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制药厂工艺变更验证报告
新版片剂工艺变更验证方案及报告

新版片剂工艺变更验证方案及报告一、引言随着药物研发的进展和制剂工艺的不断更新,片剂工艺的变更是不可避免的。
为确保新版片剂工艺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验证。
本文将就新版片剂工艺变更的验证方案及报告进行详细介绍。
二、验证目标1.确定新版片剂工艺的操作步骤和工艺参数。
2.评估新版片剂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3.确认新版片剂工艺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4.确保新版片剂工艺符合相关规范和法规的要求。
三、验证方法1.文献研究:收集相关文献,了解已有的类似工艺变更验证研究结果,为验证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2.工艺参数设置:根据新版片剂工艺的要求,设计并确定验证中所使用的工艺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混合时间、压片速度、温度、湿度、振荡时间等。
3.试验设计:根据验证目标,设计相关试验,包括但不限于:工艺优化试验、中间验证试验和最终验证试验。
4.试验执行:根据试验设计,进行实际的工艺变更验证试验,记录并整理试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5.数据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新版片剂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确定是否满足预定的质量要求。
6.结果评价:根据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判断新版片剂工艺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调整。
7.编写报告:根据验证结果和结论,编写验证报告,并保存相关数据和记录。
四、验证报告1.引言:对验证目标、方法和报告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2.验证方案:详细描述验证方案的整体安排和实施步骤,包括试验设计和所采用的工艺参数设置。
3.实验结果:列出试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包括对产品质量的评估和统计分析。
4.结果评价: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得出结论,并根据需要提出改进意见。
5.结论和建议:根据结果评价,陈述验证结论,并根据需要提出后续工作或改进方案。
五、结论通过对新版片剂工艺的变更进行验证,可以确保新版片剂工艺的质量和安全性。
验证方案和报告的制定和编写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法规要求进行,通过科学的验证方法和严格的试验实施,得出准确的结论,为新版片剂工艺的成功应用提供依据。
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责任有限公司毒性饮片(姜半夏)生产工艺验证报告报告审批江西欧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目录一、验证小组与实施时间 (3)二、验证报告 (4)1、概述 (4)2、验证依据 (4)3、风险管理 (6)4、验证过程 (17)5、工序操作、取样计划及合格标准 (17)6、工序收得率、物料平衡数据及技术参数 (22)7、验证过程QA监控 (23)8、验证过程变更控制 (25)9、验证偏差分析 (25)10、验证结果风险分析 (26)11、验证总评价与结论 (26)12、再验证计划 (28)验证小组与验证实施时间1.验证小组成员与职责2.验证实施时间:验证实施时间为:2016年月日至月日验证报告1.概述为药品生产各部门提供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准则,以保证生产的饮片批与批之间尽可能地与原设计吻合,证明“姜半夏”生产工艺按照规定的工艺参数能够持续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质量要求的产品,验证小组于2016年月日至月日对“姜半夏”工艺按照炙制(姜半夏)生产工艺验证方案进行3个批次的生产验证,确认“姜半夏”按此方案进行生产,产品符合预定用途和质量标准要求,能够持续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质量要求的产品。
工艺规程及验证方案所述工艺可行。
现将验证结果报告如下:2. 验证依据2.1验证所需的文件结论:检查人:日期:年月日2.2物料条件:应经检验符合质量标准的合格物料结论:检查人:日期:年月日2.3设备条件应经确认合格的完好设备。
