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新疆是中国西北部的大省,也是中国最大的省份之一。
新疆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风景名胜。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新疆文化旅游产业正在逐渐崛起,成为该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一、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1.资源优势: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交汇处,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新疆有天山山脉、塔克拉玛干沙漠等自然景观,还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遗产。
2.发展成果: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目前,新疆已有一批世界级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包括天山天池、喀纳斯湖、博格达峰,以及丝绸之路等文化旅游线路。
3.问题和挑战:新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也是新疆文化旅游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此外,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也需要更加完善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
二、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建议1.发挥优势,打造特色:新疆文化旅游产业要充分发挥该省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推出更多的文化旅游产品和特色线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通讯、餐饮、住宿等方面,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3.促进文化融合: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可以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利用文化旅游产业的平台,推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4.加强环境保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必须注重环境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
5.提高服务水平:要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三、结语新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只有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提高管理水平、优化产业布局、创新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文旅产业模式、融合驱动机制与发展路径——以新疆昌吉州为例

农业展望,2024,20(4):62-67.Agricultural Outlook赵丽娟(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昌吉831100)摘要:农文旅融合发展有助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民族地区特色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重要路径。
针对当前研究关于农文旅产业模式与融合驱动机制剖析不深入问题,本研究以新疆昌吉州的幸福村葫芦文创产业、月亮地村古村落民宿群、半截沟镇旱地大麦种植业、玛纳斯县葡萄酿酒产业开展多案例分析发现,昌吉州以特色种植业的多功能性,融合工艺民俗文化与休闲观光旅游作为农文旅产业模式,以规划布局、公共服务支撑、产业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为驱动力,从示范带动到整体推进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然而,与国内多数农文旅融合产业一样,昌吉州面临农文旅融合层次偏低、多数特色产业未融合发展以及高端人才短缺等共性发展难题。
基于此,未来中国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为特色产业资源整合、农文旅跨域纵深融合以及复合型人才引进等。
关键词:农文旅融合;驱动机制;产业模式;发展路径;乡村振兴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culture and tourism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the overall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which is an important path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aracteristic resource advantages into industrial advantages in areas with large ethnic minority populations.In view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s on the agri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model and integration driving mechanism analysis were not in-depth,a number of case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in Xingfu village gourd cultural and收稿日期:基金项目:联系方式:Industrial Mode,Integration Driving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Path of Agriculture,Culture and Tour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A Case Study of Changji Hui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Xinjiang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文旅产业模式、融合驱动机制与发展路径———以新疆昌吉州为例(Xinjia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Changji 831100,Xinjiang )Zhao Lijuan2023-06-18昌吉州社科联重点课题“基于乡村振兴的昌吉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内生动能与外部赋能研究”(23ZSKL014)赵丽娟,E-mail :**********************620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纳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整体框架[1]。
文化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文化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标题:文化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为促进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总结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结合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多个维度对文化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进行探讨,并阐述了产业融合对文化旅游的影响与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加强产业融合合作、促进资源优势互补、提升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强化领导与市场的互动,可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承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一、引言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中一个重要的分支,与传统旅游相比,具有更丰富、更有内涵的旅游体验,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然而,在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仍然不够明确,存在许多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的研究,分析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案例,提出可行的发展路径和方法,为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二、研究问题及背景目前,国内外许多地区将文化旅游列为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但尚未形成有效的模式和机制。
