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精彩试题及参考问题详解

合集下载

2017年4月浙江高中语文学考作文分析及范文

2017年4月浙江高中语文学考作文分析及范文

• (1)努力绽放之后,静静地凋落→拼搏之后, 归于淡泊的人生是美的。
• (2)化作春泥又护花→功成名就之后仍不忘言 传身教、无私奉献的人生是美的。
• (3)花落是为了迎接秋天的硕果累累→适时放 弃是一种美德。
• 能列出的理由越多,能联想到的人、事(作文素
材)越多就越不愁无内容可写。
h
6
• 因为文体不限,所以此题可以有两个思考方向:
• 这虚实两层,立足“虚”或“虚实结合”,则文 章都能写出深度;立足“实”不是不可以写,但 易沦为纯粹的写景文,想h 写出好文章比较难。4
确定立意方向,深入思考
• 试题提供了四个方向:
• (1)春天的美在于她的蓓蕾初绽;
• (2)春天的美在于她的繁花满树;
• (3)春天的美在于她的落英缤纷;
• (4)春天的各个阶段都是美的。因为立意自定, 考生可自选其一。
• 是的,无论四季,无论人生,无论哪一个阶段,只要我们 用心包容,用心谛听,我们都能感受到各美其美,美美与 共的大境界。
h
9
• 这世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也不会有两个一模一 样的人,正如每个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一样,我们需 要用心彼此理解彼此包容,互相吸取每个人身上的美。
• 奥克塔维奥·帕斯曾说:“在我身上你找山,找葬在林 中的太阳。在你身上我找船,它迷失在黑夜中央。”是 的,每个人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美,发现这些美,用这 些美照亮自己,我们就能不断得到美的启迪,不断发展 和完善自己。
h
12
题目分析
• “读书”一词有实指,也有虚指。 实指就是指读“有字的书”,虚指 即指 “无字的书”“心灵的书” 。 从立意的角度看,既可指读一种书, 也可以多种结合。从虚实结合的角 度看,如何由表及里,深入探究呢?

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答案

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答案

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C(A.恪守kèB.熨帖yùD.休戚相关qī)2.D(A.披B.萃C.缘分)3.B(“逐步”应改为“逐渐”或“日渐”)4.A 5.D6.B(B是拟人手法,ACD均为比喻手法)7.B(A.重阳节C.七夕D.端午节)8.A(善:形容词作动词,其余形容词作名词)9.D 10.C 11.A(危:端正)12.C(C大概,副词;其余均为代词)13.A(客举曹操为例,是表述人生无常,英雄人物不能与天地共存,并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深切感慨)14.C 15.B(无中生有)16.D17.(1)夙兴夜寐(2)舞榭歌台(3)功在不舍(4)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18.(1)环境描写(2)心理描写(3)动作描写(4)细节描写19.林黛玉:小心谨慎,知礼、聪慧(简析略);鲁四老爷:政治上:迂腐、保守、顽固;思想上:反动、守旧、自私(简析略)。

难、易之变在于思维杭二中语文特级教师陈欢重大考试(如高考、学考)的作文题一般都不会很难,因为试题面对的是数十万考生,不可不兼顾全体。

如会分析,思维逻辑清晰,则难者亦易矣;如不会分析,思维混乱,则易者亦难矣。

所以,写作的基础,不在技巧,而在于思想。

有了思想,文采、技巧方有用武之地。

否则,就会陷入不知所云或者无病呻吟之中。

下面给出的是一个分析、建构的过程,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小小的启发。

分析材料材料显然有虚实两层含义:(1)实:“春天”“蓓蕾”“繁花”“落英”都是实指。

(2)虚:“春天的美”指向人生的美,则“蓓蕾初绽”“繁花满树”“落英缤纷”也就都指向了人生不同阶段的美。

蓓蕾初绽,可以指向青春的朝气与蓬勃,理想的萌生,锋芒与锐气等;繁花满树,可以指向事业有成,自我价值的实现等。

这虚实两层,立足“虚”或“虚实结合”,则文章都能写出深度;立足“实”不是不可以写,但易沦为纯粹的写景文,想写出好文章比较难。

确定立意方向,深入思考试题提供了四个方向:(1)春天的美在于她的蓓蕾初绽;(2)春天的美在于她的繁花满树;(3)春天的美在于她的落英缤纷;(4)春天的各个阶段都是美的。

