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侯马市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 学年上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卷

2019-2020 学年上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卷

2019-2020学年上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卷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就,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题,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请将该选项在答题卡中正确填涂1.古人类化石和石器的发现,为我们研究远古人类提供了重要证据,考古工作者在一处遗址先后发现5个头盖骨化石、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经测定,距今约70万-20万年。

该遗址位于下图中的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2.右图类型的房屋最有可能居住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3.传说中包含有一定的真实历史信息,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印证了传说中的一些内容右图文物可以印证A.炎帝教人们交换物品B.当时人们已经会炼铜C.当时人们会缫丝、纺织D.当时有较高的制陶技术郑州荥阳青台遗址出土距今约5000年的丝织品残片4.《左传》有“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的说法,这里“鼎”的用途是A.兵器B.食器C.炊具D.礼器5.《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这反映了当时周朝A.推行分封,巩固疆土B.与民争利,“国人暴动”C.王室衰微,诸侯崛起D.争相变法,谋划统一6右图是A.周初分封诸侯国示意图B.春秋争霸形势图C.战国形势图D.秦朝形势图7.据《战国策》记载:“商君治秦,……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这记述的是商映变法的A.背景B.措施C.影响D.性质8.在修建都江堰的过程中,李冰发现当地妇女们在竹篮里装石头,将溪水壅深后洗衣服,受此启发发明了活动拦水坝;利用热胀冷缩原理,用大火烧山使岩石发热,趁热浇上凉水(另一说用醋浇)使石头爆裂,开凿了用于分流的“宝瓶口”。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人类如何起源,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的说法。

考古学者根据发掘的古人类囗囗进行研究,发现人类是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

囗囗处应填写()A. 陪葬B. 化石C. 石器D. 食物2.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半坡遗址3.远古时期,将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称为“禅让”。

根据禅让传说,下列排序正确的项是()A. 舜一尧一禹B. 舜一禹一尧C. 禹一舜一尧D. 尧一舜一禹4.一同学学习《潍坊历史与文化》时,总结了四句顺口溜:“太康失国,少康复国。

桀失其国,无人复国。

”“顺口溜”指的朝代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5.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得益于()A. 金属货币的广泛使用B. 商品经济的繁荣C. 青铜器的出现D.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6.有人说,都江堰迄今为止已有225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生态工程,这项工程修建于()A. 春秋战国B. 战国时期C. 秦朝时期D. 西汉时期7.孔子在政治方面的思想主张是()A. 有教无类B. “为政以德”C. “当仁不让于师”D. “仁”和“礼”8.下列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官职有:()①丞相②县令③太尉④御史大夫。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9.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发动起义的领袖是()A. 陈胜、吴广B. 项羽、陈胜C. 刘邦、吴广D. 项羽、张良10.西汉文帝、景帝在位40年左右的时间里,政治稳定,经济上始终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出现了封建社会第一次“盛世”景象。

这主要得益于当时统治者推行的什么政策()A. 休养生息政策B. 争霸政策C. “改制”举措D. 汉化政策11.下列属于刘秀的贡献是()A. 破釜沉舟,大败秦军B. 统一六国,建立秦朝C. 辅佐吴国,春秋争霸D. 建立东汉,光武中兴12.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向官僚地主阶级发动了猛烈攻击。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20个小题,共40分,请把选项填在答题栏里)1.“我们的落后早已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就已注定.英国人开向大清帝国的那一炮,只不过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从事实上证明我们已经全方位地落后于西方.”材料中的“那一炮”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

”这一材料可以用来说明清王朝()A.洋务运动轻视海军建设B.甲午战败事出有因C.清军舰船数量处于劣势D.维新变法成效不大3.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表中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A.A B.B C.C D.D4.20世纪以来,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完成了首次巨变。

这一“巨变”最主要的表现是()A.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帝制C.制定了土地改革的革命纲领D.改变了当时的社会习俗5.“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

”康有为称赞的“学生此举”指的是()A.公车上书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6.“《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

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毛泽东的话反映了当时中共要()A.广泛组织工人暴动B.联合国民党共同抗日C.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D.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抗日7.某校举办“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图片展。