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研究将围绕以下问题进行研究:1.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2. 产业融合发展对文化旅游的影响与作用;3. 如何构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模式。
三、研究方案和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地调查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一)实地调查: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二)案例分析:选取一些成功的产业融合发展案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
案例研究有助于从实践层面分析和评估产业融合对文化旅游的影响。
(三)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学和数理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取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和归纳。
四、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根据实地调查和案例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 当前文化旅游产业仍存在发展不平衡、资源利用不充分、传统模式僵化等问题;2. 产业融合对文化旅游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既有促进发展的作用,也存在利益冲突和合作困难的挑战;3. 加强领导引导和市场调节,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乌鲁木齐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研究

乌鲁木齐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研究安景峰【摘要】在文化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国民文化素养不断提高,人民对文化和旅游相关产品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传统的旅游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从游览观光向深度体验、私人订制、个性化等旅游方式转化.因而,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共创,不仅是学术界所研究的问题,更是产业融合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查阅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相关文献,对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产业融合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梳理,对乌鲁木齐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模式进行了探讨.【期刊名称】《山东纺织经济》【年(卷),期】2019(000)007【总页数】5页(P59-62,21)【关键词】乌鲁木齐;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作者】安景峰【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乌鲁木齐市迎来发展的新机遇,作为新疆首府,其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有着一定的优势。
2014年,乌鲁木齐开始打造旅游集散中心,2016年,乌鲁木齐市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这进一步提升了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加快了其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
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主要是从民族地区[1-4] 、城市地区[5-8] 、乡村地区[9-11] 等方面展开研究。
朱应雨(2017)、周彬(2013)、钟林生(2013)、孙琨(2013)、唐承财(2013),张曼婕(2014)、周志荣(2014)等对民族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研究,分别以少数民族产业、青海省、贵州省、泸州叙永彝族聚居地等省市为例,指出民族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有着一定的区域特色优势,需要把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青海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周边省份竞争激烈,指出提高民族社区参与的建议,贵州省的民族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结合乡村旅游共同发展,存在泸州叙永彝族聚居地音乐文化旅游产业对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缺陷,并提出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的发展对策。
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与重点

值 , 加农 民收入 。充分利 用农 业遗 产 、 增 农业 遗存 以
及 具有 浓郁 乡土 特 色 的 民 间 艺术 , 高 乡村 旅 游 的 提
吸引力 。
土 资源 保 护和 生态 环境 保 护 , 实现 自然 生 态 的可持
区域 社会 经 济 的柔性发 展 。东部 沿海 地 区和 中心城
市, 旅游 业 与工商 贸 的融合 , 动 了商 业和 贸 易 的发 拉 展, 通过 旅游购 物 拉 动 消 费、 大 内需 , 扩 实现 社 会 经 济 的高速 增长 ; 中部 历 史文 化大省 , 过旅 游 与历史 通 文化产 业 的 融合 , 活化历 史 文化遗产 , 播 中华 文化 传
第2 6卷
21 0 1年第 5期
月刊
性增长 的关键 。该模 式适 合于 我 国沿边 省 区及边 境 口岸城 市 , 如黑 龙江 、 内蒙古 、 新疆 、 西藏 等 。这些 沿
发展。
加 快 推进 旅 游 业 与 其他 产 业 融合 发 展 , 以延 可 伸 产业链 、 而拓 宽产 业 面、 续集聚 产 业群 。加 强 进 继 旅 游 与商务 、 文化 、 业 、 育 、 设 、 保 、 改、 农 教 建 环 发 体 育、 医疗 卫 生、 融、 金 电信等部 门的合作 , 快发 展旅 加 游会 展 、 游 文化 、 旅 旅游 信息 服务 、 旅游 航运 、 游金 旅 融 、 游专 业服 务 、 游 农 业 等 产 业 融合 的 重 点 领 旅 旅 域 , 以加 快 培 育 新 的 产 业 空 间 , 成 新 的 消 费 热 可 形 点 , 以形 成新 兴 的交叉优 势产 业 。 可 初 步 考 虑 , 游业 与其他 产 业 融合 的重 点 和路 旅
旅游业发展的创新驱动与路径研究

旅游业发展的创新驱动与路径研究在当今社会,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旅游业的需求不断增长,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驱动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旅游业创新驱动的内涵与意义(一)内涵旅游业的创新驱动,是指通过引入新的理念、技术、产品、服务和管理模式,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
这包括对旅游资源的创新开发、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旅游营销的创新手段、旅游服务的创新提升等方面。
(二)意义1、满足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如今,游客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和多样化。
通过创新驱动,可以开发出更多具有特色和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2、提升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新是旅游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
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推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提高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3、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可以推动旅游业更加高效地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旅游业创新驱动的要素(一)技术创新1、互联网与移动技术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普及为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在线旅游预订平台、旅游 APP 等使得游客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旅游信息、预订旅游产品和服务。
