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3.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3.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H
90°
90°N 66°34´N
A
23°26´N
B
0° 23°26´S
C
D
66°34´S 90°S
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 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和最 小值之间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节气 夏至
冬至 春分日 秋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 年中最大值的范围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 年中最小值的范围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季节变化规律 纬度分布规律
赵亮家要装太阳能,为了使太阳能发挥 最大的作用,其采光面的倾角应满足什么 要求?北京与上海太阳能的倾角一样吗?
探究问题2
读图回答: 1、太阳直射哪个纬度? 太阳直射 0°
2、此时是什么节气? 日期是多少? 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 日期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前后
3、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 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 赤道昼夜长短情况? 北半球昼夜等长,南半球昼夜等长 ,赤道昼夜等长 4、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状况的关系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 反映了 日照时间 的长短 昼半球:h>0° 晨昏圈:h=0° 夜半球:h<0°
夜长: 昼长: 昼弧所跨的 经度范围
夜弧所跨的 经度范围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要学会从昼弧和夜弧长短看
夜弧
晨 昏 线
昼长夜短
昼弧
太 阳 光 线
A
B
C
D
H
90°
90°N 66°34´N
A
23°26´N
B
0° 23°26´S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ppt课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ppt课件

图 1-3-23 特别提示: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①纬度变化:离直射点所在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就越
大。
②季节变化:什么时候离直射点所在纬度越近,该时候正 午太阳高度就越大。
【典例】 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图 1-3-24 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 12:40 ,树影遮挡地表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 读图, 回答(1)—(2)题。
图 1-3-24
(1)该地位于( )
A .(45°N,110°E)
B .(21°34′N,110°E)
C .(45°N,130°E)
D .(21°34′N,130°E)
提取信息: ①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地方时 12 点时。
②此时北京时间为 12 :40 。③我国属于北半球。 ④树影遮挡地
表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太阳高度角最小。
⑤读图可知当地12 月22 日,太阳直射 23°26′S 时,太阳高度
为 45°。
思路整理: ①该地纬度: 12 月 22 日当地太阳高度为45°→ 据公式: 45°(H)=90°-(当地纬度+23°26′)→21°34′。
②该地经度:当地 12 :00,北京时间 12 :40→ 比北京时间 晚 40 分钟→位于 120°E 以西 10°→ 110°E。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1)北半球春分日到秋分日:北半球的①_ __半_ __ ,北半球 各纬度昼长②__大__于__夜长,纬度越高,昼越③_ __ 。南半球相 反。
(2)北半球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北半球的④冬__ _ _ ,北半 球各纬度昼长⑤_小__于_夜长,纬度越高,昼越⑥_ __ 。南半球相 反。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二、昼夜长短旳变化
1. 直射赤道时各地昼夜更 替现象怎样?
2. 直射南(北)回归线时 有无无昼夜更替现象旳地 方?什么现象?
弧 昼
弧 夜
B
极昼
A
C D E 极夜
昼长夜短 昼夜等长 昼短夜长
1. 变化规律:
1) 太阳直射点所在旳半球处于夏六个月, 此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极地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第三节 地球公转旳地理意义
一、地球旳公转:轨道、方向、周期、速度
北半球上空看
1、方向:
逆时针方向(自西向东)
2、轨道形状: 3、周期:
接近正圆旳椭圆 太阳位于其中一种焦点 一种恒星年 (365天6时9分10秒)
4、速度
速度慢
远日点
7月初 B
A
速度快
近日点
D 1月初
C
近日点和远日点分别出目前什么时候?速度怎样?
6634 2326
“三个基本不变”
“三个基本不变”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旳 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一直指向天空旳北极 星附近;黄赤交角旳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5; 地球运动旳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太阳直射点旳回归运动
1、概念: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 性旳来回运动。
2、周期: 365日5时48分46秒,叫1回归年。
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称为一种天文单位
地球自转与公转旳关系:>>黄赤交角
水平面 为何地球总是倾斜旳?
黄道平面:地球绕太阳公转旳轨道平面 赤道平面:经过地心与地球自转轴垂直旳平面 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旳夹角 2326
黄赤交角示意图
黄赤交角
“一轴两面三角度”

