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全套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物质结构与性质 (共46张PPT)

例题5
(4)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C燃烧时发出
黄色的原因:
。
燃烧时,电子获得能量从能量低的轨道
跃迁到能量高的轨道上,跃迁到能量高的轨
道的电子处于不稳定状态,随即跃迁回原来
轨道,并向外界释放能量(光能)
2
微
粒 间
化学 键
作
用
与
物
质
的
分子
性
性质
质
共价键
配位键和配位 化合物 金属键
σ键和π键 键参数 杂化轨道理论
例题4
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
化合价氧化物的水
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
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
是
;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
是
;
(3)R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
(子Cu4。2)+已形往知成硫N配酸F3离铜与子溶N,H液3其的中原空加因间入是构过_型量__都氨_是水__三,__角可__锥生__形成_,_[C_单u。(NNFH32不)2]易2+与配离 解析:NF3分子中氟原子非金属性强是吸电子的,使得 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难于与Cu2+形成配位键。
(5)Cu2O的熔点比Cu2S的_________(填“高”或“低”),请 解释原因__________。 解析: Cu2O和Cu2S均为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的熔点 与离子键的强弱有关。 由于氧离子的例子半径小于硫离子的离子半径,所以亚铜 离子与氧离子形成的离 子点键比C强u于2S亚的铜高离。子与硫离子形成的离子键,所以Cu2O的熔
A.共价键的方向性 B.共价键的饱和性 C.共价键原子的大小 D.共价键的稳定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第三章 专题课 晶体堆积模型及晶胞相关计算ppt

例5 右图为NaCl晶胞结构,已知FexO晶体晶胞结构为 NaCl型,由于晶体缺陷,x值小于1。测知FexO晶体的
密度为ρ=5.71g/cm3,晶胞边长为4.28×10-10m。
探究1:已知铜晶胞是面心立方晶胞,其晶胞特征如右图所示。 若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a g/cm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相对原子质量为64 , 请回答:
[来源:学科网]
①晶胞中铜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 ,一个晶胞中原子的数目为________; ②该晶体的边长为_______________,铜原子半径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 列式并计算Cu空间利用率________________
D.YBa2Cu4O7
题型4、 晶体密度、粒子间距离的计算
例4右图为NaCl晶胞结构示意图。 (1)用X射线衍射法测得晶胞的边长为a cm,求该温度下NaCl晶体的密度。
ρ=m/V=
(2)晶体的密度为ρg/cm3,则晶体中Na +与Na+之间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练习3]. 已知 NaCl 的摩尔质量为 M g·mol-1, 食盐晶体的密度为ρg·cm-3,若下图中Na+与最邻 近的Cl- 的核间距离为 a cm,那么阿伏加德罗常 数的值可表示为 D
【巩固练习】 1.Al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得AlN,其晶体结构如图2所示,该 晶体中Al的配位数是_________ .
2.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 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胞边长为361.5pm,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______个 氮原子、_______个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____________g·cm-3(只 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高中化学_选修三_第三章_第一节_晶体的常识精品__新人教版ppt课件

经不同途径得到的晶体
(见教材P61图3~2)
4、晶体形成的途径
熔融态物质凝固。 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问题与思考
粉末状的固体是否都为非晶体呢? 一些晶体的显微照片:(见教材P61图3~3)
那么怎样判断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呢?
5、晶体的特性
<1>.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学与问(教材64页: )
学与问答案: 2 2 8 8
作业: 教材P64 3:列式计算下图晶胞中各有多少个原子
二氧化碳及其晶胞
思考
6 1.NaCl晶体中,每个Na+周 围最近距离的Cl-有 个?
6 每个Cl-周围最近距离的
Na+有 个?
2.围在最Na近Cl距晶离体的中N,a+每有个12N个a+?周
(晶体内部质点和外形质点排列的高度有序性)
<2> .有固定的熔沸点 <3> .各向异性(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等) <4>.当一波长的x-射线通过晶体时,会在记录仪上看到分立的斑点或者普
线.
(教材63页图3-6)
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 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见课本P62科学视野)
每个晶胞中所含的Na+和Cl-
的个数均为4个,即含4个
∴“N每aC个l”晶。胞的质量为:6.025×8.51023×4g 每个晶胞的体积为:(a×10-8)3㎝3
故NaCl晶体的密度为:
a10-8cm
58.5 6.02×1023
×4
(a×10-8㎝)3
=
0.39 g. ㎝-3 a3
解法2:晶体中最小正方体中所含的Na+和Cl-的个数均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件:2.3.2 范德华力和氢键

