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包的传播特点分析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目录
01 一、表情包的概述
02
二、表情包的发展历 程
03
三、影响表情包发展 的因素
04 四、未来趋势及影响
05 五、总结
06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在不断演变。其中,表情包 作为一种符号语言和社交工具,在新媒体时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次演示将从 传播学角度出发,对新媒体时代表情包的发展进行解析。
3、定制化表情包
3、定制化表情包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表情包的需求也越来越丰富。 定制化表情包开始受到追捧,人们可以通过自定义图像和文字,创作出符合自己 个性和喜好的表情包。
三、影响表情包发展的因素
1、技术创新
1、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推动表情包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人们可 以更加便捷地创作和分享表情包。此外,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也为表情包的传播 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在社交媒体无处不在的今天,网络表情包正以惊人的速度流行开来。它们不 仅成为人们在聊天交流中的常见元素,还在各种公共场合和媒体平台上广泛传播。 本次演示将从多个方面深入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内容摘要
首先,从社会层面来看,网络表情包的流行与社会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在 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而感到疲惫,使用表情包可 以缩短交流的时间和成本,使沟通更加高效便捷。此外,表情包具有强烈的幽默 感和趣味性,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带给人们快乐和满足感,有助于缓解压力,增强 社交互动的趣味性。
内容摘要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创新性交流方式的出现。 这些新的交流方式将不断改变我们的社交方式和沟通习惯,带给我们更多的乐趣 和便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不断思考如何更好地应对新的问题和挑战, 为人们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社交环境。
读图时代下表情包的传播功能研究

声屏世界2021/9传媒e 时代点击新媒体读图时代下表情包的传播功能研究阴韩露摘要:新媒体环境下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社交媒体的大量使用让表情包快速发展为重要的交际符号。
文章基于读图时代与符号消费的背景分析表情包的特征,并从“议程设置”“使用与满足”“解构与建构”三个角度来探究表情包的传播功能。
关键词:表情包传播功能读图时代读图时代到来,表情包逐渐成为一种流行文化。
人们把动漫、萌宠图片、流行事件、明星网红的照片截图作为素材,配上文字或网络流行语,经过二次加工形成图片表情包。
表情包是网络环境下用以表达个人情感与情绪的新型交际符号,折射出当今民众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诉求。
表情包的类型表情包发展至今类型多样,在营造在场感的同时拉近了交流双方的距离,为网络环境下的交际注入了新活力。
按内容风格分类。
依内容而分,表情包有卡通类、萌宠类、明星名人类、影视类等。
卡通类表情包是基于当下流行卡通片中的人物,熊猫头系列表情包是其显著代表。
萌宠类表情包习惯用可爱、搞笑或夸张的动物图片为素材,猫狗兔是表情包里运用频率最高的动物。
明星表情包截取明星的特定动作或表情,例如童星宋民国一系列可爱的表情包。
影视类表情包常选用影视中的经典片段或语句进行二次创作,例如《巴啦啦小魔仙》里的游乐王子的图片被截图,并配上“与我无瓜”的搞笑语录。
按整体的情绪情感基调分类。
表情包按情绪情感基调来分,可以分为可爱卖萌类、猥琐夸张类、搞笑耍贱类等。
可爱卖萌类多以可爱撒娇嘟嘴比心的宝宝,萌萌的小动物或卡通人物为素材,如可爱宝宝黄夏温的表情包,蜜桃猫、长颜草团子表情包。
猥琐夸张的表情包多是一些怪异奇特、又丑又土的表情动作,因其戏谑性较强在人群中广泛流传,如丑陋的熊猫头表情包。
小黄脸表情包里的奸笑、阴险、笑哭都属于搞笑耍贱类表情包。
表情包的发展背景读图时代与符号消费的时代背景。
注意力在读图时代成为稀缺资源,人们注重感官上的快感与视觉上的冲击。
相对于文字阅读网络用户更青睐视觉化图片,在此背景下催生了满足人们视觉图像化需求的新交际符号———表情包。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表情包的特征及传播功能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表情包的特征及传播功能一、网络表情包的特征1. 多样性:网络表情包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表情、动作、符号等,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表达需求。
