么的气象现
象?你是从图画中的哪些地方看出的?
个体观察思考,同桌交流,然后班级交流汇报。
2.反馈指导:(根据学生交流汇报,相机在黑板上贴出
该季节扇面图和对应词语&It;</span> 注音>卡片)预设:图一,春风,图中飘动的柳条;图二,夏雨,图
中落下的雨点;图三,秋霜,图中红叶边上沾着的白霜;图四,冬雪,图中飘落的白雪和地上白茫茫一片。
3.自由朗读这四个表现气象的词语,反馈指导后齐读。
4.这四种气象现象是怎样到我们可爱的大地的呢?我们读好了课有关的词串,就知道了。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第2页的词串,遇到不
会读的字,拼读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词串朗读下。
5.反馈指导。
(1)指名汇报正音,自由朗读,齐读第2页的词语和词串。
(2)指名说说那些气象现象是怎样到我们可爱的大地的。
预设: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相机贴出该词串的词语)
6.小结:我们通过看图说话,朗读了课的前半部分,了
解了四季各有的气象现象以及它们是怎样到我们可爱的大
地的。
接下我们继续学习课的后半部分。
(PPT出示课第3页
图画)
(二)看第3页的图画,学习朗读课后半部分。
1.出示任务: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画,思考:这幅
图画画的是哪个季节?画了这个季节中的什么事物?它们怎么样了?
个体观察思考,同桌交流,然后班级交流汇报。
2.反馈指导:(根据学生交流汇报,相机在黑板上贴出
词语和词串&It;</span> 注音>卡片)
3.自由朗读词语和词串,反馈指导后齐读。
4.图结合,了解词串意思。
(1)出示任务:朗读第3页的词串,读一个,在插图上指出与词串的词语意思相对应的地方。
个体完成后,同桌交流互纠。
(2)反馈指导。
指名在PPT所示的图上指出对应位置。
学生一个一个齐读词串的词语,读一个,指一个。
相机指导。
三、朗读课全,学习会认读的字和新的偏旁
(一)朗读课全。
1.出示任务:自己击掌有节奏朗读课。
2.指名反馈指导后,同桌练习;再指名反馈指导后,全
班齐读。
(二)学习会认读的字。
1.导语:同学们真会朗读,那么,这课会认读的字宝宝
单独拿出,你能把它们都正确认读吗?
出示任务:在课中圈画出会认读的字,然后借助汉语拼
音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含音难字读音指导)。
(3)全班齐拼读。
3.会认的字口头组词。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呢?同桌说一说。
(尽量引导根据本课的单音节词词义组成表示该词义的双音节词,如“入”--“进入”。
)
4.反馈指导。
(1)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2)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
(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3)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4)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
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
词语的。
5.出示在课中带有会认的字的词语,个体自由读后,全
班齐读。
(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霜、霜、霜,秋霜的霜”)(三)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
(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四)背诵课。
1.导语:掌握了会认读的字,我们就能把课读得更好了,也能尝试背诵课了。
出示任务:继续用击掌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尝试把课背诵下。
个体练习,同桌互背互纠。
2.反馈指导。
(PPT出示课插图,学生借助插图背诵)指名背
诵指导后,全班一起击掌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