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快速检测方法与国标法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国家监测网方法测定地表水中总磷与国标法差异及改进

总磷指标是评价地表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水 质参数,其分析方法有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氯化亚锡 还原光度法、孔雀绿 – 磷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流 动分析法、离子色谱法、HACH 快速消解法等[1–4]。 其中氯化亚锡还原光度法测定部分水样时显色不 稳定;孔雀绿-磷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适合测定环
文章编号:1008–6145(2020)01–0049–04
Differences between monitoring network method and national standar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otal phosphorus and modification
境水样的微量磷;流动分析法、离子色谱法需要过 滤、取样量少且存在沉淀,无法测定悬浮物中的总 磷。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是测定地表水中总磷含量 的优选方法[2]。由于总磷是总量指标,包含了水体 溶解态和颗粒物中的总磷,涉及到消除水样消解后 剩余颗粒物对测定的影响问题。国家标准方法 GB
基金项目 南京市环境保护局环保科研课题(201711) 通讯作者 窦艳艳,理学硕士 , 高级工程师,从事环境监测工作,E-mail: yanyandou2002@ 收稿日期 2019–11–26 引用格式 窦艳艳,卢秋云,薛志赢,等 . 国家监测网方法测定地表水中总磷与国标法差异及改进[J]. 化学分析计量,2020,29(1): 49–52.
滤后定容改为定容摇匀后过滤。方法改进前后,样品测定值的相对偏差不大于 3.4%,绝对偏差为 –0.01~0.02 mg/L。
水质的国标检测方法与快速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水质的国标检测方法与快速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比较发布时间:2021-05-31T15:44:56.42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作者:王真[导读] 摘要:当前,我国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对于水环境要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对水质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测,以此为前提,确保水质的检测方法能够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以此使检测质量和结果能够更精准更高效。
德州市公用水务有限公司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摘要:当前,我国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对于水环境要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对水质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测,以此为前提,确保水质的检测方法能够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以此使检测质量和结果能够更精准更高效。
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通过相对应的实验重点探讨和分析水质的国际检测方法与快速检测方法的优点和缺点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水质检测呈现出更加良好的成效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水质;国标检测方法;快速检测方法;优点;缺点引言在水环境保护工作中,对水质进行检测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检测水质的时候,就要结合实际情况更全面细致的检测水中的细菌和大肠杆菌等含量,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方面的卫生质量监督标准。
当前从整体情况来看,对于水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方法就是国标检测法。
在科学技术的推进之下,对于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日益增多,而且相对来说更为快速简单方便,快速检测方法也应运而生。
据此,下文结合水中的细菌总数检测和大肠杆菌检测的相关内容来对于水质的国标检测方法与快速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对比。
1水中细菌总数检测分析1.1检测对象结合具体的研究需求,随机性的对当地的饮用水进行抽取,使其当做相对应的检测对象。
在采水的过程中采取常规采样方法,并制作成相对应的样本。
