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钢自动化部能源数据采集系统的方案
钢厂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安装施工方案

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安装施工方案1.1.施工准备会同其它专业进行施工图纸会审,主要核查工艺管线设备上仪表管嘴规格、仪表位置等是否与仪表专业相匹配。
与土建专业配合,完成仪表专业需求的预埋件、预埋管、基础等工作。
编写仪表工程施工方案。
仪表设备、配件及材料出库并开箱外观检查在业主、监理、物资供应部门、施工单位专业工程师在场情况下进行开箱检查,检查后应签署检查记录。
设备开箱时,使用适当的工具,按层次、顺序打开包装。
开箱时对以下项目进行外观检查:包装是否破损,有无积水,开箱后内包装是否完好,防潮、防水、防震等措施是否失效等;实物铭牌的型号、规格、材质、测量范围、刻度盘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无变型、损伤、油漆脱落、零件丢失等缺陷;端子、接头、固定件等应完整,附件齐全,合格证及检定证书齐备;装箱清单以及数量与设计要求一致。
出库:设备和材料经过上述程序后,利用吊车、卡车运到施工单位库房,进行入库存放,对于设备则有仪表检验人员进行性能测试,材料员做好设备、材料进出库记录,并且仪表设备的存放要注意防腐和防潮。
1.2.电缆桥架安装安装位置的定位划线:桥架的走向、方位和标高,在施工图中,均有详细的标注,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守,以免与工艺管道的施工发生碰撞。
因此,在桥架就位安装前,应对其安装位置进行定位划线,以加快桥架准确、安全的就位,以避免不必要的碰撞,损伤电缆桥架。
划线时采用拉线、弹线以及手工划线的方式。
支架的制作安装:根据施工图,桥架基本上安装在主管廊的钢结构上面,只有个别地方由于跨度太大时,才需要制作支架;制作支架时支架的用料和结构形式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制作,原则上以整齐、美观、牢固为主,且不影响其他专业施工。
现场制作支架的除锈防腐,按除锈防腐和涂料管理及有关的DEP和SP规定执行。
桥架组装:由于在桥架的安装过程中,存在有弯头、三通等或安装时找不到合适的组合式桥架时,难免要对桥架进行切割制作,在制作时必须根据现场实测尺寸进行切割,切割手段只能使用机械方式,严禁使用火焊或电焊切割,所有切割部分要进行适当的清理、抛光,除去尖角。
湘钢能源综合监控系统设计及应用

湘钢能源综合监 控系统( 简称 能 源 S AD 系统 ) 能 源 管 C A 是 理 信 息 系统 的一 个分 布 式 基 础 子 系 统 , 2 0 于 0 8年 5月 1 日正 6
统共 配置 4台互 为 冗 余 的 U X服 务 器 负 责 处 理 系 统核 心 进 程 。 NI H 系 统 采 用 Wid w P操 作 系 统 下 的 M0 AC D stp MI n o sX S I e ko
5 8 纤 环 网上 ,它 将 中心 机 房 的 所 有 服 务 器 与 能 源 专 网 主 干 连 接 , 2 台核心交换机还用。 管理整个 网络系统 中的 V A 及路 由等。 于 LN l 0 标 准 客 户 以太 网 通 过 Ci o C tl t 列 交 换 机 连 接 电 pM s aa s 系 c y 力 系 统 、 系 统 、 系 统 、 力 系统 的 8台操 作 站 、 调 度 1台操 水 气 热 总 作 站 、 班 管 理 2台 操 作 站 、 络 打 印机 和 DL 值 网 P大 屏 幕 等 监 视 终 端 , 能 源 专 网 进 行 实 时数 据 交 换 。 与 E MS 系统 的 We b服 务 器 和 应 用 服 务 器 通 过 防 火 墙 挂 接 到
《 业 控 制 计算 机 } 0 1年 第 2 工 21 4卷 第 8期
5 7
湘钢能源综合监控系统设计及应用
E e gy Su e vs r n r d Da a Ac u st n S se n r p r io y Co t An t q iio y t m ol i
11 能 源 综 合 监 控 中 心 . 监 控 中 心 是 系 统 的 心 脏 部 位 , 硬 件 上 包 括 两 个 部 分 , 个 在 一
钢铁厂生产能源调度中心数据采集系统

钢铁厂生产能源调度中心数据采集系统1.据采集网络架构整个系统包括位于公司总部的总调度中心和若干位于分厂的分调度中心组成。
实现了实时监控、数据采集、数据存储、能源平衡和数据发布等功能。
各个分厂系统采用千兆光纤主干网络,百兆网络到桌面的网络结构,为了系统的安全,在每个分厂采集系统中有一台采集服务器和一级系统的PLC等进行通讯,其它的客户机通过该采集服务器进行采集总调度,分调度及现场的基础自动化系统都使用光纤以太网连接。
系统的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平台,采用美国WANDERWARE公司软件产品作为应用平台。
主要使用了工业实时数据库,I/OServer驱动,HMI人机界面,发布系统信息的门户,客户分析软件。
与ERP系统的连接使用ORACLE 作为交换的平台。
图一数据采集网络架构2 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功能特性所有的采集数据生成完整的实时数据仓库,使用完全的开放的数据存取接口,透明的使用,高压缩率,永久保存。
