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1

合集下载

被子植物(1)

被子植物(1)

2、配子体极度简化,成熟的雌配子体在许多种 类中仅有7细胞8核的胚囊,没有颈卵器;成熟的雄 配子体为具有3细胞的花粉粒。 3、生殖器官出现了真正的花的结构,其胚珠包 括在子房内,使下一代的幼小植物体有了更好的保 护结构。 4、具有雌蕊。子房受精形成了果实,对下一代 起保护和传播的作用。 5、双受精作用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除了胚是 通过卵细胞受精作用形成的产物外,胚乳也是受精 后的产物。胚乳使胚在发育过程中更具有生命力和 适应环境的能力。
产我国陕西、湖北及西南地区。
二、金缕梅目Hamameliales (一)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 1、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绿化观赏树种,果入药,名为路路通。
枫香
2、蜡瓣花Corylopsis sinensis Hemsl. 绿化观赏树种。
蜡瓣花
3、金缕梅 Hamamelis mollis Oliver 花瓣4,黄色条形。
大麻
古柯
古柯科,以枝叶为原料,提取可卡因
金缕梅亚纲
Hamamelidae
金缕梅亚纲各目之间的演化关系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among the Orders between the subclass Hamamelidae
杜仲目 Eucommiales
荨麻目 Urticales
木兰科
雄 蕊
雌 蕊
玉兰花解剖
玉兰花雌、雄蕊
花 药
花 丝
雌 蕊
1、木兰属( Magnolia ) (1)荷花玉兰 (Magnolia grandiflora)
荷 花 玉 兰
2、玉兰(Magnolia denudata)
(3)辛夷(Magnolia liliflora)

2014.03.07被子植物形态术语(一)

2014.03.07被子植物形态术语(一)

1
2
3
4
5
6
7
图7-12 叶缘 1. 全缘 2. 波状 3. 锯齿 4. 重锯齿 5. 齿状 6. 钝齿 7. 皱缩状
1
2
3
4
5
6
图7-13 叶裂 1. 羽状浅裂 2. 羽状深裂 3. 羽状全裂 4. 掌状浅裂 5. 掌状深裂 6. 掌状全裂
1
2
3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6
7
图7-14 脉序 1. 羽状网脉 2. 掌状网脉 3. 直出平行脉 4. 横出平行脉 5. 弧形脉 6. 射出脉 7. 叉状脉
• 南瓜: • ♀ * Ca(5) Co(5) A0 G(3:1:∞ ) • 或♀ * K(5) C(5) A0 G(3:1:∞ ) • ♂ * Ca(5) Co(5) A1+(2)+(2) G0 • 或♂ * K(5) C(5) A1+(2)+(2) G0
• 花程式表示的意义: • 雌花;辐射对称;萼片合生,5裂(或花萼5裂); 花瓣合生,5裂(或花冠5裂);子房下位,由3 心皮合生成1室,胚珠多数,侧膜胎座。雄花;辐 射对称;萼片合生,5裂;花瓣合生,5裂;雄蕊 5枚,其中2对合生,另1分离。
• • • •
1、2、3、4、5…… 表示各部分数目,轮数。 ∞ 表示数目很多而不固定。 ○ 表示缺少或退化。 () 表示同一花部彼此合生;不用此符号者为分 离。 • + 表示同一花部的轮数或彼此有显著区别。 • G、 G、G 表示上位子房,半下位子房,下位子 房。 • G(5:5:2) 括号内第一数字表示心皮数目;第二 数字表示子房室数目;第三数字表示子房中每室 的胚珠数目。
复叶
枝条
1、复叶的叶轴顶端无顶芽 枝条顶端有顶芽 2、复叶的叶柄基部有腋芽; 枝条基部无腋芽;叶片基 小叶基部无腋芽 部有腋芽 3、复叶的所有小叶排列在 枝条上的叶片呈多方位排 同一平面上 列 4、复叶脱落,落叶时小叶 枝条(一般)不落,但其 先落,叶轴最后脱落 上的叶片脱落

