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的结构、工作原理(精选)

合集下载

离心泵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讲稿范文

离心泵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讲稿范文

离心泵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讲稿范文离心泵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一、引言离心泵是常见的水泵之一,是一种通过旋转叶轮将流体加速并转换为动能的设备。

离心泵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流量大、扬程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城市供水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离心泵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二、离心泵的基本原理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旋转叶轮的离心力将流体加速,并将加速的流体动能转换为静能。

具体来说,离心泵通过电动机或其他类型的驱动设备带动叶轮旋转,流体从进口端流入泵体,经过叶轮的加速作用后,流体能量增加,压力也随之增加。

最后,流体经过泵体的出口端排出,完成了整个泵送过程。

三、离心泵的基本结构离心泵一般由以下几个主要部件组成:1. 泵体:泵体是离心泵的基础部件,它负责容纳和固定其他部件,并提供流体的流动通道。

泵体通常由铸铁、不锈钢等材料制成,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2. 叶轮:叶轮是离心泵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通过高速旋转来加速流体并将其推送出泵体。

叶轮是由多个叶片组成的,叶片的形状和数量会影响到离心泵的流量和扬程。

3. 导叶器:导叶器位于叶轮的进口端,其作用是引导流体进入叶轮并保持流动的方向,从而提高泵的效率。

导叶器通常由曲线片组成,其形状和角度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计。

4. 泵轴和轴承:泵轴是连接电动机和叶轮的部件,它负责传递旋转动力。

轴承则在泵轴上提供支撑和允许旋转运动。

泵轴和轴承通常采用耐磨和耐腐蚀的材料制成,以提高泵的寿命和可靠性。

5. 密封件:离心泵的密封系统主要用于防止泵体与环境之间的介质泄漏。

常见的密封方式包括填料密封、机械密封和磁力密封等。

不同的密封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工作条件和介质。

6. 进出口管道:进出口管道是离心泵与管道系统之间的连接部件。

进口管道负责将流体引入泵体,而出口管道则用于流体的排出。

管道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流体导向性,以确保泵的正常运行。

四、离心泵的工作过程离心泵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进水:流体从泵体的进口端流入,进入泵体内部。

离心式水泵结构、原理

离心式水泵结构、原理

一、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盒1、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出力大,叶轮上的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

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平滑,以减少水流的磨擦损失。

2、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

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泵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矩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4、轴承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转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

转动轴承使用牛油作为润滑剂加油要适当一般为2/3-3/4的体积太多会发热,太少又有响声并发热!滑动轴承是使用的是透明油作为润滑剂的,加油到油位线。

太多油要沿泵轴渗出并且漂贱,太少轴承又要过热烧坏造成事故!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轴承的温度最高在85度一般运行在60度左右,假如高了就要查找原因(是否有杂质、油质是否发黑,是否进水)并及时处理!5、密封环又称减漏环。

叶轮进口与泵壳间的间隙过大会造成泵内高压区的水经此间隙流向低压区,影响泵的出水量,效率降低!间隙过小会造成叶轮与泵壳磨擦产生磨损。

为了增加回流阻力减少内漏,延缓叶轮和泵壳的所使用寿命,在泵壳内缘和叶轮外助结合处装有密封环,密封的间隙保持在0.25-1.10毫米之间为宜。

6、填料盒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

填料盒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进到泵内。

始终保持水泵内的真空!当泵轴与填料磨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1水封圈内使填料冷却!保持水泵的正常运行。

所以在水泵的运行巡回检查过程中对填料盒的检查是特别要留意!在运行600个小时左右就要对填料进行更换。

二、离心泵的过流部件离心泵过流部件有:吸进室、叶轮、压出室三个部分。

叶轮室是泵的核心,也是流部件的核心。

泵通过叶轮对液体的作功,使其能量增加。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构造离心泵的结构原理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构造离心泵的结构原理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构造离心泵的结构原理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流体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水利、建筑、石化、农业、医药等行业。

它具有流量大、扬程高、结构简单、运行平稳等优点,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

那么,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构造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是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将流体从低压区域输送到高压区域的机械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吸入阶段和排出阶段。

1、吸入阶段。

当离心泵启动时,叶轮开始旋转,使得流体产生一定的离心力,从而产生负压区域。

流体在这个负压区域内被吸入到泵内,然后进入叶轮。

2、排出阶段。

随着叶轮的高速旋转,液体被向周围扩散,产生一定的离心力,使其受到向外的压力,从而被排出到排空管道中。

二、离心泵的构造离心泵主要由吸入口、泵体、叶轮、引出管和驱动装置等几部分组成。

1、吸入口。

它通常设置在泵体中央位置,是泵入口。

通过它来使流体进入泵体内部,进行离心泵的工作。

2、泵体。

它是离心泵的主体部分,由压力壳体和泵底座组成。

压力壳体由前壳体、后壳体和蜗壳组成,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3、叶轮。

它是泵体内部的旋转部件,主要由叶片、叶轮盘和轴承组成。

其作用是将流体吸入泵内,然后通过叶片的旋转推动流体从泵体内部排出。

4、引出管。

它是用来将流体从泵体中输送出来的管道,它连接在泵体的出口处,通过管路系统将流体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5、驱动装置。

