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天火之谜》课文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天火之谜》第一课时PPT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天火之谜》第一课时PPT

课题“天火之谜”中的“天火”实际 上是指 雷暴 。本课写 富兰克林 通过 “ 风筝实验 ”,终于解开了“天火 之谜”。原来“天火”只是 普普通通 。 的放电现象。
再读课文。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 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
讲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第二段(第2~5自然段) 写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开雷暴之谜。 第三段(第6自然段) 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bào

zhà

fěng





雷暴 劈成两半 爆炸 暴力 劈柴 炸弹
毙伤 冷嘲热讽 枪毙 讽刺
jiē shuān yào
shi
diān
揭 拴
揭开 揭穿 拴住 拴马



颠簸 颠倒
钥匙 密钥 汤匙
雷电交加 混为一谈 怒发冲冠 无稽之谈
不足为奇 冷嘲热讽 欣喜若狂 安然无恙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地球上空每年都要发生几十亿 次雷暴,它能把人击倒,将高大 的树木劈成两半。
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 是“上帝的怒火”,中国人则 把它称为“雷神”。长期以来, 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 可怕的东西。
这个谜团直到 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 家富兰克林吗?
富兰克林(1706-1790)美国资产阶 级革命时期的民主主义者、科学家。1731 年在费城建立美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 1743年组织美国哲学会,1751年创办宾夕 法尼亚大学。独立战争时期参加反英斗争, 并参加起草《独立宣言》。1776-1785年 出使法国,缔结法美同盟。1787年为制宪 会议代表,主张废除奴隶制度。富兰克林 在研究大气、电方面曾作出贡献,发明了 避雷针。他被德国哲学家庄德称为“第二 个普罗米修斯”。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天火之谜 》PPT课件3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天火之谜 》PPT课件3





二. 总结全文
1.指名读课文。 2.毛主席希望两个小八路干什么?听了毛主席的话,你是怎么想 的?
三. 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四. 课堂练习
1. 读写词语
延安
革命 参加
毛主席
2. 组词
点头
毛泽东
延(

刘(

过(


3. 扩词
贵(
) )(



4(.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腰 )(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2. 指导、练习。 (1) 指名认读。
(2) 引导学生说说书写是注意点。 (3) 指导,范写。 (4) 学生练习,师巡视。 3. 反馈。
(1) 出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字姿势好的学生。 (2) 指出存在的不足。 二.教学第六题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1. 板书课题,齐读。 2. 讨论: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
初读课文
1. 学生自读课文两遍。 (1) 画出生字词。 (2) 画出长句子,练习朗读。
(3)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练习读通课文。 2. 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抽读生字词,正音。 (3)指名分节读课文。 (4)齐读课文。 3.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谁?写关于他们的什么 事?
看来,尽管他竖起那根铁竿主要是来取电做实验, 但他也想到了用它来保护自己的房屋。10月1日他写 给柯林森的信中谈了风筝的事后,加上了一段附言, 言及了避雷针:“我很高兴听说我的实验在法国取得 成功,及他们开始在他们的建筑物上使用尖状物。在 那以前,我们已经在我们法院和市政大楼的屋顶安装 了。”这是最早的关于避雷针实际应用的信息。

《天火之谜》课文内容-word文档资料

《天火之谜》课文内容-word文档资料

《天火之谜》课文内容地球上空每年都要发生几十亿次雷暴,它能把人击倒,将高大的树木劈成两半。

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上帝的怒火”,中国人则把它称为“雷神”。

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那么,雷暴到底是什么呢?这个谜团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

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由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

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决定通过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1752年7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

富兰克林在儿子的帮助下,把一只风筝放上了高高的天空。

风筝上拴了一根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

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富兰克林站在房子里面攥(zuàn)住丝带。

风筝越飞越高,远远望去,犹如云海里的一叶小舟,颠簸着,摇晃着。

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

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

麻绳淋湿后就成了能使电流通过的导体。

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

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

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稽之谈。

后来,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这样,雷电轰鸣时,高大的建筑物就安然无恙(yànɡ)了。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天火之谜》(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天火之谜》(苏教版)

