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实词
现代汉语实词简表

能、能够、可以
②表示必要的
该、当、应当
③表示愿意的
敢、肯、愿意
表示动作的趋向的词。
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
表示判断
是、就是、正是
(四)
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性质形容词
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
②状态形容词
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
(五)
①表示对象、关系的
把、被、对、对于、关于、连、周
②表示处所、方向的
在、向、从、往、朝
③表示时间的
从、自从、当
④表示状态方式的
用、以、按照
⑤表示原因的
由于、因、因为
⑥表示目的的
为、为了、为着
⑦表示比较的
比、跟、同
⑧表示排除的
除了
(九)
连词
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词。
①表示联合关系的
①表示程度的
很、太、最、十分、非常
②表示范围的
都、全、只、统统、仅仅
③表示时间的
正、刚、又、曾经、终于
④表示否定的
不、未、没有(看见)
⑤表示语气的
偏偏、也许、简直、难道
(八)
介词
起转介作用的词,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边,合起来组成介词结构,以表示处所、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比较对象等。
现代汉语实词简表(总8页)
现代汉语实词简表
名称
定 义
类 别
举 例
(一)
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具体名词
人、牛、山、水、对联
抽象名词
友谊、立场、观点、思想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能愿动词,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表示趋向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的词。
例如: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平常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骨碌碌、黑不溜秋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形容词的语法特点:1.大部分形容词能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很勇敢”、“非常整齐”、“太死板”、“最清楚”等。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实词虚词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实词虚词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1、表示人的,如:教师、学生、工人、老板、李白、白居易;2、表示具体事物的,如:房子、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3、表示抽象事物的,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4、表示处所的,如:云南、上海、江南、边疆、亚洲;5、表示时间的,如:过去、现在、今天、春节、早晨、黄昏;6、表示方位的,如:上、右、前、后、中、西、北、前面、后边、南面、中间、之下。
二、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如:说、笑、写、走、休息、学习;2、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扩大、提高、发生、出现;1、表示动作行为的,如:说、笑、写、走、休息、学习;2、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扩大、提高、发生、出现;3、表示心理活动的,如:爱、恨、喜欢、想念、重视、佩服;4、表示可能、意愿的,也叫能愿动词,如:能、会、敢、可、应、愿意;(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
)5、表示趋向的,也叫趋向动词,如:上、下、去、来、进、出、到、过、上来、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6、表示判断的,也叫判断动词,只有一个“是”、“有”。
特征:(1)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2)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3)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 等表示动态(4)有些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1、表示形状的,如:大、小、高、胖、笔直、长、短;2、表示性质的,如:好、坏、美、纯粹、高明、美丽、诚实;3、表示状态的,如:快、慢、软、硬、拘谨、悠闲、忙碌、兴奋、激动。
4、表示颜色的,如:红、白、绿、黄、黑等。
现代汉语实词简表

精心整理现代汉语实词简表名称定义类别举例(一)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具体名词人、牛、山、水、对联抽象名词友谊、立场、观点、思想表示时间时间名词早晨、明天、夏季表示方向位置的词?方位名词东、西、南、北、前、后、中间、下边(二) 代词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①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你们②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边③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多少(三) 动词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①表示动作行为唱、笑、支持、保卫②表示发展变化发展、扩大、提高③表示心理活动喜欢、希望、热爱④表现存现消失有、出现、丧失能愿动词(助动词)趋向动词判断动词⑤表示使令使、请、允许、鼓励表示可能、必要或愿望等意思的词。
①表示可能的能、能够、可以②表示必要的该、当、应当③表示愿意的敢、肯、愿意表示动作的趋向的词。