1.2检测方法1.2.1国标检测方法在针对相关检测样本进行制作完毕之后,有针对性地通过无菌操作方法,采取相对应的检测样本1 mL,在操作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均匀的摇晃,然后把它注入到营养器皿之中,确保其充分融化,然后使其送到适合培养温度的琼脂培养基15mL,把它在培养器皿的底部进行均匀的平铺,然后充分的与水样进行混合。
如何检测水质

如何检测水质水质是指水中溶解物质的组成和浓度,是评价水是否适合特定用途的重要指标。
良好的水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因此,了解如何检测水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方法和工具来帮助您进行水质检测。
1. 核酸检测法核酸检测法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水质检测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通过检测水体中微生物的核酸序列来判断水质的好坏。
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的特点,并且能够同时检测多种微生物。
在进行核酸检测前,需要采集水样,并使用特定的提取试剂将水样中的核酸提取出来。
然后,通过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的技术来分析核酸序列。
最后,通过与数据库比对,确定水样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2. pH测量pH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指标,也是水体中是否存在酸性或碱性物质的重要依据。
pH值越低表示酸性越高,越高表示碱性越高,而7则表示中性。
进行pH测量的常用工具是酸碱度测试笔或PH计。
测试时,将测试笔放入水样中,读取测试笔上的数值即可得出水体的pH值。
通常,饮用水的pH范围应在6.5-8.5之间。
3. 溶解氧测量溶解氧是水中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的含量。
它是评估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溶解氧对水中的生物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浓度的溶解氧有助于水中生物的呼吸和生存,而低浓度的溶解氧则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腐败等问题。
测量水中溶解氧可以使用溶解氧仪或溶解氧测试仪。
测试时,将测试仪浸入水样中,根据仪器上的指示读取溶解氧的含量即可。
4. 浊度测量浊度是衡量水体中悬浮物和溶解颗粒的数量和大小的指标。
浊度的测量可以帮助了解水体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的含量,以及水体的清澈度。
浊度测量可以使用浊度计或激光颗粒分析仪。
测试时,将样品放入浊度计中或借助激光颗粒分析仪直接测量。
浊度的值越高表示水体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越多。
5. 化学指标检测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化学指标检测水质。
常用的化学指标包括氨氮、铜、铅、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
这些化学指标可以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来进行测定。
cod检测国标法

cod检测国标法
摘要:
1.COD 检测的概述
2.国标法的定义和作用
3.COD 检测国标法的具体方法
4.COD 检测国标法的优缺点
5.COD 检测国标法的应用领域
正文:
一、COD 检测的概述
COD 是化学需氧量的缩写,是用来衡量有机物在水中被化学氧化分解的量的指标,是水质监测的重要参数之一。
COD 检测就是测量水中化学需氧量的过程,通常用来判断水体的有机物污染程度。
二、国标法的定义和作用
国标法是我国规定的一种COD 检测方法,全称为“化学需氧量国家标准法”,主要用于测量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
通过COD 检测国标法,可以准确判断水体的有机物污染程度,为水体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COD 检测国标法的具体方法
COD 检测国标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采样:首先从待检测水体中采集样本。
2.预处理:对采集的样本进行预处理,包括过滤、加热等步骤。
3.滴定:将预处理后的样本与一定量的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混合,然后进行滴定。
4.计算:根据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氧化剂量,计算出COD 值。
四、COD 检测国标法的优缺点
优点:
1.适用范围广:COD 检测国标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水体,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
2.结果准确:COD 检测国标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3.操作简便:COD 检测国标法的操作步骤相对简单,易于掌握。
