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时政专题:中国入世十年

合集下载

中考政治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

中考政治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背景材料】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第143个成员国。

入世1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11万亿元增至2020年的近40万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0%,世界排名也由第6位跃升至第2位。

中国进口规模增长5.2倍,世界排名由第六位跃升到了第二位,跃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国。

2010年,货物贸易进口接近1.4万亿美元,占全球的十分之一。

中国已成为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

十年来,中国累计利用外资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全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10年间,中国已建立符合世贸组织要求的法律体系,清理了3000多部法律、法规和规章等等。

10年来,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国年均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也为国外消费者带来了巨大实惠,美国消费者过去10年节省开支6000多亿美元,欧盟每个家庭每年可节省开支300欧元。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日益提高;我国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上述成就的取得利益于我国哪项基本国策?顺应了怎样的世界潮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

3.请试分析我国入世十年来给中国和世界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对我国:使我国真正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与合作,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世界重大问题的解决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加快了我国的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进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形成和完善了与世界要求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等。

专题五中国入世周年

专题五中国入世周年

专题五中国入世10周年——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专题解读自二战之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国际局势趋于缓和,和平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空前密切,逐渐形成一个整体,经济朝着区域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竞争,相互依存。

文化交流的多元化态势更加明显。

全球化带来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需要人类共同应对,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中国怎样思考、如何应对是重要的话题,尤其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下半年),1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有关这个专题是中招命题的高频点。

二、命题展望从近年来中考考点来看,对冷战结束后的经济全球化趋势考查较多,特别要注意欧洲走向联合、中国逐步融入到世界全球化大潮中的表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及全球化给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带来的影响等方面。

这些知识点多以选择题或材料分析题(结合科技革命)的形式出现。

三、新闻聚焦1、二十国集团峰会今日在法国戛纳开幕2011年11月03日新京报当地时间11月2日,数千名示威者聚集在法国旅游小城尼斯,要求二十国集团峰会(又称“G20峰会”)与会国政要关注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机给民众生活带来的威胁,而不是拯救银行和金融市场。

11月3日和4日,G20峰会将在海滨小城戛纳召开,主题是“新世界、新思维”。

戛纳与尼斯相距不到100公里,而前者目前已被安保人员将其与外界隔离开来。

二十国集团戛纳峰会焦点议题透视2、新华社、商务部评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十大新闻新华网北京12月8日电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二、中国成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核心成员三、放开外贸经营权助推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四、履行关税和非关税承诺企业国民受益五、建立符合世贸规则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六、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世贸理念深入人心七、内外资企业统一所得税税率结束“分制”时代八、传统优势产业能量得以释放九、中国步入汽车社会产销量升至全球第一十、运用争端解决机制捍卫经济权益渐成常态3、中国入世十周年中国广播网商务部11月21日发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纪念标识,标识使用中国书法笔法绘制而成,蕴含中国用自己的方式书写融入多边贸易体制的十年历程之意。

我国“入世”十年,改革任务仍然艰巨

我国“入世”十年,改革任务仍然艰巨

我国“入世”十年,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今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

在这十年中,我国平稳度过了过渡期,初步实现了在观念上和制度上的一系列转型和与国际接轨。

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这十年来,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也给我国经济造成了许多困难和障碍,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新问题。

这一方面表明,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加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经济在体制上和结构上存在诸多问题,改革的任务仍然艰巨。

一、理性看待“中国模式”2004年5月,美国人乔舒亚·库珀·雷默在英国著名的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一篇题为《北京共识》的论文,所谓“中国模式”,从此名声大振。

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表现一枝独秀,这使所谓的“中国模式”在国际上再次受到热炒,认为未来的中国将“拯救世界”。

英国《卫报》将2008年称为“中国模式年”。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曾于1989 年在其《历史的终结》一书中作出了“美国模式优于任何发展模式”的断言。

但在2009年接受媒体专访时他却宣称:近30 年来,中国经济令人惊异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中国模式”的有效性,一般认为有望再保持30 年的增长。

客观事实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可能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

随着中国崛起,所谓“历史终结论”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

在国内,由于我国加入WTO的表现,尤其是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表现,部分媒体和理论界也开始热衷于对“中国模式”进行研究与宣传。

