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扶正抗癌方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1 临床பைடு நூலகம்料
本组5 例观 察病例均来 自本院中西 医结合科2 0 年 6 0 0 6 月至
有效 , 减少< / 或增加为无效。 13
( 生活质量疗效评 定依 照K S 为状 态评分标准判定 , 3 ) P行 治
2 1年 1月间住院或门诊 患者。 00 2 全部病例均进行x C 及M I 片、 T R等 疗后 比治疗 前增加≥1分为提高 , 0 减少≥1分为降低, 0 增加或减 影像 学检查 , 并经病 理学 明确 诊断, 均为乳腺 癌 晚期患者。 年 少<0 1分为稳定。 龄3 —7 岁, 8 1 平均 5岁; 5 初治2例 , 3 复治2例; 7 病理类型: 浸润性 4 治疗 结果 导管癌3 例 , 3 浸润性小叶癌l例 , 纯癌4 , 癌l 转 移情 41客观 疗效 2 单 例 腺 例; . 况: 巴结转移3 例 , 淋 5 肺转 移2 例 , 3 骨转移 l例, 转移9 , 3 肝 例 其 根据 ̄ O ̄ H X 实体瘤 的近期疗 效标准进行评定, 由表 1 见治疗
正祛邪, 强机体免疫功 能, 轻放、 增 减 化疗毒副反应 , 提高放化 5 %或增大 未超 过 2 %; 展 (D : 变增大2 %以上或 出现 0 5 进 P) 病 5 疗 的完成 率, 减少 复发和转移 , 对提 高晚期乳腺 癌患者的生存 新病变 。 其中, RP 为有效 , RP + C C+R C + RN 为瘤体稳定。 质量 , 延长生存 期有确 切疗 效。 脾肾亏虚 、 肝郁毒 聚为乳岩 的 () 2中医证候 改善疗 效评定: 根据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 积分 变 基本病机 , 拟方扶 正抗 癌方, 并联合T 化疗方案 治疗 晚期乳腺 化判定( 症状的无、 、 重度分 别计 分0 1 2 3 , P 按 轻 中、 , , , 分) 治疗 癌, 取得了较好 的临床疗 效。 后积分 比治疗 前积分减 少≥2 3 / 为显效 , 减少 ≥1 3 2 3 / < / 而为
乳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倪爱娣以解郁为主,结合 辨证分型治疗乳腺癌术后 情志异常: 1)肝郁气滞型 2)肝郁化火型 3)冲任失调型
肝郁气滞型:选用柴胡、青皮、 郁金、香附、橘叶、当归、白芍、 茯苓、白术等药。 肝郁化火型:选用丹皮、山栀、 黄芩、当归、生地、白芍、柴胡、 郁金、香附、川楝子等药。 冲任失调型:选用仙茅、仙灵脾、 鹿角霜、菟丝子、熟地、当归、 赤芍、柴胡、香附、延胡索等药。
治疗肾功能异常
治法:补肾活血,利尿解毒。 补肾气用药:如鹿角霜、炙龟板、 牧蛎。 利尿解毒活血药:茯苓、泽泻、 大黄、黄柏、丹参、失笑散、益 母草、泽兰、桃仁、三七粉等。
预防和治疗毛发脱落
紫杉醇、阿霉素常引起毛发脱落, 故使用这类药物期间,头部带冰 帽 同时在中药中酌加何首乌、女贞 子、枸杞子、黑芝麻、旱莲草等。
预防和治疗药物性肝损害
适用于ALT增高。 治法:疏肝健脾,理气化湿。 常用方药:以六君子汤合茵陈蒿 汤加减(太子参、炒白术、猪茯 苓、陈皮、清半夏、茵陈、金钱 草、大黄、五味子、垂盆草等)。
