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电流和磁场

合集下载

《电和磁》教案

《电和磁》教案

《电和磁》教案《电和磁》教案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

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重要。

【教学准备】1.学生自备:一号电池2.教师准备:电池盒、小电珠、灯座、导线、指南针【教学过程】(一)导入100多年前,人们对电和磁的了解十分的有限。

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秘密。

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

(板书课题:电和磁)(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1.奥斯特当年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

桌上有老师准备的材料。

请你们先用这些材料组装一个简单电路。

2.学生活动3.当时在奥斯特的实验桌上放着指南针。

这个指南针的指针一头指着北,一头指着南。

当接通了电源的导线靠近它时,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你们想试一试吗?4.学生活动5.有什么发现?对这个发现你们有什么解释?6.通过短路的方式,你们会看到更加明显的现象。

再试试。

(三)通电线圈和指南针1.奥斯特在发现了这个现象之后,连续几个月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他又做了几百次类似的实验。

其中就有这样一个实验。

像P49那样把导线绕成圈,然后通上电。

用它来靠近指南针,又会发现什么?2.学生活动3.汇报: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在哪种情况下指南针偏转的角度大?4.经过这些实验之后,奥斯特虽然没有做出太多的解释。

但是他却用铁的事实证明了:电可以产生磁。

随后他的发现又得到了牛顿等科学家的进一步证实和发展。

为我们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5.考大家一个问题:你今天带来的电池里还有电吗?能用什么方法证明?《电和磁》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能量》单元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统领并开启本单元,继而研究电磁铁、小电动机、电能和能量、能量与太阳等小主题。

教材由“让通电导线靠近小磁针”、“制作一个电磁铁”和“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吗?”三部分组成。

物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教案

物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教案

物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教案物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物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教案1(一)教学目的1.知道磁场对通电导体有作用力。

2.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改变电流方向或改变磁感线方向,导体的受力方向随着改变。

3.知道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道理。

4.知道通电导体和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是消耗了电能,得到了机械能。

5.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推理、归纳、概括物理知识的能力。

(二)教具小型直流电动机一台,学生用电源一台,大蹄形磁铁一块,干电池一节,用铝箔自制的圆筒一根(粗细、长短与铅笔差不多),两根铝箔条(用透明胶与铝箔筒的两端相连接),支架(吊铝箔筒用),如课本图12-10的挂图,线圈(参见图12-2),抄有题目的小黑板一块(也可用投影片代替)。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本章主要研究电能;第一节和第二节我们研究了获得电能的原理和方法,第三节我们研究了电能的输送。

电能输送到用电单位,要使用电能,这就涉及到用电器,以前我们研究了电灯、电炉、电话等用电器,今天我们要研究另一种用电器--电动机。

出示电动机,给它通电,学生看到电动机转动,提高了学习兴趣。

提问:电动机是根据什么原理工作的呢?讲述: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奥斯特实验的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流通过它产生的磁场对磁体施加作用力(如电流通过它的磁场使周围小磁针受力而转动)。

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电流对磁体施加力时,磁体也应该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推断。

2.进行新课(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板书课题:〈第四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介绍实验装置,将铝箔筒两端的铝箔条吊挂在支架上,使铝箔筒静止在磁铁的磁场中(参见课本中的图12-9)。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二、电流的磁场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二、电流的磁场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二、电流的磁场学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教育应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社交能力的目的。

一、设计意图本次活动的设计,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以孩子们喜爱的故事情节为背景,让他们在听听、玩玩、做做的过程中,掌握电流的磁场知识。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对物理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电流的磁场现象,理解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电流的磁场现象,理解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

难点: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如何用实验验证电流的磁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压表、螺线管、磁铁、导线、电源等。

学具:每个孩子一份实验套件,包括导线、螺线管、磁铁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讲述一个关于电流和磁场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电流的磁场现象。

2. 讲解:简要讲解电流的磁场原理,让孩子们理解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

3. 实验:指导孩子们进行实验,观察电流通过螺线管时,磁铁的动静,让他们亲身体验电流的磁场。

4. 讨论:让孩子们交流实验心得,引导他们思考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

5. 练习: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用学具进行实验,验证电流的磁场。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电流的磁场现象,理解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

