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盘认数(2)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算盘认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算盘认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算盘的基本构造和各部分名称,理解算盘在认数过程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算盘进行认数、计数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算盘的结构和各部分名称。
2. 算盘的使用方法,包括认数、计数等。
3. 算盘在数学计算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算盘的结构、使用方法以及在数学计算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算盘的认数和计数方法,以及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算盘、投影仪、PPT课件。
2. 学具:算盘、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算盘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算盘的构造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算盘的结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算盘在认数、计数中的作用。
3. 演示:教师示范算盘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并模仿。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算盘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应用: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算盘进行数学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算盘的结构和各部分名称。
2. 算盘的使用方法:认数、计数。
3. 算盘在数学计算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算盘的使用方法。
2. 提高题:运用算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3. 拓展题:研究算盘的起源和发展,了解算盘在我国数学史上的地位。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对算盘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指导。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分层作业,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算盘在数学计算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完整版)认识算盘上表示的数

认识算盘上表示的数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4-35页例4、“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在算盘上表示数的方法,会认、读算盘上表示的数。
过程和方法:使学生通过认、读算盘上表示的数,感受记数工具的科学和方便,进一步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具准备:算盘、课件。
教学过程:•介绍算盘的历史,认识算盘。
1.谈话:算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名发明创造的一种计算工具。
2.介绍算盘的由来。
师:算盘是怎么来的呢?相机介绍: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就有了记数的需要。
他们常用石子、结绳和刻痕记数。
后来人们逐渐创造了一些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数字。
(出示用算筹表示的数字)筹算数字中,上面一根筹当五,下面一根筹当一。
由于社会的发展,对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筹算进行了改革研制出巧妙的算盘。
3.认识算盘。
课件出示算盘图,引导学生观察算盘。
追问:你知道算盘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吗?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课件上面动态介绍算盘各个部分的名称。
出示大算盘,指名介绍算盘的框、梁、档、珠。
4.认识和区分上、下珠。
师:这些珠有的在梁上面,有的在梁下面,为了区分,我们给这些算珠起个名吧。
提问:梁上面的算珠叫什么?(上珠)梁下面的算珠叫什么?(下珠)5.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读算盘上表示的数。
二、用算盘表示数。
1.认识记数方法算盘上也要按数位记数,找到个位档,从右往左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
记数时,要拨珠靠梁。
一颗下珠表示1,一颗上珠表示5。
2.认识算盘上表示的数。
下面算盘上表示的数各是多少?说一说,写一写。
3.比较用算盘表示数和用计数器表示数。
算盘上表示数和计数器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呢?哪个表示数更方便?明确:数位顺序一样,哪一位上是几就拨几。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算盘的认识》参考课件

探究点 认识算盘及用算盘表示数
算盘的发展史和常用种类:
算盘是我国人民发明创造的。在计算器普遍使用之前,算 盘作为一种既简单又方便的计算工具,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并被广泛使用。
常用的算盘有以下两种:
珠算盘
框 梁
认识算盘 顶珠
上珠 下珠
档
低珠
用算盘表示数。
算盘上每一档(或叫做杆)代表一个数位。算珠 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拨上数。
计数时,可 以任选一档
作个位。
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
使用算盘
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
使用算盘
拇指:下珠上拨 食指:上珠下拨
算珠靠近 框时,表 示算盘上 没有拨上 数。
使用算盘
拨出531
一个上珠表示5, 一个下珠表示1。
注意: 在算盘上拨珠一定要先找到数位,从高位起拨珠靠梁。
使用算盘
拨出375
小试牛刀(选题源《典中点》)
兔博士网站
在古代,人们用小竹棍摆成下面的形式来表示数并计 算,叫做筹算。
算珠就是由筹算演变过来的。
练一练
705
360
练一练
173 604
练一练
580 945 730
1.填一填。 (1)常用的算盘有两种:( 五珠算盘 )和( 七珠算盘 )。 (2)算盘上每一档代表一个( 数位 ),计数时要拨珠靠
梁( ),一个上珠表示5( ),一个下珠表示(1 )。 (3)算盘上高位在( 左 )边,低位在( )边。
说一说
1、中国的发明创造; 2、计算工具; 3、长方形,木框,内贯直柱; 4、公元前600年就有了; 5、由“筹算”演变而来……
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算盘

1000以内(yǐ 数的 nèi) 认识(3)
第一页,共十六页。
下面每幅图代表的数分别是多少?填一填,并说说
它们(tā men)的组成。
1.
