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合集下载

聚乳酸纤维

聚乳酸纤维

聚乳酸的应用谢谢![2]聚酰胺纤维 1.14 1.57 48 42.0 215 4.5 3.3~5.3 25~40 20~35 30.98 20~22 100 酸性染料
聚乳酸纤维主要性能
• 聚乳酸纤维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有较高 的断裂比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且有较好的 弹性回复和卷曲保持性,而且有较好的抗 皱性和形态稳定性。聚乳酸纤维具有较高 的结晶性和取向度,因而具有较好的耐热 性。 • 聚乳酸纤维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 相容性,它是一种完全可生物降解的纤维。
• 与其它聚合物相比,聚乳酸纤维燃烧时具有 可燃性差、燃烧热低、发烟量小等特性。 • 聚乳酸纤维的回潮率比较低,其吸湿性能较 差,与聚酯纤维相接近,但其导湿性能优于 聚酯纤维。 • 聚乳酸纤维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功能;此外 聚乳酸纤维还具有一定的抑菌性能和抗污性 能,聚乳酸纤维具有较好的化学惰性,对许 多溶剂、干洗剂等稳定,耐酸性较好但耐碱 性较差;聚乳酸纤维性能优越,有极好的悬 垂性、滑爽性、芯吸性、吸湿透气性、耐晒 性、抑菌和防霉性,还具有丝绸般的光泽, 良好的肌肤触感等。
• 聚乳酸的生产不以石油等化石燃料 为原料,且其产品在自然界中经过 几个月就可以完全降解无污染,具 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相容性和可 吸收性,是一种环保型性纤维。
• 聚乳酸的结构式为
• 聚乳酸的纤维天然循环过程如下图
表1.1 聚乳酸纤维与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的性能比较表 物理指标 密度(g/cm3) 折射率(%) 玻璃化温度(℃) 结晶度(%) 熔点(℃) 标准回潮率(%) 断裂比强度(cN/dtex) 断裂伸长率(%) 初始模量(cN/dtex) 燃烧热(kJ/g) 极限氧指数(%) 染色温度(℃) 染料种类 聚乳酸纤维 1.27 1.4 58 83.5 175 0.5 3.9~4.8 30 31~46 18.84 26 100 分散染料 聚酯纤维 1.38 1.58 70 78.6 265 0.4 3.8~5.2 20~32 71~141 23.03 20~22 130 分散染料

聚乳酸纤维及其共混纤维的纺制及结构与性能研究

聚乳酸纤维及其共混纤维的纺制及结构与性能研究

聚乳酸纤维及其共混纤维的纺制及结构与性能研究近年来,人们对生物可降解纤维的研究日益增多,其中聚乳酸纤维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材料。

聚乳酸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可塑性等特点,因此在医学、纺织、包装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聚乳酸纤维的制备过程中,纺丝工艺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选择合适的纺丝工艺,可以调控纤维的结构和性能。

常见的纺丝方法包括湿法纺丝、干法纺丝和熔融纺丝等。

湿法纺丝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将聚乳酸溶液挤出到共混纤维的浸泡槽中,再经过拉伸和干燥等步骤,得到聚乳酸纤维。

干法纺丝则是通过将聚乳酸颗粒加热至熔点后挤出,再经过拉伸和冷却等步骤,制备纤维。

熔融纺丝是将聚乳酸颗粒直接加热至熔点,然后通过挤出、拉伸和冷却等步骤制备纤维。

不同的纺丝方法具有不同的工艺参数和纤维结构,因此对于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来说,选择合适的纺丝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纺丝工艺,共混纤维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将聚乳酸与其他纤维进行共混,可以获得具有更好性能的纤维。

常见的共混纤维包括聚乳酸/聚己内酯纤维、聚乳酸/聚乙烯醇纤维等。

共混纤维的制备方法通常是将两种纤维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然后通过纺丝方法将其纺制成纤维。

在纺制后,聚乳酸纤维的结构与性能也是一个研究的重点。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可以观察到纤维的形貌和结晶性质。