难点: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如何用实验验证电流的磁场。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电流的磁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在实验中积极动手,积极思考,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我相信,只要我们老师用心去引导,孩子们一定能在这片知识的海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活动中,有几个重点细节需要特别关注。

第十五章 稳恒磁场自测题答案

第十五章 稳恒磁场自测题答案

第十五章 稳恒磁场一、选择题答案: 1-10 DABAB CCBBD 11-20DCABB BBDAB 二、填空题答案 1. 0 2. 3a x = 3.BIR2 4. 2104.2-⨯ 5. 0 6. I 02μ 7. 2:1 8. απcos 2B R 9.不变10. < 11.RI 20μ 12. qB mv 13. 2:1 14. = 15 k13108.0-⨯ 16 4109-⨯ 17无源有旋18. 1.4A 19. 2 20. I a 2 B/2三、计算题1. 如右图,在一平面上,有一载流导线通有恒定电流I ,电流从左边无穷远流来,流过半径为R 的半圆后,又沿切线方向流向无穷远,求半圆圆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如右图,将电流分为ab 、bc 、cd 三段,其中,a 、d 均在无穷远。

各段在O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分别为:ab 段:B 1=0 (1分) bc 段:大小:RI B 402μ=(2分)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1分) cd 段:大小:RI B πμ403=(2分)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1分) 由磁场叠加原理,得总磁感应强度)1(40321+=++=ππμRI B B B B (2分)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1分)2. 一载有电流I 的长导线弯折成如图所示的形状,CD 为1/4 圆弧,半径为R ,圆心O 在AC 、EF 的延长线上。

求O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

解:各段电流在O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分别为:AC 段:B 1=0 (1分) CD 段:大小:RI B 802μ=(2分)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1分) DE 段:大小:RI RI B πμπμ2)135cos 45(cos 224003=-⋅=(2分)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1分) EF 段:B 4=0 (1分) 由磁场叠加原理,得总磁感应强度RI RI B B B B B πμμ28004321+=+++= (1分)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1分)3. 如右图所示,一匝边长为a 的正方形线圈与一无限长直导线共面,置于真空中。

磁场与电流的作用

磁场与电流的作用

磁场与电流的作用
磁场和电流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并且电流
在存在磁场的情况下也会受到磁场的影响。

1. 电流产生磁场: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形成一个有方向的磁场环
绕着导线。

这个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在导线周围形成一个
闭合的磁场线圈。

这个现象被称为“安培环路定理”。

2.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磁场可以对通过其的电流施加力。

根据洛伦
兹力定律,当电流通过一个磁场时,会受到与电流方向垂直的力,即
洛伦兹力。

这个力的大小与电流强度和磁场强度有关。

3. 磁场对电流的方向有影响:根据右手定则,当电流通过一个磁场时,磁场会对电流的方向施加一个力矩,使得电流在磁场中发生偏转。

这个定则可以用来确定电流受到磁场力的方向。

4. 电流产生磁场并产生相互作用:当多个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它
们各自产生的磁场会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导致导线之间的吸
引或排斥,这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基础。

总的来说,磁场和电流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电流可以产生磁场并
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磁场则可以对电流施加力并改变电流的方向。