验证生产前确保生产所需设备确认、设备清洁验证完成,计量器具及仪表校验完成。
设备性能、技术参数符合工艺要求。
结论:检查人:日期:年月日2.4环境条件:取半夏净制、浸泡、蒸煮、切片、干燥、包装生产均在一般区进行。
生产操作前对各操作间卫生(含设备、地面、墙面、门、窗等)及温湿度进行确认,确保操作间卫生符合好或很好标准要求,确保温湿度控制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2.5人员条件:在岗人员应均经过GMP知识、药品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经过岗位SOP及工艺规程专业知识的培训经考核合格上岗,并能严格按岗位SOP进行操作的熟练工人。
工艺变更验证方案及报告

工艺变更验证报告* * * *制药厂1 概述()工艺变更由于(物料、设备等因素的重大变更或技术改进)而改变生产工艺条件参数、调整工艺处方和生产操作规程所进行的工艺再验证。
本验证按既定的方案,分别在中试的3批和试产的前3批产品中进行,并考察产品的稳定性。
现根据验证结果的分析作以下报告。
2验证结果及结论2.1试产前处方和生产操作规程的验证。
2.1.1中试产品质量状况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1.2稳定性试验稳定性加速试验结果温度:相对湿度: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1.3根据中试确定试生产处方和生产操作规程的要点。
2.2试生产验证2.2.1收料收料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粉碎、过筛工序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称量、配料工序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4.1 干混过程干混过程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制粒过程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干燥工序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整粒工序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7 总混工序总混工序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8压片工序压片工序验证记录(1)压片工序验证记录(2)批号:检测人:复核人:日期:压片工序验证记录(1)压片工序验证记录(2)批号:检测人:复核人:日期:压片工序验证记录(1)压片工序验证记录(2)批号: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9薄膜包衣工序薄膜包衣工序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10胶囊填充工序胶囊填充工序验证记录(1)胶囊填充工序验证记录(2)批号:检测人:复核人:日期:胶囊填充工序验证记录(1)胶囊填充工序验证记录(2)批号:检测人:复核人:日期:胶囊填充工序验证记录(1)胶囊填充工序验证记录(2)批号: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11铝塑包装工序铝塑包装工序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12稳定性试验稳定性加速试验结果温度:相对湿度:检测人:复核人:日期:3验证总结通过对工艺变更的验证,证明本品变更的工艺生产的产品质量可靠、稳定,此工艺可纳入本品生产工艺规程并移交在生产。
020-工艺变更验证方案及报告

工艺变更验证报告* * * *制药厂1 概述()工艺变更由于(物料、设备等因素的重大变更或技术改进)而改变生产工艺条件参数、调整工艺处方和生产操作规程所进行的工艺再验证。
本验证按既定的方案,分别在中试的3批和试产的前3批产品中进行,并考察产品的稳定性。
现根据验证结果的分析作以下报告。
2验证结果及结论2.1试产前处方和生产操作规程的验证。
2.1.1中试产品质量状况复核人:日期:2.1.2稳定性试验稳定性加速试验结果温度:相对湿度:复核人:日期:2.1.3根据中试确定试生产处方和生产操作规程的要点。