被子植物(1)

被子植物(1)
代表种类: 椰子
椰子
肉穗花序多分枝, 外具大型苞片
Rhopalostylis sapida
棕榈
棕榈花序
雄花纵切
雌花纵切
雄花离析
雌花离析
天南星科
识别特征:草本,叶具长柄,网状脉,佛焰花序
(肉穗花序外具彩色的佛焰苞);花被小或退化,子 房上位,浆果。
代表属:龟背竹 水浮莲 芋
禾本科
P2-3 A3,6 G(2-3:1:1)
荷花玉兰
木兰
A、玉兰为高大乔木而辛夷为灌木或小 乔木; B、玉兰花萼与花瓣常不可分,常9数, 又有园艺变种多至12-15者;辛夷花萼 与花瓣差别明显,萼片3,常绿色披针 形,花瓣6,外紫而内白。 C、玉兰花期早与辛夷;然随不同地域 花期也有别,不可单凭此为据。
含笑
花腋生,开放时不全部张开,雌蕊群有柄
有性—卵式生殖(种子),繁殖慢,但 变异性强。
六、分类依据:具有种间差异的特征
七、 花程式 花图式 检索表
八、被子植物分类和常见科属代表 相关概念: 苞片:花序内的变态叶,广义上,任何和花序 有关的叶片均称为苞片。多数聚生在花序外围 的为总苞,生于花序梗上的为小苞。
距:花距是某些植物的花瓣向后或向侧面延长 成管状、兜状等形状的结构,比如凤仙花科植 物都有长长的管状距,有些兰科植物也有距。
对生,唇形花冠,轮伞花序,二强雄蕊,子房4深裂, 花柱生子房基部,4小坚果。
代表种类:芝麻 益母草 薄荷 黄芩
菊科
向日葵
雄 性 期 管 状 花
雌 性 期 管 状 花
花纵切
聚药雄蕊
托片
花蕾
连萼瘦果
伞形科:胡萝卜 芹菜 茴香
单子叶植物纲 棕榈科
识别特征:棕榈型乔木,纤维发达,大 型叶,丛生于顶端,肉穗花序多分枝, 外包大型佛焰状苞片;子房上位,胚 珠单生,浆果或核果。

被子植物(1)

被子植物(1)

23

月季花 小叶3-5,叶片较大,小枝绿色,有托叶;

玫瑰 小叶5-9,叶小而厚,密生倒刺,叶脉明显而下陷;

木香 小叶3-5,枝细长绿色,少刺;

黄刺玫 小叶7-13,小枝褐色,多直皮刺,小叶近圆形。
24
现代月季育种历史


我国是蔷薇属植物的发源地,原产82种;
18世纪以前,欧洲只有夏季一年开一次花的蔷薇; 1810年,英国的育种家将‘月月红’、‘月月粉’ 和香水月季的2个品种‘彩晕’、‘淡黄’,共2个 种4个品种引入英国,与英国原产的蔷薇反复杂交
72
应用:
春天白花满树,秋天红果累累 理想的刺篱、花篱、果篱
73
石楠属-石楠 Photinia serrulata

常绿大灌木,枝干无刺;
叶椭圆形,缘有细锯齿,叶柄长; 春天白花满树(复伞房花序),秋天红果累累,春 色叶红

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湿
74
75
76
77
78
石楠属 Photinia

蒴果,有翅; 耐半荫,耐寒
67
68
69
栒子属-平枝栒子Cotoneaster


半常绿匍匐灌木;
叶近圆形;
果球形,红色;
花粉红,近无梗;
(铺地蜈蚣)
耐寒、耐旱、耐瘠薄
70
71
火棘属-火棘 Pyracantha fortuneana


常绿灌木;
枝常有刺,单叶互生;