这些相互作用是电磁学和电动力学的基础,并在电磁装置和电路中得
到广泛应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科书目录(全套)(可打印修改)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科书目录(全套)(可打印修改)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科书目录(全套)必修1走进物理课堂之前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4 自由落体运动 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 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2 弹力 3 摩擦力 4 力的合成 5 力的分解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 4 力学单位制 5 牛顿第三定律 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7 用牛顿定运动律解决问题(二)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 2 平抛运动 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4 圆周运动5 向心加速度 6 向心力 7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1 行星的运动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3 万有引力定律 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5 宇宙航行 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第七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 追寻守恒量—能量 2 功 3 功率 4 重力势能 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6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7 动能和动能定理 8 机械能守恒定律 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选修1-1第一章电场电流 一、电荷库仑定律 二、电场 三、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四、电容器 五、电流和电源 六、电流的热效应第二章磁场 一、指南针与远洋航海 二、电流的磁场 三、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五、磁性材料第三章电磁感应 一、电磁感应现象 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三、交变电流 四、变压器 五、高压输电 六、自感现象涡流 七、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 一、电磁波的发现 二、电磁光谱 三、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四、信息化社会 五、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选修1-2(营城一中从来没用过这个教材)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内能 一、分子及其热运动 二、物体的内能 三、固体和液体 四、气体第二章 能量的守恒与耗散 一、能量守恒定律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三、热机的工作原理 四、热力学第二定律 五、有序、无序和熵 六、课题研究:家庭中的热机第三章 核能 一、放射性的发现 二、原子核的结构 三、放射性的衰变 四、裂变和聚变 五、核能的利用第四章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热机的发展和应用 二、电力和电信的发展与应用 三、新能源的开发 四、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五、课题研究: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研究选修2-1(营城一中从来没用过这个教材)第1章电场直流电路 第1节电场 第2节电源 第3节多用电表 第4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第5节电容器第2章磁场第1节磁场磁性材料 第2节安培力与磁电式仪表 第3节洛伦兹力和显像管第3章电磁感应 第1节电磁感应现象 第2节感应电动势 第3节电磁感应现象在技术中的应用第4章交变电流电机 第1节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第2节变压器 第3节三相交变电流第5章电磁波通信技术 第1节电磁场电磁波 第2节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播 第3节电视移动电话 第4节电磁波谱第6章集成电路传感器 第1节晶体管 第2节集成电路 第3节电子计算机 第4节传感器选修2-2 (营城一中从来没用过这个教材)第1章物体的平衡 第1节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第2节平动和转动第3节力矩和力偶第4节力矩的平衡条件第5节刚体平衡的条件第6节物体平衡的稳定性第2章材料与结构 第1节物体的形变 第2节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 第3节常见承重结构第3章机械与传动装置 第1节常见的传动装置 第2节能自锁的传动装置 第3节液压传动 第4节常用机构 第5节机械第4章热机 第1节热机原理热机效率 第2节活塞式内燃机 第3节蒸汽轮机燃气轮机 第4节喷气发动机第5章制冷机 第1节制冷机的原理 第2节电冰箱 第3节空调器选修2-3(营城一中从来没用过这个教材)第1章光的折射 第1节光的折射折射率 第2节全反射光导纤维 第3节棱镜和透镜 第4节透镜成像规律 第5节透镜成像公式第2章常用光学仪器 第1节眼睛 第2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3节照相机第3章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第1节机械波的衍射和干涉 第2节光的干涉 第3节光的衍射 第4节光的偏振第4章光源与激光 第1节光源 第2节常用照明光源 第3节激光 第4节激光的应用第5章放射性与原子核 第1节天然放射现象原子结构 第2节原子核衰变 第3节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第4节射线的探测和防护第6章核能与反应堆技术 第1节核反应和核能 第2节核裂变和裂变反应堆 第3节核聚变和受控热核反应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2 库仑定律 3 电场强度 4 电势能和电势 5 电势差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7 静电现象的应用8电容器与电容 9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二章恒定电流 1 电源和电流 2 电动势 3 欧姆定律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5 焦耳定律 6 导体的电阻 7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8 多用电表的原理9 多用电表的原理 10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1 简单的逻辑电路第三章磁场 1 磁现象和磁场 2 磁感应强度 3 几种常见的磁场 4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5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6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 1 划时代的发现 2 探究感应电磁的产生条件 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楞次定律 5 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 6 互感和自感 7 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第五章交变电流 1 交变电流 2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4 变压器 5 电能的输送第六章传感器 1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2 传感器的应用 3 实验:传感器的应用 附一些元器件的原理和使用要点选修3-3第七章分子动理论 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 分子的热运动 3 分子间的作用力 4 温度的温标 5 内能第八章气体 1 气体的等温变化 2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3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4 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第九章物态和物态变化 1 固体 2 液体 3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4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第十章热力学定律 1 功和内能 2 热和内能 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4 热力学第二定律 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 6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选修3-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 1 简谐运动 2 简谐运动的描述 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4 单摆 5 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第十二章机械波 1 波的形成和传播 2 波的图象 3 波长、频率和波速 4 波的反射和折射 5 波的衍射 6 波的干涉 7 多普勒效应第十三章光 1 光的折射 2 光的干涉 3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4 光的颜色色散 5 光的衍射 6 波的偏振 7 全反射 8 激光第十四章电磁波 1 电磁波的发现 2 电磁振荡 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4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 5 电磁波谱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 1 相对论诞生 2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3 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 4 广义相对论简介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 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2 动量守恒定律(一) 3 动量守恒定律(二) 4 碰撞 5 反冲运动火箭 6 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 1物理学的新纪元:能量量子化 2 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 3 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 4 概率波 5 不确定的关系第十八章原子结构 1 电子的发现 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3 氢原子光谱 4 玻尔的原子模型第十九章原子核 1 原子核的组成 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3 探测射线的方法 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5 核力与结合能 6 重核的裂变 7 核聚变 8 粒子和宇宙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2 时间和位移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读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读5 速读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5 自由落体运动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2 弹力3 摩擦力4 力的合成5 力的分解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 牛顿第二定律4 力学单位制5 牛顿第三定律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五章曲线运动1 曲线运动2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3 抛体运动的规律4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5 圆周运动6 向心加速度7 向心力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1 行星的运动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3 万有引力定律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5 宇宙航行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 追寻守恒量2 功3 功率4 重力势能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6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7 动能和动能定理8 机械能守恒定律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高二物理上第一章静电场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2.库仑定律3.电场强度4.电势能和电势5.电势差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7.静电现象的应用8.电容器的电容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二章恒定电流1.电源和电流2.电动势3.欧姆定律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5.焦耳定律6.电阻定律7.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8.多用电表9.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0.简单的逻辑电路第三章磁场1.磁现象和磁场2.磁感应强度3.几种常见的磁场4.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5.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6.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高二物理下第四章电磁感应10.划时代的发现11.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田间12.楞次定律1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4.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15.互感和自感16.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第五章交变电流11.交变电流12.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1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14.变压器15.电能的输送第六章传感器7.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8.传感器的应用(一)9.传感器的应用(二)10.传感器的应用实验附一些元器件的原理和使用要点高三物理上第十一章机械振动1.简谐运动2.简谐运动的描述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4.单摆5.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第十二章机械波1.波的形成和传播2.波的图像3.波长。

