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与国家利益的关系[docx]

合集下载

科学研究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Microsoft Word 文档

科学研究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Microsoft Word 文档

摘要科学的发展历程表明,科学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进入20世纪,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国家的竞争中,科学技术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关键。

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了科学技术在国家安全中的突出重要性。

人们开始越来越紧密地把科学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

科学是重要的国家资源的观点开始更加深入地影响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和科学家。

科学研究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对国家利益产生越来越大重要性。

关键字:科学研究、国家利益、重要性、利弊分析1简述从“睁眼看世界”到“师夷长技”,从“科学救国”到“实业救国”,不少仁人志士的救国梦均遭破灭。

如今我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国家的初步富强,国家利益得到极大显现。

在万众欢腾喜庆成功之际,我们也总会冷静地思考这一切的一切来自哪里。

从近代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人民饱受灾难,到西方世界的第一次大战让上亿人民无家可归妻离子散,从列强凭借先进武器无休止侵略别国,到二战中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让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至今寸草不生,人类的发展史上不乏幕幕悲剧,就连当时的我国也未幸免那个时代的苦难,我国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和平时期我们不免思考,什么是导致这么多悲剧的根源。

其中原因有种种,但是我们不得不把科学研究列在其中首位,试想如果没有对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能有这一系列的事件发生吗?科学研究是一切的基础,经过一番演变后,对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产生了害与利,害与利并存,回顾往昔,瞻瞩未来,我们还是发现,科学研究带给一个国家的利远大于弊。

2科学研究对国家利益的影响2.1发展背景早在20世纪之前,人们就在探讨科学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最为突出的是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科学改革运动”,斯瑞奇等人主张“科学研究必须是一种国家事业”[1]。

1937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给国家资源委员会的信中,强调科学研究是“最伟大的国家资源之一,联邦政府在鼓励支持科学研究方面的作用需要重新考察。

科学研究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科学研究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摘要近代以来,由于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的结合日益紧密,使得科学研究的社会角色发生了重大改变。

科学研究的主要动力也由人类对自然界基本规律的探索需要转变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求。

同时世界各国都发现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特别是在近现代化战争中,科学研究的进展带来了理论突破和技术革新,从而对国家和社会发展体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今世界各国的科学研究都不可避免的带有国家利益。

因此,科学研究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1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在科学发展的最初时代,也就是以人类好奇心为主要驱动力的时代,科学研究完全是一种自发的、民间的活动。

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如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理论等等,几乎完全没有功利目的,只是对自然规律的不懈探求,甚至要顶着巨大的社会压力。

科学在这个阶段,为社会的贡献主要是精神层次的:传播科学知识和弘扬科学精神。

近代科学理论体系的完善,以及与技术科学日益紧密的结合,使科学研究的社会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

一方面,许多科学研究工作直接源自应用层面的需要;另一方面,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并进一步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节奏已呈加速发展的特点。

科学研究成果从发现到应用的时间,18世纪末以前,一般在70年以上;进入19世纪,科学技术的应用周期一般为40-50年;20世纪前期,一般为10多年;二次大战之后,则一般只要1-3年。

[1]当前的基因组科学、超导科学、纳米科学等本属于基础研究的成果,但在中间成果阶段就申请了专利,有些甚至迅速转化为产品走进社会。

基础科学研究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已成为一个明显的事实。

因此,当代的科学发展存在两种动力,一是长期以来人类对认识自然界基本规律的不懈探求;二是社会、经济发展或是技术的需求。

且后一个已经明显居于主导地位。

2科学研究与国家利益的辩证关系2.1科学研究的重要性1.科学研究有助于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党的十七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 我国必须继续保持7% 以上的高速经济增长, 而连续40年保持这样的高速增长在世界经济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论技术与国家利益及其关系