花白色,复伞房花序,果红色。
(P534)

1867年,培育出了现代月季 新系统 --杂种香水月季, “天地开”

被子植物分类学(1)

被子植物分类学(1)
12
5、桑科
重点特征:木本,常有乳汁。单叶互生。花小,单 性,集成各种花序,单被花,4基数。坚果、核果 聚合为各式聚花果。
因为其花朵在内部的 子房里,确切地说是 在果实的雏形里,蜜 蜂(榕小蜂)会从底 部的小洞里钻进去然 后使花朵受精。我们 吃的是它膨大的花序 轴。
桑葚
单叶互生;叶柄长1~ 2.5cm;叶片卵形或宽 卵形,长5~20cm,宽 4~10cm,先端锐尖或 渐尖,基部圆形或近 心形,边缘有粗锯齿 或圆齿,有时有不规 则的分裂,
21
13、葡萄科
重点特征:借通卷常须合攀 轴缘 ,; 有花 卷细 须小 ,; 稀果无实卷为须浆。果叶为茎 单叶或复叶,互生,有托叶。花序聚 伞状,通常与叶对生。
22
14、伞形科
重点特征:芳香 草本,常有鞘状 叶柄,据典型的 复形伞花序,5 基数花,两室的 下位子房及双悬 果。
23
15、石竹科
重点特征:草本,单叶对生,节膨大;二 岐聚伞花序,花两性,五基数;花萼具膜 质边缘,宿存;子房上位,特立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胎座, 蒴果。
于柱状的花托上, 花托于果时延长, 子房上位。
为“洋玉兰”。 对二氧 化硫等有毒气体有较 强抗性,可用于净化 空气保护环境
9
2、毛茛科
重点特征:草本。叶分裂或复叶。花两性,整齐, 5基数;花萼和花瓣均离生;雄蕊及雌蕊多数,离 生,螺旋状排列于膨大的花托上。瘦果聚合,或蓇 葖果。
乌头
又名:断肠草,母根
14
7、唇形科
重点特征:常草本 ,含挥发性芳香油 ,茎四棱。单叶, 对生或轮生。轮伞 花絮;花萼5尖齿, 唇形花冠;雄蕊四 强或2枚;子房上位 ,四分,小坚果。
“香草之后”

植物学分类——被子植物1

植物学分类——被子植物1

本科主要特征
攀援或匍匐草本 有卷须 单叶互生,常掌裂,卷须侧生(即不与叶对生) 花单性,同株或异株 雄蕊5(看似3),三体雄蕊
子房下位
3心皮侧膜胎座 瓠果
本科常见属种
各种瓜
丝瓜、西瓜、黄瓜、苦瓜 木瓜、番木瓜不是本科物种
光果木鳖(罗汉果)、绞股蓝
棱角丝瓜
被子植物可以支持和适应更大面积的叶,增强了
光合作用能力
体态的多样性更明显
5.被子植物适应性更强
主要是陆生的 不少种类是水生的:金鱼藻属、狐尾藻属、黑藻属 少数种类是海生的:大叶藻
6.营养方式主要为自养
寄生:菟丝子属、列当属 半寄生:桑寄生属、槲寄生属 捕虫植物:猪笼草属、茅膏菜属、狸藻属 腐生:腐生天麻 共生:豆科
金铃花Abutilon striatum
苘麻 Abutlon theophrasti
壳斗科(山毛榉科)
栗(板栗)
Castanea mollissima
雄花成直立的柔荑花序 雌花序位于基部
板栗花枝
板栗花序
壳斗囊球状,多刺。 A.花序基部为雌花序;B.壳斗横切,示一个雌花序内含 C.一朵雌花;D.一朵雄花 1.柱头;2.壳斗纵切;3.壳斗横切
陆地棉
Gossypium hirsutum
蒴果室背开裂 叶掌状3-5裂 副萼3,有尖齿
锦葵科主要特征
本科常见属种
锦葵属
棉属 木槿属
大麻槿、木芙蓉、吊灯扶桑
蜀葵属 苘麻属
大麻槿
花乳黄色
叶5-7裂
花心深红色
木芙蓉
吊灯扶桑
Hibiscus schizopetalus
常绿乔木。叶中部以上