第十五章 稳恒磁场自测题

第十五章 稳恒磁场自测题

第十五章 稳恒磁场自测题一、选择题*1. 关于真空中磁场的磁力线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磁力线是用来形象描述磁场的曲线,并不真实存在 B. 磁力线的疏密表示了磁场的强弱 C. 磁力线必定是闭合的曲线D. 一般来说两磁力线是不相交的,但在有些地方可能也会相交*2.磁场的高斯定理0=⋅⎰SS d B说明了下面的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⑴ 穿入闭合曲面的磁感应线条数必然等于穿出的磁感应线条数; ⑵ 穿入闭合曲面的磁感应线条数不等于穿出的磁感应线条数; ⑶ 一根磁感应线可以终止在闭合曲面内; ⑷ 一根磁感应线可以完全处于闭合曲面内。

A. ⑴⑷B. ⑴⑶C. ⑶⑷D. ⑴⑵ *3.电荷在均匀的磁场中运动时,( ) A. 只要速度大小相同,则洛仑兹力就相同;B. 若将q 改为-q 且速度反向,则洛仑兹力不变;C. 若已知v ,B ,F 中的任意两个方向,则可确定另一量的方向;D. 质量为m 的电荷受到洛仑兹力后,其动量和动能均不变.*4.对于真空中稳恒电流磁场的安培环路定律⎰=⋅LI l d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I 只是环路内电流的代数和B. I 是环路内、外电流的代数和C. B由环路内的电流所激发,与环路外电流无关 D. 以上说法均有错误*5. 对于某一回路L ,积分⎰=⋅Ll d B 0,则可以断定( )A. 回路L 内一定有电流B. 回路L 内可能有电流,但代数和为零C. 回路L 内一定无电流D. 回路L 内和回路L 外一定无电流*6. 在图(a )和(b )中各有一半径相同的圆形回路L 1和L 2,圆周内有电流I 1和I 2,其分布相同,且均在真空中,但在图(b )中,L 2回路外有电流I 3,P 、Q 为两圆形回路上的对应点,则( )A Q P L LB B l d B l d B =⋅=⋅⎰⎰,21B Q P L L B B l d B l d B =⋅≠⋅⎰⎰,21C Q P L L B B l d B l d B ≠⋅=⋅⎰⎰,21 DQ P L L B B l d B l d B≠⋅≠⋅⎰⎰,21(a ) I 3 (b )*7. 如右图,有两根无限长直载流导线平行放置,电流分别为I 1和I 2, L 是空间一闭曲线,I 1在L 内,I 2在L 外,P 是L 上的一点,今将I 2向I 1移近,但仍然在L 外部时,有( )(A) ⎰⋅Ll d B与P B 同时改变.(B) ⎰=⋅Ll d B 0与P B 都不改变.(C) ⎰=⋅Ll d B 0不变, P B 改变. (D)⎰=⋅Ll d B 0改变, P B 不变.*8.在一圆形电流I 所在的平面内,选取一个同心圆形闭合回路L ,则由安培环路定理可知 ( )A .0=⋅⎰l d B L,且环路上任意一点0=BB .0=⋅⎰l d B L,且环路上任意一点0≠BC .0≠⋅⎰l d B L,且环路上任意一点0≠B D .0≠⋅⎰l d B L,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 =常量*9.取一闭合积分回路L ,使三根载流导线穿过它所围成的面。

