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精神与中国精神
如何弘扬新时代的中国精神

075当代思潮如何弘扬新时代的中国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及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的领导地位,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要弘扬和构筑新时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基层干部要成为弘扬中国精神的指引者、先行者、推动者。
提供精神指引就要挺起新时代中国精神的脊梁,从根本上弄清楚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精神、为什么要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怎样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
何为“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努力奋斗,这种精神构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把全国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自强不息、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中国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革命老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24日 到27日在安徽调研时指出无论是革命战斗年代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老区人民为党和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
老区人民对党无限忠诚、无缘热爱。
老区精神积淀着红色基因。
在今天奔小康的路上,老区人民同样展现出了强烈的奉献精神。
从民主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无数儿女为了人民的自由和解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们中有的正值少年芳华,有的英勇事迹惊天地泣鬼神。
如何挺颖革命烈士纪念馆、左明烈士墓园、中共陕南特委遗址、陈小屏故居遗址、红色交通线遗址、黎坪垦区管理局遗址等等,无不映现出革命老区灿烂的历史和辉煌未来。
在老区碑坝镇的蟒蛇滩、福成一带,无论是高山之巅的峭壁,还是山村一侧的石碑,都留下了无数红军凿刻的革命标语。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国内),统一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世界)。
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我们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学生,要在学习中,从悠久的历史和伟大的现实中,领略我们国家伟大的民族精神,明白肩头担负的重担,将两者相结合,为自身发展,为国家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一、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1) 民族精神的内涵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
它使得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连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在各个时期,民族精神是拥有不同内涵的。
这也正是民族精神时代性的体现:①百家争鸣时期从中国的历史来看,早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中,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就已基本形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民族精神中的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在这一时期已被百姓所认可。
②封建社会时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已经为文人所歌颂,民族精神的内涵不断丰富。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这些精神体现了排除万难,勇往直前、压倒一切困难的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促进了伟大革命的胜利。
这一时期爱国主义成为时代主题,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精神体现时代特征和意义,时代精神又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一、坚持理想信念与爱国主义的统一
•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扬民 族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发扬中华民 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 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 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在现阶段,爱国主 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 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事业。
• 一是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 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代 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题中应有之义。
• 二是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纳 入国民教育、党员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 全过程。
• 抗震救灾精神的时代价值――抗震救灾精 神具有凝聚力、创造力、文化力,是应对 挑战、迎接考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强大精神动力
• 面对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面对加入世贸 组织的新形势,我们要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旗 帜,牢固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 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使中华民族始终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国 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把大 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 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 抗震救灾精神――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的融合中实现了新时期集体主义、社会主 义与爱国主义的高度统一。民族精神是思 想基础,着重于对历史的科学传承;时代 精神是思想导引,着重于对未来的努力开 拓。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共 同构成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与精神动 力的核心内容,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 神的具体彰显。
二、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 民族精神既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 一种社会意识和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 社会生活的反映,以及该民族性格的展现。 这就要求每个民族只有根据时代和社会的 变化,不断对其民族精神进行发展和创新, 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当今世界是一 个不断变化发展的世界,时代的剧烈变化 对各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提出了严峻挑 战,也使得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 一个民族要在当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 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坚持改革,不断创 新。
论中国精神与时代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抗洪精神”是全国军民以前所未有的凝聚力,战胜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地区特大洪水而形成的崇高精神.。1998年9月29日江总书记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概括出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高新技术发展中极具风险和挑战的领域。次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贺电指出,希望航天工作者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紧紧瞄准人类探索宇宙活动的前沿,不断开创我国航天事业的新境界。l0月20日,解放军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指出,载人航更籍幂是“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和升华,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延伸和扩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3、民族精神的价值表现
维护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千百年来,国家政权虽屡次更迭,有盛有衰,但中华各民族的大融合却从未中断过。分裂是暂时的,统一是长期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在中华大家庭内部,各民族团结统一、和睦相处,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使中华文明传承不辍,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应对外来文明的挑战中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不是被动地接受对方的影响,而是积极、主动地选择、取舍、改造、融合,使之成为自身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不断使中华文明得到新的发展。
中国精神的主要两大内容概括
一、民族精神
1、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形成与发展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培养孕育的文化结晶。民族是以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为纽带,有着共同的心理素质、思想感情和文化观念的共同体,民族精神就是这个共同体赖以生存、发展和壮大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在长达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由50多个民族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通过思想感情、意志信念、心理素质、道德观念等长期的相互交融凝聚而成的,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自古以来,中国各族人民为了维护共同的生存和发展,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主权,为了抵御外来侵略和建设美好家园,无时无刻不在培育和发展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民族精神。
爱爱国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

