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各论.

合集下载

初级宝石各论——五大宝石宝石学性质总结

初级宝石各论——五大宝石宝石学性质总结
假六方三连晶,有内凹角,厚板状、扁平板状,晶面常有条纹。
无结晶外形,致密块状、土状、结核状、薄层状。
4.RI、DR
2.417
1.76-1.78,0.008
1.56-1.59,
0.004-0.009.
1.74-1.75,0.008。
1.45,可低至1.37。
5.光性
I
U-
U-
B+
I
6.颜色
无、黄、褐、灰、蓝、绿、粉红、紫红等。
不完全底面解理;
祖母绿脆性大。
不完全-中等柱面解理。

15.断口
阶梯状断口
贝壳状,有裂理则阶梯状断口
贝壳状断口
贝壳状断口。
贝壳状断口
16.H
10
9
7.25-7.75
8.5
5.5-6.5
17.SG
3.52
4.00
2.7-2.9。
3.72
火欧泊:2.00;
其他:2.10。
18.包裹体
各种晶体包体、生长纹、裂隙等。
红宝:典型Cr谱,红区692nm双线,668线,黄绿区以550nm为中心的宽带,蓝区468、475、476nm三条线,紫区普遍吸收;
蓝宝:典型Fe谱,蓝区450、460、470nm窄带。
祖母绿:典型Cr谱,不同方向略有差异,红区683、680、637nm有线,橙黄区以600nm为中心的弱宽带,蓝区477弱线,紫区全吸收;
澳大利亚、博茨瓦纳、南非等。
缅甸、斯里兰卡、泰国、我国新疆、山东等。
哥伦比亚、巴西、中国云南等。
斯里兰卡(变石猫眼的唯一产地)、巴西、印度;
前苏联乌拉尔(变石的主要产地)。
澳大利亚(闪电岭的黑欧泊)、墨西哥(火欧泊)、巴西(白欧泊)。

3.3 第三篇 宝石各论 第三章 稀少宝石

3.3 第三篇  宝石各论 第三章 稀少宝石

第三章稀少宝石第一节硫化物、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卤化物一、硫化物(一) 闪锌矿1.矿物学特征1)矿物名称:闪锌矿(Sphalente)。

2)化学成分:ZnS。

3)晶系及结晶习性:等轴晶系,晶体常呈四面体、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见图3-3-1),集合体呈粒状、葡萄状、同心圆状。

4)颜色:无色、浅黄、棕褐、黑色(含铁量越高颜色越深),有的呈绿色、红色、黄色(见图3-3-2)。

5)光泽与透明度:金刚光泽一半金属光泽(随含铁量的增多而增强);透明一半透明。

6)光性:均质体。

7)折射率与双折射率:拆射率为2.37;无双折射率。

8)多色性:三色性中一强黄色至褐色,榍石浅黄色,褐橙色和褐黄色。

9)荧光:紫外线下荧光惰性,有时呈橘红色荧光。

10)吸收光谱:具651nm、667nm、690nm吸收线。

11)解理:(110)解理完全。

12)摩氏硬度:3~4.5。

13)密度:3.9—4.2g/cm3(随铁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2.宝石学资料美国华盛顿斯密逊博物馆珍藏品:1)黄褐色闪锌矿,重73.3ct,美国犹他州产。

2)黄绿色闪锌矿,重59.5ct,美国新泽西州产。

3)黄色闪锌矿,重48ct,墨西哥产。

3.产状与产地1)产状:常见于各种热液型矿床中。

2)产地:墨西哥Sonora,美国的俄亥俄州、新泽西州,西班牙,瑞士,中国,加拿大。

(二) 雄黄1.矿物学特征1)矿物名称:雄黄(Realzar)。

2)化学成分:AsS。

3)晶系及结晶习性:单斜晶系;晶体细小呈柱状,有时为针状;集合体呈细微粒状、致密块状,土状(见图3-3-3、图3-3-4)。

4)颜色:橘红色。

5)光泽与透明度:金刚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透明一半透明。

6)光性:二轴晶,负光性。

7)折射率与双折射率:n g=2.704,n m=2.684,n p=2.538;双折射率为0.166。

8)多色性:浅绿黄色至朱砂红色;无色至浅橙黄红色。

9)荧光:紫外线下荧光惰性。

10)吸收光谱:未见特征吸收谱。

宝石各论(红蓝宝石)