聚乳酸纤维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热性能和降解性能等。

力学性能是指纤维的强度和伸长率等,热性能是指纤维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温度等,降解性能是指纤维在自然环境中的降解速度和产物等。

这些性能的研究可以为聚乳酸纤维的应用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聚乳酸纤维及其共混纤维的纺制及结构与性能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通过选择合适的纺丝工艺。

聚乳酸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聚乳酸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聚乳酸纤维的结构与性能一、概述聚乳酸纤维是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合成纤维,它可从谷物中取得。

其制品废弃后在土壤或海水中经微生物作用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燃烧时,不会散发毒气,不会造成污染。

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纤维。

”1.乳酸纤维的发展概况聚乳酸纤维的研究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其发明报道可追溯到50年代,杜帮公司最早测定了聚乳酸酯的分子量,60年代以后,各国科技工作者对此作了广泛的研究,日本以玉米为原料开发了新型聚乳酸纤维,90年代后期,美国两家大公司联合开发了聚乳酸纤维,它们以玉米为原料,首先建设了生产能力很大的试验工厂,完善了现代化生产高分子聚乳酸的生产工艺,开创了聚乳酸酯的工业化发展阶段。

日本钟纺、仓敷公司、香港的福田实业公司、日本的东丽公司和台湾的远纺公司等先后开发研制了聚乳酸纤维。

2002年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与美国CDP公司合作,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工业化开发聚乳酸产品的化纤企业。

二、聚乳酸(P LA)纤维制备<1> 乳酸的制取合成聚乳酸的单体是乳酸,乳酸的生产可分为:1发酵法是采用玉米、小麦、稻谷和木薯等含淀粉农作物为原料,从原料中提取淀粉,经淀粉酶分解得到葡萄糖等单糖,再加入纯乳酸菌和碳酸钙进行发酵。

发酵液用石灰乳中和至微碱性,煮沸杀菌,冷却后过滤,用热水重结晶。

再加入50%的硫酸分解出乳酸和硫酸钙沉淀。

滤出硫酸钙,滤液在减压下蒸发浓缩,即得到工业用乳酸。

2.石油合成法由于发酵法原料来源广泛,原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较高,大多数生产商采用此法进行生产。

<2> 聚乳酸树脂的制取乳酸的聚合是PLA 生产的一项核心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对乳酸的聚合工艺作了不少研究,目前聚乳酸的制造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聚合,即在高真空和高温条件下用溶剂去除凝结水,将精制的乳酸直接聚合(缩合)成聚乳酸树脂,可以生产较低分子量的聚合体。

此方法工艺流程短,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但制得的PLA 平均分子量较小,强度低,不能用作塑料和纤维加工,用途不广,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纺织材料聚乳酸纤维完整版

纺织材料聚乳酸纤维完整版

3聚乳酸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3.1聚乳酸纤维的结构
聚乳酸纤维可采用溶液纺丝、熔体纺丝和静电纺丝 等加工方法生产,大多采用熔体纺丝法。其纤维结构大 体为圆柱体,横截面近似为圆形。图2为聚乳酸纤维在水、 细菌和氧气的环境下处理后的结构照片。
由图2可以看出,聚乳酸纤维在水、细菌和氧气环境 下处理后横向截面和纵向表面上存在一些无规律的斑点 和断断续续的条纹,这是聚乳酸纤维内大量的非结晶部 分在水、细菌和氧气中进行较快的分解所形成的。
图3
5聚乳酸纤维的应用实例
5.2服装 花匠内裤采用美国NatureWorks公 司研发的天然聚乳酸纤维制作而成的内 裤。如图4所示。
图4
5聚乳酸纤维的应用实例
5.3家纺 河北烨和祥新材 料科技有限公司致力 于聚乳酸纤维的研发、 生产、销售。产品主 要用于家纺、服装、 卫生材料等制造领域。 如图5。
4聚乳酸纤维的应用
4.3聚乳酸纤维在塑料中的应用
在现代生活环境中,生态污染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可降解的塑料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环 境,造成了水质变差、土地变坏等危害,为此,成本低廉、可降解、环保的聚乳酸受到了人们的 关注。聚乳酸的气体穿透性比聚乙烯(PE)高得多,所以聚乳酸可以制作矿泉水瓶,但是不能长 期储存汽水。
图5
THANKS
聚乳酸纤维
目录
1 聚乳酸纤维的概述 2 聚乳酸纤维的发展概况
3 聚乳酸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4 聚乳酸纤维的应用
1聚乳酸纤维的概述
聚乳酸(PLA)又称聚丙交酯,是聚酯类合成纤维的一种,属于可再生资源。主要由玉米、 木薯、甘蔗等富含多糖和淀粉类的植物中发酵提取出乳酸,然后通过直接缩聚法、开环聚合及 固相聚合的技术工艺合成。PLA纤维是以PLA为原料,通过挤压、双轴拉伸、纺丝等方式成型, 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最终降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 无任何污染,是理想的绿色资源。