实时的生产工艺过程数据的跟踪,如压力,温度,流量等等,友好的人机界面。
生产过程的原料,产品消耗和实绩数据,包括人工录入的实绩数据能源及物质(包括水,电,煤气,空气,蒸汽和其他气体)的实绩消耗数据跟踪生产设备状况的数据的收集,作业事件信号和各种实绩数据,判断各工序重要设备状况,为安排生产计划和设备的定检修创造条件重要作业状况的跟踪,实现对于各分厂全工序的作业状况跟踪。
提供它通用的数据分析软件,可以为个方面的使用者提供快速和完全的分析工具为各种专业的分析和模型的软件提供完全数据源生产能源调度决策支持提供班报、日报、季报、月报和年报等多种报表。
3 调度系统数据流向此数据的流向是单向流,即:在调度系统中数据库服务器是向外界提供数据的唯一数据源,外界只能从数据库服务器读取相关的数据,而不能向数据库服务器写入相关的内容或通过数据库服务器把数据写入现场原始数据控制器。
示意图如下:。
钢板自动供料机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开发

钢板自动供料机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开发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钢板自动供料机作为自动化设备之一,在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监控和控制钢板自动供料机的运行情况,开发一个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变得尤为重要。
在钢板自动供料机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获取大量的实时数据,如供料速度、供料精度、设备运行状态等。
而这些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发一个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以便及时获取和分析这些数据。
在系统设计阶段,我们首先需要确定需要采集的数据内容。
这包括但不限于供料速度、供料精度、设备运行状态、报警信息等。
其次,需要设计合适的数据采集方式,可以选择传感器、PLC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同时,还需要考虑数据传输方式,确保数据能够及时传输到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中。
在系统开发阶段,我们需要编写数据采集程序,确保能够准确地采集各项数据。
此外,还需要设计数据存储结构,保证数据可以有效地存储并便于后续分析。
在数据分析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数据分析算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提取有用信息,为生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钢板自动供料机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开发不仅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监控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该系统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钢板自动供料机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将会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为生产过程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我们期待着该系统未来的发展和应用,为制造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能源采集与管理系统设计与优化

能源采集与管理系统设计与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对于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逐渐加大。
因此,能源采集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成为关键的问题。
本文将对能源采集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进行详细的探讨。
首先,能源采集系统的设计是整个能源采集与管理系统的基础。
能源采集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第一,采集方式。
根据所需采集的能源类型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采集方式。
例如,对于太阳能,我们可以采用光伏发电技术进行能源采集;对于风能,我们可以采用风力发电技术进行能源采集。
因此,在设计能源采集系统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采集方式。
第二,采集装置。