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表示判断是、就是、正是(四)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性质形容词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②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五) 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①确数一、二、百、万、亿、十分之一、一倍②序数第一、第二、第三③概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十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①名量词(物量词)一个(人)、一把(镰刀)、一屋子(人)、这匹(马)、那头(猪)(六)量词②动量词去一次、说一遍、看一眼现代汉语虚词简表(七) 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①表示程度的很、太、最、十分、非常②表示范围的都、全、只、统统、仅仅③表示时间的正、刚、又、曾经、终于④表示否定的不、未、没有(看见)⑤表示语气的偏偏、也许、简直、难道(八) 介词起转介作用的词,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边,合起来组成介词结构,以表示处所、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比较对象等。
①表示对象、关系的把、被、对、对于、关于、连、周②表示处所、方向的在、向、从、往、朝③表示时间的从、自从、当④表示状态方式的用、以、按照⑤表示原因由于、因、因为⑥表示目的的为、为了、为着⑦表示比较的比、跟、同⑧表示排除的除了(九) 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词。
实词的名词解释现代汉语

实词名词解释现代汉语
实词是指表示实在意义、具有实体意义的词。
它们在语言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语言的基本构成部分。
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常见实词如下:
1. 爱:表示喜欢、爱护等意义。
例如:“我爱你”中的“爱”。
2. 安:表示安定、安全等意义。
例如:“安心”中的“安”。
3. 被:表示覆盖、蒙受等意义。
例如:“被地震摧毁”中的“被”。
4. 倍:表示增加、加倍等意义。
例如:“加倍努力”中的“倍”。
5. 本:表示草木的根或茎干、事物的本源等意义。
例如:“之本”中的“本”。
6. 鄙:表示边境、庸俗、浅陋等意义。
例如:“鄙人”中的“鄙”。
7. 具:表示具备、准备等意义。
例如:“具告以事”中的“具”。
8. 及:表示到达、赶上等意义。
例如:“不及待发”中的“及”。
9. 驾:表示驾驭、牵引等意义。
例如:“驾马车”中的“驾”。
10. 举:表示发动、举行等意义。
例如:“举起右手”中的“举”。
这些实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
掌握这些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此外,实词的用法和意义也常常出现在高考和各类语言考试中。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实词的学习和掌握,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语言挑战。
实词名词解释现代汉语

实词名词解释现代汉语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包括名词、动词、
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
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
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的特点。
汉语虚词
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有部分说法副词属于虚词,但主流有影响力的古代、现
代语法书都是将副词划分到实词范围。
实词就是指词语中所含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够单独当好句子成分,即为存有词汇意
义和语法意义的词。
通常包含: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区别词、副词、特定实词拟声词、拟声词。
实词和虚词

实词和虚词一、实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
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1)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2)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
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
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地跑)。
(4)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表基数的,如“一、 103”等。
表示序数的,如“第一、第八”等。
表示分数的,如“三分之一、50%”等。
表示概数的,如“五千左右、接近一万、七八斤”等。
表示倍数的,如“三倍、五倍”等。
(5)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
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
表物量的,如“尺、寸、斤、两、元、个,件、双”等;表动量的,如“次、回、趟、阵、下、遭”等;表复合量的,如“人次、架次、立方米每秒”等。
(6)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
它包括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等),指示代词(这、那、这些、那样等),疑问代词(什么、哪里、怎么、多少等),物主代词(它、它们等)。
二、虚词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
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
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语气词、拟声词。