聚乳酸纤维性能及应用

聚乳酸纤维性能及应用
聚乳酸纤维性能及应用
一、聚乳酸纤维机械性能
聚乳酸纤维是新一代环保型纤维,具有很多优越的性能。 例如聚乳酸纤维与聚酯、锦纶纤维的物理性能比较。①聚 乳酸纤维的密度介于聚酯和锦纶之间,比棉、丝、毛等密 度小,说明聚乳酸纤维具有较好的膨松性,制成的服装比 较轻盈;②聚乳酸纤维的强度较高,达到310~415 cN/dtex,接近合成纤维;③聚乳酸纤维的断裂伸长率在 30 %~50 %,远高于聚酯和锦纶,会给后道织造工序带来 相当的难度;④纤维模量小(与锦纶相近),属于高强、中 伸、低模型纤维。杨氏模量可以表征纤维的硬度,杨氏模 量高,纤维发硬;杨氏模量低,则纤维柔软。因此聚乳酸 纤维制成的织物手感柔软、悬垂性很好;⑤聚乳酸纤维与 聚酯纤维具有相似的耐酸碱性能,这是由其大分子结构决 定的。
由于聚乳酸纤维是一种高结晶性、高取向性和高强度的纤维,它的 机械性能介于聚酯纤维和锦纶之间。在服用性能方面,聚乳酸纤维具有 更好的手感和悬垂性,比重较轻,有较好的卷曲性和保型性。聚乳酸纤 维无需特别的装置和操作,可用常规的工艺进行加工处理。
二、聚乳酸纤维的其他性能
聚乳酸纤维有独特的性能,如良好的可染性,色牢度高于 3 级; 其纤维相容性好,制成的织物不刺激皮肤,穿着时有舒适感;对许多 溶剂包括干洗剂稳定。重要的是,如前所述,它具有优越的生物降解 性。与其他生物降解纤维相比,聚乳酸纤维的分解速度低且稳定,埋 入土壤中2~3年强度消失,如果与其他有机废物同时埋入地下,几个 月之内就会分解成 CO2和水,是一种理想的可生物降解纤维。聚乳酸 纤维安全性好,植入体内无毒副作用,因此可用作可吸收的手术缝合 线和组织工程材料;耐候性好,聚乳酸纤维在室外长时间暴露能够保 存较高的抗张强度,优于 PET 纤维,因此可用于农业,园艺,土木 建筑等领域。

聚乳酸纤维

聚乳酸纤维

聚乳酸的结构与性能
1. 聚乳酸的结构
聚乳酸的结构式为:
由于原料原因,聚乳酸有聚D-乳酸(PDLA)、聚L-乳酸(PLLA)
和聚DL-乳酸(PDLLA)之分。生产纤维一般采用PLLA。
2. 聚乳酸的基本性质
基本性质
固体结构 熔点/°C Tg/°C 热分解温度/"C 拉伸率/% 断裂强度/(CN/dtex)
玉米纤维的生物分解性

