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索静脉曲张及胡桃夹综合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胡桃夹综合征-PPT课件

胡桃夹综合征-PPT课件

14
CT、MRI:15肾静脉造影 Nhomakorabea动脉DSA

肾静脉造影、动脉DSA:可直接观察左肾静 脉受压和扩张.可直接测定左肾静脉和下腔 静脉内压力,一般二者压差大于5cm H2O 有诊断意义.侧枝循环:腰升静脉、左肾上 腺静脉、左性腺静脉、左输尿管周围静脉 等.
16
肾静脉造影、动脉DSA
17



4
相关解剖

一,解剖 下腔静脉位于腹主动脉的右侧,两者并列于后腹 壁。右肾位置接近下腔静脉,左肾接近腹主动脉, 右肾静脉直接注入下腔静脉,其行程短而直,而 左肾静脉则需要穿行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 所形成的夹角内,跨越腹主动脉前方才注入下腔 静脉,因而左肾静脉较右侧长。十二指肠的第三 部分与LRV大致在同一水平上穿过此夹角,左生 殖腺静脉和左输尿管周围静脉是LRV的两个主要 属支.

23
注 意 点
凡临床上 ①反复发作的血尿、蛋白尿; ②或用治疗不易解释的尿检变化; ③或间歇性血尿、蛋白尿; ④或运动后的血尿、蛋白尿; ⑤或瘦长体形者的血尿、蛋白尿; ⑥或长期无浮肿的蛋白尿; ⑦或长期查无明显原因的镜下血尿;
胡桃夹综合征
1
胡桃夹综合征
胡桃夹症:应称胡桃夹现象(nut cracker phenomenon)。也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 征(left renal vein entrapment s y n d r o m e ) 。 左肾静脉( LRV )汇入下腔静脉( IVC )的 行程中,因走行于腹主动脉( AO )和肠系 膜上动脉(SMA)之间形成的夹角内受到挤 压而引起临床症状,称为胡桃夹现象

19
病例
20
术 前

精索静脉曲张PPT-精品课件

精索静脉曲张PPT-精品课件

精索静脉曲张分为三度
• 1度(轻度):站立时看不到阴囊皮肤有曲 张静脉突出,但可摸到阴囊内曲张之静脉, 平卧时曲张之静脉很快消失。
• 2度(中度):站立时可看到阴囊上有扩张 的静脉突出,可摸到阴囊内有较明显的曲张 之静脉,平卧时包块逐渐消失。
• 3度(重度):阴囊表面有明显的粗大血管, 阴囊内有明显的蚯蚓状扩张的静脉,静脉壁 肥厚变硬;平卧时消失缓慢。

1 术前护理
• 精索静脉曲张是指精索里的静脉因回流受阻而出现的盘曲 扩张。它95%发生于左侧,两侧较少。一般推荐通过手术 进行治疗。
• ①术前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按计划执行各种检查治疗; • ②常规准备:做好入院宣教,讲解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和
手术的重要性,进行各种生化检查及心电图、胸透、出凝 血时间检查,做好皮肤准备,并清洗外阴部; • ③病人的准备:术前做好个人卫生,如洗头,洗澡等。嘱 病人注意休息,预防感冒; • ④签署手术同意书。
术后护理
• 1、一般的情况是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后两周内, 应避免抬举重物或激烈运动。

2、一般的情况是多见于成人的左侧静脉, 须注意不孕的情形。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6/292021/6/292021/6/292021/6/296/29/2021