从经典的“微笑”、“流泪”等基本表情到衍生的搞笑、炫酷等各种主题表情,网络表情包的种类之多令人咋舌。
2. 简洁直观:网络表情包以简洁直观的方式表达情绪或内容,往往只需一个图像或一个符号就可以传达出丰富的信息,这种简单直接的表达方式非常适合网络传播的特点。
3. 情感化:网络表情包往往通过夸张、幽默等手法表达情感,能够更好地激发人们的共鸣和情感共鸣,受众很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更容易传播。
4. 更新迅速:随着时代的变迁,网络表情包的更新换代也非常迅速,新的表情包源源不断地涌现,不仅满足了人们不断变化的表达需求,也提升了其在网络传播中的时效性和新鲜感。
1. 丰富表达方式:网络表情包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表情、符号来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表达需求,从而丰富了人们在网络交流中的表达方式。
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都可以通过表情包更生动、更形象地表达情感和态度。
2. 提升互动效果:网络表情包能够提升网络交流和互动的效果,在文字表达的基础上,通过插入适当的表情包,不仅可以增强表达的生动感和幽默感,也可以更好地传递情感,从而提升交流的互动性。
3. 传递信息效率:网络表情包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传达丰富的信息和情感,让信息接收者能够迅速理解发件人的态度和情感,大大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效率。
1. 促进情感交流:网络表情包能够更加直观和生动地表达情感和态度,促进人们之间情感的交流,增强了网络交流的亲和力和情感交流的逼真度。
2. 塑造符号文化:随着网络表情包的广泛传播,一些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表情包也开始成为一种符号文化的载体,通过这些表情包也推动了符号文化的塑造和传播。
3. 带动消费需求:一些深受欢迎的网络表情包也成为了一些产品和服务的衍生品,比如面部表情包的变形玩偶、手机壳等产品,受到了广大用户的热捧。
网络表情包的传播特征与社会影响

社会,人们 借助 文字 来 传 达 抽象 意 义, 与之 相比,以图像 为基 础的表现 形式 更 加 具 体 可感 。图像 在传 递 信息 表 达感 情 时具有可 视化 的特 点, 使大 众的认知 途 径 由概 念变为形 象 , 思维 由抽 象回归
德国哲学家 恩斯特 ・ 卡西尔说 : “ 人
发 展,朴素 的第一代字符 表情 被更加 形 象直 观的 “ 绘文字 ”( e mo j i ) 所代 替。当
程 中, 受众 的选 择和使用存在群 体差异。
是符 号的动物 。即用符号 去创 造文化 的 动 物, 动 物只 对符 号做 出条 件反应 , 而
体 归属感。 多义性 。网络表 情 包作为 一种象征
符 号 ,使 用 了 隐 喻 、比 喻 、 讽 刺、 歧义、
双关、 悖论、 夸张等 多种修辞 方式 。 有些 表 情 包 由于 没有 对其 加 以约束 的文 字,
网络 表情包 的传 播特征
1 9 8 2 年9 月1 9 日,美国卡 耐基 一 梅 隆 大 学 的斯 科 特 ・ 法 尔 曼教 授 利 用AS C I I ( 美国信息 互换 标准 代码 ) 字符创造了人 类 历史 上 第一 个表 情 符号 “ : 一 ) ” 。随着
人把信 号 变 成有 意 义的符 号。 ”在 传统
所谓 “ 隔群如 隔山” ,即在 同一时刻 ,同
的表情 包大战, 在公司群 中可 能尽是 “ 岁
P h o t o s h o p 等美图软件普及 后, 人们不再 学 好 友 群 中可 能 正在 的表 情, 开
切、 消费 一切 的态势 。网络表 情包 作 为互 联 网的滋 生品具 有 明显 的娱 乐性 ,
表情包的传播特点分析

表情包的传播特点分析表情包是一种基于图像或动画的表情符号,以其简洁、幽默和可爱的特点,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迅速走红。
下面将分析表情包的传播特点。
表情包具有高度的可视化性和易读性,通过简洁明了的图像,能够准确表达情感或态度。
由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沟通时间短暂,表情包的简化设计能够迅速传达意思,并且避免了文字表达带来的误解。
表情包能够更加精准地表达情绪,受众容易理解。
表情包具有跨语言和跨文化的特点。
人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都会有共通的情感和反应,而表情包能够以图像为媒介,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让人们能够轻松理解和分享。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看到表情包都可以迅速理解其所表达的情感或态度,这也是表情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的重要原因。
表情包具有亲密性和幽默感。