预防和治疗心肌损伤
阿霉素主要的毒性就是心脏毒性。 1)在使用该药时可嘱患者低流 量吸氧。 2)可口服丹参滴丸,或静点生 脉针。
病因:正气不足、风寒内侵、七 情内伤、所愿不遂、郁结伤肝 。 病机:气滞血瘀、邪毒蕴内,痰浊 , 交凝, 结滞乳部 。 证型:肝郁气滞、脾虚痰湿、瘀 毒内蕴、气血两亏。
肝郁气滞型
主症:乳腺癌见情志不畅,精神 抑郁,胸闷胁胀,纳食不香,舌 质暗,脉弦或弦细。 治法:疏肝理气,养血散结。 方药:常以逍遥散加减。
气血双亏型
主症:乳腺癌见全身乏力,形体 消瘦,精神不振,纳差,舌质淡, 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温阳解毒。 方药:八珍汤加肉桂、黄芪。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1 . 2 方 法 :两 组 乳腺 癌 患 者 均 为手 术 治疗 后 ,术 后 均按 病 理 分 期行 全 身化 疗 ,根 据免 疫 组化 结果 决 定行 内分 泌治 疗 ,观 察组 辅 以 口服 中药 中西 医结 合治 疗 , 中药 以扶正 固本 ,解 毒 化瘀 为 主 ,
茯苓多糖可治疗多种 恶性肿瘤 ,有增强体质 ,改善症状 ,减少
P R 7 例 ,S D 1 8 例,P D 3 例,总有效率为6 2 . 5 %。对照组中C R 2 6
例 ,P R 4 例 ,S D 1 6 例 ,P D 1 0 例 ,总 有效 率为 5 3 . 5 %,两组 比较 差 异 无统 计 学 意 义 ( P>0 . 0 5 )。疾 病进 展 率 ,观 察 组为 5 . 4 %, 对 照组为 1 7 . 9 %,两 组 比较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O . 0 5 )。
虚 ,局 部 为实 ,常取扶 正 固本 、活 血化 瘀 、清 热解毒 、软 坚散 结 的药物 。观察 组治 疗过 程 中辅 以 中药扶 正 固本 、解毒 化瘀 ,化 疗 的毒 副反应 减 少 ,并 提高 了疗 效 。方 中党参 、黄芪 可诱 导肿瘤 坏 死 因子 及 白介 素 . 2 的生成 ,促 进肿 瘤 细胞 坏死 及 凋亡 。茯 苓 中 的
性反应轻,生活质量提高 ,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 ,能减轻毒副反应,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 量和生存率。 【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乳腺癌术后 ;临床疗效
乳腺 癌 占女J 陛新发恶 性肿瘤 的3 稳定 2 3 例 ,提 高稳 定率 为 8 3 . 9 % ;对照 组 生 活质 量 提高 1 】 例 ,降低 3 l 例 ,稳 定 1 4 例 ,提 高稳 定率 4 4 . 6 %。 两 组 间 比较差 异 有统计 学 意义 ( P<0 . 0 5 )。 2 . 3 中西 医 结 合治 疗 提 高 患 者 的生 存 率 :观 察组 中C R 2 8 例,
乳腺癌的中西药联合治疗临床资料分析

与其他 治疗 手段 共同控制 、 防肿瘤 的复发 和转移 ; 移性乳腺 预 转 癌 主要 以提 高和维护生活质量 、 延长生存时 间为 目的。中西 医结
1 1 一般资料 .
