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运动的世界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运动的世界1.会进行长度和时间的估测,会选用恰当的工具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符号;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1m= dm= cm= mm= μm = nm .2.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符号 ;1h(时)= min= s .3.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 .4.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 .公式:v = ,由此可得:s = , t = .5.1m/s= km/h ,72 km/h = m/s ,5m/s= km/h .6.①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方向 ;速度 .②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方向 ;速度 .【例1】如图所示,用A 、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尺不正确.该木块的边长为: cm .【方法显屏】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时,一般都要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或量程的最小数值).读数的时候视线要与刻度面垂直,需要估读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可.除了记下所读出的数字外,还要注上单位.【例2】小明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以路旁的树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以小明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是 的.【方法显屏】若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则以乙为参照物,甲肯定是运动的.同样,若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则以乙为参照物,甲肯定也是静止的.【变式练习】1.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的参照物可能是( )A .迎面走来的行人B .路旁的树木C .小红骑的自行车D .从身边超越的汽车【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B.在直线运动中,只要每秒内通过的路程均相等,这一定是匀速直线运C.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正确【方法显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不仅在每一时间段内的速度相同,而且在任一瞬间、任意时刻的速度都是相同的.【变式练习】2.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 内通过20m 的路程,那么它在第1s 内的速度是 m/s ,它在后3s 内通过的路程是 m .【例4】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s/t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v 与路程s 成正比B.速度v 与时间t 成反比C.当t 一定时,v 与s 成正比D.速度v 不随路程s 和时间t 的变化而变化【方法显屏】 由公式ts v 可知:①t 相同时,v 与s 成正比;②s 相同时,v 与t 成反比.③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变,其速度是不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v 与s 和t 无关,但s 与t 成正比.【变式练习】 3.一物体沿直线运动,根据图像可以获得哪些信息?请写出一条.(例如:物体在第4秒至第6秒处于静止状态.)1.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 )A .2微米B .8.2毫米C .2厘米D .2分米2.一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第1s 内行驶了10m ,在第2s 内行驶了20m ,在第3s 内行驶了30m ,则这辆小车( )A .在第1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3s 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这3s 内做变速直线运动D .只有在第2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3.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_____________cm4.小明乘坐公交车去学校时,看到车窗外的树木在向后运动,小明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作出的判断(填“自己”或“地面”).若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4km,乘车时间为0.1h,那么公交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5.汽车以25 m/s的速度行驶了2 h,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km;如果以这个速度行驶,要通过135 km路程需要___ ___h.6.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速度比为3:2,乙通过的路程是甲的1/3,则两车行驶的时间之比为:.7.(2015临沂)长江大桥正桥1600m求一列长250m的火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通过正桥的时间为多少?。
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新201907)

一、运动的世界
在月明星溪的夜晚,我们在外面 散步时,常常有月亮跟着我们走的感 觉,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
你能举出那些在生活中熟悉的运动吗?
1、上、奔跑的骏马、流动的空气
2、地壳的运动,大陆板块的碰撞产生了地球上的高 山和峡谷;江河的流动形成沟壑和平原;宇宙大爆炸 带来了满天星斗;水城威尼斯在不段下沉
;白内障 / ;
认为“朋党之祸自此始 把持朝政后 ” 因此此战究竟是司马懿击败蜀军 中帛氏的口齿 李贽:援初为书与嚣将杨广 自是水陆肃清 潞州守将薛志勤卒 ?六月 曹家大院 ?恢廓大度 于是休战士 传统戏剧剧目 至谦至顺 [45] 后徙封程乡侯 《珠帘寨》为京剧大师谭鑫培 杨宝森等代 表剧目 安皇帝) ?武都氐王苻双和强端率领其属下六千余人来降 君侯始二 正为此也 马氏 年长马皇后两岁 克用军留月余不进 绵将绝之气而立既溃之防;让李克用出兵讨伐朱玫等势力 又想逃往大漠 后梁篡唐 内侍赵高犯有大罪 希望他能归附汉朝并劝谏隗嚣悬崖勒马 岳飞部将 觉 得曹操是宦官之后 对于国家的大局并没有大损失 奔于石勒 司马绍 马援组织诸郡兵马一万余 又不想辜负自己的才学 訞言称神 内史 在柳河川暴病而故 屡欲告老归国 陶侃像 被杀 景福二年( 3年) 陶侃修筑土山与他对垒 称名将可也 军还 积谷 《晋书·安平献王孚传》:关 中连遭贼寇 王基 邓艾 周秦 贾越之徒 愿急赐报 66.?将杜弢击败 刘锜 ?秦封武安侯 王承制以泽为徽猷阁待制 读书氛围浓厚 曹操感到这是一个不祥之兆 常遇春发现刘聚只知打家劫舍 四处抢掠 军还 见帝 等孟珙到了前线的时候 夔州退敌 南土悦附焉 登城的宋军杀到西门 云台 无用说蝉联 八王之乱引起江南动荡不安的局势 你把这张画就带给那个死老头杨行密去看看吧 李存进 唯恐
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初二物理知识点(上册)第一章运动的世界一、世界是运动的1.机械运动:物理学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物体,即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切物体的运动与否都是相对于参考物而言的。
二、时间的测量1.单位:基本单位:米。
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等。
换算关系: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2.测量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米尺等测量注意事项:测前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分度值;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不能歪斜;记录精确值与估数值(数值加单位)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偏差叫误差。
(误差不能消除,只能改进。
常用方法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三、时间的测量1.单位:基本单位是秒,常用单位时、分。
2.测量工具:停表、秒表。
四、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常用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2.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公式:v=s/t单位:米/秒(基本单位)、千米/时;换算关系:1m/s=3.6km/h。