曾作出贡献,发明了避雷针。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
辉变得暗淡。
——李四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
久。
——约翰

所有坚忍
1、将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并谈 谈你的体会。
2 、搜集关于科学名人的小故事,在下次班 队活动课上我们来开一个交流会。
苏教版上册第六单元
25.天火之谜
灵宝市第二小学 任华丽
天火之谜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
主义主义者、科学家。1731年
费城建立美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1743年组 织美国哲学会,1751年创办宾夕法尼亚大学。 独立战争时期参加反英斗争,并参加起草 《独立宣言》。1776-1785年出使法国,缔 结法美同盟。1787年为制宪会议代表,主张 废除奴隶制度。富兰克林在研究大气电方面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天火之谜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天火之谜

初读点拨 不足为奇 难以置信 混为一谈 无稽之谈 冷嘲热讽
迁移运用
不足为奇 难以置信 混为一谈
无稽之谈
冷嘲热讽
富兰克林说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这种推论在现在看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却 是令人( 难以置信 )的,所以他的推论在当时 的人们看来不过是(无稽之谈 )。不仅一般人 不相信,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 (冷嘲热讽)。
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 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写一写:
bào pī zhà bì fěng
暴劈炸毙讽
(雷暴()劈开()炸弹()枪毙()讽刺)
写一写:
jiē shuān yào shi diān
揭拴钥匙 颠
(揭开()拴住()钥匙()钥匙()颠倒)
再见
第二课时
19.天火之谜
贝露文武学校 贾世姝
初读点拨 风筝 拴上 系着 结上 钥匙
系 jì:打结、扣 xì:绑、拴
这是一只与众不同的风筝:
风筝上拴了一根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 的“天电”。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绳子 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 系着一把铜钥匙。
初读点拨
雷电交加 颠簸摇晃 怒发冲冠 安然无恙 欣喜若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基础达标
人们是怎样冷嘲热讽
的?会说些什么呢?
小组合作
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决定怎么
No 做呢?他是怎样进行实验的? 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选择你们
认为最合适的词语填空,并结合课文第4
Image 自然段的相关词句,说说这样填的理由。
这是一次(
)的实验。
精心准备 危险 成功
交流感悟
这是一次精心准备的实验。