自然地理1-3-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自然地理1-3-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地球的赤道略鼓和两极稍扁
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离心力,地球赤道部分会略微膨胀,呈现出椭球体的形状,而 两极则相对扁平。
这种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形状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共同作用,使得地球赤道 附近物质分布较为稀疏,而两极附近物质分布较为密集。
极夜现象
在极地地区,由于地球公转导致连续24小时内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下,形成极 夜现象。
03
地球公转对四季变化的影响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四季的形成与变化
1 2
四季的形成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由于地球的倾斜角度和公转 速度的变化,导致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两侧来回移 动,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四季的划分
四季的划分通常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北半球的 气温变化为依据,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3
季节的周期性
由于地球公转的周期性,四季的变化也呈现出周 期性的特点,大约每365天为一个完整的季节周 期。
五带划分与特点
五带划分的依据
五带是根据地球上不同地区的纬度高低和 太阳辐射的差异来划分的,包括热带、北
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北温带和南温带
位于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是全球人口 的主要分布区域。
热带
位于赤道两侧,终年高温多雨,生物种类 丰富。
北寒带和南寒带
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长夜短昼或 长昼短夜。
季节性气候变化与影响
气候变化的表现
季节性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气温、降水、风向等方面的变 化,这些变化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产生深远 的影响。

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ppt课件

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ppt课件

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
可编辑课件PPT
3
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黄赤交角 1、概念:
黄赤交角
可编辑课件PPT
4
2、黄赤交角的影响
(1)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极圈的度数=90 °-黄赤交角的度数
66°34′N 23°26′N
北极圈
23°26′S 66°34′S
可编辑课件PPT
北回归线
12:00
12:00 6:00
同一条纬线上正午太 阳高度相同
可编辑课件PPT
21
夏至日: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夏至日
离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可编辑课件PPT
22
冬至日: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冬至日
可编辑课件PPT
第4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一、公转特征:
1、围绕中心:太阳
2、方向:自西向东,与自转方向一致(北逆
时针)
可编辑课件PPT
1
3、周期:
①恒星年:真正公转360°的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 ②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
可编辑课件PPT
2
近日点
远日点
4、速度:
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
线南 回 归
赤 线北 道回

②季节变化规律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
一年中最大值可,编辑南课件半PP球T 达最小值。
26
日冬 至
春夏 秋至 分日
线南 回 归
赤 线北 道回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 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

1.3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1.3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一年四季的变化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 了季节的变化。在地理上,北 半球的春季是3/4/5月,夏季 是6/7/8月,秋季是9/10/11 月,冬季是12/1/2月,由于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南北 半球季节相反。
从天安门广场升旗看昼夜变化
天安门广场每天都会升国旗,国旗护卫队总是在日出时升旗,日 落时降旗,随着太阳直射点的运动,日出日落的时间也不同。
90°S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 带 景 观
热带沙漠
北 温 带 景 观
北 寒 带 景 观
南 寒 带 景 观
地球的公转小结
1.绕转中心:太阳 2.周期:1年
4.地理意义:
一年四季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
3.方向:自西向东
影子长短变化
地球五带划分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B )
A.运动周期
谢谢观看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了斜射和直射,这个夹角叫太阳高度角。高度角越大,地面受
到的热量越多,在太阳光照相同的情况下,直射比斜射能接收
到更多的热量。



