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化学高二化学新坐标人教版选修3课件18-19 第3章 第3节 金属晶体
2019年高中化学高二化学新坐标人教版选修3课件18-19 章末综合测评2

章末综合测评(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1.雪花象征了同学之间的友谊,简单而纯洁。
当不断地升高温度时,实现“雪花→水→水蒸气→氧气和氢气”的变化,在变化的各阶段被破坏的粒子间的主要相互作用力依次是()A.氢键;分子间作用力;非极性键B.氢键;氢键;极性键C.氢键;极性键;分子间作用力D.分子间作用力;氢键;极性键B[雪实际上是固态的水,当固态水变为液态水和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时主要破坏了水分子之间的氢键,而水变为氧气和氢气时破坏的是O—H极性键。
] 2.无线电频率可以降低盐水中所含元素之间的“结合力”,释放出氢原子,若点火,氢原子就会在该种频率下持续燃烧。
上述中“结合力”实质是() A.分子间作用力B.氢键C.非极性共价键D.极性共价键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根据题意原溶液为“盐水”,后来却能释放出“氢原子”,氢原子只能来源于H2O,而H2O变为H原子必须破坏H—O键,H—O 键为极性共价键,故选D。
]3.根据实际和经验推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卤化氢易溶于水,不易溶于四氯化碳B.碘易溶于汽油,微溶于水C.氯化钠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食用油D.丁烷易溶于煤油,难溶于水C[根据“相似相溶”规律可以得出结论。
C项NaCl为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
]4.下列分子中,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的是()A.CH4B.HClC.CH2===CH2D.F2C[本题考查σ键和π键的判断方法,共价单键是σ键;共价双键中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共价三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
A、B、D中的共价键都是单键,故不含π键,CH2===CH2中有C—H、C—C σ键,还有C—C π 键。
] 5.已知以下反应中的四种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a的分子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组成a物质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小于10,组成b物质的元素为第三周期元素。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导学号:79652115】A.四种分子中的化学键均是极性键B.a、c分子中中心原子均采用sp3杂化C.四种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D.b、d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能:b>dB[由题意可知,a是甲烷,b为氯气。
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

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高中化学选修三是一门涉及化学领域深度学习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应用。
本文将以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为主题,探讨该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其内容的结构和深度。
一、引言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作为高中化学课程的一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和相互关系,为学生提供了理解世界的基础。
选修三课程通过课件的形式,结合图表、实验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核心概念。
二、课件内容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的内容涵盖了多个重要的主题,如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平衡和电化学等。
每个主题都包含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1. 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科学。
选修三课件通过引入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等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确定反应速率方程。
此外,课件还介绍了活化能和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以及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2.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选修三课件通过引入平衡常数、平衡常数表和平衡常数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此外,课件还介绍了Le Chatelier原理和影响平衡的因素,以及平衡常数与酸碱性质的关系。
3. 电化学电化学是研究电与化学反应之间关系的科学。
选修三课件通过引入电解质溶液、电子传导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等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电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此外,课件还介绍了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和电沉积等实验现象。