宝石各论(红蓝宝石)


红宝石的药用价值
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 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 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
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缕花金,
九品为阳纹镂花金。无顶珠者无官品
缅甸鸽血红级红宝石原石
鸽血红红宝石(高8mm) 5.08apphire):刚玉中混入Fe、 Ti元素,呈“蔚蓝”或“阳青色”最好。自然界 产出蓝宝石较红宝石多,且不乏有大颗粒者,故 不如红宝石珍贵 是忠诚和坚贞的象征。被称为“命运之星”的星 光蓝宝石的三束星光带被赋予忠诚、希望和博爱 的美好象征 蓝宝石是九月的生辰石、结婚45周年的纪念石、 希腊和美国的国石

红、蓝宝石的鉴别
(1)被鉴别宝石的材料是否是刚玉?
(2)如果是刚玉,是合成的还是天然的? (3)若是天然的,是否经过优化处理?是 用什么方法进行优化处理的?
红、蓝宝石的鉴别

材料属性的鉴别
红宝石的材料鉴别
硬度 9 7.5 密度(比重 折射率(折 天平) 射率议) 3.99 4.69 3.9~4.2 3.7~3.9 1.76~1.77 1.92~1.98 1.76~1.81 1.74~1.76 双折射率 0.008 0.060 无 无 二色性(二色镜) 中等,黄红-深红 弱 无 无

刚玉类宝石分类 (3)白宝石:如水通透的刚玉晶体。自然 界产出者少见,常作为钻石的赝品。 (4)金宝石:呈黄、浅黄、金黄色的刚玉 类宝石,以金黄色最佳,自然界中少见。 (5)黑星石:黑色刚玉类星光宝石。很珍 贵,也是星光宝石中较常见的品种。黑色是刚 玉矿物中呈微细分布的碳元素所致。 有人主张将红宝石之外的刚玉类宝石统称“蓝 宝石”(包括粉红色)。用前置形容词修饰定 名,如黄色蓝宝石等。
多色性
萤光性

宝石各论--红、蓝宝石

宝石各论--红、蓝宝石

力学性质



硬度:摩氏硬度为9, 刚玉是自然界中硬度仅次于钻石的第二号高硬 度物质。 比重: 3.99-4.00之间。 Cr、Fe等杂质元素含量影响着 比重值的大小, 含量越高,比重越大。 熔点:高达2000℃ -2030℃ 。
显微特征
刚玉宝石含丰富的固态包裹体、气液两相 包裹体及特征的生长结构。 内含物的种类、 特征是鉴别刚 玉宝石的产地、 天然与人工合 成刚玉宝石的 重要依据。
2、固态包裹体 很少见流体 包裹体,固态包裹体非常丰 富,其中金红石的分布特征 构成了重要的产地鉴别依据。
放大检查可发现金红石分 布不均匀,呈团块状聚集, 恰似一块块“补丁”。 缅甸红宝石中还常见方 解石、榍石、磁铁矿、 橄榄石等包裹体。
3、双晶 缅甸红宝石中一般仅能见到一组双晶, 在成品宝石中表现出一组“百叶窗”式图案。
蓝色刚玉宝石中的蓝色、绿色品种,可具450nm、 460nm、470nm的吸收线。 不同产地或颜色深浅其吸收光谱稍有差异,如深蓝 色者往往只见450nm处较粗的吸收带及460nm的一条 细线,浅灰蓝色者仅可见450nm处的一条细线,黄 色刚玉宝石的吸收线则很难见到。
变色刚玉宝石的吸收光谱很独特,具550-600nm的强吸 收线,及470.5nm和685.5nm的吸收线。
红宝石中三组定向的金红石内含物
三、 刚玉宝石的品种
刚玉宝石品种的 划分主要依据是: 颜色、 光学效应。
1、 根据颜色
a. 红宝石: 指所有红色调的刚玉宝石, 包括粉红色的刚玉。 b. 蓝宝石: 除去红色系列以外的所有颜 色的刚玉宝石,包括无色、 黄色、橙色、绿色、 蓝色、 黑褐色、紫色等。定名时: 除了蓝色刚玉直接定名 为蓝宝石, 其它各种颜色的刚玉需 在蓝宝石名称前冠以颜色形 容词,如黄色蓝宝石、绿色 蓝宝石。