第15章磁介质

第15章磁介质

第15章磁介质一、物质的磁化1、磁介质中的磁场设真空中的磁感应强度为的磁场中,放进了某种磁介质,在磁场和磁介质的相互作用下,磁介质产生了附加磁场,这时磁场中任意一点处的磁感应强度2、磁导率由于磁介质产生了附加磁场磁介质中的磁场不再等于原来真空中的磁场,定义和的比值为相对磁导率:介质中的磁导率:式中为真空中的磁导率3、三种磁介质(1)顺磁质:顺磁质产生的与方向相同,且。

略大于1(2)抗磁质:抗磁质产生的与方向相反,且。

略小于1(3)铁磁质:铁磁质产生的与方向相同,且。

远大于1二、磁化强度1、磁化强度定义为单位体积中分子磁矩的矢量和即:2、磁化强度与分子面电流密度的关系:式中为磁介质外法线方向上的单位矢量。

3、磁化强度的环流即磁化强度对闭合回路的线积分等于通过回路所包围面积内的总分子电流三、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律1、安培环流定律在有磁介质条件下的应用即:2、磁场强度定义为:3、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律:4、应用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律的注意点:(1)的环流只与传导电流有关,与介质(或分子电流)无关。

(2)的本身()既有传导电流也与分子电流有关。

既描写了传导电流磁场的性质也描写了介质对磁场的影响。

(3)要应用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律来计算磁场强度时,传导电流和磁介质的分布都必须具有特殊的对称性。

5、磁介质中的几个参量间的关系:(1)磁化率(2)与的关系(3)与等之间的关系四、磁场的边界条件(界面上无传导电流)ေ、壁介蔨分界面伤边磁感应强度的法向分量连廭,即Ҩ2、磁介谨分界面两龹的磁场强嚦纄切向分量连续,即:Ƞ3 磃感应线的折射定律ā*怎义如图15-1所示)五、铁磁物贩q、磁畴:电子ꇪ旋磁矩取向相同的對区域。

2、磁化曲线(图55-2中曲线)ေ磁导率曲线(图15-2中??曲线)4、磁滞回线ေ图17耩3)图中乺矫끽嚛㠂5、铁磁质与非铁㳁质的主要区别:铁磁物质产生的附加磁场错误!未定义书签。

