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的实词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使用

现代汉语语法使用

现代汉语语法使用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一、词类词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一)实词1.名词:表人和事物的名称。

(1)表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如:学生、书、瓜、菜、计算机(2)表时间的叫时间名词,如:早、晚、上午、清晨(3)表方位的叫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4)表专用名称的叫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5)表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6)表处所的叫处所名词,如:墙上、书屋2.动词:表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表动作、行为的,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2)表发展、变化的,如:变化、生长(3)表存现的,如:有、无、消失、存在(4)表使令的,如:使、让、叫(5)表判断的,如:是(6)表相似的,如:象、似(7)表心理活动,如:爱、想、喜欢、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8)表能够、愿意的,叫能愿动词,如:能、会、要、应、肯、敢、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3.形容词:表人或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1)表事物的形状,如:高、矮、胖、瘦、大、小(2)表事物的性质,如:美、丑、恶、甜、苦、好、坏、奢侈(3)表事物的状态,如:快、慢、迅速4.数词:表人或事物数目的词。

(1)表确数的,如:一、十、亿、半(2)表概数的,如:几、一些、上万(3)表序数的,如:第一、老九(4)表分数的,如:三分之一、七成5.量词:表人、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

(1)表物量的,如:个、张、只、支、寸、吨(2)表动量的,如:次、下、回、趟、场6.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实词虚词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实词虚词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实词虚词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1、表示人的,如:教师、学生、工人、老板、李白、白居易;2、表示具体事物的,如:房子、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3、表示抽象事物的,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4、表示处所的,如:云南、上海、江南、边疆、亚洲;5、表示时间的,如:过去、现在、今天、春节、早晨、黄昏;6、表示方位的,如:上、右、前、后、中、西、北、前面、后边、南面、中间、之下。

二、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如:说、笑、写、走、休息、学习;2、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扩大、提高、发生、出现;1、表示动作行为的,如:说、笑、写、走、休息、学习;2、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扩大、提高、发生、出现;3、表示心理活动的,如:爱、恨、喜欢、想念、重视、佩服;4、表示可能、意愿的,也叫能愿动词,如:能、会、敢、可、应、愿意;(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

)5、表示趋向的,也叫趋向动词,如:上、下、去、来、进、出、到、过、上来、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6、表示判断的,也叫判断动词,只有一个“是”、“有”。

特征:(1)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2)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3)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 等表示动态(4)有些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1、表示形状的,如:大、小、高、胖、笔直、长、短;2、表示性质的,如:好、坏、美、纯粹、高明、美丽、诚实;3、表示状态的,如:快、慢、软、硬、拘谨、悠闲、忙碌、兴奋、激动。

4、表示颜色的,如:红、白、绿、黄、黑等。

现代汉语语法:实词和虚词

现代汉语语法:实词和虚词

现代汉语语法:实词和虚词第三节实词和虚词按词的语法功能(造句功能)和语法性质(意义性质)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一、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楹联了;计算机着;世界金融过)④时间名词前可加介词“在”,时间副词前不能加介词“在”。

名词类别①具体名词:人、牛、山、水、对联、学校、康拜因②抽象名词:友谊、立场、观点、思想③方位名词: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上面、中间、下边④时间名词:今天、明天、昨天、星期一、七月、刚才(二)代词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①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

②一般不带修饰成分代词类别①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②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里③疑问代词:谁、什么、哪里、多少(三)动词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

②后面一般能加“着” “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动词类别①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醒、病、游行、觉悟②及物动词(能带宾语)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想③能愿动词(助动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能、能够、可以、该、当、应当、敢、肯、愿意④趋向动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⑤判断动词:是(四)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修饰(很好、不坏)。

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形容词类别①性质形容词: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②状态形容词(带程度性):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突然(五)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汉语词性分类

汉语词性分类

• (三)形容词 • 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
等的词。 • 2、种类: ①表示形状的:大、小、高、矮、长、宽、笔直、弯曲
②表示性质的:好、坏、美、丑、高明、美丽、诚实
③表示状态的:快、慢、软、硬、兴奋、激动、悠闲
④表示颜色的:黑、白、橙、红、苍白、碧绿、绿油
3、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 2.“白、怪、老、净”等,同名词组合时是 形容词,同动词、形容词组合时是副词。因 在两个位置上意义是不同的。比较下边两组 词:
•甲

