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 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及答案【新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精品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精品测试卷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本试题满分150分,包括卷面分5分,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周南.关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
(《诗经.秦风.蒹葭》)③缺月挂疏桐,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⑤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⑦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①在河之洲(2).②蒹葭苍苍(3).③漏断人初静(4).④气蒸云梦泽(5).⑤两鬓苍苍十指黑(6).⑥青山横北郭(7).⑦只有香如故(8).⑧清晨入古寺(9).(2)城阙辅三秦,(10).风烟望五津。
(11).与君离别意,(12).同是宦游人。
点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最新部编本八年级 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第二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一部分(1~4题20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每空1分,共6分)(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关雎》)(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共同心声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光秃的树木在风中贮立,一阵风过,零星的残叶随之凋零。
枯树掩映下的破败房屋里居住着老人和他的孙女。
如此萧瑟的房屋,房上的锁已经被雨水腐蚀,房梁上晕染着深深浅浅的褐色斑点。
每到夜晚,窗户的破洞中会显现出一道道昏黄模煳的光,映出飞舞的蚊虫和灰尘颗粒。
(1)给下面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2分)凋.零( ) 腐蚀.( )(2)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______应改为______ ______应改为______3.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父辈腕间滴答作响的腕表,需要每天用毛巾擦拭、上发条,宛如一种神圣的仪式一样周而复始....。
B.每每世界大赛销声匿迹....,人们便要潜心剖析它留下了什么精粹。
C.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不是目空一切....的幻想家,而是知道那条“对的路”并不容易,却也要借助某种力量走过去的人。
D.《追风筝的人》将阿富汗君主制的终结、塔利班当权、“9·11”等政治事件天衣..无缝..地融合在小说背景中。
4.综合性学习。
(7分)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致远中学开展“废旧电池回收”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右图是关于“如何处理废旧电池”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图,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该图的主要信息。
(不得出现数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号召大家更好地参与到此次活动,学生会严茗同学以校团委的名义拟写了一则倡议书,其中在格式和内容上各有一处不恰当的地方,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新版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第二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闻之,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记》)②______________,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③关关雎鸠,____________。
(《关雎》)④______________,同是宦游人。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⑤______________,子宁不嗣音?(《子衿》)⑥华夏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有两句就表现了这种美学思想,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jiá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秋天是清爽的。
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
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
秋天是热情的。
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震作起了。
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3分)jiá( )然而止飒.( ) 步履.(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2分)(3)文中的“委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部编版 八年级 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及答案【最新版】

第二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卷Ⅰ一、积累与运用(4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沙砾.(lì) 两栖.(qī) 山麓.(lù) 草长莺.飞(yīng)B.农谚.(yàn) 骨骼.(luò) 粗糙.(cāo) 销声匿.迹(nì)C.海棠.(tánɡ) 缄.默(jiān) 龟.裂(ɡuī) 海枯.石烂(kū)D.沼.泽(zhǎo) 雾霭.(ǎi) 追溯.(sù) 天衣无缝.(fénɡ)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悬姝装置陨石周而复始B.弥漫瞄准迁徙不解之谜C.飘移腐蚀潮夕花香鸟语D.帷暮盘旋凋零偷偷摸摸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翩然:形容动作轻快的样子。
B.缄默:闭口不说话。
C.销声匿迹: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D.目空一切:眼睛什么都看不到。
4.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是秋风,把种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______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______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温暖的家,使它______了生命的胚胎。
A.延伸萌生保持B.延续萌动保持C.延续萌生保存 D.延伸萌动保存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次研讨会,大家对如何提高复习效率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
B.通过开展“拆墙透绿”活动,使我市城市品位有了很大提升。
C.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不一帆风顺,谁也难免要经历挫折。
D.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感动中国”人物为榜样,从他们身上汲取正能量,将感动变成行动。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你在人生中遭遇拒绝和障碍时,想想以下这种可能,不逃跑,并多问一句为什么。
B.我们是十四、五岁的金色少年,具有远大的志向和目标。
新编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有全部答案)