人们对于亲密性和幽默感的需求是普遍存在的,而表情包通过多种汇集在一起的图像和动画表达方式,能够迅速引起人们的共鸣,并且给人们带来快乐和欢乐。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表情包成为了人们展现个性和幽默的一种方式,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和分享。
第四,表情包具有易复制和易传播的特点。
表情包的制作和传播并不需要高端设备或专业技能,只需要简单的设计软件和网络工具就可以制作和分享。
表情包的文件体积较小,方便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传播和分享,用户可以轻松下载和转发。
这种易复制和易传播的特点,使得表情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信息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流传开来。
表情包具有情感共鸣和社交属性。
人们在社交媒体上使用表情包,不仅是为了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态度,也是为了引起他人的共鸣和回应。
通过分享表情包,人们可以更好地和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增强沟通的互动性。
表情包代表着一种文化符号,在社交群体中形成了共同的语言和认同,加强了社交关系的紧密性。
表情包的传播特点主要包括可视化和易读性、跨语言和跨文化、亲密性和幽默感、易复制和易传播以及情感共鸣和社交属性等。
这些特点使得表情包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迅猛,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探析微信表情包的特点和对人际传播产生的影响

探析微信表情包的特点和对人际传播产生的影响作者:周娇娇卢晓云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11期摘要:微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交流工具,为了满足人们的沟通需求,微信团队将表情包引入到了微信当中,备受用户欢迎。
本文将针对微信表情包特点等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微信表情包特点人际传播影响引言:微信使人与人之间可以跨越地域、空间进行交流,而引入表情包后,更能使用户在交流中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微信表情包的特点1、表达情绪倾向个性化与消遣娱乐现代网络中主要通过图像、文字、情绪的组合设计网络表情包与表情符号,同时,人类为它们赋予了特定的意义,使它们成为了人与人在网络交流中的信息工具。
网络用户通常会利用表情包或表情符号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是,这种情绪的传递受到网络交流用户之间的相互影响,只有建立了表情包解读共识后,才能构建有效的交流语境。
表情包采用了图文符号混合的方式,所以更能表达用户的幽默感或关心等情绪。
网络中使用的表情包存在消遣娱乐的特点,可以缓解用户沟通的枯燥氛围。
由于互联网技术与智能设备得到了快速推广,这使得表情包得以在各大交流软件中快速扩散。
由于表情包在网络交流中十分流行,所以微信团队提高了对表情包的关注程度,并通过制作多个种类、系列表情包的方式去满足用户在沟通中对个性化情绪的表达需求;同时,充满创造力的用户还会制作一些搞笑图片,这些图片通过适当的文字解说后,获得了大众的喜爱与收藏。
很多人在聊天中往往会不自觉的开始斗图,这弥补了语言文字在交流中的不足,增加了聊天的趣味性。
网络表情包通过使用非正式的语言表达方式,使问题的严肃性变得不再严肃,让双方宣泄的情绪变得不再具有攻击性;同时,双方也能够通过斗图了解对方情绪与表达的含义,还增加了交流的趣味性。
[1]2、具有丰富的内容,紧跟时代潮流微信表情包由短视频、图片、动图等多种组成,如影视剧当中人物的表情、网络漫画等都会被大众加工成各种各样的表情包。
微信表情包在企业品牌营销中的价值

微信表情包在企业品牌营销中的价值一、微信表情包的特点微信表情包是一种由图片或者动态图片组成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微信聊天窗口发送给其他用户。
微信表情包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丰富多彩:微信表情包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表情,可以满足人们在聊天中不同的情感表达需求,包括开心、悲伤、愤怒、惊讶等等。
2. 生动形象:微信表情包通过生动的图片或者动态图片,将情感表达得非常形象,可以让用户对表情的意思一目了然。
3. 受众广泛:微信表情包可以用于各种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的用户,受众广泛,因此有很大的传播效应。
微信表情包在企业品牌营销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品牌形象塑造:通过设计自己企业的特色表情包,可以增强品牌形象,传达企业的文化、理念和特点。
用户在使用企业的表情包时,会更加自觉地将企业品牌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增强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