线
斜射
太阳高度角
地面 直射
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 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的地 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几 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因此,各地方的太 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 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
C.极光
D.极夜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A、B、C、D 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分别是: A __春__分___;B__夏__至___;C__秋__分___;D_冬___至___。 (3)当地球运行至B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_北__回___归__线__,北半球的昼夜 长短状况是_昼__长__夜___短__,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 __极__夜____ 现象 (4)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于2003年10月15日乘坐载人航天飞船首飞成 功。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上图中C的和_D_______ 之间。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课件-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共28张PPT)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课件-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共28张PPT)
北京天安门升降旗时间表(2015年10月) 日期 24日 25日 26日 27日 28日
升旗 6:33 6:34 6:36 6:37 6:38 时间
降旗 17:23 17:21 17:20 17:19 17:17 时间
1.3地球公转的意义 —昼夜长短 的变化规律
【读图识昼夜】
北极
桂林 昼弧>夜弧, 则昼长夜短
晨 昏 线
南极
桂林 (25°N)
一、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太阳直射点的往返移动 晨昏圈的摆动 昼弧夜弧的变化
【演示比昼夜】
二、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
【合作与探究1】
各小组讨论并用昼夜长短变化仪演示,比 较在一年中桂林(25°N)的昼长与北京 (40°N)、哈尔滨(45°N)、漠河(54°N) 三地相比,
【演示比昼夜】
北回 归线
赤道
南回 归线
夏至
昼长夜短 北半球
春分
秋分
昼短夜长 北半球
冬至
23.5°N 0° 23.5°S
【演示比昼夜】
第3组 问题:用昼夜长短变化仪演示,找出桂林什 么时段昼变长,夜变短?北半球昼夜长短变 化情况一样吗?极昼极夜现象范围的变化是 怎样的? 第4组 问题:用昼夜长短变化仪演示,找出桂林什 么时段昼变短夜变长?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 情况一样吗?极昼极夜现象范围的变化是怎 样的?
南回 归线
冬至
23.5°S
直射点向 南 移动,桂林(北半球)的昼变短夜
变长。
季节变化规律:
直射点向 北 移动,北半球的昼变长夜变短; 直射点向 南 移动,南半球的昼变长夜变短。
北回 归线
夏至
23.5°N
赤道
春分

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一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课件

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一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课件
6、22
23026’N
9、23 12、22 3、21(次年)
3、21
00
利用对称时间计算
23026’S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 纬度变化
季节变化 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纬度越 高,昼越长夜越短;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
利用昼弧、夜弧的度数计算
昼夜长短的计算:
6、22
M
23026’N
9、23 12、22
3、21
00
3、21(次年)
23026’S
右图中①②③为地球上某时刻太阳高度等值线, O点为这些同心圆的圆心,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① ②
O
1、该日,地球上昼长达最大值的地区是( A、北半球 B、北回归线 C、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D、北寒带


A
2、②线的太阳高度值是( ) A、23026’ B、46052’ C、43008’ D、66034’ 3、A点正当( ) A、6时 B、18时 C、日出时刻 D、日落时刻
赤 Q
66o34’S

谢谢各位专家莅临指导!
12、22
23026’S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纬度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季节变化 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纬度越 高,昼越长夜越短;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
昼夜长短的计算:
利用昼弧、夜弧的度数计算
AHale Waihona Puke 图中A地昼长为( 16)小时
利用日出日落的地方时计算: 昼长=(日落地方时—12)×2 或(12—日出地方时)×2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近大远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时 • 2、确定房屋的朝向:
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 于南方,房屋朝南;
在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 于北方,房屋朝北。
3. 影子的朝向问题
物体的影子总是与太阳的方位相反
中午
下午
上午

日落
西
西北


中午影子

东南
下午影子
日出

东北
4. 影子长短问题
2m
2m
30° 影子长度
60° 影子长度
结论: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
5.楼间距问题
太阳高度 越低,楼 距越远
底楼终年采 光条件:太 阳高度最小 时也有光线 照射
5.楼间距问题 •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楼间距越小; 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楼间距越大
• 在我国,纬度低的地方楼间距小些,
纬度高的地方楼间距大些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1)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N (20)°与直射点纬度相差1度,H就相差1度
23°26′
66°34′ 90° 66°34′
23°26′
S 0°
正午太阳高度角随季节变化规律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
一年中最大值,地区南半球各纬度