能源采集装置是能源采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和可靠性对能源采集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在设计能源采集装置时,应该考虑到其效率、稳定性和寿命等因素。
同时,还应该考虑到装置的安装和维护便利性,以便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
第三,数据传输。
能源采集系统除了能源的采集外,还需要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能源管理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
因此,在设计能源采集系统时,需要考虑到数据传输的方式和速度。
可以选择使用有线传输方式,例如以太网或RS485等,也可以选择使用无线传输方式,例如Wi-Fi或蓝牙等。
根据所需传输的数据量和传输距离的远近,选择适当的传输方式。
其次,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的关键。
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据处理与分析。
能源管理系统需要对采集到的能源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监测能源的使用情况和效率。
因此,在设计能源管理系统时,应该考虑到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式和算法。
可以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能源数据进行分类、预测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二,控制与调度。
能源管理系统需要根据能源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对能源的供应和消耗进行控制和调度。
因此,在设计能源管理系统时,应该考虑到控制和调度的方式和策略。
浅谈关于实现冶金企业计算机能源采集系统的应用

浅谈关于实现冶金企业计算机能源采集系统的应用【摘要】本文论述了如何通过计算机信息化系统构建能源采集系统,对能源消耗进行采集、监控,可以对每个班组、机组的生产能源消耗进行准确统计,为企业节能降耗提供有效的能源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统计等应用。
前言:目前大型冶金企业在能源消耗方面支出非常大,节约能源已成为企业生存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其中能源采集是能源节约的重要部分,只有系统化、准确的将企业能源进行采集,才能合理的利用、分配能源,最终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一、概述能源采集系统的搭建,使企业的能源信息能够共享联网,建立能源数据信息库,对各机组能源消耗进行采集、监控,可以对每个班组、机组的生产能源消耗进行准确统计,为生产成本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该系统对能源数据分析,生产成本控制,为企业的节能降耗目标提供可靠数据。
该系统应用包括,能源数据采集;能源数据集中监控;能源数据的管理与分析;为生产能源平衡提供指导数据。
建设这样的系统必须分布实施,工先期搭建能源系统框架,建立能源采集站,建设全厂能源数据信息中心,根据企业内部划分(如:作业区或车间、部室等)的需求将具备条件的能源采集点实现数据采集、监控、分析;如不具备条件要在后期根据企业生产要求,随着仪表的增加,增加相应的能源采集点,并扩充到整体能源系统中。
二、能源采集系统应用内容(一)建立全厂能源网络根据全厂目前水、气、电的能源采集点分布情况,建立全厂能源网络。
(二)实现水、电、气的信息采集根据目前公司能源分布情况,按照公司生产作业区设立能源采集站,实现全厂能源数据采集。
(三)建立能源数据信息库建立全厂能源实时数据库,作为全厂水、气、电的能源数据存储中心。
(四)建立全厂能源监控和专业管理监控以能源数据为基础,在调度中心建立全厂能源调度监控,并在气保站建立全厂气体监控,在水站建立全厂水运行监控。
(5)建立能源数据分析系统三、应用范围项目范围包括:从能源的产生或接收开始到使用能源的各工序为止。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案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案1. 引言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决策和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能够获得准确、及时、完整的数据,建立一个高效的数据采集系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旨在帮助企业快速搭建一个可靠的数据采集系统。
2. 系统架构数据采集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2.1 数据源模块数据源模块负责与各个数据源进行连接,并提供数据抓取的功能。
根据具体需求,可以包括数据库、文件系统、API等各种数据源。