三、课件的应用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件中的实验案例和应用题,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提高自己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2019年高中化学高二化学新坐标人教版选修3课件18-19 课时分层作业1

课时分层作业(一)(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的是()A.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B.恒星正在不断地合成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元素C.氢、氦等轻核元素是宇宙中天然元素之母D.宇宙的所有原子中,最多的是氢元素的原子B[根据现代爆炸理论我们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故A正确;恒星在不断合成的元素是我们已知的元素,而不是新元素,故B错误;氢、氦等发生原子核的融合反应合成了其他元素,因此氢、氦等轻核元素是宇宙中天然元素之母,故C正确;宇宙的所有原子中,氢元素约占88.6%,故D正确。
] 2.下列能层中,包含f能级的是()A.K能层B.L能层C.M能层D.N能层D[K能层是第一能层,只有1s能级;L能层是第二能层,有两个能级,即2s和2p;M能层是第三能层,有三个能级,即3s、3p、3d;N能层是第四能层,有四个能级,即4s、4p、4d、4f。
根据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只有能层序数≥4的能层才有f能级。
]3.下列离子或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导学号:79652005】A.Ca2+1s22s22p63s23p6B.Be1s22s12p1C.S2-1s22s22p63s23p4D.C1s22s12p3A[钙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失去2个电子变为Ca2+,故A 正确;Be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C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应为1s22s22p2,而1s22s12p1和1s22s12p3为二者的激发态,故B、D错误;S2-的电子排布式应为1s22s22p63s23p6,故C错误。
]4.下列能级中,不属于M能层的是()A.3s B.4sC.3p D.3dB[M能层包含3s、3p、3d三个能级。
]5.下列能级符号表示错误的是()A.6s B.3dC.3f D.5pC[此题考查能层与能级的关系,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每一能层的能级数等于该能层的序数。
2019年高中化学高二化学新坐标人教版选修3课件18-19 课时分层作业5

课时分层作业(五)(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A.H2B.CCl4C.Cl2D.F2A[A项中H2是由两个1s轨道形成σ键;B项中Cl的3p轨道与C的2s 轨道或2p轨道形成σ键;C项是由两个3p轨道形成σ键;D项中是由两个2p 轨道形成σ键。
]2.下列元素之间难以形成共价键的是()A.Na和Cl B.C和HC.N和N D.S和OA[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离子键,难以形成共价键。
]3.根据等电子原理,下列分子或离子与NO-3有相似结构的是()【导学号:79652065】①SO3②BF3③CH4④NO2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A[NO-3是4原子,24(5+6×3+1=24)个价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粒子,与其原子数相同的只有①和②。
SO3的价电子数为6×4=24;BF3的价电子数为3+7×3=24,故SO3、BF3与NO-3是等电子体,结构相似。
]4.对σ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ss σ键与sp σ键的对称性相同B.σ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σ键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σ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B[化学中σ键是共价键的一种,其特征是:以形成化学键的两个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故B项错误。
] 5.根据下表中所列的键能数据,判断下列分子中最不稳定的是()A.HClC.H2D.Br2D[键能越小,键长越长,共价键越不牢固,分子越不稳定。
]6.下列说法中能说明BF3分子中的4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的是()【导学号:79652066】A.任意两个B—F键间的夹角相等B.3个B—F键键能相等C.3个B—F键键长相等D.任意两个B—F键间的夹角为120°D[键参数中,键能和键长是用于判断共价键稳定性的依据,而键角是判断分子立体构型的依据。
2019年高中化学高二化学新坐标人教版选修3课件18-19 第3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

[知识网络构建]一、晶体常识晶体⎩⎪⎪⎪⎪⎪⎨⎪⎪⎪⎪⎪⎧ 特性⎩⎨⎧自范性各向异性①有固定的熔点获得晶体的途径⎩⎨⎧熔融态物质凝固气态物质凝华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胞⎩⎪⎪⎨⎪⎪⎧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晶胞中微粒占有率⎩⎪⎨⎪⎧顶点:②18面心:③12体心:1棱上:④14二、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结构特点:形成晶体的微粒是分子,微粒间的作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性质特点:熔、沸点⑤低,硬度⑥小冰和干冰的结构特征⎩⎨⎧冰:1个H 2O 分子周围有⑦4个H 2O 分子紧邻干冰:1个CO 2分子周围有⑧12个CO 2分子紧邻三、原子晶体原子晶体⎩⎪⎪⎨⎪⎪⎧结构特点:形成晶体的微粒是原子,微粒间的作用力是共价键性质特点:熔、沸点⑨高,硬度⑩大金刚石和二氧化硅晶胞的结构⎩⎪⎨⎪⎧金刚石:碳原子采用⑪sp 