天火之谜天火之谜课文全文

天火之谜天火之谜课文全文

《天火之谜|天火之谜课文全文》摘要:指名生词听写雷暴、劈开、爆炸、冷嘲热讽、揭开、颠簸、颜色等词,(板风筝实验)、由课3然段并概括这节思,拓展作业()课外《富兰克林传》教学目标、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课、能够综合运用己生活验、己收集、老师提供懂课3、凭借具体语言材感受富兰克林勇探敢实验科学精神、能根据图片提示复述风筝实验教学重懂课、复述风筝实验教学两课课、板课题引导质疑板9、天火迷、看到这题目你们会提出哪些问题呢?(估计学生会提出下列问题)()天火是什么东西?()天火迷到底是怎样迷呢?(3)这迷又是怎样开呢?学们提出几问题课已给我们做了回答现我们就带着这几问题课二、初指导.学习生词()音教学着重准钥匙匙轻声栓、颠、颜都是前鼻音讽、筝是鼻音暴、爆音相但义和用法不要让学生分辨清楚()复习巩固生词指名生词听写雷暴、劈开、爆炸、冷嘲热讽、揭开、颠簸、颜色等词.轻声全思考并准备回答下列问题()课哪几然段写是写富兰克林开了雷暴迷?(~5然段)()课可以分几段?(首尾两然段各段5然段段)3、默全思考各段段落讨论结①段雷暴人们心目直是种可怕东西②二段富兰克林开了雷暴迷(雷暴只是普普通通放电现象)③三段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指名分段朗课要做到正确、流利评议、再课整体感知课()课主要讲了什么?()天火是什么东西?(3)天火迷到底是怎样迷呢?()这迷又是怎样开呢?学生默课边边划出有关句子组交流5、全班交流三、作业.课堂作业()用钢笔描红、临写()再写课词课作业朗课体会思想感情二课、复习导入、题提问通上堂课学习你们知道天火是指什么?什么说雷暴人们心目直是种可怕东西呢?、天火谜到底指是什么?3、引雷暴到底是什么呢?这谜直到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富兰克林开那么这谜是怎样被富兰克林开呢?(板富兰克林开)(根据老师提问回答复习上堂课相关学习容背诵老师引容美国科学富兰克林开)渡上堂课已学习了然段复习让学生再次感受到雷暴人们心目可怕程下学习奠定基础二、学习3然段、请学们由课3然段思考这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容?、指名说说这然段思并相机板早就观察、胆推测、定实验3、请学们再这然段哪些地方己能够懂哪些地方还不理?候可以用己课外收集助理不理做上记等会儿我们起讨论、指名学生说说不懂问题并相机组织学生讨论、朗课()你们真了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相似处吗?你怎么知道?引出老师收集到了这样三份从这些你就会有新发现这些能你说明问题吗?引由他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放电现象()雷暴就是人们熟知放电现象这种推论现看起不值得奇怪但当却令人难以相信人们什么要取笑他呢?出示取笑段话你能系课然段说说吗?齐这段话他们会怎样取笑富兰克林呢?渡面对人们取笑富兰克林定――通实验揭开雷电密(板风筝实验)、由课3然段并概括这节思b、课3然段系上下或系己收集课外懂课不理做上记、提出不理问题和己或学提出问题、与老师进行平等对话对话不断理课体会课思、有感情地朗课三、学习然段、请学由课然段系上下或借助课外收集到理课不理地方可以做上记、学生提出问题相机讨论、指导朗()做这次实验条件有哪些?()什么麻绳上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就说明这是麻绳带电信?(3)指导两感叹句句要出有惊奇发现心情三感叹句要出他成功喜悦()让学生系课和补充课外体会富兰克林勇探、敢实验科学精神3、这段写得很精彩学们能够把风筝实验复述出吗?出示多幅图片让学生练习复述、指名学生复述课然段5、如用上课词句复述就更加生动谁?四、学习5然段、风筝实验成功了这实验也证实了富兰克林先前推测――雷暴只是普普通通放电现象(板证实推测)、系上下想想看做成功了风筝实验当影响有多?(相机板震惊世界)五、学习6然段、雷暴就是规模放电现象这是震惊世界发现但富兰克林并没有沉醉己成功而是继续不懈地努力根据放电原理发明了避雷针、避雷针有什么作用呢?(学生齐6然段再说说避雷针作用)六、总结课、对照板总结全、出示富兰克林简单生平和其它发明介绍3、拓展作业()课外《富兰克林传》;()集关避雷针课外说说避雷针是怎样避免雷击从而保护建筑物?进步激发学生欲望和对科学热爱板设计9、天火谜富兰克林早就观察胆推测定实验开风筝实验证实推测震惊世界。

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精品PPT教学课件

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精品PPT教学课件
苏教版上册第六单元
25.天火之谜
2020பைடு நூலகம்12/6
灵宝市第二小学 任华丽
1
2020/12/6
2
2020/12/6
3
天火之谜
2020/12/6
4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
主义主义者、科学家。1731年
费城建立美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1743年组 织美国哲学会,1751年创办宾夕法尼亚大学。 独立战争时期参加反英斗争,并参加起草 《独立宣言》。1776-1785年出使法国,缔 结法美同盟。1787年为制宪会议代表,主张 废除奴隶制度。富兰克林在研究大气电方面
2020/12/6
7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日期:
演讲者:蒝味的薇笑巨蟹
曾作出贡献,发明了避雷针。
2020/12/6
5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
辉变得暗淡。
——李四光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
久。
——约翰生
所有坚忍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
——安格尔
2020/12/6
6
1、将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并谈 谈你的体会。
2 、搜集关于科学名人的小故事,在下次班 队活动课上我们来开一个交流会。