2.2试生产验证2.2.1收料收料验证记录复核人:日期:2.2.2 粉碎、过筛工序粉碎、过筛工序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3 称量、配料工序称量、配料工序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4.1 干混过程干混过程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制粒过程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5干燥工序干燥工序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整粒工序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总混工序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压片工序验证记录(1)压片工序验证记录(2)检测人:复核人:日期:压片工序验证记录(1)检测人:复核人:日期: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9薄膜包衣工序薄膜包衣工序验证记录复核人:日期:2.2.10胶囊填充工序胶囊填充工序验证记录(1)胶囊填充工序验证记录(2)检测人:复核人:日期:胶囊填充工序验证记录(1)检测人:复核人:日期: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11铝塑包装工序铝塑包装工序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12稳定性试验稳定性加速试验结果温度:相对湿度:复核人:日期:3验证总结通过对工艺变更的验证,证明本品变更的工艺生产的产品质量可靠、稳定,此工艺可纳入本品生产工艺规程并移交在生产。
工艺变更验证方案验证编号:SMP-VT-020-00* * * *制药厂目录1.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1.1验证方案的起草1.2验证方案的审批2.概述3.验证目的4.生产工艺流程4.1片剂生产工艺流程图4.2胶囊剂生产工艺流程图5.有关文件6.验证内容6.1试产前处方和生产操作规程的验证6.2试生产验证6.2.1收料6.2.2粉碎、过筛工序6.2.3称量、配料工序6.2.4制粒工序6.2.5干燥工序6.2.6整粒工序6.2.7总混工序6.2.8压片工序6.2.9薄膜包衣工序6.2.10胶囊填充工序6.2.11铝塑包装工序6.2.12稳定性试验7.时间进度表1.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1.11.22.概述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物料、设备等生产因素的重大变更或技术改进而改变生产工艺条件参数、调整工艺处方和生产操作规程,影响产品质量或稳定性时,须重新进行工艺验证。
制药厂工艺变更验证报告书

工艺变更验证报告* * * *制药厂1 概述()工艺变更由于(物料、设备等因素的重大变更或技术改进)而改变生产工艺条件参数、调整工艺处方和生产操作规程所进行的工艺再验证。
本验证按既定的方案,分别在中试的3批和试产的前3批产品中进行,并考察产品的稳定性。
现根据验证结果的分析作以下报告。
2验证结果及结论2.1试产前处方和生产操作规程的验证。
2.1.1中试产品质量状况复核人:日期:2.1.2稳定性试验稳定性加速试验结果温度:相对湿度:复核人:日期:2.1.3根据中试确定试生产处方和生产操作规程的要点。
2.2试生产验证2.2.1收料收料验证记录复核人:日期:2.2.2 粉碎、过筛工序粉碎、过筛工序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3 称量、配料工序称量、配料工序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4制粒工序2.2.4.1 干混过程干混过程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4.2制粒过程制粒过程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5干燥工序干燥工序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6 整粒工序整粒工序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7 总混工序总混工序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8压片工序压片工序验证记录(1)压片工序验证记录(2)检测人:复核人:日期:压片工序验证记录(1)压片工序验证记录(2)检测人:复核人:日期:压片工序验证记录(1)压片工序验证记录(2)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9薄膜包衣工序薄膜包衣工序验证记录复核人:日期:2.2.10胶囊填充工序胶囊填充工序验证记录(1)胶囊填充工序验证记录(2)检测人:复核人:日期:胶囊填充工序验证记录(1)胶囊填充工序验证记录(2)检测人:复核人:日期:胶囊填充工序验证记录(1)胶囊填充工序验证记录(2)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11铝塑包装工序铝塑包装工序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12稳定性试验稳定性加速试验结果温度:相对湿度:复核人:日期:3验证总结通过对工艺变更的验证,证明本品变更的工艺生产的产品质量可靠、稳定,此工艺可纳入本品生产工艺规程并移交在生产。