论技术与国家利益及其关系
40.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 1999
41.李文潮.则渊德国技术哲学研究 2005
42.李德顺价值论 1987
43.李保明种大科学观 1994(05)
44.李玉虹.马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关系的理论探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期刊论文]-经济科学 2001(1)
45.江伟五大改革捆绑上市:百姓与国家利益的双赢政策 1999
118.Henry G Over man.Stephen Redding 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Trade Production and Income:A Survey of Empirics 2001
119.Herbert Marcuse one Dimensional Man: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76.锡克.王福民经济-利益-政治 1984
77.许良技术哲学 2004
78.余红胜方技术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轨迹及其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2000(04)
79.谢虹保险利益论 2003
80.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 1996
81.余政综合经济利益论 1999
82.邹珊刚技术与技术哲学 1987
83.赵成文.代晓君互动效应与互动发生律初探 1995(03)
93.Anthony J Venables Cities and Trade:External Trade and Internal Geography in developing Economies 2000
94.Asheim B T.A Isaksen Local Knowledge,Interactive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1997

社会主义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与发展

社会主义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与发展

社会主义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与发展社会主义与科学研究一直以来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以科学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有力的支持,而科学研究的成果也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科学研究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基础科学研究以实证的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等途径,探索客观规律,并积累与总结已有的知识。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科学研究可以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指导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科学研究的成果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创新和前瞻性的方案和思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

二、社会主义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科学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广阔的科研平台和保障条件。

社会主义制度下,科学家们可以更加专注于科学研究,不受各种利益和束缚的限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智慧。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科学研究不追求个人的利益,而是服务于整个社会,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

三、社会主义与科学研究的互相促进社会主义需要科学研究的支持和指导,而科学研究也需要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推动。

社会主义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科学研究的成果可以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的发展可以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科学研究也可以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支撑,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为解决社会矛盾和改善人民生活作出贡献。

四、加强社会主义与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与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加强科学研究的政策支持,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和福利,创造更加良好的科研环境。

同时,要加强科学研究与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学研究成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总结起来,社会主义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互相促进。

基础科学研究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

基础科学研究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

基础科学研究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基础科学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它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更是为了深入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

基础科学研究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创新能力、技术进步以及产业升级三个方面探讨基础科学研究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

首先,基础科学研究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体现在创新能力的提升上。

基础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追求新的知识和理论,通过对基础科学的探索,科学家们可以获得新的发现和创新的思路。

这些新的发现和创新的思路可以激发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潜力,推动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例如,在基础物理学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新型材料的特殊性质,这些特殊性质可以应用于新一代电子产品的研发中,推动了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基础科学研究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还表现在技术进步上。

基础科学研究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规律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揭示出一些重要的科学原理和技术规律,这些原理和规律可以指导工程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例如,基础化学研究揭示了许多化学反应的机理和规律,为新药物的研发和合成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药物产业的发展。

基础科学研究还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最后,基础科学研究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体现在产业升级上。

基础科学研究的成果可以催生新的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例如,基础生物学研究的发展推动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崛起,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基础材料科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提高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推动材料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基础科学研究还可以为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动农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基础科学研究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提升了创新能力,推动了技术进步,促进了产业升级。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进步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研究综述

科技进步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研究综述

科技进步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研究综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进步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科技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涉及到政治、经济、安全等多个领域,对国际关系的格局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角度、经济角度和安全角度分析科技进步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并对未来科技发展对国际关系的走向进行展望。

一、政治影响科技进步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科技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使各国政府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

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技术,国家之间可以更加快速地传递信息和交流意见,这对国际政治的协商和合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科技的进步也改变了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

在现代战争中,信息技术和核武器等高科技武器的使用已经成为了军事竞争的主要手段。

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具备了一定的军事实力,从而影响了国际政治中的力量对比。

科技的进步也对国际政治中的国际组织产生了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国际组织可以更好地协调国家间的合作,能够更加高效地处理国际事务,加强全球治理。

二、经济影响科技进步对国际经济格局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格局。

一些发达国家通过技术创新获得了更多的经济发展优势,从而改变了国际经济秩序,增强了自身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

科技进步也加剧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通过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等科技手段,世界各地的经济活动变得更加紧密相连,全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跨国公司通过科技手段实现了全球资源的整合和全球市场的扩张,成为了全球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

科技的进步也改变了全球贸易格局。

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高科技产品的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形式对国际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安全影响科技进步对国际安全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国际安全形势造成了新的挑战。