2. 品牌传播:一些有趣、富有创意的表情包往往能够成为用户分享的热点,通过用户自发性的传播,可以帮助企业品牌快速扩散到更多的用户群体中,增加品牌曝光度和影响力。
3. 情感连接:微信表情包是一种情感化的表达方式,表情包的使用可以使用户感受到品牌更加贴近自己的情感需求,增加用户与品牌之间的情感链接,提升用户对品牌的好感度。
4. 品牌内容输出:通过设计与企业产品或服务相关的表情包,可以将品牌的内容输出融入到用户的日常交流中,从而提升品牌对用户的影响力和留存率。
5. 传播成本低:相比于传统的广告宣传,微信表情包的制作和传播成本相对较低,且效果宜人,是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品牌营销方式。
三、微信表情包在企业品牌营销中的案例分析1. 周大福:周大福是中国著名的珠宝品牌,在微信表情包的运营中,周大福推出了一系列与珠宝、爱情、浪漫等相关的表情包,这些表情包通过富有创意的设计和生动形象的表达,使用户在使用表情包时能够更加自觉地将周大福品牌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有效地提升了品牌的曝光度和情感链接。
表情包的传播特点分析

表情包的传播特点分析表情包是一种以表达情感和态度为目的的图像文件,经过编辑和修改后,常用于互联网社交平台上的交流中。
表情包的传播特点如下:1. 简洁明了:表情包通常由一个或多个简单的图像组成,通过抓住人们的注意力和情感核心,能够迅速传达人们的情绪和态度。
它们往往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使用者能够一眼看出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2. 互动性强:表情包多用于互联网社交平台,具有较高的互动性。
用户可以通过发送合适的表情包来回应他人,使对话更加生动有趣。
这种互动性使得表情包成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促进了人们在互联网上的社交交流。
3. 文化差异:表情包的传播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会导致人们对表情包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
一些表情包可能在某个文化中非常流行,但在另一个文化中却没有相同的效果。
在表情包的传播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便更好地被接受和理解。
4. 群体性传播:表情包的传播通常是以群组为单位的。
用户在社交平台上使用表情包时,往往是在特定的社交圈子中,而不是广泛传播给所有的网络用户。
这种群体性传播限制了表情包的传播范围,使其成为特定社交群体内部的一种符号和语言。
5. 创意和自媒体:表情包的传播也与创意和自媒体有关。
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用户具备自媒体创作的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设计和制作有趣的表情包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
一些优秀的表情包设计师和自媒体人士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积累粉丝和影响力。
6. 版权和法律问题:表情包的传播也引发了版权和法律问题。
一些表情包可能使用了他人的图片或图像素材,存在版权争议。
表情包的使用也可能涉及到侮辱、诽谤或其他违法行为。
在使用和传播表情包时,需要注意版权和法律的问题,遵守相关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情包的传播特点分析
作者:谢虹
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05期
摘要:表情包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网络聊天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符号,它的广泛使用代表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方式由文字转向图像的一种趋势,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表情包的创作中也是其成为了一种民主的信息传播方式。
关键词:表情包;传播特点
表情包现在已经在我们日常的网络聊天和网络情绪表达的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从年轻一代到老年人群体都受到了热烈的追捧。
1982年,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在电子公告牌上第一次打出了一个向左躺倒的笑脸符号,开启了表情包传递信息的历程,随后传入日本又发展成为了颜文字。
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演变之后,表情包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从各种热门综艺和影视剧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制作属于自己的表情包,可谓是花样百出。
在我们当下这个能用表情包就不费口舌的年代,表情包充分的发挥了其作为一种符号所具有的表述、理解和思考的功能,在其传播的过程中具备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网络狂欢背景下,亚文化的表达与释放