(1)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
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
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如“不、没有、也许、大概”等)也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词特点。
(2)助词:在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 ??(-)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
主/ 宾 谓 定 状 补
名
动
形
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功能
句法功能体现为——A
位置 和职能 例如某一类词——哪类词? 1、位置:放在句首的位置 2、职能:从语义上讲与后面的谓语之间的关 系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据统计:88%以上的主语是体词性成分充当, 99%以上的谓语是谓词性成分充分
现代汉语的特点 基本特点就是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主要表现: 1、名词可以直接修饰动词(古汉语的沿用 与发展)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臣请剑斩之。 本报全文发表这篇文章。 请立即电话联系。(书信联系)
表示比况的名词修饰动词也比较多见,现代 汉语多用“似的”“一般”“一样”等 如 嫂蛇行匍伏 其一犬坐于前 话音未落,她就一阵风似的走了 他的话钢刀般插进我的心 因常用而成为固定格式: 蚕食 龟缩 鸟瞰 鼎立 冰释 瓦解 狐疑 粉碎 鼠窜
汉语语法的特点
(一)汉语和印欧语系语言比较
印欧语系包括:德语、法语、俄语、意大利 等六十多种 从类型学看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架子 夹子 甲子 加字 家 资…… 印欧语属于无声调语言
从词的结构方面
汉语属于分析型语言 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 化 英语属于综合型语言 如 book books go went gone going goes 书 去 语序方面 汉语的修饰语在中心语之前 印欧语的修饰语有的在前有的在后 a wonderful day the book with a green cover
普通话
指示代词
文言 普通话
近指 此是斯 兹之若 这 这些 这样 这 么 这么 样
远指 不定指 彼夫其 或莫 尔 那 那么 某 每 那样 那 些 那么 样
疑问代词
问人 文言
普通话
问事物 问处所、 情况 事理 谁 孰 何曷奚 恶安焉 胡 谁 什么 什么 怎么 哪 为什 (人) 么
3文言的介词,今天仍沿用,但现代 汉语的介词数目增多 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孟子不与右师言,右师不悦。 同跟和
③表存在
(二)能愿动词:
又叫助动词,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客 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愿望。 ①表可能: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 ②表必要:要、应该、应当、该当 ③表意愿:肯、敢、要、愿。
(三)趋向动词
表示移动的趋向,有单音的,双音的。趋向动词也 是一个封闭的小类。可以用下面的简表表示出来。
(二) 现代汉语和古汉语比较 汉语包括古汉语和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有广狭两义: 狭义 广义 包括各种方言 古汉语: 书面形式 文言 是周秦 时代的口语加工形式 记录口语形式的材料:唐代的变文 宋代的话录 宋元平话 明清小说
普通话和文言的区别
古汉语单音节词占优势
古汉语指的是文言 单音词占优势 是因为一双音词出现在文 献中的机会比较少;二是因为口语中的 许多双音节词在书面语中简化成双音节 来信已收,甚喜
3、词语结构常受单双音节的影响
《现代汉语八百词》: 小张 老张 ——欧阳 #小欧阳 #老欧阳 大兴 顺义——通县 涿县 日本 印度——法国 英国 一号 二号 ……十号——十一 (号) 进行学习——#进行学 共同使用—— #共同用
语法的性质
抽象性:
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 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 则,而并不是具体的、个别的内容,语法学 的任务就是描写、解释组成词、短语、句子 的规则和格式。
表达平面
造句平面
构词平面
句类
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
划分标准——语气
句型
单句
复句
划分标准——句子的结构。 名词性 动词性 形容词性 非主谓句 叹词性 拟声词 主谓句 名词谓语 动词谓语 形容词谓语 主谓谓语
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是短语和句法结构的组
成成分。汉语的短语和句子都是由较小的单 位组织起来的,按照不同类型的结构关系定 出不同的句法成分。 句法成分和句法关系可以用一张下表来简 单地表示:
2、动词或形容词可以直接充当主语或宾语 游泳是一种很好的运动。 坚持就是胜利。 游泳可以扩展为“在海边游泳” 坚持可以扩展为“坚持真理” 直接受介词短语修饰和带宾语都是动词的功 能。
也有名动兼类的: 翻译 编辑 校对 认识 记忆 报告 回答 如: 我翻译了狄更斯的小说。 翻译诗歌是一种创作活动。 这位翻译通晓几种语言。 translate translator translation
语法的内容:(词法和句法)
词法: 语素(从音节、功能和意义分类 ) 词 (构词法、词类、词性) 短语(类型、层次分析) 句法: 句子(单句、复句的句型、句类)
语法体系的含义:
1.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 实,语法规律的体系性。 2.语法学体系,是指语法学说的系统 性。 语法学和语法学体系,由于人们不同 的研究方法,不同的认识水平,所以具 有一定的主观性,在此基础上,就产生 了各种各样的语法学流派。
语言是习得的?
人获得语言不是靠“学习(learn study)” 而是靠“习得(acquire acquisition)”
第三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体系 二.语法的特点 三.语法的性质 四. 语法单位和语法成分
语法和语法体系 语法的定义
1.指语法规律的本身,即语法事实。 2 .即语法学。指研究、描写语法语 法规律的科学,是对语法系统的认识 和说明。
腐烂 - 不腐烂 没有腐烂 #很腐烂
adj.
v.