• 白布
白跑一趟
• 老朋友
老说不完
• 怪事
怪好看
• 净水
身上净是泥
• (二)介词 • 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
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 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例如: • 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 趁、乘、随着、赶、临 • 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 在、于、由、沿着、顺着 • 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 经、通过、根据、据、以、将、 就、凭、用、靠、 拿 • 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为了、为着 • 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 跟、和、给、叫、让、被、将、 管、论、顺、连 • 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 • 表排除的:除了、除非
• (六)拟声词
• 拟声词是用来摹拟事物发出的声音的词。 例如:嗡嗡、哗啦啦、当当当、潺潺、叭 叭、砰、呜、吱吱、咪呜等。
词性的分类与用法
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可以 划分两大类:实词和虚词。
• 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 • (-)名词 • 1、含义: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 2、种类: • ①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同志、作家; • ②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 • ③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 • ④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现代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刻的:春天、明年、凌晨、星期天、如今、刚刚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往常、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面、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判、宣传、保卫、学习、研究、举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逝: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进展、生长、死亡、泯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计划、喜爱、希翼、害伯、担心、讨厌表示推断:是表示也许意愿必要(助动词):能、可以、会、能够、愿、情愿、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到里面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能够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说——说说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学习——学习学习批判——批判批判讨论——讨论讨论歇息——歇息歇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讲明。

1.动词“是”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啥”或“属于啥”。

例如“鲁迅算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基本上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确信,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能够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知道了”、“他〔是〕勇敢”、“如此做〔是〕好”。

汉语实词和虚词

汉语实词和虚词

一、实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

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也有人认为代词属于虚词,但多数学者认可代词为实词,因为代词虽然很难解释独立语义,但毕竟其指代内容是明确的。

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有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语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作用将很难达到。

(一)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二)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

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

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

(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如:一、十、第八、每等。

(五)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

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

如:个、件、幢、下、次、趟等。

(六)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

如:你、他们、这、彼等。

二、虚词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

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

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叹词、拟声词。

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都相对较少,但作用却很大。

(一)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

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

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如“不、没有、也许、大概” 等)也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词特点。

(注:汉语的副词与英语不同,在英语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词都是副词,但在汉语中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形容词同样也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二)助词:在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

现代汉语实词简表

现代汉语实词简表

精心整理现代汉语实词简表名称定义类别举例(一)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具体名词人、牛、山、水、对联抽象名词友谊、立场、观点、思想表示时间时间名词早晨、明天、夏季表示方向位置的词?方位名词东、西、南、北、前、后、中间、下边(二) 代词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①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你们②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边③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多少(三) 动词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①表示动作行为唱、笑、支持、保卫②表示发展变化发展、扩大、提高③表示心理活动喜欢、希望、热爱④表现存现消失有、出现、丧失能愿动词(助动词)趋向动词判断动词⑤表示使令使、请、允许、鼓励表示可能、必要或愿望等意思的词。

①表示可能的能、能够、可以②表示必要的该、当、应当③表示愿意的敢、肯、愿意表示动作的趋向的词。

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表示判断是、就是、正是(四)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性质形容词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②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五) 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①确数一、二、百、万、亿、十分之一、一倍②序数第一、第二、第三③概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十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①名量词(物量词)一个(人)、一把(镰刀)、一屋子(人)、这匹(马)、那头(猪)(六)量词②动量词去一次、说一遍、看一眼现代汉语虚词简表(七) 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①表示程度的很、太、最、十分、非常②表示范围的都、全、只、统统、仅仅③表示时间的正、刚、又、曾经、终于④表示否定的不、未、没有(看见)⑤表示语气的偏偏、也许、简直、难道(八) 介词起转介作用的词,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边,合起来组成介词结构,以表示处所、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比较对象等。

①表示对象、关系的把、被、对、对于、关于、连、周②表示处所、方向的在、向、从、往、朝③表示时间的从、自从、当④表示状态方式的用、以、按照⑤表示原因由于、因、因为⑥表示目的的为、为了、为着⑦表示比较的比、跟、同⑧表示排除的除了(九) 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词。

实词的名词解释现代汉语

实词的名词解释现代汉语

实词名词解释现代汉语
实词是指表示实在意义、具有实体意义的词。

它们在语言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语言的基本构成部分。

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常见实词如下:
1. 爱:表示喜欢、爱护等意义。

例如:“我爱你”中的“爱”。

2. 安:表示安定、安全等意义。

例如:“安心”中的“安”。

3. 被:表示覆盖、蒙受等意义。

例如:“被地震摧毁”中的“被”。

4. 倍:表示增加、加倍等意义。

例如:“加倍努力”中的“倍”。

5. 本:表示草木的根或茎干、事物的本源等意义。

例如:“之本”中的“本”。

6. 鄙:表示边境、庸俗、浅陋等意义。

例如:“鄙人”中的“鄙”。

7. 具:表示具备、准备等意义。

例如:“具告以事”中的“具”。

8. 及:表示到达、赶上等意义。

例如:“不及待发”中的“及”。

9. 驾:表示驾驭、牵引等意义。

例如:“驾马车”中的“驾”。

10. 举:表示发动、举行等意义。

例如:“举起右手”中的“举”。

这些实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

掌握这些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此外,实词的用法和意义也常常出现在高考和各类语言考试中。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实词的学习和掌握,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语言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中的实词作者:闫书英张国良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11年第41期【链接中考】1.(2011年贵州省遵义)下列形近字组词,有误的一项是()解析:这是一道书写辨析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词语书写的识记。

