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窘迫综合征

合集下载

202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气体交换障碍

202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气体交换障碍

202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气体交换障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之一就是气体交换障碍。

ARDS通常是由于一些直接或间接的肺部损伤引起的,例如肺炎、创伤、脓毒血症、重症胰腺炎等。

在ARDS患者中,肺解口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受到影响,导致氧合障碍和二氧化碳排除障碍。

以下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气体交换障碍的一些特点:
氧合障碍(低氧血症):由于受损的肺泡不能有效地进行氧气与血液之间的交换,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

这可能导致全身器官缺氧,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绢等症状。

肺内分流:受损的肺泡和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导致了肺内分流的增加,即氧气无法通过受损的部分肺泡达到血液,从而降低了血氧水平。

二氧化碳排除障碍:肺泡受损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排除的困难,因为肺部的通气功能受到损害。

这会导致患者出现高碳酸血症,表现为呼吸急促和其他与二氧化碳潴留相关的症状。

肺水肿:受损的肺泡和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还可能导致肺水肿,使得氧气更难以穿过液体达到血液。

炎症反应:ARDS的发生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炎症导致肺部组织损伤和渗漏,加剧了气体交换的障碍。

治疗ARDS的方法包括机械通气支持、处理基础病因、纠正液体平衡等。

患者的临床管理需要在医疗专业人员的监护下进行,以确保及时而有效的治疗。

ARDS医学名词解释

ARDS医学名词解释

ARDS医学名词解释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是由肺内原因或者是肺外原因引起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1、肺内原因:肺炎、肺挫伤等肺部疾病,均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其他肺外原因:手术、大量输血、药物中毒、休克、全身严重感染等因素,也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起病急,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呼吸窘迫等症状,容易造成病情严重导致死亡。