有方向性、有饱 和性
范德华力和氢键 范德华力、氢键及共价键的比较
第 14 页 的
强度比 较
范德华力
氢键
共价键>氢键>范德华力
共价键
影响强 度的因
素
①随着分子极性的增 大而增大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 物质,相对分子质量 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对于A— H…B—,A、 成键原子半径 B的电负性越 越小,键长越 大,B原子的 短,键能越大, 半径越小,键 共价键越稳定
NH3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分子间氢键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还有什么地方能用氢键的知识来解释的?
(1)水的特殊物理性质
(2)蛋白质结构中存在氢键
(3)核酸DNA中也存在氢键 (4)甲醇易溶于水
(5)乙醇与水互溶
…………
范德华力和氢键 水的物理性质:
问题探究第 11 页
的
水的熔 水的沸 水在0 ℃时 水在4 ℃时 水在20 水在100 点(℃) 点(℃) 密度(g/ml) 密度(g/ml) ℃时密度 ℃时密度
(g/ml) (g/ml)
0.00 100.00 0.999841 1.000000 0.998203 0.958354
讨论水的特殊性: (1)水的熔沸点比较高? (2)为什么水结冰后体积膨胀? (3)为什么水在4℃时密度最大?
范德华力和氢键
图片解读第 12 页
的
液态水中的氢键
水的特殊性
范德华力和氢键 范德华力、氢键及共价键的比较
能越大
范德华力和氢键
范德华力、氢键及共价键的比较 范德华力
氢键
第 15 页 的
共价键
对 物 质 性 质 的 影 响
① 溶 ② 随 物 FC2F<质解影 组 相4C<的度响 成 对Cl2<C熔等物和分Bl4、物质结子r<2C<沸理的构质IB2点性熔相量,r4升质、似的高沸的增点物大。,质如,,点存熔在增:、 水在大分HNFH沸 中子,,H>23点 的使如间OH>>PC熔升 溶物氢HHl,、高 解质键23S沸度的的,,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套课件

nd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多纺锤形
b.电子云扩展程度
同类电子云能层序数n越大,电子能量越 大,活动范围越大电子云越向外扩张
2、原子轨道
①定义
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个空间运动状态
②原子轨道与能级
ns能级 ns轨道
npx轨道 简
np能级 npy轨道 npz轨道
并 轨 道
nd能级
ndz2轨道
ndx2—y2轨道
从K至Q ,能层离核越远,能层能量越大 每层最多容纳电子的数量:2n2
2、能级
同一个能层中电子的能量相同的电子亚层
能级名称:s、p、d、f、g、h…… 能级符号:ns、np、nd、nf…… n代表能层 最多容纳电子的数量 s:2 p:6 d:10 f:14
能层: 一 二
三
KL
M
四…… N ……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全满规则 半满规则
四、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 以量子力学为基础
①电子云 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 的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描述
小黑点:概率密度 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 小黑点越密概率密度越大
小黑点不是电子!
②电子云轮廓图 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的空间 即精简版电子云
③电子云轮廓图特点 a.形状 ns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球形 np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双纺锤形
2s
2p
F ↑↓ ↑ ↓ ↑ ↓ ↑
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排布式 O原子:1s2 2s2 2p4
电子排布图
1s2 2s2
2p4
O原子
六、能量最低原理、基态与激发态、光谱
1、能量最低原理
b.电子云扩展程度
同类电子云能层序数n越大,电子能量越 大,活动范围越大电子云越向外扩张
2、原子轨道
①定义
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个空间运动状态
②原子轨道与能级
ns能级 ns轨道
npx轨道 简
np能级 npy轨道 npz轨道
并 轨 道
nd能级
ndz2轨道
ndx2—y2轨道
从K至Q ,能层离核越远,能层能量越大 每层最多容纳电子的数量:2n2
2、能级
同一个能层中电子的能量相同的电子亚层
能级名称:s、p、d、f、g、h…… 能级符号:ns、np、nd、nf…… n代表能层 最多容纳电子的数量 s:2 p:6 d:10 f:14
能层: 一 二
三
KL
M
四…… N ……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全满规则 半满规则
四、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 以量子力学为基础
①电子云 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 的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描述
小黑点:概率密度 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 小黑点越密概率密度越大
小黑点不是电子!
②电子云轮廓图 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的空间 即精简版电子云
③电子云轮廓图特点 a.形状 ns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球形 np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双纺锤形
2s
2p
F ↑↓ ↑ ↓ ↑ ↓ ↑
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排布式 O原子:1s2 2s2 2p4
电子排布图
1s2 2s2
2p4
O原子
六、能量最低原理、基态与激发态、光谱
1、能量最低原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优质课件【全套】