聚乳酸纤维织物包埋于豆渣中的外观变化
聚乳酸纤 维优异的
性能
A
B
可生物降解性 优异的触感
C 导湿性
D 回弹性
E
F
耐燃性 紫外线稳定性 以及抗污性
05
聚乳酸纤维的应用
玉米纤维的主要用途
主要用途
服装用 家纺产品用
工业用 农业用 食品用 卫生医疗用 渔业用
主要产品
外衣、内衣、运动服装等 环保台布、窗帘、床上用品、盥洗用品等 强化纸、特殊环保用纸、包装袋、土工布等 防兽网、育苗袋、土壤补强材料、绳带等
50~60 180~200
-
溶于四氢呋喃、氯仿等 不溶于正庚烷
4~6
聚乳酸在所有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中熔点最高,结晶度大,透明度好,适合
用于制作纤维、薄膜及模压制品等。与标准的热塑性聚源自直接聚合合物相比,聚乳酸可发
生水解,最终生成无害
乳酸
丙交酯
的小分子水和二氧化碳, 而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
发酵
环化二聚
开环聚合
2 物理机械性能
聚乳酸纤维属于高强、中伸、低模型纤维。它具有足够的强度可以做一般 通用的纤维材料,实用性高;具有较低的模量,使得其纤维面料具有很好的加 工性能。聚乳酸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与涤纶接近,这使得其面料具 有高强力,延伸性好、手感柔软、悬垂性好、回弹性好以及较好卷曲性和卷曲 持久性的优点。聚乳酸纤维的吸湿率较低,与涤纶接近,但是它有较好的芯吸 性,故水润湿性、水扩散性好,具有良好的服用性。同时,它还具有良好的弹 性回复率,适宜的玻璃化温度使其具有良好的定型性能和抗皱性能。

pla纤维的生产工艺知识讲解

pla纤维的生产工艺知识讲解

p l a纤维的生产工艺1、PLA纤维的生产工艺、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能生产工艺:工艺 PLA切片→干燥→螺杆挤压→预过滤→纺丝箱→冷却上油→卷绕→热盘拉伸→DT纤维(1)切片干燥:像PET一样,PLA切片必须经过干燥处理后才能进行熔融纺丝。

PLA属聚酯类产品,由于其聚合物在活跃和潮湿的环境中会通过酯键断裂发生水解而产生降解,造成分子量大幅下降,从而严重影响成品纤维的品质,因此纺丝前要严格控制PLA聚合物的含水率。

PLA切片干燥后含水率与干切片特性粘度的控制尤为重要,因为含水率控制不当引起的分子量损失将给正常的熔融纺丝带来困难。

(2)熔融纺丝:由于具有高结晶性和高取向性,PLA纤维具有高耐热性和高强度,且无需特殊的设备和操作工艺,应用常规的加工工艺便可进行纺丝。

但 PLA纤维不同于芳香酯的PET,其熔点175℃(由差示扫描量热DSC法测定)与PET的260℃差距较大,且熔融纺丝成形较PET困难,主要表现在PLA的热敏性和熔体高粘度之间的矛盾。

要使PLA在纺丝成形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可纺性,必须达到一定的纺丝温度,但PLA物料在高温下,尤其是经受较长时间的相对高温时极易发生热降解,因此造成PLA熔融成形的温度范围极窄。

(3)纺丝组件:由于PLA熔体的表观剪切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下降,表现为切力变稀流动现象。

因为在剪切应力的作用下,大分子构象发生变化,长链分子偏离平衡构象而沿熔体流动取向,表现出预取向性,从而使体系解缠并使大分子链彼此分离,导致PLA熔体的表观剪切粘度下降。

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剪切来降低其表观粘度,进而解决PLA聚合物热敏性和熔体高粘度之间的矛盾,实现纺丝的顺利进行。

(4)速率和卷绕超喂: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PLA纤维有一定的取向度,同时希望拉伸应力和卷绕应力在纺丝过程中得到及时有效地消除,有效控制卷绕张力是关键。