3杂化,每个碳原子与周围的⑫4个碳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二氧化硅:每个硅与周围的⑬4个氧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四、金属晶体金属晶体⎩⎪⎪⎪⎪⎨⎪⎪⎪⎪⎧结构特点:形成晶体的微粒是金属原子,微粒间的作用力是⑭金属键性质特点:易导电、导热、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但熔、沸点个体差异大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简单立方堆积:配位数为⑮6,空间利用率为52%体心立方堆积:配位数为⑯8,空间利用率为68%六方最密堆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配位数都是⑰12,空间利用率都是74%五、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结构特点:形成晶体的微粒是阴、阳离子,微粒间的作用力是⑱离子键性质特点:熔、沸点⑲较高,略硬而脆,且在固态时不导电,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氯化钠和氯化铯晶胞的结构⎩⎪⎪⎨⎪⎪⎧氯化钠: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配位数都是⑳6,1个钠离子(氯离子)周围最近的钠离子(氯离子)有○2112个氯化铯:铯离子和氯离子的配位数都是○228,1个铯离子(氯离子)周围最近的铯离子(氯离子)有○236个[专题讲练]专题一 化学键的类型及比较1.下表所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导学号:79652173】C[在石墨晶体内,除共价键外,还存在着范德华力和金属键。
高中化学高二化学新坐标人教 选修5课件18-19 第3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

[知识网络构建]一、烃的衍生物二、烃及其衍生物的转化关系(写出标号的方程式)【答案】一、①—X②—OH③不能④—CHO⑤—COOH ⑥二、①CH ≡CH +H 2――→Ni △CH 2===CH 2 ②CH 2===CH 2+H 2――→Ni △C 2H 6③C 2H 6+X 2――→光C 2H 5X +HX④C 2H 5X +NaOH ――→醇△CH 2===CH 2↑+NaX +H 2O ⑤CH 2===CH 2+HX ――→催化剂C 2H 5X⑥CH 2===CH 2+H 2O ――→催化剂C 2H 5OH⑦C 2H 5OH ――→浓硫酸170 ℃CH 2===CH 2↑+H 2O ⑧C 2H 5X +NaOH ――→水△C 2H 5OH +NaX ⑨C 2H 5OH +HX ――→△C 2H 5X +H 2O⑩2C 2H 5OH +O 2――→Cu △2CH 3CHO +2H 2O ⑪CH 3CHO +H 2――→Ni △C 2H 5OH ⑫2CH 3CHO +O 2――→△2CH 3COOH⑬CH 3COOC 2H 5+H 2O稀硫酸△CH 3COOH +C 2H 5OH ⑭CH 3COOH +C 2H 5OH 稀硫酸△CH 3COOC 2H 5+H 2O ⑮CH 3COOC 2H 5+NaOH ――→△CH 3COONa +C 2H 5OH⑯CH 3COONa +HCl ―→CH 3COOH +NaCl⑰CH3COOH+NaOH―→CH3COONa+H2O[专题总结对练]专题一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质高考热析烃的含氧衍生物主要包括醇(酚)、醛、羧酸和酯,高考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它们的组成、结构、同分异构体、分子式、性质以及相互转化;在性质方面主要考查与溴水、酸性KMnO4溶液、FeCl3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等反应的情况以及反应类型;在同分异构体方面主要考查醇与酚(或醚)、醛与酮、羧酸与酯之间的异构关系;在结构上通常以新信息考查烃的含氧衍生物官能团的种类判断等。
2019年高中化学高二化学新坐标人教版选修3课件18-19 课时分层作业4

课时分层作业(四)(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A.1s22s22p63s23p3B.1s22s22p3C.1s22s22p5D.1s22s22p63s23p4A[电子排布式中,所含最大能级序数(电子层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最大能级序数相同时,所含的电子越多,半径越小,故半径最大的是A。
] 2.下列图示中纵坐标表示元素的电负性数值,横坐标表示同一主族的5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是()B[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减小,元素的电负性减小,即同主族随原子序数的增大,电负性减小,选项中符合变化规律的为B中所示图象。
]3.下列有关电离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79652038】A.第一电离能是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B.在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原子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一定越来越大C.可通过各级电离能的数值,判断元素可能有的化合价D.第一电离能越大的元素,元素的电负性一定越大C[第一电离能是基态的气态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最低能量,A 项错误;总体趋势:同一周期中,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越来越大,其中有反常,如N>O,B项错误;电离能和电负性是元素的两种不同的性质,二者变化规律不完全一致,D项错误。
]4.在下面的电子构型中,通常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原子具有哪一种构型() A.n s2n p3B.n s2n p4C.n s2n p5D.n s2n p6B[电子构型为n s2n p4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n s2n p3的稳定结构,因而其第一电离能最小。
]5.不能说明X的电负性比Y大的是()A.与H2化合时X单质比Y单质容易B.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D.X单质可以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A、B、D均能说明非金属性:X>Y,即说明电负性X>Y。
2019年高中化学高二化学新坐标人教版选修3课件18-19 章末综合测评1

