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月经的临床表现】
(一)月经
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 落及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二)初潮 (三)月经周期
【月经的临床表现】
(四)月经持续时间及出血量
✓3~7d,30~50ml
(五)月经血的特征
✓不凝血
(六)月经期的症状
✓通常无特殊不适
【月经周期的调节】
下丘脑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圆韧带 阔韧带 主韧带 子宫骶韧带
前倾 中央
前倾
【内生殖器】
(三)输卵管
间质部 峡部 壶腹部 伞部
(四)卵巢
【骨盆】
(一)骨盆的组成
骨骼:2块髋骨+1块骶骨+1块尾骨
【骨盆】
(二)骨盆的分界
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的连线 为界,分为假骨盆和真骨盆。
【骨盆】
(三)骨盆的平面
入口平面 中骨盆平面 出口平面
孕激素 松弛 分泌 闭合,黏液分泌减少、变稠 抑制收缩 细胞脱落 腺泡发育
负反馈 减少 体温升高
【 生 殖 器 官 的 周 期 性 变 化 】
(一)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1. 促卵泡素的变化(FSH)
排卵前24h ;持续24h;月经前
2. 促黄体生成素的变化(LH)
排卵前24h ;月经前
(一)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四)骨盆轴
【骨盆底】
外层
【骨盆底】
中层
【骨盆底】
内层
【邻近器官】
(一)尿道 (二)膀胱 (三)输尿管 (四)直肠 (五)阑尾
二、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1. 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 2. 儿童期(childhood) 3. 青春期(adolescence or puberty) 4. 性成熟期(sexual maturity) 5. 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 6. 老年期(senility)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学和生理学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学和生理学一、引言女性生殖系统是人体中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系统,不仅参与到繁衍后代的过程中,还与女性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对于保护女性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学1. 外部生殖器外阴由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及阴道口组成。
大阴唇覆盖着粘膜和皮肤,起到保护和固定的作用。
小阴唇在两侧附着在大阴唇上方并汇合于前端形成包皮嵌入至阴蒂上,其间隔为尿道口。
男女之间最明显外部结构差异即为男充血带(泌尿道冠)和女充血带.阴蒂位于恶骨联片内,在丁字窝内处无看见裸露。
2. 内部生殖器(1)子宫:子宫分为宫体和宫颈两部分。
宫颈位于子宫下端,通过它与阴道相连。
宫颈上覆盖有柱状上皮,分泌黏液以帮助精子的通过。
(2)输卵管:输卵管是连接子宫与卵巢的通道。
卵子在输卵管内受精后前往子宫腔着床发育。
(3)卵巢: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每个卵巢含有成熟排卵能力的卵泡。
此外,卵巢还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对女性整体健康起到关键作用。
三、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学1. 周经周期周经周期指从月经第一天开始算起,直至下一个月经来潮的时间段。
正常情况下,一个周经周期为28天左右,但每个女性的情况略有不同。
周经周期中包括了排卵期、建议备孕期等阶段。
正常月经流量应为40ml以下。
2. 卵泡发育和排出在每个周经周期中,一颗或多颗静止状态下的原始初级小泡开始发育成长,并随后转变为成熟具备受精能力的 Graaf 泡。
在排卵期,该 Graaf 泡破裂,将成熟卵子释放到输卵管从而与精子结合受精。
如果没有受精,则卵子会在少数小时或几天内被身体吸收。
3.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在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也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当卵巢分泌的雌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子宫内膜开始增厚,并向胸腔内长出许多绒毛样突起,为着床做准备。
如果没有受精发生,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子宫内膜剥离并通过阴道排出形成月经。
4. 子宫收缩和产后恢复经期时,子宫壁收缩使剥落的内膜更容易排除。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血管、淋巴及神经]
1、血管:卵巢A、子宫A、 阴道A、阴部内A 2、淋巴: 3、神经 外生殖器——阴部神经 (Ⅱ Ⅲ Ⅳ骶神经分支) 内生殖器——交感副交感 神经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骨盆]
1、组成:骶骨、尾骨、髋骨 (髂骨、坐骨、耻骨) 2、关节: 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骶尾关节 3、韧带:骶结节、骶棘韧带