GIC证书宝石各论

GIC证书宝石各论

绿柱石(铍铝硅酸盐)
透-半透
玻璃光泽;有猫眼效应; 星光效应(稀少)
1.56-1.60
0.003-0.010
0.014
U-
六方晶系
六方柱单形。 柱状习性,晶面可有蚀痕
因颜色而异。祖母绿, 二色性:蓝绿/黄绿 祖母绿表现为铬谱,红区有 ;海蓝宝石,二色性: 683nm和680nm强吸收线和 蓝到绿和无色; 622nm646nm弱吸收线,黄绿区 黄色绿柱石,二色性: 625nm到580nm宽吸收带,紫区全 绿黄色/黄色 吸收 ;摩根石,二色性:浅 红/紫红
透-半透
玻璃光泽 油脂光泽到树脂光泽;横切面为圆形或 近圆形, 旋转引擎状纹理(Retzium);纵切面为 平行波状线 树脂光泽;烧之有芳香味; 摩擦可带电;性脆易崩缺 玻璃光泽;可显星光效应、 猫眼效应、砂金效应(稀少)
1.535-1.537
0.000-0.003
/
U+
四方晶系
晶体呈假立方体状、 柱状或板状晶体 大象的獠牙从根部向顶端形 成半圆形,并逐渐变尖
U/ UB+
六方晶系 单斜晶系
中等,绿/蓝绿色 / 透明材料显示浅黄橙/ 橙粉红或深红/褐红色 /
同天然祖母绿 / / / 在紫区411nm、419nm和437nm 三处有明显的吸收线
晶体细小,多呈瘤状、 块状集合体 块状、肾状、土状集合体; 三方晶系 完好发育晶体不常见 单斜晶系 常呈柱状晶体产出
/ / / / 在668nm处有强吸收线, 在650nm处有弱吸收线 / / 除吉尔森N型祖母绿在427nm处有 吸收线外,其他吸收同天然祖母 绿
块状或显微鳞片状结构 玳瑁龟的背甲,由十三块龟 非晶质 板组成,每块龟板约 20cm*15cm 晶体少见,多为具纤维 单斜晶系 结构的多晶质块状集合体 斜方晶系 非晶质 单斜晶系 六方晶系 常呈块状或结核状集合体 一种海洋动物珊瑚虫 分泌的支撑骨架(深部海域 几百至一千米深处) 隐晶质块状 六方柱状

宝石各论(欧泊).

宝石各论(欧泊).

欧 泊 的 分 类
黑欧泊:黑色、深绿、深蓝、深灰、褐色为底色, 具强烈变彩,以黑色为底者最好。由于它的美丽 可爱,产量又稀少,价位较高,属名贵宝石之一。 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地区最为有名; 白欧泊:最常见品种,基本颜色为无色、蛋白色 及浅灰色等。琢成弧面型宝石后,表面会浮现出 美丽的色彩。以底色洁白,变彩颜色鲜艳者最佳。 主要发现于澳大利亚库伯迪城。 火欧泊:欧泊中的特殊品种,呈半透明至透明。 颜色为黄色及橙红色。无变彩火仅有少量变彩, 在紫外线的照耀下可见中等强度的绿褐色荧光, 有时有磷光。主要产地墨西哥。
15.2×7.6×2.5
漂亮的黑欧泊,存 于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 美国国立博物馆 美国国立博物馆
澳大利亚
166
美国国立博物馆