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中,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的是()A.南湖游船开天地B.八一枪声建军队C.遵义会议扭乾坤D.井冈会师创新路8.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这句诗体现的长征精神是()A.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B.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C.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D.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9.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发动兵谏,史称“西安事变”。

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形式:开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友情提示:请将解答写在答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省某县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170万年。

这就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A、炎帝B、黄帝C、尧D、舜3、如果你到西安去旅游,除了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你还能参观 ( )A.半坡遗址B.河姆渡遗址C.元谋人遗址 D.山顶洞人洞穴4、现代民主政治所追求的“选贤与能”,这和中国古代的相近 ( )A.封建制度B.宗法制度 C.禅让制度D.君位世袭5.、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建立国家机构最早是在 (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6、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

这些报纸的得名,与下列古代的哪一古代制度有关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7、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A.重视教育 B.勤政爱民 C.发展经济 D.增强军事力量8、下列诸侯国中,既属于“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A.齐国 B.吴国 C.晋国 D.宋国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哪朝?()A、黄帝时期B、西周C、夏朝D、商朝10、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 A.隶书 B.小篆 C.甲骨文 D.行书11.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东西起止是 ( )A、辽东--临洮 B.辽东--陇西 C.山东--临洮 D.山海关--嘉峪关12、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战另一位刺客长空时,给一旁抚琴的老者一把钱币,钱币有如下各种形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最为广泛流通的货币一直是( ) 13、“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源自 ( )A.国人暴动B.陈胜、吴广起义 C.楚汉之争 D.赤壁之战1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玉门关以西的地区在汉朝称为( ) A.漠北 B.西域 C.河西走廊 D.新疆1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2.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A. 废除旧贵族的特权B.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C. 奖励耕战富国强兵D. 推行县制治理地方3.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无几矣。

”二者的类似之处有:()①加强中央集权②加强思想控制③派兵攻打匈奴修长城④统一货币。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4.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

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图一反映了商朝的冶铁业十分发达B. 图二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C. 图三表明安阳曾经是商朝统治的中心D. 上述三幅图支持了安阳是我国著名古都的观点5.如图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A. 国家产生B. 文明起源C. 政权分立D. 社会转型6.下面是我国古代几次著名战役,根据所学知识,请按发生的先后时间排序()①官渡之战②巨鹿之战③牧野之战④淝水之战A. ③④②①B. ②③①④C. ③②①④D. ③②④①7.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下列哪些措施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①册封达赖、班禅②设置驻藏大臣③设立西域都护④设立宣政院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8.下列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成就的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A. 北朝时,书法首次成为一门艺术B. 王羲之的草书天下闻名C. 西晋最著名的画家是顾恺之D.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是北朝时期开凿的9.历史上把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有一个城市相继被六朝定为都城,有“六朝古都”的美誉,它就是今天的()A. 西安B. 洛阳C. 北京D. 南京10.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从本质上体现了()A. 法家的衰落B. 中央集权的强化C. 加强思想控制D. 注重儒家学说11.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

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

2.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右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

这种原始人生活的时代是在约70万年~20万年前。

3.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

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他是___。

4.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些统治者,不“以史为鉴”,从而在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惊人的相似局面。

据此判断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属于统治者的暴政昏庸。

5.下列诸侯国中,既属于“春秋五霸”,又属于“战国七雄”的是齐。

6.秦国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其最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

7.观察下列钱币图,哪一项在秦朝统一后成为全国通行的货币?(无法看到图像)8.___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全面推行郡县制。

9.下列秦末农民战争的事件中,依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③④。

10.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

那么中原人开始吃上石榴、核桃等食物应该是在汉朝。

11.下列不属于___治蜀措施的是派___到达夷洲。

12.今浙江省的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

在东晋南朝时期,该镇及其周围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应该是以种植水稻为主。

13.“汉字英雄”、“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的热播让我们欣赏到汉字之美,传承中华文明。

其中,最早出现的文字是甲骨文。

14.___是在东汉时期正式创立的宗教。

___尊奉的教主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

15.史学巨著《史记》被___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部巨著的体例是纪传体通史。

16.请在答题卡《三国鼎立形势图》中对应的方框里,填出下列地点的字母代号:A。

2019-2020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

2019-2020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

2019-2020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D.半坡人2.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农耕文明 B.海洋文明 C.神话传说 D.游牧文明3.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她的第一个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4.国家建立后面临的严峻现实,就是如何管理广大地区,巩固统治。