因此一旦确定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该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和辅助的抢救治疗,比如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或者给予无创呼吸机进行呼吸辅助治疗,也可以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或者是β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戒烟戒酒,要处于良好的生活环境中,远离污染、潮湿的环境。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11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12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13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14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15页
支持治疗
1. ARDS患者治疗首要任务是对潜在病因区分和治疗。 2. 针对脓毒血症相关性ARDS患者,好预后需要早期液体复苏,适
当抗生素使用以及感染源控制。 3. ARDS支持治疗侧重于限制深入肺损伤,经过联合“肺保护性通
4. 但随即较大样本研究没有发觉在综合ICU患者中使用白蛋白可降 低死亡率。
5. 实际上,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使用白蛋白可能有害。
6. 在营养支持方面,滋养型和早期全热量肠内营养对死亡率影响 相当,而早期主动补充肠胃外营养可能是有害。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24页
药品治疗
1. 遗憾是,没有药品治疗能够降低ARDS患者短期或长久死亡率。
5. 然而,最近关于机械做功和能量向肺转换(与肺弹性、潮气量、 肺阻力和呼吸频率成百分比)临床前观察性支持一项应用较低呼 吸频率通气策略前瞻性研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18页
支持治疗
1. 推荐使用最少 5 cmH2OPEEP 2. 因为包含三项随机试验一项患者水平荟萃分析表明,对于中重度
ARDS患者,当PEEP保持相对较低时,其死亡率相对采取较高PEEP策 略(平均起始PEEP为16 cmH2O)显著升高。 3. 但调整PEEP最正确方法尚不明确。 4. ARDS期间呼气末期胸膜压通常为正压(尤其在腹部压力高或者肥胖 时),而且可能高于传统PEEP应用水平。这造成肺内压在呼气末期 出现负压,造成剪切力损伤。 5. 能够使用压力计测器测量食管内压力来评定胸膜压力,以此来调整 PEEP以得到呼气末呼吸正压梯度,这种方法在临床上使用越来越广 泛。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其他
加强营养支持与治疗,其他治疗措施如糖皮质激素、一氧化氮吸 入、肺表面活性物质、鱼油、重组人活化蛋白C、前列腺素E等治 疗效果仍不确切且具有争议。
6
附:俯卧位通气
点击此处输入副标题
俯卧位通气是指利用翻身术、翻身器或人工徒手操作,使病人在 俯卧位(prone position)进行机械通气,主要用于改善 ARDS病人的氧合。可通过增加功能残气量,使通气/血流比值 改善及分流减少,改善膈肌运动,促进分泌物的排出等作用来改 善病人的缺氧状态。
鉴别诊断
上述ARDS的诊断标准并非特异性的,必须先排除大片肺不张、 自发性气胸、上呼吸道阻塞、急性肺栓塞和心源性肺水肿等疾病。 通常能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检和X线胸片等作出鉴别。心源性 肺水肿病人卧位时呼吸困难加重,咳粉红色泡沫样痰,肺湿啰音 多在肺底部,对强心、利尿等治疗效果较好;鉴别困难时,可通 过测定肺动脉嵌顿压、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室功能等作出判断并指 导后期治疗。
3.操作步骤
第一人发出口令,其余四人同时将病人托起,先移向床的一侧,然后 将病人转为侧卧,再在病人双肩部、胸部、髂骨、膝部、小腿部及骨 隆突处垫上柔软的敷料,并使病人的腹部不接触到床垫,敷料需要1~ 2小时更换一次。
4.翻身后处理
把头部垫高20°~30°左右,头下垫软枕,也可垫马蹄形枕头,使颜面 部悬空,可避免气管插管的受压,病人的双手可平行置于身体的两侧 或头的两侧。
操作步骤
若存在翻身床,则按翻身床使用和操作方法进行。若是普通床则按以下步骤: 1.物品准备。 2.位置与分工 第一人位于呼吸机床头,负责呼吸机管道的妥善固定、头部的安置和出口令。 第二人位于左侧床头,负责固定监护仪导线、胃管。 第三人位于左侧床尾,负责保留导尿管、股静脉置管、输液管道。 第四人位于右侧床头,负责颈内(或锁骨下)静脉置管、该侧的胸腔闭式引流或腹腔引流管。 第五人位于右侧床尾,负责骨牵引等。 人员分配情况根据病人病情及身体上的管路确定。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是改善ARDS通气,纠正低氧血症的重要手段。 患者一旦诊断为ARDS,应尽早进行机械通气呼吸支持。
A.无创性通气:
轻度或者早期ARDS患者如神志清楚, 能主动配合,气道分泌物不多,血流 动力学稳定者可试用无创性通气;
B.气管插管或者切开:
严重缺氧或者气体交换情况无改善, 神志状况显示恶化趋势即应及早选择
(一)X线胸片
双肺野普遍密度增高, 透亮度减低, 肺纹理增多、增粗, 呈弥漫性肺浸润影
“磨玻璃样改变”、 “白肺”
(二)CT改变
斑片状浸润阴影、呈磨玻璃样密度及实变密度 多分布在肺野外围部,呈现“重力依赖现象”
(三)肺活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
CT引导下肺活检技术
诊断与鉴别诊断(1)
动脉血氧分压
存在诱因 急性进行性呼吸窘迫
压力性肺水肿 较轻
发病
急剧,不能平卧
咳痰
粉红色泡沫样痰
体征
双肺大量湿罗音、肺底部
X线胸片
双肺门蝶翼样阴影
血气改变 治疗反应 肺毛细血管楔压
多为轻度低氧血症,吸氧明显 改善
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反应 好
升高
预后
较好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严重创伤、感染等原发疾病 渗透性肺水肿、多见透明膜 很重,极度呼吸困难,窘迫
呼气末气道正压(PEEP)
(1) 可以使呼气末肺容量增加,并维持小气道和肺泡 的开放状态,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氧合;
(2) 增加肺间质静水压,有利于血管外肺水回到血管 腔,从而改善肺间质和肺泡水肿;
(3) 同时增加肺顺应性,降低呼吸功和氧耗量;改善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降低肺内动静脉分流。
* 应用PEEP应首先保证有效循环血容量足够, 以免因胸内正压增加而降低心排血量,而减 少实际的组织氧运输;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症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专业知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症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专业知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症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指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肺内外袭击后出现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