J.Trauig收藏的26ct重的欧泊,是新南威尔士 Lighting Ridge矿床优质黑欧泊
(二)蛋白石的特征及其宝石分类
含水可变的二氧化硅(分子式SiO2· nH20),含水1~ 12%,一般3~10%,最高34%。还常含Fe、Ca、Mg 等混入物 欧泊主要由非晶质二氧化硅组成,无固定的外形,通 常为致密块体或结核状等,有的孔隙较多;某些欧泊 局部为晶质,是一种硅酸水胶凝体 内部具球粒结构,集合体为块状、片状、葡萄状、钟 乳状
(二)蛋白石的特征及其宝石分类
性脆易裂;比重1.25~2.33 (2.1)。
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硬度5~6.5;韧性差到中等,
玻璃光泽或珍珠光泽;透明-不透明
颜色多样,普通蛋白石呈乳白色;能作宝石者一般
具不同程度变彩(play of color)(红、紫、橙、
绿、蓝)
温度变化可引起裂开;失水失去变彩;易被氢氟酸
彩纹欧泊石

宝石各论

宝石各论

1翡翠颜色质量评价:浓、阳、正、匀、和。

2岫玉颜色有:无色、淡黄色、黄绿色、绿色、灰黄色、棕色、白色、黑色、瓶绿色、深绿色。

3显晶质石英岩玉分类:京白玉、密玉、桂翠、佘太翠、东陵石。

4珍珠光泽的形成:是由许多层结构对光的反射,折射,干涉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5有核珍珠是由什么做的?是由贝壳作核。

6淡水养殖珍珠的产地: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

7琥珀:密度为1.08g/cm3,在饱和的浓盐水中可以悬浮。

8红翡的致色机理是:赤铁矿9和田玉主要矿物为透闪石,次要矿物:阳起石,其结构为毛毡状交织结构。

10和田玉籽料产出于玉龙客什河和客拉客什河。

11翡翠的翠性:解理面和双晶面的星点状,片状,针状闪光。

处理方法:强酸,强碱腐蚀。

定义:以硬玉为主的由多种细小矿物组成的矿物集合体。

12和田玉的产地鉴别:1从颜色上鉴别:和田玉以黑色和白色为主,少量糖色。

青海有黑色,白色,青白色,烟紫色,碧玉。

韩国有青白色,白色。

俄罗斯有白色,糖白色,青白色,碧玉。

2以透明度鉴别:青海最高有‘水线’,其次韩国,俄罗斯和和田玉。

3以结晶粒度鉴别:颗粒越细越温润,以和田玉最细,其次俄罗斯,青海,韩国4以产出籽料鉴别:和田玉最多,俄罗斯少,青海和韩国无籽料。

13翡翠,软玉,葡萄石的鉴别:14玉石定义:由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耐久、稀少、和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少数为非晶质体。

15勒兹纹:象牙的横截面上两组呈十字交叉状的纹理线以大于115度或小于65度角相交组成的菱形图案。

16蛇纹石玉的主要矿物:蛇纹石,次要矿物:方解石,滑石,白云石,透闪石等。

珠宝鉴定——宝石鉴定各论3

珠宝鉴定——宝石鉴定各论3

§3 一般宝石与少见宝石的鉴定一般宝石一、石英(水晶、紫晶、黄水晶、绿水晶、黄蓉石等)石英quartz石英有α-石英(三方晶系)、β-石英(六方晶系)—573℃以上的一种同种多象变体等九个变种。

α-石英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矿物,宝石学中的石英族宝石品种也均为α-石英,简称石英。

化学成分:SiO2属氯化物类矿物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三方晶系U+ L33L2结晶习性:单晶多为柱状,由六方柱、菱面体、三方双锥、三方偏方面体等组成的聚形,柱面有横纹和多边形蚀象。

双晶道芬双晶、巴西双晶常见,尚有日本双晶,集合体呈粒状,致密块状或晶簇。

颜色:多样:无色、紫、黄、粉红、绿、蓝及褐—黑等光泽:玻璃光泽解理:无,可具贝壳状断口Hm:7D:2.66(+0.03, -0.02)g/cm3多色性:弱—强R·I:1.544-1.553Δ:0.009内合物:矿物包体、页晶、气液包体、此晶有虎纹状包体,可具压电性。