制药工艺验证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制药工艺验证在保证药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掌握制药工艺验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我于2021年7月至9月在XX制药厂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熟悉制药工艺验证的基本流程和规范。
2. 掌握制药工艺验证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了解制药企业的生产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
三、实习内容1. 制药工艺验证基本流程在实习期间,我首先了解了制药工艺验证的基本流程,包括:工艺设计、工艺确认、工艺验证、工艺回顾等阶段。
其中,工艺验证是确保药品生产过程中各项操作符合规定的关键环节。
2. 工艺验证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多种工艺验证方法,如:(1)偏差分析: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2)风险评估: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产品质量。
(3)数据统计分析:通过对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评估工艺稳定性,发现潜在问题。
(4)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工艺参数的合理性,确保工艺过程的可行性。
3. 实际操作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以下实际操作:(1)偏差分析: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记录、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
(2)风险评估: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3)数据统计分析:对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工艺稳定性。
(4)实验验证:参与实验验证工艺参数的合理性。
4. 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四、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通过实习,我对制药工艺验证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各种工艺验证方法。
2. 实践技能: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3. 团队协作: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协作,我学会了沟通、协调,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供应商变更后工艺验证

主要原辅料供应厂商变更后的工艺验证方案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目录一、验证的目的与计划1、目的2、验证计划二、验证机构三、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1、验证方案的起草2、验证方案的审核3、验证方案的批准四、验证方案1、供应厂商的三证材料及质量体系评价2、三批样品的检测评价3、三批样品的小试评价4、试生产评价颗粒工序的生产评价填充工序的生产评价成品的评价五、验证方案的实施与记录1、供应厂商质量体系评价记录2、三批样品的检测评价记录3、小试评价记录4、试生产评价记录六、验证总结及批准1、验证的总结2、验证结果的审查3、验证结果的批准七、附件附件一厂商的三证材料附件二原料的小样的检测报告附件三小试成品的检测报告附件四有关试生产的检测报告一、验证的目的与计划1、目的:由于罗红霉素供应商无法长期固定,同时也为了更好地组织优质原料,使罗红霉素胶囊的质量不因原料产地的变更而受到影响,并确保现行的工艺规程,不因原料产地的变更而在执行中产生显着的偏差,根据GMP的要求,应对供应厂家变更后的罗红霉素原料进行工艺验证,确保变更的可行性。
2、验证计划:由于供应厂商的变更是不定期的,故本验证无验证周期,但每次要变更供应厂商前均应进行验证。