爱爱国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爱国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作为一个中国人,爱国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时代精神。
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我们应该以爱国为荣,心怀国家,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等角度,探讨爱国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
一、历史与爱国精神的渊源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爱国精神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自先秦时代至今,诸多爱国英雄层出不穷,他们以身殉国、舍己救人,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情怀。
岳飞、文天祥等历史人物以其忠诚、勇敢和牺牲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榜样,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
二、文化与爱国精神的传承中国有着灿烂独特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让中国人民对国家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强调了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这成为中国人民爱国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精神也体现在对祖先、家庭和乡土的热爱上。
中国人民深深明白,保护好自己的家园,就是爱国的一种表现。
三、经济与爱国精神的展现现代化的中国正在崛起,中国人民树立了爱国精神的新标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人民将爱国精神表现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繁荣作出贡献上。
他们以一己之力,积极参与到国家发展的各个领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四、社会与爱国精神的融合一个国家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中国人民对社会各界的和谐、稳定和繁荣充满了责任感。
在社会公益事业中投身公益事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帮助需求者,传递爱心,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展现爱国精神的实际行动。
五、时代精神与未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爱国精神也在不断发展与演进。
在新时代,爱国的表现更加多样化。
青少年以勇敢、智慧和创造力展示着爱国的精神风貌。
他们通过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方式,为国家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爱国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正以无穷的活力推进着中国的发展。
总结爱国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是一个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
什么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什么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1)。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与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密不可分的。
今天,我们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在当今社会,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
21世纪,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
它不仅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的竞争,同时也是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我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
这个落后,不仅是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最重要的是民族精神的失落。
因此,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否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伟大事业的需要,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八十多年来战胜各种艰难困苦的最重要的法宝,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革命战争年代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以及那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如果没有这种革命的精神、理想、信念,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不可能取得胜利,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市场经济尚未完善,科技水平总体不高,基础教育薄弱,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这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任务。
只要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我们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实现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如何理解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如何理解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称,是二者的结合。
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代精神集中表现于社会的意识形态中,体现在时代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反映着时代的进步思想和积极精神。
(1)一切民族精神都曾经是一定历史阶段中的时代精神。
同时,一切时代精神都将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步融入民族精神的长河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自觉回应时代的要求,推动民族精神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从而为当下的实践提供精神力量;
弘扬和培育时代精神,必须立足民族精神的根基,使时代精神始终具有引领民族前行的强大吸引力和感召力。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我们当今时代的中国精神。
①民族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民族特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独立性得以保持的重要保证;
②时代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时代内涵,是中国精神引领时代前行,拥有鲜明时代性和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根源。
(4)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交融汇通,使得中国精神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又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性,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奋力实现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考研政治: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考研政治: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我们不断开辟新征程、开创新未来的精神支撑。
二者相辅相成、一切民族精神都曾经是一定历史阶段中带动潮流、引领风尚、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一切时代精神都将随和历史的变迁逐步融入民族精神之中。
中国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不断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向前发展。
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生存发展的实践中,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实现伟大梦想,就必须有一个有一个与自身实际相适应的精神家园。
可以说,如果没有一个精神力量支撑的民族是不可能实现独立发展的,一个没有共同精神力量支撑的国家是不可能繁荣富强的,一个没有共同精神力量支撑的执政党是不可能兴旺发达的。
历史已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丰富发展,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凝聚发挥,没有全社会共同的理想目标和精神追求,一个国家和民族就没有希望和前途,当然也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不可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于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渗透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所有领域,体现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方方面面。
可以说,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
在外敌入侵、国家危亡之际,爱国主义是团结中华民族戮力御辱、救亡图存的奋斗旗帜;在国家分裂、战乱纷争年代,爱国主义是团结中华民族促进祖国统一、中华儿女相亲共睦的精神纽带;在和平建设、繁荣发展时期,爱国主义是团结中华民族共建美好幸福家园的精神力量。
正是爱国主义精神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融合兴盛,使中华文明发展传承、绵延不绝。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它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代精神与中国精神
一、两者关系
1、中国精神是时代精神广角下的缩影(从近期中国的经济、文化等大方向着手,结合
习近平主席访英访美等以及近期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深入阐释)
2、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纵观中国梦的发展情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论述,结合近期法国总统奥朗德、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等浅谈外交关系作为国际大局一方面、对比国内时事,发掘本质)
3、中国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中国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交叉点,作为论
述的主要对象,以两者精神组成的区别为辅,正反对照,相辅相成。
结合中国印尼高铁项目,以小见大)
4、时代精神是对中国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延伸。
(单对第三点中两者精
神区别的某一点,深入阐述,由此引入其他方面区别,由点及面,衔接上文,参照引入中美近期南海争端问题)
二、应用
1、两者关系如何转变为大国动力?
2、中国精神如何担当时代精神?
3、时代精神与中国精神如何优质服务“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