被子植物(1)

被子植物(1)

被子 植物 的双 受精 现象
花粉,萌发 出花粉管 卵细胞, 受精后发 育成胚
极核,受 精后发育 成胚乳
被子植物系统演化的主要学说

真花学说(Euanthium 假花学说 Theory) (Pseudanthium Theory)


被子植物起源于高等裸子 植物的弯柄麻黄。弯柄麻 黄大、小孢子叶球分别演 化为被子植物的雌或雄的 葇荑花序,进而演化为两 性花,因此被子植物的花, 不是一个真正的花,而只 是一个简化了的花序。 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是单 性花的葇荑花序类
第二章 植物的形态结构 和基本类群
2.4 植物的类群(6)
2.4.8 被子植物
• • • • •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被子植物系统演化的主要学说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 被子植物的分类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 • • • • • 具有真正的花——有花植物 胚珠有心皮包被,形成果实 被子植物的孢子体(植物体)高度发达 被子植物的配子体进一步简化 出现双受精现象和新型胚乳 被子植物的生长形式和营养方式具有明 显的多样性
白栎(Quercus fabri Hance)
华南青冈坚果
壳斗科特征


常绿或落叶木本 单叶互生,羽状脉直达叶缘,有托叶 雄花成柔荑花序;雌花生于总苞内,总苞呈杯 状、囊状,果实成熟时发育为壳斗。 坚果,生于总苞内 种子无胚乳,子叶肥厚
桦木科Batulaceae
红桦
白桦林
桦木科Batulaceae特征
木兰科 Magnoliaceae
雄蕊
雌蕊
植株
玉兰
果枝
花枝
花的解剖
白玉兰Michelia alba DC

被子植物(1)——木兰亚纲和金缕梅亚纲植物的观察

被子植物(1)——木兰亚纲和金缕梅亚纲植物的观察

实验十六被子植物(1)——木兰亚纲和金缕梅亚纲植物的观察被子植物通常依据子叶的数目、叶脉特征和花的基数特点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

按照克朗奎斯特系统,双子叶植物纲分成6个亚纲。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木兰亚纲是现存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有的系统称这类植物为离生心皮类;金缕梅亚纲是从原始的木兰亚纲起源的一个侧支,这类植物相当于有些系统中的柔荑花序类。

一、实验目的掌握原始被子植物的特征,以及木兰科、毛茛科、桑科和壳斗科的识别特征和金缕梅亚纲的演化地位。

二、器材和试剂1.实验材料木兰、毛茛、乌头、桑和栓皮栎的花与果标本;木兰科、毛茛科、桑科和壳斗科的常见植物的腊叶标本。

2.实验器材实体镜、手持放大镜、镊子、解剖刀、解剖针、双面刀片、玻璃皿、载玻片和盖玻片三、操作步骤1.木兰亚纲(Magnoliidea)该亚纲包括8目,39科,约12000种,以木兰科与毛莨科为代表进行观察。

(1)木兰科(Magnoliaceae)①代表植物玉兰(Magnlia denudata Desr.)花的解剖观察:由外向内剥离,观察记录,注意花被的数目与排列方式,有无萼片及与花瓣的区别,注意雄蕊、雌蕊的数目与排列方式,雄蕊有无特别之处,花托是什么形状。