二、验证机构参加部门:生产部、质量部、采购部、制剂车间负责部门:生产部三、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2、验证方案的审核审核意见:3、验证方案的批准批准意见:批准人:日期:四、验证方案1、供应厂商的三证材料和质量体系评价执行部门:质量部、采购部评价标准:三证齐全,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符合GMP要求。
2、三批小样的检测评价检测方法:按相应的SOP进行。
执行部门:质量部评价标准:项目标准外观白色结晶性粉末理化性质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要求水分≥%含量按无水物计≥%3、三批样品的小试评价方法:按罗红霉素胶囊工艺规程和相应的SOP进行小试,按检验SOP进行检验。
执行部门:制剂车间评价标准:项目要求外观应符合标准要求崩解时限≤15分钟水分≤%装量差异范围 1±%含量为标示量的—%4、试生产评价颗粒工序的试生产评价操作方法:按颗粒工序岗位操作SOP和罗红霉素胶囊生产工艺规程。
GMP认证全套文件资料01-厂家变更后工艺验证

主要原辅料供应厂商变更后的工艺验证文件目录一、验证的目的与计划1、目的2、验证计划二、验证机构三、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1、验证方案的起草2、验证方案的审核3、验证方案的批准四、验证方案1、供应厂商的“三证”材料及质量体系评价2、三批样品的检测评价3、三批样品的小试评价4、试生产评价4.1颗粒工序的生产评价4.2填充工序的生产评价4.3成品的评价五、验证方案的实施与记录1、供应厂商质量体系评价记录2、三批样品的检测评价记录3、小试评价记录4、试生产评价记录六、验证总结及批准1、验证的总结2、验证结果的审查3、验证结果的批准七、附件附件一厂商的“三证”材料附件二原料的小样的检测报告附件三小试成品的检测报告附件四有关试生产的检测报告一、验证的目的与计划1、目的:由于盐酸克林霉素供应商无法长期固定,同时也为了更好地组织优质原料,使盐酸克林霉素胶囊的质量不因原料产地的变更而受到影响,并确保现行的工艺规程,不因原料产地的变更而在执行中产生显著的偏差,根据GMP 的要求,应对供应厂家变更后的盐酸克林霉素原料进行工艺验证,确保变更的可行性。
2、验证计划:由于供应厂商的变更是不定期的,故本验证无验证周期,但每次要变更供应厂商前均应进行验证。
二、验证机构参加部门:生产技术部、质量部、供应部、制剂车间负责部门:生产技术部三、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2、验证方案的审核审核意见:3、验证方案的批准批准意见:批准人:日期:四、验证方案1、供应厂商的“三证”材料和质量体系评价执行部门:质量部、供应部评价标准:“三证”齐全,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符合GMP要求。
2、三批小样的检测评价检测方法:按相应的SOP进行。
执行部门:质量部评价标准:项目标准外观白色结晶性粉末理化性质符合中国药典九五版二部要求水分≥6.0%含量按无水物计≥83.0%3、三批样品的小试评价方法:按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工艺规程和相应的SOP进行小试,按检验SOP 进行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变更验证报告* * * *制药厂1 概述()工艺变更由于(物料、设备等因素的重大变更或技术改进)而改变生产工艺条件参数、调整工艺处方和生产操作规程所进行的工艺再验证。
本验证按既定的方案,分别在中试的3批和试产的前3批产品中进行,并考察产品的稳定性。
现根据验证结果的分析作以下报告。
2验证结果及结论2.1试产前处方和生产操作规程的验证。
2.1.1中试产品质量状况复核人:日期:2.1.2稳定性试验稳定性加速试验结果温度:相对湿度:复核人:日期:2.1.3根据中试确定试生产处方和生产操作规程的要点。
2.2试生产验证2.2.1收料收料验证记录复核人:日期:2.2.2 粉碎、过筛工序粉碎、过筛工序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3 称量、配料工序称量、配料工序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4.1 