子宫底
2)结构: 子宫角
子宫体 —宫腔 —子宫峡部:1cm 子宫颈 —宫颈管
7-10cm
—子宫峡部:1cm
7-10cm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3、组织结构 宫体:由三层组织构成
1)粘膜层(内膜层): 2/3功能层:周期性剥脱;妊娠时为胚泡植入和孕育胎儿的部位 1/3基底层:无周期性剥脱,增生和修复功能层 2)肌层:0.8cm,外纵、内环、中交织 3)浆膜层:脏腹膜 膀胱子宫陷凹 直肠子宫陷凹 (道格拉斯陷凹)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 浙江省新华医院 吕晓军
8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课堂目标
1.掌握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解剖及临床意义。
2.熟悉女性骨盆的形态和结构,掌握与分娩有关的
解剖特点。
3.了解盆腔血管、淋巴及神经的分布及邻近器官的 解剖意义。(自学) 4.了解女性骨盆底的解剖。 5.名词解释:会阴、子宫峡部、髂耻线
下节课提问:
1.一位右下腹痛的25岁女性,你如何问 诊?检查哪些内容 2、怎么样才能正常怀孕
[邻近器官]
1、尿道 2、膀胱 3、输尿管 4、直肠 5、阑尾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尿道 为一肌性管道,始于膀胱三角尖端,穿过泌尿生殖膈,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一、外生殖器(一)范围女性外生殖器是女性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包括耻骨联合至会阴及两股内侧之间的组织。
(二)组成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
1.阴阜即耻骨联合前面隆起的脂肪垫。
青春期该部皮肤开始生长阴毛,分布呈尖端向下的三角形。
2.大阴唇双股内侧一对隆起的皮肤皱襞,起自阴阜,止于会阴。
大阴唇外侧面与皮肤相同,皮层内有皮脂腺和汗腺,青春期长出阴毛;内侧面皮肤湿润似黏膜。
大阴唇有很厚的皮下脂肪层,内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当局部损伤时,易发生出血,可形成大阴唇血肿。
未婚妇女的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盖阴道口及尿道口;经产妇的大阴唇因受分娩影响向两侧分开;绝经后妇女的大阴唇呈萎缩状,阴毛也稀少。
3.小阴唇为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皱襞。
表面湿润,色褐、无毛,富有神经末梢,故极敏感。
两侧小阴唇前端相互融合,再分为两叶包绕阴蒂,前叶形成阴蒂包皮,后端与大阴唇的后端汇合,形成阴唇系带。
4.阴蒂位于小阴唇顶端的联合处,类似男性的阴茎海绵体组织,有勃起性。
可分头、体和脚三部分。
阴蒂头富含神经末梢,极为敏感。
5.阴道前庭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
此区域的前方有尿道外口,后方有阴道开口。
在此区域内有以下各部:(1)前庭球:又称球海绵体,由具勃起性的组织构成,表面为球海绵体肌覆盖。
(2)前庭大腺:又称巴氏腺,位于大阴唇后部,黄豆大小,左右各一,开口于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
性兴奋时分泌黄白色黏液润滑阴道。
正常情况检查时不能触及此腺。
遇感染致腺管口闭塞,可形成脓肿或囊肿。
(3)尿道口 :位于阴蒂头的下方及前庭的前部,女性尿道后壁有一对尿道旁腺,其分泌物有润滑尿道口的作用,但此腺常为病原体潜伏之处。
(4)阴道口及处女膜:阴道口位于尿道口的下方,前庭的后部。
阴道口覆盖一层薄黏膜,称为处女膜。
膜中央有一孔,孔的形状、大小及膜的厚薄因人而异。
处女膜多在初次性交时破裂,受分娩影响而进一步破损,经阴道分娩后仅留有处女膜痕。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04
阴道:连接子宫和外生殖器的管道,负责排出月经和分娩
2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生殖激素分泌
01
雌激素: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维持女性特征
03
雄激素: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维持女性特征
02
孕激素:维持妊娠,促进胎儿发育
04
促性腺激素:调节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维持女性特征
05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01
物理治疗:使用激光、微波等物理方法进行治疗
0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疾病,如肿瘤、畸形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02
4
女性生殖系统保健
健康生活方式
01
均衡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02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03
适量运动:进行适当的运动,如瑜伽、慢跑等
生殖周期
女性生殖周期分为月经周期、排卵周期和妊娠周期
排卵周期:指女性卵巢周期性排卵的过程,通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
妊娠周期:指女性受精卵着床、发育和分娩的过程,通常持续40周左右
月经周期:指女性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和修复的过程,通常持续28天左右