的比原来真空中的磁场大得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斯单位 )
第 15 章 电 流 和 磁 场
本章主要讲解四个方面的问题: 本章主要讲解四个方面的问题: 1)磁场 磁感应强度
电流 电流密度→ 电流密度→磁感应强度
2)毕奥-萨伐尔定律 毕奥-
毕奥-萨伐尔定律→毕奥-萨伐尔定律应用→ 毕奥-萨伐尔定律→毕奥-萨伐尔定律应用→运动电荷的磁场
3)磁场的高斯定理与安培环路定理
磁感应线→磁通量→磁场的高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 磁感应线→磁通量→磁场的高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安培环 路定理应用
4)磁场对载流导线与运动电荷的作用
安培定律→磁场对载流线圈的作用→ 安培定律→磁场对载流线圈的作用→霍尔效应
第 15 章 电 流 和 磁 场
毕奥- 毕奥-萨伐尔定律
1、毕奥-萨伐尔定律 毕奥-
第 15 章 电 流 和 磁 场
2、磁感应强度 定义:磁感应强度
v B
fmax
S
N
方向: 方向:
v B
v v
大小: 大小:
+ q0
v B
磁 在 点 N 的 向 小 针 该 时极 指
f max B= q0 v
1T = 104 Gs
特斯拉(T) 1T = 1 N ⋅ A−1 ⋅ m−1
(
) (SI 单位)
v v 磁偶极子 Pm = ISn
θ
第 15 章 电 流 和 磁 场
【例题】假设地球磁场是由一 例题】 个赤道下面离地心平均距离 5000 km 的环形圆电流产生的, 的环形圆电流产生的, 若两磁极处的地球磁场为10 , 若两磁极处的地球磁场为 -4 T, 试问该电流值应为多大? 试问该电流值应为多大?
µ 0 I sin θ B = B// = ∫ dB// = 4πr 2 L
2πR
∫ dl =
0
µ 0 IR sin θ
2r
2
=
2R +x
2
(
µ 0 IR 2
2 32
)
R 2 2 2 sin θ = , r = R + x r
第 15 章 电 流 和 磁 场
B=
2R +x
2
(
第 15 章 电 流 和 磁 场
本章主要讲解四个方面的问题: 本章主要讲解四个方面的问题: 1)磁场 磁感应强度
电流 电流密度→ 电流密度→磁感应强度
2)毕奥-萨伐尔定律 毕奥-
毕奥-萨伐尔定律→毕奥-萨伐尔定律应用→ 毕奥-萨伐尔定律→毕奥-萨伐尔定律应用→运动电荷的磁场
3)磁场的高斯定理与安培环路定理
v 对于均匀磁场, 线可用一系列等密度的平行直线表示。 对于均匀磁场,B 线可用一系列等密度的平行直线表示。
第 15 章 电 流 和 磁 场
(1) 磁感应线总是闭合的,它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磁感 磁感应线总是闭合的,它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应线的这一特性和静电场中的电场线不同, 应线的这一特性和静电场中的电场线不同,静电场中的电场线 起始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 起始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 (2) 磁感应线不能相交(否则交点处便有两个磁场方向);磁感 磁感应线不能相交(否则交点处便有两个磁场方向) 应线的这个特性和电场线是一样的。 应线的这个特性和电场线是一样的。 磁感应线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组成右手螺旋关系。 (3) 磁感应线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组成右手螺旋关系。
第 15 章 电 流 和 磁 场
1 dq dE = 4πε0 r 2 v 1 dq 1 dq v ˆ dE = r= r 2 3 4πε 0 r 4πε 0 r
v v v µ 0 Idl × r dB = 3 4π r
第 15 章 电 流 和 磁 场
2、毕奥-萨伐尔定律应用 毕奥- 【例题】求载流直导线的磁场 例题】
第 15 章 电 流 和 磁 场
如:电镀、 电镀、 电阻法勘探、 电阻法勘探、 电流的趋肤效应等。 电流的趋肤效应等。