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等 以量子力学为基础提出电子云模型
质子(正电) 原子核 原子 (正电) 中子(不带电)
不显 电性 核外电子 分层排布
(负电) 与物质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学与问
核外电子是怎样排布的?
二、能层与能级
1、能层
电子层
能层名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能层符号 K L M N O P Q
N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能级 电子 2 2 6 2 6 10 2 6 10 14
数
能层 2 8 电子
18
32
数 2n2 2n2
2n2
2n2
三、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1、构造原理
多电子基态原子的电子按能级交错的形式排布
电子排布顺序 1s
→ 2s → 2p → 3s → 3p → 4s → 3d → 4p → → 5s → 4d → 5p → → 6s → 4f → 5d → 6p……
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1、原子的诞生
宇宙大爆炸2小时:大量氢原子、少量氦原子 极少量锂原子
140亿年后的今天: 氢原子占88.6% 氦原子为氢原子数1/8 其他原球中的元素
绝大多数为金属元素 包括稀有气体在内的非金属仅22种 地壳中含量在前五位:O、Si、Al、Fe、Ca
22 钛 Ti 1s2 2s22p6 3s23p63d2 4s2
序数 名称 符号 K
L
M
N
1 氢 H 1s1
2 氦 He 1s2
3 锂 Li 1s2 2s1
4 铍 Be 1s2 2s2
5
硼
B 1s2 2s22p1
6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第一部分第二章小专题大智慧判断物质酸性强弱的方法.pptx

2.根据化合价判断 同一元素的含氧酸,中心原子的化合价越高,酸性越强。 如 H2SO4>H2SO3;HClO4>HClO3>HClO2>HClO。 3.根据非羟基氧原子数判断
0 1 HnROm∶m-n=2 3
弱酸 如HClO 中强酸 如H3PO4 强酸 如HNO3 很强酸 如HClO4
4.根据电离常数来判断 如:K(H3PO4)>K(HClO),酸性H3PO4>HClO 5.根据化学反应判断 如H2SO4+Na2SO3===Na2SO4+H2O+SO2↑, 酸性:H2SO4>H2SO3 H2O+CO2+Ca(ClO)2===CaCO3↓+2HClO, 酸性:H2CO3>HClO [注意] CuSO4+H2S===CuS↓+H2SO4 但酸性:H2S<H2SO4。
第 小专
二 章
题 大智 慧
专题讲坛
分 判断 子 物质 结 酸性
构 强弱 与 的方
专题专练
性法
质
阶段质量检测(二)
1.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1)同一主族的非金属氢化物的酸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强,如 HF<HCl<HBr<HI。 (2)同一周期的非金属氢化物的酸性从左向右逐渐增强,如 H2S<HCl,H2O<HF。 (3)同一主族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如 HClO4>HBrO4>HIO4;HNO3>H3PO4;H2CO3>H2SiO3。 (4)同一周期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向右逐渐增强,如 H3PO4<H2SO4<HClO4。
[解析] 硫酸可写为SO2(OH)2,磷酸可写为PO(OH)3, n值分别是2、1,m值分别是2、3,由n值越大、m值越小, 该酸的酸性就越强,因此硫酸的酸性强于磷酸。 [答案] 氧酸的化学式可以用XOn(OH)m来表示(X 代表成酸元素,n代表XO基中的氧原子数,m代表OH数), 则n值越大,m值越小,该酸的酸性就越强。硫酸、磷酸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知识点二 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1.根据原子的外层电子结构特征分区 (1)周期表中的元素可根据原子的外层电子结构特征划分为 如下图所示的 5 个区。
①s 区元素:最外层只有 1~2 个 s 电子,价电子分布在 s 轨道上,价电子构型为 ns1~2,包括ⅠA 族、ⅡA 族的所有元素。
②p 区元素:最外层除有两个 s 电子外,还有 1~6 个 p 电 子(He 无 p 电子),价电子构型为 ns2np1~6,包括ⅢA→ⅦA 族和 零族的所有元素。
a.元素的分区规律:按照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排布的能 级分区,如 s 区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最后排布在 ns 能级上,d 区、ds 区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排布在n-1d 能级上。
b.s 区、p 区均为主族元素包括稀有气体,且除 H 外,非 金属元素均位于 p 区。
c.应根据外围电子排布判断元素的分区,不能根据最外层电 子排布判断元素的分区。p 区中,He 的外围电子排布1s2较特 殊。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一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学习目标] 1.通过碱金属和稀有气体的元素核外电子排布 对比进一步认识电子排布和价电子层的含义。
2.通过元素周期表认识周期表中各区、各周期、各族元素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3.通过“螺壳上的螺旋”体会周期表中各区、各周期、各 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位置间的关系。
①原子序数-稀有气体原子序数(相近且小)=元素所在的 纵行数。第 1、2 纵行为ⅠA、ⅡA 族,第 3~7 纵行为ⅢB~ⅦB 族,第 8~10 纵行为Ⅷ族,第 11、12 纵行为ⅠB、ⅡB 族,第 13~17 纵行为ⅢA~ⅦA 族,第 18 纵行为 0 族。而该元素的周 期数=稀有气体元素的周期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