(医学课件)精索静脉曲张诊治PPT幻灯片

(医学课件)精索静脉曲张诊治PPT幻灯片
14
按体格检查分度
• 临床型I度 触诊无异常,Valsalva试验可扪及曲张静脉 • 临床型II度 阴触诊可扪及曲张静脉 • 临床型III度 视诊可见曲张静脉团块,触诊时可扪及
明显增大、曲张的静脉团
15
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分度
亚临床型:临床触诊阴性而超声检查精
索V 内有反流,DR 1.8~2. 1 mm, TR 1~2 s;
站立及行走时明显,平卧休息后减轻 • 多数患者仅体检发现阴囊内无痛蚯蚓状团块,或
因为不育就诊时被发现
10
诊断
体格检查(推荐)
• 在温暖舒适环境中 • 重点:立位和平卧检查阴囊及内容物,并
Valsalva试验 • 内容: 睾丸大小与质地、附睾、输精管、精
索及其血管等 睾丸变小、变软是睾丸功能不全的征象
• 可改善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疼痛症状,并且能延 缓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向临床型发展。
24
七叶皂苷素
• 代表性药物为迈之灵 ,具有抗炎、抗渗 出、保护静脉管壁的胶原纤维作用, 逐 步恢复静脉管壁的弹性和收缩功能, 增 加静脉血液回流速度, 降低静脉压,从而 改善由精索静脉曲张所引起的症状,如 睾丸肿胀、疼痛等。
• 主要用于精索静脉曲张、以及外科术后消肿止痛 • 静脉活性药物坚持长期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Adapted from Bergan JJ et al. Chronic Venous Disease. N Engl J
Med 2006;3552:4388-498.
黄酮类
• 代表性药物为爱脉朗,为微粒化纯化黄酮,其小肠吸收 率是非微粒化黄酮类药物的2倍,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 可快速提高静脉张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淋巴 回流率,减轻水肿。

胡桃夹综合症PPT课件

胡桃夹综合症PPT课件
14
2、方法
本组均无水肿、高血压、贫血、尿少、尿急、 尿痛等不适。
体检:3例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
实验室检查:
(1)尿红细胞(++~+++)发作时可见 肉眼血尿;1例则多次查尿蛋白(阴性~+ +),表现为平卧位蛋白阴性,直立30min 后蛋白阳性
2)尿相差检查红细胞8~19个/HP,畸形率 6%~8%提示非肾小球源性血尿。
胡桃夹综合征
1
一、概述
• 胡桃夹综合征也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是指左肾静脉回流入下腔静脉过程中在穿 经由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形成的夹角 或腹主动脉与脊柱之间的间隙内受到挤压, 常伴有左肾静脉血流速度的下降、受压处 远端静脉的扩张。当胡桃夹现象引起血尿、 蛋白尿和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盆腔淤血、 腰腹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时,称为胡桃夹 综合征。
8
六、诊断
1.尿红细胞形态为非肾小球源性(即尿中红 细胞形态正常比例>90%)。 2.尿中钙排泄量比正常(Ca/Cr(钙/肌酐) <0.20)。 3.膀胱镜检查为左侧输尿管喷血(肉眼血尿 发作时)。 4.肾活检正常或轻微病变。 5.腹部B超、CT和MRI表现为左肾静脉受压、 扩张。
9
6.下腔静脉和左肾静脉测压证实左肾回流障 碍,左肾静脉压与下腔静脉压力差在 4mmHg以上(也有报道压力差为5mmHg)。 7.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血尿的病因。
5
四、临床表现
①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多为发作 性、无症状性反复肉眼或镜下血尿,左肾静 脉与下腔静脉压力梯度>5~6cmH存20时可 出现血尿。
②淤血症状:女性患者多可因左侧卵巢静脉 逆流曲张和盆腔静脉淤血而表现为腹盆部及 腰骶部胀痛不适、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男性 患者可表现为精素静脉曲张,左侧常见

(医学课件)精索静脉曲张PPT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精索静脉曲张PPT演示课件