网络安全、网络攻击等成为了国际政治中的重要议题,国家之间的信息安全成为了国际关系中的一大焦点。

高中政治教案:探究国家利益与国家行为的内在联系

高中政治教案:探究国家利益与国家行为的内在联系

高中政治教案:探究国家利益与国家行为的内在联系国家的利益是指在国际关系中体现国家地位、国家安全、国家发展及国家尊严等方面的利益。

它是国家长远发展和生存所需的资源和条件,是国家做出行为决策的根本出发点。

而国家的行为,又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而展开的。

因此,理解国家利益与国家行为的内在联系,对我们正确认识国家发展与外交政策等问题至关重要。

一、国家利益的内涵国家利益是一个重要而广泛的概念。

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往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1.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利益中最为基本、核心的要素就是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因为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独立地位的基础,并且在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2.保障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指一个国家面临外部威胁和内部危机时,保持自己的稳定并保护公民、领土、主权等方面的稳盘。

因此,维护国家安全是保障国家利益最必要的前提。

3.促进经济发展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

因此,追求国家经济发展的利益是所有国家所共同追求的目标。

包括资源的开发、贸易的开拓、科技的发展、产业的升级等方面。

4.保护国家环境和能源国家的环境和能源是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因此,保护国家环境和能源抗并出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5.促进国际利益和合作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利益已经超越了国界,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因此,促进国际利益和合作,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国家战怒和外交计策。

二、国家利益与国家行为的关系一个国家的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它所派遣的代表在国际上采取的行动,例如签订协议、形成军事联盟等;另一类是它在国内所采取的行动,例如制定法律、购买武器等。

这些行动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而展开的。

其中基于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的外交行为,往往是国家行为的最高体现。

1.战争和军事行动对国家利益的影响善于运用武力是国家应对危机处理复杂国际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是,进行战争和军事行动也会对国家的政治影响、经济影响、外交影响等造成深远的影响和危害。

爱国主义如何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作用

爱国主义如何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作用

爱国主义如何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作用科学研究,这个看似高深莫测的领域,实际上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国家的发展乃至人类的未来息息相关。

而在科学研究的漫长道路上,爱国主义犹如一盏明灯,照亮着前行的方向,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精神支持。

爱国主义首先为科学研究赋予了强烈的使命感。

当一个科研工作者深深地热爱自己的祖国时,他会意识到自己的研究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学术成就,更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强大。

这种使命感会驱使他去攻克那些关乎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需求的科研难题。

比如,在国防科技领域,为了让祖国拥有更强大的军事防御能力,科研人员会全力以赴地研发新型武器装备;在医疗卫生领域,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他们会努力探索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方法。

这种使命感让科研工作者不再仅仅关注个人的得失,而是将国家的利益置于首位,从而激发出无尽的创造力和拼搏精神。

爱国主义能够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坚韧毅力。

科学研究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需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

在这个过程中,爱国主义成为了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

当面对困难时,想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可能会为祖国带来巨大的贡献,科研工作者便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决心。

以我国的航天事业为例,从“神舟”系列飞船到“嫦娥”探月工程,再到“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默默付出和坚持不懈。

他们克服了技术难题、资金短缺等重重困难,正是出于对祖国航天事业的热爱和为国家争光的决心,才让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坚守岗位,不断探索,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爱国主义还促进了科研团队的团结协作。

在科学研究中,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当大家都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时,团队成员之间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

这种凝聚力能够让大家摒弃个人的私利和偏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攻克难关。

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我国的科研团队迅速集结,从病毒的溯源、检测方法的研发到疫苗的研制,各个领域的专家紧密合作,不分昼夜地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研究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单位:姓名:学号:2011年12月25日摘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社会变革的主导推动力量,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最基本动因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二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科学的发展历程也表明,科学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进入20世纪,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国家的竞争中,科学技术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关键。

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了科学技术在国家安全中的突出重要性,人们开始越来越紧密地把科学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

科学是重要的国家资源的观点开始更加深入地影响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和科学家,科学研究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对国家利益产生越来越大重要性。

关键字:科学、国家利益、关系、影响1简述科学研究最初只是一种人类对自然界好奇心驱动的自发活动。

近代科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与技术科学日益紧密的结合,使科学研究的社会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

发达国家早已认识到基础科学研究对增强国家实力的重要意义并从中谋取了丰厚的回报。

美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在《技术与国家利益》中,首次把技术与国家利益从国家层面提出来,在回顾联邦支持科学技术传统的基础上,分析了众球竞争时代的国家技术政策以及美国面临的挑战等等[1]。