另外,由于PLA纤维的玻璃化温度较低,易造成卷绕过程中应力松驰加剧,使纤维沿轴向发生一定尺寸的收缩。

浅谈聚乳酸纤维的性能及应用

浅谈聚乳酸纤维的性能及应用

浅谈聚乳酸纤维的性能及应用作者:王玉娟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23期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卡吉尔道(Cargill Dow)公司与日本钟纺纤维公司共同向世人推出了一种新型的环保型纤维----由玉米制成的聚乳酸纤维(PLA纤维)。

Cargill Dow公司生产的PLA纤维商品名为Natureworks,而钟纺公司则命名为LACTRON。

PLA纤维是由玉米发酵经过聚合,得到聚乳酸后,再经熔融纺丝生产的聚乳酸纤维。

PLA纤维的化学结构上属于脂肪族聚酯,具有线性的、螺旋型的大分子结构。

纤维完全不使用石油等化工原料,其废弃物在土壤和海水中的微生物作用下,可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地球环境。

由于该纤维的初始原料为淀粉,其再生之循环周期短,大约为一至二年,其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由植物光合作用减少在大气中的含量。

燃烧PLA纤维,几乎没有一氧化氮,属于完成自然循环型,具有生物降解性的纤维。

聚乳酸的自然循环系统如图1所示:因此,PLA纤维被誉为新一代环保型聚酯合成纤维。

一、聚乳酸纤维的性能聚乳酸纤维的化学结构如下图所示:聚乳酸PLA纤维侧面及横截面的显微镜照片如图2、图3:由图2、3可知,聚乳酸纤维的横截面呈非完整的圆形,表面平滑有光泽。

PLA纤维的性能具有合成纤维的特性,有高结晶性,好的透明性,高取向度,高强度,其性能与涤纶、锦纶纤维比较如表1。

由表l可知:聚乳酸纤维(PLA纤维)的体积密度(1.29)比涤纶(1.38)小,因此,聚乳酸纤维产品比较轻盈,属于轻质纤维,有真丝般的光泽;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涤纶接近,但其杨氏模量小(与锦纶相近),属于高强、中伸、低模型纤维,制成的织物强力高,延伸性好、手感柔软、回弹性好、悬垂性好;有较好的卷曲性和卷曲持久性;聚乳酸纤维回潮率为0.53%,与涤纶纤维相接近,具有芯吸效应,有很好的导湿透气性。

聚乳酸纤维在常温下有良好的耐气候性,其废气产品可在自然环境中分解,燃烧也没有毒气产生,对环境无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乳酸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一、概述
聚乳酸纤维是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合成纤维,它可从谷物中取得。

其制品废弃后在土壤或海水中经微生物作用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燃烧时,不会散发毒气,不会造成污染。

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纤维。


1.乳酸纤维的发展概况
聚乳酸纤维的研究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其发明报道可追溯到50年代,杜帮公司最早测定了聚乳酸酯的分子量,60年代以后,各国科技工作者对此作了广泛的研究,日本以玉米为原料开发了新型聚乳酸纤维,90年代后期,美国两家大公司联合开发了聚乳酸纤维,它们以玉米为原料,首先建设了生产能力很大的试验工厂,完善了现代化生产高分子聚乳酸的生产工艺,开创了聚乳酸酯的工业化发展阶段。

日本钟纺、仓敷公司、香港的福田实业公司、日本的东丽公司和台湾的远纺公司等先后开发研制了聚乳酸纤维。

2002年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与美国CDP公司合作,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工业化开发聚乳酸产品的化纤企业。

二、聚乳酸(P LA)纤维制备
<1> 乳酸的制取
合成聚乳酸的单体是乳酸,乳酸的生产可分为:
1发酵法是采用玉米、小麦、稻谷和木薯等含淀粉农作物为
原料,从原料中提取淀粉,经淀粉酶分解得到葡萄糖等单糖,再加入纯乳酸菌和碳酸钙进行发酵。