二石英的宝石品种1.水晶:无色透明的石英晶体2.紫晶:紫色的水晶,即透明至半透明的紫色石英。

Fe3+、辐照产生空穴心致色3.黄水晶:黄色的水晶Fe2+/Fe3+,O-2与Fe3+,电荷迁移所致。

自然界产出较少,大多与紫晶及水晶晶簇伴生,市场所见有些是由紫晶热处理而成,但多数是合成品。

4.紫黄晶(双色水晶):一种紫色和黄色共存一体的水晶。

紫色、黄色有清晰分界,各占据晶体的一部分。

据认为,这是双晶现象所致。

当紫晶加热至350-400℃时,偶尔可产生紫黄晶。

天然紫黄晶主要产地为玻利维亚。

当前俄罗斯用水热法已成功地合成出紫黄晶,甚至紫黄绿三色水晶。

5.烟晶:指烟黄色、褐色甚至几乎黑色的水晶,行业上也称茶晶和墨晶。

Al3+辐照色心致色,市场上许多是经辐照的水晶,也有合成的烟晶。

6.芙蓉石:粉红色至蔷薇红色的石英,Ti4+与Fe2+电荷转移致色/Mn、Ti致色,通常致密块状,也可为单晶体,可有六射透射星光(含矽线石)7.绿水晶:无色水晶含绿泥石等矿物而呈绿色,质差的绿色石英产于巴西,目前市场上绿色水晶是紫晶加热成黄水晶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尚有合成墨绿色水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榴石族宝石
10)光泽——亮玻璃光泽 11)透明度——透明到半透明 12)颜色——黄橙,红,褐自色性宝石。由锰致色 13)包裹体——典型包体为 大量液态包体组成的波纹状 羽状体,常具有特殊的花边状和切碎状外观