20 0 5年 2月至 2 0 0 7年 2月在我 院治疗 的符合 合 的治疗方法在 乳腺 癌治疗 中具有积极 的作用 : ①放化疗 20 08年 2月 第 7卷 第 2 期
乳腺 癌 的 中西 药 联 合 治 疗 临 床 资 料 分 析
王 正华 ( 阳乳 腺病 医院 贵
【 摘要 】 目的
贵州 贵阳
500 ) 5 0 1
回顾性分析 我院 20 0 5—20 0 7年 采用 中西 药联合 治疗乳腺
随访 5年无 复发 ; 完全缓解 : 经治疗后肿瘤及症状 消失 , 维持 1 个 不管病期早 晚 , 均应及早进 行 中医 中药 配合 治疗 , 以提 高治疗有
奶” “ 、 奶岩 ” 等之称 ] 目前 , 。 中西药综 合 治疗 已成为 乳腺 癌治 瘤 之一 , 国有 关 资料 显 示 , 综 合 治疗 后 5年 存 活率 达 7 . 我 经 5
% 1 04 6 J 疗的主要方法 , 中医药在乳腺癌 综合 治疗 中的作 用和优 势 , 日益 2 ,0年存 活率亦达 4 . %[ 。
【 关键词 】 乳腺癌 中西 医联合治疗 复发
转移
并发 症
J 但 乳腺癌是发生 于乳腺 小叶和导管上皮 的恶性肿瘤 , 发病率仍 发生癌变的疾病H 。我 国虽是 低发 区 , 其发病 率正逐 年上 升 , 在逐年增加 ] 。我 国每年约有 1 3万人被诊 断 为乳腺癌 , 许多 以沪 、 、 在 京 津及沿 海 区域 尤甚 。乳 腺癌 主要发 生于女 性 , 2 在 0 2 发 0—6 0岁 , 近年 城市 中, 乳腺 癌成 为妇女 恶性 肿 瘤发 病之 首 位 。在祖 国医学 岁以前少见 ,0岁 以后渐上升 , 病年龄 高峰在 4 文献 中, 腺癌 有 “ 疳 ” “ 乳 乳 、 乳石 痈 ” “ 、 妒乳 ” “ 奶” “ 、石 、 翻花 来 发病 年龄有 明显提前趋 势 。乳 腺癌 为治疗效 果较好 的恶性 肿
乳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一)

乳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一)引言概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但随着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的逐渐增多,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成为了一种新的治疗模式。
本文将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的角度,分析其进展及应用。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的理论基础1. 中医理论对乳腺癌的认识2. 西医理论对乳腺癌的研究3.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论依据二、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1. 中医针灸疗法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2. 中医草药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3. 西医药物在中医治疗乳腺癌中的应用三、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实践1.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乳腺癌手术前的应用2.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乳腺癌手术后的应用3.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乳腺癌放疗中的应用4.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5.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乳腺癌转移和复发中的应用四、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的优势与挑战1.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2.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挑战与问题五、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的发展趋势1. 深入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的机制2. 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的实践经验3. 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是乳腺癌治疗领域的一大进展,它综合了中医与西医的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然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实践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将有助于提高其治疗效果。