LOREM IPSUM DOLOR
初步诊断:
1.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左侧Ⅲ度、右侧Ⅰ度) 2.弱精症 3.阑尾切除术后 治疗: 患者于2014.7.28在全麻下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术 后安返病房,目前病情平稳。
精索静脉曲 张定义
精索的静脉回流受阻或 瓣膜失效致血流引起血 液淤滞导致蔓状静脉丛 迂曲扩张。多见于青壮 年,以左侧多见。
精索静脉曲张护理查房
LOREM IPSUM DOLOR
Contents
1 2 3 4
患者一般情况
精索静脉曲张简介 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及护理 思考
患者一般情况
15床 赵林
住院号: 6096138
性别:男
年龄:27岁
患者一般情况
主诉:查体发现精索静脉曲张10年余
现病史: 患者10余年前发现精索静脉曲张,伴阴囊潮湿,无阴 囊坠涨疼痛。 4年前发现左侧阴囊坠痛,伴会阴部疼痛不适,站立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1.按全身麻醉术后护理常规。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连 接心电监护仪。每15分钟测量1次,连测4次直至平稳。
2.注意观察穿刺点处伤口有无渗血。
3.术后一日可进少量水,如肚子不胀可由少到多进流质饮食,逐渐过 渡到普通饮食。 4.抬高阴囊,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5.鼓励病人尽早排尿,如排尿不畅可诱导排尿,一般不需留置导尿管。
病因及分类
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 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
1.精索静脉回流 受阻 2.精索内静脉瓣 膜功能缺陷
腹膜后肿瘤,肾 肿瘤压迫精索内静 脉,癌栓栓塞肾静 脉,使血液回流受 阻,可以引起继发 性精索静脉曲张
临床表现
坠胀不适 精 索 静 脉 曲 张 不育 神经衰弱 性功能障碍

胡桃夹综合征ppt课件

胡桃夹综合征ppt课件

临床表现
• :①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多为发作性、 无症状性反复肉眼或镜下血尿,左肾静脉与下腔 静脉压力梯度>5~6cmH2O时可出现血尿。
• ②淤血症状:女性患者多可因左侧卵巢静脉逆流、 曲张和盆腔静脉淤血而表现为腹盆部及腰骶部胀 痛不适、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男性患者可表现为 精索静脉曲张,左侧常见 • 。③全身症状:主要有乏力、头晕头痛、恶心、 食欲差及焦虑
胡桃夹综合征
概念
胡桃夹综合征(NCS): 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指左侧肾静脉(LRV)在腹主动脉(AO)与 肠系膜上动脉(SMA)之间受压导致肾静脉高压、出现血尿或直立性
蛋白尿、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盆腔淤血和腰腹痛为主的一种少见病。
• 左肾静脉于腹主动脉之后与脊柱间受压称之“后 胡桃夹”现象。 • 解剖结构:正常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间夹角 约40°~60°,此间充填肠系膜脂肪、淋巴结、 腹膜等组织。体型瘦长者此夹角变小可使左肾静 脉受压,同时此种解剖异常导致侧支静脉发展,肾 盂和输尿管周围静脉曲张,淤积的静脉血在静脉窦 和肾盏之间形成异常交通支引起出血。左侧卵巢 静脉和左精索静脉以直角汇入左肾静脉 。
•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最早由日本伊藤克己提 出。近年来,有学者在参考了伊藤克己为主的诊断 标准后,提出了以下诊断参考标准: • (1)尿中RBC形态为非肾小球性; • (2)LRV的扩张段与狭窄段内径之比,仰卧位时为2 倍以上,直立位时为3倍以上; • (3)单纯性血尿或蛋白尿和直立性血尿 • (4)肾功能正常(需排除肾脏疾患及其他疾病引起的 肾脏损害)
影像学诊断
• ①B超为首选检查,能测出左肾静脉与下腔 静脉间的压力差和左肾静脉受压处血流的 加速,可见左肾静脉扩张 • ②CT和MR检查:螺旋CT重建和MRA可显 示肾静脉走行及受压情况,常可见腹主动 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间有一锐角的解剖异常 存在,并可见左肾静脉近段于其间受压变 扁,中远段增粗。

胡桃夹综合征的临床及CT表现(共16张PPT)