干混过程干混过程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制粒过程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5干燥工序干燥工序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整粒工序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总混工序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压片工序验证记录(1)压片工序验证记录(2)检测人:复核人:日期:压片工序验证记录(1)检测人:复核人:日期: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9薄膜包衣工序薄膜包衣工序验证记录复核人:日期:2.2.10胶囊填充工序胶囊填充工序验证记录(1)胶囊填充工序验证记录(2)检测人:复核人:日期:胶囊填充工序验证记录(1)检测人:复核人:日期: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11铝塑包装工序铝塑包装工序验证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2.2.12稳定性试验稳定性加速试验结果温度:相对湿度:复核人:日期:3验证总结通过对工艺变更的验证,证明本品变更的工艺生产的产品质量可靠、稳定,此工艺可纳入本品生产工艺规程并移交在生产。
工艺变更验证方案验证编号:SMP-VT-020-00* * * *制药厂目录1.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1.1验证方案的起草1.2验证方案的审批2.概述3.验证目的4.生产工艺流程4.1片剂生产工艺流程图4.2胶囊剂生产工艺流程图5.有关文件6.验证内容6.1试产前处方和生产操作规程的验证6.2试生产验证6.2.1收料6.2.2粉碎、过筛工序6.2.3称量、配料工序6.2.4制粒工序6.2.5干燥工序6.2.6整粒工序6.2.7总混工序6.2.8压片工序6.2.9薄膜包衣工序6.2.10胶囊填充工序6.2.11铝塑包装工序6.2.12稳定性试验7.时间进度表1.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1.11.22.概述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物料、设备等生产因素的重大变更或技术改进而改变生产工艺条件参数、调整工艺处方和生产操作规程,影响产品质量或稳定性时,须重新进行工艺验证。
因此,我们制订了本方案,对片剂和胶囊剂的生产工艺进行再验证。
3.验证目的通过对工艺变更的验证,证实变更的工艺能稳定地生产出符合已确定产品属性和质量标准的产品。
4.片剂(或胶囊剂)生产工艺流程4.1片剂生产工艺流程图:原、辅料粉碎、过筛配料混合粘合剂制粒干燥整粒崩解剂、润滑剂总混压片包衣外包装铝塑包装成品入库4.2胶囊剂生产工艺流程图原、辅料粉碎、过筛配料混合粘合剂制粒干燥整粒崩解剂、润滑剂总混填充胶囊铝塑包装外包装成品入库5.有关文件生产工艺规程和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见有关资料。
6.验证内容6.1试产前处方和生产操作规程的验证。
6.1.1验证目的:通过中试样品的质量状况和稳定性试验,确定及草拟试产的处方和生产操作规程。
6.1.2验证方法(1)按由小试等方法得来的草拟的生产处方和生产操作规程,采用和生产相同或相似性能的中试设备进行中试3个批次,考查产品质量状况。
(2)根据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对3批中试产品进行稳定性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取样检测。
6.1.3接受标准:生产处方和工艺条件合理、可行;中试产品各项质量指标符合内控标准要求;稳定性加速试验6个月,各项质量指标合格。
如符合以上条件即可确定生产处方和生产操作规程进行试产,稳定性长期试验仍需继续考察。
6.1.46.2试生产验证6.2.1收料6.2.1.1验证场所:配料间6.2.1.2验证目的:确认该过程不影响原辅料、包装材料的质量。
6.2.1.3配证方法:按要求检查文件及记录的完整性与合理性。
6.2.1.4合格标准:记录完整,进入生产系统的各物料均可追溯其来源,保证其质量。
6.2.1.56.2.2粉碎、过筛工序6.2.2.1验证场所:粉碎、过筛操作间。
6.2.2.2设备:万能粉碎机、振荡筛粉机。
6.2.2.3验证目的:确认该过程能够得到细度合格的物料。
6.2.2.4验证方法:按质量标准规定的筛目分析法进行检查。
6.2.2.5验证仪器:标准筛。
6.2.2.6合格标准:粉碎后的物料能全部通过本品工艺规程要求筛目规格的标准筛。
6.2.2.7结论:6.2.3称量、配料工序6.2.3.1验证场所:配料间。
6.2.3.2验证目的:确认该过程能保证物料的种类、数量准确无误。
6.2.3.3验证方法:按要求检查文件及记录的完整性与合理性,用标准砝码检测电子秤的准确性。
6.2.3.4验证仪器:标准砝码。
6.2.3.5合格标准:记录完整、准确无误,电子秤准确。
6.2.3.6结论:6.2.4制粒工序6.2.4.1干混过程6.2.4.1.1验证场所:制粒操作间。
6.2.4.1.2设备:高速混合制粒机。
6.2.4.1.3验证目的:确认各物料干混的均匀性。
6.2.4.1.4验证方法:操作按标准程序进行,在规定的混合时间后按对角线法取样,进行含量测定,填写记录。
6.2.4.1.5验证仪器:分析天平、该品种含量测定所用分析仪器。
6.2.4.1.6合格标准:干混后的物料中主药含量应均匀(变异系数应≤3%)。