第二单元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积累与运用(1-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簌.簌(shù)孕.育(yùn)翩.然(piān)销声匿迹B、遗骸.(hái)褶.皱(zhě)追溯(shù)天衣无缝C、雾霭.(ǎi)缄.默(jiān)狩.猎(shòu)毫无疑问D、瑕疵.(cī)干酪.(lào)咀嚼.(jué)难以至信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暮春三月,草长莺飞....,烟拂杨柳。
贵港市人民公园呈现一派幽远之气,确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C、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D、考场上,小刚同学作弊被老师警告后,仍然坚定不移....地给同学递答案。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多阅读,是能否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B、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沉重和紧张。
C、电视台频繁地在观众等待下一个节目的时候播送广告,使观众很有意见。
D、通过这次春季运动会,同学们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大自然的语言”这个题目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贴切风趣,富有吸引力。
B、《恐龙无处不在》用科学研究中的一则实例,有力地说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
C、《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火山喷发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D、《大雁归来》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保护野生动物的伦理观念。
二、说明文阅读(5-8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美丽的晕①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第二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A.繁盛./盛.饭空.闲/目空.一切载.歌载舞/风雪载.途B.簌.簌/洗漱.瑕.疵/应接不暇.哀.兵必胜/衰.草连天C.地壳./空壳.缝.合/天衣无缝.不解.之谜/浑身解.数D.陨.石/殒.身膨.胀/心潮澎.湃一模.一样/偷偷摸.摸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暄嚷岛屿链周而复始精雕细刻B.粉粹明信片草长莺飞花香鸟语C.缄默物候学草木荣枯不解之谜D.繁殖逆温层消声匿迹海枯石烂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人生总是与苦难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苦难中奋起②有的人甘于沉沦③而有的人不甘于沉寂④最终获得了成功⑤苦难成了他抱怨命运的理由A.②③⑤①④B.⑤②③①④C.③①④②⑤ D.②⑤③①④4.古诗文默写。
(8分)(1)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__。
(《蒹葭》)(3)《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爱情是人类美好的情感,《诗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表现了君子对贤惠美丽女子的爱慕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蒹葭》)今天被我们引用,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
5.名著阅读。
(4分)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有血有肉,形象丰满。
请从下面的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分析其形象。
①傅雷(《傅雷家书》) ②长妈妈(《阿长与〈山海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1(附答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2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犹豫.(yù)两栖.(qī)龟.裂(jūn)草长莺.飞(yīng)B.农谚.(yàn) 骨骼.(luò) 粗糙.(zāo) 销声匿.迹(nì)C.海棠.(táng) 翩.然(piān) 山麓.(mí)海枯石烂.(làn)D.沼.泽(zhǎo) 雾霾.(mái) 追溯.(sù) 天衣无缝.(féng)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在《上新了·故宫》这档节目中,我们能随着镜头进入很多未对外开放的区域去大饱眼福,里面陈列的各种稀世珍宝,做工考究、图案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B.小伙伴们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不一会儿,大家都销声匿迹....了。
C.这个周末阳光明媚,平日宁静冷清的黄龙溪古镇一派热闹景象,游客熙熙..攘攘..,空气里弥漫着快乐的味道。
D.为了班级的荣誉,小王和小李这对老搭档,果断将私人恩怨抛开,在球场上配合得天衣无缝....。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杭州开出首条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公交专线,游客坐着它沿着西子湖畔游览一圈,绝对会充满正能量。
B.来自铁路部门的数据显示,杭黄高铁开通以来,富阳、桐庐、建德东、千岛湖四个站点日均客流达9 800人次,高峰期突破3万人次。
C.“塑战速决”是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旨在呼吁大家齐心应对塑料污染,降低其对自然环境、动植物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沉重负担。
D.在“蚂蚁森林”项目运行之后,仅仅两年的时间就已经在荒漠中种了将近5 000万棵树,这些树木守护着中国近4万亩的土地。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①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有配套答案)

第二单元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积累与运用(1-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簌.簌(shù)孕.育(yùn)翩.然(piān)销声匿迹B、遗骸.(hái)褶.皱(zhě)追溯(shù)天衣无缝C、雾霭.(ǎi)缄.默(jiān)狩.猎(shòu)毫无疑问D、瑕疵.(cī)干酪.(lào)咀嚼.(jué)难以至信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暮春三月,草长莺飞....,烟拂杨柳。
贵港市人民公园呈现一派幽远之气,确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C、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D、考场上,小刚同学作弊被老师警告后,仍然坚定不移....地给同学递答案。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多阅读,是能否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B、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沉重和紧张。
C、电视台频繁地在观众等待下一个节目的时候播送广告,使观众很有意见。
D、通过这次春季运动会,同学们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大自然的语言”这个题目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贴切风趣,富有吸引力。
B、《恐龙无处不在》用科学研究中的一则实例,有力地说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
C、《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火山喷发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D、《大雁归来》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保护野生动物的伦理观念。