胡桃夹综合征的临床及CT表现(共16张PPT)
二指肠受SMA压迫而发生十二指肠淤滞者。
第4页,共16页。
临床表现
胡桃夹综合征解剖示意图
当青春❖期发胡育较桃快、夹身现高迅象速增的长、主脊柱要过度症伸状展、是体形血急剧尿变化和或肾蛋下白垂等尿情况,下,其左肾中静脉无会症受到状挤压肉,引眼起血血流变尿化更和相易应的临床症
状。
发现。睾丸(卵巢)静脉淤血而出现肋腹痛,并于立位或行走时加 而左肾静脉穿过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注入下腔静脉,正常这两条动脉构成40~60度的夹角,因此左肾静脉远较右肾静脉长。
血压等。 ②生殖静脉综合征,即引流入LRV的睾丸静脉或卵巢静脉淤血而表现为胁腹痛,并于立位或行走时加重;
血尿的原因是左肾静脉受压致肾静脉高压,所引流的输尿管周围静脉与生殖静脉淤血,与肾集合系统发生异常交通,或部分静脉壁变薄破裂, 引起非肾小球性血尿。
我以国上田 即❖绍可荣诊血等断提。尿出诊的断原本症因时采是用以左下标肾准,静即脉仰卧受位时压左肾致静脉肾狭窄静前脉扩张高部近压端内,径达所狭窄引部流内径的2倍输以上尿,脊管柱后周伸位围20分静钟后达4倍 胡CT桃扫夹描综结合合脉征各临与种床后及生处C理T殖图表像现静,脉能从淤不同血角度,观察与显示肾病集变的合位置系、大统小 发、范生围以异及与常周围交结构通的,空间或关系部,直分观、静立体脉地壁显示变病变。 从胡解桃剖 夹上综看合薄,征右解破肾剖静示裂脉意,径图直引注入起下腔非静脉肾,行小程球短而性直。血尿。
同时,卧位时心率减慢 ,心输出量减少,肾动脉的灌注减少 ,肾静脉的回流较直立时更顺畅。
重。男性还能发生精索静脉曲张。此外可伴有不规则月经出血,高 对无症状血尿及无直立性蛋白尿表现的患者无须特殊治疗,而只须随访,一般随患儿年龄增长、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处脂肪及结缔

胡桃夹综合征.幻灯

胡桃夹综合征.幻灯

• 1.2 方法 本组均无水肿、高血压、贫血、尿 少、尿急、尿痛等不适。体检:3例患者体温、 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 • 实验室检查: • (1)尿红细胞(+++~++++),发作时可见肉眼血 尿;1例则多次查尿蛋白(阴性~++),表现为平 卧位蛋白阴性,直立30 min后蛋白阳性。 • (2)尿相差检查红细胞8~19个/HP,畸形率 6%~8%,提示非肾小球源性血尿。
• (2)尿液相差分析提示尿红细胞形态大体正常,基本 可排除肾小球源性疾病,但即便是尿液常规和位相 镜检均提示红细胞形态为正常,并不能凭借尿红细 胞形态来完全排除肾小球性血尿的可能。超声检 查受检查前准备、体位、周围血管搏动、呼吸、 探头压力等因素影响,须反复多次的观察检测更为 可靠。多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在诊断胡桃夹综合 征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对怀疑患者可作为临床 筛选的一种简易方法,但费用较昂贵。
• 根据Wolfis认为,90%以上的尿中RBC形态 相同加上超声检查表明左肾静脉受压,足以 作出诊断。本组3例诊断均符合上述标准,经 确诊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得以顺利康复。 本组3例在院前曾误诊为其他常见病,结合文 献,分析主要原因有:
• (1)本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隐匿性肾炎, 薄基底膜病,IgA肾病和Alport综合征等相混淆。近 年发现已确征诊为肾小球疾病的患者,可同时伴有 胡桃夹现象,其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观 察和探讨;十二指肠瘀积症、不规则月经出血、高 钙尿症等患者也发现了胡桃夹综合征。另外,胡桃 夹现象可与肾小球疾病并存,在肾小球疾病患者中 有较高的检出率。以上足以说明此病的复杂性,容 易造成误诊。本组1例女性患者曾以“肾病综合征” 多次住院治疗,1例男性患者以“慢性肾炎”长期 保守治疗,足以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