——石榴石族宝石
14)吸收光谱——锰致色,紫区432、420 强吸收带
15)加工——刻面形 、 16)产状——花岗岩伟晶岩 17)产地——斯里兰卡,缅甸马达加斯加
及其聚
——石榴石族宝石
9)光泽——玻璃光泽 10)透明度——半透明 11)颜色和品种
A铁钙铝榴石
1)颜色——浅褐黄,浅褐红,橙红 2)包裹体——为典型包体大量圆形包体和独特的油脂 状糖浆状内部效应形成的粒状外观 3)吸收光谱——无
——石榴石族宝石
4)光性——由于结构和双折射包体的应变在偏光镜下呈 异常双折射 5)产状——大多数产在石灰岩 6)产地——斯里兰卡,巴西,加拿大
光假象
——石榴石族宝石
10)光泽——亮玻璃光泽 11)透明度——透明到微透明 12)颜色——褐色到紫红,颜色较深,姿色性宝石有Fe 致色 13)包裹体——常有金红时针典型包体
——石榴石族宝石
14)吸收光谱:铁致色 在黄、绿、蓝区三条 吸收带有时橙区、 蓝区有各有一条弱带
15)特殊光学效应:六射、 四射星光有时还可以 同时出现六射和四射
16)加工:刻面、弧面和珠 子形暗色加工成凹凸面形。
17)产状:变质岩 18)印度、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赞比亚、 美国、巴西。
——石榴石族宝石
3锰铝榴石
1)成分——Mn3Al2(SiO)3 2)晶系 ——等轴 3)结晶习性 ——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
及其聚形 沙砾中常见浑圆状砾石 4)解理 ——无 有贝壳状至平坦状断口 5)硬度——7.25 6)比重——4.2 7)折射率——1.80~1.81 8)色散——中等 9)光性——均质体,
——石榴石族宝石
1镁铝榴石 1)成分—— Mg3Al2(SiO4)3 2)晶系 ——等轴 3)结晶习性 ——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 及其聚形 沙砾中常见浑圆状砾石 4)解理 ——无 有贝壳状至平坦状断口 5)硬度——7.25 6)比重——3.7~3.8 7)折射率——1.74~1.76 8)色散——中等 9)光性——均质体,常见异常双折射即四明四暗的消光 假象
粉红色由Mn致色。 b、习性—— 块状集合体 c、透明度——透明—微透明 d、包裹体——含发光性—— X射线下发橙红色荧光,查尔斯滤 色镜下绿 色品种呈粉红色。
f、产状——产于变质岩中 g 产地——南非、美国、加拿大、巴基斯坦
5、钙铁榴石
(1)成分——Ca3Fe2(SiO4)3 , (2)硬度——6.5 (3)相对密度——3.85
——石榴石族宝石
4)折射率——1.89 5)光泽 亮玻璃——亚金刚光泽 6)透明度透明——微透明 7)色散——高 0.057,虽然常被体色所掩盖, 但透明品种的火彩可使宝石具有生动的外观 8)颜色和品种有黄色、绿色和黑色,品种有翠 榴石和钛钙铁榴石,后者呈黑色,有宝石意义的 为翠榴石。
翠榴石
a、颜色——绿色,黄色罕见。由Cr致色,查尔斯 滤镜下呈浅红色。
——石榴石族宝石
10)光泽——玻璃光泽 11)透明度——透明到微透明 12)颜色——红色,黄红色紫红色,为他色性宝石FE致
色也有CR的参与 13)包裹体——内部干净,包体少,可见针状包体 14)吸收光谱——红区四条弱吸收线
黄绿区:吸收带 绿区:强吸收 带 紫区:吸收带
15)加工——刻面形 16)产状——变质岩和火成岩,也颗呈卵石状产于冲积 层 17)产地——南非,斯里兰卡,美国俄罗斯,中国
——石榴石族宝石
4钙铝榴石
1)成分——Ca3Al2(SiO)3 2)晶系 —— 等轴 3)结晶习性——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 形 沙砾中常见浑圆状砾石 4)解理 ——无 有贝壳状至平坦状断口 5)硬度 ——7.25 6)比重 —— 3.6~3.7 7)折射率——1.74~1.75 ,单折射 8)色散——中等,常被体色掩盖
——石榴石族宝石
2铁铝榴石 1)成分—— Fe3Al2(SiO)3 2)晶系 —— 等轴 3)结晶习性——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 及其聚
形 沙砾中常见浑圆状砾石 4)解理 ——无 有贝壳状至平坦状断口 5)硬度 ——7.5 6)比重 —— 3.8~4.2 7)折射率——1.76~1.81 8)色散——中等 9)光性——均质体,常见异常双折射即四明四暗的消
宝石各论
——石榴石族宝石
——石榴石族宝石
一 月份的生辰石为石榴石。石榴石的英文名称 Garnet,来自于拉丁文granatum,意思是"象种子" 或"有许多种子"。
石榴石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矿物之一,常与其他贵 重宝石共存。也就是说石榴石的形态和颜色很象 石榴中的"籽"。
石榴石在基督诞生几千年以前就被人所知。 数千年以来,各色石榴石被认为是坚贞信仰﹑和 纯朴的象征宝石,并相信它有治病救人的功效。 红色石榴石据说可以用来治发烧;黄色石榴石可 治黄疸病。
——石榴石族宝石
石榴石有两个系列六个品种,其通用分子式为 A3B2(SiO4)3,A为Fe,Ca,MG,Mn;B为Al,Fe,Ti,Cr, B的位置是AL的石榴石称为铝质榴石,有镁铝榴 石—铁铝榴石—锰铝榴石;A的位置是CA的石榴 石,称为钙质榴石,有钙铝榴石—钙铁榴石—钙 铬榴石。石榴石族宝石是典型的类质同象。(类 质同象——物质在结晶时,在晶体的的结构中某 些离子或原子被性质相似的离子或原子占据,其 晶体结构和化学键类型不发生变化,但会引起晶 胞参数及物性发生变化。
——石榴石族宝石
B绿色钙铝榴石(铬钒钙铝榴石) a、颜色——黄绿、蓝绿到亮绿色,有V致色有些还会有Cr。 b、包裹体——针状、棒状、纤维状晶体包
——石榴石族宝石
c、查尔斯滤色镜下 —— 粉红—红色 d、产状—— 产于变质岩中
f、产地—— 肯尼亚、坦桑尼亚、巴基斯坦 C、水钙铝榴石 a、颜色——绿、粉红、灰白色,常不均匀。绿色由Cr致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