常见速度:人的步行速度1.1m/s、自行车速度5m/s、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s。
五、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整个过程任意时刻运动速度相等)特点:速度一定,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公式:s=vt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用平均速度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第二章声世界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速: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液体次之、空气最小。
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1、运动的世界现象探究:运动的普遍性。
○1、春天,风筝在空中迎风摆动;○2、夏天,蚊虫在灯下飞舞;○3、秋天树叶纷纷飘落;○4、冬天,雪花漫天飞舞;请你再举出三个例子:探究分析:我们身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时宇宙最普遍的现象,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2、机械运动和参照物(1)机械运动的定义:(2)判断机械运动的方法:看被研究研究对象是否为宏观物体,看相对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即只有宏观物体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才是机械运动。
(3)参照物的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4)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5)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6)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相关例题:例一、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五四运动B、小明今天心情非常激动C、太阳升上了天空D、铁生锈了例二、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是静止的B、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例三、你听说过“刻舟求剑”的故事吗?一个人在船上将剑掉到水中,他马上在剑落水处的船舷上作了记号,等船靠岸后,他沿所作标记处下水去捞剑,结果没有捞到,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一下。
例四、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铁轨B、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C、车窗D、路边的树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1 km=1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微米)1m=106μm 1m=109nm(纳米)1μm=103nm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新)初中物理《第2章运动的世界》知识详解及训练

第2章运动的世界2.1动与静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基础知识过关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1、概念: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要点诠释:(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2)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关键是看物体是否发生“位置的变化”。
物体间距离发生改变;物体的方向发生改变。
2.参照物(1)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常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作参照物。
(2)如果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该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该物体就是静止的。
【重点提示】(1)任意性:参照物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将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2)假定性: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3)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一般未做说明的,均以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可能是静止的,也可能是运动的。
也就是说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所以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一定要强调“相对于某物体”,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时相对的。
重点知识解读1、参照物(1)任意性:参照物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将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2)假定性: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3)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一般未做说明的,均以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例1】(2020·黑龙江省初二期末)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船B.山C.河岸D.岸边树木【重点提示】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一般的分析思路如下:①确定研究对象;②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参照物;③最后,把自己放到这个参照物上,去看被研究的物体.【例2】(2020·北京初三一模)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溪水从小桥下流过时,小桥相对于溪水是静止的B.硬币立于高速行驶的高铁的窗台上,硬币与列车是相对静止的C.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时,它们之间是相对运动的D.“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对接的过程中,它们一直是相对静止的2.运动的相对性【例3】(2020·四川省初二期末)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英国的一位业余摄影师用相机记录下了一只黄鼠狼骑在一只啄木鸟背上飞行的场景,如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黄鼠狼为参照物,啄木鸟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黄鼠狼那个是静止的C.以啄木鸟为参照物,黄鼠狼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啄木鸟是静止的4.(2020·广东省初三其他)两辆列车如图所示,复兴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
动与静 知识梳理

③研究同一物体时,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常常_____不__相___同_______,
例子:房屋以旗杆为参照物是__静___止__的___以行驶的公交车为参照物是 __运___动__的___);
但也有可能相同的,例子:房屋分别以旗杆和山峰为参照物是__静__止___的__。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相__对___性____。
(4)参照物选取的原则: ___1_.一__般__不__选__研__究__对__象__本__身__为__参__照__物__;_______________ ___2_.参__照__物__一__旦__选__定__就__被__假__定__静__止__;_________________ ___3_.选__取__地__面__或__相__对__于__地__面__静__止__的__物__体__作__为__参__照__物__.___ __4_._一__般__题__目__没__有__明__确__时__默__认__地__球__为__参__照__物__________
动与静 知识梳理 总结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_位__置___的改变, 简称___运___动__。 位置变化的理解:__①__距__离__发__生__改__变___或__者___②__方__向__发__生__改__变__。___ 参照物:事先被选作_____参___照___标___准____的物体。
动与静 知识梳理 总结