二、说明文阅读(5-8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美丽的晕①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一部分(1~4题20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每空1分,共6分)(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关雎》)(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共同心声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光秃的树木在风中贮立,一阵风过,零星的残叶随之凋零。
枯树掩映下的破败房屋里居住着老人和他的孙女。
如此萧瑟的房屋,房上的锁已经被雨水腐蚀,房梁上晕染着深深浅浅的褐色斑点。
每到夜晚,窗户的破洞中会显现出一道道昏黄模煳的光,映出飞舞的蚊虫和灰尘颗粒。
(1)给下面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2分)凋.零( ) 腐蚀.( )(2)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______应改为______ ______应改为______3.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父辈腕间滴答作响的腕表,需要每天用毛巾擦拭、上发条,宛如一种神圣的仪式一样周而复始....。
B.每每世界大赛销声匿迹....,人们便要潜心剖析它留下了什么精粹。
C.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不是目空一切....的幻想家,而是知道那条“对的路”并不容易,却也要借助某种力量走过去的人。
D.《追风筝的人》将阿富汗君主制的终结、塔利班当权、“9·11”等政治事件天衣..无缝..地融合在小说背景中。
4.综合性学习。
(7分)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致远中学开展“废旧电池回收”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右图是关于“如何处理废旧电池”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图,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该图的主要信息。
(不得出现数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号召大家更好地参与到此次活动,学生会严茗同学以校团委的名义拟写了一则倡议书,其中在格式和内容上各有一处不恰当的地方,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4分)倡议书老师们、同学们:为维护生态文明,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学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开展回收废旧电池的活动。
在此向大家提出如下倡议:1.各班级要开展以环境保护为内容的主题班会,学习、了解回收废旧电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以班级为单位,收集废旧电池并登记,交校团委集中放置在校保管室,再由回收部门回收。
3.日常生活中不乱扔废旧电池,不用或少用电池,要将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最大限度减少污染。
希望各位师生都做保护环境的宣传员和维护者,宣传废旧电池广泛的危害,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人,实现生态文明。
2018年3月30日①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格式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5~21题5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
(5分)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5.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画线的句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1题。
(15分)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
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
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
”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
”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
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发笑。
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
(节选自《雪涛小说》)【注】①邮馆:驿站旅馆。
②砉(huā)然:象声词。
③阍(hūn):守门的人。
④良:很。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4分)(1)余问故.故:____________(2)不胜.惊错胜:____________(3)鼠何名.老虫名:____________(4)不寡.矣寡:____________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三处)(3分)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足发笑。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1)城中安得有此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余惊错欲走”是因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15题。
(10分)植物的“爱恨情仇”①并不是人类和动物才懂得爱和恨,植物也有“爱和恨”。
当然这种“爱和恨”不是感情的表现,而是体现在生长状况上:有的植物能和睦相处,有的则是“冤家对头”。
②科学家经过实践证明:洋葱和胡萝卜是好朋友,它们发出的气味可以驱赶对方的害虫;大豆喜欢与蓖麻相处,蓖麻散发出的气味使危害大豆的金龟子望而生畏;玉米和豌豆同种,两者生长健壮,相互得益;葡萄园里种上紫罗兰,能使结出的葡萄甜味浓;玫瑰和百合是好朋友,把它们种在一起,能促使花繁叶茂;旱金莲单独种植时,花期只有一天,但如果让它与柏树为伴,花期可延长三至四天;在月季花的盆土中种几棵大蒜或韭菜,能防止月季得白粉病。
英国科学家用根、茎、叶都散发化学物质的连线草与萝卜混种,半个月内就长出了大萝卜。
③相反,有一些植物则是“冤家对头”,彼此水火不容。
如丁香花和水仙花不能在一起,因为丁香花的香气对水仙花危害极大;郁金香和勿忘草、丁香花、紫罗兰都不能生长在一起,否则互不相让;小麦、玉米、向日葵这些植物不能和白花草、木樨生长在一起,不然会使它们一无所获....;另外,黄瓜和番茄,荞麦和玉米,高粱和芝麻等,也都不能在一起。
④研究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生物化学群落学。
科学家认为,这门科学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规划城市绿化、美化环境,合理布置农作物种植。
在栽培植物时,应注意把相互有利的栽在一起,千万不要让“冤家对头”同住,以免同室操戈....,两败俱伤。
12.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科学道理?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指出第②段使用的说明方法。
(至少两种)(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加着重号的“一无所获”指什么?“同室操戈”又是指怎样的现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判断的形式给“生物化学群落学”下一个定义。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7题。
(6分)学文如学画,学画可临帖,又可写生。
在这两条路中间,写生自然较为重要。
可是临帖也不可一笔勾销,笔法和意境在初学时总须从临帖中领会……许多第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
莎士比亚起初模仿英国旧戏剧作者,布朗宁起初模仿雪莱,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许多俄国小说家都模仿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