②形态标准: 在印欧语言中,形态标准可以作为划分词类的主要标 准,如英语中的词有数、性、格、时态和人称的变化。 汉语里虽然有一些形态。如:重叠:“研究”重叠为 “研究研究”、“老实”重叠为“老老实实“是动词、 形容词的形式和语法意义都不相同的形态变化。这属 于构形形态。另外,汉语里还有一些构词形态,如 “子”、“头”、“们”这样一些词缀的词,就可以 构成名词, 但总的来说,汉语的词类缺少形态的变化不能以形态 标准作为划分词类的主要的标准。
句法成分
句法成分
发生的关系
例句 他勤奋
写文章
(新)书 都 看 看<完>
句法成分 主语
句法成分 谓语
发生的关系 陈述关系
例句 他勤奋
动语
定语 状语
宾语
中心语 中心语
支配、关涉关 系 修饰限制关系
修饰限制关系
写文章
(新)书 都 看
中心语
补语
补充说明关系
看<完>
小练习
造一个单句。要求包括
主、谓、宾、定、状、
民族性
语法具有民族性,如,在印欧语言里, 语法手段靠词形变化来显示的,而在汉语里 是靠语序和虚词来显示的。
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语法单位:
汉语中的语法单位有四级,分别是语素、词、短 语和句子。 其中,语素、词、短语是静态的备用单位, 句子是动态的运用单位。
汉语它们可以用如下的图示来表示:
句子
词 语素 短语
功能
句法功能体现为——
B 组合能力
名、动、形几乎占到所有词的90% 出现在这个位置上的是? 1、不___ 2、没有___ 3、很___
例如
“腐烂” 和 “腐败”
功能
句法功能体现为——B组合能力
不__ 没有___ 很___
动词和形容词 名词和动词 形容词
腐败- 不腐败 没有腐败 很腐败
稳固性
在语言的三要素中,词汇的变化是最快的,其 次是语音,最稳定的要数语法。比如,一些固定的 句型以及句式,从古到今都是这样的,如汉语的谓 语和宾语的顺序,一直以来,都是宾语放在谓语的 后头。但是语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也会随着时 代的变化而变化。如古汉语是数+名结构,而现代 汉语是数+量+名结构。
名词的一些特殊语法功能
①名词作状语。如:电话联系、田野调查、
油淋茄子,他是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人’ ②副词修饰名词: a:特定格式:人不人、鬼不鬼 b:程度副词修饰方位词:最上边、最底层 c:程度副词修饰普通名词:他还是挺汉子的; 你也太书呆子啦。 ③少数名词重叠,但意义不发生变化:山山 水水、人人家家、年年月月。
语言和语言学
什么是语言?
从功能
从本体 从表现形式
功能
交际工具
思维的主要工具 保存工具
从本体
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音义结合 符号 系统
从表现形式
口语
书面语 手势语
语言是人类借以思维和互相交际的一个音义
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一个变动的音义结合的 结构体系。这个体系中:语音、词汇、语法 被看做语言的三大要素。
特殊名词
时间名词:
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除了能作主语、宾语、 和定语外,还经常作状语。 如: “他现在才来”。
特殊名词
方位词:方位词一个封闭的小类,最主要的
功能是加在别的词语的后面,形成方位短语。 如”三岁以上,八十以内”,只有在对举格 式中,方位词才能作主语、宾语。如: ①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②这些年,两个人,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一直没有机会见面。
实词(二) 动词
意义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
变化、消失等。
语法特征
(一)组合能力上,动词能带宾语,能重叠表 示动量,能带”着、了、过“表示动态,大 多数动词能受副词修饰。
(二)句法功能上,能够充当谓语或谓语的中 心,这是动词的“必要条件”
动词的一些特殊语法功能
有些动词不带宾语:睡觉、休息、劳动、合
轻松、凉快、暖和
轻松、凉快、暖和
1、如果只根据句法功能职能确定为
形容词
2、再根据形态 还有ABAB式,所以还可以归为动词的形态变化。 所以 可以据此将其视为 动词和形容词的兼类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