浙江省普通高中2017年4月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普通高中2017年4月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普通高中2017年4月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浙江省普通高中2017年4月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浙江省普通高中2017年4月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选错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恪守(g)瞥见(pi)安步当车(dng)B. 喘气(chun)熨帖(yn)冠冕堂皇(gun)C. 笨拙(zhu)蓬松(png)越俎代庖(po)D. 拮据(j)嬉戏(x)休戚相关(q)解析:选C 恪守k熨帖y 休戚相关q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冒昧信息爆炸批沙拣金B. 幽僻个性禀赋出类拔粹C. 缘份推陈出新精雕细琢D. 坐落删繁就简见微知著解析:选D披沙拣金出类拔萃缘分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浙江的茶文化与一带一路接轨,将带动本地区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B.随着碎片化信息的泛滥、网络语言的流行,简洁、含蓄、内敛的文风逐步式微。

C.道家作为与儒家并驾齐驱的一大流派,在许多方面与儒家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D.互联网时代,在交通、餐饮等传统经济领域,分享经济正如火如荼地发展。

解析:选B式微,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一般用作日渐式微、渐渐式微。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五水共治为以美丽浙江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打响了头炮。

B.《中国诗词大会》火爆的原因,是由于激发了大众文化心理的共鸣。

C. 国家层面第一个网约车监管法规出台,给予网约车合法、规范发展。

D.澎湃S1芯片发布的消息,催生了中国芯片的市场占有率。

解析:选AB项句式杂糅,原因……是由于;C项成分残缺,句尾加上提供保障;D项搭配不当,催生改为提高。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春风化雨/滋养莺飞草长/创新创业/成就千万浙商/你们用拼搏_____________/你们用敏锐/_____________/你们用诚信/打造立业的走廊/你们用感恩/回报养育的故乡/你们用使命/______________ 挺起民族的脊梁越过一道道难关抓住一次次商机A.B.C.D.解析:选D 注意句子间的递进关系。

2017年4月份浙江学考语文试题

2017年4月份浙江学考语文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性命、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恪.守(gè)瞥.见(piē)安步当.车(dàng)B.喘.气(chuǎn)熨.帖(yùn)冠.冕堂皇(guān)C.笨拙.(zhuō)蓬.松(péng)越俎代庖.(páo)D.拮据.(jū)嬉.戏(xī)休戚.相关(qì)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冒昧信息爆炸批沙拣金B.幽僻个性禀赋出类拔粹C.缘份推陈出新精雕细琢D.坐落删繁就简见微知著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浙江的“茶文化”与“一带一路”接轨..,将带动本地区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B.随着碎片化信息的泛滥、网络语言的流行,简洁、含蓄、内敛的文风逐步式微..。

C.道家作为与儒家并驾齐驱....的一大流派,在许多方面与儒家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D.互联网时代,在交通、餐饮等传统经济领域,“分享经济”正如火如荼....地发展。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五水共治”为以“美丽浙江”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打响了头炮。

B.《中国诗词大会》火爆的原因,是由于激发了大众文化心理的共鸣。

C.国家层面第一个网约车监管法规出台,给予网约车合法、规范发展。

D.“澎湃S1”手机芯片发布的消息,催生了中国手机芯片的市场占有率。

2017年4月份浙江学考语文试题

2017年4月份浙江学考语文试题

2017年4月份浙江学考语文试题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本诗前半写景,有对景物的细致刻画,也有对长江秋色的全景描写。