生殖功能
卵巢:产生卵子,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子,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05
乳腺:分泌乳汁,哺乳婴儿
06
生殖器官功能
卵巢:产生卵子,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01
输卵管:输送卵子,受精场所
02
子宫:孕育胎儿,产生月经
03
阴道:性交通道,分娩通道
04
生殖器官发育
01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共45张PPT)

神 经: 外阴部为阴部N(运动和感觉N)
内生殖器由交感和副交感支配。
五、★骨盆
作用:
骨骼:骶骨、尾骨、两块髋骨 关节: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骶尾关节 韧带: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 标记:骶岬、坐骨棘、坐骨结节、耻骨弓 分界:耻骨联合上缘、骶岬上缘、髂耻缘连线 类型:女性、男性、类人猿、扁平型 女性骨骼特点:宽、浅、结构薄而平滑、利于胎儿娩出
素的敏感性;宫口松弛,粘液增加 输卵管:增加上皮C活动,利于受精卵运行 阴道上皮 :促进阴道上皮增生和角化
乳 房:使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 促进水钠潴留
促进骨钙沉积
★孕激素生理作用
子宫:使子宫肌松弛,降低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利于受精卵生长发育;使内膜转为分泌期
输卵管:抑制其收缩 阴道上皮 :促进阴道上皮C脱落 乳房:使乳腺腺泡发育 促进水钠排泄
骨盆的平面 入口平面
中骨盆平面 出口平面
骨盆轴
六、 骨盆底
由耻骨联合下缘、尾骨尖、耻骨降支、坐骨升支
及坐骨结节围成 坐骨结节连线分前后三角:尿生殖和肛门三角区
盆底组织 外层: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 肌、 肛门外括约肌,肌腱会合成中心腱
中层:即泌尿生殖膈。上、下筋膜、 会阴深横肌、
下丘脑
GnRH ↓
垂体
↙ ↘↘
FSH LH
↘↙ 卵巢↘
↙ ↓↘
卵泡 排卵 黄体
↓ 雌激素
↓ 雌、孕激素
三、月经的周期性变化
(一)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 FSH:排卵前24h左右低峰,24h左右直降
❖ LH:排卵前24h陡峰, 24h左右骤降
❖ 雌激素:排卵前高峰,排后7-8天第二峰
02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功能:产生卵子和性激素。
发育卵泡 原始卵泡 生发上皮 皮质层
成熟卵泡 白体 髓质层 成熟黄体 排卵
卵巢组织结构
骨盆(pelvis)
骨盆的骨骼组成
髋骨(由髂骨、坐骨、耻骨联合) 骶骨:由5~6块骶椎组成 尾骨:由4~5块尾椎组成
1.骶骨
2.1髂骨
女性一生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
1. 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出生4周内.
特点:乳房肿大或有乳样分泌物、阴道少量分泌物,在
短期内自然消失。
2. 幼儿期(childhood):出生4周到12岁左右. 特点:10岁以前,生殖器官仍为幼稚型
10岁以后,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女性特征开始出现
3. 青春期(adolescence):10—19岁
子宫骶骨韧带
间接维持子宫 前倾位置
子宫功能
是精子到达输卵管的通道; 受孕后,是受精卵着床、发育、成长的场所;
分娩时,子宫收缩排出胎儿及附属物;
非妊娠时,产生并排出月经。
输卵管(fallopian tube)
位置:内侧与子宫角相连,外端游离,全长约8~14cm; 形状:输卵管是一对细长弯曲的管,形状如喇叭;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
外生殖器
内生殖器
相关组织与邻近器官
外生殖器解剖
外生殖器:指从耻骨
1 4 5 2
联合上缘及两股内侧至 会阴之间的组织。
缓冲压力保护骨盆
3
靠近两股内侧,起于阴阜,止于会 阴;内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
经;
外生殖器
阴道前庭:两侧小阴唇之间 的菱形区; 前庭球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妇产科护理学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1)第二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4)第三章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8)第四章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10)第五章新生儿护理 (12)第六章病理妊娠妇女的护理 (14)第七章妊娠合并症孕产妇的护理 (20)第八章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22)第九章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24)第十章异常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26)第十一章妇科护理病史特点及检查的配合 (29)第十二章女性生殖器炎症病人的护理 (31)第十三章女性生殖器肿瘤病人的护理 (34)第十四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病人的护理 (36)第十五章月经失调病人的护理 (38)第十六章妇科其他疾病的护理 (40)第十七章妇产科手术前后的护理 (43)第十九章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 (44)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一、外生殖器解剖:范围:是指耻骨联合上缘及双股内侧至会阴之间的组织。