它主要由电动机、减速机、联轴器和轴承等组成,通过电动机的转动来驱动叶轮进行旋转,进而实现泵的工作。

总之,离心泵的结构简单、运行平稳,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机械设备。

通过对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运用它的优点,为各个行业输送流体提供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离心泵是一种流体泵,它基于离心力将液体从入口吸入泵内,经过离心运动,最终从出口处排出。

离心泵的主要工作方式是使用一个旋转的叶轮,通过离心力将液体推向泵的出口。

与其他类型的泵相比,离心泵的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和使用,并且在一些特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如水处理,油田开采,化工和建筑等领域。

下面将对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结构离心泵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泵轴:泵轴是和泵轴承配对的中心轴,同时也是连接泵壳和电机的组件。

2. 泵壳:泵壳是包裹叶轮和进口的静态部分,根据泵的类型和模型不同,泵壳也有不同的构造设计。

3. 叶轮: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组件,其形状和大小取决于泵壳的大小和流量要求。

当叶轮旋转时,离心力会推动液体流向排出口。

4. 前盖和后盖:前盖和后盖是叶轮和泵轴之间的密封件,可以防止液体泄漏。

它们通常位于泵轴的一侧。

5. 轴承:轴承是支撑泵轴的组件,分为前后两个轴承。

前置轴承通常位于前盖与泵轴之间,后置轴承通常位于后盖与泵轴之间。

工作原理当电机启动时,泵轴开始旋转,叶轮随之旋转。

液体通过进口处进入泵壳,进入叶轮,并夹带叶轮的旋转动力。

绕着叶轮旋转的液体产生离心力,液体被推向泵壳的出口处。

在推进液体的时候,离心力会将液体压缩以增加流体压力。

压缩后的液体最终流出泵壳的排放口。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离心泵的过程中,流量和扬程是最重要的指标。

流量是指泵每单位时间内输送的液体体积,而扬程是指泵能提供的液位高度差。

泵的总扬程等于泵之前的高度差和泵内部的压力差。

总结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机械泵,其结构简单,维护容易,在水处理、油田开采、化工和建筑等领域都有应用。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旋转的叶轮产生的离心力将液体推向泵的出口。

流量和扬程是离心泵运行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对于离心泵的选择和使用至关重要。

离心泵的应用范围很广,适用于各种流体输送场合,如水、废水、油、化工品等。

以下是几个具体的应用场景:1. 水泵系统在自来水厂、工业用水和污水处理等场合,离心泵经常用于输送水或废水。

离心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叶轮与泵壳磨擦或有杂物
液体含泥沙太多
排除方法 放松填料压盖,检查填料的规格 关小出水阀门 重新调节联轴器 校正泵轴,更换轴承 调节转速,检查电压 检查密封环间隙,检查叶轮的轴向定位,清除杂 物 降低出水量、扬程或转速
第17页/共24页
• 4、水泵杂声和振动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故障原因 水泵、电机的地脚螺栓松动 叶轮损坏或局部堵塞 泵轴弯曲或轴承损坏 联轴器的对中性差 吸永水位太高,进水系统漏气,水泵发生 汽蚀 叶进气 进水口或叶轮槽有杂物堵塞,或底阀卡死 旋转方向相反 水泵扬程不足 进水阀或出水阀或室外阀未打开 阀板销断裂
排除方法
可用木头振动进水管或用管网水回冲,使底阀关闭 ,无效时再检查底阀。如果用真空泵抽气,应停机 后再继续抽气。
可利用火焰检查进水系统的漏气,填料漏气可压紧 填料
一、离心泵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1、离心泵工作原理

离心式水泵是依靠叶轮的高速旋转来使流体获得较大的动能,并依靠流道出口的蜗壳断面变化使流体
的动能转化为压力能,水流在叶轮中的流动主要是受到离心力的作用。
第2页/共24页
离心式泵工作示意图
第3页/共24页
• 2、离心泵的基本结构
• 主要部件包括:叶轮、泵轴、泵壳、泵座、
排除方法 拧紧地脚螺母 更换叶轮,清除杂物 校正泵轴,更换轴承 重新校整联轴器 提高吸水池水位,检查进水系统的漏 气 叶轮进行静平衡试验 紧固叶轮螺母
第18页/共24页
• 5、轴承发热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润滑油量过多或过少,油环 润滑油量过多应减少至2/3,太少应加油。检查油环
不转
不转的原因
排除方法 放松填料压盖,使填料滴水正常