B.作者触景生情,思绪纵横“万里”“百年”,将家愁与国难融于一体。

C.猿啸的“哀”与作者的“悲”“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化了强化了情感表达。

D.四联全都对仗,首联句中自对,用字精确,格律谨严,富有节奏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节选自《赤壁赋》)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襟危.坐危:高B.举匏樽以相属.属:劝酒C.挟.飞仙以遨游挟:偕同D.而卒.莫消长也卒:终究12.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何为其.然也 B.方其.破荆州C.其.皆出于此乎 D.其.自视也亦若此矣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通过赞美英雄曹操,抒发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愤慨。

(完整版)2017年浙江卷高考语文试题真题和答案解析

(完整版)2017年浙江卷高考语文试题真题和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项,风靡mǐ;B项,秘诀;C项,不禁jīn。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超过人类智能总和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启 B.付与 C.不管 D.独一无二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 B.乙 C.丙【答案】2.B3.B【解析】2.试题分析:B项“付与”错误,应是“赋予”。

2017年浙江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7年浙江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7年浙江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恪守(gè)瞥见(piē)安步当车(dàng)B.喘气(chuǎn)熨帖(yùn)冠冕堂皇(guān)C.笨拙(zhuō)蓬松(péng)越俎代庖(páo)D.拮据(jū)嬉戏(xī)休戚相关(qì)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冒昧信息爆炸批沙拣金B.幽僻个性禀赋出类拔粹C.缘份推陈出新精雕细琢D.坐落删繁就简见微知著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浙江的“茶文化”与“一带一路”接轨,将带动本地区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B.随着碎片化信息的泛滥,网络语言的流行,简洁、含蓄、内敛的文风逐步式微。

C.道家作为与儒家并驾齐驱的一大流派,在许多方面与儒家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D.互联网时代,在交通、餐饮等传统经济领域,“分享经济”正如火如荼地发展。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五水共治”为以“美丽浙江”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打响了头炮。

B.《中国诗词大会》火爆的原因,是由于激发了大众文化心理的共鸣。

C.国家层面第一个网约车监管法规出台,给予网约车合法、规范发展。

D.“澎湃S1”手机芯片发布的消息,催生了中国手机芯片的市场占有率。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春风化雨/滋养莺飞草长/创新创业/成就千万浙商/你们用拼搏/__________/ 你们用敏锐/__________/你们用诚信/打造立业的走廊/你们用感恩/回报养育的故乡/你们用使命/__________①挺起民族的脊梁②越过一道道难关③抓住一次次商机A.②①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③①6.下列歌词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往事像一场梦/将我的心轻轻触动B.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读不懂塞北的荒野C.在异乡的路上每一个寒冷的夜晚/这思念它如刀让我伤痛D.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画着多少美丽的诗7.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浙江省普通高中2017年4月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教师版)

浙江省普通高中2017年4月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教师版)

绝密★启用前浙江省普通高中2017年4月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教师版)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48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一、(题型注释)1、下列对《<物种起源>绪论》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我现在刊印的这个“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

我不能在这里为我的一些叙述提出参考资料和证据。

我期望读者对于我的正确性能有若干信任。

我虽然时常注意,只信赖良好的证据,但是无疑错误还是会混入的。

这里我只能举出我所得到的一般结论,但我希望这样做通常可以把事情说清楚。

没有人比我更感觉到有把结论所依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资料在这里详细刊印出来的必要,我希望在将来的一部著作中做到这一点。

A.末句中的“这一点”是指刊印出结论所依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资料。

B.文中“必然”“无疑”“虽然”“但是”等词语使得表述更加准确、周密。

C.作者认为“摘要”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是通过研究只能得出一部分结论。

D.从选文可以看出达尔文谦虚、审慎、充分尊重事实的科学研究态度。

2、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学问渊博,仍然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B.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