组成: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口、阴道口及处女膜)二、内生殖器: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一)阴道:为性交的器官及经血排出、胎儿娩出的通道。
(二)子宫功能:形成月经,精子的通道,孕育胎儿的场所,娩出胎儿。
解剖特点:子宫体(子宫底、子宫角)子宫峡部子宫颈组织特点:子宫内膜(功能层、基底层)、子宫肌层、子宫浆膜层子宫韧带:圆韧带、主韧带、阔韧带、骶韧带(三)输卵管:受精的部位,输送孕卵。
分部:间质部、峡部、壶腹部、伞部。
(四)卵巢:产生卵子及分泌激素。
三、女性生殖器的邻近器官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五、骨盆1、组成:骨骼:髋骨(髂骨、坐骨、耻骨)骶骨、尾骨关节:骶髂关节、骶尾关节、耻骨联合韧带: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2、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
3、骨盆的平面及径线入口平面:即真、假骨盆的分界线。
前后径:11cm斜径:12cm横径:13cm中骨盆平面:为骨盆的最小平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1.患者,女性,28岁,平素月经规则,月经周期为36天,其排卵肘间大约在月经周期的
A.第10天
B.第14天
C.第18天
D.第22天
E.第28天
正确答案:D
排卵时间一般为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两侧卵巢交替排卵,或一侧卵巢持续排卵。
此题,该患者月经周期36天,则倒数14天为排卵期,即第22天。
2.排卵的时间一般在
A.月经周期的第7天左右
B.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
C.月经过后14天左右
D.月经来临前7天左右
E.月经来临前14天左右
正确答案:E
女性的排卵日期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l4天左右。
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算起,倒数14 天或减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加在一起称为排卵期。
3.子宫的解剖结构正确的是
A.位于盆腔下方
B.宫颈外口呈圆形
C.宫腔容量为2ml
D.位于膀胱与直肠之间
E.子宫峡部非孕状态下长约3cm
正确答案:D
子宫位于骨盆腔中央,膀胱与直肠之间,成年女性子宫腔容量约5ml。
子宫峡在非孕期长约1cm,妊娠末期可达7~10cm,形成子宫下段。
未产妇的子宫颈外口呈圆形;已产妇的子宫颈外口受分娩的影响形成大小不等的横裂。
4.患者,女性,35岁,婚后5年不孕,为其做卵巢功能检查,连续3个月每日清晨测得基础体温成一规则水平线,说明其卵巢
A.有排卵
B.无排卵
C.黄体萎缩不全
D.卵巢发育不良
E.黄体功能不全
正确答案:B
基础体温测量呈单相型提示卵巢无排卵,是不孕的原因。
5.患者,女性,33岁。
既往体健,月经正常。
2年前生育1胎。
近半年经常转换工作地方,工作十分繁忙,现在“闭经”。
闭经最可能的原因为
A.子宫性
B.卵巢性
C.垂体性
D.下丘脑性
E.其他因素
正确答案:D
有生育史排除原发性闭经,考虑为继发性,该患者有工作压力大、紧张等应激反应,可能是下丘脑性闭经。
6.女,25岁,已婚,月经规律,月经周期第28天取子宫内膜检查所见:腺体缩小,内膜水肿消失,螺旋小动脉痉挛性收缩,有坏死、破裂,内膜下血肿。
该内膜为
A.月经后期
B.增生期
C.分泌早期
D.分泌期
E.月经前期
正确答案:E
根据子宫内膜组织学变化将月经期分为增殖期、分泌期、月经期3个阶段。
(1)增殖期,月经周期第5~14天,与卵巢周期中的卵泡期成熟阶段相对应。
在雌激素作用下,内膜表面上、腺体、间质、血管均呈增殖性变化,子宫内膜增厚。
(2)分泌期,月经周期第15~28天,与卵巢周期中的黄体期相对应。
黄体分泌的孕激素、雌激素使增殖内膜继续增厚,腺体更增长弯曲,出现分泌现象;血管迅速增加,更加弯曲;间质疏松并水肿。
整个分泌期分为分泌早期、分泌中期及分泌晚期。
(3)月经期,月经周期第1~4天,为子宫内膜海绵状功能层从基底层崩解脱落期,这是孕酮和雌激素撤退的结果。
经前24小时,内膜螺旋动脉节律性收缩及舒张,继而出现逐渐加强的血管痉挛性收缩,导致远端血管及组织缺血坏死、剥脱、脱落的内膜碎片及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即为月经来潮。
7.13岁女生,因月经初潮来门诊咨询。
该女生自述对月经初潮来临很紧张,害怕身体出现疾病,近期情绪难控制,心神不定,烦躁不安,常与他人争吵。
护士针对其进行保健指导,以下不正确的是
A.告知其月经是女性的正常生理现象
B.嘱其月经期以卧床休息为主
C.讲授有关青春期生理知识、性教育
D.鼓励其多与他人交流,多参加文娱活动
E.月经期注意保暖,最好不游泳
正确答案:B
月经期保健指导以卧床休息为主是错误的。
8.患者,女性,25岁,月经周期为30天,其末次月经是2012年4月18日,其排卵日期大约在5月
A.2日
B.4日
C.6日
D.8日
E.10日
正确答案:B
排卵日为下一次月经来潮前14天,故为月经期第30-14=16,4月为小月,所以应该是5月4日。
9.骨盆的组成包括
A.骶骨、尾骨及髋骨
B.骶骨和尾骨
C.髂骨、坐骨及耻骨
D.髂骨、骶骨和尾骨
E.耻骨、髂骨和尾骨
正确答案:A
骨盆是由骶骨、尾嚣和两块髋骨(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融合而成)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