2.2 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重、转换等处理操作,以便后续分析和存储。
2.3 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负责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数据仓库或数据湖等存储介质中,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挖掘。
2.4 监控和日志模块监控和日志模块负责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并记录系统的运行日志,以便后续的故障排查和系统性能优化。
2.5 定时任务模块定时任务模块负责定期执行数据采集任务,可以使用定时调度工具来实现。
3. 系统设计与实现3.1 数据源模块的设计数据源模块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栈来实现,例如使用Python的Requests库连接API,使用JDBC或ORM框架连接数据库,使用文件操作库连接文件系统。
3.2 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来确定。
常见的处理操作包括数据清洗(去除重复数据、缺失值处理等)、数据转换(格式转换、字段合并等)等。
3.3 数据存储模块的设计数据存储模块可以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或数据仓库来存储处理后的数据。
常见的选择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PostgreSQL)和大数据存储系统(如Hadoop、Spark)等。
3.4 监控和日志模块的设计监控和日志模块可以使用监控工具和日志框架来实现。
监控工具可以监控系统的资源使用情况,例如CPU、内存、磁盘等。
日志框架可以记录系统的运行日志,有助于故障排查和系统性能优化。
冶金系统能源采集方案

冶金系统能源采集方案作者:卫宏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年第33期摘; 要:针对冶金系统能源中心设计建设,根据企业的一般情况,提出了常规的解决方案。
设计了包括水、电、风、汽的数据几种通用的采集方案。
关键词:能源采集;集散发布站;冶金系统中图分类号:TF083 文献标志码:A; ; ; ; ;文章编号:2095-2945(2020)33-0110-03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nergy center of metallurgical system a conventional solution is proposed. Several general sampling schemes including water electricity wind steam and steam are designed.Keywords: energy collection; distributed distribution station; metallurgical system前言資源消耗过大、能源输配供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始终制约着钢铁工业稳定快速发展。
利用信息自动化技术,对支撑生产过程的能源系统进行全流程实时监控与平衡优化,以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节能增效、减排控耗,这是钢铁工业在资源、能源缺乏的情况下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完善的钢铁工业生态循环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障,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有助于优化能源管理流程,实现能源设备管理、运行管理、停复役管理等事务的自动化和无纸化,实现集团能源扁平化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横河川仪有限公司二零零四年八月湘钢能源计量数据计算机管理系统方案基于对“湘钢能源计量数据计算机管理系统招标技术要求”的分析以及对用户实际情况的了解,我们按照国际标准工业控制系统规程,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三层体系网络结构(远程管理层/网络传输层/现场采集层),以高性能数据采集终端为依托,以分布式实时数据库为核心构建本实时能源数据采集管理系统。
本方案拟采用25台DX100/200型数据采集站与数台DAQSTAR监控软件的计算机配合,构成一个中小型的SCADA系统,对各个分厂及子站的132个能源计量点进行集中检测和监视。
由于各个子站距离主站较远(最近400米,最远2000米),故本方案采用采用光纤以太网、无线数传电台两种方式进行通讯,供用户选择。
(系统拓扑图见附页)本系统的SCADA软件部分采用日本横河电机株式会社的DAQSTAR 软件1.0版。
硬件采集部分采用日本横河电机株式会社的DX测量控制站。
DAQSTAR是日本横河电机株式会社开发的具有成熟现场经验的SCADA系统。