可以说,投资基础科学研究,就是投资国家未来[2]。

如今我国已经实现了国家的初步富强,国家的军事实力、国际地位大增,国家利益得到极大显现。

这不由得让人思考如今的这一切成果从何而来。

然而回顾我国的历史,近代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人民从此饱受灾难,列强凭借先进武器无休止侵略别国,美国对日本投放的原子弹使得人类的发展史上不乏幕幕悲剧。

现在处于和平时期,这也会让人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这么多悲剧的发生。

其中原因有种种,但是我们不得不把科学研究列在首位,试想如果没有对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能有这一系列的事件发生吗?科学研究是一切的基础,经过一番演变后,对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产生了害与利,害与利并存,回顾往昔,瞻瞩未来,结合现在人类的成就,我们还是发现,科学研究带给一个国家的利远大于弊。

2 科学研究对国家利益的影响2.1发展背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社会变革的主导推动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称科学技术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3],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3]。

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科技实力的掌握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国家的经济繁荣、政权稳定、军事安全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国家利益是在国际政治舞台中“发挥作用最持久、影响力最大的因素”[4],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基本目标和决定因素。

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最基本动因,也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早在20世纪之前,人们就在探讨科学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最为突出的是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科学改革运动”,斯瑞奇等人主张“科学研究必须是一种国家事业”[4]。

1937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给国家资源委员会的信中,强调科学研究是“最伟大的国家资源之一,联邦政府在鼓励支持科学研究方面的作用需要重新考察”。

由此,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1938年提出了重要政策报告《科学研究是一种国家资源》[4]。

进入20世纪,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国家之间的竞争中,科学技术能力的竞争愈来愈成为关键。

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了科学技术在国家安全中的突出重要性。

人们开始越来越紧密地把科学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成立了“反对忽视科学委员会”,英国教育大臣向议会提交了“历史性文件”《科学与工业研究的组织和发展计划》。

该白皮书明确指出:“如果我们要提高或维持我国的工业地位,就必须将科学与工业研究的发展立为国家目标”[5]。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使得人们意识到科学对赢得战争的意义,而且预见到科学将是战后国家竞争的关键。

从我国的发展看,强调科学与国家利益之间的联系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战略和科技政策的基本内容。

2.3重要性回顾往昔,六十年来,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经过艰难的探索,其间,也走了弯路,吃了苦头,几经波澜。

百年之交,千年之会的今天,终于迎来当今这个凭实力兴国强民的21世纪大发展时期,回首过去远至几百年近至几十年的悠悠历史,我们不难总结,20世纪乃至近代几个世纪从来都属于西方发达国家,这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在近代率先完成科技革命,把国家经济推向繁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繁荣的经济进而将国家的一切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向更高层次。

可以说,繁荣和成就来源于科技与创新,科技与创新反作用于经济,经济又直接对其他领域产生积极影响,进而使国家各个领域全面发展,增大了国家利益。

对科学的研究是科技进步的源泉和根源,科学研究进行的程度和深度直接决定了科技革新的速度和程度,无疑这会影响国家大局利益。

不难理解,国家利益就是满足或能够满足国家以生存发展为基础的各方面需要并且对国家在整体上具有好处的事物。

科学研究能够产生新领域的发现,新发现势必会对科学进步和技术革新产生助推作用,韬光养晦的民族和国家都将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置于重要地位。

如果我们要迎接今天的重任以及明天的挑战,这个国家就必须保持在科学、数学和工程学研究中的世界领先地位[4]。

克林顿总统在1993年11月23日向全美国道出了新时期他的要求,即继续进行深层次上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以使整个国家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国家利益的最大化,美国有这种远见,也有完成这种远见的魄力和执行力,这也使得美国在接近一个世纪的时期里综合国力稳居世界第一,当然也让美国本国的国家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1945年万尼瓦尔.布什在他的著名科学报告《科学—无止境的前沿》中清晰的描述了科学在推动人类进步中的重要性,明确指出:科学进步是,也必须是政府的根本利益所在。