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属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严重阶段或类型。

其临床特征呼吸频速和窘迫,进行性低氧血症,X线呈现弥漫性肺泡浸润。

本症与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颇为相似,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故提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的命名。

现在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缩写仍是ARDS。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在许多情况下,创伤者可发生呼吸损害。

多发性肋骨骨折、肺挫伤、肺破裂、血胸和气胸等造成胸廓及胸腔内的直接损伤是常见的原因。

头部创伤后意识昏迷者,由于血液和胃内容物的误吸或神经源性反射性肺水肿,引起呼吸损害也不少见。

近年来,对非胸廓的创伤者发生的急性呼吸衰竭,越来越被注意;如大量输血及输液过多,骨折后的脂肪栓塞,以及创伤后感染,都是造成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熟知原因。

1.休克创伤者由于大量失血造成的低血容量,可致心输出量降低,同时也造成肺血流量减少。

由于肺血容量的减少和源源不断地接受体循环而来的微型栓子,可堵塞肺血管床,致阻碍气体交换的进行。

破坏的血细胞和组织分解产物引起的支气管和肺小血管收缩,可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肺间质充血、水肿,使呼吸阻力加大。

因而在持久性休克的基础上,加上其他因素,如大量输液、输血等,即可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

2.脂肪栓塞脂肪栓塞是多发骨折后常见的并发症。

大的脂肪滴可阻塞肺小动脉并使之扩张。

小脂肪滴可弥散于很多微小血管,造成广泛性微循环栓塞。

同时中性脂肪在脂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游离脂肪酸,它造成的化学性炎性反应,可导致肺水肿和肺出血,临床上表现有低氧血症,是肺功能损害的一个重要指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自1967年首次报道临床病例以来, 虽经大量的实验及临 床研究,ARDS的病死率仍高于50%。主要原因--------就是 缺乏早期诊断指标。
由于其起病隐匿,待临床表现典型,动脉血气分析和胸部 X线改变明显时,做出诊断虽无困难,但病情已发展至中、 晚期。因此,必须在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之前,警惕并预报 ARDS的发生。-------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计数>12×109/L,或<4×109/L,或杆状核>10%。
2024/3/23
14
(二) 血气分析
1、低氧血症是突出的表现。PaO2<60mmHg,但 有进行性下降趋势时,即应警惕!。此时可以
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因其能较好地反 映吸氧情况下机体缺氧的情况,
2、早期PaCO2多不升高,其至可因过度通气而 低于正常;若PaCO2升高,则提示病情危重。
◆但过度通气仍然持续,
◆ 常可发现PaO2↓( PaO2 /Fio2)↓、肺血管阻力及 血pH等有异常
◆ 胸片常可见因间质性肺水肿而形成的细网状浸润影。
因此,本期患者需密切监护,寻找可能发生ARDS的
潜在证据。------是收治ICU监护指正!
2024/3/23
11
第三期:急性呼吸衰竭期。
◆ 患者突然呼吸增快、呼吸困难,呼吸费力
2024/3/23
2
一、 ARDS的概念:
是指机体遭受多种原因或诱因所致的损伤后, 出现以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为主要损伤部位,
从而导致以肺水肿和微小肺不张为病理特征。
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
突出表现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ALI--→→ARDS。 其实,从ALI发展到ARDS的时间短促,在临
2024/3/2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pt课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pt课件
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由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可 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0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一般治疗
01
02
03
04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 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机械
通气辅助呼吸。
氧疗