似乎“中国模式”已具备与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模式相提并论或互补的重要价值,不仅可供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对西方发达国家也将具有划时代的启发意义。

面对“中国模式”存在与否,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的记者招待会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这是举世公认的。

我们的改革和建设还在探索当中,我们从来不认为自己的发展是一种模式。

“入世”十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十年[权威资料]

“入世”十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十年[权威资料]

“入世”十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十年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再过十几天,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就将整整十周年。

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与大家共聚一堂,回顾这十年来我国商贸行业的发展历程,总结内贸流通领域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听取大家对当前经济形势、政策和市场环境等问题的看法,展望“十二五”期间我国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前景。

我希望中商联组织的这个研讨会,能够帮助全行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基本国策,努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高效安全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十年的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当年做出的决策是英明正确的。

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坚定不移实行改革开放方针的重要标志,是中国人民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世界经济平等竞争的应有权益,是我国对外开放史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回首十五年的入世谈判,漫长而艰辛,那是一场维护国家利益的特殊战斗。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当时在国内开展了一场全民族广泛参与的、旷日持久的、艰苦而激烈的生产力大提升,我有幸参加了应对的后期工作,令我难以忘怀的有这样几件事:1.促进思想解放。

从1978年开始的真理标准的讨论及以后一系列关于发展道路的摸索,为后来的入世谈判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实现了观念的飞跃。

2.建立制度基础。

1992年,中共中央十四大确立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入世谈判指明了方向,铺平了道路。

3.法制建设。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世贸组织的规则体现的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加入世贸组织前后,我们清理了大约数千件法律文件,制定了一批新法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框架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这个成就的取得,与入世后我们获得了一个由法律支撑的稳定开放的外部环境、把自身的经济建设纳入到一个相对统一和公平的规则内是分不开的。

入世十年

入世十年

成就、挑战、转变——中国入世十年专题共分四部分:一、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二、中国入世十年取得的成就三、中国入世十年面临的挑战四、中国入世十年的前景展望一、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WTO),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GA TT)。

1997年10月9日,世贸组织启用新的标识。

该标识由六道向上弯曲的弧线组成,上三道和下三道分别为红、蓝、绿三种颜色。

标识意味着充满活力的世贸组织在持久和有序地扩大世界贸易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

六道弧线组成的球形表示世贸组织是不同成员组成的国际机构。

标识久看有动感,象征世贸组织充满活力。

标识的设计者是新加坡的杨淑女士,她的设计采用了中国传统书法的笔势,六道弧线带有毛笔书法起笔和收笔的韵味。

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

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

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

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

它的前身是1947年订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

世贸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

目前,世贸组织的贸易量已占世界贸易的95%以上。

现任总干事是欧盟前贸易委员帕斯卡尔·拉米(法国人),2005年9月任职。

2009年4月获连任。

1995年7月11日,中国被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会议接纳为该组织的观察员,并于2001年11月加入该组织。

世贸组织成员分四类:发达成员、发展中成员、转轨经济体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

截至2008年7月,世贸组织共有成员153个。

2012高中语文 热点 中国入世贸组织十年

2012高中语文 热点 中国入世贸组织十年

2012高考政治热点:中国入世贸组织十年[背景材料]2001年11月20日,世贸组织总干事迈克尔·穆尔致函世贸组织成员,宣布中国政府已于2001年11月11日接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该议定书在12月11日生效,中国也在同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第143个成员国。

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

这十年间,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都取得了迅猛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贸易合作遍及世界。

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国平均关税水平从15.3%降到9.8%,年平均进口额达7500亿美元,累计为世界其他经济体提供了1800万个就业机会。

这期间,中国还开放了WTO项下100个服务贸易部门,累积利用外资超过7000亿美元,有34.7万家外资企业落户中国。

[命题理由]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

这十年间,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都取得了迅猛发展。

因此,如何看待世贸组织以及经济全球化,这一热点需引起2012 年考生注意。

[知识精析]〔一〕经济生活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

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召开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国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面对新的国际经济形势,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界精英围绕“应对新形势〞、“经济前景和制定包容性增长政策〞、“支持二十国集团的行动计划〞和“建立全球风险应对机制〞四大论题展开讨论,探寻新形势下如何确立全球新经济秩序和新经济治理规那么。