章末综合测评(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现象和应用与电子跃迁无关的是()A.激光B.焰色反应C.原子光谱D.石墨导电D[石墨导电是因为其内部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与电子跃迁无关。
]2.下列表示钠原子的符号和图示中能反映能级差别和电子自旋状态的是() A.B..2311NaC.1s22s22p63s1D.D[只有电子排布图才能反映出电子的自旋状态。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79652046】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B.Fe3+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5C.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D.基态碳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B[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原子是H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原子为Be,He是稀有气体元素,Be是金属元素,显然化学性质不相似,选项A不正确;Fe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失去电子时先失最外层,再失次外层,失去2个电子变成Fe2+时,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6,失去3个电子变成Fe3+时,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5,选项B正确;基态铜原子3d轨道全充满时能量最低,即符合洪特规则,故3d轨道应排10个电子,4s轨道排1个电子,选项C不正确;基态碳原子中2s轨道比2p轨道能量低,先填满2s轨道再填2p轨道,即2s轨道排自旋方向相反的2个电子,在两个2p原子轨道排2个自旋方向相同的电子,选项D不正确。
]4.为揭示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这一事实,玻尔提出了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理论。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这一理论的是()A.电子绕核运动具有特定的半径和能量B.电子在特定半径的轨道上运动时不辐射能量C.电子跃迁时,会吸收或放出特定的能量D.揭示了氢原子光谱存在多条谱线D[D选项的内容无法用玻尔理论解释。
要解释氢原子光谱的多重谱线,需用量子力学所建立的四个量子数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金属晶体
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重点)2.初步了解金属晶体的4种基本堆积模型。
(重点)培养模型认识的能力。
3.了解混合晶体石墨的结构与性质。
[自主预习·探新知]
1.金属键与金属晶体
(1)金属键
①概念: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所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
②成键粒子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2)金属晶体
①在金属晶体中,原子间以金属键相结合。
②金属晶体的性质: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③用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的性质。
微点拨:(1)温度越高,金属的导电能力越弱。
(2)合金的熔、沸点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沸点低。
2.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1)二维空间模型
①简单立方堆积:按非密置层(填“密置层”或“非密置层”)方式堆积而成,其空间利用率52%,配位数为6,晶胞构成:一个立方体,每个晶胞含有1个原子,如Po 。
②体心立方堆积:按非密置层(填“密置层”或“非密置层”)方式堆积而成,配位数为8,空间利用率为68%。
晶胞构成:体心立方,每个晶胞含有2个原子,如碱金属。
③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是按照密置层(填“密置层”或“非密置层”
)的堆积方式堆积而成,配位数均为12,空间利用率均为74%。
(1)结构特点——层状结构
①同层内,碳原子采用sp2杂化,以共价键相结合形成平面六元并环结构。
所有碳原子p轨道平行且相互重叠,p电子可在整个平面中运动。
②层与层之间以范德华力相结合。
(2)晶体类型:石墨晶体中,既有共价键,又有金属键和范德华力,属于混合晶体。
[基础自测]
1.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
(1)常温下,金属单质都以金属晶体的形式存在()
(2)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不因形变而消失。
()
(3)简单立方堆积的空间利用率最低()
[答案](1)×(2)√(3)√
2.金属键的实质是()
A.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B.金属原子与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C.金属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吸引力
D.自由电子与金属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A[金属键就是金属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其本质上是一种电性作用。
]
3.关于下图不正确的说法是()
【导学号:79652148】
A.此种最密堆积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B.铜晶体采用该种堆积方式
C.该种堆积方式可用符号ABCABC……表示
D.镁晶体采用该种堆积方式
D[从图示可看出,该堆积方式的第一层和第四层重合,这种堆积方式可用符号“……ABCABC……”表示,属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金属铜采用这种堆积方式而镁属于六方最密堆积,所以选项D不正确。
]
[合作探究·攻重难]
1.