未来,我们应该加强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的机制研究,推广有效的临床实践经验,并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
通过不断努力,我们有望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四逆汤加味综合治疗晚期乳腺癌术后的临床疗效

四逆汤加味综合治疗晚期乳腺癌术后的临床疗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血管乳腺甲状腺外科四川泸州646000【摘要】目的:观察晚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四逆汤加味联合西医综合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200例,均行手术治疗,随机自愿原则下分组,对照组以西医综合治疗措施为主,观察组采用四逆汤加味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晚期乳腺癌术后四逆汤加味综合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推广价值高。
【关键词】乳腺癌;晚期;手术;四逆汤加味;西医乳腺癌是一种女性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复杂,多与女性的日常饮食、生活环境、遗传因素有关,晚期乳腺癌具有极高的侵袭性、独特的生物性特点,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快,存在极高的浸润转移可能,对女性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1]。
目前,临床治疗晚期乳腺癌多采用西医手术治疗,但是术后存在诸多并发症,影响患者早日康复痊愈。
因此,本文特选取20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四逆汤加味联合西医综合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200例入组,入选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符合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标准,经病理切片证实为乳腺癌晚期,均为女性患者,具有手术适应症。
根据自愿原则下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中100例患者年龄区间在23~51岁,平均年龄为(35.95±4.95)岁,TNM分期:Ⅲ期58例,Ⅳ期42例,是否存在淋巴转移:是78例,否22例;观察组中35例患者年龄区间在20~55岁,平均年龄为(36.95±5.94)岁,TNM分期:Ⅲ期61例,Ⅳ期39例,是否存在淋巴转移:是81例,否19例;两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
1.1.方法两组均接受改良根治手术治疗,切除乳腺肿瘤组织,开展淋巴结清扫术,对患者患者术后乳腺癌复发风险进行评估。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60例

键在于通 过对机体 的补血 、活血 ,来 达到 降低 患者 收缩 压和舒 张 压 的 目的,继而 得 到较 为理 想 的治 疗效 果[ 3 ] 。 给予患者 中西 医结合进行 临床治 疗 ,不仅 能够促进患 者
1 - 3 3 黄金元 , 赵雅靓. 中医外治 法治 疗原 发性 高血压 的研 究近 况I - J q . 中医 外治 杂
具有统计 学意义。结论
著 ,值 得 推 广 。
采取 中西 医结合 治疗乳腺癌 ,不仅 可以提 高临床 治疗效果 ,还可 以显著保证 患者远期 生活质 量,临床价值显
关 键 词 :乳 腺 癌 ; 中 西 医 结合 疗 法 ;乳 岩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r r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4 . 0 3 . 0 3 2 文章编号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4 ) 一 0 3 — 0 0 4 %0 2
靶 向等综合疗法 ,但 是仍然存 在复发 与转移 的问题 ,疗
效不尽如人意 。对此 ,我们通过 多年 的探 索 ,在坚 持传 统治疗 的基 础上 ,配合 中医药 治疗 ,疗效有 进一步 的提
高 。现将 2 0 0 9年 3 月至 2 0 1 1 年 3月在我院进行 中西医结 合治疗 的乳腺癌患者 6 o例的临床资料作一总结评价 。
志, 2 0 1 2 , 4 ( 3 ) : 2 2 4 - 2 2 5 .
的血压得 到平缓 的降低 ,还可以消除其相应 的临床症状 。
本次研究 中我们是采用 中西 医结 合 的疗法 治疗原发