缺点:
1.对设备要求较高:COD 检测国标法需要使用专业的实验设备,对设备的精度和质量要求较高。
2.测量时间较长:COD 检测国标法需要进行滴定,整个过程较为耗时。
COD测定方法国标检测方法

COD测定方法国标检测方法一、COD测定的目的和意义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指水或废水中氧化性物质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与一定量的氧气反应所需的氧化还原电位差。
COD测定方法是测定水体中有机物质的总量,是评价废水水质和评估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COD高的水体表明有机物质较多,水质差,说明水体有机物质降解的能力较差,会对水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1.常规方法目前国标中,常用的COD测定方法有三个:高锰酸钾法、二硫代硫酸盐法和硼酸氧化法。
(1)高锰酸钾法:COD的测定是利用高锰酸钾(KMnO4)作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然后用碘量滴定法测定剩余氧(溶液中未氧化的KMnO4)。
该方法适用于COD浓度较高的废水样品,操作简单,但存在测定误差较大的问题。
(2)二硫代硫酸盐法:COD的测定是利用二硫代硫酸盐(Cr2O2-7)作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然后用碘量滴定法测定剩余氧。
该方法适用于COD浓度较低的废水样品,但操作相对复杂。
(3)硼酸氧化法:COD的测定是利用硼酸作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然后用平衡电位滴定法测定剩余氧。
该方法避免了传统测定方法的干扰,操作简便,误差较小,适用范围较广,但对设备要求较高。
2.智能监测仪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监测仪器也成为COD测定的常用方法之一、智能监测仪器通过光电(石蕊)传感器和电化学传感器等各类传感器测定容器中的COD浓度。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适用于现场快速监测。
三、COD测定方法的影响因素1.溶液溶解性:COD测定中,溶液的密度、粘度、表面张力和电导率等性质对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
因此,应在国标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测定,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氧化剂浓度:不同的氧化剂对有机物的氧化反应速度存在差异。
氧化剂浓度过高,可能导致过量氧化,造成COD值偏高;氧化剂浓度过低,则可能导致COD值偏低。
水质快速检测方法与国标法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167中国设备工程C h i n a P l a n t E n g i n e e r i ng中国设备工程 2021.02 (下)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明显提高,更加重视健康、自然、安全。
由此,水质检测工作也变得更加重要。
水质检测工作主要是对水质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以及所含细菌等物质进行充分的检测,包含的内容非常多非常广。
水质检测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测水资源的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能否投入人们日常生活中作为饮用水、生活用水,水质中是否有大肠杆菌和细菌,具体含量是多少,对人体有无危害等。
1 水资源的重要性与来源1.1 水资源的重要性水对人们的生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生命的源泉,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之一。
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的滋养,在正常人体内,有65%的体重是水构成的,碳水化合物与脂肪占到人体的14%,蛋白质占人体的17%,其他则是微生物和矿物质等元素。
人体内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在介质水中进行的,如果人体缺乏水,氧气就不能按照生命体征运送到所需身体各个器官所需的部位,无法进行新陈代谢,身体内死亡水质快速检测方法与国标法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比较王青玲(湖南怀化水质检测有限公司,湖南 怀化 418000)摘要:我国水资源丰沛,储存量大,为居民生活生产用水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建筑生产用水量加大,导致出现大量水资源污染,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
为此,需要不断加大科研力度提高水质检测方式。
水质检测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之一。