2、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的行为和偏好,为旅游企业提供精准的市场定位和营销决策依据。
人工智能技术在旅游客服、智能推荐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3、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为游客提供更加沉浸式的旅游体验,如虚拟旅游景点、增强现实导览等。
(二)产品创新1、主题旅游产品开发各种主题旅游产品,如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满足不同游客的兴趣爱好。
2、定制化旅游产品根据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旅游行程和服务,让游客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旅游活动。
新疆旅游如何促进数字化转型

新疆旅游如何促进数字化转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个行业提升竞争力、优化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新疆,这片拥有壮丽自然风光和丰富人文历史的土地,在旅游领域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如何借助数字化的力量,推动新疆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新疆旅游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挑战近年来,新疆旅游业在数字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些旅游景区开始采用电子门票系统、智能导览等技术,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
同时,在线旅游平台的兴起也为新疆旅游的推广和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
然而,与国内一些旅游发达地区相比,新疆旅游的数字化转型仍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在一些偏远地区,网络覆盖不足、信号不稳定等问题依然存在,这给数字化旅游服务的推广和应用带来了困难。
其次,旅游企业的数字化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
许多中小旅游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的技术和人才支持,难以开展有效的数字化营销和管理。
此外,数据的整合与共享也存在障碍。
不同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数据相互独立,难以形成完整的旅游大数据,无法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二、数字化转型为新疆旅游带来的机遇数字化转型为新疆旅游带来了诸多机遇,有望从多个方面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1、提升旅游营销效果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精准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偏好,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数字化平台,可以更广泛地传播新疆旅游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游客。
2、优化旅游服务质量借助智能预订系统、在线客服等工具,游客可以更方便地规划行程、预订服务,遇到问题也能及时得到解决。
同时,数字化评价系统能够促进旅游企业不断改进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
3、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开发虚拟旅游产品,让游客在未出行前就能提前感受新疆的美景。
此外,还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打造个性化的旅游线路和体验项目,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新疆的产业发展趋势

新疆的产业发展趋势新疆作为中国的西疆重镇,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投资者的目光。
近年来,新疆的产业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呈现出多元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本文将从新疆的能源产业、农业产业、旅游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四个方面,分析新疆的产业发展趋势。
一、能源产业新疆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特别是煤炭、天然气和风能资源。
近年来,新疆加大了对能源产业的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推动能源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首先,新疆的煤炭资源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煤炭开发和利用是新疆能源产业的重要支柱。
新疆的煤炭储量位居全国前列,其煤电联营和煤制油、化工等综合利用项目的建设,为新疆的能源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其次,新疆拥有广阔的风能资源,近年来新疆大力发展风电产业,建设了一批大型风电场,提高了新疆的风电装机容量。
此外,新疆的天然气资源也具有丰富的潜力,新疆加快了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打造了多个天然气产业园,推动天然气产业的快速发展。
总体来看,新疆的能源产业发展趋势良好,将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二、农业产业新疆拥有广阔的农田资源,适合发展多样化的农业产业。
近年来,新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加大了对农业产业的投入,通过科技创新和产品升级,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首先,新疆加大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提高了灌溉水平,增加了农田灌溉面积,改善了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新疆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手段,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此外,新疆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总体来看,新疆的农业产业发展趋势良好,将成为新疆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三、旅游产业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新疆大力拓展旅游产业,通过建设旅游景区、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等方式,推动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为新疆的旅游产业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新疆旅游产业可通过产业渗透、延伸、重组等方式实现产业融合,促进创新发展。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关于旅游产业的融合,杨颖(2008)、程锦等(2011)将旅游产业融合分为两类,一是旅游业与其他服务行业的融合,包括旅游产业自身要素间的融合;二是旅游业与一二产业的融合。
徐虹、范清(2008)的研究认为,旅游产业融合是技术、市场、企业、产品以及制度的交叉、渗透和融合。
郭峦(2011)将旅游产业融合方式分为发展支持型、技术渗透型、资源利用型、复合利用型和重组替代型。
关于旅游产业融合动因,鲁皓、张玉蓉(2015)认为,政府应支持建立相关对接机制,引导社会参与以及最终得到社会的认可是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
张辉、张玉蓉(2011)等认为,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推动是促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
何建民(2011)认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是旅游产业融合各方优化资源结构与配置,协同经济发展,取得规模效应,增大融合利益各方的收益。
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相关程度不同,并且其他产业的特点、功能、优势也各不同,故与旅游产业进行融合的路径也不同。
麻学锋等(2010)认为,要从旅游资源、功能、技术及市场等要素方面探索发展路径。
白晋湘等(2012)则从产品研发、企业组织合作、旅游市场模式等方面研究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路径。
总之,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各地多以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为实践。