巴赫金教授对“狂欢理论”的归纳为四个范畴:一是距离感的消失;二是崇高与粗俗的界限消失;三是打诨插科的相处;四是对神圣事物的模仿和讥讽。
[1]
在互联网的语境中,每一位参与者都是平等的主体,没有了平时生活中的刻板严肃和循规蹈矩,可以在互联网中实现自我的真正释放,菲斯克认为“亚文化”代表的就是一种反抗性的文化形态,具有了大众化和娱乐化的特点。
纵观当前表情包的传播过程,网民通过戏谑化和图像化的表达释放自己的喜怒哀乐,在这种释放过程中同时还充满着一种对传统和主流文化的对抗。
现在非常流行的审丑现象,这与我们传统的审美认知背道而驰,唤起了人们的一种否定性的审美体现,在审丑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宣泄和心理寄托。
例如发际线男孩小吴因修理发际线强制消费四万元这一事件被节目播出后收获了大量粉丝,其搞笑的表情被网友做成了大量的表情包投放到了网络中。
在这种狂欢的环境和对亚文化的追逐的过程中才造就了越来越多像小吴这样审丑形式的表情包的大规模传播。
二、消费主义推动下,表情包不断得到开发
消费主义核心的观点就是最大限度的追求满足自身幸福的事物,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不仅仅消费的是物品本身,更多的是对符号以及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的一种消费,同时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多样的传播手段会更加刺激这种消费欲望。
[2]我们当前所运用的一些表情包,大
多是通过对一些文化产品的开发而不断实现盈利,在互联网时代,形象IP的传播和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例如Line Friends和Kakao Friends等通过延长产业链对卡通形象的不断开发,其表情贴图的大规模传播带来了大量可观的收入,Line Friends更被广大媒体称为“凭借着表情包实现盈利的公司”。
同样在微信微博当中存在一些由当红明星形象制作而成的付费表情包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这些都是凭借着一定的粉丝基础获取大量的利润,粉丝在消费这些表情包的同时也使自身的快乐与幸福得到了巨大的回馈,彰显出了自己的个性与品位,从而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感。
三、表情包传播过程中凸显群体文化和群体身份的认同
麦克卢汉曾经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指出了任何媒介都会延伸人的感官功能,按照这一理论那么表情包就是对人情绪的延伸,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中,这种情绪可以通过网络社群得以连接,任何一个网民都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群体身份认同等建立群体。
例如通过《超人回来了》这一节目受到广泛欢迎的宋家三胞胎,三个萌娃被制作成了各种可爱搞笑的表情包,喜欢三胞胎的人通过网络技术的功能和优势使得喜爱三胞胎的这一群体得以形成,中韩两国甚至是东南亚地区的网友大家通过表情包来表达对萌娃的喜爱,即使语言不通,大家都可以用表情包来成为这个群体当中的集体记忆,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看法,成为群体认同的重要标志的同时也成为了这个群体中的文化。
[3]网络群体当中的意见和行动会形成巨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不仅在互联网当中对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和组织能力,在现实生活中也会起到动员与规训的作用,持续强化这一身份认同。
四、表情包的不断创造带来传播的混乱与侵权问题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参与到表情包的制作与传播过程当中,带来了表情包这一象征符创造活动的活跃化和象征体系的多元多样化,但我們也应意识到表情包的泛滥提供和其意义的频繁变动会造成价值和行为的无序性,造成人们认知当中的混乱,最终会对人们的判断和行动在成一定的干扰。
[4]在当前表情文化的背景下,一言不合就斗图不仅体现了背后呈现的语言窘境,更多得是当有年龄代沟的人通过表情包的聊天会带来一定的尴尬和误解。
当然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表情包的侵权问题。
姚明、张学友和黄子韬等明星的黑化表情包,电影《二十二》中用被害老人制作的各种娱乐大众的表情包等,丑化了当事人人格的同时也侵犯了其肖像权,并且此类事件屡见不鲜,这都是在今后表情包传播过程中需要注意并且治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薇.狂欢理论视域下的网络表情包研究[D].暨南大学,2017:14.
[2]高永亮.网络消费主义现象批判[D].中国传媒大学,2009:29.
[3]彭兰.表情包:密码、标签与面具[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107.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