本文笔者将对水资源的重要性与来源进行简述,并对水质快速检测方法与国际标准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并对水质快速检测方法与标国标法在水质检测中的检测效果做出比较,得出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质快速检测方法;国标法;水质检测;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R1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2021)02(下)-0167-02细胞和废物无法有效排出,因此,水对于人体生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
水质的国标检测方法与快速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在水质检测中, 其工作内容等方面包含许多 , 尤其是在水质中细菌 运用滤膜法时, 在完成培养基制作滞后, 需要制作无菌滤膜 , 用镊子 与大肠杆菌方面的检测, 是非常常见的, 也 } 常重要的方面。为了保证 夹取滤膜边缘 , 将滤膜较为光滑的一面向下 , 放置在滤床上 , 然后将其固 水质是否: 符合 国家卫生耋 要 求, 达到—定 的监宿 际准。 下面结合. 实际检钡 4 方 定 , 将水样注入到滤器中, 打开阀门, 对水样进行过滤。当水样过滤完成 法进行优缺点分析 , 进而明确国标检澳 4 方法 后, 进行抽气处理 , 再将处理好的滤膜移动到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 E , 这 与差异, 在通过科学的判断能力, 结合水 检测实际 隋况 , 进而提高检测 时需要将滤膜 E 留有细菌的表面朝上 , 使滤膜与培养基充分贴合, 二者之 能力, 提高水质安全。 的—项重要工作就是对水中细菌以及大肠杆菌的含 间不能留有气泡, 然后将器皿放置在 3 7 ℃恒温箱内培养 2 4 h , 对大肠杆 量进行检测, 菌的生长进行监测和观察, 并目 做好详细的记录。 3检测结果 与总结 1 水中细菌总数检测 1 . 1 检测对象及作用 3 . 1 通过国标法与 怯 进行的细菌数量检测,得 出以下的数 针对水质检查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 本次检测对象选取的是当地饮 据 , 国标法数据为 7 . 5 X i 0 1 个/ m L , 快速检测法数据是 5 3 X 1 0 1 个, m L 。 两种方法检测结构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用水, 通过饮用水 的检测 , 采用国标检测与快速检测两种方式进行, 进而 通过对比数据可以明确分析出, 明确分析优缺点, 通过简明讨沦, 旨在说明水质检测方法的种类与其重要 通过多管发酵法得出的水中大肠杆菌检测合格率是 6 0 . 4 %,通过滤膜方 作用。 法彳 导 出的数- 值△格率是 5 9 . 5 %, 这两种数 眩 间并无大的差 性, 所以对 1 2检测方法分析 E 蹴 并没有大的意义( 即P >O . 0 5 ) 。 l 2l 国际标准法 3 2细菌总数是当前水质检测结果中一项重要的目标, 其指的是水样 mL 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完成 2 4 h 培养后, 产生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水 首先选取检测样本 , 在准备好的检测样本中, 在无菌的操作环境下 , 1 利用设备取出 1 m L水样 , 并且要充分摇动均匀。之后进行实验 , 在培养 中的细菌含量对于水的用途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 也 皿中, 放入准备好的琼脂培养基 1 5 m L , 注意的是, 必须保证温度适宜, 这 经常利用细菌 总 数含量的标准作为判断水质的标准, 所以对于细菌 总 数 样有利于培养顺利进行, 之后将琼脂培养基与水样j 琶 分融合 , 这样在 的检测结果要求相对较为严格。本文利用国际检测法和 陕速检测法对水 0 和判断, 两种结果之间的差异鞍- 大。 虽然 陕速检 充分混合后就可以进行对比实验, 需要另取—个空的培养皿, 只放 ^ 琼睹 中细菌含量总弱 培养基。在这种对照下, 看设备中 翻 猷 否凝固在一起, 之后放 测力粒- 操 作简单, 而 目或本轫. f 氐, 但是其对于水中细菌含量 的检出率方面 入保温箱中进行培养, 时间控制在 2 4 小时, 温度通常保证 3 7 ℃一 3 8 ℃, 最 却较低 , 对于细菌检测的灵敏 彩滴 , 不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而国际 好是利用恒温 箱进行。在培养的过程中, 我们利用 放大设备进f 亍 观察 , 并 维提 其对于水质检测拥有较高的灵敏度 , 在 且及时做好数据提取与备份 , 通过查看细菌生长I 青 况, 进一步了解水质里 细菌总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面也相刘较 高。 面细菌总数。在不同器皿中, 得到的细菌总数需要进一步给予稀释 , 进而 因此, 我们在研究水屈 灏0 的时候, 尤其要重视对其细菌含量检测方 得到平均细菌 数, 这样好得出对不数据。 法的运用 , 通过分析我们也明确了—点, 就是检澳 中细菌数量 总 数的时 1 . 2 快速检测法 , 候必须用国标检测法 , 这样得出的数据既准确, 又能够明确水质中细菌含 快速检测法也必须在无菌 隋况下进行 ,利用无菌程序选取适量水 量 , 水质中大肠杆菌多数是有害菌 , 当水质中大肠杆菌含量超标准的时 样, 在这一工作中也要明确 , 重视水样中杂质问题。 随后进行检 0 工作, 取 候 , 会严重鸯 } ; 响到人们身体缝隶。