( 本文责编 : 张文娟 本 文校对 : 毛亚平 收稿 日期 : 2 o 1 -1 3 0 - 1 9 )
孙桂芝教授诊疗乳腺癌经验探析_顾恪波

153第15卷 第5期 2013 年 5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5 No. 5 May,2013乳腺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男性发病较少,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病率已高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1]。
马松等[2]对1996—2005年我国女性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发现城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在8~10/10万人,农村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在4~6/10万人,其中以25~59岁女性为主。
杨玲等[3]用Jionpoint 模型对常规监测的乳腺癌死亡数据进行趋势分析,结果发现乳腺癌是我国近年来增长幅度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中青年女性患者死亡率明显上升的趋势值得注意。
这些研究资料提醒我们,虽然当前在乳腺癌的诊疗方面已取得较大进步,5年生存率较之以前已有明显提高,但仍应对女性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给予足够重视,积极寻找切实有效的中西医诊疗手段和方法,及时给予患者最为恰当的处置,减轻治疗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防止其复发、转移,提高长期存活率,减少和控制死亡率。
研究表明[4],中医药在上述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导师孙桂芝教授在乳腺癌的中西医诊疗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她指出,当前的临床实践证明,乳腺癌宜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佳,符合手术适应证的应及早手术治疗,术后可在放化疗基础上及早配合中药扶正祛邪,防止其复发转移,常可取得较好疗效。
现简介其诊疗乳腺癌经验如下。
1 乳腺癌病机本于“下虚上实”孙师指出,由于乳腺癌病灶直观定位于“乳腺”,《灵枢・经脉第十》中曾说“胃足阳明之脉,……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肝足厥阴之脉,……上贯膈,布胁肋”,故古人多认为乳腺病变与肝胃二经有关,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就曾说过“乳房阳明所经,乳头厥阴所属”;清代医家顾世澄在《疡医大全卷六・论分经络部位气血多寡》中亦指出,“人之气血,丑时归于足厥阴肝经,入期门穴,在于乳下,……其足阳明之脉,自缺盆下于乳,又冲脉者起于气街,并足阳明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故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乳头属足厥阴肝经”,并引清代妇科名家傅青主《青囊秘诀》中所记载,曰“乳岩乃性情每多疑忌,失于调理,忿怒所酿,忧郁所积,浓味酿成,以致厥阴之气不行,阳明之血腾沸,孔窍不通,结成坚核,形如棋子……或因岁运流行,或因大怒触动,一发起烂开如翻花石榴”,由此可见乳腺孙桂芝教授诊疗乳腺癌经验探析顾恪波,王逊,何立丽,孙桂芝(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053)摘 要:导师孙桂芝教授在乳腺癌的中西医诊疗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主张乳腺癌宜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佳,符合手术适应证的应及早手术治疗,术后可在放化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扶正祛邪,防止其复发转移,常可取得较好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 良反应 方面 ,观 察组 肝 肾毒性 少于 对照 组 ( P< 0 . 0 5 ),
脱 发、 白细胞减 少 、 血红 蛋 白减 少等 , 两组 无明显差 异 ( P 选择 2 0 1 2 年 8月 到 2 0 1 5 年 6月 间 收 治 的 6 O 例 晚期 乳 腺 癌 恶 心呕吐 、 > 0 . 0 5 ),见表 2 。 患者 ,均 已经病理 学及 细胞学 检查确 诊为 乳腺癌 ,均为 临床 I I I — I v 期病 例 , 已签 订知情 同意 书 。患 者年龄 2 9 ~ 7 1 岁 ,平 均 ( 4
血红蛋 白减 少等,两组无 明显差异 ( P> O . 0 5)。结论 :中西 医结合 治疗晚期乳腺 癌疗效优 于单 纯化 疗 ,且能在一 定程度 上 减 少 不 良反 应 的发 生 ,具有 较 高 的 临床 应 用价 值 。