西周时期,国王实行了一种新的制度,这种制度是()A.禅让制 B.奴隶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5.右图所示为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这一水利工程除鱼嘴部分有轻微损坏外,其余基本完好。

该工程建造于()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7.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

“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8.右图的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

其中“海内皆臣”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国家一统,中央集权C.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D.交通发达,经贸昌盛9.右图反映的是()A.西周疆域B.秦朝疆域C.西汉疆域D.西晋疆域10.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A.秦——-西汉 B.西汉——-东汉C.东汉——三国 D.三国——西小华:送人千里,终有一别。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无答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无答案)

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粟和装粟陶罐半坡遗址出土文物石锄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无答案)注意事项:1、全卷分I卷(选择题)和II卷(综合题),共8页。

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2、答题前,学生务必正确填密封线内的内容。

3、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合题意的答案,请选出来并将其答案序号正确填写在II卷首【选择题答题表】内,不能答在试卷上。

4、交卷时,只交II卷。

1、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A、在这里发现了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原始人类的化石B、在这里发现了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器C、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曾在这里生活过D、这一遗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境内2、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以下图片中的实物是从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

从这些文物中我们可以初步推断:在河姆渡—半坡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A、原始手工业B、原始畜牧业C、原始农业D、原始商业3、下面关于古代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叙述正确的是A、古代传说有夸张,但讲的都是历史事实,对我们了解历史有重要价值B、古代传说讲的故事都是历史事实,是我了解历史最有价值的史料C 、古代传说与历史毫无联系,不可信D 、古代传说虽然夸张,但也含了不少极有价值的内容4、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者是 A 、黄帝 B 、禹C 、启D 、桀5、按照公元纪年,在下面公元纪年年代尺上找出公元前200年的位置 ①公元前1世纪 ②公元前2世纪 ③公元1世纪④公元2世纪6、今陕西西安是世界上有名的古都之一。

自有国家开始,第一个在西安建都的王朝是 A 、夏朝 B 、商朝C 、西周D 、秦朝7、下列成语,与春秋人物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A 、一箭之仇——齐桓公 B 、退避三舍——晋文公C 、一鸣惊人——越王勾践D 、问鼎中原——楚庄王8、战国七雄中位置最南边的国家是A 、齐国B 、燕国C 、秦国D 、楚国9、右图是古代铸造的铁制家具——铁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侯马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卷)(时间70分钟全卷满分 75分)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原始人类的A.传说、遗址B.化石、遗址C.遗物、记载D.传说、记载2.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早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项洞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3.下列关于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能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B.都会制作瓷器C.都会原始农业生产,种植水稻D.都出现了早期文字4.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曾为“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赠书法作品:“华夏千秋,同尊始祖:炎黄-脉,共拜神农”。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A.尧和舜B.舜和禹C.黄帝和炎帝D.周文王和周武王5.文物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

下列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A.司母戊鼎B.人面鱼纹彩陶盆C.都江堰D.汉、胡服俑6.下列国家中,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是①齐国②晋国③秦国④宋国⑤楚国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①②⑤7.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A.金文B.甲骨文C.楷书D.小篆8.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四兄弟的情况的表述,不确切的是A.老大应征去修长城,多年未归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回来说他阵亡了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D.老四年收入粮食1500斤,兄弟二人却经常挨饿9.广告词“丝绸之路起点,华夏文明之源”所推介的城市应是A.河南洛阳B.江苏南京C.浙江杭州D.陕西西安10.在我国古代,很多成语典故或历史故事源于战役。

下列成语典故或历史故事与战役的搭配中不正确的是A.破釜沉舟------巨鹿之战B.草船借箭------赤壁之战C.风声鹤唳------官渡之战D.草木皆兵------淝水之战11.要制作介绍古代医学成就的网页,下列人物可以选作素材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曹操在公元207年,写了一首诗《龟虽寿》,其中有几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表达了作者的远大抱负,据此你认为曹操的“壮心”是什么A.打败袁绍B.篡夺汉朝的皇位C.统一中国D.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13.中国古代王朝历经更替,不断发展。