这就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刻性。

3.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

它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入世10年:中国与世界共赢

入世10年:中国与世界共赢

入世10年:中国与世界共赢作者:宗和来源:《新长征》 2012年第1期2001 年12 月11 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第143个成员。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我国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积极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认真履行承诺,充分享受权利,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 周年高层论坛上胡锦涛总书记讲话指出,10 年前,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这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坚持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相结合、实现自身发展和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相结合,积极化挑战为机遇,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营造开放市场环境,推动国民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全面享受了世贸组织成员各项基本权利,获得了稳定、透明、可预见、非歧视的多边贸易机制保障。

我们紧紧抓住这些有利条件,依托自身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和促进双向投资。

10 年来我国出口规模增长4.9 倍,进口增长4.7 倍;吸收外资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投资2002 年到2010 年年均增速接近50%。

开放型经济的迅猛发展,有效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10 年来,我国制造业进出口总额增长近 5 倍,汽车、船舶、铁路机车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成为新的出口增长主体。

在农业领域,我国积极实施一系列强农惠农措施,农业区域布局和农产品进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

主要服务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服务进口国、第四大服务出口国。

积极引进竞争与合作,微观主体活力不断激发。

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市场准入程度的扩大,国内市场主体更趋多元。

我们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改组和改造,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着力提高吸收外资的规模与质量。

2012届高三政治时政热点及创新试题 中国“入世”十周年再回首

2012届高三政治时政热点及创新试题 中国“入世”十周年再回首

中国“入世”十周年再回首【热点综述】2011年12月11日,胡锦涛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上的讲话指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为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坚持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相结合、实现自身发展和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相结合,积极化挑战为机遇,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国将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中国,根据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和质量,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更好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热点设问】1. 胡锦涛指出,中国“入世”十周年来,货物贸易额由全球第六位上升至第二位,出口额跃居全球第一;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0%以上,2010年达到688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五……试运用世界贸易组织相关知识揭示我国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

【分析】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表现为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我国“入世”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我国紧紧抓住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

2. 胡锦涛认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全球经济治理出现新变革,同时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已,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增多,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入世十年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第143个成员国。

10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开放的市场之一。

中国入世承诺全部履行完毕,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9.8%,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服务贸易开放部门达到100个,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10年来,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中,中国改写了世界经济版图。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11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10年近4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了两倍多;出口增长了4.9倍,进口增长了4.7倍,世界排名由第六位跃升到了第二位。

10年来,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国年均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也为国外消费者带来了巨大实惠,美国消费者过去10年节省开支6000多亿美元,欧盟每个家庭每年可节省开支300欧元。

1.中国是那一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
2011年12月11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WTO 世界贸易组织)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去的了那些成就?
(1)表现:1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人民实现了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中国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

(2)具体事例:“神舟“系列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成功发射;青蔵铁路的建成通车;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上升到世界第三位;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战胜洪水、非典、地震等自然灾害等。

2、举例说明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1)生活用品的变化:手机、电脑等已经成为群众的日常用品;轿车步入寻常百姓家、家用电器不断更新;农村盖起了别墅;饮食更加注重营养等。

(2)休闲方式的变化: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电视、上网、旅游等休闲娱乐方式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3、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①说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

②说明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正确性。

③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实施的战略、国策及采取的各项重大举措是完全正
确的。

5、从我国入世十周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可以得出哪些基本结论和经验?
(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5)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6)必须贯彻落实科教兴国、自主创新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7)必须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等。

6我国入世十周年的经验给我们什么启示?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亳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我们要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自己。

7.我国入世十周年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原因。

(1)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6)国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7)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8)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

原因归类:
经济上: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分配制度;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等。

政治上:坚持了党的正确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全国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文化上: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8.在新形势下,我们青少年应该做?
答案:(1)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忧患意识;(4)树立平等、开放、竞争、参与的国际意识;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自觉承担时代赋予的崇高历史使命。

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