这道题的难度较低,只需要在读音相同、相近或形近字的词语中加以辨识。

通过一项一项查看,我们不难发现C项中“气慨”应为“气概”,而“愤概”应为“愤慨”。

这是要求考生必须准确掌握形近字的字形才能作出判断。

答案:C。

2.(2011河北省唐山)能使下列语意顺畅、连贯的一组短语是()实施素质教育有赖于、或者说根本受制于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有人说,孩子们的心就像一块奇妙的大地,播下①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②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③的种子,就会获得性格的收获,播下④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工作者确实是主宰每一个学生命运的人。

A.①思想②性格③行为④习惯B.①思想②行为③习惯④性格C.①行为②习惯③性格④思想D.①性格②行为③习惯④思想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词语搭配运用能力。

对这类题来说,有时语感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考场上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一一琢磨每个词语的细微差别,有时只凭语感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读书,提高对语言的直感能力。

如果语感能力不强,通过对具体句子的分析和对所给词语的意义比较,运用排除法,也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答案:B。

3.(2011年山西)语文大厦由文砖字瓦砌成。

下列归类不正确的一项是()A.花蕾苍穹风筝推敲【名词】B.美滋滋沉甸甸空荡荡急匆匆【形容词】C.芝麻开花——节节高鼻子里插葱——装相(象) 猴子捞月亮——白忙一场杀鸡用牛刀——大材小用【歇后语】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词类的掌握情况。

只有理解了各种词的词性和意义,才能做好此题。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A项中的“推敲”比喻写文章斟酌文字,反复琢磨,所以“推敲”不属于名词,这样我们就明白A项归类不正确。

为了验证选A项是不是正确,再看B 项。

所谓形容词,表示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这样看来B项都是形容词。

C项是常见的典型的歇后语。

这样最后可确定选“A”是正确的。

答案:A。

4.(2011年河北)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冰雪开始融化,树枝上也绽出了嫩芽。

(2)我和同行的人谈起这件事,大家的并不十分强烈。

(3)这篇文章段落之间自然,前后相互照应,结构十分严谨。

A.逐步反映过度B.逐渐反应过渡C.逐步反应过渡D.逐渐反映过度解析:此题综合考查在具体语境中易混词的辨析理解运用能力。

答题时要区分近义词的细微差别,“逐步”和“逐渐”的区别在于:“逐步”是一步一步的,而“逐渐”是指渐渐,表示逐步的缓慢的变化。

根据语境,这个空填“逐渐”更合适。

同义词“反应”和“反映”的区别在于:“反应”是指事物引起的意见或行动,而“反映”则指把情况或意见等向上级报告。

根据语境,选择“反应”更恰当。

“过度”和“过渡”,前者指超过适当限度,后者指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

而“过渡句”决不能用“度”字,根据语境,选择“过渡”恰当。

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注意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从词义上加以区分。

答案:B。

5.(2011年湖北宜昌)很多汉字都具有强大的组词能力。

有时候,我们把平常毫无关联的两个汉字组合在一起,也能激发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意趣和联想。

请你从下列汽车品牌中任选一个,望文生义,说说命名者所想表达的意愿。

A.捷豹B.睿翼C.轩逸D.雅阁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新词的理解与运用,在理解每一个字的意思的基础上,如“捷”是敏捷的意思,而“豹”是指猎豹,再结合语境“汽车品牌”,并加上合理的想象,“捷豹”就可以解释为“这是一款像猎豹一样敏捷的汽车”。

当然,解释只要与字面意思大致吻合就行,行文通顺均可。

如只填写品牌名则不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A.捷豹:这是一款像猎豹一样敏捷的汽车。

B.睿翼:这是一款既聪明又快捷的汽车。

C.轩逸:这是一款既宽敞又舒适的汽车。

D.雅阁:这是一款像闺房一样雅致的汽车。

【知识盘点】实词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

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综观2011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对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上,不但要求考生能根据语境简要解释某个词语的含义,而且要求考生能准确地辨析某个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特定含义或临时含义,同时还要求考生能理解并恰当地运用该词语。

考查内容主要是所学教材中出现的常用词语和新生词语,试题很大一部分是把所学的词语移用于生活和时事的鲜活材料中。

概括起来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考查:1.词义的解释。

2.具体语境中词语不同含义的理解。

3.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4.同义或近义词的辨析。

5.新词的理解与运用等。

【解题必备】考生在考场上要想过词语关,在词语的考查中得满分也不是很难的事,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要能够辨析多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