C.养生丧死无憾——(百姓)保养身体,安葬死者,没有什么不满足的。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不会到这个地步。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素善留侯张良B.穷山之高而止C.此其志不在小D.越国以鄙远4、下列歌词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往事就像一场梦/将我的心轻轻触动B.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读不懂塞北的荒野C.在异乡的路上每一个寒冷的夜晚/这思念它如刀让我伤痛D.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画了多少美丽的诗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春风化雨/滋养莺飞草长/创新创业/成就千万浙商/你们用拼搏 /你们用敏锐/ /你们用诚信/打造立业的走廊/你们用感恩/回报养育的故乡/你们用使命/①挺起民族的脊梁②越过一道道难关③抓住一次次商机A.②①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②③①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五水共治”为以“美丽浙江”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打响了头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017年4 语文试题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483分,共(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分)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àng 安步当车(d A.恪守(gè)瞥见(piē)...n)冠冕堂皇(guā)n)熨帖(yùn chuB.喘气(ǎ...)p越俎代庖(áo 蓬松(péng)ō)C.笨拙(zhu ..ì)相关(q 休戚嬉戏(xī).拮据D(jū)...)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批沙拣金信息爆炸A.冒昧出类拔粹B.幽僻个性禀赋精雕细琢推陈出新.缘份C见微知著删繁就简D.坐落)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浙江的“茶文化”与“一带一路”接轨,将带动本地区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A...随着碎片化信息的泛滥,网络语言的流行,简洁、含蓄、内敛的文风逐步式微。

B..的一大流派,在许多方面与儒家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C.道家作为与儒家并驾齐驱.....互联网时代,在交通、餐饮等传统经济领域,“分享经济”正如火如荼D地发展。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五水共治”为以“美丽浙江”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打响了头炮。

A大全.实用文档B.《中国诗词大会》火爆的原因,是由于激发了大众文化心理的共鸣。

C.国家层面第一个网约车监管法规出台,给予网约车合法、规范发展。

D.“澎湃S1”手机芯片发布的消息,催生了中国手机芯片的市场占有率。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春风化雨/滋养莺飞草长/创新创业/成就千万浙商/你们用拼搏/__________/ 你们用敏锐/__________/你们用诚信/打造立业的走廊/你们用感恩/回报养育的故乡/你们用使命/__________①挺起民族的脊梁②越过一道道难关③抓住一次次商机A.②①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②③①6.下列歌词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往事像一场梦/将我的心轻轻触动B.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读不懂塞北的荒野C.在异乡的路上每一个寒冷的夜晚/这思念它如刀让我伤痛D.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画着多少美丽的诗7.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D.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素善留侯张良B.穷山之高而止..C.此其志不在小D.越国以鄙远..大全.实用文档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句子学问渊博,仍然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B.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代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

C.养生丧死无憾。

——(百姓)保养身体,安葬死者,没有什么不满足的。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不会到这个地位。

10.下列对《登高》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本诗前半写景,有对景物的细致刻画,也有对长江秋色的全景描写。

B.作者触景生情,思绪纵横“万里”“百年”,将家愁与国难融于一体。

C.猿啸的“哀”与作者的“悲”“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化了强化了情感表达。

D.四联全都对仗,首联句中自对,用字精确,格律谨严,富有节奏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大全.实用文档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节选自《赤壁赋》)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襟危坐危:高.B.举匏樽以相属属:劝酒.C.挟飞仙以遨游挟:偕同.D.而卒莫消长也卒:终究.12.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何为其然也B.方其破荆州..C.其皆出于此乎D.其自视也亦若此矣..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通过赞美英雄曹操,抒发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愤慨。

B.作者借水、月等意象,阐释天地万物“变”与“不变”的关系。

C.作者用住客问答的形式,表现了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D.选文句式骈散结合,长短交错,语言清新明丽,声调和谐优美。

14.下列对《<物种起源>绪论》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我现在刊印的这个“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