(1)金属导电与电解质溶液导电的比较
金属阳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电荷越多,则金属键越强,金属的熔、沸点就越高,一般存在以下规律:
①同周期金属单质,从左到右(如Na、Mg、Al)熔、沸点升高。
②同主族金属单质,从上到下(如碱金属)熔、沸点降低。
③合金的熔、沸点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沸点低。
④金属晶体熔点差别很大,如汞常温为液体,熔点很低(-38.9 ℃),而铁等金属熔点很高(1 535 ℃)。
(1)金属晶体在受外力作用下,各层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但金属键并没有被破坏。
(2)原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都比金属晶体的高,如金属钨的熔点就高于一般的原子晶体。
(3)分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都比金属晶体的低,如汞常温下是液体,熔点很低。
[对点训练]
下列关于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79652149】A.金属原子在二维平面里放置有非密置层和密置层两种方式,配位数分别是4和6
B.金属原子在三维空间里有4种堆积方式,其中简单立方堆积方式被大多数金属所采取
C.金属原子在三维空间里非密置层堆积有两种方式:简单立方堆积和体心
立方堆积
D.金属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密置层堆积有两种方式: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六方最密堆积按ABABABAB……的方式堆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按ABCABCABC……的方式堆积
B[简单立方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太低,只有金属钋(Po)采取这种方式,B项错误;A、C、D项均正确。
]
[当堂达标·固双基]
1.金属晶体的堆积方式、空间利用率和配位数关系正确的是()
A.钋Po——简单立方堆积——52%——6
B.钠Na——体心立方堆积——74%——12
C.锌Zn——六方最密堆积——68%——8
D.银Ag——面心立方最密堆积——68%——12
A[B项体心立方堆积空间利用率为68%,配位数为8;C项中Zn为六方最密堆积,空间利用率为74%,配位数为12;D项中Ag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空间利用率为74%,配位数为12;A项堆积方式、空间利用率和配位数均正确。
] 2.关于金属性质和原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79652150】A.金属一般具有银白色光泽,是物理性质,与金属键没有关系
B.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因为在金属晶体中共享了金属原子的价电子,形成了“电子气”,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子定向移动便形成了电流,所以金属易导电
C.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是因为自由电子在受热后,加快了运动速率,自由电子通过与金属离子发生碰撞,传递了能量
D.金属晶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是因为金属晶体中的原子层可以滑动而不破坏金属键
A[金属一般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与金属键密切相关。
由于金属原子以最紧密堆积状态排列,内部存在自由电子,所以当光辐射到它的表面上时,自由电子可以吸收所有频率的光,然后很快释放出各种频率的光,这就使得绝大多数金属呈现银灰色以至银白色光泽,故A项错误;B、C、D项均正确。
] 3.结合金属晶体的结构和性质,回答以下问题:
【导学号:79652151】
(1)已知下列金属晶体:Na、Po、K、Fe、Cu、Mg、Zn、Au,其堆积方式为:
①简单立方堆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体心立方堆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六方最密堆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列叙述,判断一定为金属晶体的是________。
A.由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熔点很低
B.由共价键结合形成网状晶体,熔点很高
C.固体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3)下列关于金属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常温下,金属单质都以金属晶体形式存在
B.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不因形变而消失
C.钙的熔、沸点高于钾
D.温度越高,金属的导电性越好
[解析](1)简单立方堆积的空间利用率低,金属Po采取这种方式。
体心立方堆积是上层金属原子填入下层的金属原子形成的凹穴中,这种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比简单立方堆积的高,多数金属是这种堆积方式。
六方最密堆积按ABAB……的方式堆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按ABCABC……的方式堆积,六方最密堆积常见金属为Mg、Zn、Ti,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常见金属为Cu、Ag、Au。
(2)A项属于分子晶体;B项属于原子晶体;而C项是金属的通性。
(3)常温下,Hg为液态,A错;因为金属键无方向性,故金属键在一定范围内不因形变而消失,B正确;钙的金属键强于钾,故熔、沸点高于钾,C正确;温度升高,金属的导电性减弱,D错。
[答案](1)①Po②Na、K、Fe③Mg、Zn④Cu、Au (2)C(3)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