离心泵原理及应用

离心泵原理及应用
位:1 kW=1000 W
⑴ 有效功率Ne 单位时间内泵输送出去的液体有效能头。
Ne
QH
1000
KW
⑵ 轴功率N: 泵轴输入的功率。
2. 离心泵主要工作参数: 2.5 效率
用η表示,是衡量泵的经济性的指标。
η Ne 100% N
N:泵输入功率 (轴功率) Ne:液体得到功率(有效功率)
两者的差别在于损失,包括流动损失、泄漏、机械摩擦等。
m (1-1)’
2. 离心泵主要工作参数: 2.3 转速
泵的转速是泵每分钟旋转的次数,用n来表示。
单位:rpm,或r/s
一般离心泵转速970 rpm、1450 rpm、2950 rpm; 高速离心泵的转速可达 20000 rpm以上。
2. 离心泵主要工作参数: 2.4 功率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单位: 1 N m 1 J 1 W
体、内外圈滚道及保持器)之间并非都是纯滚动的。由于在 外负荷作用下零件产生弹性变形,除个别点外,接触面上均 有相对滑动。滚动轴承各元件接触面积小,单位面积压力往 往很大,如果润滑不良,元件很容易胶合,或因摩擦升温过 高,引起滚动体回火,使轴承失效,所以轴承时刻都要处于 油膜的涂覆之中。
轴承润滑通常用油槽或油雾进行润滑,为了保证滚动体和 滚道接触面间形成一定厚度的油膜,采用中黏度的涡轮油 (国际标准化组织68级)较适宜。在油槽润滑中,轴承部分浸 在油中,油浸润高度以没过轴承底的50%为宜。如果超过50 %,过量的油涡流会使油温上升,油温升高会加速润滑荆的 氧化,从而降低润滑性能;如果低于50%,则油对轴承的冲 洗作用降低,润滑效果不好。
在液体被甩向叶轮出口的同时,叶轮入口中心处形成了低 压,•在吸液罐和叶轮中心处的液体之间就产生了压差,吸液罐 中的液体在这个压差作用下,不断地经吸入管路及泵的吸入室 进入叶轮中。

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离心式泵工作示意图
离心泵旳工作过程
• 离心泵旳工作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能量旳传 递和转换旳过程。它把电动机高速旋转旳机械能 转化为被抽升水旳动能和势能。
• 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必然伴伴随许多能量损 失,从而影响离心泵旳效率。这种能量损失越大, 离心泵旳性能就越差,工作效率就越低。
• 在泵起动时,假如泵内存在空气,则叶轮旋 转后空气产生旳离心力也小,使叶轮吸入口中心 处只能造成很小旳真空,液体不能进到叶轮中心, 泵就不能出水。
2.1.1 离心泵旳基本构造
• 兰孔,在
泵座旳横向槽底开有泄水螺孔,以随时排走由填 料盒内流出旳渗漏水。泵壳和泵座上旳这些螺孔, 假如在水泵运营中临时无用,能够用带螺纹旳丝 堵(闷头)拴紧。
2.1.1 离心泵旳基本构造
前向叶型旳泵所需要旳 轴功率随流量旳增长而增长 得不久。所以此类泵在运营 中增长流量时,原动机超载 旳可能性比径向叶型旳泵大 得多,而后向叶型旳叶轮一 般不会发生原动机旳超载现 象。这也是后向式叶型被离 心泵广泛采用旳原因之一。
2.3 叶轮叶型对离心泵性能旳影响
图2-20 叶轮叶型与出口安装角 a)后向叶型 b)径向叶型 c)前向叶型
H H ST h
H ST H ss H sd
h hs hd
图2-12 离心泵装置
离心泵旳有效功率
输入功率是由原动机(如电机等)传到泵轴上旳功率,
也称为轴功率,用符号N表达。
泵旳输出功率又称为有效功率,表达单位时 间内流体从泵中所得到旳实际能量,它等于重量 流量与扬程旳乘积。
有效功率用Ne表达
一般地,压盖旳松紧以水能经过填料缝隙呈滴状渗出 为宜(约每分钟泄漏60滴)。
水封管与水封环旳作用是将泵内旳压力水引入填料与 泵轴间旳缝隙,起到引水冷却与润滑旳作用(有旳水泵利 用在泵壳上制做旳沟槽来取代水封管,构造更为紧凑)。

离心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离心泵是一种常用的流体机械设备,主要用于输送流体,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结构:
离心泵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a) 泵壳:由进口和出口两个端口组成,用于容纳并导向流体。

b) 叶轮:固定在泵轴上,其叶片以离散的方式排列,通过旋
转来产生离心力。

c) 泵轴:连接电机和叶轮的部分。

d) 密封件:用于防止泵内外流体泄漏。

2. 工作原理:
当离心泵启动后,电机带动泵轴旋转,叶轮也随之旋转。

流体通过进口进入泵壳,被叶轮的叶片迅速卷起,并随着叶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

离心力使得流体获得能量,并形成一个高速旋转的涡流。

流体的动能转化为压力能,使得流体被推向泵壳的出口。

最后,流体从出口排出,完成泵的输送功能。

总结起来,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旋转的叶轮产生离心力,将流体加速并生成高速旋转的涡流,从而使流体获得能量并被推向出口。

离心泵的结构设计使其具有高效、可靠、稳定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