所以合理的检测手段是必要的, 必须给 出检测板, 对检测板进行培养基提取 , 在这一过程中, 必须对检测表进行 以明确重视 , 适当的时倾 项进彳 亍 水质控肃J 。 本文实际采用的国枥 是 反复拿出与插 入水样中, 并做好刻度记录, 这—培养过程需要有_定的耐 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 , 这两种方法对水质大肠杆菌检测十分有效, 在实际 心与细心。 进而保讧 B 险测的准确性。 随后将其至于恒温箱中, 同样进行 2 4 的水质检测工作中, 工作人员必须给以重视 , 明确检测方法, 也要进行研 小时培养 , 观察细菌总数, 分析其变化并记录。 检测板中的膜面必须向上, 究, 在结合不 同条件 与研境 , 选择合理的力法 , 不断进行咆 嘶 , 以确保检测 通过分昕裣钡4 面细菌群落分析纽 营 数, 进而总结出细菌数值。 方式的科学性, 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水中大肠杆菌数检测方法 结束语 2 1 检测对象 综匕 所述,水质检测工作在我国水资源管理与利用过程有着重要性 随机抽取当地饮用水作为检测对象 , 作用, 提高水质检测能力也需要进一步进行综合考虑, 明确各项水质检测 作。 工作的目的, 提高国标检测与陕速检测的认识。同时, 作为相关部 门更要 2 . 2 检测 方法 给予支持, 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提高用水质量 , 从而 曝证 ^ 们的生活质 2 21 多管发酵法 量。 为了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 首先需要完成培养基的制作过程, 然后 参考文献 再分别选择两个装有灭菌浓缩乳糖蛋 白培养液的容器 ,注入水样 1 0 0 【 l 】 朱兰, 战涛' 余海芬, 黄忠殷 方芝, 陶军. 水质的国标检测方法与快速检测 m L ; 另取 1 0 支试管, 每个试管中装有灭菌浓缩乳糖蛋白 培养液 5 m L , 再 方法比较 上海农业学报2 O l 4 , o 1 : 1 2 1 — 1 2 3 . 分别注 入水样 1 0 mL , 然后将所有水样摇匀后 , 放置在 3 7 " 1 2 恒温箱内培 园苏慧周 红, 赖先志. 水质快速检测方法与国标法在水质检测 中的应用比 养2 4 h 。将产生酸气的试管移动到品红亚硝酸钠培养基中; 将只产生酸 较Ⅱ l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 0 1 1 , 0 5 : 1 1 2 3 - 1 1 2 4 + t 1 2 6 . 的试管移动到伊红美蓝培养基 中,同样放置在 3 7 ' : E 恒温箱内培养 2 4 h 。 [ 3 ] 易颖. 水质现场快速植湖4 技术研究 湘潭: 湘潭3  ̄ 2 0 1 3 . 培养过程 中, 刘 杆菌的生长进行 监测和观察, 并目 . 做女 详细的记录。 『 4 ] 于立婷 华, 陶海强. 几种 水质现 场快 速检 测方 法的 比较 与优 化I 安 2 2 . 2 滤膜法 全 与环境 工程2 o I 3 - 0 3 . 7 3 — 7 6
氯化物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氯化物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背景介绍氯化物是一种常见的水质指标之一,它是许多水体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离子。
测定水中氯化物的含量对于评估水质的安全性和适用性非常重要。
国标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可以准确且快速地确定水中氯化物含量。
测定原理国标法测定水中氯化物的原理是基于离子反应通量法。
当加入硝酸银试剂和硝酸亚铁作为指示剂时,水中的氯化物会与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
通过测定氯化银沉淀的质量,可以间接测定水中氯化物的含量。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所需试剂,如硝酸银试剂、硝酸亚铁等准备齐全。
2. 采样:从待测水样中用适量采集适量的样品。
3. 处理样品:将采集的水样经过预处理,如过滤、降温等。
4. 加入试剂:取一定体积的处理好的水样,加入适量的硝酸银试剂和硝酸亚铁指示剂。
5. 摇匀:在保持恒定温度下,用试剂瓶轻轻摇晃。
6. 沉淀分离:待反应完全后,将生成的氯化银沉淀用滤纸分离。
7. 干燥与称重:将分离的氯化银沉淀放入干净的烧杯中,放入烘箱中干燥,直至质量不再变化。
最终称重得到沉淀质量。
8. 结果计算:根据沉淀质量,依据国家标准中的测定公式,计算出水样中氯化物的含量。
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注意安全,避免试剂的吸入、溅入,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
2. 实验环境应保持洁净,避免杂质的干扰。
3.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所有试剂和仪器设备都应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并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5. 在分析结果时,应参考国家标准,进行合理的结果分析和判断。