达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南地区达一
一.地球的公转
1、公转的方向
2、公转的轨道
远日点
太阳 地球
近日点
地球公转的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4 、公转的周期
公转一周360º 365日6时9分10秒(恒星年
5、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北极星
北极
66°34´
正 午 太 阳 高 度 由 南

太阳直射 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分布规律 点位置
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同一赤时刻道: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太北阳两直侧 正午太阳高度从 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递减。南回归线
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若昼弧>夜弧,则昼长夜短; 若昼弧<夜弧,则昼短夜长; 若昼弧=夜弧,则昼夜等长。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
0° 23°26′
66°34′
669°0°34′
12时00分 12时00分
太阳直射在哪赤个道纬上度?
23°26′ 0°
全球昼夜有等什长么,分均布为规12律小?时
)C
A 国际儿童节
B 我国国庆节
C 元旦
Hale Waihona Puke D 我国教师节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知识点: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 四季与五带的形成
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定义: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对当地 地平面的倾角≤90°;
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西
H




冬至
求泗洪(33°N)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夏至日:直射点纬度为23°26°N,
夏至日:H=90° -( 33° - 23°26´)= 80°26´ 冬至日:直射点纬度为23°26′S, 冬至日: H=90° -( 33° + 23°26´)= 33°34´
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

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地区达

一年中最小值;
二分日:除赤道上达一年中最大值 外,其它地区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 之间。
3、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H=900 - 纬度差
纬度差:即所求地点纬度与 太阳直射点的所在纬度的差距。
同减异加
泗洪(33°N)
33° - 23°26´
33° + 23°26´
夏至
23°26′ 46°52′
90° 66°34′ 43°08′

北太半阳球直昼射长在夜哪短北个,纬回纬度归度越线?高昼越长,北极圈内有极昼; 南全半球球昼反夜之有. 什么分布规律?
23°26′S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夏至6月22日
春分3月21日 近日点1月初
冬至12月22日
远日点7月初 秋分9月23 日
【 )

1】











确A的BD是
(
A、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
B、黄赤交角是地球“斜着身子”绕日公转造 成的
C、黄赤交角随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
【 例D2、】黄下赤列交哪角决个定节了日直地射球点的来回公移转动速的度范最围快 (
地球公转轨道面 (黄道平面)
南极
23°26´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2.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活动
• 请同学们思考并完成活动练习
23º26´N
夏至
北回归线
0º 春分
秋分
春分
23º26´S 南回归线
冬至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太阳直射
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 归线及以其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 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最小值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弧和夜弧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圈分为两部
分,位于昼半球的叫昼弧,位于夜半球 的叫夜弧。
N 夜弧
昼弧
S
昼夜长短的如何表示方法
昼弧
A
夜弧
图中A点昼长为 __8__小时,夜长 为__1_6__小时
6.热水器问题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 太阳能热水器
的倾角调整 阳能,应不断调整
太阳能热水器与楼
顶平面之间的倾角
使太阳光线与
受热板之间成
直角。
水箱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 的倾角和正午太阳高 度角的关系为:
a+H=90º
集热管
α
调 节
H杆
四、小结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 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最小值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赤 道 北回归线 赤 道 南回归线
夏半年
23°26′N
6月22日前后 夏至
0° 春分
3月21日前后
23°26′S
9月23日前后 秋分
次年3月21日 春分 前后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冬半年
变式图一
23°26′N 0°
23°26′S
变式图二
23°26′N 0°
连接地心 垂直地面
2、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分布规律
赤道
道 向 南正 北午 两太 侧阳 递高 减度 。由

春分日(3.21前后);秋分日(9.23前后)。
北回归线
归 线正 向午 南太 北阳 两高 侧度 递由 减北 。回
夏至日(6.22前后)
南回归线
冬至日(12.22前后)

线
向 南 北 两 侧 递 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