(1)多义词。

包含几个互相关联意义的词叫多义词。

多义词的含义要根据语言环境来确定。

如“读”有以下几种意义:A.依照文字念。

例如:班主任在宣读班规。

B.看书。

例如:她在认真读书。

C.指上学。

例如:我是走读生。

(2)同义词。

意义相近或相同的词叫同义词。

如,“气量”与“气度”、“兴高采烈”与“兴致勃勃”等。

同义词的辨析主要可以依据词义、词性、词情、搭配、适用对象进行辨析。

A.词义范围。

如“边疆”范围大,“边境”范围小。

B.词义轻重。

如“期望”程度浅,“渴望”程度深。

C.词性功能。

如“英勇”和“英雄”,一个是形容词,一个是名词。

D.词情色彩。

如“团结”“结合”“勾结”,第一个词是褒义词,第二个词是中性词,第三个词是贬义词。

E.搭配习惯。

如“发扬”常和“精神”搭配,“发挥”常和“作用”搭配。

F.适应对象。

如“爱戴”的对象是长辈或上级,“爱护”的对象是晚辈或下级。

(3)反义词。

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叫反义词。

如“狭窄”与“宽广”、“愁眉苦脸”与“眉开眼笑”等。

辨析反义词对中学生来说很简单,但必须注意组成反义词的一对词在意义上属于同一个范围。

如“多”“少”都指数量,“长”“短”都指长度。

2.要了解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1)本意是指词的起源义,即词的最初意义。

如“金剑”中的“剑”指古代的一种兵器,一头尖,两面有刃。

(2)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引申出来并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剑侠”中的“剑”指剑术。

(3)比喻义是以词的本义(或引申义)的比喻用法而形成的意义,如“口蜜腹剑”中的“剑”,比喻狠毒。

解答这样题的一般方法是:准确把握题干所示的语境;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意义;根据词语意义选择词语或判断意义。

3.要掌握一些新词的理解运用。

所谓新词,是指内容新、形式新,原来的词汇系统中没有或虽有但内容是全新的词。

新词主要有以下几种:(1)新造词。

如:“手机”“网民”等。

也有一部分词语的形式是旧的,但在新时期产生了新义,如“黑马”,其新义指在体育比赛或其他竞争中出人意料的优胜者。

(2)缩略词。

新词语的缩略最常见的是由多音节(多为四音节)缩略成双音节,因为双音节是汉语词语的主要形式。

如婚姻介绍——婚介,体育彩票——体彩,卫星电视——卫视。

(3)外来词。

如:“克隆”“人气”“的士”“可口可乐”等,本来汉语中没有音译过来的或引进到汉语中来的。

(4)“准词缀”式新词。

如零——零距离、零首付、零利率;吧——网吧、书吧、影吧、吃吧。

在做这种新生词的题时要注意结合新生词语的运用场合或语境来判断其意思,另外还要注意在生活中多积累。

【模拟演练】1.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蠢笨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在悬崖底下。

②这声音我非常,但一时想不起来是谁。

③他学了两个月后,对一般的电脑打字技巧已相当了。

A.掩藏熟悉熟习B.躲藏熟习熟悉C.躲藏熟悉熟习D.掩藏熟习熟悉2.下列句子中黑体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书里有很多奇妙的东西。

B.我非常好奇地翻看,不过我不认字,只认画。

C.父亲是一个十分厚道的人,我以为可以赖过去。

D.我父亲很清楚,老师为人忠厚却没有本事。

3.下列词语属于同类的一项是()A.军火火焰美丽他们B.中国孙中山增加彩色C.通红英明黑白希望D.中间上海学校思想4.下边是发生在某课堂上的真实情景,请你分别说说两个黑体“讲”字的不同含义。

老师在讲台上大声讲课,小勇则在自己的座位上小声讲笑话。

5.选出下面句中“绝”字意义不同于其他的一项()A.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B.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C.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D.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

6.根据语境,下列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伙伴们都企盼着春天的来临。

(企盼:盼望,希望。

)B.踌躇了半天,我终于直说了。

(踌躇:犹豫不决。

)C.他的脾气如此执拗,真是不讨人喜欢。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D.他惟妙惟肖的表演可以和专业的小品演员相媲美。

(媲美:美丽多姿。

)7.汉语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产生了一些新生词语。

请从下面的新生词语中任选两个,分别加以解释并造句。

给力人气粉丝酷8.下列词语的运用不符合语体色彩要求的一项是()A.俺闺女劝俺出去旅游,见识见识祖国的山水风光,俺也不负她们的一片孝心,打算在近期启程呢!B.各界的人不经邀约,不凭通知,各自跑来瞻仰鲁迅先生的遗容。

C.他这种不顾小家顾大家的行为值得大家效仿。

D.元宵节后,人们纷纷离开家乡,到城里打工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