发酵液用石灰乳中和至微碱性,煮沸杀菌,冷却后过滤,用热水重结晶。

再加入50%的硫酸分解出乳酸和硫酸钙沉淀。

滤出硫酸钙,滤液在减压下蒸发浓缩,即得到工业用乳酸。

2.石油合成法
由于发酵法原料来源广泛,原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较高,大多数生产商采用此法进行生产。

<2> 聚乳酸树脂的制取
乳酸的聚合是PLA 生产的一项核心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对乳酸的聚合工艺作了不少研究,目前聚乳酸的制造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聚合,即在高真空和高温条件下用溶剂去除凝结水,将精制的乳酸直接聚合(缩合)成聚乳酸树脂,可以生产较低分子量的聚合体。

此方法工艺流程短,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但制得的PLA 平均分子量较小,强度低,不能用作塑料和纤维加工,用途不广,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直接聚合示例(见图1)
另一种是丙交酯开环聚合,即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去除水份,将乳酸环化制成中间产品二聚物丙交酯,在真空下蒸馏提纯后再进行开环聚合制得聚乳酸树脂。

此方法制得的分子量可高达二十几万,被CargillD ow和杜邦公司等大多数公司所采用,是目前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方法。

此方法虽然工艺流程长、成本较高,但可制得高分子量的PLA ,用途广泛。

开环聚合示例(见图2):
<3> 聚乳酸(P LA)纤维的制取
聚乳酸是一种热塑性树脂,纺丝加工性能良好,其纺丝成形可采用溶液纺丝法和熔融纺丝法两种方法来完成。

溶液纺丝主要采用干法-热拉伸工艺,纺丝原液的制备一般采用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甲苯作溶剂。

1982年,Pennings等人率先用溶液纺丝法制备出粘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105~5×105的聚乳酸。

工艺流程为:聚乳酸酯→纺丝液→过滤→计量→喷丝板出丝→溶剂蒸发→纤维成形→卷绕→拉伸→纤维成品。

由于溶液纺丝法的工艺较为复杂,使用溶剂有毒,溶剂回收难,纺丝环境恶劣,产品成本高,从而限制了其应用,故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熔融纺丝采用热拉伸二步法纺丝工艺,PLLA 是热塑性聚合物,比较适合熔融纺丝,目前各种用于生产涤纶现行熔融纺丝工艺(高速纺丝一步法,纺丝-拉伸二步法)都可采用。

同时由于熔融状态下PLLA 会很快被水分解,因此在熔融纺丝前必须严格地除去水分。

工艺流程为:聚乳酸酯→真空干燥→熔融挤压→过滤→计量→喷丝板出丝→冷却成形→PO Y 卷绕→热盘拉伸→上油→成品丝。

该方法污染小、成本低、便于自动化生产。

目前,熔融纺丝法生产工艺和设备正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采用熔融纺丝法目前已进入成熟阶段,已成为目前最主要的加工方法。

研究发现拉伸卷绕速度越高,初生纤维的结晶度、强度就越大,熔融温度不能太高,一般在200℃左右,最高纺速可达9000m /m in,可制得各种形态的纤维,如:单丝、复丝、长丝(扁平的,变形的)和短纤维等。

三,聚乳酸(P LA)纤维结构与性能
1.聚乳酸纤维的结构
聚聚乳酸纤维的化学结构并不复杂(图1),但由于乳酸分子中存在手性碳原子,有D型和L型之分,使丙交酯、聚乳酸(PLA)的种类因立体结构不同而有多种,如聚右旋乳酸(PDLA)、聚左旋乳酸(HLA)和聚外消旋乳酸(PDLLA)。

然而,
因为市售的乳酸主要为L一乳酸(左旋乳酸)和D,L一乳(外消旋乳酸),故通常大量被合成的聚乳酸为PLLA和PDLLA。

由于PDLLA 为无定形非晶态,而PLLA可以结晶,因此人们对聚乳酸纤维结
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PLLA。