【 关键 词 】 晚期 乳腺 癌 ; 中西 医结合 ; 临床 疗效 ;不 良反 应
应 的发生 ,一直 是 医学界着 重关 注 的 问题 。近年 来我 们采 用 中西 医结 合 的方法 ,在 C A F化疗 方案 的基 础上 合用 中药制 剂 ,对于 提 高疗 效和减少 不 良反应 取得 了一定 的成 效 ,报 告如 下。 1资料 与方法 1 . 1一般 资料
例 数 3 0
3 O
c R 1 1
8
P R 1 4
1 0
S D 3
8
P D 2
4
C R + P R 2 5( 8 3 . 3)
1 8( 6 O . 0)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x : 4 . 0 2 1 9 , P <0 . 0 5
2 . 2 两组患者 不 良反应 对 比
表 2 两组患者不 良反应情况 比较 ( n )
8 . 3 ±1 1 . 8 )岁;转移 部位 :淋巴结转 移 4 1 例 ,肺转移 2 3 例 ,胸
膜转 移 1 2 例 ,肝转 移 9 例 ,骨转移 8例 。所有 患者均 预计生 存期 > 3个 月,实 验室 检查 血液及 心 、肝 、肾功 能均正 常 。排除妊 娠 期和 哺乳期 妇女 。6 0例患者 随机分 为观察组 与对照组 ,每组 各 3 0 例 ,两组 患者年龄 、性别 、转移部位 等一般 资料无 统计学 差异 ( P
乳腺 癌是 目前女 性较 为常 见的一 种恶 性肿瘤 ,且 该病 发病率 见表 1 。 还在逐 年 上升 …,严重 威胁 患者生 命健康 。化 疗是乳 腺癌 主要 的
表 l 两组患者临床疗 效的比较 [ n ( % ) ]
组别 观 察 组
对 照 组
治疗手 段 之一 ,如何 尽可 能地提 高化 疗的 临床 效果 、减少 不 良反
> 0. 0 5) 。
3 讨论 C A F化疗方 案是乳 腺癌常用 的化疗方 法 ,其 中环磷酰胺 ( C T X )
1 . 2 治疗 方法 N A 遗 传功 能 、抑 制肿 瘤细 胞增殖 ,防止癌 灶扩大 的作 用 ; 对 照组给 予 C A F 化疗方 案, 2 1 d 为一周 期,3 周 期为一个 疗程 , 及 R A D M )为 常用 广谱 类抗 肿瘤 药 , 其可 以嵌 入 D N A 分子 而 观 察组 在对 照组 基础 上 ,第 2周期 化疗 后给 予静 脉滴注 参芪 扶正 阿霉 素 (
晚期乳腺 癌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 3 0例 ,对 照组给 予 C A P化 疗方案 ,2 1 d为一周期 ,3周期 为一 个疗程 ,观
察组在对 照组基 础上 ,第 2周期化疗后给 予静脉 滴注参 黄芪扶正 注射 液治疗 ,连续 1 4 d 。观 察比较 两组 患者的临床疗效 和 主要 不 良反 应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8 3 . 3 %,对照组 总有效率 为 6 0 . 0 %,观察组 临床 总有效 率明显 高于对 照组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P<o . 0 5)。不 良反 应方面 ,观察组肝 肾毒性 少于对照组 ( P< 0 . 0 5 ),恶心呕吐 、脱发 、白细胞减 少、
静 脉注射 ,时长 2 4 h 。合成 酶 、阻碍 D N A合 成 的作 用 ,一般认
为将上 述三种 药物联 合应用 , 对乳 腺癌能达 到一定 的临床有 效率 ,
如 可 引起 肝 肾毒性 、 白细 胞数 目 完全 缓解 ( C R )是指 肿瘤病 灶完 全消 失 ,未发现 新发 病灶 , 然 而此方 案也 有 明显 的副作用 , 与肿 瘤相 关 的临 床 症状 消失 ,至 少持 续 2 8 d ;部 分 缓解 ( P R )是 下 降、 明显 的恶心 呕吐等 消化 道不适 、脱 发等 不 良反 应 ,使患 者 指肿 瘤病 灶 的两 个最 大垂 直径 线乘 积之 和减 少 ≥ 5 0 % ,无 新发 病 生存质 量受 到严重 的影响 。
是 一种 由氮 芥与磷 酰胺基 结合 而成 的免疫 抑制 剂 ,具 有干扰 D N A
从 而发 挥强 大 的肿 瘤灭 杀作 用 ;氟 注 射液 ( 2 5 0 m l /次 , 1次 / d ) 治疗 , 连续 1 4 d 。 C A F 方案 具体为: 对核酸 形 成产生 抑制 作用 , 5 - F U )属 于 不典 型周 期特 异 性嘧 啶类 抗代 谢 抗肿 瘤药 , 5 0 0 m g / m 环磷 酰胺 + 5 0 m g / m 阿霉 素 + 7 5 0 m g / m 。 氟 尿嘧 啶联用 , 尿嘧啶 (
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 治疗 晚期乳腺癌 的临床疗效观 察
陈 艳 艾 卿 。
1 . 新 疆 兵 团第 九 师 医院 8 3 4 6 0 1 ;2 .新 疆 第 九 师 1 6 6团医 院 8 3 4 6 0 1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中西 医药物结合治疗晚期乳腺癌 的临床 疗效。方法 :选择 2 0 1 2 年 8月到 2 0 1 5年 6月间收治的 6 0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