没有科学进步,国民健康将会恶化;没有科学进步,我们无法指望改善生活水平或增加公民就业;没有科学进步,我们无法维持我们的自由[6]。

这段至理名言在半个世纪以来一再得到证实。

通过知识的生产,也通过培养出最优秀的科学和技术的劳动力,我们对基础科学的公共投资已经获得了数不清的回报。

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其他基础科学中的发现推动了工程、技术、和医学中的重要进展,反过来又受到这些进展的推动。

在中国国家发展的策略和问题上,邓小平站在了前人不曾站到的高度和层次上,他是现代中国繁荣和强大的引领者,也是创造者。

邓小平曾经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6]。

他一针见血的道尽了发展与科研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有四个现代化的实现”[6]。

这是体现国家利益和科研关系最直接最有力的论据。

现代的盛世中国就是证明此论据的最好实例。

3研究科学技术与国家利益的价值在大科学与高技术时代,技术对于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表了题为《为了国家利益发展技术》的报告。

该报告明确地指出了技术进步对美国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强调了美国在以竞争越来越激烈和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全球经济中面临的挑战。

它描述了联邦政府振兴美国经济、创造就业机会的主要技术计划,回顾了美国技术政策的变迁,列出了从美国宪法诞生到最近10年中国家的重大立法等对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里程碑,试图从历史的角度说明美国两大执政党具有支持科学技术的一贯传统,以及联邦政府对技术进步和以技术为推动力的经济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这个报告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强调了技术对于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强调了技术首先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利益现实需要的重要意义。

从理论角度看,国内从技术与国家利益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视角研究文献并不多见。

目前这一研究领域仍局限于讨论技术创新或者国家创新体系的模式、路径等方面,真正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深入的理论阐释与系统建构还做得不够。

因此,从理论探讨,特别是从国家科技政策的视角分析技术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与互动机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技术与制度本身,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正确看待全球化条件下技术发展与国家利益的辩证关系,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技术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从实践角度看,将技术研发与国家目标、国家利益联系起来,是近代人们对技术作用和功能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目前,在推动技术研发服务于国家利益方面,许多国家都已形成了自己的政策支撑体系,对于我国来说,强调技术首先服务于国家利益,是适应现代技术发展规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要求。

但在目前为止,如何处理大技术对代技术与国家利益两者之间关系问题上,仍有很多实践问题需要解决,从实践视角探讨技术为我强国家利益服务的路径、方式等问题,整合两者的冲突与矛盾,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技术政策,更好地为中国的国家利益服务。

此类问题的解决,不但需要实践的探索,也需要发挥理论研究的前瞻思维为其提供依据并进行方向性指导。

通过开展技术与国家利益的研究,从国外技术与国家利益互动发展轨迹中总结可以借鉴的规律和模式,从而为我国技术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总而言之,技术与国家利益关系问题研究,把技术与政治、技术与制度、技术与国家辩技政策及国家创新系统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这对于丰富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视域有重要的理论加之和实践意义。

4科学研究与国家利益的辩证关系4.1 矛盾性科学研究是把双刃剑,除了对国家利益具有积极作用,特殊条件下,还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灾难,众所周知,二战规模空前,它不仅是一场参战人数空前的战争,更是一场无数先进武器的的比拼。

科技动员历来对于解决战争中出现的重大科技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却没有哪一次战争中的科技动员,能够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科技动员那样,以一场影响巨大的科技革命,改变了战争的模样,影响到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而科技动员最终是要落实到科学研究上的。

进入20世纪90年代,转基因技术及食品引起了人们对生物技术的极大关注,转基因技术是科学研究的发展成果,但是人们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的争论,要求增强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社会性评估的可透明性和公众的参与度,这一安全性势必引起社会性的恐慌。

这显然对于国家的产业政策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构成对国家利益的威胁。

还有克隆技术的出现,如果一国不能很好地控制这类技术,从而引发伦理问题,那么其国家声誉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国家利益。

4.2 一致性技术进步可以促进国家利益的实现,人们已经看到,当今世界,在资源争夺、市场争夺、政治和军事竞争,以至人才争夺中,高技术实力地位无疑是夺取胜利的基石。

高技术日益成为决定各国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它对各国的经济增长、国家安全人民生活富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说到底,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有没有能力屹立于世界的标志。

从与经济的关系看: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推动市场的激烈竞争,而经济实力直接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