( 362 )
2.
( 207 )
3.
( 5 8 0)
第二页,共十六页。
认识算盘。
档 梁 框
一个下算珠盘表也示可1以,用一来个数上数珠和表记示数5。 上珠 下珠
百十 个
位位位
在算盘上拨出563。
百十个
位位 位
563
先定位 再拨珠。 怎同你样学有在们其算还他盘有方上别法(d拨的吗ìng出想?w一法èi)个吗,数??
563
第六页,共十六页。
第七页,共十六页。
你知道(zhī dào)吗?
人类记数经历了漫长 的历史过程。
石子
结绳
算筹 5 6 3
算盘
摆珠子
数学的逐渐发展标志着人类的不断进步。
3. 写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并读一读。
个
个
位
位
( 1 2 6)
( 460 )
要注意对齐数位。
第十五页,共十六页。
( 800)
作业(zuòyè):第81页练习十六,第10题、第11题。
第十六页,共十六页。
千百十 个 位 位位 位
1 、2、3、4、5、6、7、8、9、10 10、20、30、40、50、60、70、80、90、100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 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用算盘 数数的方法。那用算盘记数呢?
第五页,共十六页。
用算盘数数、记数。
个 位
4.2认识算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答案:学生在算盘上先将89表示出来,然后找到表示5的算珠,放在十位上,表示5;找到表示3的算珠,放在个位上,表示3。最后,将两个数相减得到36。
4. 题目:请用算盘表示数字678。
答案:学生在算盘上找到表示6的算珠,放在百位上,表示600;找到表示7的算珠,放在十位上,表示70;找到表示8的算珠,放在个位上,表示8。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认识算盘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算盘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算盘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算盘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算盘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答案:学生在算盘上先将345表示出来,然后找到表示1的算珠,放在百位上,表示100;找到表示2的算珠,放在十位上,表示20;找到表示9的算珠,放在个位上,表示9。最后,将两个数相减得到216。学生再用算盘进行验证,确保计算结果正确。
(8) 请用算盘表示数字806,并用算盘进行计算:806 - 357。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二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模仿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风格各异,有的喜欢直观演示,有的喜欢动手操作,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 认识算盘北京版

认识算盘教学目标:1.认识算盘,了解算盘各部分名称,会确定数位,知道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并会用三指拨珠的方法在算盘上拨珠表示万以内的数。
2.通过在算盘上拨珠记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3.了解算盘的广泛应用和对数学发展的贡献,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读写算盘上的数。
教学难点:读写带有上珠的数。
教学准备:教师用大算盘一把,学生用小算盘每人一把。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师:同学们,今天中华村要进行算术比赛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中华村算术比赛视频至“这是什么?”)师:师父计算可真厉害,他手里到底是什么“宝物”啊?(预设:算盘)。
师: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计算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数数和记数,算盘能与中国的四大发明相媲美,为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算盘吧!(板书课题:认识算盘)二、认识算盘(一)介绍算盘各部分名称1、初步认识算盘师: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算盘?(黑板上贴算盘图)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算盘。
你对算盘有哪些了解?生自由回答。
预设一:基本可以通过学生介绍认识算盘各部分名称;预设一处理:直接根据学生表达进行板书以及补充。
预设二:对于各部分名称不是很了解。
预设二处理:师:算盘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补充介绍算盘:跟着老师边说边摸,算盘四周叫做框,根根小棒叫做档,一个横梁分上下,梁的上面叫上珠,梁的下面叫下珠,上珠一个表示5,下珠一个表示1。
师:通常,算盘是长方形的,四周用木条包围叫做“框”,里面有一根一根的小棒将珠子穿起来,称为“档”(板书:档)。
档中横的一条叫“梁”,我们认数、读数主要看珠子靠梁的情况。
梁上的珠子,称“上珠”(板书:上珠),梁下的珠子,称“下珠”(板书:下珠)。
【设计意图】算盘是生活中常见的记数工具,有的孩子可能见过。
在教师介绍算盘之前,先让学生说说对算盘的认识,提取学生的原有认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2、课件出示算盘图,边出示,边说名称框档梁上珠:一个上珠表示5下珠:一个下珠表示13、小游戏:我指你答、我说你指(二)介绍算盘拨珠的方法师:我们通常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三个手指拨珠,它们各有分工,协同工作。
二年级下册《算盘认数》学案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算盘认数》学案苏教版教学目标:认识算盘各个部分的名称,掌握下珠和上珠在档位上面表示的意义。