DAQSTAR运行在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上,以分布式实时数据库为核心,集数据采集、控制、管理于一体,非常适合天然气输配管监控这种典型的分布式应用。
DX100/200系列是日本横河电机株式会社为顺应现代自动化控制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而推出的开放式数据采集站。
它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智能仪表和信号传感器技术于一体,既可作为带本地显示的数采站单独使用,更可与DAQSTAR软件配合,构建出各种复杂的SCADA系统,及时、准确、完整的生产和统计信息,为企业信息化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现场概貌湘钢现有能源测量点230多处,主要能源测量点132点。
其中煤气计量68点,蒸汽计量28点,空气计量10点,水计量10点,氧气、氮气、氩气计量16点,分布在公司各生产工艺点上,其特点是点多、面广且数据时刻都在变化,各能源测量点数据完全靠人工抄报。
现拟通过能源计量数据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建立,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利用网络通讯、数据库等技术,实现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存储、处理及上传。
系统方案说明1.现场采集层本层主要采用DX系列作为数据采集站。
重庆横河川仪公司的DX系列是日本横河公司推出的新一代数据采集系统。
该系统吸纳了九十年代末在微处理器、TFT图形显示和网络通讯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充分应用了最新信号处理技术、高速网络通信技术、可靠的软件平台和软件设计技术及现场总线技术,采用了日立高性能的微处理器(2片32位CPU)和横河专利的高耐压固态半导体继电器(SSR)及单片信号调节器(SCC)。
DX有如下特点和功能:●具有多通道、高精度的万能输入●配备3.5英寸软盘或CF快闪存储卡,数据可在上位机上打印分析●不借助上位机软件,在现场就能进行棒图、趋势图、纯数字、历史曲线、历史数据、信息总览、报警一览等多种方式的显示●具有强大的数学、逻辑运算功能,能完成各种复杂的运算如流量温压补偿及累积●内部采用FLASH MEMORY,即使掉电也能对现场数据进行安全、长时间备份。
安全性高,可设定双重密码权限●标准配备Ethernet接口,标准支持TCP/IP协议,不需任何设定或转换,可以立即接入LAN/WAN●内嵌WEB服务器、FTP服务器、FTP客户机、Email客户机●支持RS-232C、RS-422/485接口、支持MODBUS、OPC协议●支持FF现场总线本层中DX主要完成蒸汽、煤气等能源数据的采集,同时在现场完成流量的温压补偿和累积,然后通过通讯网络传给上位机进行集中监控。
2.网络传输层由于现场计量点较多、较分散,我们提出了两种网络通讯体系,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网络体系一光纤以太网方式(见图一)由于DX标准配备以太网接口,并支持TCP/IP通讯协议,所以采用光纤以太网方式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
采用本方式,25台DX作为子站与控制中心的上位机通过主干光纤环网连接在一起,并利用上位机上的DAQSTAR软件,对25台DX上的瞬时值和累计值等进行实时采集和管理。
图一、光纤以太网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维护方便,通信速度快,可靠性高,抗干扰强,不易遭雷击。
同时,采用这种方式还可进行双机冗余备份,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我们推荐采用这种方式。
网络体系二无线数传电台方式(见图二)如果现场环境不便于布线,可考虑用无线数传电台方式实现远程数据采集、监视。
相对于架设专用电缆(或光缆)、无线数传电台具有造价低廉、施工快捷、运行可靠、维护简单等优点。
本方案采用美国MDS公司EL7052系列数字电台。
EL7052数传电台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纠错编码、软件无线电、数字调制解调和表面贴片一体化设计等技术,具有高性能、高可靠及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电台提供标准232数据口可直接与计算机、智能仪表等连接,传输速率达19200bps,误码低于10-6(接收电平-110dBm时),发射功率0.5~25瓦可调节,任何型号电台可设置为主站或子站使用,无中转通信距离达50公里以上,能适应室内或室外的恶劣工作环境。
电台数据和话音兼容,可工作于单工、半双工、时分双工TDD、全双工方式,收发同频或异频中转组网,并具有远程诊断、测试、监管功能,满足各行业调度或控制中心与众多远方站之间的数据采集和控制。
用数传电台组网有多种形式,本方案采用“点对多点主从通讯方式”。
中心站设在计控中心,电台RS232数据口直接与上位机相连;每个子站与各分厂的DX相连。
系统采用轮询或CDT工作方式,传输速率可达9600bps。
图二、数传电台方式本层完成把DX收集的数据向计算机传送的任务。