心皮是离生还是合生。

纵剖心皮,观察胚珠的数目。

绘图:绘玉兰花去掉花被片的外形图。

标本观察:注意叶形、叶脉和叶缘,是否具有环状托叶痕;形成什么样的果,果成熟时如何开裂。

②木兰科其他植物的观察洋玉兰(M.grandiflora L.)常绿乔木。

注意观察在叶与果上与玉兰有什么不同,在哪些方面又有共同之处。

含笑[Michelioa figo(Lour)Spreng.]注意观察其小枝及叶柄上是否有锈色毛,花是否为顶生,雌、雄蕊之间有元雌蕊柄。

鹅掌楸[Liriodertdron chinense(Hems1.)Sarg.]注意观察其叶片和果有何特色。

通过以上标本观察,理解木兰科植物所具有的原始性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子植物
教、学、做目标
➢ 了解裸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及分类 ➢ 掌握被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及分类 ➢ 掌握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区别 ➢ 掌握离瓣花亚纲的科特征 ➢ 掌握离瓣花亚纲中桑科、马兜铃科、苋科、
蓼科、石竹科、豆科的科特征 ➢ 掌握各科的主要的药用植物
裸子植物门
❖ 特征:植物体多为常绿高大乔木,稀灌木, 具有强大根系;茎内维管束环状排列,有形 成层和次生生长,木质部大多为管胞,及稍 有导管,韧皮部中有筛胞,无筛管及伴胞;雌 雄同株或异株;孢子体占优,配子体简单; 胚珠裸露,受精后形成种子,种子无果皮包 被,裸生于心皮上;具有多胚现象
裸子植物门
仅 1 属 1 种,为我国特产,现普遍栽培, 主产于四川、河南、湖北、山东、辽宁等省。 [ 代表药用植物 ]
银杏 (公孙树) Gindgo biloba L
裸子植物门
➢ 松科 Pinaceae 常绿或落叶乔木,稀为灌木。茎枝通常具树脂。 叶 针形或线形 ,在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为簇 生。球花常单性同株;雄球花穗状; 雄蕊多数,每 雄蕊有 2 个药室,花粉粒通常有突出的翼状气囊 。 雌球花有多数螺旋状排列的珠鳞(心皮),每珠鳞 内面基部生 2 个胚珠,背面有一片苞鳞, 苞鳞与珠 鳞离生 ,花后珠鳞发育成种鳞,多数种鳞聚生成木 质状球果(松球果), 熟时张开,种子通常有膜质 的翅。
裸子植物门
➢ 仅 1 属约 40 种。分布亚洲、美洲、欧洲东南 部及非洲北部等干旱、荒漠地区。我国产 12 种,分布于东北、西北、西南等省区。药用 11 种。本科植物含有麻黄碱等多种生物碱。 [ 代表药用植物 ]
草麻黄 Ephedra sinica Stapf
裸子植物门
❖ 分类
➢ 裸子植物有 12 科 71 属近 800 种。我国有 11 科 41 属近 300 种。药用有 10 科 25 属 100 余种。有不少 是第三纪的孓遗植物,或称“活化石”植物,如银 杏、水杉、银杉等。裸子植物大多数是林业生产的 重要用材树种,原始森林,多为裸子植物中的松、 杉、柏类树种组成,因此裸子植物有“原始森林之 母”的称号。下面将裸子植物中药用植物较多的科 和重要种介绍如下
裸子植物门
➢ 共 22 属约 150 种,广布于全世界。我国有 8 属近 30 种,分布全国,已知药用 6 属 20 种。 本科植物含有挥发油、树脂、双黄酮类及香 豆素等成分。 [ 代表药用植物 ]
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
裸子植物门