能正确掌握读写算盘上面表示的数,会拨出指定的数。
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读写算盘上面表示的数,会拨出指定的数。
教学难点:1~9在算盘上面怎样表示。
教具准备:算盘、。
教学过程:情境引入教师拿出算盘说:老师今天带来一位新朋友,看你们认识他吗?今天这节我们就来通过算盘认识千以内的数。
交流共享教学例4(1)认识算盘。
提问算盘上面有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上面动态介绍算盘各个部分的名称。
在介绍档位的同时从右往左分别介绍各位档、十位档、百位档、千位档。
你们认识它了吗?请你们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
小组里面和你的同桌分享一下你刚学习到的算盘部的名称。
教师边指边问,学生独立回答。
学习在算盘上面表示1~9师:计数时,我们要拨珠靠着中间的梁,只有靠着梁的算珠才能参加计数。
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师边拨珠边板书。
出示教材上“下面算盘上表示的数各是多少?”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学生充分讨论后集体评价后教师引出:第1幅图:个位档上面的算珠是4,表示有4个一。
第2幅图:十位档上面的算珠是3,表示有3个十;个位档上面的算珠是7,表示有7个一。
第3幅图:十位档上面的算珠是6,表示有6个十;个位档上面没有。
第4幅图:百位档上面的算珠是8,表示有8个百。
十位档上面没有,个位档上面的算珠是2,表示有2个一。
第幅图:百位档上面是9,表示有9个百。
你会写出这些数吗?请你们在教材第34页上面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集体评价。
学拨珠。
我们看刚才的图,你能在上面的几幅图中找出1~9的数吗?你会在个位上面拨出1~9的数吗?出示例4的两幅图和下面的五福图。
学生尝试拨珠,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收集反馈信息。
下面我们跟着教师后面拨一拨,教师示范正确的手势拨珠。
学生在小组里面拨一拨,掌握正确的拨珠手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算盘》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算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算盘》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算盘的构造、作用以及简单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算盘的基本用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算盘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大多数学生还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算盘的使用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算盘的各个部分,掌握算盘的基本用法,并能够运用算盘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算盘的构造,掌握算盘的基本用法,能够运用算盘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算盘的构造和基本用法。
2.难点:运用算盘进行简单的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算盘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2.观察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算盘的各个部分,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算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合作学习法:分组进行计算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算盘、计算器、教学PPT。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把算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算盘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对算盘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算盘的各个部分,如梁、框、档、珠等,并讲解算盘的计算原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算盘操作,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算盘的基本用法,如加、减、乘、除等。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运用算盘进行解答,检查学生对算盘用法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算盘进行一些复杂的计算,如多位数的加减乘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算盘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
如:在算盘上拨出13,先在十位上拨1,再在 个空档表示0,再在个位上拨上1。
1、用算盘分别拨1、2、3、4、5、6、 7、8、9。
2、一个一个地拨,从587拨到600;
3、在算盘上拨出805、500、190、999;
我会比! • 比一比、说一说:在算盘上 拨数和在计数器上拨数有什 么不一样。
把相同的数连起来:
702
450
215
计算机的发展。
复习
下面每幅图代表的数是多少?并说 说它们的组成。
( 352 )
复习
下面每幅图代表的数是多少?并说 说它们的组成。
( 406 )
复习
下面每幅图代表的数是多少?并说 说它们的组成。
( 580 )
一个上珠表示5 ,一个下珠表示1 。
框
上珠
梁
档
下珠
千 百 十 位 位 位
个 位
3.在算盘上表示数:拨数时从高位拨起,高位 上是几就拨几,再在低一位上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