液体管理
特点
起病急骤,病情严重,进展迅速 ,死亡率较高。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感染、创伤、休克、胰腺炎等是 ARDS的常见诱因。
发病机制
炎症反应、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肺泡 内皮细胞损伤、凝血功能紊乱等导致 肺泡膜通透性增加,肺水肿和萎陷。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呼吸急促、发绀、血氧饱和度降低、双肺听诊可闻及湿啰音 等。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 、心率、血压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 理异常情况。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紧张、焦 虑等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情况,提供适当的饮食护理 ,如流质、半流质等易消化食物。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
如深呼吸、憋气、呼气等,以增强呼吸肌 功能。
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可能 需要使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肺康复治疗
包括呼吸训练、运动训练等,以 改善肺功能和心功能。
心理支持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缓 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0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与护 理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处 于密闭、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一、什么是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患者原心肺功能正常,由于肺外或肺内的严重疾病过程中继发急性渗透性肺水肿和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

虽其病因各异,但肺组织损伤的病理和功能改变大致相同,临床表现均为急性呼吸窘迫,难治性低氧血症,因其临床类似婴儿呼吸窘迫征,而它们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故遂冠以"成人",以示区别。

本病起病急骤,发展迅猛,如不及早诊治,其病死率高达50%以上(25%-90%),常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二、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
病因甚多,如严重休克、严重创伤、骨折时脂肪栓塞、严重感染(特别是革兰染色阴性杆菌败血症所致的感染性休克)、吸入刺激性气体和胃内容物、氧中毒、溺水、大量输血、急性胰腺炎、药物或麻醉品中毒等。

三、呼吸窘迫综合征症状
除原发病如外伤、感染、中毒等相应症状和体征外,主要表现为突发性、进行性呼吸窘迫、气促、紫绀、常伴有烦躁、焦虑表情、出汗等。

其呼吸窘迫的特点不能用通常的疗法使之改善,亦不能用其他原发心肺疾病(如气胸、肺气肿、肺不张、肺炎、心力衰竭)解释。

四、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检查
早期体征可无异常,或仅闻双肺干啰音、哮鸣音,后期可闻及水泡音,或管状呼吸音。

X线胸片早期可无异常,或呈轻度是间质改变,表现为边缘模糊的肺纹理增多,继之出现斑片状,以至融合成大片状浸润阴影,大片阴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五、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方法
1、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据目前认为对刺激性气体吸入、创伤性骨折所致的脂肪栓塞等非感染性引起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使用糖皮质激素越早越好,发病4天以后使用,疗效较差。

其使用原则为尽早、量大和短程治疗。

如地塞米松20-30mg,一日2-3次,连用2天,若有效,继续使用数天即停。

但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伴有败血症或严重感染者糖皮质激素应忌用或慎用。

2、氧疗。

纠正缺O2为刻不容缓的重要措施,如缺O2不纠正,会引起重要脏器不可逆性损害。

一般均需吸高浓度氧(>50%),但应尽可能吸入较低氧浓度,只要使SaO2>90%即可,以防氧中毒发生。

3、呼气末正压通气。

为呼吸机递送一定容积或流量气体进入肺部,吸气相呼吸道和肺泡内处于正压,在呼气直至呼气末气道开放时,口腔、气道和肺泡压力均高于大气压的机械通气类型。

4、液体的合理输入。

在保证血容量足够、血压稳定的前提下,要求出入液量呈轻度负平衡(-500ml--1000ml)。

为促进水肿液的消退,可给呋塞米40-60mg/天。

在内皮细胞受损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时,胶体液可渗入间质,加重肺水肿,故在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不宜补胶体。

除因创伤出血过多,必须输血,亦宜加用微过滤器输新鲜血,避免库存血含微形颗粒引起微血栓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5、营养补给和原发病的治疗。

ARDS患者往往营养缺乏,应给予鼻饲和静脉高营养,以维持有足够的能量供应,避免代谢功能和电介质紊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