本文以新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实践为研究对象,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背景,依托“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对新疆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进行总结。
二、新疆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一)新疆旅游产业概况
壮美的自然景观与绚丽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奠定了新疆旅游产业的资源基础。
新疆旅游资源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主要包括从中温带到寒温带的自然景观,山地、沙漠、绿洲、草原及山地垂直分异景观。
此外还有由少数民族文化构成的西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以及城市郊区农家乐构成的乡村观光休闲体验旅游资源。
目前,全区有5A 级景区11家,4A 级景区65家;5星级酒店15家,4星级酒店52家,3星级酒店254家;自治区直属旅行社30家;建成投入使用的飞机场有18个。
2015年新疆旅游产业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共计6097万人次,同比增长23.1%,旅游总收入达1022亿元。
(二)新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新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尚处于摸索阶段,主要以旅游产业与相关服务行业的渗透、交叉为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旅游+文化”和“旅游+农业”为主要业态形式,融合程度低,融合业态单一。
要形成新的融合产业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发展,拓展发展思路,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多元化、深层化。
(三)新疆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新疆旅游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产品与服务单一,产品相似
新疆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文/董永亮
【摘
要】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为背景,以产业融合为视角,以旅游产业
的融合发展创新为研究对象,针对新疆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旅游产业;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作者简介】董永亮,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工程。
经济论坛Economic Forum
Jun.2017Gen.563No.06
2017年6月总第563期第06期
·
·50
度高。
例如沿天山和阿勒泰山沿线的旅游开发,都是以温带山地景观为主,特色不鲜明,易使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
二是旅游资源使用效率较低,有的旅游资源处于闲置状态。
新疆旅游业季节性强,冬季大部分处于停歇状态,旅游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三是旅游市场开拓、管理及创新不足。
粗放的发展方式已经很难适应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三、新疆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路径
(一)旅游业态创新
将新疆自然旅游资源、民族文化资源融合其他相关资源,围绕满足旅游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从自然资源、历史、地域文化、民族风情等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赋予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内涵,开发“旅游+医疗健康”“旅游+通用航空”“旅游+体育”“旅游+特色购物”“旅游+自驾”等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
(二)旅游要素创新
旅游产业融合创新需对传统的旅游要素进行融合创新,通过细分市场,将融合创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精确投放到目标市场。
例如将“吃”“住”整合,发展高端商务会展、接待、会议等,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档次和品牌溢价;将“吃”“住”“游”融合,发展旅游休闲度假、休闲疗养等,拓宽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广度;将“行”“游”“购”进行融合,以新疆地域特色旅游文化产品为依托,开发特色文化购物旅游产品。
(三)旅游市场营销创新
旅游产业融合创新,旅游产业的营销也要与时俱进。
要拓宽营销渠道,逐步建立相对健全的营销网络。
要以“互联网+”为导向,整合线上渠道,加强与旅游电商平台的合作,建设新疆旅游门户网站,开辟旅游专栏,开通著名景区的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的公众号,扩大新疆旅游产业的知名度。
加强线上线下互动,整合旅游景区、酒店、交通、餐饮、娱乐等旅游要素资源,创新线上旅游产品和服务,对接线下经济实体,实现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此外,注重与体育赛事、会展、节庆以及休闲运动的联合营销。
自2005年起,新疆连续成功承办环塔克拉玛干沙漠汽车摩托车越野拉力赛,扩大了新疆的知名度。
今后应将重大赛事、重要会展和节庆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联合营销,以扩大新疆旅游产业的影响力。
(四)旅游企业组织形态创新
新疆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融合,需要培育大型、综合性的旅游集团,使其成为旅游产业发展融合的主体和推动者。
2015年5月,新疆西域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新疆第一家挂牌上市的旅游企业,也是全国首家挂牌“新三板”的旅游景区,创新了旅游企业组织形态,使其向综合化、规模化和集团化方向迈出了一步。
(五)旅游企业国际合作
新疆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是连接中国与中亚地区的重要通道,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国家将重点打造10条精品旅游带,丝绸之路旅游带就是其中之一。
2016年,新疆发布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境“穿越天山廊道,探秘世界遗产”自驾游线路;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环阿尔泰山跨境自驾游线路;中国-塔吉克斯坦跨境穿越帕米尔高原自驾游3条跨境旅游新线路,填补了我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国自驾旅游产品的空白,成为新疆旅游产业国际合作的典范。
新疆旅游产业发展既有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应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找到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使旅游产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1]杨颖.产业融合: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视角[J].旅游科学,2008, (4):6-10.
[2]程锦,陆林,朱付彪.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2011,(4):13-19.
[3]徐虹,范清.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旅游科学,2008,(4):1-5.
[4]郭峦.基于产业融合路径的旅游创新产生机理[J].江苏商论, 2011,(11):110-113+122.
[5]鲁皓,张玉蓉.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动因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13):124-126.
[6]张辉,张玉蓉.旅游产业融合的几个基本论断[J].旅游学刊, 2011,(4):5-6.
[7]何建民.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形式、动因、路径、障碍及机制[J].旅游学刊,2011,(4):8-9.
[8]麻学锋,张世兵,龙茂兴.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 2010,(4):678-681.
[9]白晋湘,蒋才芳,石东.武陵山区民族山寨旅游与生态农业的产业融合与发展[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102-105+ 109.
[10]李万莲,王良举,林传红.产业融合视角下黟县乡村旅游创新发展路径[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6,(5):26-31.
(责任编辑:华明)
·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