为了细致地描述电流在大块导体中的分布情况,引入电流密度矢量的概念。 为了细致地描述电流在大块导体中的分布情况,引入电流密度矢量的概念。 它在数值上等于通过某点与电流方向垂直的单位截面上的电流。 它在数值上等于通过某点与电流方向垂直的单位截面上的电流。
第 15 章 电 流 和 磁 场
磁场 磁感应强度
1、电流 电流密度
大量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强弱用电流强度I( 大量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强弱用电流强度 (简称 电流 电流强度 电流)来描述,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电荷, 电流)来描述,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电荷,即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电荷
v v v ) v µ 0 Idl × r µ0 Idl × r dB = = 3 4π r 4π r 2
——真空磁导率 µ0 = 4π ×10−7 ——真空磁导率
第 15 章 电 流 和 磁 场
v v v µ0 Idl ×r ˆ B = ∫ dB = ∫ 2 4π r
讨论: 讨论:
毕奥—萨伐尔定律是个矢量积分式。 ① 毕奥—萨伐尔定律是个矢量积分式。 计算时通常先写成标量式。 计算时通常先写成标量式。
第 15 章 电 流 和 磁 场
点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方 【例题】 求下列各图中 点的磁感应强度 的大小和方 例题】 求下列各图中P点的磁感应强度 向。
I
r
P I
I
µ0I µ0I µ0I µ0I µ0I B= + + = + 4 r 4 r 4r 2 r 4r π π π
向 直 面 里 方 垂 纸 向
v 的方向一致; (1) 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 B 的方向一致;
垂直通过某点附近单位面积的磁感应线数(即磁感应线密度) (2) 垂直通过某点附近单位面积的磁感应线数(即磁感应线密度) v v v 的大小。 值大的地方, 线要密一些; 等于该点 B 的大小。照此规定 B 值大的地方, B 线要密一些;
v dI j= dS⊥
向 方 : 正电 的 荷 运动 向 方 单位: A 2 m v v 然 显 有 I = ∫ j ⋅ dS
S
第 15 章 电 流 和 磁 场
铜 线 在 导 中 n ≈ 8.49×1028 m3 , e = 1.6×10−19C, 设 若 j = 5.1×105 A m2 , 则Vd = 3.8×10−5 m s ctg (π − θ ) = − r0 ctg θ dl = r0 csc 2 θdθ 2 2 r = r0 csc 2 θ
µ 0 Ir0 csc 2 θdθ sin θ µ 0 I dB = sin θdθ = 2 2 4π 4πr0 r csc θ
2)毕奥-萨伐尔定律 毕奥-
毕奥-萨伐尔定律→毕奥- 毕奥-萨伐尔定律→毕奥-萨伐尔定律应用
3)磁场的高斯定理与安培环路定理
磁感应线→磁通量→磁场的高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 磁感应线→磁通量→磁场的高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安培环 路定理应用
4)磁场对载流导线与运动电荷的作用
安培定律→ 安培定律→霍尔效应
电流元 v
v dB
×
θ
Idl
v r
P
µ 0 Idl sin θ dB = 4π r2
毕奥—萨伐尔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② 毕奥—萨伐尔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因为电流元不可能 单独存在。其正确性是通过间接的方法得到证实的, 单独存在。其正确性是通过间接的方法得到证实的,因为由它 所推出的所有结果都很好地与实验符合。 所推出的所有结果都很好地与实验符合。
电流可以激发磁场。 1820年法国科学家毕奥和萨伐尔对不同形状的载流 电流可以激发磁场。 1820年法国科学家毕奥和萨伐尔对不同形状的载流 导线所产生的磁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导线所产生的磁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数学家拉普拉斯分析了他们所得 到的大量实验数据,得到了电流元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数学表达式, 到的大量实验数据,得到了电流元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数学表达式,故 毕奥---萨伐尔---拉普拉斯定律, 毕奥---萨伐尔定律。 称为毕奥---萨伐尔---拉普拉斯定律 简称毕奥---萨伐尔定律 称为毕奥---萨伐尔---拉普拉斯定律,简称毕奥---萨伐尔定律。
第 15 章 电 流 和 磁 场
2、磁通量
与电场中引入电通量类似,定义: 与电场中引入电通量类似,定义:
v v dΦm = B⋅ dS = BdScosθ
v v Φm = ∫ dΦm = ∫ B⋅ dS
S
其直观的物理意义是:沿dS方向穿过面元的磁感应线的根数。 其直观的物理意义是: dS方向穿过面元的磁感应线的根数。 方向穿过面元的磁感应线的根数
v 设各线段皆在纸面内, 的大小为_____ _____。 设各线段皆在纸面内,则 P 点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为_____。
I
a
a
3µ0 I B= 8πa
P
第 15 章 电 流 和 磁 场
【例题】求载流圆线圈轴线上的磁场 例题】
µ 0 Idl dB = 4π r 2
µ 0 Idl dB // = sin θ 2 4π r
第 15 章 电 流 和 磁 场
B=
∫ dB = θ∫
L
θ2
1
µ0 I µ0 I (cos θ 1 − cos θ 2 ) sin θ d θ = 4π r0 4π r0
(1) 若导线为无限长 B = µ0I →
2πr0
(2) 若导线为半无限长 B = µ0I →
I
4πr0
(3) 若P点在载流直导线的
3 2
×10−4
6 2
第 15 章 电 流 和 磁 场
例题】 【例题】 一根无限长直导线通有电流 I ,在P点处被 点处被 的圆, 点处无交叉和接触, 弯成了一个半径为 R 的圆,且 P 点处无交叉和接触, 则圆心 O 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向为 。 ,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