PLLA的链构象、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

以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为手段,对稀溶液培养的PLLA晶体的晶胞结构参数进行测定,证明为正交体系,晶胞参数
a=1.078nm,
b=0.604nm
c=2.87nm
乳酸纤维横截面或纵面的形态如下图所示,其横截面为近似圆形且表面存在斑点,纵向存在无规律的斑点及不连续的条纹,这些无规律的斑点及不连续条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聚乳酸纤维存在着大量的非结晶部分,在水、细菌、氧气的存在下,可以进行较快的分解而形成。

四、聚乳酸纤维的性能
1.物理性能
聚乳酸纤维与聚酯纤维、锦纶的物理性能比较:
1,聚乳酸纤维的密度介于聚酯纤维和锦纶之间,比毛、丝等密度小说明聚乳酸纤维具有较好的膨松性制成的服装比较轻盈
2,聚乳酸纤维的强度较高,达到3.0-4.5cN/dtex,接近聚酯
纤维
3,聚酯纤维的断裂伸长率30%-50%,远高于聚酯纤维和锦纶,会给后道织造工序带来相当的难度
4,纤维模量小(与锦纶相近)
聚乳酸纤维和常用纤维弹性回复率比较
由表可以看出,聚乳酸纤维在小变形时弹性回复率比锦纶还要好,即使变形在10%以上,纤维的弹性回复率也比锦纶以外的其他纤维高很多。

2.生物降解性能
2.1 降解的根本原因:聚合物上酯键的水解。

2.2影响水解的速率因素:
A聚合物的化学结构
B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
C聚合物的形态结构
D外部水解环境(微生物种类、温度、湿度、PH值)但是,在正常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聚乳酸纤维及其制品时及其稳定的
3.吸湿快干和保暖性能
聚乳酸纤维的回潮率在0.4%-0.6%,比大多天然和合成纤维都
低,吸湿性低,疏水性能较好。

但纤维具有独特的芯吸作用,织物具有良好的导吸快干功能。

4.可燃性
由下表数据分析知:
4.1聚乳酸纤维燃烧不释放有害气体,燃烧热小
4.2聚乳酸纤维限氧指数最高,且已接近与国家标准对阻燃纤维的极限氧指数28%-30%
5.染色性
聚乳酸纤维与涤纶都含有聚酯成分,其染色性能类似,分散染料对聚乳酸纤维着色。

但聚乳酸纤维的形态和超分子结构与涤纶有所不同,故染色性能和染色工艺与涤纶有一定的差异。

五,聚乳酸纤维的优点
(1)原料来源广泛,玉米、甜菜、甘薯都可获得乳酸。

与其它植物相比玉米较容易种植和生长,且产量高。

(2)制品废弃后在土壤或海水中经微生物作用降解的产物为乳酸、二氧化碳和水(有研究表明聚乳酸制品若不使用丢弃1 20天后即开始溶解),不污染环境。

(3)限氧指数较高(L01 24—29),阻燃性好。

燃烧时不会散发毒气。

(4)有较好的亲水性、毛细管效应和水的扩散性,可散汗除菌。

(5)手感柔软且具有丝光泽,透明度高,强度和弹
性均比棉麻好
(6)易染色,染色效果好,且可用分散染料染色。

(7)制成的纺织品可烫易洗,但切忌用高温(<120℃ )洗烫。

聚乳酸纤维在力学l生、生物相容性、废弃可回收性等多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性能特征。

六,聚乳酸纤维的缺点
(1)原料来源于农作物,大量占用会影响粮食供应,造成食品价格上涨。

(2)聚乳酸短纤维易水解,造成纺丝困难。

(3)熔点低(175℃左右),耐光性差。

(4)耐磨性差,使用寿命短,较适合于用即弃产品,成本高。

聚乳酸纤维的缺点是暂时的,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这些缺点也会得到改善,从而满足人们的需要。

七,参考资料:
1,《聚乳酸纤维的结构性能和应用前景》刘丽李红霞(天津工业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
2,《聚乳酸纤维的加工和结构性能分析》徐超武(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轻纺系苏州215008)
3,《绿色合成纤维——聚乳酸纤维》汪朝阳赵耀明李维贤(1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广州 510640;2华南农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广州 510642,
4,《新型纺织材料及应用》中国纺织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