由于DX与DAQSTAR都具有极强的开放性,事实上,无论本层采用何种通讯介质,甚至如RS485、CDMA、GPRS等,都可完成数据的正常传送。
3.远程管理层本层的核心是用日本横河电机的DAQSTAR软件作为监控管理软件(见图三)。
DAQSTAR是自动控制系统监控管理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能够以灵活多样的组态方式(而不是编程方式)提供良好的用户开发界面和简捷的使用方法,其预设置的各种软件模块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和完成监控层的各项功能,并能同时支持各种硬件厂家的计算机和I/O设备。
与高可靠的工控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结合,可向控制层和管理层提供软、硬件的全部接口,进行系统集成。
使用DAQSTAR,用户可以方便、快速地构造不同需求的数据采集与监图三、DAQSTAR软件控系统,它具有适应性强、开放性好、易于扩展、经济实用、开发周期短等优点。
DAQSTAR体系结构DAQSTAR主要特点➢以分布式实时数据库RTDB为核心, 访问远程数据和访问本地数据,对用户完全透明。
➢HMI与实时数据库相分离,增加了构建系统的灵活性。
➢领先的网络体系构架,支持B/S和C/S访问方式,用户既可以使用HMI/SCADA组态软件作为客户端,也可以使用标准的IE浏览器作为客户端。
➢网络节点支持多种通讯方式,包括GPRS、CDMA等移动通讯功能。
➢开放的对外接口,方便地实现与其它第三方厂商的应用程序进行数据交换。
➢基于PC控制的“软逻辑”功能,轻松构建基于PC的复杂控制系统。
➢通过DAQSTAR实时、历史数据库,可以实现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的快速访问,通过高比例的数据压缩,可实现对海量历史数据的存储,实时地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服务。
➢领先的内置式"万能报表",可制作任意格式报表。
➢提供面向对象编程方式,内置间接变量、对象变量、模板变量,方便用户构造强大的企业级运行系统。
➢优化的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管理工具,使工程管理更轻松。
➢支持多层次系统冗余及故障切换。
支持IO设备冗余、网络冗余,数据库冗余。
➢同步信息包括:时钟同步、实时数据库信息同步、View变量同步、历史数据同步。
➢集成化的开发环境、增强的图形功能➢丰富的图形元素及超级子图精灵图库集,提供子图精灵开发工具,用户可以方便地生成自己的图库➢丰富的函数的和设备驱动程序使您集成更容易➢增强的项目管理功能、制作运行包功能更完善➢强大的报警计数器和报警控件➢灵活的安全管理、提供节点级的安全➢直接支持实时数据的关系查询➢脚本类型和触发方式多样,支持数组运算和循环DAQSTAR软件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工程管理器工程管理器用于创建工程、工程管理等。
☐开发系统(Draw)开发系统是一个集成环境,可以创建工程画面,配置各种系统参数,启动DAQSTAR其他程序组件等。
☐运行系统(View)运行系统用来运行由开发系统Draw创建的画面。
☐实时数据库(Db)实时数据库是DAQSTAR软件系统的数据处理核心,构建分布式应用系统的基础。
它负责实时数据处理、历史数据存储、统计数据处理、报警处理、数据服务请求处理等。
☐I/O驱动程序I/O驱动程序负责DAQSTAR与I/O设备的通信。
它将I/O设备寄存器中的数据读出后,传送到DAQSTAR的数据库,然后在运行系统的画面上动态显示。
☐网络通信程序(NetClient/NetServer)网络通信程序采用TCP/IP通信协议,可利用Intranet/Internet实现不同网络结点上DAQSTAR之间的数据通信。
☐Web服务器程序(Web Server)Web服务器程序可为处在世界各地的远程用户实现在台式机或便携机上用标准浏览器实时监控现场生产过程。
☐控制策略生成器(StrategyBuilder)控制策略生成器是面向控制的新一代软件逻辑自动化控制软件,采用符合IEC1131-3标准的图形化编程方式,提供包括:变量、数学运算、逻辑功能、程序控制、常规功能、控制回路、数字点处理等在内的十几类基本运算块,内置常规PID、比值控制、开关控制、斜坡控制等丰富的控制算法。
同时提供开放的算法接口,可以嵌入用户自己的控制程序。
控制策略生成器与DAQSTAR 的其它程序组件可以无缝连接。
本层作为整个系统的管理监控核心,直接接收现场DX收集的实时数据,并完成存储、整理,统计、汇总、报表生成、查询、WEB数据发布等任务。
本层用一台计算机安装DAQSTAR作为服务器采集数据,用数台装有IE浏览器的计算机作为客户机进行同步监视。
所有的客户机、服务器都可完成画面监视、报表生成、查询、打印等要求。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还可配置双服务器进行数据实时冗余备份。
由于DX系列有强大、完整的网络接口,灵活支持多种通讯协议,所以无论用户采用何种形式的网络体系结构,作为数据采集终端的DX都可无缝接入。
同时由于DAQSTAR软件极好的分布式架构体系,所以本系统的伸缩性很好,可以随时进行软硬件的扩展。
我们认为,这套系统的成功运用将极大地减少能耗,降低环境污染,优化企业资源,降低维护费用和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