➢ 红豆杉科 (紫杉科) Taxaceae
裸子植物门
➢ 共 10 属 230 余种。广布于全世界,尤以北半 球为多,我国有 10 属 113 种,药用 8 属 48 种。本科植物多含树脂及挥发油,尚含双黄 酮类,生物碱,多元醇和鞣质等。
[ 代表药用植物 ]油松 P . tabulaeformis Carr .
裸子植物门
➢ 柏科 Cupressaceae 常绿乔木或灌木。 叶交互对生或 3-4 片轮生,鳞片 状、针形或钻形 ,有时具二型叶。雌雄同株或异株。 雄球花顶生,每雄蕊具 2-6 花药; 雌球花通常有 316 枚交互对生或 3-4 枚轮生的珠鳞,镊合状或覆瓦 状排列,苞鳞与珠鳞完全合生 ,珠鳞内面近基部有 1 至数枚胚珠。 球果 木质或肉质, 熟时不开裂或仅 顶端微开裂 。种子具翅或无。
常绿乔木或灌木。叶披针形或条形 ,螺旋状排列或 交互对生, 上面中脉明显,下面沿中脉两侧各具 1 条气孔带 :单性异株,稀同株;雄球花单生叶腋或 苞腋,或组成穗状花序集生于枝顶,雄蕊多数,各 具 3-9 个花药, 花粉粒球形,无气囊 ;雌球花单生 或成对,胚珠 1 枚,生于苞腋,基部具盘状或漏斗 状珠托: 种子浆果状或核果状,包于杯状肉质假种 皮中。
裸子植物门
➢ 苏铁科 Cycadaceae 常绿植物。树干粗壮,圆柱形,单一,极少分枝, 呈棕榈状 。 羽状复叶,大型, 螺旋状排列于树干 上部。 雌雄异株 。雄球花木质,单生于树干顶端, 雄蕊扁平鳞片状或盾形,螺旋状着生,背面生有树 干顶端,雄蕊扁平鳞片状或盾形,螺旋状着生,背 面生有多数小孢子囊(花粉囊),小孢子(花粉粒) 发育所产生的精子细胞有多数鞭毛。
裸子植物门
雌蕊叶状或盾状,丛生于枝顶 ,上部多羽状分裂, 密生褐色绒毛,中下部狭窄成柄状,两侧生有 2-10 个胚珠。种子核果状,具Βιβλιοθήκη 层种皮,胚乳丰富,子 叶 2 枚。
共 9 属 110 余种,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我国有 1 属 8 种,药用 4 种。 [ 代表药用植物 ]
苏铁 (铁树) Cycas revolute Thunb
裸子植物门
➢ 银杏科 Gindgoaceae
落叶乔木 ,树干高大。枝有长枝和短枝之分,叶在 长枝上通常螺旋状散生,短枝上簇生, 叶片扇形, 顶端常 2 浅裂,叶脉 2 叉状分枝。雌雄异株;雄球 花由移花序状 ,雌球花有长柄,柄端二叉,生两个 杯状心皮,每心皮上裸子 1 枚胚珠。 种子核果状 ; 外种皮肉质,成熟时黄色或橙黄色;中种皮骨质, 白色;内种皮淡红褐色,膜质;子叶 2 枚,胚乳丰 富。
裸子植物门
➢ 共 5 属 23 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我国有 4 属 12 种,药用 3 属 10 种。本科植物多含有 双黄酮、紫杉碱和具抗癌作用的紫杉醇,及 蜕皮甾酮等。 [ 代表药用植物 ]
东北红豆杉 Taxus cuspidate Sieb.et Zucc.
裸子植物门
➢ 麻黄科 Ephedraceae 小灌木或亚灌木。 小枝对生或轮生 , 节明显 ,节 间有细槽, 茎的木质部有导管,髓部深红色。叶小, 鳞片状 ,对生或轮生于节上, 基部结合成鞘状:雌 雄异株 。雄球花由数对苞片组成,每苞片中有雄花 一朵,每花具雄蕊 2-8 ,花丝合成 1-2 束,外有膜 质假花被;雌球花由多数苞片组成,常有雌花 1-2 朵,各生胚珠 1 枚, 胚珠外有革质假花被包围,顶 端有珠被延伸而成的珠孔管。种子浆果状 ,由假花 被发育成的假种皮所包围, 其外有红色肉质苞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