以下正确描述历史演进的是A.第一个封建盛世:汉初刘邦休养生息------汉武帝的大一统一文景之治B.走向衰落的东汉:张角创立太平道------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C.亡于暴君的王朝:夏朝亡于夏桀------商朝亡于商纣------周朝亡于周厉王D.天下分分合合:春秋战国时期--------“一统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14.想要了解北魏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可以阅读的书籍是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C.《大明历》D.《九章算术》15.总结概括某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很重要的方法。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学了某一时期的历史后作的概括,你认为这一时期是A.先秦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II卷非选择题(共45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16.“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

历史上的变法和改革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某同学搜集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请根据所学知识将表格中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区别开来,将措施的序号填写在下表相应位置。

(2 分)①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②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③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改鲜卑姓为汉姓;⑤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⑥以汉服代替鲜卑服;(2)请选择上表中关于商鞅变法内容的两项措施,写出改革措施的具体作用。

(2 分)(3)关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学者们有各种看法,阅读下面两个观点,说明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两个观点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影响。

(4 分)观点一: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等民族融入了汉族之中。

正由于鲜卑等民族的不断加入,才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汉民族的人口数量日益增加,今天汉族能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和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离不开鲜卑等民族的贡献。

-----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观点二:北魏孝文帝这些移风易俗的决策与措施,使鲜卑没有了自己的语言,没有了自己的姓氏,没有了服饰,没有了自己纯粹的血统,鲜卑彻底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

----黄朴民《北魏孝文帝“全盘汉化”的不归之路》(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以上两次改革(变法)和改革家给你什么启示?(2 分)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7.制度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0 分)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1)材料中的制度发生什么变化导致“天下为公”变成了“天下为家”?“天下为家”是从哪一个朝代开始的?(3 分)材料二在这一制度下,所有的诸候都是一个区域世袭的统治者兼土地主人,他们对周天子有朝觐、纳贡与出兵助征的义……但在王室的声威逐渐降低后,诸侯们往往各自为政..所以王室的地位虽然崇高,但实力并不特别强大,周天子不过是部族联盟的盟主而已。

----李定一《中华史纲》(2)材料中“这一制度”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概括该制度的局限性。

(2 分)材料三他宣布自己是一个新的君主政体的“第一个皇帝”,建立由他任命的人来管理地方的制度。

他扫荡了战国群雄,使他的后继者们能较容易地重建一个持久的中华帝国。

后颁布敕令,全国的法律、铸币、度量衡、书写字体甚至还有车轴的长度都必须相同,以实现统一。

----【美】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3)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一个新的君主政体”指的是什么制度?他用来“管理地方的制度”是什么?(3 分)材料四汉武帝听从主父偃的建议,于公元前127年颁布诏令,准许诸侯王将土地平均分封给所有的儿子,这样一来,诸侯王国越分越小。

当然汉武帝最值得称道的新政,便是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典籍因此大为走俏,最终统一了思想。

-----摘编自傅乐成主编《秦汉史》(4)材料中汉武帝颁布的“诏令”指的是什么?综合上述四则材料,简要分析古代统治者主要从哪些方面加强中央权力?(2 分)18.经济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材料二“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传》材料三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立了基础。

材料四当时的江南地区,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

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进步,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农业和手工业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

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材料三、四均摘编自统编七年级(上)教科书(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显著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大变革。

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取得重大发展的主要原因。

(2 分)(2)材料二中张骞“凿空”西域展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2 分)(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为新的统局面的出现奠立了基础”?(2 分)(4)分析材料四中江南地区经济繁荣的原因。

(2 分)(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2 分)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19.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展开探究学习,请你参与。

任务一【观察图片----见证文字之美】(4 分)(1)比较下面三幅图片,当时的书写材料分别是什么?请写出图三书写材料发明的历史意义。

任务二【分析史料感受史学之真】(3分)(2)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司马迁的作品的价值。

材料二中司马迁的名言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材料一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东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材料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任务三【解读银币-----认识科技之精】(3分)(3)下图是中国在1986年发行的祖冲之纪念银币,请你为这枚纪念币中的人物写一个简要的介绍。

任务四【学以致用----探究思想之深】(5 分)(4)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

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运用儒家和法家的思想观点,针对班级中出现的不良现象,以“我为班级建设献言献策”为题,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建议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