五年级上册《天火之谜》课文

五年级上册《天火之谜》课文

五年级上册《天火之谜》课文地球上空每年都要发生几十亿次雷暴,它能把人击倒,将高大的树木劈成两半。

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上帝的怒火”,中国人则把它称为“雷神”。

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那么,雷暴到底是什么呢?这个谜团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

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由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

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决定通过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1752年7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

富兰克林在儿子的帮助下,把一只风筝放上了高高的天空。

风筝上拴了一根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

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富兰克林站在房子里面攥(zuàn)住丝带。

风筝越飞越高,远远望去,犹如云海里的一叶小舟,颠簸着,摇晃着。

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

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

麻绳淋湿后就成了能使电流通过的导体。

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

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

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稽之谈。

后来,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这样,雷电轰鸣时,高大的建筑物就安然无恙(yànɡ)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天火之谜》课文
他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因为,他大胆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富兰克林的推测没有受到大家的认可。

由于,他就想通过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

1752年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富林兰克在儿子的帮助下,把一只风筝放上高高的天空。

风筝上拴着一根细麻铁丝,用来吸收空中的电,风筝线是麻绳做的,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富兰克林站在房子里攥着丝带。

当富兰克林观察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

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没有人相信他,还对他冷嘲热讽。

面对人们的取笑,但是富兰克林的决心并没有因此动摇。

他决定用实验证明。

在做”风筝实验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

这两段话分别表现出了富兰克林的决心和勇敢,还写出了富兰克林是一个勇敢无畏敢于献身的人。

但如果富兰克林没有决心,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心,被人家三言两语一说,心就动摇了。

那怎么还可能有”风筝实验呢?后来,富兰克林还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现象发明了避雷针。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也想发明一个宇宙监控仪。

为了实现我的梦想,我一定更加努力学习,夯实基础,为将来实现我的理想而做好准备。

《天火之谜》课文观后感二
地球上每年都要发生几十亿次雷暴。

有的雷暴能将人击倒,将高大
的树木劈成两半。

这种现象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了。

富兰林克通过观察,发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因为,他大胆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富兰克林的推测没有受到大家的认可。

由于,他就想通过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

1752年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富林兰克在儿子的帮助下,把一只风筝放上高高的天空。

风筝上拴着一根细麻铁丝,用来吸收空中的电,风筝线是麻绳做的,
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富兰克林站在房子里攥着丝带。

他发现麻绳上的纤维竖了起来。

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富兰克林手指靠近铜钥匙,突然闪出一道蓝色的火花,手臂一阵发麻,由此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实验,证明了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

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现象发明了避雷针。

人类的发展其实就是人们的发现、认识、发明、创造、改进的过程,这是我的语文说过的话,我认为的确如此。

所以,为了社会的进步,祖国的昌盛。

我想当一名科学家,发明造福人类的产物!
《天火之谜》课文观后感三
当我们在学第十九课《天火之谜》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实验证明了雷暴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他又通过放电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那么,避雷针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它又是怎样工作的呢?课文中没
有介绍,我决定去查一查,一段时间后,我查到了一段与避雷针有关的资料,上面介绍说避雷针其实就是一根针,它通过”针头吸引雷电,再通过与地下连接的导线把雷电引到地下,这样雷电轰鸣时高大的建筑物就安然无恙了。

我真佩服富兰克林,他太勇敢了,竟然不顾生命危险做了这个令人胆战心惊的实验,要知道电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轻则把他电成残废,重则让他失去生命,我想富兰克林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做了这个实验,由此可见,他多么有献身精神啊,其实在科学的道路上时刻都需要具备这样的素质。

幸好,他的防护措施做得很周到,幸好他只是用手指慢慢靠近铜钥匙,幸好当时的雷电强度很弱,才使他逃过一劫,但是现在有几人能这么认真呢?谁对科学这么严谨呢?就拿我们小学生来说,能力是一届不如一届了,比如说体育方面前一届的学生跳长绳最少也能跳二百八十几个,而我们这一届最多只能跳二百五十几个,这是很大的差距啊!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同学们,我们一定要从小培养好自己的能力,长大后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天火之谜》课文观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