6.2.4.2、制粒过程6.2.4.2.1验证场所:制粒操作间。
6.2.4.2.2设备:高速混合制粒机。
6.2.4.2.3验证目的:确认该过程能够得到符合要求的湿颗粒。
6.2.4.2.4验证方法:按照生产工艺规程规定的粘合剂用量、混合制粒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制粒操作,按对角线法取样检查。
6.2.4.2.5合格标准:颗粒应均匀,粗细、松紧适宜。
6.2.4.2.6结论:6.2.5干燥工序6.2.5.1验证场所:沸腾干燥操作间。
6.2.5.2设备:高效沸腾干燥机。
6.2.5.3验证目的:确认该程能够将湿颗粒均匀地干燥至适宜的水分含量。
6.2.5.4验证方法:操作按标准规程进行,根据规定的干燥温度范围和生产实际经验干燥至一定时间后按对角线法取样,按规定测定颗粒水分,填写记录。
6.2.5.5验证仪器:快速水分测定仪。
6.2.5.6合格标准:干颗粒水分含量应符合本品质量标准要求,水分分布均匀(测定值之间的变异系数应≤3%)。
6.2.5.76.2.6整粒工序6.2.6.1验证场所:总混间。
6.2.6.2设备:快速整粒机。
6.2.6.3验证目的:确认该过程能对团块、大颗粒进行整粒,并且不破坏颗粒产生细粉。
6.2.6.4验证方法:整粒按标准程序进行操作,取样后按规定的检测方法测定颗粒的堆密度、粒度范围,填写记录。
6.2.6.5验证仪器:分析天平、量筒、标准筛。
6.2.6.6合格标准:整粒前后以下各项指标的变化不应超过下列值:颗粒的堆密度之差应≤0.1g/ml、粒度范围应符合该品种规定。
6.2.6.7结论:6.2.7总混工序6.2.7.1验证场所:总混操作间。
6.2.7.2设备:三维运动混合机6.2.7.3验证目的:确认该过程能够将颗粒与外加辅混合均匀。
6.2.7.4验证方法:操作按标准程序进行,于规定的混合时间后按对角线法取样,按质量标准测定颗粒的主药含量,填写记录。
6.2.7.5验证仪器:分析天平、该品种含量测定所用分析仪器。
6.2.7.6合格标准:混合后颗粒的主药含量均匀(测定值之间的变异系数应≤2%)。
6.2.7.7、结论:6.2.8压片工序6.2.8.1验证场所:压片操作间。
6.2.8.2设备:旋转式压片机。
6.2.8.3验证目的:确认该过程能够得到装量合格、稳定,质量符合要求的片剂。
6.2.8.4验证方法:操作按标准程序进行,每隔15min取样1次,直至300min,检查测定以下项目:外观、装量差异、崩解时限(溶出度)、含量,填写记录。
6.2.8.5验证仪器:分析天平、智能崩解仪、溶出度仪、片剂脆碎度测定仪,该品种含量测定所用分析仪器。
6.2.8.6合格标准:片剂的各项质量指标应符合该品种内控质量标准要求。
6.2.8.76.2.9薄膜包衣工序6.2.9.1验证场所:包衣操作间。
6.2.9.2设备:高效包衣机。
6.2.9.3验证目的:确认该过程能够得到质量符合要求的薄膜衣片。
6.2.9.4验证方法:按工艺规程设定各工艺参数,操作按标准程序进行,包衣结束后按对角线法取样,检查测定以下项目:外观、片重差异、崩解时限(溶出度)、含量、填写记录。
6.2.9.5验证仪器:分析天平、智能崩解仪(溶出度仪)、该品种含量测定所用分析仪器。
6.2.9.6合格标准:薄膜衣片的各项质量指标应符合该品种内控质量标准要求。
6.2.9.7结论6.2.10胶囊填充工序6.2.10验证场所:胶囊填充操作间。
6.2.10.2设备:全自动胶囊充填机。
6.2.10.3验证目的:确认该过程能够得到装量合格、稳定、质量符合要求的胶囊剂。
6.2.10.4验证方法:操作按标准程序进行,每隔15min取样1次,直至300min,检查测定以下项目:外观、装量差异、崩解时限(溶出度)、含量、填写记录。
6.2.10.5验证仪器:分析天平、智能崩解仪(溶出度测定仪)、该品种含量测定所用分析仪器。
6.2.10.6合格标准:胶囊剂的各项质量指标应符合该品种内控质量标准要求。
6.2.10.7结论:6.2.11铝塑包装工序6.2.11.1验证场所:铝塑包装操作间。
6.2.11.2设备:铝塑包装机。
6.2.11.3验证目的:确认该过程能够得到合格的铝塑包装板。
6.2.11.4验证方法:根据工艺规程和生产实际,设定各工艺参数,按标准程序操作,每隔15min取样1次,直至300min,检查板片外观。
6.2.11.5合格标准:板片成型好,板面平整无皱折,冲切整齐,批号及网纹清晰,无穿孔。
6.2.11.6结论:6.2.12稳定性试验6.2.12.1验证目的:确认试生产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6.2.12.2验证方法:根据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对3批试生产产品进行稳定性加速试验,在第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末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检测。
6.2.12.3合格标准:重点考察项目各指标符合内控质量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