结论国标法是一种可靠、准确、简单的方法来测定水中氯化物的含量。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水中氯化物的浓度,对于水质的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还应综合考虑其他水质参数,以完整评估水体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8年第5卷第14期2018Vol.5No.14
177
1)通过进一步规范在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的具体过程,在疾病防控中心日常的工作开展中,由于操作性的失误从而导致样本不合格情况已经多次出现,因此对此种情况,应当不断的针对具体检验过程进行规范,确保实验室的环境可以达到具体的实验要求,确保实验中检测程序的正确,以及在完成样本采集过程中,可以避免违规情况的出现,从而有效减少不合格标本的出现几率。
2)加强对检验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疾病防控中心的微生物检验工作开展,必然需要具备较高操作能力及自身素养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
因此需要在日常工作开展中,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定期培训对检验工作人员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丰富,提高检验工作人员在标本检验过程中的每一步质量控制。
3)针对微生物检验过程中所出现的每一个问题,都应当详细的记录并且进行上报,增强每一个检验环节的卫生质量监管力度。
此外还应当重视防控中心的每一个部门之间协调性,从而避免检验不合格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在公共卫生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中,公共卫生用具以及水质的标本检验不合格比例较高,应当在下一阶段的质量控制方面,加强对不同检验类型的监控力度,同时还应当重视预防控制中心内部各个组织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性,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各个部门之间的不同职能,将送检过程得以规范,从而有效保证微生物检验标本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常玉.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J].临
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0):1870-1871.
[2] 张维娜.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探讨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74):199-200.[3] 李慧怀,唐 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
策研究[J].大家健康旬刊,2015(6):41-42.
[4] 黎从飞,周照华,杨永先.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
控制对策[J].医疗装备,2016,29(16):162-163.
本文编辑:刘欣悦
水质快速检测方法与国标法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刘冬梅
(阜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 保定 073200)
【摘要】目的 探讨水质快速检测法和国标法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以寻找更优的水质检测方法。
方法 随机选择个体水样本48份,将其中的10份个体水样混合,形成合成水样。
再分别用国标法以及水质快速检测法对合成水样和个体水样进行检测,最后分析二者的检测效果,得出结论。
结果 对合成水样检测结果:用国标法检测的结果显示偏差低于9%,用水质快速检测法检测的结果显示偏差高于9%。
对个体水样的检测结果:NH3、N3检测的相标准偏差为13.5%,国标法与快速检测法的平均偏差为11%;总铁的相标准偏差为22.6%,国标法与快速检测法的平均偏差为21.3%。
结论 在对个体水样的检测中,国标法的精准度较水质快速检测法高,但后者更高效方便。
在对合成水样的检测中,快速检测法的偏差高于国标法。
因此在检测的过程中,可用水质快速检测法进行初步检查,而后采取更加精确的检测方法。
【关键字】水质快速检测方法;国标法;水质监测;比较
【中图分类号】C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014.177.02
为解决水质检测任务繁重的难题,水质快速检测法顺势而生。
水质快速检测法具有高效、便捷的优点,可以很好的解决当前水质检测面临的任务量大的难题。
但对于水质检测而言,精准度是第一位,为此,本文随机抽取48份不恩水样,将其分成合成水样、个体水样分别进行国标法与水质快速检测法的对比应用分析,以更好的促进二者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工具
本次水质检测实验中应用的主要仪器为:751-GW 分光光度计、水质快速检测盒以及GGX-6型院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
本次水质检测实验中应用的主要试剂按照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进行选择。