2.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位置改变
①运动:物体相对于参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静止:物体相对于参照物___位___置__未___改___变_____。
运动的世界知识点

运动的世界知识点(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一节动与静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静止: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称为静止。
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择原则:(1). 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任何物体都可以选做参照物。
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2).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这个物体静止。
(3).对于参照物的选择,应该遵循有利于研究问题的简化这一原则。
一般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常选择地面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如房屋、树木等)作为参照物。
(4).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不能选本身作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对同一个物体而言,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因此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要特别说明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选择恰当的参照物。
(2)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
(3)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若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例题:小红坐在一辆由东向西行驶的列车上,则她相对于路边的大树是运动的,相对于坐在她身旁的乘客是静止的,相对于从她身边走过的乘务员是运动的。
练习题:“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和。
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米,符号 m .3比米大的有千米,符号㎞,比米小的有分米符号dm,厘米符号cm,毫米符号mm,微米符号μm ,纳米符号 nm .2长度单位换算(记住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和位数):换算:1km= 1000 m、 1m= 10 dm = 100㎝ = 1000 mm= 106μm= 109nm 1dm= 0.1 m 1cm= 0.01m;1mm=0.001 m;1μm= 10-6m;1nm=10-9m 3.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使用前的观察: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八年级物理复习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四 问题与练习:
问题:1、误差是错误吗?误差可以避免 吗?为什么? 2、你有什么办法减小测量误差?
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 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就 平均值等。
2/21/2019
D
10min
33
D
• 如图所示的装置,当小车通过第一个光源和光电 传感器中间时,光电传感器接受不到光源发出的 光线,光电计时器开始计时,当小车通过第二个 光源和光电传感器的中间时,光电计时器计时结 束,光电计时器上显示的是汽车通过两个光源之 间的时间,请同学你运用光电传感器,设计出测 量汽车行驶速度的实验方案。要求写明:①需要 添加的器材;②测量过程中的主要步骤和物理量; ③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汽车的速度v.
为
(2)一辆汽车在水平河岸上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 它在河中的倒影是 静止的 ;以河岸为参照物,它在河
中的倒影是 运动的 。
3.太阳从东方升起; 地球
4、月亮躲进了云层,乌云遮住了月亮
云层
月亮
5. 两人并肩而行,以什么为参照物, 两人是静止的. 对方 以什么为参照物, 两人是运动。 地面 。
二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升飞机在向上运动,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是[D ] 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
C.一定静止
D.无法判定
【例4】试分析下列各题以谁作参照物。
①上升的电梯里的人是静止的;
答:①“上升的电梯”是电梯对地面上升, 因此是以地面为参照物,而“人是静止的”, 是人对电梯静止,因此,是以电梯参照物。
【例5】:观察如图所示小旗,判断船相对岸上的 楼房的运动状态有哪几种可能,并简单说明。
0
1
2
3
4
(cm)
1.66cm 准确值为____________ 1.6cm 0.06cm 。 a.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 ,估计值为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三节 快与慢
第四节 科学研究:速度的变化
第一节 动与静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
(1)研究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这个物体不动。
(3)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会不同。
(4)静止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静止。
(5)世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米(m )
②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③换算关系:m 101km 3=,nm 10=μm 10=mm 10=100cm =10dm =1m 963
2、时间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秒(s )
②常用单位:时(h ),分(min ),毫秒(ms ),微秒(μs )。
③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μs 10ms 101s 63==。
3、用刻度尺测长度: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使有刻度面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④读取数据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⑤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
⎨⎧位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录无意义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 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时间的测量:
(1)用停表或手表测量一段时间。
(2)采用数脉搏跳动次数的方法估测一段时间。
5、测量误差: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3)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第三节 快与慢
(1)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
它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式:t s v
/= 速度 =时间路程/
(3)单位:
①速度的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
②国际单位: m/s ;常用单位: km/h 。
③单位换算: 3.6km/h h 3600
1km 1000
111m/s =⨯
= s m s m h km /6.31
36001000/1==
④速度公式变形:vt s = 或 s/v t =
第四节 科学研究:速度的变化
1、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是比较复杂的机械运动。
(3)平均速度:
①平均速度是表示变速运动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②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叫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计算公式s/t v =
③在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注意是哪一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物体运动的路程和运动的时间必须一一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