我不能在这里为我的一些叙述提出参考资料和证据。

我期望读着对于我的正确性能有所信任。

我虽然时常注意,只信赖良好的证据,但是无疑错误还是会混入的。

这里我只能举出我所得到的一般结论,同少数事实来作说明,但我希大全.实用文档望这样做通常可以把事情说清楚。

没有人比我更感觉到有把结论所依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资料在这里详析刊印出来的必要,我希望在将来的一部著作中做到这一点。

...A.末句中的“这一点”是指刊印出结论所依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资料。

B.文中“必然”“无疑”“虽然”“但是”等词语使得表述更加准确、周密。

C.作者认为“摘要”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是通过研究只能得到一般结论。

D.从选文可以看出达尔文谦虚、审慎、充分尊重事实的科学研究态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中,文化都发挥着巨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树立文化自信需要加强文化传承,而文化的传承要靠人。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正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例如,一位教授的演讲,通过视频可以即时让无数观众收看,但演讲人的感受、感情和言外之意还是会有所流失;缺乏现场氛围和互动,受众的收获必打折扣。

还有人认为,书籍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对此也应辩证地看,有了书籍就一定有文化传承吗?现在有多少人愿意认真去读《论语》《孟子》《尚书》《周易》?又有多少人把握了书的真谛?书籍记录的思想和文化每倒一次手,就可能丢失甚至扭曲一部分信息。

文化的传承还是要靠人与人之间以“情”进行联结和沟通,其他的媒介和方式都是工具、手段,只起辅助作用。

人们传承文化,主要通过家庭、学校、社区等渠道。

以色列能成为中东的强国,它靠的是什么?主要是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在这方面也有几千年的经验积累,需要后人发扬光大并赋予其时代意义。

学者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地位,需要引起重视。

学者要成为文化宝库的看门人,清楚库存,防止“宝贝”丢失。

学者也要成为文化宝库的导游,熟悉其中的“宝贝”,就像导游熟悉景点、路线及其掌故一样。

学者还要成为文化传承的警醒者和指路牌,告诉人们每条路将通向大全.实用文档哪里。

在中华民族奔向“理想国”的漫长征程中,孔子、孟子思考的都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要走哪条道路。

明朝中叶,当整个国家陷入黑暗时,王阳明几经反思,自我批判,自我超越,提出“致良知”,让很多人看到深埋着的“良心”会照亮世界。

可以说,学者在文化传承中肩负着思考国家和民族未来之路的重任。

文化的传承既然靠人,自然就是靠“话”——活生生的、人人能上口的话语。

目前有关儒、释、道的书汗牛充栋,但平易的话少而艰涩的话多。

文化传承的“话”应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让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一听就懂,懂就记住,记住就做。

比如“天理不容”“丧尽天良”“天地良心”“知行合一”,都来源于宋儒、明儒,至今还活在老百姓的嘴里、心里。

我们需要一大批学者做高深的专业性研究,这样才能不断输送思想养料,但也应认识到,要让思想文化对老百姓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就需要将研究成果普及到民众中,防止“术语越来越多,读者却越来越少”。

(选自2017年2月1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5.根据文意,对“学者”在文化传承中所起的作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楚传统文化库存并能很好地守护。

B.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传承手段。

C.指引文化传承道路,纠正传承偏误。

D.熟悉文化遗产且能指点人们去学习。

16.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书籍在解读的过程中信息可能会遗漏或扭曲,因此书籍不可能传承文化。

B.文章例举以色列,说明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文化传承是强国的唯一条件。

C.目前有关儒、释、道的书籍很多,以致语言不及宋儒、明儒的简单明了。

D.学者要潜心于专业研究,也应将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话”普及给民众。

大全.实用文档非选择题部分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3题评分)分,共13分。

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1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每题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诗经·氓》)(1),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____________ 。

(荀子《劝学》)(3)驽马十驾,____________ 。

(张溥《五人墓碑记》)4)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三、简答题)分分,共93题分,第19题62(本大题共小题,第18 19题。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甲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

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

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

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

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

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

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乙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壽”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