1.2 方法国标法:用重氮(R3H-N=N )偶合分光光度法来检测水样中NO3-N 的含量;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来检测水样中总铁的含量;用钠(Na )式分光光度法来检测水样中NH3、N3的含量。
水质快速检测法:用水质快速检测盒检测水样中的NH3、N3、总铁、NO3-N 的含量。
1.3 观察指标对比分别用国标法、水质快速检测法检测出的NH3、N3、总铁、NO3-N 的含量。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8年第5卷第14期2018Vol.5No.14
178
2 结 果
2.1 对合成水样的检测结果
分别用国标法以及快速检测法对10份个体水样混合而成的合成水样进行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国标法检测偏差低于9%,水质快速检测法检测偏差高于9%。
在表中,偏差1为合成水样平均值=真值时国标法和真值间的偏差;偏差2为合成水样平均值=真值时快速检测法和真值间的偏差。
表1 对合成水样的检测结果
项目平均值(mg/L)国标法(mg/L)偏差1(mg/L)快速检测法(mg/L)偏差2(mg/L)NH3、N30.260.287.30.1924.8
NO3-N0.290.35 3.10.2415.9总铁0.0250.024 3.70.02914.9
2.2 对个体水样的检测结果
对个体水样中的NH3、N3、总铁、NO3-N含量分别用国标法和快速检测法进行测定,每个个体水样进行三次平行实验,将三次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检测结果。
具体结果为:NH3、N3的平均相标准偏差为13.5%,国标法与快速检测法的平均偏差为11%;总铁的相标准偏差为22.6%,国标法与快速检测法的平均偏差为21.3%。
2.3 偏差折线图表
将单个水样的检测结果用折线图表示,纵坐标表示两种检测方法的偏差、快速检测法的相标准偏差。
横坐标表示项目浓度,由此可知NH3、N3、总铁、NO3-N的浓度,从折线图表中可以得出两种检测方法的偏差以及快速检测法的相标准偏差均比较高。
3 讨 论
在使用快速检测法检测水样时,可以发现标准比色板的颜色变化为:无色→浅色→较深色→深色。
若水样的含量低于最低标准值,标准比色板上无色→浅色的颜色变化可用肉眼分辨;若水样的含量高于最高标准值,标准比色板上无色→深色的颜色变化极易分辨;但若水样的含量在标准线中间,标准比色板上的颜色变化范围较小,肉眼无法分辨,此刻两种检测方法的偏差以及快速检测法的相标准偏差均比较高[2]。
有研究[3]显示,若水质未受到化学污染,则震后与震前的水质无明显变化,若水质判断任务较紧迫,则可用快速检测法对水质进行预测定,如果NH3、N3、总铁、NO3-N 含量较低,可结合PH指标进行初步判断。
尽管快速检测法和国标法之间的精准度存在差异,但因其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的优点,可缩短定量分析时间,作为初筛方法广泛应用在灾后水质检测。
参考文献
[1] 苏慧,周红,赖先志.水质快速检测方法与国标法在水质检测
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5):1123-1124,1126.
[2] 李红红,黄美玲.水质快速检测方法与国标法在水质检测中的应
用比较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4,(38):278.
[3] 王耀,徐雯雯.水质快速检测方法与国标法在水质检测中的应
用对比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6,(23):304.
本文编辑:鲁守琴
为20.3%,男性教工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36.4%明显高于女性教工5.7%,男性高尿酸血症检出率高低趋势是20~39岁>40~59岁>60岁以上,而女性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呈现随其年龄增大而增高的趋势。
所以,为积极预防高尿酸血症,需对高热量的饮食进行严格控制,对高嘌呤的饮食进行限制,并禁酒,平时多运动,避免超重以及肥胖,多喝水,加强体内尿酸的排泄等。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尤其是男性教师存在比较高的“三高”检出率,应加强重视且予以对应干预措施,尽量减少“三高”对高校教师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李红,吉雅玲,米灿,等.淮安市某高校教师2015年健康体检
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7,46(13):1842-1844.
[2] 谢萍峰,肖锋,安占涛,等.高校教师健康体检数据分析及社区
干预对策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6,37(4):66-69.
[3] 阮宇,明瑶,罗家红,等.泸州地区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与中
医体质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3):51-53.
[4] 陈海连,文宏,陈青云,等.南宁市某高校教师连续两年健康体
检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9):41-43. [5] 贺箫楠.高校教师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医
学,2016,17(5):95-96.
本文编辑:鲁守琴
(上接175页)。